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世界经济贸易地理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第九章_北美洲
工业
☆ 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工业基础雄厚、 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进。
☆ 北美洲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煤、原油、天 然气、铁、铜、铅、锌、镍、硫磺等,而锡、锰、 铬、钴、铝土矿、金刚石、硝石、锑、钽、铌以及 天然橡胶等重要的战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靠进口。
☆ 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为:生铁、 钢、铜、锌等均占20%左右,铝占40%以上,汽 车约占37%。
条件
低地的自然条件优 越较早吸引欧洲移 民定居开发
五大湖和圣劳伦斯 水道作为重要的出 海通道
靠近美国最发达的 制造业带,美国将 许多分支企业设在 这里,美国资本的 推进
加 拿 大 农 业 用 地
加拿大农业
农牧业并重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圣劳伦斯低地 小麦主要在北纬49度以北的内陆平原 渔业发达,纽芬兰渔场、太平洋沿岸渔场 林业主要在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核心区——中央诸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多 伦多、蒙特利尔、渥太华、哈密尔顿,
草原诸省: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阿尔伯达省, 主要农业区,落基山脉东侧矿产,温尼伯,
远西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温哥华 大西洋沿岸区:纽芬兰、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
爱德华王子岛,渔业 北部地区:北纬60度以北(因纽特人) 思考:中央诸省成为经济核心的条件?
美国经济特点及形成因素
美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地区集中,分布不 平衡
汽车工业:集中在底特律及其周围五大湖区各州,这里 集中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 司和克莱斯特汽车公司,其汽车产量和销售额均占全国 总数的80%左右。
造船业:集中在4个地区:波士顿、纽约为中心的大西 洋沿岸海湾地区;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圣地亚哥地区; 墨西哥湾各港口四周地区;五大湖沿岸地区。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ppt(新版)
3. 战后世界贸易地域结构的变化.
1)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超过了与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
2) 世界区域集团内的贸易迅速增长.
4. 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 不平衡.
2) 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 不平衡.
第二章 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和贸易 第一节 世界能源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4) 国际分工影响各国对外贸易政策. 第二节, 世界生产分布 1. 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新格局.
1) 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2)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 3) 大批殖民地和附属国获得政治独立.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贸易 1. 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2. 战后世界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PORT SAID, PORT SUDAN, DAR EL BAIDA LAGOS, DURBAN, CAPE TOWN 4)北美主要港口分布: VANCOUVER, MONTREAL, LOS ANGELES,
NEW YORK, SAN FRANCISCO, TORONTO LONG BEACH, MIAMI, NEW ORLEANS 5)中南美主要港口分布: CALLAO, IQUIQUE, VALPARAISO, SANTOS SALVADOR, BUENOS AIRES, MONTEVIDEO (URUGUAY) LA HABANA(CUBA)
第四节 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1. 世界高速公路发展状况分析. 2. 航空运输线路: 1) 北大西洋航线. 2) 北太平洋航线. 3) 西欧---中东---远东航线. 3. 世界主要航空港: TOKYO, HONGKONG, BEIJING, SHANGHAI ROMA, PARIS, FRANKFURT, AMSTERDAM LISBOA, DUBAI, TEHRAN, SINGAPORE,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概览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和模式。
这些特点和模式受到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主要国际贸易区域2-1 欧洲贸易区欧洲贸易区是以欧洲联盟为核心的地区贸易组织,成员包括28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与欧盟有关贸易协议的国家。
该区域贸易规模庞大,涉及到多个行业,如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
2-2 北美贸易区北美贸易区主要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框架下开展贸易活动。
该区域贸易规模巨大,涉及到各种商品和服务。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之一。
2-3 亚太贸易区亚太贸易区是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活动,涵盖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该区域是全球最活跃的贸易区域之一,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是该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贸易组织之一。
2-4 拉美贸易区拉美贸易区是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活动,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
该地区以农产品、矿产品和能源资源为主要出口商品。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南美洲联盟(UNASUR)和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是该地区的重要贸易组织。
3-主要贸易流动3-1 北-南贸易北-南贸易指的是发达国家(北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发达国家通常是技术先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落后。
这种贸易模式的特点是北方国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口从而满足自身市场需求,而向南方国家出口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3-2 南-南贸易南-南贸易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这种贸易模式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需求的增加和互补性的增强。
南-南贸易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轻工业制成品等。
