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养生:四季情绪各有禁忌
四季养生技巧
四季养生技巧春季养生木(肝)万物生机蓬勃,万象更新,天地俱生,春季防“风邪”情志调养:戒怒,学会控制情绪,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怒气。
疏泄不良情绪: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保持精神愉快:培养开朗的性格,心胸开阔,即保持精神愉快饮食调养:温补阳气的食物,《本草纲目》养阴佳蔬良药“以葱、蒜、韭、等杂和而食。
多食甜,少食酸。
当春天来临时,少吃酸味,多吃甜味的饮食,补充人体的脾胃之气。
起居调养:晚睡早起,参加户外锻炼夏季养生火 (心)天阳下济,万物繁荣,生机昂然,气候炎热,盛夏防“暑邪”情志调养:夏季勿生厌倦之心,振作精神,戒烦萎靡,使气宣泄,免生郁结,自我调整心境,自然凉从心生,健康长寿。
饮食调养:夏季饮食较其它季节更为重要,夏季阳盛于外,阴居于内,阳极阴生,故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食品,以此来解暑利湿,健脾益肾。
起居调养:晚睡早起,适当午休,清除疲劳长夏养生土(脾)天阳下济,地热上蒸,万物新陈代谢,湿邪易侵,长夏防“湿邪”情志调养:长夏气候多雨产生湿气,湿润能助长滋养万物的士气,人易疲乏,情绪不稳定,精神工萎糜,易发无名火,因此,我们懂得了这点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自己的脾气饮食调养:长昼酷暑,人易中暑,要多饮凉茶,补充水份,饮食要清淡和少油腻,以温热为主,以此来解毒利湿,健脾益肾。
起居调养:晚睡早起,适当午休,清除疲劳秋季养生金(肺)肃杀之气,凄风冷雨,花木凋零,寒热多变,旧病易发秋季防“燥邪”情志调养: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忌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收养”阴气饮食调养: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酵,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起居调养:早睡晚起,加强御寒锻炼,有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冬季养生草木调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冬眠养精蓄锐冬季防“寒邪”情志调养:忌烦扰忘动,保持精神情绪宁静,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二十四节气禁忌
节约用水、用电等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6
二十四节气健康养生建议
春季养生建议
饮食调养
被动收入是指个人投资一 次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次或被动收入投资一次 次或少数几次后,被动收 入是指个人投人投人投人 投资一次或被动收入投资 收入投收入投
运动锻炼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如散 步、慢跑、太极拳等。运 动有助于舒展筋骨、畅通 气血,增强身体免疫力。
忌水獭捕不到鱼
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如果此时水獭捕不到鱼,人们认为这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年景不好。
忌过早减衣
雨水时节,虽然气温开始回升,但天气变化无常,过早减衣容易感冒。
惊蛰禁忌
忌打小人
惊蛰时节,各种爬虫走蚁应雷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 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 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注意防晒、防蚊虫叮咬等保护措 施。
出行前了解当地的天气和交通状 况,做好安全准备。
避免在节气日进行长途旅行或重 要事务,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农事禁忌
01
遵循农时,不误农事。根据节气安排耕种、收 割等农事活动。
03
注意防治病虫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02
禁止在禁烧期焚烧秸秆、垃圾等废弃物,保护 环境。
适当进补,避免过度导致消 化不良。
长时间使用电热毯
以免导致身体失水和皮肤干 燥。
大寒禁忌
食用生冷食物
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
早晨过早锻炼
避免在日出前进行锻炼,以免受到寒气侵袭 。
长时间泡温泉
避免长时间泡在温泉中,以免使身体过度失 水。
春夏秋冬四季养生
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春季养生关键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保持体内的阳气。
精神养生:春在五行中属木,与肝相应,春季情志养生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不要约束和压抑自己,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万物欣欣向荣的生机相一致。
起居养生:春季应晚睡早起,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为最佳,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升发。
春季午饭半小时后应适当小憩,努力克服“春困”,保持每天有充足睡眠,对于养肝效果最佳。
运动养生:春季运动当以养筋为主,中医讲“筋行气”筋的挛萎是导致阳气不能升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春季动态运动当以拉筋、舒筋、揉筋为主,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最佳,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体和自然界都充满勃勃生发之机。
