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_1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4629e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7.png)
《纳兰词》读后感《纳兰词》读后感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纳兰词》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纳兰词》读后感1“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如此至情至深、珠玑透骨,动人心弦的诗词出自“国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之手神笔。
他笔墨函砚,吹花嚼蕊,诗词缠绵悱恻,其代表作《花间词》是那个时代最华丽、最璀璨的瑰宝。
出生于权贵相府的纳兰公子:天资聪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品格高雅;十八岁中举,善骑射,精搏击,是满族正黄旗御前一品侍卫,然而,他武将的骨子里却彰显出一个多情文人的情怀。
金价华殿钟鸣鼎食没有使容若感到快乐,反而成了他最大的负累。
他一生以风雅为性命,落拓无羁,结交世上落落不合的布衣文人。
容若曾说:“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如果可以,他愿意逃离紫禁城的樊笼,远离尔虞我诈的世俗,只做一片云,与心爱的女子在自由的天空相守,看日升月落、看沧海桑田,用深深的爱念、风雅的诗词将珍珠般的岁月串联成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然,造物弄人,短暂人生,几多浓情,终是被这世事吹散,多情词人容若是用生命在歌咏凄美爱情!“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风翘。
”:出身于相府的容若天资聪慧,少有才名,正值青春年华,表妹雪梅走入了容若的内心世界。
表妹因父母去世投奔至舅舅家,表妹雪梅人如其名暗香疏影、冰雪聪明,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容若与表妹一见倾心,情窦初开的青年尝到了爱情的甜蜜,那段日子两人一起读书作诗词无比幸福,一双壁人已相约厮守生生世世。
然而,天不遂人愿,父母为了儿子的大好前程,竟残忍地将表妹送入宫中,他们的缘分终止在深深宫门阖然紧闭的那一瞬,命运残酷竟将相爱的两人生生分开,再不能相见,所有美好的期盼终成泡影,他不得不面对的是“烛花摇影,冷透疏衾”的孤眠之夜;陡然生出深深眷念,一曲长歌,一阵清风,都可以是思念的理由,从记忆缝隙里漏出来的字眼,成了他的词、他的魂、还有他的心,他刻骨铭心的初恋注定落花流水随风去,容若的相思沉重如雪,久久无法释怀。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6ce4f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0.png)
纳兰词读后感纳兰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瑰丽典范之一。
在读过纳兰词的众多作品后,我对其深深地着迷。
纳兰词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含蓄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
纳兰词读后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纳兰词给我带来了一种优美的韵味。
纳兰词在音律上讲究对仗押韵,字字句句都包含了美妙的韵律感。
在读纳兰词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如丝丝细雨洒在心灵之上,令人陶醉。
纳兰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我心中犹如一首首动人的音乐,不仅让我心情愉悦,更引发了我对诗词的热爱。
其次,纳兰词在情感表达上极为含蓄而深邃。
纳兰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百态中的喜怒哀乐。
在纳兰词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求。
有的作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有的作品流露出对人间疾苦的深深同情。
纳兰词中透露出的情感,既真挚又含蓄,让我不禁陷入其中,与作者共情,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此外,纳兰词所揭示的红尘喜怒哀乐让我想到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纳兰词中的情感表达普遍而真实,与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有着共鸣。
纳兰词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了人类对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追求和渴望,让我不禁反思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纳兰词使我重新认识了情感的力量,也让我对世界更加温暖。
最后,纳兰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纳兰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纳兰词将汉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展示了汉族文化的深邃和瑰丽。
纳兰词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当代,更是跨越了时空,影响了后世文人墨客对于诗词创作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纳兰词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含蓄性,以及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纳兰词读后,我被它的优雅与韵味所深深吸引,同时也领悟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
