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导游第十二站妇好铜鸮尊组图
去中国国家博物馆,不可错过的33件馆藏精品
去中国国家博物馆,不可错过的33件馆藏精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藏品丰富,内容多样,其《中国古代基本陈列》更是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的各种文物,是历代文物精华的浓缩。
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厚重繁荣。
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展厅,下面就来说一下比较有特色的33件珍品。
1,鹰型陶鼎(仰韶文化),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刻艺术珍品,陶型鹰鼎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2,扁足陶鼎(良渚文化),1955年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出土。
3,玉龙(红山文化),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土,造型简练,线条优美,号称“中华第一龙”。
4,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教科书上的彩陶艺术精品,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
5,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仰韶文化)河南临汝县阎村1978年出土,属瓮棺葬具,用于盛放人骨,画面造型简练朴素,意境深远,被列为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6,彩陶舞蹈纹盆(马家窑文化),青海大通上孙家寨1973年出土,人物突出,线条流畅,表现了先民劳动之余,手拉手欢歌乐舞的场景。
7,裸体浮雕彩陶壶(马家窑文化),1974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柳湾,是礼器或专门制作的葬具。
一般认为这是一个集男、女为一体的两性人,具备沟通天地、人神的能力,是一种男女同体的崇拜物。
8,青铜爵(二里头文化),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酒器。
9,乳丁纹青铜方鼎,(商)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杜岭郑州商城,又称杜岭方鼎,是商代前期体积最大的青铜器,它比后母戊大方鼎还早了近300年。
杜岭方鼎的出现,直接证明了郑州曾是商王朝国都,使其跃升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10,三星堆突目铜面具(商),1986年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古蜀国祭器典型代表作,其造型奇特,神秘而诡异。
11,“后母戊”青铜方鼎(商),河南省安阳武官村1939年出土,鼎重832.84千克,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
国宝妇好鸮尊!商代战神象征!一个光照千秋的国家宝藏!
国宝妇好鸮尊!商代战神象征!一个光照千秋的国家宝藏!妇好鸮尊是作为容酒器的尊,从上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三类。
鸟兽尊因造型具有雕塑特点,身兼实用、美观两职,故备受人们青睐。
殷墟曾出土过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鸮尊更是为世人所瞩目。
此尊以鸮作生活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
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其上饰以立鸟及龙形钮。
装饰着兽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
妇好鸮(xiāo)尊——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
妇好墓是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王室贵族大墓,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墓。
妇好墓出土随的葬器物1928件,其中铜器468件,总重量约1625公斤;玉器755件,有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等;骨器564件;陶器11件;石器63件;宝石制品47件;象牙制品3件;蚌器15件。
此外,还有红螺2件、阿拉伯绶贝1件及6820个来自南海的货贝。
在如此琳琅满目的宝藏中,妇好鸮尊“脱颖而出”——妇好鸮尊被认为是宝藏中的宝藏!妇好鸮尊地位高贵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
武丁以赫赫武功,扭转了商朝一度衰落的国之运。
卜辞有记载:武丁征伐的邦国,有81个;除主要用兵于西北的“鬼方”,南面的荆楚、巴族外,还对东方等地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在当时非常活跃,不仅主持各王室典礼,而且经常受命于王,统帅军队征伐四方,妇好被称为“中华第一女将”!鸮,又叫猫头鹰,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猫的头,鹰的身子,是兽与禽的搭配。
因为奇怪,所以诡异。
它的啸叫,让人毛骨悚然;它的眼珠,黄黝黝圆滚滚的,古怪神秘。
在古代中国,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是妇好乃至国王、将军们的爱物;它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自然让其成为“战神”的象征。
