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教学课件(修改版)
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 -完整版PPT课件
![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 -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ddfd31240c844768eaee9e.png)
3.《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采用的是怎样的描写手法?有怎 样的效果? 提示: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便把缠绵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意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出 来,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抒情上具有怎样的 特点? 提示:“良辰好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 间就使这种欢乐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作者沉入了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采用了 “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
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了解背景 《望海潮》
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 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 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 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后孙何亲自前往见面。
执 会手 不相 相. .看 从泪 许眼xiānxɡiā,nɡ表,示相动互作偏指一方
3.相儿 伯已 乐薄相.禄马相.xiàxniàɡn,ɡ,观容察貌,鉴别 至 王于 侯幽 将暗相.昏宁惑有而种无乎物x以iàn相.ɡ之,宰xi相àn,ɡ,丞辅相助,帮助
4.与更 苏子 与.何 与.人 客说 泛舟跟游,于同赤壁之下 和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
《柳永词两首》好最全ppt
![《柳永词两首》好最全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c072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2.png)
《柳永词两首》好最全ppt目录•柳永生平及时代背景•《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赏析•两首词比较研究与评价•柳永其他代表作品欣赏•柳永词作传承与创新思考01柳永生平及时代背景柳永简介与成就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
北宋词坛背景北宋时期,词坛上呈现出百花争艳、流派纷呈的局面。
其中,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成为当时词坛的两大主流。
北宋词坛注重音律和词调的运用,追求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深远。
同时,词人们也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体验,使得词作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词作在题材、意境、语言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柳永的词作在北宋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婉约派之宗”。
02《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创作背景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主题思想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
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虚实相济,为见妙境“杨柳岸,晓风残月”清新鲜明,用白描的手法,再现出词人想象之景,富有清新之美。
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词中有生活情节、有人物活动,抒情写景,构思巧妙,刻画入微。
《柳永词两首》名师课件(第1课时)
![《柳永词两首》名师课件(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816851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5.png)
朗读要求: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读得低沉。“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 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 情。“对”字应稍微停顿,并适当拖音,声断气不 断,即读为“对——长亭晚”。
②“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
读得痛楚不舍、硬咽欲哭。“竟”要稍重、稍停,并读
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是诗的一 种。
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 词”“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
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
谱。它有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同一词 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江月 令。
柳永词两首
作者:柳永
2024/9/26
第一课时
目录
学习目标 文体常识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倾情诵读 课时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文体知识。(重点) 2.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3.扫清文字障碍,掌握诵读要领,熟读成诵。 (难点)
文体常识
1、词的起源: 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
倾情诵读
1.自读两首词,பைடு நூலகம்意字音、字形和写法。
参差 (cēn cī) 堤沙 (dī) 天堑 (qiàn) 珠玑 (jī) 罗绮 (qǐ) 豪奢 (shē) 重湖叠巘(chóng yǎn)
羌管(qiāng) 钓叟(sǒu)千骑(jì) 乘醉(chéng)
骤雨(zhòu) 凝噎(yē) 暮霭(ǎi)
2.《望海潮》诵读指导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并 相互做点评。
柳永词二首PPT教学课件
![柳永词二首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a842daa45177232e60a232.png)
精神 生活
官员高雅的 休闲生活
•下片:描绘西湖的美景及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生活景象。
解读诗歌
主旨
•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 (杭州)的繁华,展 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
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四、鉴赏要点
• 1、善于点染,即抽象评点与具体描写结合。
• 2、善于铺叙。铺叙就是运用大量的笔墨从不 同的角度祥尽叙述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一种手法。 目的是要把叙述的事物描述得淋漓尽致。
• (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 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 尽致的描绘。)
五、作业
• 1、默写《望海潮》。 •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
句,请加以赏析。 • 3、整理描写西湖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中图版新课标系列课件
《高中地理》
选修二
2.3 海底地形的形 成
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提出,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
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 物质对流的结果。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 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 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 和海岸山脉。
板块构造
A E
B
D
C
F
点
染
解读诗歌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人文景观
形胜
(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
静态
都会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自然景观
(长堤迤逦,波涛汹涌,广阔无边) (钱塘潮)
繁华
动态
第4课柳永词两首全面版课件
![第4课柳永词两首全面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fe28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d.png)
基础导学篇
文学常识
浪漫词人柳三变 柳永(约 984 年~约 1053 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 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 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 年(1002 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 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 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 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 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 仕,故世称柳屯田。
惜别之作——《雨霖铃》 《雨霖铃》写于 1024 年,41 岁的柳永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 本已考中,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屡试不第,柳永愤而离开汴京,到 江南漫游,临行前,与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依依惜别。一想到从此 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失意孤独之感一起涌上心 头。这首词就集中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4)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 更__那__堪___冷__落__清__秋__节_ ! _____今__宵__酒__醒__何__处_____ ? 杨 柳 岸 , 晓 风 残 月 。 此 去 经 年 , __应__是__良__辰__好__景__虚__设____。___便__纵__有__千__种__风__情_____,更与何人说?
