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牛宏宝美学_绪论
第6章
第一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与符 号形式的本源 第二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 “介质” 第三节 显现形式的组织
第7章 作为意义生成事件的艺 术活动
第一节 艺术的本性: 存在性境域向形式的凝聚 第二节 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 第三节 作为意义生成事件的艺 术品的接受
美学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 3、卢卡奇《审美特性》 4、朱立元主编《美学》 5、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
注:芣苢fu yi 车前子
第二节
美学研究什么
一、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主张 二、审美现象的复杂性 三、美学研究人类审美活动
第三节
如何研究美学
一、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 二、如何学好美学:你的就人自身
一、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 二、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 三、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美学概论
——主讲:蔡晓红
教材《美学概论》(第二版) • 牛宏宝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7年版
目 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什么是美学 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美感经验 美感经验的形态
第5章
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 的审美活动 第6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第7章 作为意义生成事件的艺 活动
43、李泽厚《美学论集》 44、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 45、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 46、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47、王岳川 尚水编《后现代主义 文化与美学
第1章
什么是美学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一、美学学科的形成 二、美学学科如何能够成立 三、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四、鲍姆嘉通过“美学”的设定 五、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
!!!!!皮尔斯符号的三分法——图像符号、指索符号、象征符号
皮尔斯符号的三分法——图像符号、指索符号、象征符号美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经说过:“每—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
”这表明,在人类社会中,符号无处不在。
而构成庞大符号体系的符号又是多种多样、五彩摈纷的。
为了更好地使用符号,了解那些不同种类符号所传达的讯息的特殊性,于是对符号进行分类并给予定性描述,这构成了符号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从理论上讲,按照任何确定的标准都可以对符号进行分类。
在符号学思想史上,符号学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按照各自不同的标准对符号进行了形形色色的分类。
其中皮尔斯关于符号的三分法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虽然他所运用的分类标准前后曾多次改变,而且他的符号分类系统也没有最终完成,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对符号学尤其是符号分类理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他之后的符号学家们,力论是批判、反对或修正这一思想,但几乎均以=分法为基点,为自己的符号分类系统定位。
如艾柯的符号分类学在后期就参照皮尔斯的三分法,将自己的分类系统加以调整。
皮尔斯的符号分类体系是根据他的关系逻辑和范畴学说确定的,是他以三分法为指导思想所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皮尔斯把宇宙的结构描绘为一种逻辑关系的结构,他说;“在每一种逻辑理论的每一点上,都不断地出现三种概念……我称它们为——位、二位和三位概念。
一位是不依赖任何其他东西的存在概念;二位是相对于其他某种东西的存在概念,即对其他某种东西发生反作用的概念;三位是中介概念,一位和二位借此发生关系。
”这三种概念就是皮尔斯哲学思想的三种基本范畴,也是皮尔斯建立其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他把一切科学的范畴都纳入其中,对符号学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
皮尔斯首先将符号定义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并在此二元关系基础上先后提出了10种有关符号分类的三分系统,以致在理论上可有59N9(3的10次方)个符号类别。
经过后人的大量化简和归并,最后得出66种可被实际列举的符号类。
皮尔斯的三分法中.有一些分类得到了符号学家们的普遍认可。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4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4第五章形式美与美育美总是通过特定形式来显现的,而同时,形式美也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创造美和欣赏美都要从形式美开始。
因此,形式美在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节形式美及其形成和发展一、形式美与形式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的结构方式和外部表现形态。
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
(一)形式美与美的形式。
形式美属于美的形式因素,但又不等于美的形式。
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具体的美的形式和抽象的形式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形式美总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法则;另一方面,形式美又总是渗透在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美的形式的特性:第一,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事物。
第二,美的形式同美的内容紧密相连。
第三,美的形式具有可变性。
(三)形式美的特性: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号性。
第一,抽象性。
指各种个别的美的形式中能够抽取出某种富有美感的共同形式特征。
这种特征以抽象的形式存在,审美意味朦胧,审美感受不确定,适应于表现各种事物的美。
第二,相对独立性。
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
一是因为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和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二是形式美是从具体美中抽象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由美。
第三,装饰性。
装饰性是指形式美具有装点和修饰事物外观的特性。
第四,符号性。
符号性是指形式美具有审美符号特性。
按照美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美因素,不仅是结构美的事物形式外观的造型符号,同时也是表达创造者内心情绪的情感符号,是体现美的事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象征符号。
"形式美的普遍基础"与"形式美的社会历史根源"两部分内容可以认真阅读教材。
