第四章 第七节 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合集下载

感知觉的规律与应用

感知觉的规律与应用
触觉适应
感觉适应
同一感觉通道中,两种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会引起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的效应。
同时对比
同一感觉通道中,两种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官时,会引起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的效应。
继时对比
感觉对比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刺激同时引起其他感觉通道产生相应感觉的现象。例如,听到声音的同时会感受到色彩、触觉等其他感觉。
联觉
03
感知觉的应用
在设计中的应用
感知觉在设计中的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和室内设计两大领域。产品设计方面,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用户对产品的感知,如触感、视觉和听觉等方面,以创造出符合用户需求和喜好的产品。室内设计方面,感知觉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对空间、色彩、光线等方面的运用,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
详细描述
心理学应用案例通常关注如何运用感知觉规律来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室的布置和教学资料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利用感知觉规律来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和康复效果。
总结词
心理学应用案例解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成功的营销案例通常能够巧妙地运用感知觉规律,如利用视觉冲击力强的广告画面和富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其购买欲望。例如,某品牌通过在广告中运用明亮的色彩和简洁的图形,突出了产品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目标受众。
成功营销案例解析
VS
通过分析心理学应用案例,了解如何运用感知觉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感知觉在营销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营销人员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觉和心理需求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宣传,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如果感知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就不容易引起有效的感知,教学中要求讲述的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图片内容不要太小等等,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使学生看得清,听得见,比如:有的教师板书字迹太轻、太细,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感知,弄得课堂上乱哄哄的,效果很不好。

2.差异律.这条规律表明,对象和背景在颜色、形态和强度等一个方面的差别愈大,知觉的对象就愈清晰的显现出来,对对象的感知就越清晰。

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对象,就要增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蓝墨水写,我们教师批改作业时就用红墨水写,又如,在阅读时,我们把重要的地方划上各种标志等都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在教师讲述上,教师运用声调的变化,使重要的内容从其他内容中突现出来,成为鲜明的感知对象;在直观教具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状、运动或静止等方面的差别,突出重点和关键,容易被学生感知到重点和难点。

3.对比律.这条规律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作用,往往使一个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特别清晰,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所要感知的某些对象及其性质,可以把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如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声音对比、人物对比、性格对比等等,例如:鲁迅的《故乡》中,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对比,前者显得忠厚老实,后者更突出其尖酸、刻薄、自私等性格。

还有闰土的前后对比等,通过对比加深对材料特点的感知。

4.活动律.这一规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恰当地使刺激物呈现着运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效果,一般说来,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把这一规律应用在活动教具的制作上,便于学生对磁力、重力、加速等现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活动的教具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培养幼儿的感知觉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教育幼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知觉的概念: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2. 感知觉规律:性、继时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3. 感知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示范法:展示感知觉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感知觉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感知觉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实例。

2. 教具:如图片、实物等,用于展示和示范。

3. 游戏材料:如拼图、色彩识别卡片等。

4. 幼儿用书:《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感知觉的概念,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解:讲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性、继时性等。

3. 示范:展示感知觉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色彩识别、形状辨别等。

4. 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感知觉规律的应用,如拼图游戏、听音识物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的认知。

6.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

7. 拓展:推荐幼儿阅读《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一书,加深对感知觉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感知觉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和阅读材料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感知觉规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经验和案例。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感知觉训练,增进亲子关系。

论述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论述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论述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那些妙处。

你想啊,要是咱老师上课的时候,那声音总是平平的,一点变化都没有,咱学生能听得进去吗?这就好比每天都吃一样的菜,不腻才怪!所以呢,老师的声音要有高低起伏,有快有慢,这样才能抓住我们的耳朵,这就是强度律在起作用啦。

还有哦,颜色也很重要。

要是黑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黑字,多枯燥啊。

老师要是能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重点,画图表,我们一下子就能注意到关键的地方,这是差异律在帮忙呢。

活动律也不能少。

别总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

得让我们动起来,做做实验,小组讨论讨论,这样我们的感知可就深刻多啦。

再说了,组合律也有用呀。

老师把相关的知识有条理地组合在一起讲,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我们学起来就更轻松,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呢,感知觉规律就像是老师教学的魔法棒,用好了,就能让我们在学习的世界里玩得开心,学得带劲!稿子二亲人们,今天咱们唠唠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里的大用处。

