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88学时)一、课程简介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有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免疫学与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组成。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体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总计基础免疫学绪论 1 1抗原 2 2MHC 1 1免疫系统 2 2 4免疫球蛋白 2 2补体系统 1 2 3细胞因子 1 1免疫应答 2 2抗感染免疫 1 4 5超敏反应 3 3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免疫学防治医学微生物绪论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他微生物病毒学人体寄生虫学总论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机动合计2217821024432164642111124221131221225543188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免疫学第1章免疫学绪论【目标】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熟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了解免疫的类型、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学发展简史3、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第2章抗原【目标】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分类。
熟悉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理论教学】第1节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个基本性能:①免疫原性;②免疫反应性。
第2节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1、异物性2、一定的理化性状3、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第3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1、特异性2、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第4节抗原的类型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完全抗原、半抗原2、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3、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第3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目标】熟悉HLA分子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合适5/6年制临床医学、预防等专业)一、前言病原生物学主假如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病原学的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在病原生物学全然理论中重点阐述病原生物引起的感染和抗感染的机制,遗传变异的道理和消毒灭菌的全然常识及应用,对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从比较的角度,阐述各自的特点与差别。
因为其与后续课程接洽紧密,是以在教授教化过程中既应看重其体系性,同时又应留意与临床相干常识的接洽。
经由过程理论讲解使学生体系操纵病原生物的全然理论和全然常识;经由过程实验教授教化使学生操纵全然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着手才能,为往后从事医学实践工作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差不多。
在教授教化中应积极开创学生的智力,贯彻启发式教授教化方法;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才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大年夜纲中有些内容恰当安排学生自学。
实验教授教化中应留意培养学生的着手才能,不雅察才能和优良的科学风格,并增长临床标本的系列性实验内容。
依照教授教化筹划本大年夜纲安排理论讲课64学时,实验课40学时,合104学时。
二、教授教化内容及全然要求第一章绪论目标要求:1.操纵: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病原微生物,前提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2.熟悉: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明白得: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成长简史。
学时分派:理论2学时教授教化内容: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各类微生物的特点。
病原微生物,前提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成长简史。
寄生虫与寄生虫学第二章细菌的差不多性状目标要求:1.操纵:细菌的全然形状,细胞壁的全然构造,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别,生物学意义;中介体,专门构造及意义;革兰染色法。
细菌的进展滋长的前提,方法,速度;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的特点;细菌的合成代谢产品。
病毒大年夜小与形状,构造与化学构成。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实验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实验一.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高中生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以及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 实验材料1. 需要准备的材料:- 培养皿- 石蜡刀- 玻璃刀片- 比色皿- 显微镜- 盖玻片- 无菌棉签- 碘酒- 高温灭菌器- 洗手液2. 需要准备的试剂:- 盐酸- 0.9% 氯化钠溶液- 甲醇- 紫质染色液- 碘液- 甲醛- 清洗剂三. 实验步骤1. 高温灭菌培养皿:a. 将培养皿放入高温灭菌器中,调控温度至121摄氏度,时间设定为15分钟,以保证实验的无菌操作环境。
2.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制备:a. 选取已知的病原微生物标本,用无菌棉签轻轻刮取病原微生物,并均匀涂抹在无菌培养皿上。
b. 将培养皿上的病原微生物标本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
3. 制备病原微生物的切片样本:a. 用石蜡刀将培养皿中的病原微生物刮下,涂抹在玻璃刀片上。
b. 将刮下的病原微生物切片放入比色皿中。
c. 使用盐酸进行去水化处理,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是60摄氏度,持续15分钟。
4. 显微镜观察:a. 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物镜下,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
b. 根据手册上提供的病原微生物形态特征和参考图谱,查找和识别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
5. 免疫实验:(可根据具体实验设计进行调整)a. 准备工作:将所需的实验器具和试剂准备齐全,先进行质量控制。
b. 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逐步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c.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免疫反应机制的讨论和结论。
四.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务必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实验结果被外界微生物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以确保再次使用时的无菌环境。
五.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病原微生物切片样本,识别并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大纲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40921105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实验学时: 26学时学分: 1.5适用专业: 护理学本科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是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加深学生对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 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也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医学相关学科奠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每次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保持思路清晰。
