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方案

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方案
3、 介绍名人,锻炼能力。介绍名人是以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合性教育活动。试图通过学生自己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的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从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等方面建立广阔的视角,在探究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并从中主动接受人生理想教育。
三、讲述荆州故事,颂扬传统美德。
【2】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中、下),复旦大学
【3】《荆楚百位名人》、《荆楚百件大事》、《荆楚百处名胜》、《荆楚百项非物资文化遗产》等4套普及丛书。
课题组对开题报告的意见及建 议
课题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二、走近家乡名人,触摸他们的灵魂。
荆楚大地,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就是这么一块土地,生养的男人才华横溢,生养的女子国色天香。而作为楚文化发祥地、楚国故都、三国战略中心的荆州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在滔滔的历史长河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他们或生于荆州,或长于荆州,或成于荆州,或败于荆州,在荆州的历史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的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们的子子孙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一代明相伍子胥,万历首辅X居正,中华第一诗人屈原······利用这些身边耳熟能详的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让学生走近家乡名人,了解他们的事迹,触摸他们的灵魂,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形成美德。可以采取具体做法:
1、以荆州为题材,进行摄影、绘画、小报、书法创作等展示,宣传自己的家乡荆州。
2、为亲人和朋友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如包粽子比赛等。
研 究
方 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情况。
2、行动研究法:围绕课题总体目标,对开展的各种语文活动进行研究,边探索,边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教案篇一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当我读完《中华美德颂》之后,我知道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包括它的形成和发展,还明白了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是支撑民族进步的基石,所以我们应该发扬它。

想要发扬传统美德,传承道德文化,就必须了解传统美德的五大理念和道德文化的特征。

那么,首先让我们走进中华的传统文化中来了解一下美德文化和道德文化吧!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五大理念?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仁、义、礼、智、信“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五大理念,这五大理念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仁“是指要有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主要倡导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怀、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是世间万物共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道德规范。

“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即“正义之气“。

是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仗义会道的做人态度。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等规矩,即“礼仪之规。

“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

“智“是指要具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已知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

“信“是指要具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是人们交往和处事的道德准则。

“仁、义、礼、智、信“五大理念的关系,既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这是人们理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和主要品行。

由于现在的人们缺乏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就触碰了它并且违反了它,相信对传统美德了解之后,人们会主动去维护它并且发扬它。

你看中国的礼仪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中国还是“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礼“的起源,是我国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

西周时,周公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张以“礼乐“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大教育家孔子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

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通用5篇)

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通用5篇)

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怎样写活动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帮助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爱家、爱家人的情感。

核心要素:父母病我安慰父母累递杯水做家务我帮忙父母爱记心上活动准备:开展“尊敬长辈周”活动,让幼儿再家中尝试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通过提问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说一说本周为长辈都做了哪些事情?”(二)关键步骤:1、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本周为长辈都做了哪些事情。

2、老师做记录。

可以使用大白纸制成记录表,题目为“尊敬长辈周”活动记录表,底下的表格左边一栏写上幼儿的姓名,右边一栏则对应姓名写上这个小朋友所做的事情。

如帮妈妈扫地、择菜等。

3、将记录好的经验图表张贴再教室外礼仪教育专栏里,可以请孩子们有时间进行阅读,也可请家长阅读。

(三)引歌套词1、自选歌曲旋律,并填词(三字儿歌内容)。

2、老师伴奏,幼儿颂唱。

活动延伸:1、诗歌欣赏:《妈妈的爱》《让奶奶睡午觉》《爸爸的呼噜》2、设立信箱,请家长给孩子写表扬信,正面强化和鼓励孩子尊敬长辈的行为。

家园互动:1、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家园专栏向家长讲解孝敬,希望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长辈,给幼儿正确的影响。

2、平时,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

注意事项:家长应身体力行地关心长辈,给幼儿树立榜样。

传统美德教育主题活动方案2设计意图:谦让二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小鹏油如果没有人去引导,去教育,都是不愿意谦让的,为了让小朋友们学会这一样美德,我们需要耐心的教会小朋友们,让小朋友们懂得分享,懂得谦让。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懂得谦让,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传统美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提高道德素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 增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2. 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难点1. 如何将传统美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如何培养和创新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传统美德的概念和内涵。

- 提问:你们对传统美德有什么了解和认识?2. 基本概念(1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 学生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 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案例,如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

-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传统美德,并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5. 创新与实践(10分钟)- 学生思考如何创新传统美德,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讨论会的收获和体会。