在殷商时代,在中华民族奠基之时,河套地区生活着一个强大的族群(“鬼方”);于此之际,殷商对“鬼方”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当然至关重要。
安阳殷墟妇好墓玉器浅赏
安阳殷墟妇好墓玉器浅赏作者:王文析来源:《理财·收藏版》2022年第08期安阳殷墟妇好墓是20世纪我国重要的考古发掘,是目前发现出土随葬品最多的商代王室墓葬,随葬品种类齐全、制作精美,尤其是众多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3000多年前商人的高超琢玉技术和审美理念,为我们研究商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下面以河南博物院藏的若干玉器为例进行介绍、赏析。
青玉跽坐人形佩(图1、图2)1996年出土的商朝玉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该玉器用圆雕手法雕刻,造型独特,正反两面呈现完全不同的内容。
正面为“虎首人身”形象,虎首高昂,大口暴张,人身呈跽坐状。
背面为一完整的鸱鸮形象,呈蹲立状,与正面的虎首人身完美结合。
鸮,古代人称之为鸱鸮、枭和鸱枭等,俗称猫头鹰,从考古资料可知,鸮形器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商代开始盛行,被奉为神鸟,是战争胜利的象征。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在椅子还未被发明的先秦时期,跽坐是最符合“礼”的标准坐姿。
在重鬼尚祀的商代,巫师作法时所佩戴面具也常为虎和鸮的形象。
因此虎、鸮、人三种形象的结合,让该器物披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虽然目前已发现不少商代人兽合体或兽兽合体的造型,但人和两种兽形结合的形象却极为少见,它的出现或许为我们解锁商朝的信仰体系,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青玉鸱鸮佩(图3、图4)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4.9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整体为青玉圆雕出站立状鸱鸮,双脚及宽尾支撑身躯。
头两侧有对称弯钩形角,似羊角,两眼圆凸,胸部微鼓,双翼并拢紧贴于两侧及背部,宽尾下垂。
身饰云纹、鳞纹,均以双阴线雕刻。
头顶中部有一对穿斜孔可悬挂。
玉佩造型以写实与夸张手法相结合,技法娴熟,雕刻精致,整个纹饰图案显得刚劲有力。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在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崇尚勇武的道德观与审美观决定了鸮类在商代备受尊崇,出土的大量鸮形器物及鸮纹器物,说明了在殷民心中鸱鸮的重要地位。
鸮形器探析——以河南博物院藏文物为例
AppreciatION 鉴赏·陶风瓷韵鸮,俗名猫头鹰,古称鸱、枭、鸱鸺、鸱鸮、鸱枭、服鸟等。
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
鸮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始终和人类保持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文化符号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化。
本文着重选择商代到汉代的鸮形器,以河南博物院藏品为例赏析,对鸮的文化内涵、器形类别和演变做梳理讨论。
一、“鸮”的文化内涵及演变古代人类在长期生活中,接触并观察到自然界不同的动物,并把自己的感情和信仰投射在动物形象上。
鸮,在生物习性上善闻死腐动物之气,昼伏夜出,鸣叫声凄厉,飞行迅猛无声,因此在人类眼中充满神秘感,鸮文化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随历史进程差异较大。
在欧洲,人们普遍对鸮抱鸮形器探析——以河南博物院藏文物为例张 滢图1:辽宁牛河梁女神庙玉鸮编辑|朱慧敏1976481234@AppreciatION 鉴赏·陶风瓷韵有友好和喜爱的态度。
古希腊人对猫头鹰非常崇拜,认为它是智慧的象征,被当作古希腊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象征和化身;加拿大温哥华印第安人的后裔仍保留猫头鹰的图腾,不但有大型木雕的猫头鹰形象,而且有模仿猫头鹰捕获猎物的舞蹈;英国人认为猫头鹰智商高超,能够通晓人类的感情和语言。
在亚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猫头鹰的态度褒贬不一,反差极大。
在日本,日语的“猫头鹰”发音谐音与“福”接近,人们将其视作幸福、美满的象征,而在印度和中国,人们通常把鸮视为不祥之物,厌恶和惧怕。
鸮在中国的形象,经历了从神圣、被崇拜的动物到被视为不祥恶鸟的演化过程,因此,鸮形器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材质到造型、纹饰差异较大。
新石器时代,鸮形器在我国分布的范围广泛,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都有鸮形器出土。
这时,鸮的地位非常崇高,被人们看作一种神圣的动物,先民通过模仿鸮鸟的形态来制造不同材质的祭器,材质主要是玉、陶。
1979年,辽宁牛河梁村距今55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女神庙出土一件玉鸮(图1),运用玉雕阴刻的手法,寥寥数笔,表现出鸮展翅飞翔的状态,精美绝伦,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以鸮为题材的玉质艺术品。
铜器的词条
一、妇好青铜鸮尊商代妇好青铜鸮尊,是商代武丁时期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尊。
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妇好鸮尊,器身铭文“妇好”,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鸮形,器盖置于鸮首后部,鸮昂首,歧冠高耸,“臣”字状目,小耳,钩喙,胸略凸前,双翅并拢,两爪粗壮,四趾抓地,宽尾下垂。