自考美学名词解释
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审美:人类对现实世界产生了美的意识的现象和活动。
2.美学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人文学科:研究人的一些非物化的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价值等问题的一个科学门类。
4.审美意识: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在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的,专门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的一种学问。
6.人生实践:人的感性活动,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
7.审美活动:人由于有了审美需求,有目的而无功利地与客观世界发生审美关系的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审美活动的一切特征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8.人生境界:在个人人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的状态。
这种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着重体现在个体人对自身生存实践的觉解与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不同程度、层次和水平上。
9.高级人生境界: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最高的等级,达到跟宇宙天地化为一体的关系。
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不仅能超个人,而且能超社会,因而他具有更加宽广的胸襟和眼界,“是觉解的进一步提升;自觉的理性已化为人的内在品格,因而遵循规范已无需勉强。
”而是把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的运行法则化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化为自己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化为自己的一种血肉,于是不知不觉中与天地万物已经融为一体了。
10.审美关系:是植跟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11.美(广义的美):广义的美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客体)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12.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答案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答案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文学主体:创作阶段,文学主体是指文学创作者;而在文学欣赏活动中,文学主体则是指的欣赏主体,即文学作品的读者。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具有一定审美素养的主体,在接受美的事物的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等因素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审美意识对于文学的意义:活动中的审美意识是主体从事文学创作和欣赏时的一种主体条和能力;审美意识构成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条,也是文学活动的起点和动力。
文学审美意识是文学活动的枢纽。
文学的语符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从动态上看,整个文学活动过程就是一个主体审美意识的语言符号化过程。
2.从静态上看,一个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语言符号化了的对象性存在,语言符号成为文学作品的唯一存在方式。
言显现是文学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殊存在方式。
怎样理解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1)从艺术哲学的层面上说,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基于人类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
(2)在文艺美学的层面上,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体现了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3)在语言艺术的层面上,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表明了语言之于文学的特殊地位。
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和谐的和自由的关系活动就在于通过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形象化地把握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艺术中的“化丑为美”要通过。
在文学这个世界里,人们尽可以调动自身的潜能,展开驰骋的想象,在一种意象的幻境、虚拟的时空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体察、对个性的张扬,或是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渴望等。
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就是这样体现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的,文学的性质也就在这里找到了它的美学基点。
第一章:文学的性质言之于文学的特殊意义和地位,是由语言之于人类的地位和文学语言本身的审美性能这两个方面决定的。
其一,从语言之于人类的地位上看,它对于人类的意识、人类的文化、人类的生存交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形式显示的标志
形式显示的标志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态度的原则中的原则乃是:对于一切在直观中原本地给予的东西,要如其给出的那样去接受。
”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运用的主要方法。
试图通过形式显示的方法来理解《存在与时间》中的标志。
标签:形式显示;标志;指引;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态度的原则中的原则乃是:对于一切在直观中原本地给予的东西,要如其给出的那样去接受”[1]16。
如何能如其给出的那样,不对直接之物进行理论的侵害、放弃立场呢?海德格尔阐述了四个“东西”以及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
并且批驳了对存在问题进行把捉的总体化与形式化的方法。
《存在与时间》就是海德格尔世界观与形式显示方法的落实。
此书中,他把对存在者的存在问题,把握为此在的存在。
此在具有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结构。
(连字符的写法是为了指出,这个结构乃是统一的[2]219。
对世界现象的阐释,主要通过指引完成。
由于指引,工具可以互相指向,指引以用具联络的方式显现出来。
用具联络的不断扩大,使周围世界出不断扩大到公众世界以及“自然”世界。
由指引做根基,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进入眼帘,它具有高标特立的使上手事物触目的功能。
由此,只有从形式显示的方法入手,才能准确地把握海德格尔对标志的认识。
一、总体化、形式化与形式显示海德格尔首先区分了四种“东西”。
前理论的、前世界的东西:一般生命的基本要素。
原始的东西。
前理论的、世界性质的东西:特定体验领域的基本要素。
真正体验世界。
理论的、对象性的形式逻辑的东西:起因于原始的东西。
理论的、客体性质的东西:起因于真正的体验世界[1]18。
第一种东西,即“‘原始的东西’毫无疑问就是他后来所思所言的‘存在’”[3]。
直接对存在而不是通过此在的存在进行发问,这是后期海德格尔的工作。
第二种东西、真正体验世界,就是海德格尔通过形式显示方法阐述的世界,也是此在的体验世界。
这个“世界性质的东西”是以作为“原始的东西”为基础的[3]。
耐克广告的符号学阐释
