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传播与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言符号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有两个部 分:一是它的外在形式,一是它的内在含 义。外在形式是读音,内在含义是一种读 音在特定语言中的意思。这两个部分就是 索绪尔说的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 对于传播来说,符号问题的焦点在于所指, 即符号的内容层面、意义层面。
三、语言的基本特性
• 语言符号应该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 它既包括听觉物质化——语音形式、视觉 物质化——文字形式,也包括符号信息 化——语义内容。 • 语言是用一定的声音和文字形式去标记事 物或思想,从而获得意义
• 4.触摸行为 触摸作为传播的一种象征性手段,可以用 来表述和说明相互作用的性质, 具有职业 性、礼貌性、友爱性、情爱性等交流功能。
• 5.空间与距离 •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 内,从而构成了他的领地。每个人的领地 大小不一。 • 文化因素、个性 • 每个人的空间都会受到他人的侵犯
• 人类创造语言是为了有效地传播信息,可 实践上却经常发生编码困难和传通障碍 。 • 普通语义学认为:这应归咎于语言的三种 特性。
1.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 语言一旦被约定俗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 期内是稳定不变的,可我们周围的世界却 日新月异。 • 客观事物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可我们 用来表述它的语言却是凝固的和静态的 。 • 1985年的西安,2006年的西安。 • 当然,事物不仅有运动的连续性,还有它 特定的相对静止。
3.误认为同一
• 这是指语言的使用忽视了同一范畴或同一 类别中各个“分子”之间的差异和区别, 把它们视为同一,混为一谈。 • “新闻报道都是撒谎”, • “后娘对孩子特别狠毒, • “意大利人都是大情人”, • “日本人靠抄袭致富”。
• 语言传播中应慎用全指、多用特指。 • 或者像普通语义学家所指的那样:标明指 数,如新闻报道1、新闻报道2,因为指数1 不等于指数2。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在思想 上重视这一问题。
• 普通语义学家针对这种极端化估计,提出 遇事要作多方面的估计和考虑,或者要思 考实际存在的一系列可能性,而不要只作 两极思考和两种选择。
5.语言与实际混淆
• 这是指人们在传播中不看具体实际,只看 符号本身,或只是在语言领域里去推定其 含义。 • “文如其人”、 “字如其人”、“以貌取 人” • 一位传播研究者的一个实验 。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第二节 非语言符号
• 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霄蒙德·罗斯(R.Rose 1986)认为: •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 息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 而其余的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 其中仅仅面部表情就可传递65%中的55% 的信息。
一、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 • • •
符号的特点: 在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 在形式上独立存在; 符号——手段,意义的交流互动——目的。
• 语言符号是人类的基本符号体系,但并不 是唯一的体系。
二、语言与文字
•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即口头语言和 书面语言 • 语言使人类脱离动物界而成为人,文字则 使人脱离原始状态而跨入文明的大门。 • 语言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共时方面,文 字的传播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
4.估计极端化
• 这是指语言的使用者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 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排斥中间层次的 极端语言。好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能两 者择其一,不能有中间的事物,它们都是 非好即坏、非友即敌、非对即错、非成即 败,凡事只有两种可能、两种取向 。 • 白和黑、好和坏
• 温德尔·约翰逊认为,语言运用上的极端化 估计,往往会把自身引向精神病态。 • 比如一些绝望的自杀者。
2,潜意识的投射
• 这是指传播者在发表某种看法时,实际上 在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状态下将 自己个人的深层态度加进了对事物的评价。 • 有人甚至认为:基本上,我们说的话,从 来都是在讲自己。每个人在语言传播中都 会出现无意识的自我表现和不自觉的倾向 性
• 在人际传播中,语言运用的潜意识投射一般不会 造成什么大的不良后果,但是在大众传播中,对 于政府和新闻媒介来说,它可能是很危险的,稍 不小心就会引起国际纠纷和民事诉讼。 •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注意语言传播的真实 性和客观性,或者像语义学家的建议的那样:在 发表见解时别忘了加上“对我说来”或“在我看 来”几个字,即使不说出来,心里也应想到。
语言是直接符号,文字则是间接符 号,或者说是符号的符号
• 索绪尔:“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 系统,后者惟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 者”。 • 正由于文字所涉及的仅是间接的现实,它 “所包含的不是事物的符号而是其他符号 的符号”,因而文字便自然构筑起一个自 为的同真实现实相对立的虚幻现实。起初, 它只是现实的一个影像,但久而久之竟仿 佛演化为现实本身,而现实似乎反倒成为 它的副本。 •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 报告是可以验证的表述,如“李白是唐朝 的大诗人”。 • “西安市昨天最高温度达到摄氏15度”。
• 推论是从已知推测未知的表述。 • 看见一个人泪流满面,这是已知;如果据 此而说此人悲痛万分,就属于对未知的推 论。 • 正确的新闻报道的做法是??????
• “国家主席将于星期四出访俄罗斯”。是推 论还是报告? • 正确的新闻报道的做法是??????