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饕餮纹,前端有一立鸟,尖喙,歧冠,鸟后饰一龙,拱身卷尾。
冠面外侧饰羽翎纹,冠面内侧、颈部两侧饰夔龙纹。
喙与前胸各饰一蝉纹。
两翼前端各盘曲一条长蛇,身饰菱形纹。
尾部饰有一鸮,圆眼,尖喙,双足内屈,两翼平展,作飞翔状。
商妇好青铜鸮尊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予观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器者把丰富的想象与合理的夸张相结合,巧妙地以动物为题材,塑造成实用礼器,既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有艺术的概括处理。
鹗尊生动的造型、繁缛的纹饰,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精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振香评论鸮尊:“是妇好墓所出468件青铜器中的精品,无愧于战神之美誉。
单就商妇好青铜鸮尊而言,它呈现出商文化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
”二、四羊铜尊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
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
山西国宝22
山西国宝(一):晋侯鸟尊(图)出土于晋侯墓地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高39厘米,长30.5厘米开栏语: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黄土地下的发现总让人惊喜连连。
这是山西人民的财富,更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继《图说历史》之后,本报从今日起,每周六将以“山西国宝”为题,向读者介绍一件件国宝重器,回味这块黄土地上曾经的辉煌。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山西南部的翼城、曲沃交界处发现了面积10余平方公里的天马—曲村遗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在遗址中发现了举世震惊的“晋侯墓地”,并出土了一大批铸有晋侯名号的青铜器,考古学家从而排列出了从改“唐”为“晋”的燮父起,到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的晋文侯共九代晋侯的清晰世序。
这不仅澄清了晋国始封地的问题,而且也弥补了晋国早期编年和史实的阙疑和空白,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这件2000年出土于晋侯墓地114号墓的晋侯鸟尊,就见证了晋国第一代晋侯——燮父的开辟鸿蒙、初露霸气的辉煌功业。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大鸟的双翅上卷,变形成象耳,尾部下弯,变形成象鼻,可谓活灵活现。
整件鸟尊装饰华丽、写实生动、构思奇特、想象卓绝,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青铜器。
山西国宝(二):完整彩陶罐(图)它看似平凡,却全国罕见,出土时无丝毫破损。
1988年,这件国宝出土于晋豫交界处的黄河北岸、山西省芮城县金盛庄,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件精品彩陶器,距今约6000年。
它通高45.8厘米,泥质红陶,罐口较大,腹部曲斜,小平底,上腹部装饰有圆点、直线、几何纹、涡纹等纹饰,无论从侧面观看还是俯瞰,这些纹饰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此种变形的花草纹图案带有明显的仰韶文化特点,是其时山西南部受到仰韶文化影响的绝佳实证。
因花朵的“花”字与中华、华夏的“华”字在文字学上同出于一,有专家认为,这就是华夏民族“华”字的由来。
山西国宝之三龙形觥(图)觥,是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有专家考证说,1959年出土于石楼县桃花庄的“龙形觥”,就是姜子牙的家藏宝器,后随葬于其岳父——桃花女之父。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商妇好鴞尊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1. 前言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来自河南的学生,中原地区,中华文明发源地,因此 有很多的文物。这学期的课上有提到妇好墓,所以我对此比较感兴趣,加之了 解到妇好鴞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面也有一件,故从其中选择了 1976 年出土于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商妇好鴞尊来做一个报告。关于妇好鴞尊的资料等多来 源于文献介绍以及博物馆对其简介,后面附带的图片等部分来源于网络,其余 均为我专门到河南博物院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拍摄,由于没有专业的设备,只 能用手机,所以不是很清楚,还请谅解。此外,由于输入法的原因,本文中的 均为“鴞”。如有错误之处,还请老师指正,谢谢老师!
通过对妇好鴞尊的艺术造型和纹饰的研究,我认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代 人民敬鸦爱鴞的图腾崇拜意识,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商文化和信仰的积累与传 承,我认为这个图腾背后有着人们更深切的愿望,寓意着商族人民对战争的恐 惧和对和平的渴望,而从周代人恶鴞憎鴞的意识,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这
5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中战争之后的政权易主所带来的文化统治秩序的重新建立的厌恶之情,由此可 见,和平是人们自古以来的希冀!