耐克广告的符号学阐释■ 徐 协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的学科,符号学既是一种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
广告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与由符号构成的广告文本。
本文拟结合罗兰・巴特、斯图亚特・霍尔等符号学大师的理论,从符号学的视角来解读耐克广告,深刻揭示广告表面意义之后的隐藏意义,并进一步分析品牌符号系统的作用机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一、耐克广告制造的神话罗兰・巴特认为:“任何符号学都要以两个术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
①所谓能指是指符号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各种物质载体(包括声音、文字、图像等等),而所指指向被联想到的事物,是指作为物质载体而显现的符号背后的意义,是受众心理上所创造出来的意义。
在符号的生成和转移过程中,转义层面最终提供的是概念化的神话。
在耐克广告的独特的符号系统中,能指“N ike”,来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位长着双翼的胜利女神”,所指为无往不胜。
能指“√”(S),是一道醒目的、“般的速度,、肯定”的意思,由此产生出了“”、“耐克是好的运动鞋”等心理意义。
巴特符号学理论的核心就是认为神话是一个二级符号学系统。
在他看来,能指+所指=符号,只是符号表意的第一个系统又可作为第二个表意系统的能指,从而产生新的所指,形成新的符号。
这就是符号的换档加速过程。
第一个系统中的意义构成外延意义,第二个系统中的意义就是内涵意义。
“换档加速”后的意义能够凝固为符号特有的所指。
巴特认为,大众传媒传递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就是内涵意义———即巴特所谓的“神话”。
在巴特看来,神话是以文化的方式来思考事物的。
他认为:“神话肩负的任务就是让历史意图披上自然的合理的外衣,并让偶然事件以永恒的面目出现。
现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过程。
”②这样,符号在“换档加速”过程中体现出某种意识形态、某种价值观,这便是广告的神话。
在耐克广告中,前NBA天皇巨星迈克尔・乔丹和他代言的广告,赋予了品牌深刻与鲜明的内涵,并且构筑起了耐克的国际品牌形象,制造了耐克广告的神话。
教育心理学-06-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1、下位学习
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 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 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 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2、上位学习
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 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 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 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潜伏学习的实验认为,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 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意义
他反对和部分抵制某些较严格的行为主义先驱及 与他同时代的行为主义者所接受的限制性前提。 他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认 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 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3、组合学习
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 习。
三、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尤 其是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
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称为讲授教学。 这种教学是以一种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讲授
给学生。
(一)讲授教学的特点和性质
讲授教学的特点
(1)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相互作用; (2)要大量利用例证; (3)它是演绎的,最一般的蕴涵的概念最初呈现,而后从中
一、认知表征理论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 征系统的阶段:
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儿童靠动作来认知世界、获 得知识;(动作性再现表象)
映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儿童用头脑中的表象去表现世 界、获得知识;(肖像式再现表象)
当实验组的被试得到食物强化后,这种潜伏学习的效果即刻表现 于外。
北语 20秋《美学》作业1234
20秋《美学》作业1一、单选题1.古希腊的()学派是最早开始思考美的。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毕达哥拉斯D. 伊壁鸠鲁答:C V:shenzhoucun2.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A. 席勒B. 柏拉图C. 亚里土多德D. 尼采答:C3.柏拉图的对话()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A. 《伊壁鸠鲁篇》B. 《克力同篇》C. 《大希匹阿斯》D. 《斐多篇》答:C4.席勒是哪国诗人、美学家?A. 德国B. 法国C. 日本D. 美国答:A5.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贺拉斯D. 席勒答:D6.()倾向构成了形式铸造的核心原则。
A. 多样统一B. 气韵生动C. 形神合一D. 格式塔答:D7.美学这门学科是由()在1750年提出来的。
A. 康德B. 鲍姆嘉登C. 维科D. 黑格尔答:B8.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 毕达哥拉斯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A9.汉语“美学”一词来自()A. 德国B. 法国C. 日本D. 美国10.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 维柯《新科学》C. 鲍姆加登《美学》D. 黑格尔《美学》11.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
A. 完善的感性B. 诗性智慧C. 和谐D. 自然的合目的性12.美学发展经历的第一阶段是指()A. 审美意识的形成B. 审美观念的形成C. 美感的出现D. 联想的形成13.“美学就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主张最大的弊端是()A. 把美学锁定在“关系”上B. 过于宽泛C. 二元划分D. 美不是关系14.从根本上说,鲍姆加登把美学看作为一种A. 价值观B. 本体论C. 认识论D. 审美观15.诗性智慧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以己度物的隐喻,另一个是()A. 以己度物的暗示B. 形象的隐喻C. 想象D. 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二、多选题1.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有()。
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3. “有意味的形式” 的特征
第一, “有意味的形 式” 是独立自足的,是独 立的符号存在。 第二, “有意味的形 式” 是一种生命形式,它 把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的 显现活动所具有的生命全 部转化为自身的形式生命, 它的结构与人的历史性展 开具有“异质同构”的关 系。
罗中立《父亲》215*152
4.“积淀说”