纳兰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性,更在于它对于人类情感的真实揭示。
我相信,纳兰词将继续在中国文化中发光发热,并不断影响和激励着后人的创作和思考。
纳兰词的读后感
![纳兰词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0357ec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e.png)
纳兰词的读后感纳兰词的读后感(精选3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纳兰词的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纳兰词的读后感1一、怀人篇一人独坐,思绪万千,看《丰乐亭记》,想环滁之山水,而毫无可乐之趣,亦思纳兰,诗词尽显脑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思至此,但恐触景思人。
纳兰,一介武将,亦知一位感伤词人,众人喜诗,唯他偏爱诗余,有人尝言“容若小词,直追后主”、又言:“北宋至此仅一人而已”。
纳兰尚重感情,一生痴情,但求得一真爱,而人有悲欢离合,仅三年,纳兰卢氏便撒手人寰,往日欢娱尽现脑海“被酒莫惊春意重,煮书销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更添伤感,终日思妻,常作悼念词,以寄思念。
吾常读纳兰小词,且读且泣,至此,已不能言!二、感伤篇又读纳兰,几多见解,但与尔共享。
吾怨其不知怜取眼前人,及卢氏死后,方知其灵慧大方,常作悼亡词,词中之叙大抵是往日与妻欢娱之景,委婉感伤,使人不忍卒读。
世间之人,常忘却当下,多于已逝之物感慨,或喻人之风流倜傥,或喻情之惆怅,或喻花卉之异香,重忆往事才觉草木之凋零,花不复香矣。
吾敬其长情,终日思妇,茶饭不思,更无心进仕,梦妻复生,一身素衣,素未工诗,而得此佳言,叹妻之学,既醒,才知只梦耳。
其后,偶读江南才女沈婉之词作,倾其兰心蕙质,属其兄顾贞观寻其红颜,即而,两人相视,虽素未谋面,已似相识多年之故交。
纳兰终获其爱,然满汉不通亲之言,将其分隔,纳兰只言:一片伤心画不成。
终以三十一之壮龄与世长辞,闻之伤感,而今吾亲视之已泣不成声。
三、励志篇而今又读纳兰,不叹其长情,不悲其早逝,生命亦长亦短,可悲乎?非也。
且只道其才华洋洋也,岂非尔等可及也。
汝知其为感伤词人,大体闻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成圆,夕夕都成缺。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8247f865022aaea998f0feb.png)
纳兰词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纳兰词读后感(一)最近读纳兰容若的词,又激起我的感叹:好一个翩翩贵公子,好一个多情少年郎,好一个传奇人物啊!纳兰的人奇。
纳兰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在天生贵胄的家族中——纳兰家族在当时显赫一时,隶属满洲正黄旗,是清朝初年满族中八大姓氏里最风光、最有权势的家族,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贵公子,注定了一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但命运弄人,这样一个富二代,却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已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身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富贵唾手可得,而他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只想获得自由,过饮酒作诗、无拘无束的生活。
纳兰的才奇。
词这门艺术发展到清代,出众的词人并不多,而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容若在词的造诣上渐渐无人可及。
年纪轻轻就可鼎立词坛,容若的才华不可小觑。
更奇的是,他是满清贵族,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汉文化,但却能够将汉文化掌握,并且运用得如此精深灵动,这才是容若最让人称奇的地方,这也让同时代的文人情何以堪哪!纳兰的词真。
读他的词,如阵阵清风吹拂,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他的真情流露,也能窥见他的哀愁,他的无可奈何,他的隐隐痛楚。
欢乐后隐藏的苦涩心情又有几人真正能懂。
和花间词的华丽相比,他的词多了一份清秀。
明代哲学家张岱说“人无痴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真气;人无癖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也。
”对世间对万物有情有爱才算人。
有了深情,在面对心灵的选择时才会走向善的一边。
真、善、美是一起的。
试读纳兰的《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淸霄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起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胜过千言万语。
三百年来,多少人还是会用这句话说出心中的感叹。
无论这首词是在咏叹爱情还是描写友情,这一句代表了纳兰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甜,那样真,那样快乐,该多好!一个渴望着真,憧憬着真的多情男子形象跃然于纸上!再看这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bb59aa41a37f111f1855bf3.png)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拿起《一生最爱纳兰词》,虽已买了许久但未曾翻过几页。
今日擦去灰尘,细细读来又是一番惆怅,那一字一句,无不祭奠着那百年前的绵绵思念与浓浓的落寞。
百年前清初词坛,一个人的出现注定是它的幸事。
纳兰容若——这个名字里有着些许韵味的男子似乎从出生就注定和词的渊源,也预示着一身躲不开的羁绊,只因那名字前的姓氏是满族贵族大姓——纳兰。
