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柳永词两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

柳永词两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

柳永词两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柳永词两首》,分别是《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所选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词赋”第9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包括词牌、意境、情感表达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学习,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感悟词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包括词牌、意境、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柳永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教材。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柳永的简介,让学生对词人有所了解。

2. 讲解:详细讲解《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两首词的词牌、意境、情感表达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尝试朗读诗词,感受词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分析诗词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创作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词,并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牌、意境、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柳永词的艺术特色,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述。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人其词,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柳永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柳永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柳永词艺术特色的题目。

柳永词两首教案2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2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2篇Liu Yong's two teaching plans柳永词两首教案2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柳永词两首教案2、篇章2:柳永词两首教案篇章1: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背诵这两首词。

三、德育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2、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三课教学步骤一、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二、柳永的生平简介:(投影)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词两首教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一、《雨霖铃》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雨霖铃》这首词,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了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掌握《雨霖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难点1.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2.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柳永的词歌才华和悲惨的一生。

(2)讲解教师讲解《雨霖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词牌、词调、韵律、意境等方面。

(3)分析教师分析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意和感受。

(4)演唱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雨霖铃》,让学生体验词中的情感和美感。

(5)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创作一首与《雨霖铃》相似的词。

通过学习和演唱《雨霖铃》,学生能够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了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浪淘沙·北戴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使学生了解柳永的词歌才华和创作风格,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了解柳永的词歌才华和创作风格;2.掌握《浪淘沙·北戴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难点1.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2.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柳永的词歌才华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柳永的词歌艺术和创作特点。

(2)讲解教师讲解《浪淘沙·北戴河》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词牌、词调、韵律、意境等方面。

(3)分析教师分析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意和感受。

(4)演唱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浪淘沙·北戴河》,让学生体验词中的情感和美感。

(5)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创作一首与《浪淘沙·北戴河》相似的词。

柳永词两首优秀教案

柳永词两首优秀教案

【 - 话题作文】【篇一】柳永词两首优秀教案《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2、过程和方法:反复吟咏,感受两首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慢词的意境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和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望海潮》一、导入,介绍作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自古吟咏杭州西湖的诗词特别多,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其中一“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

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二、整体感知:读、背,感悟词的美。

方法:范读、学生齐读、自由朗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囊,归去凤池夸。

”思考:词从哪些方面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细读探究1、词从哪些方面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上片重在写杭州形势之胜,从湖山秀美,江海壮丽,钱塘江潮的壮观及街市繁华,士民殷富来描写。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起首三句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抓住“形胜”和“繁华”两个特点,对杭州做了高度概括。

“形胜” “三吴都会”,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几句,具体写“形胜”。

“云树”,“怒涛”,“天堑”三句,是写壮阔雄奇的钱塘江景色,高大茂密的树木,护绕着江堤,堤外,奔腾的江水翻卷起狂波怒涛,真是一道宽阔险阻的天然屏障。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第一篇:《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柳永词两首》教学目标:1、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3、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2、词鉴赏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想: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合作探究,分析比较。

3、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餘)、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倚声填词”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单调——一片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长调——90字以上四叠——四片二、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

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好景色。

三、走进作者――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

《柳永词两首》教案:解析柳永的艺术创作手法

《柳永词两首》教案:解析柳永的艺术创作手法

《柳永词两首》教案:解析柳永的艺术创作手法柳永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才子,他以独具韵律的词章成名于世。

在两首《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南》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柳永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

通过对这两首词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柳永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

一、对潇潇暮雨洒江南这首词以描写江南秋雨的美丽形象为主题,表达了悠远江南文化中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从韵律方面来看,这首词使用了八声调来表现细腻的情感。

整首词十六句,前八句为AABA格式,后八句为CCDD格式。

在创作韵律上,柳永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整篇文章高潮迭起,情感推进自然。

同时,这首词还采用了数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联想等,以丰富形象、感情和意境。

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来看,这首词展现了柳永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他通过深情地描绘江南古老城市的雨景和民风,表现出自己对于故乡的怀念。

他的情感非常细腻,恰到好处,给人留下一个韵味深长的印象。

同时,这首词也反映出柳永对命运人生的感慨。

在描写江南秋雨的同时,他通过落泪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伤和沧桑。

二、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柳永借助纪念三国时期的惨烈战争,表达了对深友人物的思念和对人生美好的追求。