2.在实验过程中, 应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并要注意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时间。
3.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 则需要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 以便分析。
4、在微生物学的整个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和训练。
5、每次的实验结果, 应以实是求实的科学态度填入实验报告, 力求简明准确, 并及时汇交教师批阅。
如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 应分析原因, 训练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1.实验项目名称: 溶菌酶的溶菌试验2、实验内容提要:(1)制备含溶壁微球菌的琼脂平板。
(2)打孔凝固后, 用打孔器打孔, 孔间距1.5-2cm。
(3)加样周围四孔分别加入5.25.100、500μg溶菌酶标准品。
(4)结果观察各孔周围溶菌情况, 测量溶菌环直径。
实验项目二1.实验项目名称: 白细胞吞噬试验2、实验内容提要:(1)吸取肝素加于凹玻片内。
(2)取耳垂血0.04ml, 放在有肝素的凹玻片内, 摇匀。
(3)取葡萄球菌培养液0.02ml加于有抗凝血的凹玻片内, 摇匀。
(4)将凹玻片直于湿盒中, 37℃30分钟, 每10分钟摇匀一次。
(5)取一滴全血菌液混合液, 置载玻片上, 推片, 待干。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教学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31025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总学时:136学时(其中理论68学时,实验68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面向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单位:基础教学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知识,各论部分主要介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染色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性和分类,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验的标本采集要求与方法、检验鉴定程序、具体的鉴定方法及鉴定要点和报告方式。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巩固和加强对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理论、知识方面1.明确微生物学检验的研究内容,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认识医学微生物分类的意义及各类医学微生物的主要特性。
2.掌握医学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机理、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医学微生物的影响。
3.熟悉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传播途径、致病性及免疫性。
学会对各类病原性微生物感染的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
4.明确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防治和药物治疗原则。
5.掌握常见的微生物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指标6.了解对各类病原微生物的防治原则。
(二)能力、技能方面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
2.正确阐述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主要传播途径及引起疾病的类型。
3.掌握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方法。
4.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验操作相结合,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的医学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机理,熟练各种基本实验的操作。
5.能运用学到的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知识,对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的鉴定,及时地发出规范、准确的鉴定报告。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篇微生物学检验基础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微生物与微生物学(2)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3)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微生物的分类。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引言: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病原机制、传播途径、预防控制等内容。
通过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持。
一、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是指细菌和蓝藻,它们没有真核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是指真菌、原生动物和动物细胞,它们具有真核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2. 细菌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按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按需氧性可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等。
3. 真菌的分类和生长特点真菌按生活方式可分为寄生真菌和自由生活真菌,按菌丝形态可分为单菌丝和分枝菌丝。
真菌生长缓慢,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物质。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气溶胶传播到室内空气中,人们吸入感染。
例如,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等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2.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进入另一个人的呼吸道或黏膜,引起感染。
例如,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3.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到人体。
直接接触包括皮肤接触、性接触等;间接接触包括接触污染的物体、血液和体液等。
例如,艾滋病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三、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机制1. 细菌的病原机制细菌通过产生毒素、侵袭宿主细胞和免疫逃逸等方式引起感染。
例如,白喉杆菌通过产生白喉毒素破坏宿主细胞,导致白喉病发生。
2. 病毒的病原机制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复制自身,破坏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引起疾病。
例如,流感病毒通过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破坏细胞结构,导致流感症状的发生。
3. 真菌的病原机制真菌通过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破坏宿主组织和免疫系统,引起感染。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2)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甲)英文名称:Medical microbiologyand parasitology学分:3 周学时:3面向对象:基础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预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病原生物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诊断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有关课程和对微生物和寄生虫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二)英文简介MEDICALMICROBIOLOGY ANDPARASITOLOGYis one ofthe essent ial medicalsciences.It includes two independentparts:medical microbiol ogy and human parasitology。