• 1.相似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 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 • 2.通义性 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译读、理解,似乎无须 接受专门教育,因为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 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举世通用的意义
• 3.协同性 各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是相互关联、互 为依托、协同一致的。 • 4.即时性 语言符号总是经过一定的思考方才输出, 非语言符号往往未经思考就立即 作出条件 反射式的传播。
• 5.真实性 言语是行为的指标,眼睛是心灵的符号。 人浑身都可遮盖,惟独面目无法掩饰。
二、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 • • • • • 1.补充作用 2,替代作用 3.强调作用 4.否定作用 5.重复作用 6.调节作用
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 1.外貌与衣着 • 2. 表情与眼神
• 3.姿态动作 我们的姿态动作总是有意无意地“泄露”我 们内心的秘密和蕴藏的信息。 人的每一种姿态动作都是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 状态信息的外化; 而每个人也都能够根据传播经验和文化背景 从体语中推断或“破译”出有关信息,并加以运 用; 姿态动作总是跟其他人的存在相联系,而变 化的实质则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四、语言的误用
• 1.死线上的抽绎 • 它是指语言被捆死在某一条抽绎水平线上,结果, 不是由于语言被固定在高水平线上使人难以理解, 就是由于语言被限定在低水平线上让人不得要领。 • 香蕉苹果——苹果——水果——食物——生活程 度等,就是语言“抽绎阶梯”一个从低到高的例 子。 • 哲学著作、小学生的日记都是捆死在某一级抽象 层面上 。
第六章
传播与符号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 传播本质上体现为信息的流通 • 信息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的 • 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 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 •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表现 为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 姿态、表情、文字等。 • 意义则是信息的内容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 为了避免语言与实际混淆,我们在传播活 动中应该首先了解语言的特性以及语言与 实际的关系,要先看实际后察符号,而不 要望文生义、以文代义,也不要重其言轻 其行,重语言轻实际。
6.推论与事实相乱
•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经常根据符号推论出事 实,虽然大多比较准确,但也有推论与事 实不符的,从而造成了推论与事实的混淆。 • “娘” 在汉语和日语里的意义。 • “警察”——男性, “护士”——女性。 •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听见风 就是雨”、“老子英雄儿好汉”、“龙生 龙,凤生风,老鼠生儿打地洞” 。
“贝茜”奶牛
• • • • 第一级——科学上知道的微观奶牛和亚微观奶牛 第二级——我们所看到的奶牛 第三级——贝茜这头特定的奶牛 第四级——奶牛,我们用这个符号代表包括贝茜的所有奶 牛 • 第五级——牲畜,这是一个更抽象的符号,代表奶牛以及 猪、马、羊等共有的特点 • 第六级——农场财产,这个符号代表牲畜以及农场中其他 东西所共有的特点 • 第七级——财富,它包括了农场财产以及其他方面的所有 资产。
• 一、符号的定义 • 1、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 代或表述关系, X能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 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 表述的意义。——永井成男(日本)
• 2、符号和意义的关系就是语言的能指和所 指的关系。——索绪尔(瑞士) • 3、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 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 能就是符号。——特伦斯·霍克斯(英国)
• 判断是对一次事件、一个人或一件物赞同 或不赞同的表达。 • 判断在新闻报道中是否合适?
• 对追求客观准确的新闻记者来说,最稳妥 的还是多报告,少推论、少判断。
ຫໍສະໝຸດ Baidu
讨论题:
• 1、我们社会的变化快于语言的变化,请说 出一种仍未有适当名称的变化。 • 2、举出一例我们语言中隐藏的假设。 • 3、我们说话时总会走极端,或采取非此即 彼、以偏概全而将某种可能性排除在外。 请举出一例。 • 4、我们陈述或评价某事时总是不自觉地表 现出主观意见,请举出最近做过的一事为 例。
• 如果说人们只是把推论当作事实理解,或 者误解只发生在人际传播中,这也许不会 发生大的危害,但是假如人们将推论当作 事实来报道,让误解发生在大众传播之中, 那么就会发生严重的问题。 •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只有坚持真实、客 观、公正的原则,才能避免推论与事实混 淆。
五、语言的功能
• 语言学家早川一荣认为语言符号有三种功 能,即报告、推论、判断。
2.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 • • •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系辞) 类名词“狗”。 叙述一个人的面貌、系鞋带的动作 《等等:普通语义学评论》 现实既有无限性的一面,也有相对有限性 的一面。
3.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 抽绎,被普通语义学家看作是语言的最有 用的特性之一。 • “红苹果 ” • 早川一荣(1949)认为,语言的抽绎程度有高 低之分,抽绎的程度愈高,它与具体实际 的依存关系就愈是间接。
• 不论语言传播是处在抽绎阶梯的高水平 线上,还是处在低水平线上,只要它是 在某条水平线上横向的直线运行,它都 是“死线”不会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 传播者怎样才能克服这一毛病呢? 语言传播应该根据内容需要和文体特点, 沿着抽绎阶梯作上下波动,使之有涨有落、 跌宕起伏,即既有高抽绎水平的概括总结, 又有低抽绎水平的细致描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