十七岁的他锋芒初露,又得名师赞赏,在汉词的造诣更是突飞猛进。
二十二岁受康熙青睐,受封御前三等侍卫,更因才华横溢随侍帝王身侧。
看似仕途光明的他是否知道这一入仕途便是一生痛苦的开始呢?他不愿入朝为官,不愿过侍从生活,不愿面对宫廷争斗和那无尽的官场黑暗,每每想要抽身离去,却总是那时不时地皇恩浩荡拦住了他。
也许他明白,就算没有那皇恩又如何,自己这背后的家族也断不会放任自己离去,哼,自己真是可笑呢!罢了,暂且如此吧,还有顾贞观那样的朋友在身边,也不是很惨呢。
老天似乎是看容若太可怜了,便稍稍慰藉了他一下。
二十岁时娶两江总督之女卢氏为妻,卢氏的出现可以说是令容若在那无望的生活中又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之火。
婚后夫妻二人感情日深,举案齐眉,卢氏的体贴、温婉、善解人意和那时不时的女儿情态让容若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可天不遂人愿,婚后第三年,卢氏难产而死,这于容若而言无异于胸口插了一刀,看不见血,也没有伤,只是疼,爱妻离去的疼,也是知心人离去的疼,更有不被人理解的疼。
是呵,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更何况是手握重权的满清贵族,死个妻子再娶就是,哪有容若这般一直悼念亡妻,寄情诗词不肯出来的?容若只得无奈的继续睁着双眼看着周围那些异样的眼光,在心里苦笑。
闭上双眼,全是她的影子。
她手执笔杆在窗前沉思,他手握书卷在屏风后慵懒淡笑。
悄然近身时她的惊慌,她忙不迭的掩藏衣袖下的红笺。
“是什么?我看看。
”好笑的看着她。
“不要!没什么。
”她脸红道。
微一挑眉抢过展开,他愣了。
那鸳鸯小字满满的都是对他的倾诉与思念,还有对他内心那份无奈的理解与心疼。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8166e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1.png)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读纳兰词,就像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一位心思细腻又满腹才情的友人在亭中对饮倾诉。
纳兰容若,这个名字光是念起来就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他的词啊,就像一把精致的小钩子,轻轻一扯,就把人的心给勾住了。
我记得最初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
就这一句,感觉把人世间那些美好消逝后的遗憾全都说尽了。
爱情也好,友情也罢,最初的时候总是充满了甜蜜和期待,可时间一长,怎么就变了味儿呢?他这词,就像是在你心头那已经结痂的伤口上,又轻轻挠了一下,有点疼,但又让人忍不住去回味那种疼痛背后的故事。
还有那“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词写得就特别妙。
你看啊,他问这情有多深,然后又不直接回答,反而用深山里傍晚的夕阳和那淅淅沥沥的秋雨来形容。
我仿佛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那深山之中,周围是一片孤寂的景色,他就那样沉浸在自己深深的情思里,不能自拔。
我就想,纳兰容若这哥们儿肯定是个情种啊,感情在他那儿就像洪水猛兽,把他的心冲击得七零八落的。
他的词里,写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对生活的那种惆怅和无奈。
像“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读到这儿的时候,我就特别能理解那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外面风雪交加,吵得人睡不好觉,心里就越发想念家乡的宁静。
他这词就像是把我带到了那个寒冷的夜晚,和他一起在营帐里辗转反侧,一同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读纳兰词,有时候就像照镜子一样。
我发现自己那些藏在心底的小情绪,那些关于爱情的憧憬、对生活的小抱怨、对往昔的怀念,都能在他的词里找到影子。
他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知己,虽然生活在古代,但是却能懂现代人心底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
总的来说,纳兰词就像是一首首优美又略带忧伤的小夜曲,在寂静的夜里轻轻奏响。
每次读他的词,就像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这个在现代社会匆匆忙忙赶路的人,能够停下来,静下心,去感受那些细腻而又深刻的情感。
这纳兰词啊,真的是读得越多,就越爱得深沉,感觉一辈子都读不够似的。
读《纳兰词》有感_1
![读《纳兰词》有感_1](https://img.taocdn.com/s3/m/a1b7c9d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9.png)
读《纳兰词》有感读《纳兰词》有感本文简介:词,初为“诗余”,乃补伶人作曲之便,其内容亦是多为怨别,伤感,情爱等。
而自南唐开始,后主李煜以其词话将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词也在唐宋迎来了它的繁盛时代。
苏辛之词大气,柳永之词缠绵,清照之词婉约。
然唐宋过后,被尊为“宋代以后数百年第一大词人”的却非汉人,而是康熙年间满族正黄旗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读《纳兰词》有感本文内容:词,初为“诗余”,乃补伶人作曲之便,其内容亦是多为怨别,伤感,情爱等。
而自南唐开始,后主李煜以其词话将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词也在唐宋迎来了它的繁盛时代。
苏辛之词大气,柳永之词缠绵,清照之词婉约。
然唐宋过后,被尊为“宋代以后数百年第一大词人”的却非汉人,而是康熙年间满族正黄旗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纳兰性德出身显赫,父亲为武英殿大学士,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且其自身亦受康熙喜爱。
但实际上他却是淡薄名利,厌恶官场庸俗虚伪的人。