- 学生填写反馈表,对本次讨论会进行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会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讨论会的总结和反思。

-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讨论会的评价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资源- 教学PPT:展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特点和相关案例。

- 讨论材料:提供一些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文章、故事和视频等,供学生小组讨论和分析。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班级讨论会教案目标本讨论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和传承这些美德。

教学步骤1. 概述传统美德的定义和意义(10分钟)- 介绍传统美德的概念,如诚实、守时、尊重他人等。

- 强调传统美德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如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促进社会和谐等。

2. 分组讨论传统美德的种类和特点(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种传统美德,如孝顺、勤劳等。

- 要求学生探讨该美德的具体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小组展示和总结(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研究的传统美德,并分享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

- 整理并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强调各种传统美德的共同点和重要性。

4. 案例分析: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0分钟)- 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运用传统美德解决问题,如在职场中处理冲突、在家庭中维系关系等。

-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回顾讨论会的内容,强调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和践行传统美德,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德。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寻找身边的榜样人物,了解他们如何践行传统美德。

-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 鼓励学生撰写关于传统美德的文章,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参考资料- 《传统美德启蒙教育手册》- 相关网络资源。

传统美德活动方案8篇

传统美德活动方案8篇

传统美德活动方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传统美德活动方案8篇活动方案中的详细说明能够确保活动场地的准备和布置工作与其他环节的衔接顺畅,活动方案能够提供详细的场地布置清单和任务分工,使工作分工明确、协作顺畅,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传统美德活动方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实践研究方案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实践研究方案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实践研究方案吴江市震泽实验小学课题组〔研究背景〕1、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氧”。

如何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挖掘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知悉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让他们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中的传统美德融入自己的践行中,从而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已成为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2、我镇是江南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沧海桑田的演变给后代留下了厚重的学校文化。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懂得我们的国家迫切需要培养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素质的真正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未来公民。

这对教育战线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基础教育因此开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刻变革。

青少年的德育价值取向因此愈来愈受到关注与重视。

因而,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新植入先进文化的因子,使之成为我校的一种品牌,成为德育建设的有力船桨。

〔概念界定〕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

我校充分利用本镇的地理文化优势及教师、网络、图书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编写了独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实验与研究,形成了一套能够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校本课程教材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校本课程教材包括《太湖蚕》、《慈云被》、《禹迹魂》等,在家乡前贤的伟业和德行基础上扩展,选取了“忠、仁、仪、俭、孝、礼”等方面的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涵盖了哲学、伦理、政治、修身诸多方面。

阅读这些小故事以及由此进行生发拓展的课外阅读(例如阅读P8上的小故事《精忠报国的岳飞》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收集阅读岳飞的诗词及当时的创作背景等等,以更具体实感地了解这位人民英雄及他的人文情操),这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更有益于学生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方案XXX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背景: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

为贯彻精神,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吸引和鼓励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认识了解中华优秀经典著作、提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问题: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作为必修课程,与升学考试也无必然联系,因此,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

其中,无课程标准、无教材及相应的评价机制、学校之间和地区之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交流不够、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等,都是制约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的关键问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本课题特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XXX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优良的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包括: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语言、文学、艺术等,如: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名著、诗歌词赋、传统艺术、民风民俗、中华武术、传统中医等。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优秀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其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传统文化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落实到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

本研究旨在总结和反思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并探索和研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活动开展等,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宗旨。

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报告

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容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既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应有之义,又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所以,我们在对青少年进展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参加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青年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

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好,通过适合其兴趣和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教育;继承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容〔一〕研究容1、建立班级文化环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通过对班级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建立,营造一个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景。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在教学活动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容,帮助学生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基。

3、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在班级德育常规工作中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德。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价值(一)优化环境,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气氛校园环境是承载文化精神,展现其美的意境的客体,审美是学生心灵和校园环境沟通的中介。

班级从创立人文环境,营造气氛入手,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冶情操,修身养性之功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化、民族精神,传统伦理道德,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君子人格和儒雅风。

我们把"阅读〞作为创立优雅校园的载体,提出"读书是最好的美容〞。

开展阅读活动,廊道设有"教师推荐书〞,班级建立图书角,配备图书管理员,鼓励学生进展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图书交流,要求学生保护书籍,做好读书摘记或撰写读后感。

