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特性(上)_岩石力学

合集下载

岩体力学-第一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PPT

岩体力学-第一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PPT
第一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
本章内容:
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静力学瞬时和长期荷载荷载作用下); 岩石弹性参数确定;岩石的本构关系;岩石的破坏准则; 以及介绍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因素,常见岩石试验方法。
本章重点与难点:强度与变形特征 1.1 静力学特性 1.2 流变特性 1.3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1.4 破坏判据
c c1 0.778 0.222 h
d
1
2
2.5
3
h/d
13
点荷载强度指标(point load strength index):
P D2 c ——为h/d为2的试件单轴抗压强度
c 24 I s I s
I s ——点荷载强度指标,
普通材料试验机: 柔性试验机; 刚度较小; 不能控制荷载和变形; 只能做出岩石受力在达 到极限强度以前的变形 特征。
类型Ⅰ弹性的
类型Ⅱ 弹塑性的
类型Ⅲ 塑弹性的
类型Ⅳ 塑-弹-塑性的
类型Ⅴ 塑-弹-塑的
类型Ⅵ 弹-塑-蠕变的
4
类型Ⅰ:直线型; 包括玄武岩,石英岩,辉绿岩,白云岩和非常坚硬的石灰岩 类型Ⅱ:直线+弯曲下降; 石灰岩,粉砂岩,凝灰岩等致密但岩性较软的岩石 类型Ⅲ:下凹+直线 ; 花岗岩和砂岩等具有孔隙和微裂隙坚硬岩石 类型Ⅳ:S型直线陡且长,曲线较短 坚硬致密的变质岩,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类型Ⅴ:S型直线平且短,曲线长; 压缩性较高的岩石,片岩在垂直片理方向受压 类型Ⅵ:直线+弯曲; 盐岩
2P d2 d 2a
0.8 0.7 0.6 0.5
抛物线型压力分布 均匀压力分布 常位移条件压力分布 光弹试验
t
2P dh
P t 0.3 0.2 A

岩体力学岩石的变形特性

岩体力学岩石的变形特性

普通试验机得到峰值应力前的变形特性,多数
岩石在峰值后工作。 注:C点不是破坏的 开始(开始点B), 也不是破坏的终。 说明:崩溃原因, Salamon1970年提 出了刚性试验机下 的曲线。
刚性机
(1)刚性试验机工作简介
压力机加压(贮存弹性应能) 岩石试件达峰点强度(释放 应变能)导致试件崩溃。 AA′O2O1面积——峰点后, 岩块产生微小位移所需的能。 ACO2O1面积——峰点后, 刚体机释放的能(贮存的能) ABO2O1——峰点后, 普通机释放的能(贮存的能)。
(2)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形态 在刚性机下,峰值前后的全部应力、应变曲线 分四个阶段:1-3阶段同普通试验机。 4阶段应变软化阶段
特点:
①岩石的原生和新生裂隙贯穿,到达D点,靠碎块间的摩擦 力承载,故 D —称为残余应力。 ②承载力随着应变增加而减少,有明显的软化现象。
(3)全应力——应变曲线的补充性质
线性弹性体。
本构方程:k
应力应变曲线(见右图):
模型符号:H
o
虎克体的性能:a.瞬变性 b.无弹应性力-后应变 效曲线
c.无应力松弛 d.无蠕变流动
5.1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
(2)塑性元件
材料性质:物体受应力达到屈服极限0时便开始产生 塑性变形,即使应力不再增加,变形仍不 断增长,其变形符合库仑摩擦定律,称其 为库仑(Coulomb)体。是理想的塑性体。
b.弹性常数与强度的确定
弹性模量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H)建议三种方法
初始模量 割线模量
E0
d d
0
c
E50 / 50
切线模量 d / d 50
极限强度 c
2、反复循环加载曲线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1.1 简述岩石与岩体的区别与联系。

答: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力学性质可在实验室测得;岩体是指由背诸如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地质结构面切割的岩块组成的集合体,力学性质一般在野外现场进行测定,因此更接近岩体的实际情况,反映岩体的实际强度。