饮食养生:春季饮食当以养肝为要,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香菜、生姜、葱等。
晚春暴热袭人,易引起体内郁热而生肝火,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润肝明目的食物,如荞麦、荠菜、菠菜、芹菜、莴笋、茄子、黄瓜、蘑菇等。
药膳养生:首先忌酸,因为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
其次,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缓的食物,如茯苓、山药、百合、大枣等,能够起到缓和紧张烦躁情绪、养育心神、调畅情志的作用;地黄煮粥或枸杞煮粥服用,还可以起到补养肝阴、使肝气阴阳调和的作用。
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们养生,必须要顺应“夏长”的自然规律,适应“骄阳似火”的气候特点,养生关键是清热解暑,养心安神。
精神养生: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这个时节,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起居养生:要睡眠充足,夏天老年人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碰到这样的情况,就应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园去赏景,要变“苦夏”为享受夏天。
运动养生: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
中医养生保健—情志养生
11
情志养生的方法
一、修身养性
古人认为,仁者和智者一般都会身心健康,享尽天年。孔子《论语·雍也》有“仁者寿”之语, 《孔子家语》有“智者寿”之说,这种观点几乎为历代思想家所继承。
所谓修身养性,主要指培养高尚品行,形成良好的性格。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都很重视修身养性。
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则人 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8
《中医护理学》
情志养生—方法
情志养生的方法
学习目标
01 掌握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熟悉情志致病的机理和情志养生的意义
02 和方法。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10
情志养生的方法
情志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
《中医护理学》
情志养生—情绪调理
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学习目标
01 掌握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熟悉情志致病的机理和情志养生的意义
02 和方法。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2
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情志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
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所调“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心 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健康水平,必 须重视情志对机体各方面产生影响。
03 了解交际和娱乐养生。
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
中医情志养生方法
中医情志养生方法中医情志养生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情志养生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身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与情志养生相关的参考内容。
1. 积极的情绪管理:中医认为,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保持身心健康。
因此,常笑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有益的活动、与亲友交流、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来提升心情。
2. 忌烦恼:中医强调人的情绪应保持稳定,不宜过于烦恼、愤怒、焦虑等。
烦恼过度会导致气血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对于遇到困难和不如意的事情,要学会积极应对,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面对。
3. 调理五脏情志: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紧密相关,每个脏器都与一种情志相应。
例如,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
通过调理相应的情志,可以维持脏腑的功能平衡。
例如,可以通过品尝酸味食物来调节肝脏气机,使情绪平和。
4. 合理调节饮食:中医认为饮食对情志的调节同样重要。
应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
根据个人体质和节气变化,选择适宜的饮食。
例如,夏季多食水果和蔬菜,冬季多食补益坚果等,以增强情绪稳定性。
5. 平衡工作与休息:中医强调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对情志的调节至关重要。
过度的工作压力会导致情绪紧张和身体疲劳。