国际贸易地理9
3、韩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处在发展中,特别是以国产农产 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无论在规模、生产技术、还是产品种 类方面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4、韩国农业的贸易伙伴主要是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 利亚、新西兰、中国等国家。
二、经济发展道路
十分薄弱的经济基础。战后经济联系被切断,经济瘫痪,
朝鲜战争中近一半的工矿、电力和交通设施被破坏;停战 后在美援下建立起制粉、制糖、纺织等消费品工业,但经 济依然落后,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国
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韩国大量引进外资、技术和进口
原料,政府给予诸多优惠,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重化学工业化”。面对日趋严重的二元经济,1973年发
一、 概述
海岸线总长3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之一,各地方距海很少超过100千米,沿岸曲折,多 优良港湾,且多不冻港,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 海为最好
地表崎岖,多火山、地震,山脉纵横是日本地形的 基本特征。平原狭小,分布零散。河流短小湍急, 多峡谷、瀑布,不利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本四季分明,终年温和 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受海洋影响,气候明显呈海洋性,具有亚热带季 风气候特点,降水充沛,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自然资源贫乏,有少量的银、铅、钨、铀等
农业
韩国农业区主要在庆尚北道与庆尚南道。地形特点是 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平原则 以西部和南部居多。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小规模家庭经营占主要地位,韩国农业属于小农体制下 的家庭农业。 以前,农户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现在逐渐向蔬菜、水果、 花卉等经济作物及畜牧业发展。 2、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成功推进了绿色革命。 3、开展新村运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ppt第5章 国际贸易运输
(1)安全因素,自然界的种种天 气、气候变化,如风向、洋流、 暗礁等,这些自然现象直接或者 间接影响航行的安全
(3)港口因素,船舶途经和停 靠的港口条件,如水深、泊 位、气候、装卸设备、燃 料供给等。
(4)技术因素,船舶航行时,从 技术上考虑,能否选择到最 经济和最快捷的航线航行。
(5)其他因素,如政治、 经济政策等也会对航 线的选择产生影响。
二、国际贸易运输的作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服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换。而货物交 换的实现离不开国际贸易运输。国际运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 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扩大了国际贸易辐射的范围。 例如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航程,降低了运输费用。同时现 代运输工具的发展和运输方式的创新加快了货运速度,增加了货物运载量,缩短了 运输时间,扩大了对外贸易的流通量,推动了世界贸易Leabharlann 发展。三、国际贸易运输的特点
2.国际贸易运输路线长和环节性多
国际贸易运输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运输,通常 都是跨国家、跨洲的运输,路线往往较长,中间环 节很多,需要不同国家(地区)的交通运输、检验检 疫、海关、银行、保险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来 完成。此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法律法规、 风俗习惯、经营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加之外部的 政治、经济、自然条件变化,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国际贸易运输的顺利开展。
二、国际贸易运输的作用
• (2)国际贸易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经 济联系,促进了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 国际贸易是根据国家之间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展开的,没有国际贸易的运输,货物 就无法在各个国家(地区)之间自由流动,服务贸易也有诸多限制,国际贸易将无法开 展下去,全球性的经济合作一体化也将无法实现。
新编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设计
新编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设计引言国际贸易地理是一个涉及区域经济、贸易政策、跨国公司和投资、货物和服务流通、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众多方面的领域,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全球化视野和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新编的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开展更为丰富、有趣、互动的地理课堂教学。
设计目标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地理知识。
这一新编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和互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批判思维能力。
设计内容第一阶段:勘测不同国家的地理信息在本阶段,学生不仅要获取关于各个国家地理信息的基本知识(例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口和文化),还要学习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形势。
为了鼓励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研究一个特定的国家,并在班上发表他们的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分析并比较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本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两个国家的地理和经济基本信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例如不同国家间进出口货物的价值、贸易政策的限制、关税和配额、经济合作等。
学生需要以自己的分析结果为基础发表演说,并针对特定的问题参加讨论。
第三阶段:角色扮演在这一阶段,学生将以自己选定的贸易国家的代表身份组成一个模拟贸易委员会。
学生需要讨论贸易政策、潜在的贸易障碍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可能的贸易协定,以实现自己国家的利益。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展示合作和谈判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实践。
最终,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表演并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的结果。
数据来源这一业务场景的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数据来源的基础之上的,包括世界银行、世界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所发布的公共数据、新闻报道、行业报告和学术研究等。