认为形式美,或者审美活动的显现形式的美,来自人 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 代表:李泽厚 “原始积淀,是一种最基本的积淀,主要是从生产活动 过程中获得,也就是在创立美的过程中获得”,人在生产活 动中逐渐对节奏、韵律、对称、均衡、变化等自然规律和秩 序性的掌握和运用,使得人类将自身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情感 和生命活动,积淀在了这样的形式之中,使它们变得美和能 够引起美感了。 “积淀说”解释了美的历史性,但是人类的审美活动是 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显现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那 么,这些不断创造的新的显现形式,并没有历史积淀的过程, 它们又如何具有美的性质呢?这是“积淀说”所不能回答的。
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在符号形式中才能获得具 体的、别样的存在。 对语言不敏感的人,就无法搞艺术。 形式感的培养,以及从“有意味的形式”的角 度进入审美活动的领域,是学习美学和进行艺术创 作的关键。 在人类创造美的长期活动中,逐渐发展了人对 各种形式因素的敏感,例如线条、色彩、形体、声 音等等形式因素的敏感并逐渐掌握了这些形式因素 各自的特点。 美学研究人的审美活动,就必然要研究作为显 现的符号形式。
第二,这个向一个明晰的符号形式凝聚和聚集 的过程,所遵循的不是理性和概念逻辑,而是遵循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的自身“逻辑”,即一种感性的 和非理性的生命活动的“逻辑”。“形象思维”、 “诗性智慧” 第三,赋形活动就是依据人自身的存在性境域 的显现活动而进行的创造,其目的是让存在性境域 本身孕育出自身呈现自身的形式,因此,最重要的 不是对物质材料的利用,而是对人自身存在性境域 的符号化凝集。(白石老人的画) 第四,这样凝集和聚集而成的符号形式与其所 显现的存在性境域之间,是一个整体的形式。比如 书法家的创作。
北语17春《美学》作业问题详解
17春《美学》作业_1交卷时间:2017-08-13 16:34:07一、单选题1.(4分)物的()不仅是形式的承载者,还是人的存在性境域得以呈现、显现的奠基。
• A. 物性的开启• B. 自我完善• C. 加工• D. 创造纠错得分:4知识点:6.2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构成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2.(4分)技术是()产生的,它导致后来的技术化生产。
• A. 理性认识活动• B. 感性认识活动• C. 思维• D. 劳动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4分)时间样式的经典的表现,就是()的形式。
• A. 语言• B. 音乐• C. 声音• D. 体积纠错得分:4知识点:6.3 显现形式的组织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4.(4分)第一个涉及到美感经验形态划分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
• A. 《判断力批判》• B. 《论崇高》• C. 《诗经》• D. 《诗学》纠错得分:0知识点:3.1 什么是美感经验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5.(4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是()悲剧观的代表人物• A. 性格冲突说• B. 存在主义• C. 净化说• D. 过失说纠错得分:4知识点:4.3 悲剧与喜剧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6.(4分)“美学就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主最大的弊端是()• A. 把美学锁定在“关系”上• B. 过于宽泛• C. 二元划分• D. 美不是关系纠错得分:4知识点:1.2 美学研究什么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7.(4分)美感经验形态的划分的基本理论,是在()的《判断力批判》中才奠定的。
•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克罗齐• D. 塞尔纠错得分:4知识点:4.1 美感经验诸形态及其形成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8.(4分)荒诞作为一个独立的美感经验形态,其形成主要是在()年代完成的。
• A. 19世纪30年代• B. 19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纠错得分:0知识点:4.1 美感经验诸形态及其形成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9.(4分)原始初民的巫术世界的符号形式,可分为狭义的巫术符号、神话、语言和()四个类型。
美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什么是美学1.文献记载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的开始思考美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因之成为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2.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庇阿斯》,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代表作《理想国》。
3.维柯提出“诗性智慧”。
4.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史。
5.康德主要著作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趣味判断就是它的美学。
6.如何理解“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与下重复)首先美是与人相关的,是属人的现象,没有人也就不会有美。
“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是研究美学必须恪守的第一底线,这就意味着:①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也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
②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他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如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但它却绝不会感受到花的美。
同样,一只蜜蜂虽然在建巢方面,可以与最伟大的建筑师相媲美,但它筑巢时绝不会使用“美的尺度”。
③凡是说到“美”时,都意味着它是指一种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独特的“关系”领域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关系。
7.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在其历史性的生存展开中所形成的生存境况的形式表达,即“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主要方面。
8.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①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②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③心理学的方法。
9.美学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
①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②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完善③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10.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认识是蛮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
展示·符号·传播——展示空间的符号性表达
艺术生活6展示空间设计是随着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展示设计中,展示产品、传达产品信息是最主要的目的。
