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2

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2

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结合来华留学生实际,培养了解中国,具有较好的汉语知识基础及汉语实践能力,掌握汉语教学技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国际汉语教学任务的国际化人才。

二、培养标准1.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

2.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中华文化和中外文学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具有扎实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书写和使用汉字。

5. 具备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汉语教学研究、反思和改进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学位课程: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读写、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阅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概况、中国传统文化、应用语言学。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

五、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67学分学位课程学分:126学分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六、汉语水平等级证书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原则上学生毕业前应达到新HSK6级水平。

激励措施:考取一门证书可以替代专业选修课2学分。

七、实践教学环节1.专业技能训练2.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共4周。

达到规定要求,合格者计4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第6学期末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

第7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合格者记8学分。

八、课程结构学时学分构成表 1 课程分类计划学时学分数构成九、课程计划表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训已经圆满结束了,通过此次实训,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学校的主教楼,在这天气多变的情况下,我们也克服啦种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实训任务。

一次测量实训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成员间团结一致相互配合才能让实训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测量实训中,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工作经常交换来做,让每个人都尽可能熟悉具体操作.在测量的过程中,所得数据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坚持重测、重新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不断在教训中获得宝贵经验.在这里要感谢老师的指导,实训之初,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通过实际的测量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主要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首先,通过实际操作,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发愁,当真正接触的时候,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但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则需要经过不断地操作练习了.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全站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点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0103)
学分*100%。
3
课程类别
通 识 必 修 通课 识程 教 育 课 程
九、课程设置及进度计划表
课程编号 4100101
课程名称
学时 课程
性质 总学时 理论 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必修 48 32
律基础
4100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32 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4100303
必修 48 32

毛泽东思想与中
1
09032307 心理语言学 选修 16 16
1
09032407 认知语言学 选修 16 16
1

专 言 09032506 方言与文化 选修 32 32
2
业类
选模

09032606 块
音韵学
选修 32 32
2


09032706
训诂学
选修 32 32
2
09032806
文字学
选修 32 32
2
英汉语言对比
2
2
2
2
5
文学院
3
文学院
6
09033804 公共外交礼仪 选修 32 16 16 1.5
1
0.5 4
文学院
09033905 国外汉学研究 选修 32 32
世界宗教与信
09034005
选修 32 32

中国古典文献
09034102
选修 32 32

09034204
中国哲学
选修 32 32
2
2
2
2
2
2
2
160
理论 学时
实验实 践学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了满足全球范围内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汉语教育人才,我校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功底、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以及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毕业后应当具备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为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中文教育服务。

二、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第一学年:汉字基础、汉语听力、汉语口语、汉语阅读(2)第二学年:汉语写作、汉语语法、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材及教法、实践教学基础(3)第三学年:汉语翻译、现代汉语、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测试与评估、教育实习(4)第四学年: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育研究、留学生心理辅导、毕业实习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可选择以下一门或多门选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人类学、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评估、商务汉语、新闻汉语、旅游汉语等。

三、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交流学习:安排学生参加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习:组织学生到国内外的汉语教学机构进行教学实习,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3.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汉语教育领域的研究项目,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四、毕业要求学生须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要求,并通过相关考核,方可毕业。

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能力,熟悉中国文化,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育相关工作。

五、学习资料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学习资料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以适应汉语教育的需求。

六、师资力量本专业的教学力量应当由具有优秀的汉语语言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国际视野的教师组成。

教师须具备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的能力,熟悉国内外汉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Language一、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代码:050103I、Maj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Code of the major: 050103二、培养目标II、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Specialt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designed to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who are comprehensively proficient and competent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other relevant fields. They will be equipped with high quality of humanistic literacy, knowledgeable in Chinese literature, cultur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Graduates will be able to teach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various schools home and abroad. They will also be qualified for jobs related with language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mpanies, publishing organizations home and abroad.三、培养要求及特色III、Requirement and Features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基本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一、简介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是为了促进和推动学习者在国际范围内学习汉语的方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技能,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为其未来在跨国交流、教育与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

二、培养目标1. 语言能力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流利、准确地用汉语进行日常对话、写作、阅读和听力理解等活动。

2. 文化素养培养方案旨在提高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认识。

3. 跨文化交际培养方案通过课堂教学、实地考察、社交活动等方式,培养学习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

4. 教育与职业发展支持方案致力于将学习者培养为具有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他们的教育与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以满足不同地区和领域对汉语教师和文化交流人才的需求。

三、培养内容1. 语言技能课程方案设置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多个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学习者逐步提升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进行实际应用的训练。

2. 文化教育课程方案设置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文化教育课程,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和组织参观、体验等活动,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3. 实践与社交活动方案注重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和社交交流,涵盖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激发学习者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评估与证书方案设立阶段性评估,对学习者的汉语语言能力、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培养效果的达成。

同时,方案授予符合要求的学习者相应的证书,以证明其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学习和培养成果。

五、教学资源和支持方案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和支持,包括教材、教师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等,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学科之一。

本文将介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为相关院校和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实施这一专业的教育。

二、专业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化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汉语教育的需求。

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掌握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目标1. 熟练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学生需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汉语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2.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应能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社会习俗,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3. 掌握教学理论和技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教学理论,了解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设计原则,培养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能力;4. 具备教学实践能力:学生将参与到实际的汉语教学中,通过教学实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5. 具备教学研究能力:学生要具备教学研究能力,能够进行教学课题的研究和教学方案的设计,为汉语教学的改进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培养课程1. 汉语基础课程:包括汉语语音、汉字和词汇、汉语听力、汉语口语、汉语阅读和汉语写作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 汉语教学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3. 教学实践课程:包括教学实习和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4. 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国际文化交流、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社会习俗。

五、实践教学安排1. 教学实习:学生将参与到学校或组织的汉语教学实践中,通过辅导和指导,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2. 教学演示:学生需进行教学演示,展示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评价;3. 教学研究:学生将进行教学研究,选择一个教学课题进行调查和研究,撰写教学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汉语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对语言学理论、中国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了解,并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对外汉语人才。

毕业后,可在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或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化等事业单位和中外企业从事汉语言文字应用工作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也能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是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国家汉办东南亚汉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发展起来的新型应用型专业。

专业口径宽,应用性强,适应面广,国际化特征鲜明,兼具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特点。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工作热情,待人和善。

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

2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知识,深刻地理解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熟练地使用该专业的各项专业技能,具备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3.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师教育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4.具备良好的汉语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全面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6.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
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化、汉语语法专题、跨文化交际等。

五、各类课程学分分配
1.课程学分结构
2.开课规划
六、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获得148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7
学分,专业核心课程42学分,专业拓展课8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5学分,实践课程18学分,即可毕业,发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