在讲授这一业务场景时,建议教师给出适当的参考文献,让学生对数据来源和分析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查。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
题目:中国!能源!危机!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深入贯彻实施“十二五能源规划”,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研究领域的差距,现通过数据分析与历史对比等方法研究我国能源发展问题。
关键字:中国,能源,危机。
能源对于当今世界的重要,众所周知。
被称作黑色金子的煤炭极大地推动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石油的发现更是为现代工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天然气如今则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然而能源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繁荣,同样也可以带来危机。
以石油为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正因为石油如此重要,美国在新世纪发动的几场战争无不与此有关。
能源价格的稳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石,为此美国于1973年和沙特阿拉伯商定——石油只能以美元计价交易,此举不仅维持了美元的霸主地位,还为石油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美国还在金融市场操纵着石油价格。
有人为能源殚精竭虑,也有人因为能源而赚得盆满钵满。
沙特阿拉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世界石油储量和产量最多的国家,沙特不仅因此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而且由于和美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沙特并没有像伊拉克、利比亚那样受到打击,反而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俄罗斯则作为后起之秀凭借丰富的能源在苏联解体之后迅速恢复大国声誉,其石油出口量和天然气储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可与沙特比肩。
不过由于美国将其视为头号军事威胁,两国一直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斗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俄罗斯的复兴。
然而这两个国家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即国民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且国民收入并未因此得以提升。
由此可见,不论是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对世界经济而言,作为世界动力的能源须臾不可或缺。
煤、石油、天然气在当今世界能源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这些化石燃料由于不可再生使人们不得不转向新能源的研究开发,目前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新兴能源的技术日趋成熟,它们也逐渐在能源格局中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
国际经贸地理
9
2、B区
大规模的的工业区。 6个,2级2组。 有出海口的。 内陆型工业区。 B区地位非常重要。
10
①第一级,第一组
②第二级,第二组
第一级,第一组(有出海口的)
西方国家的工业区 3个。 ①北美洲东部工业区 美国经济地理的横轴和纵轴,加拿大圣劳伦斯河谷。 ②日本工业带 九州—鹿岛。 ③西北欧工业区 西欧大陆(德、法); 英国(英格兰地区)。
14
C区—大矿区
前苏联。
为其三个大B区而形成,但也存在着国际 贸易。
石油,煤、天然气、铁矿石等。
15
西欧矿产:
北海油田(英国、挪威)。
煤 波兰(西里西亚)。
德国(鲁尔,东德的褐煤)。
铁矿
法国洛林高原。
16
发展中国家 亚洲: 东南亚锡钨带、石油。 德干高原东北部矿区。 煤、铁、有色金属,印度的鲁尔区。 西亚石油。 非洲矿产: 黄金、金刚石、铜、铀、钴、磷酸盐、铝土、石油。 以南非为甚。 拉丁美洲矿产: 铁、铜、硝石、石油、铝土、黄金、金刚石。 其中,最重要的为南非的战略性矿产(黄金、金刚石)和 西亚的石油。
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布局起着重要制约 作用。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为:
北三洲和南三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三大洋又把陆地分为三对: 美洲对、亚澳对、欧非对。 陆地偏重在北半球。
1
根据是否适于人类大规模定居,自然地理大结构 把地表分为两大类地区:
世界陆地上的自然障区
1、冰原、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3、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4、刚果雨林和亚马孙雨林 1、 冰原带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国际贸易地理论》PPT课件
欧盟概况
➢ 总人口约5亿(28国) ➢ 经济总量增长:2013年GDP初值17.36万亿美元。
GDP之和约占世界的28% ➢ 欧盟内部贸易占其对外贸易2/3左右。货物出口贸
易额(2012年27国) 占世界出口总额32.4% ➢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成就 ➢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93年前欧共体12国边界
按照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水平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大致相同的 国家或地区所组成的一体化形式,在分工形式上,侧重于产业 间水平分布。 垂直一体化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或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的国家或地区所组成的一体化集团,侧重于产业内部的分工。
3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念
(3) 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占据主导 地位,在成员国之中享有较多特权,影响集团的决策与发展
(4) 大多数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 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为目标。
8
四、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一)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有利影响
1、 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 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 2、 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 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 3、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 ,有利于国际政治形势的稳定,避免了少数政治经济大国 妄图操纵其他国家的野心。
7
三、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主要特征
(1) 成员国数目越来越多,集团地域范围越来越广。
以欧盟为例,2007 年1月,欧盟由原来的25 国进一步扩大到27 国, 集团地域西起大西洋、东至波罗的海、北起北极洋、南抵地中海,人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地理因素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贸易的模式和规模。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地理的关键要素,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位置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基本要素。