鼓励学生向同学推荐与年龄适宜的好文章、好书籍,在教室里开辟"我爱读诗歌〞、本周推荐〞等栏目。

开展"红领巾-中国梦〞活动,鼓励学生交换阅读过的旧书,提高图书使用率,更好地实现它们的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20xx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号召,明确提出了“从增强爱国感情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同年,上海市确立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德育主题,本研究课题系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组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中的民族精神内涵以及各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不拘一格地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视野。

本课题自20xx年10月提出课题申请以来,严格遵照“课题管理条例规定”,开展了近一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工作,如今顺利实现研究目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

19xx年,蔡元培先生在美国访问期间着重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特别介绍了孔子、墨子的教育思想。

在考察了欧美教育之后,他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孔墨的精神;二是英国人格教育的精神;三是德国、法国的专深研究;四是美国服务社会之教育等。

但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注重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还是以外来移植为主,抛弃了自己的优良传统,许多优秀民族文化正在消失。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

《新读写》杂志在一些高校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

传统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谚语”等支离破碎的形式,残留于学生们的话语里。

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

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说,一些外国人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还情有可原,但一些中国学生也这样认为就很可悲了。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我们学生重视、传承与发展。

学校实施传统美德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究

学校实施传统美德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究

与。 通过专 门“ 家校联 系卡 ” 形式 , 各实验班级每学期都要通过召开 家长会形式 , 请家长提建议 、 谈体会 ,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督促 、
的传统美德 , 培养少年儿 童高 尚的道德情操和 良好的行为习惯 , 既 传统道德教育活动课 , 要求各班根据对象和教育 目标 的差异 , 适当增 是小学德育 作的重要 内容 ,更 是历史 和社会赋予教师 的责任和 删教育内容 , 调整教学重点, 充分体现课 晒胜、 主体 陛和活动性。
使命 。 那么 , 小学德育 [ 作 的现状如何?实施学校传统美德教育 的

内容有效 对接 , 既融于社会现实又易于被学生接受 。 每个德育 目标
又包括六个部分 的内容 :
疏导。
7 . 寓 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家庭教育 中 实验之初 , 我们就把传统道德教育 的 目标 、 内容和活动安排用
公开信的方式 印发到每个学生家长 , 以获得家长的支持 、 配合和参
2 0 1 3年 7月 2 8日
育天 地
学校 实施传统 荚德教育有 效途径 的探究
文/ 程 军
摘 要 : 培养少年 儿童高尚的道德 情操 和 良好的行为 习惯 , 既是小学德育工作 的重要 内容 , 更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教师 的责任和使 命 。开展 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 , 连续几年来不断探索与实践, 构建 了校本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
近几年来 , 小学德育 [ 作在爱 国主义教育 、 日常行为规范教 育和
中华 文化 博大精深 ,我校课题组全体人员在充分研读各种传 用“ 五四” “ 清 明” “ 端午” “ 七一 ” “ 十一 ” “ 春节 ” 等重 大节 日、 纪念 日, 统道德教育文献 的基础 上 , 坚持 “ 批判继 承 、 古为今用 、 整体优化 ” 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 、 纪念活动。 的原则 , 确立 了校本 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教 育的 目标 与内容体 系: 5 . 寓 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养 成管理教育 中 年级 : 孝敬父母 、 尊敬 老师 、 爱戴长辈 、 友爱 同学 ; 遵循知 、 情、 意、 行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 , 我们 把中华传统道德 二年级 : 尊崇礼仪 、 为人谦逊 、 举止文雅 、 勤奋好学 ; 与《 小学生守则》 ( ( / J 、 学生行为规范》 和《 沭师 附小学生一 日常规》 有 三年级 : 珍惜时间 、 勤劳节俭 、 讲 究卫 生 、 保护环境 ; 效对接 , 把每个条 目分解成若干条具体 实施细则 。 四年级 : 言而有信 、 行 为守范 、 知恩图报 、 知错就改 ; 6 . 寓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心理健康教育 中 五年级 : 严于律 己、 宽 以待人 、 见贤思 齐 、 积极进取 ; 开设心理辅导课 、 成立心理 咨询 室 , 开通 “ 心语 信箱” , 对学生 六年 级 : 热爱祖 国、 关怀 民众 、 志存高远 、 求实创新。 在人际交往 、 情绪调节 、 学 习方法 、 环境适应等方 面的心理 问题进 这 2 4个 德 育 目标 体现 了中华 民族 传统 道德 的 核心 内容 即 行积极 预防和有效干预 ,运用 中华传统道德 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 “ 忠、 孝、 诚、 信、 礼、 义、 廉、 耻、 勇” 。其隐含 的道德 内涵与现行 德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集锦长春市朝阳区课题组2006.9前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立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德育工作的坚实基础。