纳兰性德的前期诗词清丽婉约,格高韵远,这是因为纳兰性德出身豪门,平步宦海,潇洒无羁,超逸脱俗。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便言道:“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之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首次南巡,纳兰性德也以侍卫的身份开始了其一生中仅有一次的南下。
在这次南巡中,纳兰性德足足写下了十数首描写江南风光的词作,这十首词均以“江南好”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纳兰性德南行的所见所感。
而其中途径铁瓮城时所作词:“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
北顾更踌躇。
”铁瓮城是镇江北固山前一座古城,当年辛弃疾于此地发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叹。
然而纳兰性德在顾此地,却只能“北顾更踌躇”,而这皆是其二人所处时代不同以及身份差异所致。
纳兰性德出身显赫,一生富贵,但其内心却并不喜欢这种生活,以至于百无聊赖,满心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读《纳兰词》有感(通用9篇)
![读《纳兰词》有感(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60f6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3.png)
读《纳兰词》有感读《纳兰词》有感(通用9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纳兰词》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纳兰词》有感篇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他可悲但他完美。
他不但是清朝第一个大词人,而且是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出身贵族,父亲权倾朝野,家中宾客如云;他气质高贵,清俊不凡,才思独特誉满京华;他年少得志,身得皇恩,众星捧月如日中天;他高朋满座,以诗会友,肝胆相照危难相扶;他得娶娇妻,琴瑟合欢,人生得意闺阁缱绻。
然而他的妻子命祚不长,如花年月猝然而逝,他也于三十岁而终。
这样的人上天也许只造了一个,他就是留给后人无限悲伤的古之伤心人——纳兰容若。
三百年了,西花园内的海棠,几度花开花谢,渌水亭畔的红莲,依旧年年如霞似绢,可是,纳兰,你的魂魄是否夜夜归来?孤灯西风里,隔着时光的幕布,我试图触摸你的寂寞。
伴斯人独坐,唯有一盏孤灯滴泪到天明。
可为何你深邃忧郁的眼神里,总有着掩饰不尽的哀伤?朱栏翠瓦、雕梁画栋的宰相府邸,锁不住的是一颗轻灵飘逸的心。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出身满族名门的贵胄公子,却看尽了这繁华云烟。
朝夕出入金殿碧宇的紫禁城,御前侍卫的光环,蹉跎了你的青春。
“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一声长叹,几许失落,是的,纳兰,我听懂了你惆怅的心声。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你并非贪慕权位之人,也并不是淡薄如水。
赋大才华者必有大抱负。
就像你在《金缕曲》中所言,“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寄情于山林野趣是在有了一番大作为之后的隐逸与洒脱,如果失却了此种前提,这个念想就变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
空有旷世才华而无所成就,其实比天资平常之人的庸碌人生更可悲哀,那不啻为对自己的最大的扼杀。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书分享心得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书分享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0c116706bd97f192379e931.png)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书分享心得原文:城上清笳城下杵。
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
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
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
行宿黄茅山店路。
夕阳村社迎神鼓。
摘自纳兰性德,《一生最爱纳兰词》辽宁广告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藏索书号1207.23-20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
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临别宴后赠诗,赠词,是古代人的一项文化发明。
不似现在的公款吃喝严重,古人大多是私费请客。
而且除非是节日或者真正的达官贵人,一般的小老百姓能在家里整只鸡鸭,买点时鲜蔬果回来弄一桌子家常菜已经是很郑重的了,跟现在的生猛海鲜胡吃海塞简直没得比。
再寒微一点的人,拿着花生米炒豆干,提溜着两斤酒在渡口桥头的长亭边折柳送客的也有。
像容若在散花楼为张见阳置酒送行,应该属于规格和档次比较高的了。
寒微的文人们自然不甘在金钱面前失色,于是寄托感情,比拼才气的赠别诗,赠别词就应运而生了。
这无疑为诗词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对文化的丰富起了作用。
后来却也为成为诗歌衰退沦陷的一个重要契因。
这是一首送别词。
其事是:康熙十八年,容若挚友张见阳被任命为湖南江华县令,容若为其送行,赋词。
秋天的离别从来最伤情,多愁善感的容若并不能幸免,于是上阕,他用的那些词:“清笳”“刀尺”、“蒹葭浦”勾勒出的画面都是寒意沉沉,使人心意飘摇,心绪黯然的。
一声声凄冷的胡笳声和捣衣声使得长满芦苇的水滨更添清冷。
这一切,正应了江淹那句著名的离别广告语:“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门前若无南北路,此生可免别离情。
天色将暮,宴席已阑。
当真,留不住你了。
然而也毋须强留。
人生聚散各有因。