此外,商妇好鴞尊以及一系列的妇好墓文物的出土,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们 的智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灿烂辉煌的文化的佐证,体现了我国商代时期先进 的青铜器工艺,以及我国古代人民的骄人智慧,为我国的考古研究提供了宝贵 的财富!
6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5.其他同系列文物 5.1 鴞纹觯
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 馆。通高 17.2 厘米,商代晚期。据传是 河南安阳出土。侈口,束颈,鼓腹,圈 足,有盖,四坡形盖钮。通体以雷纹为 地,自盖至足有四条扉棱,盖面饰龙 纹,器壁饰鴞纹,圈足饰兽面纹。由于 历史原因,我国很多精美的文物都流失 海外,这一点着实令人痛心。
国家宝藏第三期河南博物馆宝藏
《国家宝藏》第三期河南博物馆“妇好鴞尊”“妇好鴞尊”出自商朝晚期,算得上是妇好的“代言人”,见证了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妇好可是我华夏第一个女战神,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她是华夏文明还在成长期的守护者,多次率军击败周边宵小。
她又是一个深爱自己丈夫的好妻子,一个伟大的母亲。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
贾湖骨笛贾湖骨笛出土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1986年至1987年,这里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
笛孔有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
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其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古物》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这一成果已被铭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
云纹铜禁名称:春秋·云纹铜禁类别:青铜器年代: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形制: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出土时间:1978年云纹铜禁中“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
由于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他们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周朝还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王公诸侯不准非礼饮酒,只有祭祀时方能饮酒;民众聚饮,押解京城处以死刑;不照禁令行事执法者,同样治以死罪”。
“云纹铜禁”的四周盘龙踞虎,大概是取神兽警示之意。
目前出土的云纹铜禁全国共7件,其中河南博物院珍藏的这件体积最大、时间最早。
铜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通透性较好,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它们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另外有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
商朝经典且精美的青铜器
商朝经典且精美的青铜器什么是青铜器呢?青铜器(Bronze Ware)就是⼀种红铜和锡以及铅的合⾦,硬度⽐铜还⾼。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六千前的古巴⽐伦的两河流域,但是我国从商朝开始青铜器的制作则更加精美和多样。
镇国之宝——司母戊⿍司母戊⼤⽅⿍第⼀、后母戊⼤⽅⿍后母戊⼤⽅⿍,也被⼈叫做司母戊⿍、后母戊⿍等,于1939年3⽉在河南安阳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过⼀番考究得出,后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作的,是商周时期青铜⽂化的代表作。
后母戊⼤⽅⿍在其⿍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个字,整个形状呈长⽅体,⼝的长宽分别为110cm、79cm,壁厚6cm,连⽿⾼133cm,重达832.84kg。
后母戊⼤⽅⿍的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
后母戊⿍最开始出⼟的时候,正值抗⽇战争,因为其体积过⼤,且怕被⽇军抢⾛,便选择重新将其掩埋,抗⽇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6⽉重新出⼟,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
1959年铜⿍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今。
后母戊⿍是迄今世界上出⼟最⼤、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晚商青铜戍嗣⼦⿍戍嗣⼦⿍铭⽂第⼆、戍嗣⼦⿍戍嗣⼦⿍于1959年在河南安阳后冈圆形殉葬坑出⼟,其⼤体形状为圆形、⼝沿⼆直⽿,三蹄⾜,器内共铸有铭⽂三⾏三⼗字。
通过这段铭⽂,我们得知戍嗣⼦⿍是在商某王某年,九⽉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室赏赐给戍嗣⼦⿍贝⼆⼗朋,戍嗣⼦因受荣宠,作了这件祭祀交⽗亲的宝⿍。