朝阳区教育局十分重视此项研究,十几年来始终把传统美德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取得了丰硕成果。

连续被评为总课题组优秀实验区,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示范区。

我区最主要的收获是在研究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

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锻炼,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收获。

同时,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展,培育了大批优秀学生。

学生在受教育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有价值的人生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从小知荣、知耻,懂礼、达礼,明辨是非,诚实守信,为将来做合格的、有能力的、成就大业的社会公民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此项研究赢得了社会、家长的广泛赞誉,也促进了名学校的发展和建设。

目前,朝阳区传统美德教育已形成区域性研究,各中小学立足校本,联系实际,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构建各自的研究体系。

在金秋这一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把累累硕果献给社会,献给家长,献给广的教育工作者。

值此之际,衷心感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对朝阳区多年来的指导和支持,关心和爱护。

也向广大参加研究的同仁道一声:您们辛苦了,向您们致敬!朝阳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2006年9月区域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朝阳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朝阳区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起步早,早在1992年就有解放小学、安达小学、北安小学、崇智小学、明德小学、开运小学、宽平小学、朝阳实验小学、白山小学、安民小学、68中学等11所学校先期参加实验。

他们的经验已被编入到国家总课题组出版的《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实验校实录》中。

1992年朝阳区成立了课题组,有专人抓课题的研究,把重点放在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上。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倡导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为了深入落实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首先,我们将在学校内部组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包括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朗诵比赛、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通过参与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此外,还将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传授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中华美德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此外,我们打算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体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另外,我们还将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开展线上教育和互动交流。

通过推出相关主题的微课、互动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我们将全面落实“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致力于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助力他们真正成为品德高尚、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第 1 页共 1 页。

《传统美德教育》班级主题教案

《传统美德教育》班级主题教案

《传统美德教育》班级主题教案1. 主题背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历代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2. 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教学内容- 传统美德的定义与内涵- 传统美德的特点与价值- 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传统美德的特点与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美德的实践。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6.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7. 教学资源- 教案、PPT、案例素材- 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参考书籍、论文等文献资源8. 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与连贯。

9. 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传统美德的价值。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 教师要以身作则,践行传统美德,为学生树立榜样。

10. 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范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范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范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范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于1990年提出,并展开研究,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

十年来,在各级D政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广大实验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与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厚成果,为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民族化、科学化,为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作出了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对学校德育内容是一项重大改革,是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研究。

十年来,课题组根据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确定实验研究内容与目标,组织实验区点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系列概念、重要意义、实验原则、德目内容、实验方法、运行模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方案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概念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什么叫区域传统美德教育?本课题在研究中对这三个新概念界定如下。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

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

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

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

传统美德教育的教研活动(3篇)

传统美德教育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挖掘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以“传承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深入挖掘传统美德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传统美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教师们讲解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实施策略。

通过讲座,使教师们对传统美德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2. 传统美德教育案例分享组织教师分享在传统美德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通过案例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传统美德教育课程设计研讨围绕传统美德教育课程设计,开展研讨活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将传统美德融入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美德实践活动,如经典诵读、孝道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提升道德素养。

5. 传统美德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传统美德教育评价体系,将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活动实施1. 组织教师参加传统美德教育专题讲座,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接受专业培训。

2. 收集整理传统美德教育案例,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3. 安排教师分组研讨,针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4. 组织学生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实践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5. 建立传统美德教育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五、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范本模板】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范本模板】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主要研究阶段:1。

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1)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2)校本文化: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中华美德经典诵读(3)行为文化: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对校园具有影响的师生家庭成员及有关社会人士开展“感动大家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4)显性文化:面向社会、家长、师生征集特色办校建议,多方筹集资金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2.实施阶段2017年8月—2019年12月(1)落实研究方案,引领实践活动.在全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如低年级的“五每”,即:“每日一句古训”“每周一个故事" “每旬一次欣赏"“每月一次评比"“每学期一个主题”;中年级的“五小”,即:争做“小故事家”、“小画家”、“小作家"、“小制作家"、“小演说家”;高年级的“五大”即:美德故事大家讲、中华美德格言大家诵、中华美德精神大家谈、中华美德人物大家评、中华美德行为大家传等。