人,若有必须要行的事,不如洒然上路。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95a56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9.png)
纳兰词读后感在读完纳兰词后,我不禁为纳兰容若的才华和情感所折服。
纳兰容若以其独特的词风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通过阅读他的词作,我对纳兰容若的人生境遇、才情表达和艺术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纳兰容若的词作中透露着深沉的忧愁和无奈,他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痛楚。
他能够用极少的文字,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词作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切入读者的内心深处,使人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冲击力。
读纳兰词,我体会到了无望和绝望背后的那种深深的哀伤。
纳兰容若的词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没有繁琐的修辞,却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让人沉浸其中。
而纳兰容若的才情表达则是他的独特之处。
他深谙词曲之美,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他对词的运用犹如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用他的词画勾勒出了人物形象和情境景象。
他的词作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婉转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他的才情表达不局限于文字,还包含了声音、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使古典词作更加富有现代感。
纳兰容若的词作中蕴含着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渴望。
他在作品中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展现出了他对于真理和美的思考。
他通过自己的词作,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的厌倦和追求内心真实感受的渴望。
他的词作中寄托了对于理想世界的想象和向往,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纳兰词的阅读给我带来了思考和感悟。
通过纳兰容若的词作,我更加了解了他的才情和情感。
他的词作中所表达的忧愁和痛楚,使我自我反省,悟出生活中的美好和珍贵。
他的追求和渴望,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价值。
纳兰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将永远被广大读者所传颂和赞美。
在阅读完纳兰词之后,我的心灵得到了滋润和净化。
纳兰容若的词作让我体验到了生命中的短暂和无常,更让我明白了珍视当下的重要。
纳兰词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在表达痛苦的同时,散发出了人生的光彩。
读完纳兰词,我仿佛感受到了纳兰容若的情感和他对于人生的感悟。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c08407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0.png)
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喜欢读各种类型的作品,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纳兰词》一直是我最钟爱的一部作品。
每当我翻开那些洋溢着忧伤和情感的词语,我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纳兰容若一同走过那些风雨交加的岁月,感受他内心的喜怒哀乐。
纳兰容若的词语,流淌着浓郁的情感。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对爱情、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融入到每一首词中。
读着他的词语,我仿佛能够听到他内心深处的呐喊和诉说,每一个字眼都是他心灵的抒发。
他的词语简练而不失深沉,能够准确地触动读者的心弦,让人们在其中找到共鸣。
每当我读到他那些描绘爱情甜蜜和苦涩的词句时,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对爱情的痴迷和坚持。
而当他表达对友情和离别的思念时,我也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无尽哀伤。
这些情感的流露,让我仿佛与纳兰容若建立了一种心灵的共鸣,我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寄托。
纳兰容若的词语,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一幅幅细腻而精美的画卷。
他善于运用象征、意象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创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
读着他的词语,我仿佛能够看到那春日花开的美景,感受到那秋风萧瑟的凄凉。
他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江南水乡的温婉和北国风光的苍凉,让我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感悟。
这些画面让我陶醉其中,使我沉浸在诗意的世界里,与纳兰容若一同游走在山水之间。
纳兰容若的词语中,还蕴含着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他深知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岁月流转的感慨,也抒发了对生命短暂和欲望无穷的痛苦。