Medical microbiology includes the studyofmanytypes of organisms,inparticularviruses,bacteria andfungi asinfectious pathogens,with emphasis on thestructuresa nd products that allow themto grow andcause disease. Human paras itologywillcover the major groups of helminthes,protozoa andarthropod. It introduces the racteristicsand life cycle of the parasites,pa thogenesi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oftheparasitic disease. Students in this coursewill learn common terms and basicconceptsofmedical microbiologyandparasitology,then focus onthe menisms ofinfectious diseases。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由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分配:按照本校现行的教学安排,理论课24学时。
详细学时分配附表。
章节与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第一部分总论2第二部分医学线虫46第三部分医学吸虫 6 6第四部分医学绦虫 3 3第五部分医学原虫 6 6第六部分医学节肢动物 3 3小计24 24合计48第一部分总论教学时数:3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2.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 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主要内容:1. 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
2. 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寄生虫和宿主类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部分医学蠕虫学一、医学线虫教学时数:6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常见人体线虫(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虫卵或幼虫的形态特点,成虫或幼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2. 熟悉上述线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
3. 了解上述线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主要内容:1. 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与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
供卫生检验专业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检验(Experimental Pathogenic Biology Technique)课程号:
课程属性:专业课
先修课程: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
学分:3
学时:72 理论学时:0 实验(实践)学时:72
二、教学目的要求
病原微生物检验是病毒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的配套实验课程,是卫生检验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
实验内容包括病毒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血清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检验方法、研究手段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认识和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培养、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报告撰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整个实验课程要学生自己完成,每2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单位,共同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
基本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掌握实验关键点和影响因素,能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试剂和仪器,实验步骤,结果,结论,讨论。
五、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实验1 动物接种技术及动物标本采集
1、动物接种:小鼠的腹腔接种、尾静脉接种、脑内接种以及灌胃
2、动物标本采集:胸腺、肝脏、脾脏、摘眼球取血
要求:熟悉动物实验常用的接种途径和标本的采集
实验2 鸡胚培养、原代细胞培养
1、原代细胞培养:选用10日龄的鸡胚,进行鸡皮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2、病毒的鸡胚培养:选用9~10日龄的鸡胚,采用尿囊腔途径接种病毒。
要求:熟悉原代细胞培养及尿囊腔接种病毒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实验3 传代细胞培养
选择生长良好的MDCK细胞,通过消化、分散、分装后进行培养。
要求:熟悉传代细胞培养的操作、要点。
实验4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
在长成单层的MDCK细胞上,接种病毒后进行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及细胞病变的类型。
要求:熟悉病毒的细胞培养的操作、要点,以及判断病毒感染细胞的程度。
实验5 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本实验包括一个单位血凝素的滴定、一个单位血凝素的确定和正式试验。
要求:掌握血凝效价、血凝抑制效价的判断,熟悉实验的影响因素和操作要点。
实验6 RT-PCR检测流感病毒
利用RT-PCR技术检测致病微生物致病基因,通过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要求:熟悉RT-PCR技术的操作要点、影响因素及凝胶电泳的结果观察。
实验7 病毒学检验讨论
利用所学病毒学检验知识对病毒性感染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
要求: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熟悉判断疾病的病原的要点。
实验8 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完成某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要求:熟悉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的操作步骤、试验结果的判断以及试验的注意事项。
实验9 消毒剂的定量杀菌试验
完成某消毒剂定量杀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时间的测定。
要求:熟悉消毒剂定量杀菌试验操作技术及结果计算方法。
实验10 细菌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从细菌中提取质粒,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提取出来的质粒,在凝胶成像分析仪中成像,分析。
要求:熟悉质粒的概念,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熟悉琼脂糖凝胶电泳,学会使用凝胶成像分析仪。
实验11 病原性球菌分离鉴定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为病原性球菌的代表,从模拟污染样品开始,完成细菌的增菌、分离、生化鉴定全过程。
要求:熟悉病原性球菌分离鉴定的操作步骤,以及结果判断。
实验12 致病性肠道杆菌分离鉴定
以沙门菌或志贺菌为致病性肠道杆菌的代表,从模拟污染样品开始,完成细菌的增菌、分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
要求:熟悉致病性肠道细菌分离鉴定的操作步骤,玻片凝集试验的基本要领,以及结果判断。
实验13 霍乱弧菌快速检验
以水弧菌代替霍乱弧菌,完成细菌快速检验,包括:动力观察、制动试验、染色镜检等。
要求:熟悉霍乱弧菌快速检验的目的和操作步骤。
实验14 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从模拟污染样品开始,完成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的增菌、分离、生化鉴定和毒素检测。
要求:熟悉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的菌落特征、生化特性和毒素检测,掌握判断依据。
附:学时分配
六、教材
1. 李洪源主编:病毒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张朝武主编:细菌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七、参考书目
1. 张朝武主编:现代卫生检验,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余倩、许欣主编:卫生微生物检验学细菌学分册,四川科技出版社,2003。
3. 王秀茹主编: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八、成绩评定
本实验课程以考核加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考勤、实验操作、学习态度等)占70%,期末实验理论闭卷考试占30%。
系:卫生检验与检疫系
编写(修订)人:左浩江汪川
2014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