1.2 岩体的力学特征是什么?答:(1)不连续性:岩体受结构面的隔断,多为不连续介质,但岩块本身可作为连续介质看待;(2)各向异性:结构面有优先排列位向的趋势,随着受力岩体的结构趋向不同力学性质也各异;(3)不均匀性:结构面的方向、分布、密度及岩块的大小、形状和镶嵌状况等在各部位都很不一致,造成岩体的不均匀性;(4)岩块单元的可移动性:岩体的变形破坏往往取决于组成岩体的岩石块单元体的移动,这与岩石块本身的变形破坏共同组成岩体的变形破坏;(5)力学性质受赋存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岩体赋存有不同于自重应力场的地应力场、水、气、温度以及地质历史遗留的形迹等。

1.3 岩石可分为哪三大类?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强度高、均匀性好;(2)沉积岩:由母岩在地表经风化剥蚀后产生,后经搬运、沉积和结硬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强度不稳定,且具有各向异性;(3)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石.力学性质与变质作用的程度、性质以及原岩性质有关。

1.4 简述岩体力学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内容。

研究任务:①建模与参数辨别;②确定试验方法、仪器与信息处理;③现场测试;④实际应用;研究内容:①岩石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岩石的物理、水理性质,岩块在不同应力状态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征,结构面的变性特征和强度参数的确定等);②岩石和岩体的本构关系(岩块的本构关系,岩体结构面分类和典型结构面本构关系,岩体的本构关系);③工程岩体的应力、变形和强度理论(岩体初始应力测量及分布规律,岩体中应力、应变和位移计算,岩体破坏机理、强度理论和工程稳定性维护与评价):④岩石(岩块)室内实验(室内实验是岩石力学研究的基本手段);⑤岩体测试和工程稳定监测(岩体原位力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岩体结构面分布规律的统计测试,岩体的应力、应变、位移检测方法及测试数据的分析利用,工程稳定准则和安全预测理论与方法)。

岩体的力学特性(上)_岩石力学

岩体的力学特性(上)_岩石力学

变 质 结 构 面
1片理 2片岩软弱夹层
产状与岩层或 构造方向一致
片理短小,分 布极密,片岩 软弱夹层延展 较远,具固定 层次
结构面光滑平直, 片理在岩层深部往 往闭合成隐蔽结构 面,片岩软弱夹层 具片状矿物,呈鳞 片状
在变质较浅的沉积岩,如 千枚岩等路堑边坡常见塌 方。片岩夹层有时对工程 及地下洞体稳定也有影 响
Mar , 2007
34
第3章 岩体的力学特性
岩浆结构面
Mar , 2007
35
第3章 岩体的力学特性
断裂面
Mar , 2007
36
第3章 岩体的力学特性
层面
Mar , 2007
37
第3章 岩体的力学特性
层间错动面
Mar , 2007
38
第3章 岩体的力学特性
风化裂隙是由风化作用在地壳的表部形成的裂隙。
28
Mar , 2007
第3章 岩体的力学特性
成 因 类 型
主 地质类型 产 状
1节理(剪节 理、张节理) 2断层(正断 层、逆断层、平 移断层) 3层间错动 4羽状裂隙、劈 理


征 工程地质评价 性 质
张性断裂不平整,常 具次生充填,呈锯齿 状,剪切断裂较平 直,具羽状裂隙,压 性断层具多种构造 岩,成带状分布,往 往含断层泥、糜棱岩
岩 浆 结 构 面
1侵入体与围岩 接触面 2岩脉岩墙接触 面 3原生冷凝节 理
岩脉受构造结 构面控制,而 原生节理受岩 体接触面控 制
接触面延伸较 远,比较稳 定,而原生节 理往往短小密 集
与围岩接触面可具 熔合及破碎两种不 同的特征,原生节 理一般为张裂面, 较粗糙不平

岩土所考博复习资料岩石力学(个人总结)第二章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所考博复习资料岩石力学(个人总结)第二章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第二章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一岩石的密度指标1 岩石的密度:岩石试件的质量与试件的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内岩石的质量。

