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历史第41题小论文类题型解析
高中历史2019年新课标全国Ⅲ卷第41题小论文题解析
高中历史2019年新课标全国Ⅲ卷第41题小论文题解析林艳林2019.12.20【试题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部分】一、审设问做小论文试题,审题要慢,书写要快。
1.化长为短,明确设问要求将长设问转化分解,注意括号内和括号外的联系。
论题:源于材料,明确清晰。
论题应是一句话,不是一个词或词组;用句号,不用问好、感叹号。
论述:引用史实(所学知识、材料)、史学理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注意内在的逻辑性,外在的层次感。
2.确定小论文题型,明确答题模式题型:论题(主题、观点、问题)提炼类、自拟论题类模式:论题+论述+总结二、审材料1.观察材料类型:文字+表格2.解读材料,最大程度提取信息(1)文字部分共两层,3句。
第一层包括前两句,概括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主人公的身份和命运。
第二层指出该书引入中国后的存在形式为小说、话剧等。
相关知识:三角贸易、美国内战、黑人奴隶制度、《解放宣言》、种族压迫、种族歧视(2)表格部分表格型材料,应注意表格的标题,可从行、列、行列交叉等多角度分析表格。
表格标题:《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入中国后,随时代变迁,产生的部分改动情况第一列:翻译改编的时间、书名及作品形式,尤其注意第二行中增加了改变者的身份等重要信息。
第二列:有关作品内容的删减、增加、篡改等的具体情况。
第一行材料关键信息:1901年解读材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有识之士,号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在思想领域,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洋人虽获得传教权,但基督教思想传播依然有限。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模板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一、本题的特色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
(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1.引用了量化材料。
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
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
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功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来源的多样性。
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
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
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
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
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
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
例如,材料二其中的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
”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 两浙地主为逃避徭役,大都把田产寄托于他人名下。
”因此,必须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两浙地主的这种作法,正是明太祖核查全国土地,特别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的结果。
”4.各材料之间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
本题的三条材料虽来源不尽相同,但却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体现“结果”的材料,置于属于“原因”的材料之前。
这种编排,使整个试题显得“活泼”,且增加了整体的迷惑性。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在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考试中,第41题是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题目。
这个题目涉及到我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需要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本文将针对这个题目展开全面评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历史知识点。
我们需要了解41题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需要对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析和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在这里,我会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和相关的重要信息。
我们会分析这个事件或人物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它在当时和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
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对这个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以及它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这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们会对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总结和回顾。
我们会再次强调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对它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个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对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我也会共享我对这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全面评析,相信你已经对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你能够对这个历史知识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继续努力,加油!在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考试中,第41题备受关注,讨论的历史事件是我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题目涉及到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需要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这篇文章将为你带来更深入的评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历史知识点。
让我们对这个历史事件进行简要介绍。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独没有“人口增加”的原因。
显系“全国人口”这一材料在题中“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材料一给出的“全国人口”一组数据,确为多余,不若载去。
(二)从设问看本题“对上述现象应如何认识?”的不足本题在设问上的欠缺是:题意不明、产生误导。
本题第3问:这里的“上述现象”是指材料一所示的“上述现象”,还是指材料二和材料三所示的“上述现象”,抑或指整个三条材料的“上述现象”?题目并未明确交代。
其二,该问要求对“上述现象”进行“认识”。
是要求考生就所给的材料进行“认识”,还是允许考生“自由”地谈自己的“认识”?一句话,“应如何认识”难倒了大批考生。
由于题意,界定不明,考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去作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
其实,从该问的参考答案来看,该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根据上述现象谈谈你对明太祖的认识”,对明太祖的农业政策作出评价。