这首词总共有10句,句式为七绝。

韵律上,柳永多使用押韵词,使词的音律更完美。

而这首词的大量使用咏史手法,深刻表现了柳永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于深厚友谊的珍视。

整首词的情感核心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于命运和爱情的看法。

在柳永的眼中,人生如初见一样短暂,都是转瞬即逝的。

而秋风悲画扇则表达了诗人无奈和颓废的情感。

词中还描绘了缅怀深友的悲伤和恋爱情感的追求,展示了柳永爱情和友情深厚的感受。

三、总结通过对两首柳永词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柳永在创作中注重韵律感和情感表现,总是能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

柳永的词章风格独具一格,不同于其它词人的风格,更多的是展现了柳永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于人生、命运、爱情等主题的思考。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五单元“宋词”,具体章节为“柳永词两首”,详细内容为《雨霖铃·寒蝉凄切》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柳永词的文学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词的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提升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柳永词的情感表达及艺术特色。

重点: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意、意境及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第五单元“宋词”相关内容、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宋词的音乐美。

2. 新课导入: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柳永词的好奇心。

3.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两首柳永词,感受词的韵味,理解词意。

4. 例题讲解: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牌、韵律、意境等,解读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柳永的词风,创作一首词,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雨霖铃·寒蝉凄切》:词牌、词意、意境、艺术特色《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牌、词意、意境、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情感表达,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提示:关注柳永词的韵律、意境、情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柳永词作品,了解更多的宋词作家及其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必修四,具体内容包括《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这两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既展现了柳永的才华,又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柳永词两首》的基本内容、词牌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柳永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柳永词两首》的基本内容、词牌特点及艺术特色。

难点:对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提出问题:“你们对柳永了解多少?”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柳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诗词朗读:让学生朗读《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详细讲解两首词的基本内容、词牌特点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柳永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另一首柳永的词,巩固课堂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1)《雨霖铃·寒蝉凄切》(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3)柳永词牌特点(4)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意象、情感。

(2)比较柳永与其他词人的创作风格,谈谈你的看法。

2. 答案:(1)意象:《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意象有寒蝉、长亭、骤雨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的意象有潇潇暮雨、江天、芳草等。

《柳永词二首》教学设计

《柳永词二首》教学设计

《柳永词》教学设计《柳永词二首》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永词二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永词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2、了解词牌“雨霖铃”;3、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4、深刻体会《雨霖铃》“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清赵翼有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于是宋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宋词的风格比较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苏轼辛弃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柳永李清照)二、作者简介:柳永(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柳永因了这举第不进倍受打击,之后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

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

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门外。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江神子·题柏舟壁》登快艇,依山行,望五湖,宫阙寥落。

水波生处是有人家,黄鹤楼,细柳庵,竹枝寺,远近闻名争拜。

两岸烟树何处。

定风波,浩气长存,易水寒,洞庭秋思。

清洛渐行渐远,万里层云,千帆过尽,何日才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2.理解柳永词的特点和特色,掌握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掌握《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江神子·题柏舟壁》的词意和创作特点。

2.提高学生对于柳永词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意象和形象。

2.鉴赏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教学过程导入(5min)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唐诗、宋词,对其创作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阅读(20min)1.师生一同朗读柳永词,并解读其中的生动意象和抒情方式。

2.小组讨论,总结柳永词的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再次朗读,体味其音韵和情感。

分析(20min)1.让学生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江神子·题柏舟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从词的结构、词牌和词调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其创作特点。

鉴赏(20min)1.让学生认真品读两篇词的选段,体验其中的意境和音美。

2.带领学生回顾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发展趋势。

3.让学生讨论柳永词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10min)1.学生就鉴赏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2.师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作业1.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柳永词欣赏体会。

2.准备下节课主题为“花”的相关材料和文章。

结束语通过总体学习《柳永词两首》,学生们了解了柳永词的特点和创作例子,提高了对诗词鉴赏能力和美学审美水平,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柳永词两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必修四,具体内容为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让学生了解柳永的词风及特点,感受其抒发的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柳永词的背景和词风,掌握《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品读和解读技巧。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柳永词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分析两首词的背景、词牌、词意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背景介绍:讲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柳永的词风特点。

3. 诗词品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词,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韵律和意境。

(2)逐句解读词意,分析词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3)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词意的理解和感受。

4.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词中的经典例句,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诗词鉴赏题。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1)柳永简介(2)词牌:《雨霖铃》、《八声甘州》(3)词意解读(4)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意境和情感。