接壤海洋或拥有良好港口的国家能够更方便地开展海洋贸易。
例如,荷兰和新加坡由于拥有良好的港口,成为了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
此外,地理位置还决定了国家之间的交通成本。
距离较近的国家更容易进行贸易,因为运输成本较低。
例如,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更为频繁,而与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则相对较少。
资源分布和国际贸易资源的地理分布对国际贸易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国家拥有的资源种类和数量不同,这导致了资源的互补性和差异性。
资源互补性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源对另一个国家的生产具有补充作用。
例如,沙特阿拉伯丰富的石油资源满足了许多国家的需求,促进了国际石油贸易。
同时,资源差异性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某种重要资源,可以通过贸易获得该资源,以满足国内需求。
因此,资源的地理分布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模式和规模。
交通基础设施和贸易便利化交通基础设施是国际贸易的关键支撑。
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实施也对贸易有重要影响。
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简化贸易手续等措施,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因此,国家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开放的贸易政策,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国家之间的政治稳定性、战争和冲突等因素都会影响贸易的进行。
例如,战争和冲突会破坏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导致贸易中断。
此外,地缘政治竞争也会导致贸易壁垒的产生,限制市场准入。
因此,地缘政治稳定对于促进国际贸易至关重要。
全球化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改变了贸易的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重点)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世界经济贸易地理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等产业的分布、发展条件和特点以及各产业的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专门学科。
2)研究内容:一是以产品为主线,从物流的角度研究各种产品和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是如何分布、如何生产、如何流动的;二是以国别为主线,研究各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地理环境、主要产业和产品、产品的进出口状况等问题钢材贸易:钢材是钢铁工业的最终产品特点:1)增长速度快于钢产量增长速度2)贸易区域较集中3)就近供销,区域集团内贸易为主4)钢材的类多以及受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使一些主要生产钢材的国家在出口的同时也进口钢材茶叶1: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植物,分布比较普遍,在北纬42度以南至南纬33度以北地区。
主要产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等2:茶叶的消费和贸易茶叶的消费: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红茶销量占90%英国是非产茶国家,全国77%的人有饮茶习惯;美国是茶叶传统消费大国,消费呈增长趋势;埃及、巴基斯坦近年来茶叶消费增长较快;俄罗斯历来是茶叶消费大国,95%的居民有饮茶习惯茶叶的国际贸易:世界五大茶叶进口国为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60%左右。
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是茶叶的主要出口国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绿茶出口国,其次为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
世界绿茶主要进口国:摩洛哥、乌兹别克、日本、马里、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等。
经济性特区的作用(1)扩大出口,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2)有利于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3)增加就业机会。
因为区内需要大量劳动力,区外配套的各种实施也需劳动力为其服务。
自由港(Free port )-- 历史最悠久的类型。
(1)含义:又称自由口岸,是指一国(地区)划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以外的特别区域(2)特点: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但需遵守当地有关卫生、移民、治安等规定;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进出。
世界的经济地理与贸易
世界的经济地理与贸易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的经济地理与贸易格局不断变化。
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以及经济结构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发展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世界经济地理的变迁、国际贸易模式以及全球化对经济地理与贸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世界经济地理的变迁1. 大规模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地理转变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大规模工业化成为世界经济地理变迁的主要动力。
传统农业经济逐渐被工业经济所取代,产业集中于城市和工业园区,引发了城市化的浪潮。
这种经济地理变迁使得各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价值链重构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推动经济地理变迁的重要因素。
各国之间紧密合作,形成了复杂的全球价值链网络。
同时,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使得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分工,进一步重构了全球的经济地理格局。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1.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对抗自由贸易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世界经济地理与贸易中,保护主义的声音也时有所闻。
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对国际贸易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区域贸易安排的兴起面对全球经济地理的复杂性,各国纷纷寻求建立区域贸易安排,以在经济地理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欧盟等区域组织的形成,推动了贸易模式的变革。