因此,如将设问改成:则设问与答案更可吻合。
(三)从参考答案看本题的不足1.答案不全。
例如,第1问的参考答案缺少“政府收入增加”这一结论。
但材料中明确揭示了这一结论,许多考生也都答出了这点,却不能得分。
第2问的参考答案中缺少“减免租税”或“减免赋役”等类似的结论。
“减免租税”是明太祖实施的重要的兴农政策之一。
这一重要政策在本题材料二中也有明确反映,许多考生亦讲到这点,惜不能得分,这应是答案设计的缺漏。
第3问的参考答案,从设问的角度看,似嫌片面。
谈及明初农业的发展,固然要肯定明太祖兴农政策的促进作用,但不应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其实,本题的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透露了这一点一些优秀考生亦答出了:“明初农业的发展,也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一正确结论。
因此,答案设计没有包括这条重要结论,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失误。
2.选“点”不当。
第2问的参考答案中的第一个评分要点是这样写的:“调查全国土地,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
笔者认为,以此作为评分要点,似选择不当。
明太祖“调查全国土地”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让他们按田亩实数缴纳赋役,以增加政府的收入。
高考第41题解法初探
高考第 41 题解法初探近似 solo 题的高考历史 41 题是必考的 12 分题,俗称小作文。
其考察的体现方式大概有信息提炼型、评论阐述型、改正看法型等。
这种题的解答的一般格式要求,史论联合、条理清楚。
依据怎么问、怎么答的一般思路,按总、分、总的模式睁开。
下边以高三复习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为例,对该类题的解法进行简要商讨,以期抛砖引玉。
农业情况例 1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阅读下边图表,从中分别提取苏俄(联)农业经济变迁的有关信息,并联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分析第一联系当时苏俄(联)农业领域的骨干知识,找打破口。
列宁时代的农业情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采集制、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1924 年列宁逝世。
斯大林时代: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国营农场、集体农庄)。
找图中的重点信息,时间节点 1913 年为一战前, 1921 年为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
再看面积与产量的变化,最后依据信息和说明两个层次,分开作答。
答案信息: 1913 年到 1921 年,俄国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降落。
说明:1913 年为沙皇专制统治, 1914-1918 年俄国参加了世界大战, 1918-1920 年又迸发了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战争和社会的动乱使俄国的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双降落,极大地威迫了重生的苏维埃政权的稳固。
∥信息: 1921-1925 年苏俄的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都有了显然地增添。
说明: 1918-1920 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管稳固了重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引起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1 年起,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的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作物产量明显增添。
这进一步稳固了重生政权,并为睁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拨历史小论文的基本写作原则为史论联合、论从史出。
答题的基本思路为:原由一经过一结果、影响,此中,原由、经过一般为史实,结果影响一般为史论。
全国卷文综 历史 41题解体思路
③文化:在启蒙运动之前,由于中国古代实行朝贡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锁国政 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限于感性认知,启蒙运动后期开始,西方对中国的认 识逐渐偏于理性。
认识: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不断美 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第二阶段认识:视中国为野蛮、落后的象征。 西方对于中国形象认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 ①经济。在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农业、手 工业、科技的发展仍旧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而西方虽然开辟了新航路, 但依旧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初级阶段。启蒙运动后期开始,随着工业革命 的开展,西方列强积极对外扩张,经济快速发展,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②政治:在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国家大多分崩离析或处于封建 帝制时期,而中国长期统一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从启蒙运动后期开始, 西方主要国家逐步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而中国仍旧处于封建专 制制度统治之下。 ③文化:在启蒙运动之前,由于中国古代实行朝贡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限于感性认知,启蒙运动后期开始,材料中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个阶段或两个阶段的认识展开评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解题思路:
一、展示材料中的观点。(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认识: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不断美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 第二阶段认识:视中国为野蛮、落后的象征。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
观点:应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历史性进步,否定改革 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2分)
第二步:判断该观点的是非对错。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分)
第三步:用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合理之处:认识到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历史性进步。 1、政治上:提出“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文化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全国高考历史41题题型研究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 41题评述题答题范例第 41题单独成大题的评述题, 这类评述题一定要弄懂 SOLO 评分标准并严格注意格式和要求。
一评分标准 :一等 (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 , 观点明确 ; ②合理引用史实 , 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 , 一逻辑严密 , 表述清楚。
二等 (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 , 观点较明确 ; ②引用史实 , 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 , 表述清楚。
三等 (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 , 观点不明确 ; ②未引用史实 ;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 表述不清楚。