(2)结合所学知识,鉴赏一首柳永的其他词作,并写出不少于200字的鉴赏心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词作,了解柳永的生平事迹,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江城子》和《雨霖铃》的基本内涵,并进行文学鉴赏。

了解柳永的生平和代表作。

1.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自己的文学素养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柳永的词作,体味人间疾苦,感悟爱情的美好,培养情感上的共鸣和情感交流。

2. 教学重点难点2.1 理解《江城子》和《雨霖铃》的内涵和词法韵律。

2.2 分析柳永的词作特点。

3. 教学内容3.1 课文分析3.1.1 《江城子》《江城子》是柳永创作的一篇婉约词,通篇佳句锦簇,妙语连珠,融诗、曲、文于一体。

全词歌颂爱情的美好,反映出柳永深厚的人生感悟。

3.1.2 《雨霖铃》《雨霖铃》是柳永创作的一首抒发时局苦闷、表达深情愁思的长词,是柳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感伤而又深情,诗意渲染,更是用色彩和音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词人深深的哀思。

3.2 诗词鉴赏选取柳永的其他代表作,进行鉴赏和分析。

通过学习和分析柳永的词作,了解他的文学特点和时代背景,领悟文学的深刻内涵。

4. 教学方法4.1 阅读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并分析课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汇报的方式,促进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内涵。

4.2 视听感受法通过现代艺术形式的视听观赏方式,如动漫、音乐MV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更好地体验、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4.3 学案研究法通过构建综合性学案,引导学生采取问题情境式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 教学过程安排5.1 自主阅读课文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所分配的词作,然后思考、理解、探究课文的内涵。

5.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5.3 总结交流让小组进行汇报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5.4 学案研究让学生阅读学案,进行问题情境式学习,加深对柳永的词作和文学鉴赏的理解。

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二知识积累1词牌介绍2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3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柳永词两首》的课文,了解柳永的生平、艺术成就以及花间派别,了解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掌握词的基本形式和数种常用表现手法,能够鉴赏柳永词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本节课需要准备一些PPT课件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包括柳永的简介、词形式、表现手法、两首词的注释及鉴赏等,辅助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课。

2、自读、共读、导读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默读一遍《柳永词两首》的文本,然后分小组共读课文,齐声朗读,然后导读,加深对词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柳永个人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

3、了解词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在了解柳永的生平和词文语言形式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词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展示图片、图表等来阐明词的构造和表现,可以与学生讨论。

4、详细注释词文在了解了柳永的生平和词文表现手法后,可以对词文进行详细的注释,解释你除柳永的隐喻和词文典故,让学生弄清楚每一个词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

5、鉴赏词文的艺术价值在掌握了柳永生平和词文形式、表现手法、注释等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一起鉴赏词文的艺术价值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柳永词两首》对词文、文学和艺术的贡献和地位。

可以运用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让课堂充满思考和探究的气氛。

三、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达,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同时也要注意每个学生是否学有所获。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材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教案以《柳永词两首》为例,通过了解柳永的生平、掌握词的形式和表现手法、详细注释词文、鉴赏词文的艺术价值等步骤,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柳永的词作,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达的技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教案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柳永词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二、检查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关于《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

2024年柳永词两首教案

2024年柳永词两首教案

2024年柳永词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柳永词的基本写作背景、词牌特点及词意表达。

2. 分析两首词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两首词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理解柳永词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词的基本内容、词牌特点及文学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柳永词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展示一幅秋天的画面,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中的景物,进而引入柳永词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两首词的词牌、作者简介、创作背景。

对词中的生僻字、词句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3.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词中的经典句子进行分析,讲解修辞手法、意象表达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模仿创作,锻炼写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词的情感表达,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柳永词两首》2. 内容:a. 词牌:《雨霖铃》《八声甘州》b. 作者:柳永c. 创作背景:北宋时期,词人失意之作d. 修辞手法:拟人、夸张、对偶等e. 意象:寒蝉、潇潇暮雨、江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两首词的情感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柳永词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柳永的其他作品,了解柳永的生平事迹,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一次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中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的分析。

柳永词两首试讲教案

柳永词两首试讲教案

柳永词两首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背景和特点。

2. 分析柳永词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3. 学习两首柳永词的赏析和鉴赏方法。

4.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柳永词与其他古代文学体裁的不同之处。

3. 分析与赏析《雨霖铃》和《昼夜乐》两首词作。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列举几位中国古代的著名词人,带入柳永的话题。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柳永吗?知道他的创作特点吗?二、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10分钟)1. 介绍柳永的基本情况,包括出生地、成就等。