(1)天然密度:是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即(2)饱和密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全部被水充填时单位体积的质量,即(3)干密度:是指岩石孔隙中液体全部被蒸发,试件中只有固体和气体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即(4)重力密度:单位体积中岩石的重量,简称重度。

2 岩石的颗粒密度:是指岩石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固体的体积之比值。

公式二岩石的孔隙性1 岩石的孔隙比:是指岩石的孔隙体积与固体体积之比,公式2 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的孔隙体积与试件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公式孔隙比和孔隙率的关系式:三岩体的水理性质1 岩石的含水性质(1)岩石的含水率:是指岩石孔隙中含水的质量与固体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即(2)岩石的吸水率:是指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体的质量之比。

2 岩石的渗透性:是指岩石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作用下,水穿透岩石的能力。

它间接地反映了岩石中裂隙间相互连通的程度。

四岩体的抗风化指标1 软化系数:是指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它是岩石抗风化能力的一个指标,反映了岩石遇水强度降低的一个参数:2 岩石耐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性并变成完全丧失强度的松散物质的性能。

岩石耐崩解性指数:是通过对岩石试件进行烘干,浸水循环试验所得的指数。

它直接反映了岩石在浸水和温度变化的环境下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

3 岩石的膨胀性: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1)岩石的自由膨胀率:是指岩石试件在无任何约束的条件下浸水后所产生膨胀变形与试件原尺寸的比值。

(2)岩石的侧向约束膨胀率:是将具有侧向约束的试件浸入水中,使岩石试件仅产生轴向膨胀变形而求得膨胀率。

(3)膨胀压力:岩石试件浸水后,使试件保持原有体积所施加的最大压力。

五岩体的其他特性1 岩石的抗冻性: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2)上凹型(塑-弹性岩体)
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岩体及裂隙岩体 (3)上凸型(弹-塑性岩体)
结构面发育且有泥质充填的岩体。
(4)复合型:阶梯或“S”型(塑-弹-塑性岩体)
20结21/8构/17面发育不均或岩性不均匀的岩体。
23
(二)剪切变形特征:
(a)沿软弱结 构面剪切
(b)沿粗糙结构面、 软弱岩体及强风
化岩体剪切
(c)坚硬岩体 受剪切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小,破坏位移 大;峰后强度损 失小。
2021/8/17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较大,峰值强 度较高;峰后有 明显应力降。
峰前变形斜率大,
峰值强度高,破坏
位移小;峰后残余 强度较低。
24
(三)各向异性变形特征:(P101蔡)
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特性随方向不同而 表现出差异的现象称为岩石的各向异性。
2021/8/17
2
§3.1 概述
岩体=结构面(弱面)+结构体(岩石块体) 结构面:断层、褶皱、节理……统称
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因素:
结构体(岩石)力学性质、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 结构力学效应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水和地应力的作用)
2021/8/17
3
§3.2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地质学、复习、了解)
36
孔隙静水压力作用
(三)力学作用:
孔隙动水压力作用
当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中存在孔隙地下水时, 未充满孔隙的地下水使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
p
σα有效应力,σ 总应力,p 孔隙静水水压力
当地下水充满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时,使有效 应力减小:
p
2021/8/17
σα,σ ,p : 含义同上
37

岩石的地质力学特征

岩石的地质力学特征

岩石的地质力学特征岩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其地质力学特征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岩石的地质力学特征,包括岩石的类型、力学性质、破裂与变形等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岩石的类型。

岩石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壳或地幔中的熔融岩浆冷却所形成的,例如花岗岩和玄武岩。

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或溶解物质在地表沉积并经过压实而形成的,例如砂岩和石灰岩。

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例如片麻岩和云母片岩。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的力学性质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测试。

其中,最常用的是强度测试和弹性模量测试。

强度测试可以用来评估岩石的破裂和破坏的能力。

弹性模量测试则可以用来评估岩石的变形和回弹能力。

这些测试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岩石在地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破裂和变形。