二解题方法一三段式 :1观点(提炼—表态—阐释2论证 (论点或角度 1—实证; 论点或角度 2—实证…史论结合 , 多角度分析, 层次要清晰。
3结论(升华、补充、拓展、评判三解题方法二:观点评论类题目类似于历史小论文,要表述成文,符合逻辑,不能简单列举。
解题思路为:1、找(紧扣评论对象, 找出材料观点 2、评(明确自己对观点的看法, 正确、错误、片面等 3、论(论证自己的观点,①要合理引用史实:可以是材料中的,也可是所学知识;②多角度论证: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也可以是内外因国内国际因素, 或与该事件有关的多个主体;③史论结合 4、综(总结升华,可以点明观点实质,也可引入史观或历史评价方法四典例练习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世界结束于 1820年,一部此前 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
如果世界结束于 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日本学者杉原薰评述材料中作者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 【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
题型专练1:图文信息提取类小论文一、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1.(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根据表格,可以分为宏观上、微观上(具体到每个要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如下:一、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二、读表格(标题、项目、数字等),分析变化趋势。
1995 年后增加星期六为法定假日(形成双休日);2000 年劳动节、国庆节法定假期增多;2008 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
三、联系所学,多角度分析。
与1950 年比较,1995 年-2008 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这与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等有关。
【答案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 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8 分)二、强化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下图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部分数据信息。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2 分)示例:信息:中国网民人数和互联网普及率持续增长且发展迅速。
(3分)原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需求的提升,人民思想得到巨大的解放;中国政府不断深入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
(9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有关中国民主启蒙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摘要:1.题目概述2.解题思路分析3.答案解析与评价4.考生表现及改进建议5.备考策略正文:一、题目概述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以我国近现代史为背景,结合重大历史事件,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分值较高,对考生的历史认知、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解题思路分析1.阅读题目和材料,明确题目要求。
2.抓住关键信息,进行历史联系和分析。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中的历史现象。
4.结合题目要求,组织文字表述。
三、答案解析与评价本题答案要点包括:1.正确理解题目背景和设问指向。
2.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3.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
评价方面,优秀答案应具备:1.逻辑清晰,论述有力。
2.观点鲜明,证据充分。
3.文字表达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四、考生表现及改进建议1.多数考生能较好地把握历史背景,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存在不足。
2.部分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关联性认识不足,导致答案不够完整。
3.少数考生文字表达能力较弱,影响答案的分数。
改进建议:1.加强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学习。
2.提高历史素养,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文字表达训练,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五、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历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锻炼逻辑思维。
3.模拟历史题目,提高应试能力。
4.学习优秀范文,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41小题答题技巧
第四步:小结——理论升华
大多数高中生都达不到SOLO分类法的第五个层 次,而且此环节的分值不高(2~3分),不要 把重心耗费在此环节上(按自己的能力,水到 渠成)
有哪些方法:
跳出你同意的这个论点,运用辩证思维(矛盾 主次方面)、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 观、作者的立场等,对所有论点进行评价。 跳出此论点所涉及的具体国家、时间、问题, 放到整个全人类历史上看问题。
评述 类偏重于叙述史实; 评论 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 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 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
、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
历史人物评价:
(1)定性评价即整体评价; (2)定量评价,即以史实说明。 (3)一分为二和看主流相结合。
争关系的基本观点。(9分) 参考答案: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
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2011全国课改卷 40.(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 才”的新认识。(10分)
参考答案: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 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 :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 培养。
例2 2010宁夏第40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 格斯所说“历史前提”(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 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13分)
201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小论文题)汇总及评分标准
201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小论文题)汇总及评分标准201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试题设计思路及解题要领编写:田秀美1.(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2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例一:5—6分观点:西方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内因。
评论: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②工业革命。
③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制的确立。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评析:
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该题主要涉及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科举制与察举制、世官制的差异,以及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历史地位,来评价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首先,该题考查了考生对科举制度兴起和发展的了解。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世袭制和察举制等传统选官方式的限制,使得选官更加公正、公平。
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其次,该题还考查了考生对科举制度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的了解。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
例如,科举制度对日本的考试制度和官员选拔产生了影响,也对欧洲的文官制度产生了影响。
最后,该题要求考生通过对比分析科举制与察举制、世官制的差异来评价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考生需要通过分析科举制与察举制、世官制的不同点,
来探讨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例如,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更加公正、公平;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些都是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总体来说,2023年全国乙卷历史41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考
生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对其历史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同时,该题也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对比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分析与策略
关于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的两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指出不同的原因 幅“教材目录”
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公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
式”
讨”
1950—2008我国部分节假日 “指出其中(我国节假日的)变化的趋势并说
状况
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
“议定一个具体的议题,并进行简要阐述”
提炼出一个观点(玄奘西游鉴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真东渡)
近中国开埠通商代
“提取一个自开商埠的信息简要分析”
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
“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 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钟表的演变
“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 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近代中国在外来侵略下的反抗、“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
例2,评论史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响〞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 材料中的史实进展评析,史论结合。〕
附:找出不同看法解题技巧 一、解题要领 1. 提出不同观点; 2.论述观点; 3. 再次说明观点;
例3,提出不同看法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以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 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的“公式〞为切入点,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对这一“公式〞进展探讨,全面考察学生阅 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探讨 问题的多种能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生产力是人类 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开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生 产组织形式等要素构成。该公式主要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 产力的奉献,近代以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各要素的 效益发生增殖〔代数性倍增〕,这是对材料公式的理解;而此题 的落脚点还要运用史实探讨,可以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 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 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展论证。只要认可其中一个关系,并 进展合理的论证即可。当然,也可以对公式进展修改、补充、否 认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全国卷高考41题剖析
从新史观“全球史”“抗战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路径思考
修改意见可以是: 增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内容,包括“中国远征军出国抗 战”、“苏英美对华援助”、“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 增加国民政府外交方面的内容,包括“美英废除治外法权 ”、“参与联合国的创建” 增加海外华侨对抗战的支持
【部分答案展示】
2、历史学科能力的集大成者
3、命制多与史学前沿动态相联系
4、基本是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
三、例题分析
一、例题(2014高考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 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 史事实。)
从史学动态“全民族 抗战”路径思考
2015年国庆大阅兵
三、(2012新课标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 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 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修改意见可以是: 增加“国民党积极抗战史实”包括增加国民党“淞沪会 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等 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包括增加“八一三事 变”、“国民党抗战自卫宣言” 合并“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国民党的黑暗统 治”两个子目改意见可以是: 增加抗战时期的经济发展,包括“民族工业的内迁”、 “中国经济区域结构的改变”等 增加抗战时期的文化建设 增加抗战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包括“侵略战争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灾难、流亡和人口迁徙”
不同:目录A 反映的内容主体便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过程,而目录 B既关注了西方, 也关注到东方;既 关注政治斗争,也 关注经济变化与思 想文化。
全国卷第41题解题方法
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
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
(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 行论证 (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 维观点