2. 讲解柳永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以及对他词作的影响。

三、柳永词的特点(15分钟)1. 柳永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如音乐性、抒情性等。

3. 柳永词与其他古代文学体裁的不同之处。

四、《雨霖铃》词的赏析(20分钟)1. 分段阐释《雨霖铃》的内容和意义。

2. 分析《雨霖铃》的词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3. 总结《雨霖铃》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五、《昼夜乐》词的赏析(20分钟)1. 分段阐释《昼夜乐》的内容和意义。

2. 分析《昼夜乐》的词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3. 总结《昼夜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六、学生互动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就两首词作进行评论和讨论。

2. 学生自由发挥,各自推荐自己喜欢的柳永词作。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柳永词的特点和两首词作进行简要总结。

2. 引导学生对柳永及其词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柳永及其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对柳永词作的背景和特点、《雨霖铃》和《昼夜乐》两首词作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赏析,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了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多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柳永的《雨霖铃》和《夜雪》。

(2)理解并掌握两首词的背景知识,了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分析并欣赏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词的意象和情感。

(2)学会比较分析两首词的异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词中的意境,提升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柳永词的真挚情感,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提升个人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两首词的意象分析,理解其意境。

3. 情感主旨的把握,体会柳永词的情感魅力。

三、教学难点:1. 柳永词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如词牌、典故等。

2. 两首词的异同比较,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主旨的深入理解,感悟柳永词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提问:同学们对柳永词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了解内容(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词,感受其韵律美。

(2)结合注释,理解词意,体会意象。

3. 合作探讨,深入解读(1)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词的异同。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欣赏魅力(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词中的意境。

5. 总结提升,感悟情感(1)总结两首词的意象、语言特色和情感主旨。

(2)引导学生感悟柳永词的情感魅力,体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词。

2. 写一篇短文,谈谈对柳永词的感悟。

3. 推荐阅读其他柳永的词作,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运用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发现两首词的异同。

3. 利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体验柳永词的情感魅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核心素养1.诗词吟诵的基本技巧(语言建构与运用)2.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点染”和铺排的表现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3.赏析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4.词及其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建议1.阅读诗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读懂。

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词作,准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

教会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通过相关链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所处环境,探究他们的人生历程,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作中的感情,准确理解词作的主旨。

2.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活动。

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鉴赏诗词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教学诗词要注意学习方法技巧的引导,要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示例【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3.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4.明确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

5.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3.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小组合作探讨、展示交流、点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
《望海潮》相关背景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1、把握节奏
范读《雨霖铃》。学生划出节拍,按教师范背的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
2、疏通字词
三、三轮诵读,缘景明情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选择什么意象)?有什么作用?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柳、风、月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2.哪些句子直接抒写了作者的感情?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形胜”、“繁华”四字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
②“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北宋中叶到南渡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李清照
南宋前期
壮怀高唱
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
哀感低吟
姜夔、张炎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三)、小结
.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目的是什么?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目的: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五、四轮诵读,吟咏诗韵。
伤离别清秋冷落—愁意浓浓
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以情带景)
四、四轮诵读,吟咏诗韵。
1、品味语言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寒蝉”三句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气候(骤雨初歇),这三句不只是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是情景,融凄苦之情人景,暗寓离别之意。
高一语文备课组制作:
班级:
姓名:
内容
备注
课题:柳永词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
“念去去”二句是他的内心独白,“念去去”三句读时要一字一顿,声断气不断,这二句是别后想象之景,茫茫辽远的空间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在半虚半实间突出了离愁的深切。下片是虚写。
⑷“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下片开头“多情”一句承接巧妙,是对上片的归结,写人间离别伤感是普遍现象,“更那堪”又转入现实,“冷落清秋节”既照应首三句,又以景寓情,更深地开拓了诗境。“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2)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一)品味语言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
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广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三、二轮诵读,因声求气
(1)把握节奏。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阙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
上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长亭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பைடு நூலகம்景)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如何表达感情的?
“都门”二句是情事,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将人物置于矛盾这样集中的情境之中。进出“执手”一句,语言极为通俗,感情也极真挚,伤极痛绝之情态毕现。至此,写的是实景实事实情。
⑶“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分析。
(二)、把握技法。
(1)善用“点染手法”。
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一轮诵读,知人论世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与情人话别之作。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二、二轮诵读,因声求气
六、拓展阅读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