⼗⼤传世国宝之⼀四⽺⽅尊第三、四⽺⽅尊四⽺⽅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于1938年出⼟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铺转⽿仑的⼭腰上,其⼤体形状为长颈,⾼圈⾜,颈部⾼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夔纹和兽⾯纹,四⾓各塑⼀⽺,肩部四⾓是4个卷⾓⽺头,⽺头与⽺颈伸出于器外,⽺⾝与⽺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上。
同时,⽅尊肩饰⾼浮雕蛇⾝⽽有⽖的龙纹,尊四⾯正中即两⽺⽐邻处,各⼀双⾓龙⾸探出器表,从⽅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如果国宝会说话分集简介
第一集 人头壶 ‐ 最初的凝望人头壶的形神似在说话,人类的历史中人是主角,人头壶是人的造型。
那个时候是母系社会,人头壶体现了母性特征,蕴育生命。
第二集 贾湖骨笛 ‐ 穿越九千年的笛声把仙鹤的翅骨凿成乐器,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支朴素的骨笛由此诞生,它的孔排列上下不一,吹口也还没有那么讲究,但先人们用神奇的灵感创造了一种朴素的乐器,并延续发展、不断丰富。
第三集 陶鹰鼎 ‐ 陶,醉了六千年陶鹰鼎是中国远古陶器中最特别的一个,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塑。
仰韶文化以彩陶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
第四集 龙山蛋壳黑陶杯 ‐ 0.2毫米的精致四千多年前,中国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时期,最质朴的材质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出土量极少的薄壁黑色陶杯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千古绝唱。
第五集 红山玉龙 ‐ 寻龙玦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发现了一件神秘玉器,玉器雕刻的动物鼻头上翘、眼睛微凸、颚下有网格状的纹理,项背上似鬣毛,有飞腾的动感,造型简素,玉质温润光洁。
第六集 凌家滩玉版玉龟 ‐ 玉中迷藏凌家滩玉版玉龟——玉中迷藏,有人说它和星象学有关,有人说这是数字起源的数字卦,也有人说它和历法相关,还有人说这是传说中的洛书。
第七集 良渚玉琮王 ‐ 神之徽章它的目光,穿越五千年望向我们,用我们尚未了解的语言,讲述着文明起源的秘密,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
第八集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 金玉共振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出土于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750‐前1530年),弧形铜胎上镶嵌许多绿松石片,排列成兽面纹。
在烈火中范铸的贵金属——青铜,镶嵌本土崇尚的玉石——绿松石。
金玉共振的局面,开启了东亚的青铜时代。
第九集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 ‐ 刻辞骨柶这是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
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是重要的仪式。
野牛体型巨大,难于捕获。
为了纪念这次田猎,王将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并嵌入象征王权礼器的绿松石,彰显权威。
妇好鸮尊观后感
妇好鸮尊观后感摘要:一、简要介绍妇好鸮尊的背景和意义二、阐述观后感的主要内容三、分析妇好鸮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四、总结个人对妇好鸮尊的感悟正文:【提纲】一、简要介绍妇好鸮尊的背景和意义妇好鸮尊,商代晚期青铜器,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被誉为“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
妇好鸮尊高46厘米,肩部最大径42厘米,重量达16.5千克。
鸮,即猫头鹰,是商代先民心中的神鸟,象征着神秘、权威和智慧。
【提纲】二、阐述观后感的主要内容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妇好鸮尊展览,近距离欣赏了这件千年古物。
观后感油然而生,妇好鸮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它的造型独特,展现了商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鸮尊形象生动,气宇轩昂,猫头鹰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洞察世间万物。
鸮尊的翅膀展开,呈现出一种飞翔的姿态,展示了商代人追求自由、向往天空的精神内涵。
其次,妇好鸮尊的纹饰精美,反映了商代社会的审美观念。
鸮尊身上饰有兽面纹、云雷纹等,富有神秘色彩。
这些纹饰线条流畅,布局严谨,展现出商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同时,鸮尊内部还有“妇好”铭文,为我们了解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提纲】三、分析妇好鸮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妇好鸮尊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艺术角度看,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
