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主观题专项精炼13-全国III卷选做题—改革史 Word版含解析
精编版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
9.1549~1560 年,约 4776 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 1536 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
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A.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 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7 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权势强大
B. 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 社会经济凋敝
D.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 35%
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 1822 年起,俄国对进口商 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 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 进口机器的支出由 1861~1865 年的 730 万卢布增加到 1876~1880 年的 4680 万卢布。到 90 年代,与改革 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 2 倍以上。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历史试题(答案解析)[最终版]
2021 年高考全国卷III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图5 为不同时期的局部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C. 审美不雅念的不同B. 商品交易的需要D. 国家统一的鞭策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鼎力开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给、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地点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不雅上A. 助长了大地盘所有制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B. 鞭策了农业商品化进程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3、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 书写布局的严整性C. 书写笔画的繁杂性B. 书写气象的灵动性D. 书写技法的内敛性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堪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 内阁权势强大C. 社会经济凋敝B. 皇权受到严重制约D.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 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C. 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B. 清当局鼓励民间投资设厂D. 洋务派筹办创办民用企业6、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当局订定,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参加“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当局〞等内容颁发。
孙中山暗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当局不克不及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不合的本色表达在A.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C.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B. 当局组建的主导权D.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7、1940 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出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出产作为副业〞。
这说明,当时A.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出产C. 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B. 抗日战争的胜利鞭策出产恢复D. 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开展8、1983 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局部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局部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开工资弥补。
KS5U2020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全国卷三2020届历史试题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
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
”该学者意在说明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25.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26.《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
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
"这反映了当时江苏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27.明朝建立之初,在妇女服饰上面,各有定制,禁止僭越。
但“至嘉靖中,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循分者叹其不能顿革"。
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市民阶层主导社会变革C.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弱化D.奢靡之风动摇理学地位28.轮船招商局筹设之初,清廷给予20万串借款作为设局商本,年息8%左右,后因经营困难,获准缓交官款利息。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全国Ⅲ卷 (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含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
其理论()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2.(4分)“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3.(4分)如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
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4.(4分)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
皇帝大怒,让胡作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
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
这反映了()A.胡惟庸打压内阁B.胡惟庸家藏万金C.相权妨碍了皇权D.中央集权急待加强5.(4分)合理的经济政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下列政策不利于国家强盛的是()A.盐铁专卖政策B.均田制度C.放宽商业限制D.“匠户”制度6.(4分)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士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剑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7.(4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 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
2020年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2020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套)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2020全国1卷高考文综历史试题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2020年高考全国历史3卷选择题详解
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卷III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 B[解析]A项的分析:从天然海贝一齿贝,到模仿青铜农具铲的铜币一一布币(又称铲布),到兼顾寓意、技术和携带的铜币一一圆形方孔钱,与铸铁技术没有直接关系。
A不正确。
B项的分析:随着商品交换日益频繁,海贝供不应求,于是出现农具等实物货币,然后又出现了布币,布币应该是从农具等实物货币演变而来的,保留着其作为农具的模样。
布币携带起来不方便,不便于商品交易,于是出现圆形方孔钱。
圆形方孔钱,除了有诸多寓意,还便于铸造时加工、流通时携带,方便了商品交易,直到明清时期。
B正确。
C项的分析:形制中固然含有审美观念,自不待言。
但其共同原因则不是出于审美,不是审美观念的不同促使形制的变化。
C不正确。
D项的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
D 不正确。
25.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票,仓康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A项的分析:大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屯田是土地国有。
A不正确。
B项的分析:屯田目的是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主要不是为市场而生产。
B 不正确。
C项的分析:曹操屯田主要在北方,可吸纳流民,解决流民生计,流民不会南迁。
C不正确。
D项的分析:流民是背井离乡、生活无着落的农民,是社会稳定的隐患。
解决流民生计有利于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
故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D正确。
26. 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答案] B[解析]张旭说:“我刚开始听说公主与挑夫在羊肠小道上争道,各不相让,但又闪避行进得法,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
2020年全国3卷 历史真题(pdf版含解析)
2020年全国3卷历史真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
3.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其中草书字体具有写意性强和灵动性等特征。
从材料可知张旭从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和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和草书笔法的神韵。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Ⅲ卷)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Ⅲ卷)一、选择题1.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审美观念的不同B.铸铁技术的进步C.国家统一的推动D.商品交易的需要2.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栗,仓虞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B.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C.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3. 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笔画的繁杂性B.书写结构的严整性C.书写技法的内敛性D.书写气象的灵动性4. 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经济凋敝B.内阁权势强大C.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D.皇权受到严重制约5.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B.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C.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6. 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进行社会革命B.是否赞同共和体制C.临时大总统的人选D.政府组建的主导权7. 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这说明,当时()A.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B.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C.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D.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8.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