他的词语中蕴含着对人生的独特认知,他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思索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这种思考使他的词语更加深邃和具有哲理性,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也引发了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86056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b.png)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一生最爱纳兰词》是一部以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为主角的历史小说,通过对王之涣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他与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对王之涣和纳兰容若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流情怀和才情横溢。
在阅读完《一生最爱纳兰词》后,我深受感动,对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小说中对王之涣的塑造让我对这位唐代大诗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王之涣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他的诗作在唐代文坛上享有盛誉,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在小说中,王之涣与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和细腻。
他在与纳兰容若相识后,为了追求真爱,不顾朝廷的压力和世俗的束缚,选择了与纳兰容若私奔。
这种不愿受制于世俗规范、坚持真爱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王之涣这位文学巨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小说中对纳兰容若的刻画也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
纳兰容若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她与王之涣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在小说中,纳兰容若展现了她的坚韧和执着,她不顾世俗的眼光,选择了与王之涣相守一生。
她的聪慧和美丽让王之涣为之倾倒,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
纳兰容若的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人对她的人格魅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对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描写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唐代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政治风云和社会风貌。
同时,小说中还融入了大量的文学典故和诗词鉴赏,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史诗般的气势和文学价值。
通过对唐代历史和文化的描写,我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唐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一生最爱纳兰词》是一部富有深情和文化内涵的历史小说,通过对王之涣和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流情怀和才情横溢。
在阅读完这部小说后,我对王之涣和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2d673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c.png)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一生最爱纳兰词》是一部由著名作家张爱玲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其深刻的情感描写和细腻的描绘手法而著称。
小说以纳兰词为主线,讲述了一对情侣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困难,最终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被其情感的真挚和人性的复杂所打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年轻的情侣,男主角是一个有着才华和野心的年轻人,女主角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
他们在大学时相识相爱,然而在步入社会后,他们面临着来自现实生活的各种挑战和考验。
男主角因为自己的野心和对事业的追求,渐渐变得冷漠和现实,而女主角则一直保持着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人性的善良。
他们的感情在现实的冲击下逐渐变得脆弱,最终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小说以纳兰词为主线,通过男主角对纳兰词的理解和诠释,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真挚。
纳兰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婉转动人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爱情的追求。