因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多参与锻炼、户外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6. 学会调节睡眠:中医认为,睡眠是调节情志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情绪。
要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音乐等方式来帮助入睡。
7. 参与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情绪。
中医倡导徒手健身方法,如太极拳、气功等,以调节情绪和改善身体健康。
此外,也可以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来放松身心。
8.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中医认为,良好的社交关系对情志的调节至关重要。
积极与亲友交流、分享感受,可以减轻负面情绪和压力。
经常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拓展社交圈子,可以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季与情志养生】
【四季与情志养生】春季: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而养生必须顺应自然,不能违逆。
调养情志须顺应七情、五志、六淫与气候变化的规律。
春季按五行归属,春为木,在脏腑属肝胆,七情中的怒与肝胆联系,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节,也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因此,春季养生,起居宜夜卧早起,在庭院里和绿化地带散步,舒缓形体,做各种拳脚体操活动等,以便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
情志宜舒畅,调节气机,尤其是要疏肝气。
夏季:夏季的特点是炎热,夏季是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季节,满目郁郁葱葱,到处是蓬勃向上之象,此时宜心情愉悦,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此乃夏季的情志养生之道。
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心绪不宁,所以天热宜避暑乘凉。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情情绪也易舒畅。
要保持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保证优质睡眠。
听一听悠扬的音乐,保持一个好心情,安然度过夏季。
秋季:秋季是“阳消阴长”的季节,天气由热到凉,但是,北方地区的秋天一般分为两段,立秋至处暑节气,暑热不退,秋阳肆虐,温度仍然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温燥为特点。
而白露过后,温度日下,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多热少,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
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引导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多参加集体活动,如秋游,登高远眺,颐养心神,放眼一望绿树满山、红叶遍地,黄杨夹杂其间,看如此多娇之江山,心情自然愉悦。
同时,要注意秋天天气的变化,既要遵循老祖宗“春捂秋冻”的原则,还要顺应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不得大意,一旦感冒,必然心情不愉快,徒增烦恼。
冬季:冬季万物肃杀,天寒地坼,许多动物进入休眠,中医认为人在冬季要顺应自然而变化,宜收宜藏宜温补。
《黄帝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
即在冬季要注意保护好“肾”,不使“肾亏”,否则的春天因“肾亏”而使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容易生病。
中医养生之情志养生法
中医养生之情志养生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生意识不断加强,人们常将养生保健活动称为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
中医理论认为天人合一,即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息息相关、充满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
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博大精深,中医专家就就出养生的方面给大家做一下简单介绍,以下是针对情志养生做出的详细介绍。
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它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
中医认为情志是由五脏之气化生的,若情志失调,则容易损伤脏腑气血,影响人体健康。
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情志与人体健康,主张调和七情,延年益寿。
和喜怒喜怒之情人皆有之,古人认为喜贵于调和,而怒宜于戒除。
喜也应适中适度,不宜太过。
怒是历代养生家常忌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人一旦发怒,可用制怒方法:转移、吐露、忘却、想象、让步、避免;或利用情志相克:恐克喜,悲克怒,以求平和。
去忧悲忧郁、悲伤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又一种情志,应当注意克服。
古人认为:“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
”说明老年人由于精气亏虚心气不正常,常易生忧悲之苦,忧悲不已又会进一步损伤神气,加速衰老,所以老年人特别应当杜绝忧悲。
可利用情志相克:喜克悲,去忧悲。