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主观题专项精炼13-全国III卷选做题—改革史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全国Ⅲ卷选做题—改革史【高考真题】1.(2019·全国Ⅲ卷·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
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
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9分)【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1)根据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自身认识的转变,“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与君主立宪比较,皇权比较大由此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和减少变法的阻力等。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可得出它是变法的核心机构,“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其是维护皇帝权威的,“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可见其运行有议院的性质等。
2.(2018·全国Ⅲ卷·45)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 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
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图5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这说明,当时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全国Ⅲ卷选做题—改革史【高考真题】1.(2019·全国Ⅲ卷·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
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
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9分)【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1)根据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自身认识的转变,“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与君主立宪比较,皇权比较大由此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和减少变法的阻力等。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可得出它是变法的核心机构,“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其是维护皇帝权威的,“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可见其运行有议院的性质等。
2.(2018·全国Ⅲ卷·45)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
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
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
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
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
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
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7分)【答案】(1)原因: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不同: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解析】(1)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可得出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据材料“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可得出有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据材料“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可得出湖南维新运动活跃,以及地方官员推动。
(2)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的不同点,据材料“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实行官商合办;“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可得出成为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3. (2017·全国Ⅲ卷·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
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
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8分)【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解析】(1)根据“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得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根据“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得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根据“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得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根据“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得出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根据“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得出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结合所学可知《开皇律》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并为后世法制建设,特别是唐代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新模拟】1. (2020四川省眉山市诊断性考试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魏立国于关陇一隅之地,地理环境、人力、物力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都不能与东魏和南朝萧梁抗衡。
苏绰是西魏改革的谋主,他制定的“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北周的治国纲领和施政方针。
令诸州郡县长官,“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对那些游手怠惰、不勤农事者,则加以惩罚。
认为古今帝王“置臣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提出“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罢黜冗官及扰乱细民之污吏,实行官吏考察制度,对各级官吏“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起于居家,至于乡党,访其所以,观其所由”。
要求地方官在征收赋役时,应“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差发徭役应防止“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富者或轻使而近防”的弊端。
在“六条诏书”的指导下,西魏北周政治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因而转霸为强,最终灭掉北齐。
——据孔毅《西魏北周改革述评》(1)据材料概括“六条诏书”对地方官员的要求。
(8分)(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西魏改革的影响。
(7分)【答案】(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德才兼备,真才实学;奉公守法,接受监督;公平施政,灵活务实。
(每点2分,共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吏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内政巩固,国家转弱为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继续,为隋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前三点6分,第四点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1)据材料“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得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据材料“认为古今帝王‘置臣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提出‘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罢黜冗官及扰乱细民之污吏”得到德才兼备,真才实学;据材料“实行官吏考察制度,对各级官吏‘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起于居家,至于乡党,访其所以,观其所由’”得到奉公守法,接受监督;据材料“要求地方官在征收赋役时,应‘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差发徭役应防止“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富者或轻使而近防’的弊端”得到公平施政,灵活务实。
(2)可以从改革目的和改革措施归纳为政治方面:吏治清明,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安定;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改革内政扩大了疆域;内政巩固,国家转弱为强;继承与发展: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继续,为隋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2020四川省内江市二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5分)材料银两是中国传统货币,值大量少,畅行流通。
1889年,张之洞铸造银币后,各省铸银元模仿墨西哥鹰洋,重七钱二分,与传统银两制不符,式色不一,流通困难。
1900 年后,世界银价暴跌,货币兑换不便,英美施压清廷改革币制。
为改善财政。
1903年,户部造币总厂铸一两制银币,以为国币;朝野“两、元”之争起;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主张金汇兑本位制,仅将传统银锭改铸为银币,为一两制银元提供了理论依据,得到多数官员赞同。
1905年,清政府采用银本位制,“两、元”之争再起;唐绍仪回国,奏请速定币制,清廷以“两”为单位,但光绪和慈禧相继病逝,成为空文。
1909 年,度支部再议币制,主张实行“元”单位,次年《币制则例》确立“七钱二分”银币为主币,“一两”制银币从此消失,但为时已晚。
——摘编自《清末两元之争与币制改革》(1)根据材料,说明清末铸造银币“两、元”的区别。
(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币制改革内容并简析其历史原因。
(11分)【答案】(1)区别:“两”制银币是国内传统铸币单位,重十钱,(2分)“元”制银币是墨西哥鹰洋铸币单位,重七钱二分。
(2分)(2)内容:形式,由银锭改为银币;币重,由两改到元;采用银本位制;和国际货币接轨。
(6分,任答3点得6分,每点2分)原因:清末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原有货币值大量小,不能满足社会商品经济发展需求;各省新铸银币式色不一、流通困难;世界银价暴跌,列强胁迫,为改善财政,统一货币。
(5分,任3点得5分。
)【解析】(1)据材料“1银两是中国传统货币,值大量少,畅行流通”可得“两”制银币是国内传统铸币单位,重十钱;据材料“1889年,张之洞铸造银币后,各省铸银元模仿墨西哥鹰洋,重七钱二分,与传统银两制不符,式色不一,流通困难”可得“元”制银币是墨西哥鹰洋铸币单位,重七钱二分。
(2)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1903年,户部造币总厂铸一两制银币,以为国币”可得形式,由银锭改为银币;据材料“1909 年,度支部再议币制,主张实行‘元’单位,次年《币制则例》确立‘七钱二分’银币为主币,‘一两’制银币从此消失,但为时已晚。
”可得币重,由两改到元;据材料“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主张金汇兑本位制,仅将传统银锭改铸为银币,为一两制银元提供了理论依据,得到多数官员赞同”可得采用银本位制;和国际货币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