第三部分:全球化对经济地理与贸易的影响1. 跨国公司的兴起与经济地理重塑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兴起,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间的投资和生产,塑造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这些公司将经济资源和资本进行优化配置,对地缘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2. 资源和产业的再分配全球化加速了资源和产业的再分配,一些传统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导致了全球经济地理结构的变化。
例如,东亚国家的工业化崛起,重塑了全球制造业的地理格局。
3. 跨国货物流通与物流体系变革全球化推动了跨国货物的流通,要求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
世界经济发展贸易地理论文
地理环境因素对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摘要: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的热带雨林区,南接新加坡,北连泰国,西面为马六甲海峡,东面为南中国海。
距英国伦敦约13小时航程。
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其全部疆域由连接东南亚大陆的马来西亚半岛和位于婆罗州的沙巴和沙捞越组成,马来西亚拥有着温暖和湿润的气候,终年温度大致介于22-32摄氏度。
被称为热带天堂。
白天气暧而夜间清凉,微风吹拂,气候怡人。
全年多是晴朗,凉爽或偶尔多云。
最让人欣慰的是这个国家向来没有自然灾害,与地震、火山、海哮、飓风、龙卷风等天灾无缘。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国家导向与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
国家透过宏观经济计划,在指引经济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拥有亚洲的一个最佳的经济纪录,国内生产总值从1957至2005年,每年平均增长6.5%,2007年,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三大经济体,并且依据购买力平价是全球第29位的经济体。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2011年3月2日公布,2010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为7.2%,高于市场预期,为2000年以来的10年中最高增长幅度。
关键词: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东南亚大陆气候经济影响一.马来西亚的地理1.简介马来西亚,简称大马(马来语:Malaysia)东南亚的国家之一。
马来西亚是一个由十三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面积有329,845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之间有南中国海相隔着: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与新加坡接壤;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婆罗洲岛上的北部,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而文莱国则地处沙巴州和沙捞越州之间,由于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故马来西亚的气候属于亚洲热带型雨林气候。
首都吉隆坡,布城是联邦政府所在地。
全国人口超过2800万。
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英语:ASEAN)的创立国之一。
2.地理位置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心, 座落在从赤道向北延申至7纬度的区域内, 是名副其实的热带乐园。
地理知识教案了解世界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
地理知识教案了解世界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地理知识教案世界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一、引言地理知识是一门涉及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了解世界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是地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将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经济地理情况和相关贸易关系,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二、亚洲地区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1. 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快速,以制造业和出口为主导,形成了庞大的贸易体系。
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和日本的汽车制造业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2. 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
这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跨国企业。
如马来西亚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和越南的纺织业。
三、欧洲地区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1. 欧洲联盟(EU)欧洲联盟是由多个欧洲国家组成的经济和政治合作组织。
欧盟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一体化市场。
欧盟内部的贸易活动频繁,如德国的汽车出口和意大利的时尚产业。
2. 东欧国家东欧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它们地处欧洲大陆东部,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这些国家对能源出口依赖性较高,如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对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北美地区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北美地区是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地区,主要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加拿大则以能源和原料出口为主要特点。
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活动密切,形成了一个高度互补的经济关系。
五、南美地区的经济地理和贸易关系南美地区包括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矿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国和肉类出口国之一,阿根廷则以农产品和大豆出口为主要特点。
南美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南美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地域分工进一步深化。
第三,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格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分布的变
化 (一)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以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 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战后区域开发的重大变化中,突出的是东亚地区的崛 起,主要表现在
(1)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联盟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
(3)中国的经济振兴。
(三)地域结构日益不平衡 ① 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