节思虑思虑是心神的功能之一,人不可无思,唯过则有害,古人认为:思则气结……切切所思,神则败,所以思虑过度可出现头昏、心慌、失眠、多梦、痴呆等症状。
可利用情志相克:怒克思,以制思虑。
防惊恐遇事易惊恐亦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害的情志因素,惊恐往往导致心神失守,肾气不固,而易出现惊慌、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精神失常等方面的病症,可见突然而来的剧烈惊恐,可以使人体气机逆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衡而导致疾病发生,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所以老年人应当注意避免惊恐。
可利用情志相克:思克恐,以防惊恐。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高度重视,一般认为七情之中以愤怒、忧郁、悲伤、惊恐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最大,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死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妒忌和憎恨等。
中医四季养生概述
中医四季养⽣概述春季主⽣发,宜升补,重在养肝春季阳⽓⽣发,万物始⽣,养⽣应注意保护阳⽓,按⾃然界属性,春属⽊,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要⼒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境恬愉的好⼼态。
春季⼈体⽪肤⽑孔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北⽅地区的⼈不宜马上去除棉服,年⽼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春天在起居⽅⾯,⼈体⽓⾎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松缓⾐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的精神情志与⼤⾃然相适应,⼒求⾝⼼和谐,精⼒充沛。
?饮⾷调养⽅⾯要考虑春季阳⽓初⽣,宜⾷⾟⽢发散之品,不宜⾷酸收之味。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的⽣发和肝⽓的疏泄,饮⾷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有⽬的地选择⼀些柔肝养肝、疏肝⼒理⽓的草药和⾷品,草药如枸杞、郁⾦、丹参、元胡等,⾷品选择⾟温发散的⼤枣、⾖豉、葱、⾹菜、花⽣等灵活地进⾏配⽅选膳。
?春季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避免疾病的发⽣,⾸先要消灭传染源,并使室内空⽓流通清新,加强锻炼,提⾼机体的防御能⼒,同时注意⼝⿐保健,阻断温邪上受⾸先犯肺之路。
春季调养,肝胆相照依照中医五⾏及脏象理论,春天是肝脏⽓⾎旺盛之时。
”肝”是⼈体五脏之⼀,其功能藏⾎,故有”⾎海”之称。
健康的肝,能够舒筋活⾎,排毒泄浊,帮助脾胃运化。
所以肝脏功能好的⼈,必然筋⾻坚韧,眼睛明亮,指甲有光泽。
肝脏机能的盛衰在春季特别容易彰显。
譬如⽪肤枯⼲、多斑、脸⾊偏青、双⽬昏黄发⾚、头发⼲燥、眼⽿昏迷、指甲呈绿⾊、⼿指根部泛红、⼿掌呈灰⾊等这些现象,都表⽰肝脏机能有偏差,要特别注意肝的保养。
古⼈讲:”肝胆相照”,肝不好伤胆,胆不好伤肝。
肝好的⼈有魄⼒、有精神,思考集中。
但是肝不好,会影响胆的作⽤,从⽣理影响到⼼理,使⼈容易胆怯,胆怯的⼈,处理事情容易踌躇,⼀踌躇不前,就是⽆胆了!所以养肝可以壮胆,这个”胆”包含⾝体的、以及⼼理的”胆”。
情志养生
超脱,即超然,是在思想上把事情看淡,在行动上主动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
暗示法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诱导患者不经逻辑的思维和判断直接接受被灌输的观念,主动树立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行为,达到缓解不良情的目的。
开导法
开导,是指通过交谈,用浅显易懂的道理,经过劝说引导,使患者主动解除消极情绪的一种调畅情志方法。
情志养生
什么是情志养生
情志也称情感,它是人们在接触客观事物时,精神心里的综合反映,情志养生是以调志摄神,避免不良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而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进行。
情志相胜法
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根据情志之间存在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协调情志,恢复或重建精神平和的状态。
1.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2.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3.悲伤肺者,以喜胜之
4.恐伤肾者,以思胜之
5.怒伤肝者பைடு நூலகம்以悲胜之
移情法
又称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之与不良的刺激因素脱离,从而从不良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1.琴棋书画移情
2.运动移情
升华法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的情绪的干扰,用理智将其化作行动的动力,投身于事业生活中去。
节制法
节制即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
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将积聚、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法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情志养生
“惊弓之鸟”
恐