鸮尊的造型设计、纹饰布局都展现了商代工匠的创意和智慧。
从历史角度看,妇好鸮尊是商代晚期的祭祀用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
同时,它还是妇好墓中的陪葬品,为我们了解妇好的地位和事迹提供了线索。
【提纲】四、总结个人对妇好鸮尊的感悟观赏妇好鸮尊,我深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商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这件文物让我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也让我对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拥有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自豪。
同时,我也意识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海昏侯墓、妇好墓(展览)
海昏侯墓400余件文物将于3月2日亮相首博自2011年开始发掘(图)工作人员正在布展青铜雁鱼灯。
图片由首都博物馆提供。
首都博物馆提供摄原标题:海昏侯墓400余件文物将于3月2日亮相首博完成布展的编钟组件。
图片由首都博物馆提供。
首都博物馆提供摄马蹄金被摆入展柜。
首都博物馆提供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将于3月2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届时将展出瓷器、玉器、青铜器、竹木牙角家具等441组件珍贵文物。
其中在主椁室内发现的金饼和马蹄金数量,创下了我国汉墓考古史上之最。
汉代海昏侯墓葬自2011年开始发掘至2015年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两万多件。
其中,在主椁室西侧的一个床榻下,发现了两盒金饼和一盒马蹄金,马蹄金共25枚、金饼189枚,创下了我国汉墓考古史上之最。
有考古专家称,海昏侯墓葬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并入选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列。
汉代海昏侯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谁?考古专家曾断定,墓主很可能是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汉武帝之孙刘贺。
刘贺一生经历曲折、坎坷,5岁袭爵成了第二代昌邑王,19岁时继皇位,27天后被废,遭汉宣帝贬黜为海昏侯。
据介绍,即将在首博展出的海昏侯墓葬部分文物,能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包括带有“上”、“中”、“下”字样的马蹄金,墓主人身份的关键性证据——私印,以及一批刚刚完成文保修复工作的精美青铜器。
值得期待的是,主墓出土的一套共14枚完整编钟,上嵌有精美的鎏金纹饰,也将面世。
据透露,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展出。
此次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五色炫曜》展览,将从四个方面展示这一重要考古发掘成果。
第一部分为“惊现侯国”,介绍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以及侯国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为“王侯威仪”,通过礼乐宴飨、盛装出行、酎金积贮、生活风尚、祭礼如仪等五个方面,展示当时皇室贵胄的有关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
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作为国宝青铜器仿制品的经典之作,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限量仿制,全球绝版发行2000套。
作为建馆(1912年)纪念,第1912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古老文明跨越两千年,迎接千年复兴,自建馆以来,首次将馆藏的最著名的十大国家国宝级青铜文物(通称十大国宝),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是博物馆建馆百年来首次遴选中国青铜器文明史上十件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精典之作顶级国宝,以其仿制品面世,精选优质青铜采用古老的浇铸法手工完成,形神直逼原件,其工艺之精湛为国内外文物复仿制品所罕见,代表着当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准。
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全球限量绝版发行2000套,发行2000套后,随机在国家权威公证机关公证下毁模,其中编号1912号、2008号等特殊编号分别已被国家博物馆、北京奥组委、香港博物馆等权威馆藏单位永久珍藏,0001号亦被嘉德拍卖行收藏并将于2008年进行拍卖。
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晋侯鸟尊
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晋侯鸟尊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晋候鸟尊
西周晋侯鸟尊出土于举世闻名的晋侯墓地,晋侯墓地考古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玉器和原始瓷器。
在晋侯墓地丰富的文物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晋侯鸟尊这件稀有的艺术精品。