比如说,老师讲课时得注意直观性。

要是讲个物理原理,光靠嘴说,咱脑袋里能有啥画面?要是能来个小实验,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喽。

就像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可一摆弄那些小仪器,电流的走向咱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利用了直观性规律。

还有呢,老师安排教学内容也有讲究。

不能一股脑把新知识全倒给我们,得新旧结合。

新的知识就像个陌生人,旧的知识就是老朋友,把新朋友介绍给老朋友,我们就容易接受多了,这是运用了理解性规律。

另外,老师要是能把教学内容弄得丰富多样,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放视频,一会儿又让我们做游戏,那我们的注意力肯定一直在线。

这其实就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规律,让我们只关注重要的、有趣的部分。

而且哦,教学的环境也很重要。

教室里要是乱糟糟的,我们哪能静下心来学习?整洁、明亮、舒适的环境,能让我们心情好,感知也更清晰,这就是利用了知觉的整体性规律。

所以呀,感知觉规律就像是老师教学的锦囊妙计,用得妙,我们学得好!。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幼儿的感知觉发展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理解幼儿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将感知觉规律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

第二章:幼儿感知觉发展概述2.1 幼儿感知觉的定义感知觉是指个体通过感官对外界刺激的接收、识别和解释过程。

幼儿感知觉发展是指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感知觉能力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历程。

2.2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性幼儿感知觉发展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情绪情感、行为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幼儿的感知觉发展,为其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第三章: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规律3.1 视觉发展规律视觉敏锐度逐渐提高;颜色识别能力不断发展;视觉空间感知逐渐成熟。

3.2 听觉发展规律听觉敏锐度逐渐提高;音调辨识能力不断发展;声音来源定位能力逐渐成熟。

3.3 触觉发展规律触觉敏感度逐渐降低;触觉空间感知逐渐发展;触觉辨别能力逐渐提高。

3.4 嗅觉和味觉发展规律嗅觉和味觉敏锐度逐渐提高;嗅觉和味觉辨识能力不断发展。

第四章: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4.1 视觉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利用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元素进行教学;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促进幼儿视觉发展;运用视觉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进行注意力集中。

4.2 听觉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利用音乐、声音等听觉元素进行教学;提供丰富的听觉刺激,促进幼儿听觉发展;运用听觉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进行语言学习和社交交流。

4.3 触觉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丰富的触觉体验,促进幼儿触觉发展;运用触觉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进行认知学习和情绪调节。

第五章:实践案例分析5.1 案例一:利用视觉规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情境描述: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有趣的视觉刺激,引导幼儿进行注意力集中;分析:利用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培养幼儿的感知觉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教育幼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知觉的基本概念: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感知觉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转移和感觉整合。

3. 感知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观察力培养、注意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

2. 教学难点: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如观察力培养、注意力提高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实践法: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感知觉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感知觉规律相关图片、实物等。

2. 材料:观察记录表、生活自理任务卡等。

3.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六、教学进程:1. 导言:通过引入感知觉的概念,引发幼儿对感知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一:讲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概念。

3. 教学内容二:介绍感知觉的规律,如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转移和感觉整合。

4. 实践活动一:进行感知觉规律的体验活动,如视觉遮蔽、听觉分辨等。

5. 实践活动二:设计感知觉游戏,如寻找隐藏物品、感觉猜猜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总结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填写观察记录表。

2. 评价指标:幼儿对感知觉概念的理解、感知觉能力的提高、感知觉规律的应用等。

3. 反馈与指导: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幼儿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感知觉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感知觉相关的户外活动,如自然观察、感官探索等。

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觉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感知觉规律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类感知和认知世界的规律和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感知觉规律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注意力和兴趣:注意力和兴趣是感知和认知过程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视觉和听觉:视觉和听觉是感知和认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适合的视觉和听觉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记忆和理解:记忆和理解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础。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反复强化、归纳总结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4.情感和认知:情感和认知是紧密相连的。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导和管理,如鼓励、赞扬、支持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态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之,应用感知觉规律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态度,以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