(2)定期对实验教师的实验进程进行指导。

(3)做好实验过程跟踪指导和阶段成果定期梳理汇总工作。

3.总结阶段2019年8月—2019年12月(1)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结题报告。

(2)课题成果汇报展示。

(3)结集出版课题研究纪要。

采取二项措施。

1、加强领导,行政推动。

为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局领导相当重视,教文体局副局长、课题组负责人张刘祥不但对开展活动提出了指导,还亲自设计有关活动。

我们还以局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意义,并规定了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

如: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可利用班、团(队)、校本课程教学或其他活动时间进行;授课教师以学校主抓德育工作的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为主,并在校长、书记牵头的基础上,由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导主任或政教主任负责组织落实,安排好讲课和教研活动以及学生活动等.同时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全区今后若干年学校德育的主要工作,是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新尝试,也是我们第一次较系统、长时间的德育活动,将作为局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打破旧的模式,大胆创新,创出特色,抓出经验。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古代,就提出了,人“不学礼,无以立”,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和规范,然而它们之中仍存在若干相通和可以互相借鉴的成分。

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小学中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

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中小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大至行为放浪,甚至触犯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传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把中华传统美德确立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我们认为:成才必先成人,现代德育内容可以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继承和发扬。

因此,根据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组的研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确立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的研究”为我校的研究子课题,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我校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现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理念
探索和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对学生进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养成适应新时代的公民道德。

二、研究内容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自强不
息三项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三项教育的新情况、新特点。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三项教育的实效性方式、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方式
1、问卷调查
2、访谈法
3、实践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
5、学科渗透
结合各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素材,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6、提高师德修养
加强教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将传统美德内化为教师的自身素质,外显为教师职业道德。

7、以活动为载体
围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个主题,突出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三项教育,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熏陶、感染师生,提高实效性。

8、创新活动模式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的整体功能,创造开
放互动的教育活动模式,增强教育的社会实效。

9、发挥教育阵地功能
充分利用网站、墙报、橱窗、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到环境育人。

四、研究原则
1、批判继承的原则
中华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两重性。

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在课题研究中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原则,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2、古为今用的原则
中国传统道德,为今人留下了大量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其中有些东西一旦赋予新意,便可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所以,开展课题研究,必须对传统道德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使之体现时代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整体优化的原则
既要突出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三项教育,搞好相关学科的渗透教育,也要与其它德育内容,如:两史一情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使之融为一体,以提高德育整体水平。

4、针对性原则
针对学生在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自强不息方面
的现状与突出问题,采用生动具体的手段与方法“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提高教育实效性。

5、知行统一的原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必须通过实践去完成。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必须遵循知行统一的原则,注意实践性。

五、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有文字形式的科研成果,如结题报告、论文专集等。

但更注重无形的教育效果及社会效益。

本课题研究关系到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强调的是社会实效、强调的是全体师生传统美德教育总体质量的提高。

六、研究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陈永明
副组长:张长武桑振军
成员:全体班主任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主持:张长武
课题组成员:桑振军(课题组织、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成果的形成)
孙桐芹(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成果的形成)
甄广安(课题组织、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成果的形成)
李娜(协助课题组织、课题研究工作)
隋小丽(课题研究工作)
陈晓娣(课题研究工作)
谷宝琴(课题研究工作)
黄晓辉(课题研究工作)
其他参加研究人员:全体班主任、全体语、政、史科任教师。

七、具体活动安排
1、启动阶段(2007.9):
(1)确定课题组人员,成立课题研究机构,制定课题总体实施方案;
(2)搜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制定课题学习资料供参。

(3)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2、实施阶段(2007.9---2009.7)
(1)深入研究阶段(2007.9----2008.3)
①确定具体研究方案;
②开展调查问卷,完成调查报告;
③组织理论研讨会;
④以班级、年级的形式,展开课题研究;
⑤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2)检验实践阶段(2008.3---2009.3)
①进行理论总结分析,找出理论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和依据,进一步进行提高和创新;
②形成我校实践特色,形成一套教育实施方案;
③实行规范的管理和实验研究,深化和适时加强实验研究。

④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

3、结题阶段(2009.3---2009,9)
(1)进行总结、验收和数据材料的整理和分析;
(2)根据实验情况,完善理论研究,突出主导理论和典型案例;
(3)召开课题总结会
(4)结集并出征课题成果。

4、最终完成时间2009年9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科研论文、社会评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