晋侯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之一,并且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目录中。
晋侯鸟尊的器物形象是一个凤鸟,周人对凤鸟的崇敬和喜爱还有一个凤鸣岐山的典故。
相传周武王在伐纣的征途中路径岐山,此时山上有金凤鸣叫,人们认为这是天降祥瑞,是周武王的文才武德招致而来的祥兆,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之下伐纣大业最终成功,于是更加深了人们对凤鸟的图腾崇拜之情。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
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
禽体丰满,两翼上卷。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
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
在此器中,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一。
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鸟尊确为宗庙礼器。
更多资料: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殷墟妇好鸮尊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殷墟妇好鸮尊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作者:龙楚怡吴卫来源:《设计》2015年第06期摘要:妇好鸮尊是商代殷墟妇好墓成对出土的祭祀礼器,是殷商时期动物造型青铜器中独具特色的精品;从鸮尊的历史背景展开,对其艺术特征从造型、纹饰两方面进行分析。
梳理古代鸮崇拜艺术的兴盛与衰落更替的转变,探究鸮尊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妇好鸮尊是古代先民鸮崇拜信仰的意识载体,鸮非战神,亦非凶鸟,实质是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用神祗信仰统治人民以巩固王权,寓意着人们渴望没有战争的、和平而安定的生活。
关键词:妇好鸮尊艺术特征鸮崇拜战神凶鸟中国分类号:J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13-03一背景殷墟妇好鸮尊(图1)于1967年成对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内。
这两件鸮尊的外形、尺寸大小和纹饰型制基本一致,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重16.7公斤。
现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并成为其镇馆之宝。
鸮,也作“鸥鸮”,与“枭”字通假,俗称“猫头鹰”。
该鸮尊的器口下方内壁有“妇好”二字的铭文,因此得名:“妇好鸮尊”。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殷墟妇好墓的主人“妇好”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女军事家和政治家。
妇好鸮尊设计巧妙、铸作精细、花纹华美,是商代青铜尊中的精品。
尊是我国古代盛酒器中的一种,其基本造型为器口大、器腹或圆或方,器足撑起器底离地面较高。
而根据大自然中鸮的仿生形象而制成的青铜妇好鸮尊,基本上保持了尊的功能形态。
二妇好鸮尊的艺术特征商代是中国青铜艺术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
妇好鸮尊把自然界中长耳鸮的造型结合在酒器的结构上,这种对动物形象的仿生,并将之与器具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是商代青铜器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同类型的仿生动物青铜器还有湖南出土的虎食人卣、四羊方尊、象尊、豕尊等。
1气势威武的艺术造型妇好鸮尊的整体造型为一只直立的鸮。
浑圆的鸮首微微昂起,脑后的半圆形部分打开为器盖,身体躯干作器腹,粗壮有力的双足,与下垂的宽尾共同着地,构成尊器稳定的三个支点,同时作为器足支撑着整个器尊的重量平衡。
鸮卣:卖萌的商代青铜器
鸮卣:卖萌的商代青铜器作者:来源:《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0年第03期一款名叫“愤怒的小鸟”的游戏曾经火遍大江南北。
说巧不巧,在山西博物院有一樽明星文物,叫“鸮卣”,它因外形酷似“愤怒的小鸟”而迅速走红,现在就请大家随小阅一起去一睹它的真容吧!鸮是猫头鹰的学名,是商朝人崇拜的图腾之一,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外表和特殊的生活习性,猫头鹰被商朝人所膜拜,成为他们崇奉的神鸟。
随着时间的推移,鸮还被商朝人做成了青铜器皿。
文物名片名称:鸮卣产生年代:商代出土地点: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现藏于:山西博物馆鸮是猫头鹰,卣是古代盛酒器,所以“鸮卣”合在一起就可以理解为“猫头鹰造型的酒器”。
它不仅是一件实用器皿,更是商代晚期精美的艺术品。
鸮卣为商代晚期青铜器,高19.7厘米,口径长12厘米,宽13.4厘米。
两只背对着背站立的猫头鹰组成了鸮卣的主体结构,再往上看,这件器物圆鼓鼓的盖子是猫头鹰的头部,下部有弧度的容器则是其身体。
整件器物圆润敦实,雄浑大气,可爱呆萌,憨态可掬。
如果我们往鸮卣的头顶上看去,则会看到鸮卣头上有着类似于“666”的图案,这些“666”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其所处历史时期为商朝,以及承载的材质为青铜可以认定这些图案为典型的“雷纹”,这种纹路流行于商周时期,是当时青铜器的基础图案。