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讨巧”的得分手 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 且你的论据确凿。 再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考生持赞成、反对或 另立观点均可,但从作答情况统计看,选择赞成的占88.5%, 这从反面说明另立新论难度很大。
下面是2014年湖南省的一份满分卷(原汁原味呈现)
建议: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删除,改为“国民党的英 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 勇抗战”。 理由: 1.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一直是前线的作战者, 3. 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 共产党则开展游击战,国民党的军队要远远多于共产党的军队。 (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 2.在当时,国民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抗日战争的主力。为 行论证 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先后开展多次正面交战, (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 思路 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损失惨重,死伤无数, 维观点 ( 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 1. 是什么?(观点或修改建议) 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2.( 为什么?(两个角度:原因及影响) 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60年新中国成立 43. )“条分缕析”是增分的有效手段 3. 怎么样?(小结: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角度分析) 11 年,打败了反动统治者。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 出于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 结论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 先得“有招”,然后方能“无招胜有招” 待历史。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
全国卷41题(评论评述题)解题思路:帮你搞定12分小论文
•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 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 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 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 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 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 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 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 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 行事。
• 解题思路
• 第二步是确立主题。
• 从得高分的角度看,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 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加以肯定并 进行合理性解读是一个比较“讨巧”的得分模式。除 非观点有明显瑕疵,而且你可以找到两条以上的确凿 证据,否定式答风险较大,应谨慎使用。
• 因此,主题可以确立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可 以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有乘法效应)是有道理的“。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 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 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 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 第一步是阅读审题:可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再审题目中 特别强调的要求。
• 这样做即可克服阅读的盲目性,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论 文不会游离主题。
历史高考试卷中41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试卷中41 题的认识和解题技巧注意:( 1)议论着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论类着重于表达史实;认识:该试题分值固定、属于开放性试题。
它的开放表此刻以下四个方面:资料开放、问题开放、议论重视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许唯物史观,表示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看法的认识(2) 议论、评论类设问一般含有标记性的词语,答案开放、学生的思想开放。
如:议论、简评、评论、说明、论证、怎样解说、你以为、你的见解、你的看法、怎样理解等解题技巧指导 : 历史人物议论:步骤一:看问题、明要求、确立对象( 1)定性议论即整体议论;步骤二:细读资料提炼看法( 2)定量议论,即以史实说明。
在提炼看法的时候必定要做到要言不烦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
( 3)一分为二和看主流相联合。
步骤三:组织答案(要求段落化、重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历史事件或现象议论: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第一段看法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你做到两步,第一步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 1)依据要求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议论。
资猜中提炼出来的看法,第二步亮明你选择的看法,表述时用词必定要确立。
比方我以为正确、我( 2)需要联合背景、特色、作用、影响等等,看议论角度。
赞同等。
( 2---3 分)二、解题步骤第二段:史论联合部分( 7---8 分)第一步:完好的阅读资料,提炼看法在这一部分中要修业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论证你选择的看法,尽量要做到史论联合。
提炼看法 ,弄清几个问题:用史实来论证这个看法。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剖析。
议论的客观对象议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有几个看法思路二:外因、外因。
各看法之间是什么关系思路三:国际要素、国内要素。
误区:为了抢时间作答,没有完好、正确的阅读资料,断章取义,随意把资猜中的随意一句话当作题目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系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要论证的看法,致使通盘皆输。