第一章 世界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一节 生产、地理环境与对外贸易
一、生产及其结构对外贸的作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决定该国 (地区)的外贸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地区)的生产结构优化状况与它的生产发展 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一个国家(地区)的外贸发展水平和外贸结构优 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地区)的生产发展水 平和生产结构优化水平。
第八章非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南非
第九章北美洲
第一节 加拿大 第二节 美国
第十章拉丁美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
第十一章大洋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澳大利亚
第十二章中国对外贸易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第三节 香港、澳门、台湾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世界粮食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三节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四节 世界畜牧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五节 世界水产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六节 世界林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四章世界贸易运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海上运输 第三节 铁路运输 第四节 集装箱运输 第五节 国际多式联合运输 第六节 其他运输方式
第五章世界经济性特区
第一节 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经济性特区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节 经济性特区的地理分布
下篇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韩国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东盟国家 第五节 印度 第六节 西亚石油输出国
第七章欧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俄罗斯 第三节 德国 第四节 法国 第五节 英国 第六节 意大利
③ 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信 息业发展迅速。
(二)区域开发的重大变化。 其一,日本和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加拿大、澳
大利亚等)奋起直追;
其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 东南亚联盟各国等)迅速发展;
其三,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 动力,把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 国家,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工业得到发展。
二、地理环境对外贸的作用
(一)国家的地域规模一般来说,在生产发展水平接近 的情况下,国家地域规模大,国内资源和生产部门多 样化,自给程度比较高,进出口依存度就小。
(二)国家的资源状况国家的资源状况与其外贸的发展 紧密相连。
(三)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外贸的发展有重要影 响。
第二节 世界生产分布
上篇
第一章世界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一节 生产、地理环境与对外贸易 第二节 世界生产分布 第三节 世界贸易
第二章世界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一节 世界能源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二节 世界钢铁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三节 世界电子信息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四节 世界汽车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第三章世界农业生产分布和贸易
加拿大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欧盟(27国) 其中: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荷兰 比利时
1965年
100 38.28 34.88 2.32 1.08
0.97 0.82 … 5.95 4.78 3.59 4.33 1.19 0.99 0.84
198பைடு நூலகம்年
100 29.43 25.17 2.45 1.81
中国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韩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土耳其 澳大利亚 南非
1965年
0.98 0.47 0.69 … 9.23
4.56 3.35 0.11 … 0.15 0.19 2.52 0.38 1.18 0.53
1980年
1.17 0.71 0.94 … 14.63
9.84 1.88 0.26 … 0.59 0.73 1.6 0.53 1.48 0.73
2,东欧各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使社会主义经济由一个国家扩大成为一种世界范 围内的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不断发展。
3,大批殖民地和附属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获得了政治独立。这些国家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表1-1部分国家(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变化(%)
国家(地区) 全世界 北美(3国) 其中:美国
2.2 0.72 … 7.01 6.18 4.99 4.21 1.97 1.60 1.10
2008年
100 29.48 25.14 2.51 1.83
2.41 0.49 29.91 6.05 4.65 4.88 3.66 2.51 1.40 0.82
国家(地区) 瑞典 奥地利
瑞士 俄罗斯 东亚 (10国和地区) 其中:日本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和生产分布的变化
(一)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 19世纪60年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主要 标志。 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生产分布发生了明显 变化。
1:生产部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生产地域分工初步形成和迅速发展。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主要 标志。 第二次科技革命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分布的变化。
2008年
0.81 0.66 0.73 2.37 20.19
8.4 6.71 0.38 0.8 1.81 0.74 2.05 1.15 1.49 0.49
二、战后世界生产分布的变化战后
(一)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① 在第一产业内部,总体来看,世界畜牧业在农业中 所占比重在上升。
② 在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比 重下降,资金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上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