在这里,符号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它成功地促成了人与物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当今的设计界,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出现后,符号一词已经不再陌生。
在展示空间中,把展示信息转化为符号将其完整传达,体现了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符号学的含义符号起源于劳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审美的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从人类早期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发明运用,再到现代互联网上新兴词类的出现。
人类虽然已经拥有对符号应用的悠久历史,但是到二十世纪初,符号学才开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得以研究。
我们可以透过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和阐述展示空间的符号学原理。
1.符构学主要是研究符号的组成,即组织结构。
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任何一个展示设计都是为了某种传播的目的去组织各种符号元素进行组合,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在做一个展示设计时,对空间进行功能的分区是首要任务,空间的组成就决定了功能。
而展示空间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是通过空间符号的组合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递信息的。
所以它对所包含的功能空间的组织规划具有更高的要求。
例如对展览会中的独立展台的设计,就要求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利用好各个功能空间,在恰当配置诸如洽谈区、陈列区、展品形象展示区等各种的功能分区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在整个展览会风格的协调统一的情况下,能够让观赏者的注意力被展区所表达的符号信息所吸引,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客源,达到展示设计最终要传播信息的目的。
2.符义学是对出现的各种形式符号的表达意义的研究,这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它更多地体现在展示主题本身的形象的设定上。
麦当劳的一个大大的“M ”形标志,已经被人们公认为一种美国的快餐文化的代名词。
这种在现代人们眼中看似已经被普遍认同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信息符号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的成功演示。
第一学期审美素养我的感受
第一学期审美素养我的感受我了解了什么是美学,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美感经验,美感经验的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艺术活动等七个主要问题。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最一般的美学理论知识,还掌握了相关的美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最新的理论成果和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阐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研究美丑的矛盾发展,美的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
(2)从主观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反映的审美意识,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的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种类,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规律性和作为这种创造成品的反映、评价的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等问题。
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
这种存在,与人类意念正方向指向有关。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美是一种关系属性是唯一切合实际的解释。
美的现象是很复杂的。
我认为,没有人也就没有美。
在没有人类之前也就没有美的现象,一种物理现象不与人关系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这是其一。
其二,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它非人类活动领域,一只蝴蝶虽在花丛中嬉戏,但它绝不会感受到花的美。
同样,蜜蜂巢穴绝不会使用“美的尺度”来建造。
其三,说“美”这个词,意味着它是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关系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地方。
可能有人会说,在没有人类之前,璀璨的星空不是照样在天穹上闪耀吗?不是仍有无数的鲜花在盛开吗?黄山、石林不是照样存在吗?我们说,这些只是物理现象或事实,如果不与人关系,美或不美,都是不得而知的。
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惟一的见证。
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1、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
是美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4、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关于美的创造的学说,认为美的创造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多处因素的积累,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
基本含义是(1)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2)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
5、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成员我是自然科学家。
他们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认识世界就在于认识支配着世界的数。
美表现于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音乐就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人体的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美的客观性:是指美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7、“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着名命题。
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的显现,要表现为一定的感性形象,才成为美。
8、美在愉快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引起的人生理和心理的快感的美的真正本质。
代表人物有休谟等。
9、美在关系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这种“关系”才是美的本质。
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10、美是生活说:美的本质的一种说法,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
它是由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学家、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
11、美是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