其中,最常见的是岩石的断裂和褶皱。

断裂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并形成断层。

断层可以是平行于地层的走向、顺层倾向或垂直于地层的倾角。

褶皱则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挤压并形成褶皱。

褶皱可以是正褶皱或逆褶皱,取决于褶皱的折叠方向。

除了断裂和褶皱,岩石还可以发生岩浆侵入和岩石变形等现象。

岩浆侵入是指岩浆从地壳或地幔中向上运动并进入岩石中的过程。

岩浆侵入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岩浆柱、岩浆包裹体和岩浆岩等。

岩石变形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和体积的变化。

岩石变形可以是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取决于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外力的大小。

总结起来,岩石的地质力学特征包括其类型、力学性质、破裂和变形等方面。

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对于地质研究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岩石的地质力学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项目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岩石的了解也会越来越深入,为地球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北京交通大学高等岩石力学1 岩石与岩体的力学特性

北京交通大学高等岩石力学1 岩石与岩体的力学特性
(2) 第二种类型称为非稳定破裂型(第Ⅱ类岩石)
第Ⅰ类岩石
第Ⅱ类岩石
大理岩
花岗岩
(c)
凝灰岩
(d)
绿色凝灰岩
日本河津凝灰岩
日本秋芳大理岩
日本稻田花岗岩
秋芳大理岩
稻田花岗岩 河津凝灰岩
葛修润等人(1994)对此峰后曲线提出了不同的看 法,认为所谓的Ⅱ型曲线只不过是人为控制造成的, 实际上并不存在。
圆锥形破坏
柱状劈裂破坏
圆锥形破坏试件内应 力状态
【思考】:如果一个试件上
面软下面硬,在单轴压缩下
会出现什么样破坏。


6 岩石的变形参数的确定 岩石的变形参数主要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若岩石为线弹性材料(满足虎克定律)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岩石弹性模量的三种计算方法 (1)切线模量
0
(2)割线模量
2 测试内容
1. 轴向荷载;
2. 轴向变形; 符号规定: 3. 径向变形; 压 、缩—— + 4. 轴向应变 ; 拉 、胀—— - 5. 径向应变 。
3 试验数据整理
——试件的轴向应力; P——试件的轴向荷载; D, H——试件的直径和高度。
P
x z
y
体积应变:
P
根据以上的试验测量结果,可以绘制岩石的轴 向应力——轴向应变关系曲线、轴向应力——径向 应变关系曲线、轴向应变——横向应变关系曲线以 及轴向应力——体积应变的关系曲线等 。
通常把岩石由脆性转化为延性的临界围压称为 转化压力。
7) 三轴压缩下的破坏特点
8) 三轴压缩实验资料整理
三轴压缩试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确定岩石的强度准 则,通常将同一批试件(5~7块)在不同围压下达到破 坏时的极限莫尔圆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下,然后再绘出这 些莫尔圆的外包络线,即岩石的强度曲线。

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强度准则

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强度准则

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强度准则岩石力学性质主要是指岩石的变形特征及岩石的强度。

由于在石油工程中,并壁稳定、出砂分析、水力压裂、储层物性变化等都与岩石力学性质亲密相关,因此有必要讨论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其在物理环境下应力场中的反映。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许多,例如岩石的类型、组构、围压、温度、应变率、含水量、载荷时间以及载荷性质等。

要讨论这些简单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只能在试验艾博希室内严格掌握某些因素的状况下进行。

岩石的变形特性,最直观的表达方法是通过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及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表示。

通常首先讨论在常温、常压(即室温与通常大气压)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然后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下岩石的力学性质。

这样才能渐渐弄清在地质条件下,综合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岩石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产生脆性破坏,但深埋地下的岩石却表现为明显的延性。

,岩石这一性质的变化是由于所处物理环境的转变造成的。

所谓脆性与延性至今尚无非常明确的定义。

一'般所谓脆性破坏是指由弹性变形发生急剧破坏,破坏后塑性变形较小。

延性是指弹性变形之后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导致破坏,或直接进展为延性流淌。

所谓延性流淌IC现货商是指有大量的永久变形而不至于破坏的性质* 对于岩石而言,破坏前的应变或永久应变在3%以下可作为脆性破坏,5%以上作为延性破坏,3% 一5%为过渡状况。