那么为什么这些花纹被取名为“雷纹”呢?因为处于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有限,面对能够震耳欲聋且视觉中仿佛能撕破天际的“雷”,人们因为恐惧而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
“雷”就成为远古人民心中最神圣的、最厉害的存在之一。
古人也希望自己拥有“雷”一样非同凡响的力量,于是雷开始出现在他们对身边物品的命名之中。
雷紋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即以连续的方折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
常见的有目雷纹、三角雷纹、波形雷纹、斜角雷纹、乳钉雷纹、百乳雷纹、勾连雷纹、曲折雷纹等多种类型。
鸮卣头顶的类似于“666”的雷纹则属于目雷纹,它正好填充了鸮卣眼睛的空白之处,使鸮卣的眼睛看起来更加有神,营造出一种神秘、威严、庄重的气氛。
211250733_商代晚期的鸮形器及鸮形纹饰
商代晚期的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文 图/王林妇好鸮尊及线图(《中国青铜器全集》 )商代晚期的“鸮”妇好鸮尊1976年,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土了1928件(套)文物,其中青铜器共有468件。
这些青铜器以精湛的工艺、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三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妇好鸮尊共出土两件(一对),体形大小、纹饰造型基本一致,口下内壁均有铭文“妇好”二字,因其外形似鸮,故定名为“妇好鸮尊”,现分别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整体造型呈站立鸮状,身姿挺拔。
两耳作兽状高竖外卷,圆眼前视,宽喙向下内卷,耳后有一半圆形器盖,盖上饰一只尖喙高冠站立状小鸟,鸟后饰一龙形小兽。
颈部内收,两侧各饰一身两头的夔龙纹,颈后有一兽头状鋬。
腹部外鼓,中部饰扉棱和蝉纹,通身饰云雷地纹,两侧翅膀前端作盘蛇状,蛇身饰菱形纹。
尾巴下立,与两足呈三角支撑状以稳定器身,尾巴上部还装饰有一鸮形纹饰,无角,鸮面呈心形,圆眼尖喙,两翅作飞翔状。
两足微张,粗壮有力。
其实,妇好鸮尊中藏有两只“鸮”,一只是器物整体,另外一只是尾部纹饰上的心形脸无耳状的鸮。
鸮尊顶部的站立状小鸟因造型特征不明显,无法分辨其是否也为“鸮”。
其他鸮形器和鸮形纹饰商人似乎格外钟爱“鸮”这一鸟类,以“鸮”为原型的器物在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并不罕见,较典型的鸮形器包括鸮尊、鸮卣、鸮形装饰器三大类。
此外,鸮形纹饰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在晚商的一些青铜器上。
亚兽鸮尊鸮卣侯家庄1001号大墓石鸮形立雕旧金山博物馆藏鸮纹觯图① 《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中收录的鸮尊,此外日本泉屋博古馆也藏有一件,与此相似图② 妇好圈足觥尾部鸮形纹饰除妇好鸮尊外,目前所见绝大多数鸮尊已流散海外。
陈梦家先生《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中共收录包括亚兽鸮尊在内的商代晚期鸮尊6件。
鸮卣造型相似,多为2只相背站立的鸮,目前考古发现以河南地区出土较多,另外《中国青铜器全集》中收录国内馆藏商代晚期鸮卣5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中收录流散海外商代晚期鸮卣8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宝导游第十二站妇好铜鸮尊组图
鸮鸟又称枭俗称“猫头鹰”。
从古至今人们认为鸱鸮为不祥之鸟认为听到它的啼鸣将有祸事。
但事实上鸮的形象曾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鸮鸟不但不是恶鸟反而是古人喜爱和崇拜的一种神圣的鸟。
在商代的玉器、陶器、石器上经常可以看到鸮鸟的形象而且制作精美殷人把它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有些专家认为殷人把鸱鸮推崇为“战神”是克敌制胜的象征。
尊是古代体型较大的盛酒器仿照鸮鸟的形象制成的青铜礼器在商代晚期极为盛行此次国宝展展出的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的铜鸮尊最为精美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作为一位能征善战、为商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妇好无疑有着拥有鸮尊的资格。
“妇好”铜鸮尊整体作鸮形头微昂圆眼宽喙小耳高冠胸略外突双翅并拢两足粗壮有力四爪据地宽尾下垂作站立状形态生动。
其周身纹饰精美背后靠颈处有鋬鋬端装饰兽头面中部分及胸前中部各有扉棱一道冠外侧有羽纹内侧饰倒夔纹上有钝角。
喙表饰蝉纹胸中部饰一大蝉形象奇特。
颈两侧各饰一身两首的怪夔一条张口怒目。
两翅前端各有三角形头的长蛇一条蛇身紧盘上饰菱形纹。
颈后部连同鋬内壁面饰一大饕餮纹。
尾部又饰鸱鸮圆眼尖喙双足内屈两翼作飞翔状。
在这高仅45.9厘米的器物上饰以如此丰富的花纹其雕刻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妇好”铜鸮尊的造型典雅凝重处处可见匠心。
鸱鸮昂首挺胸双翅并拢羽毛收紧这正是鸟类遇警和捕食时的准备动作。
为了使器物整体和谐作者又有意对鸱鸮的某些部位如喙部等作了适当的变形和夸张增加了器物的稳定感和均衡感。
更为巧妙的是铜鸮尊尾部鋬下所雕刻的一只振翅欲飞的鸱鸮寓动于静使得本来无生命的器物平添无限生机。
通体满花、繁缛富丽以及平面与立体完美结合是殷墟青铜器的一大特点。
“妇好”铜鸮尊无疑是这一风格的典型。
凡视觉所及可施镂刻之处无不有精美的纹饰。
纹饰的变现手法又多种多样或线刻或浮雕或立体雕刻而这又和铜鸮尊的整体造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