肾主恐,恐则肾 气散;恐,是指恐惧不安、
心中害怕、精神过分紧张。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 严重者亦可导致神昏、二 便失禁。 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 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 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 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 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 疼厥。
“屁滚尿流”
七情太过可致病
“喜怒无常 过之为害”
势的严峻,未来种种的考验,终究 是你们自己面对的。
捐和千十 生尚里年 金洞他久 榜房乡旱 题花遇逢 名烛故甘 时夜知露
忧
忧,是指忧愁、苦 闷、担心。表现在情绪 上,失去欢乐,悲伤恸 哭,气怯神弱。 “多愁 多病,越忧越病”, “忧愁烦恼,使人易 老”、 “愁一愁、白了头”。
轻者,愁眉苦脸,闷闷 不乐,少言少语,忧郁寡欢, 意志消沉,独坐叹息;重者, 难以入眠、精神萎颓或紧张, 心中烦躁,并会导致咳喘、 噎逆、呕吐、食呆、失眠、 便秘、阳痿、癫痫等症,甚 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
“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当 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 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 情志保健必须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经构成对我 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
160 140 120 93.790.7 69.3 32.4 17.615.6 144.6
死亡率28岁,男同志过了32岁,身体就开始 走下坡路了。 女子代表阴,女子的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性, 跟“7”这个数字相关。男子的生命节律和“8”相关。 女人在考虑你的身体状况的时候,应该以“7”这个数 字作为一个标志。
女子二十一岁可以嫁人了,女人在28岁之前生育最好。三 十五岁她就阳明脉衰,长皱纹了。四十二,三阳脉衰于上,两鬓 开始斑白。到了四十九岁,女人再想生育也是不行了。这就是说 女人比男人老得快,什么时候月经停了,什么时候你就七七四十 九了。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您想知道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志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吗?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法精神调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其中提出了“恬惔虚无”、“志闲而少欲”精神调节的两个具体养生理法。
“恬惔虚无”,恬淡为安静之意,虚无指不存杂念,即避免情志过激。
“志闲而少欲”,闲,本义为木栏类遮拦物,引伸为控制、限制,即控制、约束自身,减少各种不切合实际的欲望。
《内经》还进一步举例,指导人们从具体的生活方式上来调摄精神,即“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上古时代会养生的人,心态平和,有吃的无论粗细都觉得很可口,有衣服穿无论美丑都觉得很合身,各种风俗习惯都让人舒坦,这样以来,大家没有人在乎地位高低,没有争权夺势,没有嫉妒心理,大家都过着纯朴无华的生活,在心无妄求妄欲的状态下,内藏于五脏之中,如此一来形神和睦,就不会受到外界刺激的侵扰,达到“不惧于物”的精神境界。
《内经》精神调节给予当代人的养生借鉴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提示人要正视现实,将生活、工作目标定得近期一些、可操作性强一些,不可好高骛远;其次,不要与他人攀比,不可欲望过分强烈,嗜欲不止,则会扰动神气,破坏神气的清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过度的不良欲望,做到心情舒畅,陶冶情志,静心寡欲,有利于怡养精神。
其次,因为人有欲望不可避免,我们为了追求健康,就要降低欲望值,如果欲望值过高,一旦达不到目的,会产生忧愁、悲伤、苦恼、思虑太多,从而伤身致病,因此要把精力用在事业和工作上,淡化名利,多做好事,多做奉献,必然心地坦然,精神高尚,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健康。
四季起居与情绪调节
四季起居与情绪调节在不同的季节,人的生活起居应当有所调整。
春秋两季应早睡早起,有利于气血的生发与收敛;夏天最好晚睡早起,适当午休,有利于气血的壮大;冬天则应早睡晚起,有利于气血的储藏。
情绪上,应春天避免忧郁,夏天避免愤怒,秋天避免伤感,冬天避免恐惧。
春天的时候,人的气血从里面往外走,整个自然界也是处在万物生发的时候。
《黄帝内经》讲了,在这个季节里,一定要记住,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夜卧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应该睡觉了;早起,就是早上早点起来。
这是因为春天体内的气血往外走,我们晚上早一点睡的话,有助于阴气的闭藏,有利于气血恢复。
“广步于庭”就是告诉我们经常到外面去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万物生发的气息,很自然的和自然界构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有的人在春天的时候,一困一乏就没完没了的老睡觉,这是不行的。
在情绪上,因为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人的情绪也应该是积极生发的。
中医说五脏里面,肝在季为春,也就是说肝在春季对人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肝有抒发的作用,它调节气机,可以让你的气血往外走。