男主角通过对纳兰词的理解,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也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而女主角则一直保持着对纳兰词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她用自己的行动和坚持,让男主角重新认识了生活和爱情。
通过对纳兰词的理解和诠释,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真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各种现实的困难和挑战,而变得冷漠和现实,忽略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
然而,纳兰词却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因为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
读完《一生最爱纳兰词》,我深深被其情感的真挚和人性的复杂所打动。
小说通过对纳兰词的理解和诠释,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真挚,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因为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纳兰词一样,用真挚和执着去面对生活和爱情,让生活充满温暖和希望。
读《纳兰词》有感
![读《纳兰词》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3280f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读《纳兰词》有感
《纳兰词》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对爱情的理解和体悟。
读这部诗,我得到的最大感受就是爱情是多么的不易。
物是人非事事休,纳兰性心与时俱,天涯何处无芳草,只有朱颜笑花枝。
纳兰的悲剧的真实性感动了我,比如纳兰从苦难中仍然保护着对爱情的坚持,而且选择了永远不放弃最终的幻想,因为她认为爱情永恒不变,除非死亡;男主角同样有不可抗拒的伤心,他用自己的忠贞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他把一切给纳兰,却最终还是失去了纳兰。
读《纳兰词》,让我明白了,爱情是不易的,也是无法抗拒的。
尽管爱情很重要,但有时也会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我们也不能失去希望,永远把她们放在心里,即使无法相见,也要把她们抽出一空,去思念和珍惜。
爱情,虽然会时常遭遇失去,但却也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去激励我们勇敢去爱,勇敢去梦想。
读《生最爱纳兰词》有感(1000字).docx
![读《生最爱纳兰词》有感(1000字).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4a37fbd27d3240c8547efaa.png)
读《一生最爱纳兰词》有感一个人,一段往事,一阕词,半盏流年。
——题记“尘世情缘,最好莫过于于细细的温暖文字中开启一季的缱绻,一屋一笔,一方蓝天,看人世浮华,等到盛大的生命帷帘悄然落幕,留给我的,却是一行斑斑清泪。
”有幸能得到这本《一生最爱纳兰词》,翻开书卷,清香袅绕于鼻尖,只一眼,我便爱上了这个满腹哀怨的才子和他清新婉约的词,纳兰容若!他犹如一朵清净之莲,静静地绽放在我们尘世的黑夜里,点亮了我们的双眼。
他的词如一缕清风,从三百多年前徐徐吹来,不经意间,便触动了我们的心弦。
纳兰的心,唯有细细品味才能知晓,在这个晴朗的天气里,泡一壶香茗,伴着幽幽茶香,悠然地走进他的词,走进他的心里,领略他的伤情凄美。
他,是“断肠声里忆平生”的惆怅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这阙《浣溪沙》痛彻心扉的凄美使人无不为之所动,庭院里的残雪映衬着皎洁的月光折照在画屏上,把会有彩画的屏风映照的看上去也显得凄冷。
夜以至三更,帘外的月色更显朦胧,寂静地没有一丝声音。
虽人生寂绝,却不知何处落梅曲笛声悠然响起,呜呜咽咽地更惹人断肠。
闭上眼仿佛能看见容若在绵绵不绝的断肠声里独自落泪伤神。
自古以来,功名误人,贪一世英名追权贵烟云,尽管这条路的尽头是悬崖,可谁也不肯先勒马,就连陶渊明这样淡泊名利的人,归隐后还带着一丝不容于世却也不可奈何的意味。
他,是“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的哀愁。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夜深了,把灯油拨亮,在红笺上写满相思,却依然感到空虚无聊。
长夜漫漫,时钟滴答作响,即使在梦中与爱人相会也总有所阻隔。
已是三更,窗外的雨点打在修竹上,一片风雨声。
将我的相思分付给秋潮,千万不要误了双鱼到谢桥之期。
这曲词上片说灯下修书,即使写遍了信纸也难尽意,惆怅无聊之极。
读《一生最爱纳兰词》
![读《一生最爱纳兰词》](https://img.taocdn.com/s3/m/7e4ac5dd3968011ca200916e.png)
读《一生最爱纳兰词》他,出生于显赫的贵族门第;却向往普通人的平常生活。
他,既是康熙身边的一等御前侍卫,又是清朝第一词手。
他,几乎拥有世间的一切,却唯独少了快乐。
他,就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
很久以前就听过这位词人,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至今仍在耳畔回荡。
于是翻开这本书,直奔这首《木兰词》而去。
起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七个字胜过千言万语,道出了心中说不尽的种种感情。
人与人若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温馨、快乐,那样怦然心动,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只可惜永远无法实现。
我认为既然无法实现,何不抓住眼前?下一句“何事秋风悲画扇” 。
作者此处借用了班婕妤的典故。
下片中,作者也借用了典故,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典故。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寒铃终不怨。