由于地下的岩体和井壁围岩均处于三向应力状态,所以对岩石力学性态的测定不能靠简单的单轴压缩试验方法,而必需在肯定的围压作用厂(必要时还要考虑温度的作用)进行试验测定。

真三轴试验(岩石上三个主方向的作用力均不等)非常简单,一般均不采纳。

普退采纳的是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方法,一般用圆柱形岩样,在其横向施加液体围压,即在水平的两个主方向上的应力相等且等于围压久,如图1—1所示。

假如上下垫块是带孔可渗透的,亦可通入孔隙流体压力以讨论孔隙压力的影响。

在试验过程中把岩样放在高压室中先对岩样四周用围压油加压至所需的值9c(需要时亦可加孔隙压至所需的夕。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体力学性质
2021/3/6
8
四、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结构面是通过结构面的产状、形态、延展尺度 等几何特征参数和密集度与充填物等状态,来 描述对岩体强度和工程稳定性影响的。
1.结构面的产状对岩体是否沿某一结构面滑动 起控制作用。
2.结构面形态决定结构面抗滑力的大小,当结 构面的粗糙度越高,其抗滑力就越大。
3.结构面的延展尺度在工程岩体范围内,延展 尺度大的结构面程岩体力学性质
2021/3/6
9
三、岩体破碎程度的指标(补充)
1.裂隙度
(1)定义 裂隙度K是指沿着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节理 的数量。
(2)计算
1)设某节理取样线长度为L,沿L内出现节理的数 量为n,则 Kn L
2021/3/6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体力学性质
划分依据 原生岩体结构呈块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层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块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层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块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层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块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层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块状 原生岩体结构呈层状 原生岩体结构特征已消失 原生岩体结构特征已消失
7
2)沿取样方向节理的平均间距d为
d 1 L Kn
岩石力学与工程岩体力学性质
2021/3/6
10
2.切割度
(1)切割度
是指岩体被节理割裂、分离的程度。
(2)计算
1)仅含一个节理面的平直断面,节理面面积 a,平
直断面面积A,其切割度 X e 为
Xe
a A
2)当岩体被完全切割时,Xe 1 ;未被切割时,
级 序 结构类型
划分依据
Ⅰ Ⅰ1 块裂结构 多数软弱结构面切割,块 状结构体
Ⅰ2 板裂结构 一组软弱结构面切割,板 状结构体

岩石力学-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岩体力学性质

裂隙度 岩体破碎程度分类 (一)裂隙度K 切割度
单组结构面 多组结构面 实例: k=4/10=0.4/m d=1/k=2.5m
1.单组节理 设勘测线长度为 l ,在 l 上出现的节理的个数为n, 则 k = n l 节理之间的平均间距为
l 1 d = = n k
10m
按间距分类
d>180cm d=30~180 d<30 d<6.5
块裂结构岩体
断续结构岩体
散体结构岩体
碎裂结构岩体
碎裂结构岩体
2.2.4岩体结构的相对性及工程岩体结构的唯一性
2.3岩体结构面及其充填物
结构面: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而厚度较小的二维面状地质 界面。 2.3.1结构面的类型及特征
沉积结构面 岩浆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
结构面分类
变质结构面 构造结构面 次生结构面
抗剪强度
节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切向变形
节理变形 扩容现象
(一)节理强度与剪切变形的关系 节理“τ − δ ”曲线分为4类。见下图 强度准则:τ
= c + σ tg ϕ
a-充填节理
b-齿状节理
c-充填齿状节理
d-复位式
四种典型的节理强度和位移关系曲线
(二)节理抗剪强度和扩容分析
基本理论:库仑准则 τ = c + σ tg ϕ 滚动摩擦 类型:面接触、齿状接触 转动摩擦
δn −ξ = s δ ξ δ
max n
−δ
n

n
t
法向刚度: K
n
K n 0 δ max + δ = K n0 K n 0 δ max = K n0 1 − K JCS = 0 . 02 δ n0 δ