1/ 1。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第一章:感知觉的基本概念1.1 感知觉的定义1.2 感知觉的种类1.3 感知觉的发展特点第二章:视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2.1 视觉的基本原理2.2 视觉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2.3 利用视觉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设计第三章:听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3.1 听觉的基本原理3.2 听觉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3.3 利用听觉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设计第四章:触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4.1 触觉的基本原理4.2 触觉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4.3 利用触觉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设计第五章:嗅觉和味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5.1 嗅觉和味觉的基本原理5.2 嗅觉和味觉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5.3 利用嗅觉和味觉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设计第六章:幼儿感知觉发展的评估与指导6.1 幼儿感知觉发展评估的重要性6.2 幼儿感知觉发展评估的方法6.3 基于评估结果的幼儿感知觉发展指导策略第七章:感知觉训练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7.1 感知觉训练的概念与原则7.2 感知觉训练的活动设计方法7.3 感知觉训练的实践案例与分析第八章:感知觉与幼儿学习动机激发8.1 感知觉与学习动机的关系8.2 利用感知觉规律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策略8.3 感知觉与学习动机激发的活动设计案例第九章:感知觉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9.1 游戏与感知觉发展的关系9.2 感知觉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9.3 感知觉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与案例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与感知觉教育能力提升10.1 感知觉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10.2 幼儿教师感知觉教育能力提升的途径10.3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感知觉教育实践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感知觉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深入解析感知觉的定义,阐述不同类型的感知觉,以及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感知觉的特点。

二、视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补充说明:详细介绍视觉的工作原理,分析视觉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利用视觉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感知觉规律的运用(教案)

感知觉规律的运用(教案)

备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导入,让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引出感知觉规律的
运用。

讲授新课:
一、感觉的规律及运用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即人的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
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

生活中有些人可以听到一般人听不到的声
音,专业厨师能够通过品尝菜肴知道里面放了哪些调料。

这些现象都是人
的感受性不同的体现。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
小的刺激量。

感觉性和感觉阈限是成反比的关系。

感受性越强的人,感觉
阈限就越小。

人的各种感受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内外条件的影响;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也是有差别的。

(二)感觉规律的具体表现及运用
感觉的规律有四条,分别是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
比,还有敏感化。

感知觉的规律与应用

感知觉的规律与应用
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即使物体与我们的距离发生变化,我们仍然能够保持对 物体大小的恒常知觉。
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即使物体的角度或方向发生变化,我们仍然能够保持对 物体形状的恒常知觉。
03
感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01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教师可利用感知觉规律,如利用颜色、形状、声音等刺激学生的视觉、
听觉和触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02
感知觉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对于有感官障碍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特殊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如使用
大字体、调整颜色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学习内容。
03
感知觉在评估学生表现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感知反应,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情绪变化等,
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广告创意人员可以利用感知觉规律,创造出独特、富有创意的广告作品,如利用音乐、色 彩、画面等手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印象。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感知觉在产品外观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师可以利用感知觉规律,通过颜色、形状、纹理等手段,设计出符合用户审美需求的外观造型,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感知觉在产品功能设计中的应用
知觉的选择性
特征原则
人们总是根据刺激的特征 来选择性地知觉事物,而 忽略其他不相关信息。
中央线索原则
人们在知觉时,会选择一 个最为突出的刺激作为知 觉对象,而忽略其他次要 刺激。
背景原则
人们在知觉时,会将某些 刺激作为背景来知觉,而 忽略其他更为突出的刺激。
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原则
人们总是将刺激视为整体来知觉,而不是孤立地知觉各个部分。整体的结构和 特征会影响我们对部分的知觉。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一、感知觉概述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他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

他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观察力是指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2、感知觉的种类(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知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深度(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

3、感知觉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痛觉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①视力发展的一般情况a.出生1天的新生儿,其视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150。

b.半岁至1岁期间,儿童的视力已可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c.对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用E字表来测查视力,因为儿童的方位知觉,尤其是左右方位的知觉水平不高,常常分不清楚。

d.3岁以上的儿童在测查前要经过训练,让儿童明白测查要求,但仍旧难免有错误。

e.3~6岁儿童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②视力发展的特殊情况:远视、近视、弱视。