不一样的问题合用不一样的思路,在审题时必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可以想一句写一句。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有人称之为开放性试题,也有人称之为探究性试题和创新能力评价题.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下面对这一题型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反思其应对策略,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命题规律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1年“西方崛起”题和2012年“冲击——反应”题,都是考查考生“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013年“汉唐间历史变迁”题考查的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和2015年“公式探讨”题,主要考查考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试题涉及了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41题中的表现特别凸显,主要表现在: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全国卷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话题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2011年“西方崛起"题,凸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效热点;2012年“冲击--反应”题引导考生思考现代化发展模式;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体现中日关系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2015年“公式探讨”题是科技创新这一热点聚焦的体现.这些试题反映了命题者在选材上别具匠心,既突出了时政和学术热点,又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全国卷历史第41题小论文类题型解析(虎门外语学校储涛)
小论文是近几年全国卷历史高考第41题的主流题型,从2011年出现小论文以来,6年来总共考了4次,这类题型特点有三,一是突出考察了考生的价值观,具体来看就是史观的理解运用,如15年全国卷1第41题主要要从唯物史观来分析这个公式,而16年全国卷1的第41题主要是从文明史观来解析运用,都不是简单记一记概念就能行的,而是要真正理解,并且能与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行。
二是突出考察学科思维能力,主要是史论结合以及建立这个思维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
从近几年全国卷来看,所选取的材料主要来自经典,考生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准确解读材料,合理推理,然后才能做到解析观点,加以论证。
其中史论结合是最重要的考察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好,但不能有效的根据要求解读材料也是不行。
三是突出考察表述能力。
这类题型既然是历史小论文,那么就要求术语运用要准确,使用本学科的论证方式,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由于时间很紧,强度又大,所以在短时间能写出高质量的历史小论文实在不容易,若非平时高强度训练,具有了相当的能力,想征服这座高地着实不容易。
这也是这道题平均分一直在低位徘徊的原因,也使得这道题成为历史科的压轴题。
有老师对此类题型做了如下归纳,首先明确解题要领,概括为四句话:先表态,得观点明确分;想论点,得分层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得规范逻辑分;然后解题步骤,分为三步,写观点,要提炼观点,该表态的表态,该阐释的阐释;接下来就是论证,要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最后一步就是总结,对以上论证升华、补充、拓展、评判。
总体来说,很精辟很到位,本文主要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梳理,力求更实用,更有效的提高备考针对性。
从这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这一题型又可细分为三类:观点评述类、观点论证类以
及半命题小论文。
观点评述类与观点论证类的不同在于前者要求考生对特定观点表态,后者就不需要,只要对特定观点进行论证即可,与半命题小论文的不同在于后者要求围绕特定主题自行拟题然后加以论证。
可以说区别都在前面,是要论证观点还是拟题,如果是论证观点,到底是论证别人的观点,还是表明态度和
1
看法,然后再论证自己的看法,这个分清,后面的论证就不会出错,否则会出现跑题的情况。
下面先说第一类。
由于以上分类主要是基于设问,所以设问中的标志词要熟悉,如出现“评……观点”“评述……观点”“评析……观点”等标志词一般就可以确定是观点评述类,如2011年的第41题设问是“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2012年第41题的设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标志词很明显,可以很快确定所属类型,然后组织答案,但高考题是在不断推陈出新,近几年的题目明显在设问部分增加了难度,如2015年全国卷1第41题的设问就颇具迷惑性,该题的设问是“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乍一看很迷茫,但再往后看看括号里的说明就明白了。
说明原文为: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说明里提到“认证”和“ 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仔细思考可以发现“认证”即为认同该公式所表达的关系,后面提到的“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则是认为该公式有不足,然后加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总之,是要考生对该公式有一个价值判断,也就是要表态,所以这道题实际上还是属于观点评述类。
在审好题确定题目类型后下面就是如何解题。
该类型的解题步骤可以分为四步:提取材料观点;表明态度及看法;论证以及总结。
先说提取观点,要求有三:一要具
体,不能一笔带过说是某某人的观点;二要明确,不要含糊,如果观点中有形象的概括或其他专门术语,一定要用相关历史知识解析到位;三要注意提取全部观点还是其中一个或几个观点,如果是后者,一定要提取对自己来说易评和易证的观点。
第二步是表明态度及看法,同意的话就不用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是不同意,则要把自己的看法明确说出来,另外表明态度及看法也要考虑易证,自己能不能充分说明,否则不能自圆其说就得不偿失了。
第三步是论证,论证的时候要注意是单一层次的观点还是多层次观点,如果是单一观点就要多点论证,一般不少于三个角度;如果是多层观点就要分层论证,因果明确,史论结合,论证要尽量充分,逻辑合理,史实准确。
由于论证是做题的中心环节,这里再多说几句。
论证要能自圆其说就必须要
2
充分,首先史实要准确,这里的准确既指史实不能有错,也指史实要用对地方,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另外就是逻辑要合理,史论结合,尤其是因果关系主次关系不要搞混;第三就是论据数量上不能太少,否则也显得不充分,上面说的单一观点多点论证,一般不少于三个角度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第四步是总结,回扣观点,升华总结。
这样才能显得严谨,论证过程完整。
以上是第一类观点解析类的特点和解题步骤,下面介绍第二类观点论证类。
观点论证类的设问不要求考生表明态度及看法,只是要求考生提炼材料观点加以论证即可,相对第一类要简单点。
这一类题型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少,16年全国卷2第41题就属于此类,该题的设问是“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设问中只是要求提炼观点然后加以论证,比较好识别。
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步骤也就简化为三步,依次为提取材料观点、论证以及总结。
第三类是16年全国卷1新推出的题型,虽然本质上还是小论文,但设问发生
了很大变化,由于类似于语文作文中的半命题作文,所以称之为半命题小论文。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设问,该题的设问是“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从设问和要求来看,它没有要求考生提炼观点,也没有要求考生表明自己态度及看法,而是要求考生围绕特定主题自行拟题,这里要注意:拟题不是具体观点表述,有别于前两类,前两类说到底是以观点为中心,而本题以论题为核心,所给材料成了拟题的参考或者论据,这是今年最大的变化,从上述来看这种题型还是比较好辨认的,解题步骤也是三步,依次为拟题、阐述以及总结。
小论文这一类别的细分题型特征和解题步骤就总结到这里。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要一看到是新题目就产生畏惧心理,不要轻易放弃,写一句算一句,即使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也要想办法把观点部分或拟题部分的分拿到手,以不追求完美的心态来追去完美,即使不完美也没关系;第二是在审题能力方面多下功夫,既要能对已出题型准确识别,另外也要有能力对新的变化做到审好、审准,因为高考命题不变的就是变,随时可能出现新情况,因此审题能力的提高是必须的;第三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强度要提上来,
3
多做限时训练,多做高质量的训练,多积累典型的题目,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相信在科学备考的前提下,经过认真准备,考生面对小论文这类题型一定能够做到手到擒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