岩体力学-岩体的力学特性.PPT

岩体力学-岩体的力学特性.PPT

Xe变化在0-1之间变化; Xe值愈大说明结构面的连续 性愈好; 当Xe=1时,结构面完全贯通。 当Xe=0时,岩体完整。
9
迹长:在岩体中沿结构面延展 迹线的长度。
岩体按切割度Xe的分类表 用结构面的迹长来描述和评 价结构面的连续性,并制订 了相应的分级标准 名称 切割度Xe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1978)建议
III 级
IV 级
划分II类岩体结构 的基本依据 是岩体力学性质和 结构效应基础 坚硬结构面 破坏岩体的完整性, 与其他结构面形成 不同类型边坡破坏 方式。 16
结构面分级-4
级序 分级依据 地质类型 力学属性 影响岩体稳定性
分布随机,降低岩 块强度,是岩块力 学性质效应基础。 硬性结构面 若十分密集,又因 风化,形成松散介 质。
1.结构体的相对大小 2.结构体的块度 3.结构体的形状 板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锥状结构体
19
2.2 岩体静力学特性:
包括剪切变形和抗剪强度,以及法向变形;以剪切试验为研 究手段。 不连续面在剪切试验,包括室内剪切试验和现场剪切试验, 试验装置和简图 填充物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 1 夹层厚度:随着厚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与法向应力的 大小有关 2 矿物颗粒:随着颗粒直径增大而增大,超过30mm,变 化不大 3 含水量:含水量增大导致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
K=n/L , d’ =1/K=L/n 线密度Kd:若取样线垂直结构面,则裂隙度被称为线密度。 间距d:同一组结构面法线方向上结构面平均距离。 Kd=n/L , d =1/Kd=L/n
11
多组结构面裂隙度K的计算: Ka=1/max =cosξa/da Kb=1/mb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sξb/db · · · · · · , Kn=1/mnx =cosξn/dn K=Ka+Kb+· · · +Kn

1岩石力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1岩石力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d
s
A h
式中,γd为岩石的干密度(g/cm3);gs为被测岩样在 105℃一110℃的温度下烘干24 小时的质量(g);A为被测 岩样的平均断面积(cm2);h为被测岩样平均高度(cm)。
38
一、岩石的质量指标 岩石密度测定方法二:水中称重法 首先称量不规则岩样的质量(gs),再浸入水 中称其质量(gw)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 不规则岩样的体积(V),即可计算出岩样密 度(γ)。 遇水崩解、溶解和干缩湿胀的岩石不能用此 法测其密度。
岩石力学
胶 结 连 结
二、岩石的常见结构类型
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 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 空隙。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 粒间空隙、微裂隙等。 岩石中的微结构面一般是很小的,通常需在 显微镜下观察才能见到,但它们对岩石工程性 质的影响却是相当大的。 有些专家认为缺陷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决 定性因素。
岩石力学
岩 浆 岩
三、岩石的地质成因分类
沉积岩是由风化剥蚀作用或火山作用形成的物 质,在原地或被外力搬运,在适当条件下沉积下 来,经胶结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其矿物成分主 要是粘土矿物、碳酸盐和残余的石英长石等。
沉 积 岩
岩石力学
三、岩石的地质成因分类
岩石力学
三、岩石的地质成因分类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岩性 一般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沉 积 岩
变 质 岩
岩石力学
三、岩石的地质成因分类
3、区域变质岩 这类变质岩分布范围较广,岩石厚度较大, 变质程度较为均一,最常见的有片麻岩、片岩、 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和大理岩,混合岩是介 于片麻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岩石。
变 质 岩
岩石力学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衡量岩石透水性的指标为渗透系数(K)。一般来说, 完整密实的岩石的渗透系数往往很小。岩石的渗透系数 一般是在钻孔中进行抽水或压水试验而测定的。
八、 岩石的变形特性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能够恢复的性质。
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不能恢复的性质。
脆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物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能力 的性质。
变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线弹性变形 非线弹性变形
a线弹性类岩石――σ~ε曲线呈线性关系,曲线上任一点 P的弹性模量E:
E
泊松比μ: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
c2 c1 a2 a1
此强度下降值与融冻试验前的抗压强度σc之比的百
分比代表抗冻系数Cf ,即
Cf
c cf c
100%
可见:抗冻系数Cf 越小,岩石抗冻融破坏的能力越强。
七、岩石的透水性
地下水存在于岩石孔隙、裂隙之中,而且大多数岩 石的孔隙裂隙是连通的,因而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地 下水可以在岩石中渗透。岩石的这种能透水的性能称为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大小不仅与岩石的孔隙度 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孔隙大小及其贯通程度有关。
条件(整体和碎块,浸水时间等)有关。
(2)岩石的饱水率(ω2)
岩石的饱水率指在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
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ω2与岩石干重量Ws之比,
即:
2
W2 Ws
100%
(3)岩石的饱水系数(Ks)
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称为岩石的饱水系数,即
Ks
1 2
饱水系数反映了岩石中大开空隙和小开空隙的相对 含量。饱水系数越大,岩石中的大开空隙越多,而小开 空隙越少。