(2)颜色视觉(辨色力)①儿童出生不久就具备了辨别彩色和非彩色的能力,而且表现出对彩色的“视觉偏好”。

②即使同为彩色,婴儿也能区别它们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

(了解儿童颜色识别能力的方法:a.配对法。

b.指认法。

c.命名法。

)2.听觉的发展(1)婴儿的听觉偏爱①1~2个月的婴儿偏爱乐音而不喜欢噪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②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③7~8个月的儿童已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感知觉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觉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觉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的作用: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感觉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离开了感觉,人类已有的正常心理活动也会遭到破坏,没有感觉人不仅不会产生新的认识,而且正常的心理活动也将遭到破坏。

感觉种类:
①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②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
③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

知觉的分类:
不同的角度和标准知觉分类是不同的。

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映实际的精准程度,可以把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

精准知觉可以分类为:对物的知觉和社会知觉。

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按照感知觉规律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l)基本的直观教学形式: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效果,教师应根据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组织直观教学,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感知事物的清晰度,是形成感知觉的基础。

使用活动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重视感知对象的组合,以形成整体知觉。

3)语言与形象结合。

4)尽量使学生的多种分析感觉参加活动。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举例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一)适应现象: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

例如:我们进入幼儿园活动室,有时会闻到一股空气污浊的气味,而在活动室内的老师和幼儿毫不察觉,外来人在室内待了一段时间后,也不觉得了。

(二)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的对比。

例如: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就显得比较暗一些,而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样清楚地感知所接触的事物,有些刺激物会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另一些刺激物,人们对它们的知觉较为模糊,好像是衬托在知觉对象的后面似的,成为知觉的背景。

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这是利用了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的规律。

案例解析: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教师解析:幼儿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

利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

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仿、活动玩具、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另外,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

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

所以正如本案例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

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要。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教师:杨训娟教学地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时间:参考书目:《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编着,浙江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着,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编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知觉*内容简介知觉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知觉的心理机制、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分类,错觉等。

*教学内容掌握知觉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特别是有关知觉的特征及现象。

培养学生对知觉心理学兴趣,正确认识心理是人脑对世界的主观反映这--科学论断。

第一节,知觉概述第二节,知觉的特征第三节,时间知觉第四节,空间知觉第五节,运动知觉第六节,错觉*目的和要求本章概括介绍了知觉的特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幼儿个体在知觉方面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有关概念,术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难点是学生刚接触这门学科,因此在理解学科术语时,应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解性认识,同时逐步掌握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

第一节知觉的概念、分类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知觉中带有相当的主观成分。

以苹果为例,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颜色和味道,而且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东西(如西红柿、红皮球)区别开来,知道它是一种酸甜的水果,有益于人的健康。

二、对知觉的理解第一,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

第二,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第三,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三、知觉的分类(1)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社会知觉(个人、人际、自我知觉)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2)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知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 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 • 差别越小,对象月难以从背景中分离。
• 所以,教室的板书、挂图、实验演示要突 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教材重点部分, 应使用粗线条、粗体、彩色笔,使它们醒 目。
• 2、对象的活动性 • 活动的刺激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
• 因此,教学中多使用录像、活动模型、玩 具、幻灯片。
• 3、刺激物各部分之间的组合
• 所以,为了突出某个挂图,最好不要附加 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每个挂图之见要注意 间隔。
• 教师上课的声调要抑扬顿挫,有停顿,有 变化。
•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
Thank you!
对比现象: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时对比,明暗相邻的边界,看起 来亮的更亮, 暗的更暗
• 相继对比,吃糖后吃橘子,再甜的橘子也是酸的
• 考虑颜色对比,使教室装饰互相衬托。
• 微弱的声音可提高视觉感受性,所以教室 声音不应当很大。
三、视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 的发展
• 第七节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 学中的运用
一、感知觉的适应
• 适应现象: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 性暂时发生变化的现象。
• 视觉适应:光适应、暗适应
•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幼儿园活动室要常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二、感知觉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