6zhang
第六章l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在欧洲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
这是继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之后,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发展的又一高峰。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的产生有它深刻的社会、政治、心理以及哲学的基础。
1789年,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这场革命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恩格斯语)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在革命面临国内复辟势力反扑和欧洲封建势力干涉的危险形势下,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于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取得政权,并于1804年宣布成立帝国。
拿破仑执政时期,为了巩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经济、宗教和法律措施,从而保住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遭到惨败。
1814年,帝国在第六次“反法联盟”的进攻下被推翻。
lSl5年,波旁王朝复辟。
法国重又陷入黑暗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而俄、普、奥三国则缔结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充当欧洲的宪兵,四处镇压法国大革命之后蓬勃兴起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更加深了欧洲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促使各国普遍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例如,在西班牙,1808——18133年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后又转为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意大利,1820年出现了由自由派贵族和资产阶级民主力量所组成的“烧炭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在希腊,1821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土耳其奴役的民族解放运动等等。
此外,在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工人自发性的罢工运动。
如l811一一1812年在英国爆发的“路德运动”,其规模之大,声势之猛,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状况,构成了欧洲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基础。
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但它所建立起来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文本分析的符号学视角符号学视角中的艺术展示空间
文本分析的符号学视角符号学视角中的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展示设计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设计,因在日益频繁的文化和艺术交流活动中凸显其重要作用而逐渐成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展示设计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设计,而信息的传播要借助于符号作为媒介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
空间作为展示的一种主要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观察艺术展示空间,有助于设计师对展示空间意义的准确把握。
一、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现代符号学的研究萌生于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主要代表有两位:一位是美国实用主义体系的创始人之一皮尔斯,另一位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们之后符号学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皮尔斯是从实用主义哲学和逻辑学方面来探讨符号学的逻辑定义及逻辑联系。
根据他的理论,符号可分成图像符(icon) ,标示符(index)和象征符( symbol) 三种。
图像符指的是具有复制性质的符号,如脚印、照片和雕像,这些符号与客体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标示符指的是可以作为客体标示的符号,如水银柱的升降标示温度的高低、乌云密布标示风雨就要来临,这些符号与客体之间的相似性弱于图像符,因而显得抽象一些。
象征符指的是那些能以直观的方式表示比较抽象的内容的符号,如图腾象征氏族、天平象征公平,但是,这些符号与客体之间的相似性比标示符更弱,其原因在于人类思维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索绪尔研究的重点在于符号的语言学及其社会功能方面,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构成。
索绪尔提出符号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符号是可以区分为“能指”和“所指”的,其典型代表是语言记号,也就是说所指和能指就是符号的组成部分,“能指”是指事物的本身,具有物质性,“所指”是指事物所表达的意思,即“思想”意义,具有精神性,也就是说“能指”(表达)是替代物,而所指(内容)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两者就像纸的两面一样须臾不可分离,如交通红灯符号是“形式”是“能指”,而“所指”的“停止通行”的指令是不容忽视的实在,其所指的内容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Semio-第四讲:符号表意的分析
哲学上, object是“独立于思考心智即主体的东西” (a thing exterrnal to the thinking mind, subject),心智外与“主体”相对之物,也应当 是“客体“。
用试推法进行解释,最后产生的是“思维的感 性成分” 。
试推法不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方法,符号的本质 是文化的,而对文化的的思索解释过程,只能 是试推法。
皮尔斯说人的本质是无限衍义
“人指向(denotes)此刻他注意力所在的对象;人 意指(connotes)他对此对象的知识和感觉,他本 人正是这种形式或知识类别的肉体化身 (incarnation);他的解释项即此认知的未来记忆, 他本人的未来,他表达意义的另一个人,或是他写下 的句子,或是他生下的孩子”。
“符号透明观”
苏珊.朗格说:“词仅仅是一个记号,在领会 他的意思时,我们的兴趣会超出这个词本身, 而指向它的概念。词本身仅仅是一个工具,他 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意外的地方。一旦我们把 握了它的延义,或识别出属于它的指义的东西, 我们便不再需要这个词了”。
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到他把解剖图“美 化”了一下,受到藤野先生的好意劝告:“你 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 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 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其实任何符号都落到文化的“多分节”的局面 之中,例如我们每个人的身份。
所指优势
大部分符号表意,是科学的/实用的,必须是 “所指优势”符号,以确定解释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作为显现的“介质”的特征和类型 那么,作为显现的“介质”有什么特 征呢?都有哪些类型呢? 既然“介质”不再 是自然物,“介质”作为被开启的物的物 性,其本质就是显现,那么,它具有什么 样的特征呢?