“肝喜调达,而恶抑郁。
”说的就是肝喜欢你非常高兴、非常愉快,所以大家记住,春天的时候一定不要郁闷,因为在春天你一郁闷,肝气就要受影响了,气血就不能够顺畅的生发。
所以春天的时候,最好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别郁闷。
这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法则。
夏天的时候,人容易心情烦躁,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气血都相对的不足,所以遇见点事情就容易生气发火。
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夏天要忌怒,别发脾气,或者尽量少发脾气。
夏天的时候,本来你的气血都在外面了,你再一发脾气,血压就上来了,心脏就不蹦了,罢工了,哪里还能健康?忌怒就会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那么,夏天人应该怎样调理自己的起居生活呢?夏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晚卧早起,无厌于日”,说的就是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晚点睡,晚点睡早点起,可以睡得少一点,哪怕你中午再补点觉都可以。
四季养生保健宜忌-冬季宜防“季节性情绪失调症”
四季养生保健宜忌-冬季宜防“季节性情绪失调症”科学家们发现,冬天的黎明和黄昏,会造成部分人无精打采和轻微的精神沮丧,甚至在某些人身上还会引起严重的意志消沉。
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症”。
据专家们的介绍,患有这种病症的人一进入秋天和冬天,会处于一种似睡非睡、时睡时醒的状态,不但精力明显消退,而且也无多大性欲要求。
但是,他们不像其他的精神沮丧症患者那样,他们的胃口很好,而且还喜欢甜食。
据研究,患“季节性情绪失调症”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的生物化学受到光的影响。
光能通过松果体作用于大脑,这个腺体能分泌出诱人入睡的激素,名叫“褪黑激素”,它不但会使人意志消沉,而且还会造成人的思维迟钝。
美国国立精神病学院艾尔弗雷德·利维在实验中发现,强光可减少人体褪黑激素的含量;人们可通过调节黎明和黄昏的光线来改变人体褪黑激素的产生。
因此,为了帮助那些体内生物钟比正常时间慢几个小时的“季节性情绪失调症”患者得以摆脱这种沮丧局面,科学家们提出了如下三个解决办法:第一,晒太阳。
凡是有这种症状的患者,体内的生物钟通常比正常人的生物钟慢数小时。
因此,必须早点起床,到户外去晒太阳,以便加速体内生物钟的运转。
第二,光线疗法。
科学家们已发明了一种模仿太阳光谱但比户内的正常照明亮5倍的特殊光线。
早晚置病人于距这种光线1米处,每天光疗5小时,连续3天之后,便能初见成效。
第三,通过某些光线的波长或颜色来影响人体的褪黑激素。
科学家们发现,青蓝光对褪黑激素的灭活力最大,而紫光或红光则会轻微增加褪黑激素的产生。
科学家们还发现,光线越强,褪黑激素产生越少。
但是,科学家们告诫患者,不要擅自作光线疗法,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早起床。
四季养生保健宜忌-秋季宜防抑郁症
四季养生保健宜忌-秋季宜
防抑郁症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如再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
抑郁症是现代紧张病的代表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失眠、疲倦、身体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
临床症状轻微者,只要适当自我放松,舒解压力,还不致妨碍工作,但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头痛、肚痛、恶心或晕倒。
因此,秋季宜防抑郁症。
有人曾经作过研究,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体内一些有益激素、酶和乙酰胆碱会增加分泌,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反,如果终日郁闷忧伤,就会使这些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胃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
秋季预防抑郁症要做到: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
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
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抑郁症。
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跳跳集体舞等。
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
这都是松弛神经、预防抑郁症的良方。
情志养生禁忌
情志养生禁忌1、老人养生“三不看”。
不往前看:老年人如果一味地向前看,看到的是步履蹒跚的衰老,辗转病榻的疾患,形灭神灭的死亡,继而会生出许多悲伤来,更对身体健康不利。
不往后年:老年人在过去身心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在进入心理脆弱的老年期后,如果仍时不时地“回首悲凉”,必然会陷入凄凄然而不能自拔之中,最终危及健康。
不往左右看:如今在职者工资、福利大多比老年人好,对此老年人要闻而问心坦然,一看一经,如若发生忧怨和烦恼,将使身心受损。
2、生气损身之八害。
1、长色斑2、脑细胞衰老加速。
3、胃溃疡。
4、心肌缺氧。
5、伤肝。
建议:生气时喝杯水。
水能促进体内的游离脂肪酸排出,减少毒性。
6、引发甲亢。
建议:生气时放松坐下,闭眼,做深吸气。
7、伤肺。
8、损伤免疫系统。
3、笑也有禁忌。
不宜大笑的人: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病患者;刚做完外科手术的患者;疝气患者;心肌炎患者。
不宜大笑的情况:进食或饮水时,大笑易使食物或水进入气管,导致剧烈咳嗽或窒息。