”前一句是美好的夫妻生活。
后一句中暗指唐玄宗处死玉环后作《雨霖铃》以示怀念。
“终不怨”则指那句“妾诚负国恩,死无憾矣!”通读全词,只觉第一句最为耐人寻味,其余数句,皆为咏古之作。
看的第二首,是纳兰思乡词中的精品《长相思》。
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即有此词作于纳兰随康熙北巡期间。
塞上风雪凄迷,寒冷异常。
纳兰思念起京城的家,就写下了《长相思》。
词的开头“山一程,水一程”就点明了路途遥远,为“思乡”提供缘由。
“夜深千帐灯”是我喜欢的一句。
仅从字面上来看,写得比较辽阔大气。
但在作者的心中,却有着万般愁绪。
天气恶劣,归路漫漫,千帐灯下隐藏的是万颗乡心啊!如此思来想去,“聒碎乡心梦不成”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最后一句“故园无此声”看似平淡,却泛起了不小的波澜。
故园怎能无风雪?无觉只因人相伴?家的温馨,家的安全感在这里得到了诠释。
纳兰的一生有过多次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
其悼亡词也颇具特色,亦有不少传世句篇。
《浣溪沙》便是一篇。
开篇“谁念西风独自凉” ,使人一开始就被一种悲凉伤感的气氛所笼罩。
“萧萧黄叶闭疏窗” ,这句让人想起了“无边落木萧萧下” 。
遍地黄叶堆积,秋风萧瑟,词人独立屋中,回想往事。
“沉思往事立斜阳”在斜风残阳中,无限思量涌上心头,人何能堪?对于这一句,我更欣赏的是“立斜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
《一生最爱纳兰词》内容概要:他是清代词家三绝之一,在他生前,其词集《饮水词》刻印本出现后就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果;在他身后,他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徐乾学、顾贞观、严绳孙、秦松龄等与他同时代名家对他推崇备至;王国维、胡适、赵景深、罗素华、郑振铎等与他相隔二三百年的名家亦对他景仰至极……
《一生最爱纳兰词》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我迷纳兰的词作已久有年岁了,从中学开始就到处“搜刮”他的字句,直到现在读完大学参加工作好几年。
这期间,市面上每逢有新的纳兰词出版,我便欣然买来,如今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摞,足有十几本了。
08年,我读过安意如的《纳兰词的情意写真:当时只道是寻常》,感觉像是作者根据词所编写的一个个故事,然而读起来却是那样的清晰,仿佛作者把我带到当时纳兰的那个时代,但不足的是小资情调过于浓厚了点,零碎的“玄想”太多;后买来苏缨的《纳兰词典评》,感觉作者绝对是一个古文功底非常好的老师,他深入浅出、绝不枯燥地将容若的词(包括典故出处)细细讲来,委实让人惊叹。
可以用来普及知识,但是部分内容太过诙谐而失之庄重,并不是十分喜欢的类型。
不久前,听说市面上又新出了一本《纳兰词》,作者子艮,名不见经传,可能是刚出道的作家吧。
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诗词的个人鉴赏评析罢了,然而,初读几篇,却令我彻底改观。
全书以纳兰词、注释、词译、评析四部分来结构,条理甚是分明,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从容。
词译、评析这两部分无疑是全书的亮点,想必也是作者最花心思的地方了。
如果说纳兰词本身以清新婉约著称,则作者的“词译”天衣无缝地继承了这一特点:词译部分一改以往司空见惯的牵强直译,而代之以一种娓娓道来的轻声细语:静赏之,纳兰公子作词情由呼之可现,或感怀往昔、伤悼故人,或遥寄相思、思乡怀人,把一位风流多情的伤心公子刻画得栩栩如生;细审之,纳兰词的被一个字都被意译得淋漓尽致,深入浅出的文笔,令人读来满口清新、豁然开朗。
惊叹于作者能如此贴近容若的内心,细致地体会他细腻而丰富的感情,独到地诠释纳兰词的每一个字。
这份执着,恐怕仅一个“鉴赏”而不能形容,若无感……
一生最爱纳兰词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词源自诗歌巅峰期的唐代,至宋已达极致,相思之苦、戍边之痛、生离死别、欢悦畅游,豪放如“一蓑烟雨任平生”,婉约如“系我一生心,付你千行泪”,后人鲜有能企及者。
都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却不料纳兰性德的词犹如波澜四起的湖,直逼沧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也并不妨碍后起之秀大放异彩。
纳兰是天璜贵胄、锦衣玉食之人,天份极高、仕途极顺、人际关系极好,可以说他的人生几乎是完满的,然而他却偏偏常落入幽怨与多愁中。
是的,目睹戕贼而不能止,身经酷毒而不能言,反而要强颜欢笑,伴虎侣狼,“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再加上纳兰初恋受挫、爱妻早逝,凡此种种,加之于一多愁善感、情怀高洁、慕善亲贤的青年之身,他的精神不可能不受致命的摧残。
这致命的摧残郁积心中,终于找到流泻处——作词,词人把那颗柔弱细腻的词心寄托在“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的悲惋情愫上,寄托在“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的无限缱绻上,寄托在“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忆”的强作豁达上……词人从人之常情中,从人生难免遗憾中,看出人生的大悲欢、大荒谬、大空虚,换句话说,他从日常生活中看出了悲剧。
长相思,相思有多长?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还是“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如今行走在关外,你说你知道,一驿复一驿,思亲头易白。
只是关外的天,苍凉的蓝。
遍地都是橙黄的叶子,三两凄然,三两惆怅。
一更,一更。
所以明月落下的时候,浮起的是你的悲伤。
家乡还在,只是山高水长,路途残缺。
四季还在,只是花开有时,昨日不再。
这个异地的夜晚,寒冷温
柔着你的骨头。
乡关何处是?魂梦依稀时。
——第十首《长相思》词译这是小诗,凄然惆怅无尽,愁绪“渐行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以诗解词,本书作者寻觅到心灵一方最轻柔温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