2.最后两句是写给谁的? 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池”指 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是说:希望长官把杭 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 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 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柳永词两首(优秀上课实用课件)
![柳永词两首(优秀上课实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fe6dd9b9f3f90f77c61b0f.png)
(内容)
(情感)
(技巧)
描写哪些景物? 抒发什么情感? 运用怎样方法?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 来准确传情的。
• 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 “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 •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于 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 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 •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 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 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 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 “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 • “奉旨填词柳三变”
难舍难分的离别过程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的场景抓住了特定的动作情态表现人物内心巨大的痛苦:执手 、泪眼、凝噎。
凝噎——喉头发硬,欲语不能。失语乃情感失控之象
白描手法勾勒细节,拨动心弦,引发共鸣。
以诗解诗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山 寺 月 中 寻 桂 子 , 郡 亭 枕
江 南 忆 , 最 忆 是 杭 州 。
水 绿 如 蓝 , 能 不 忆 江 南 ?
柳永词两首优秀课件
![柳永词两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2acb3958fb770bf78a5584.png)
骤雨: 凄冷沉郁
(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白描特点: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 不注重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通过抓 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 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 “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 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 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 胜负未分。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望不
尽的春日离愁。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 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 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 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俗白美 柳永词不喜堆砌词藻,多以本色语言、白
描笔意来描摹对象。语俗情真的魅力,让柳 永的词跨越了时空而存在,故有“凡有井水 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婉约美
柳永笔下景物多有轻柔纤巧的特质,色彩 柔和里缠绵一种凄艳哀婉的情绪。柳词写景, 不同凡响,借景抒情,融情入境,词意上多 能达到物我交融的至境。
柳 永
上阕总写杭州形胜与繁华。开篇三句 以不容置疑的大气势概说杭州自古为 都,称繁华。“形胜”“繁华”四字 是点睛之笔。 再写杭州城中,柳桥如烟似画,帘幕 舞风或垂,屋舍高低,人口稠密。接 写杭州郊外,钱塘江潮,汹涌澎湃, 横无际涯。末了陈列市民珠宝珍玩、 绫罗绸缎,真是家家富足户户殷实, 人们尽享太平。
“念去去”,妙用叠字,委婉表达去者不忍 行,送者难为别的两情缱绻。
“念”字领起,想象借此打开,设想(虚写) 前路迢递,烟波浩渺,暮霭深沉,而旅人前途 未卜,情人相见无期。落笔在景,生发在情。
上阕记眼前离别意,重在记别。
柳永词两首教学ppt
![柳永词两首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c87dbc9b6648d7c1c746f5.png)
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
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
永前去赴宴。 2021/3/27
CHENLI
22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 古繁华。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钱塘自古 以来十分繁华。
2021/3/27
CHENLI
23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 差十万人家。
2021/3/27
CHENLI
20
观海潮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021/3/27
CHENLI
17
早一
何月
——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2021/3/27
晚 复 相 逢 !
杯 春 竹 叶 , 吴 娃 双 舞 醉 芙 蓉
江 南 忆 , 其 次 是 吴 宫 。 吴 酒
日 更 重 游 !