七、由《黄帝内经》衍生的情志养生方法1、转移法:在养生中,转移法是人们从忧郁、孤独、悲痛、“七情”内伤等各种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保护身心不受伤害的一种好方法。
当一个人为一件事闷闷不乐或者遭受不幸时,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转移注意力,转移想法,转移情绪。
比如找家人或同事聊聊天,逗逗小孩,看声电影,到街上挤挤人流,甚至开始紧张的工作。
(1)运动转移法;(2)颜色转移法;(3)音乐转移法:当你的情绪不佳时,可先听几段其情调与你的情绪相同的音乐。
接着再听一些情调与你的情绪相反的音乐。
比如,当你感到悲伤时,你就先听几段悲伤的音乐,接着再听一些愉快的歌曲。
这样,你的悲伤感就会消失。
(4)饮食转移法:(5)阳光转移法:有些人一到冬天就产生一种精神忧郁症,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冬天应多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6)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7)加强艺术修养。
(8)培养良好的爱好。
2、以情制情:(1)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四季养生保健宜忌-春季宜静补
四季养生保健宜忌-春季宜
静补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感到“活得很累”。
所以,春季宜静补。
按照传统医学理论,春季为少阳之时,肝木之气当令。
所以,调节情志最重要的是制怒。
因为,怒是七情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怒则伤肝”。
现代医学认为,不良的情绪将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紊乱,还会诱发多种疾病。
在生活的每天,特别是在春季,从情绪保健养生方面来讲,更应科学地安排一段静补的时间,一方面可以独处静坐,另一方面又可以闭目调息,轻轻松松地聆听音乐。
这样一来,可以达到身心皆静的目的,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情绪管理法:五行相生,五情相克
情绪管理法:五行相生,五情相克《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怒就是发怒,喜就是高兴;“悲则气消”,悲是悲伤;“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黄帝内经》论五志:喜伤心(火)→忧伤肺(金)→怒伤肝(木)→思伤脾(土)→恐伤肾(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健康从心开始吗?”>一、喜克忧:这是一种利用使人愉悦的事物(如幽默的语言、滑稽的表演、喜剧电影等)抑制过度悲伤的方法,治疗由过度的悲伤而引起的恸哭、歇斯底里等症状.二、忧克怒:这是一种利用使人悲伤的事物抑制过度愤怒的方法,用于治疗由情绪亢奋引起的眩晕、狂躁、癫痫等症状。
三、怒克思:这是一种利用能够激怒人的事物抑制过度焦虑、恢复心脏和脾脏功能的方法,用于由过度焦虑导致的忧郁症、失眠症。
四、思克恐:这是一种利用使人焦虑的事物抑制恐惧的方法,用于摆脱恐惧情绪。
五、恐克喜:这是一种利用使人恐惧的事物收敛心力、抑制狂喜对心脏造成伤害、恢复心脏功能的方法,经常用于治疗笑病,以及由狂喜导致的情绪紊乱。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主要是根据中医的理论来具体的分析的.中医上说肝主木,肝的在志为怒,心主火,在志为喜,脾主土,在志为思,肺主金,在志为忧,肾主水,在志为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忌虑。思虑多由脾主,与夏季相应。正常的思考问题并不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然而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尤其在暑湿困脾的夏季,思虑过多容易气结于中,造成中焦气滞、水谷不化、精神萎靡,进而出现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脾胃不适症状。夏季脾脏易被湿邪所困,所以脑力劳动者要注意劳逸结合。
情志养生:四季情绪各有禁忌 Nhomakorabea您有没有过这些体验:发怒的时候面色发青,高兴过头忘了形象,思虑过度而胃口大减……这些发怒、得意、思虑等都是我们的思想活动,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春夏秋冬四季中,这些情绪最伤人,一定要忌。
春忌怒。春季属木,配属于肝,所以怒伤肝。大怒会让肝气上逆、肝阳上亢,从而损伤肝阴,容易出现高血压、头涨、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甚至晕厥等不适。可以说,发怒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所以要想好好保护肝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怒气不要太过。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时,不妨默数三下,平复心情,理智对待。
秋忌悲。悲就像秋风扫落叶的凄凉,毫无生机,气机内敛。自古悲秋多寂寥,所以秋天也是诗词高产的季节。过度悲伤不仅耗伤肺气,身体也会发出警告:出现面色惨淡、意志消沉、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证。《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日子久了,成林黛玉了,娇弱怕受风寒。肺为娇脏,秋季干燥,肺脏虚弱,悲伤会让情况雪上加霜,所以要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取而代之。
冬忌恐。过度惊恐伤肾,容易出现二便失禁,甚则遗精。冬天万物封藏,为来年积蓄能量,恐惧则使肾气封藏失职,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保持心态平和,遇事沉着冷静,不仅让生活更平顺,也会给身体带来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