岩石力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1)承压板端部的摩擦力及其刚度(加垫块的依据) (2)试件的形状和尺寸
形状:圆形试件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好加工 尺寸:大于矿物颗粒的10倍; φ50的依据 高径比:研究表明;h/d≥(2-3)较合理 (3)加载速度 加载速度越大,表现强度越高 我国规定加载速度为0.5 -1.0MPa/s (4)环境 含水量:含水量越大强度越低;岩石越软越明显,对泥岩、 粘土等软弱岩体,干燥强度是饱和强度的2-3倍。 温度度:180℃以下部明显:大于180℃,湿度越高强度越 小。
计算公式:由弹性力学Boursinesq公式
σt
=
2P πdt
劈裂破坏时最大压力 岩石圆盘试件厚度
岩石圆盘试件直径
①荷载沿轴向均匀分布 要求
②破坏面必须通过试件的直径 注:①端部效应 ②并非完全单向应力
由巴西人Hondros提出
抗弯法(梁的三点弯曲试验)
梁边缘到中性轴的距离
σ t = MC / I 梁截面绕中性轴的惯性矩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试验施加的围压
S ''' c
=
Sc
+
1+ 1−
sin sin
ϕ ϕ
σa
岩石三轴抗压强度
岩石内摩擦角
粘聚力 内摩擦角
Mohr’s strength envelop
1.4.1.4点荷载强度指标(point load strength index)
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的现场试验方法。 试件:任何形状,尺寸大致5cm,不做任何加工。 试验:在直接带到现场的点荷载仪上,加载劈裂破坏。
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影响因素
(1)侧压力的影响 围压越大,轴向压力越大
(2)加载途径对岩石三向压缩强度影响(下图)

2.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上-岩石力学(张子兴)

2.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上-岩石力学(张子兴)
下关系:
g
式中, ——重力加速度,m/s2。
g
(2-2)
8 第8页,共79页。
第2章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2.2 比重 specific gravity
岩石的比重就是岩石的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
与 1 个大气压下 40C 时纯水的容重的比值,可由下式计算:
Gs
胶结物联结在一起,这种联结的岩石的强度取决于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类型。
岩石的构造( structure ) 则是指各种不同结构的矿物集合体的各种分布和排列方式。 一般来说,岩石“结构”一词是针对构成岩石的微细粒子部分而言,而岩石“构 造”是指较大的部分。
3
第3页,共79页。
第2章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2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岩石孔隙中的水将结冰,其体积增大约 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 变,直至破坏。
19 第19页,共79页。
第2章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常见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值
20 第20页,共79页。
郭璞《葬经》
•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
(穴场的土欲细嫩 ,润而无余气,如切脂肪裁脆玉,并且具备五行)。
容重 。 w
、干容重
和饱和 d
•测定岩石的容重可采用量积法(直接法)、水中法或蜡封法。具体采取 何种方法,应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岩样形态来确定。
6 第6页,共79页。
第2章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7
第7页,共79页。
第2章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的密度定义为岩石单位体积(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的
质量,用 表示,单位一般为kg/m3。它与岩石容重之间存在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