CHENLI
中 寻 桂 子 , 郡 亭 枕 上 看 潮 头
江 南 忆 , 最 忆 是 杭 州 。 山 寺
2021/3/27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 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 者男女恋情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
邦彦等。
CHENLI
4
2021/3/27
柳永 (约984--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景佑元年(1034年)
《柳永词两首》课件
![《柳永词两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a98606c281e53a5902ff11.png)
知识积累3
宋词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词——在词史上被称为是正宗和本色行当。 内容上多是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言情);格调 上委婉柔媚,偏于阴柔之美,音律上浅唱低回,代 表作家是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唐代词人代表是 温庭筠、南唐后主李煜。 豪放词——是由苏轼开创的,坦言自我,自然 的形成了一种疏朗刚健的独特格调。后来南宋辛弃 疾因自己在政治上遭遇排挤,在他笔下词成了抒发 因报国无门悲愤不平的工具,形成了豪放洒脱的风 格。主题常常是抒发远大政治理想和乐观旷达豪迈 积极向上的精神或描写雄奇博大的景物。
问题探究3
一个“念”字引出了很多的思绪:“去 去”是说他将越行越远,直到楚天尽头;他 感到实在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远别;他更 怕夜里酒醒后,看到在残月冷辉中,杨柳依 依,晨风吹拂的景致,心里倍感凄凉。他愁 的是这一去将连年不归;想到今后将非常孤 独、寂寞,美丽风景无心观赏,相思之情无 处述说,他就更加忧郁、悲伤了!
问题探究2
《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 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写杭州突出了以下几个 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 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 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 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极美观, 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笙 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作者在词中全 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 分表达了作者对杭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 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 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 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 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 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 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 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 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 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 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 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 入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 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 有定声。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 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小令:58字以内
按字数 中调:59-90字
词
长调:90字以上
的
分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类
豪放派
按风格 (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
(柳永、周邦彦、晏殊、秦观、李清照)
柳永
门派:婉约派 特征: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凄婉 缠绵,俚俗自然,开创慢词(长调)
门派:婉约派 特征:我国第一位女词人生活年代兼跨两 宋早期清新明丽,晚期低回婉转,凄切哀 伤。
▲
▲
【点拨】这句话给我们展现了一派歌舞升平、百 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其中的“弄”和“泛”,给此 句增添了活泼之感,仿佛羌管与菱歌情不自禁的响 起、飘起在这样一个盛世之下,增加了文章的动感 和表达效果。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点拨】“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
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 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 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 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 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离别前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蝉——“寒”“凄切”
点出节令(深秋),蝉寒声凄人心悲。
长亭——“晚”
点出时间,本就是“天下伤心处”,恰又感 叹起“美人迟暮”,怎就一个“悲”字了得。
雨——“骤”
点出天气,送别之“泪”如雨骤,雨歇泪难 收。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 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 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 别离情景。
本词中哪句话交代了全词的主旨 整 体
和感情基调?
感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具体 鉴赏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意象: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
李清照
苏轼
门派:豪放派 特征:北宋文学家、诗人 “唐宋八大家” 之一,“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旷 达豪迈,“豪苏腻柳”
门派:豪放派 特征:南宋爱国词人,“以气节自负,以 功业自许”,苍凉、雄奇、沉郁
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 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 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 子)。
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一首投赠之作。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 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 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 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 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 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 亲自前往见面。全词的性质决定了这首词大力赞美 了孙何治理之下的繁荣。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点
染
佳句赏析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点拨】作者用“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 雪”表现了钱塘江的江潮来时波涛翻滚,排山倒海 的气势,用“卷”让人感受到那种宏伟的气势如风 卷残云一般,而用“推”就显得平板,没有力度。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俞文豹《吹剑录》
《望海潮》 《雨霖铃》源自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 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宋代婉约词派的 代表作家,为人放荡不羁,曾流落于汴京、 苏州、杭州,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 为歌伎填词作曲,词作流传甚广,终身潦倒。 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 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 七”或“吊柳会”。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 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 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 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 影响。有《乐章集》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抽象 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写(分述)二 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讨论:分析《望海潮》
染 中哪些是“点”,哪些是
“染”,具体描述了钱塘
点 一派的景象?
东南形胜
自学概要
1、参考课文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2、这首词中哪些词语准确地概括了杭州的 特征?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 特征,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3、思考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
讨论一:这首词中哪些词语准确地概括了杭州的特征?试
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这一特征的,抒发了他怎样
的感情?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景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惊 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民丰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赞 美 和
民乐 嬉嬉钓叟莲娃
艳
官愉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羡
总结主旨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 华,展现了一派物富民康、和谐安
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 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点染”
柳 永
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 作雨淋铃。 相传:马嵬 兵变后,杨贵妃缢死, 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 北还,一路戚雨沥沥, 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 。 玄宗触景生情,甚是思 念贵妃,遂作《雨霖铃》 一曲,以寄恨焉。曲调 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 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 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 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 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