1.体积呈现 2.声音呈现 3.光呈现 4.色呈现 5.线条呈现
第三节 显现形式的组织
一、显现形式的组织样式 如果说,显现的“介质”是显现得以进 行的奠基和基地的话,那么,显现形式的展 开样式就是在“介质”的奠基基础上所形成 的更高层次的展开。
1.“模仿说” 2.“纯粹形式美说” 3.“生命形式说” 4.“积淀说”
二、符号形式的生成及其特性 既然我们认为,作为审美活动之显现 的符号形式,是本源于人的存在性境域的 显现活动,那么,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是 怎样从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中生成的?由 此而诞生的符号形式与通常所说的符号形 式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1.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怎样生成符号形式 2.审美的符号形式生成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介 质”
审美活动的赋形活动所产生的显现的形 式凝聚,是瞬间诞生、倏忽即逝的,必然地 以某种方式显示出来,或者刻印下来,使其 客观化,因为它们不可能凭空存在。
一、显现的“介质” 显现不是一种纯粹的想象活动,不能 只保留在心灵之中,不能只可意会不能言 传,也不是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而凝聚的形式,必 然要通过实在的刻画而保持于永久的可见 性范围。
7.找一个大理石雕像和一个铜铸雕塑,或选 一幅油画作品和一幅宣纸水墨画,比较它 们的不同“介质”,谈谈不同介质对作品 显现形式的作用。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8.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关注时间的?你能 发现时间样式对你形成你自己的自我起着 什么样的作用吗?此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讨 论。
9.在你所居住的区域内,找一个园林或你喜欢的建 筑物,实际游览一次,写一篇讨论其空间语言或 样式的文章,描述你是怎样体验空间的。 10.你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取景” 的,你能发现你在拍摄时的“格式塔倾向”吗? 11.找一幅你喜欢的绘画作品,譬如本书所附的郑板 桥的《墨竹》,谈谈你是否能从中体验到审美形 式组织的气韵生动原则?
二、显现形式的组织原则 审美活动的符号形式的显现形式,除 了“介质”层、显现形式的组织样式层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层只是外在的东西,而 内容才是审美活动和艺术作品的核心,你接受这 种理论吗? 2.本章的观点认为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是符 号形式的本源。你认为是否存在着纯粹的形式, 比如“黄金分割律”、“曲线”、纯粹的数的比 例所形成的形式等,而审美活动显现的符号形式 就是从这些纯粹形式来的? 3.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或者戴望舒的《雨 巷》,或者其他作品,看看你能否发现其中来自 于其呈现形式的更为深长的意味。写一篇短文。
4.你喜欢流行歌曲吗?如果喜欢,可根据你自己所喜 欢的几首歌曲,写一篇短文,谈谈流行歌曲的显 现形式与经典艺术的显现形式之间有无区别。 5.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学者说:“达·芬奇的《蒙娜丽 莎》并不是现实中的那个蒙娜丽莎。”你认为这 个说法对吗? 6.本章将显现的“介质”放到了一个非常主要的地 位,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自己在创作作品或观 赏作品时,是否很关注“介质”?
第六章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
第一节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与符号形式的本源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介质” 第二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介质” 第三节 显现形式的组织
第一节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与符号 形式的本源
一、符号形式及其本源 审美活动必然地与符号形式关联在一起, 没有符号形式的显现,审美活动就失去了其 具体的存在。这就像认知活动必须通过概念 以及概念的逻辑推论来显示、生产—经济活 动要用具体的利益来显示一样,审美活动必 须经由符号形式的呈现和理解才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