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尝试创作诗歌

写作(一)尝试创作诗歌
写作(一)尝试创作诗歌

写作(一) 尝试创作诗歌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1.借助诗歌精练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抒写生活感悟。

2.学习借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的意境。

3.通过诗歌创作,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如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使用等。

4.通过创作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1.学会用想象与联想来创造意境,抒发真情实感、抒写感悟。

2.注意诗歌节奏韵律的掌握,体现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们国家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们国家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习写诗歌。

二、诗歌特点

1.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特点。

(1)内容上:丰富的意象,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形式上:要分行分节,能够依句分行分节,也能够依内容分行分节。大多还要讲求押韵,语言精练。

3.诗歌的美表现在: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情感美,构思美,结构美,音乐美,凝练美。

三、写作指点

(一)形式:音乐美,结构美(分行、押韵、排比、反复等)

1.现代诗歌要分行分节,但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

2.诗能够押韵,也能够不押韵,但押韵的不一定是诗。例如: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不押韵,是诗)

(二)立意: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情感美,构思美

1.千古文章意为高——深刻。例如: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千古文章意为高——内涵丰富。例如:

站在那里叠罗汉时,

你喜欢在哪一个位置

最上面的

会摔得很惨。

最下面的

会被压得很痛。

中间的

又似乎不够刺激。

叠罗汉时,

我总是后悔我选择的任何位置。

——困难总是存有的。

(三)内容: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

1.意象,指诗歌中承载了诗人情感的景或物。例如:余光中的《乡愁》。2.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四)语言:凝练美。例如: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四、写作文题

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作:

1.假如好朋友的生日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

2.模仿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

五、佳作欣赏

祝愿

——写给朋友生日

因为你的降临

这个天

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

从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

而我记忆的画屏上

更添了很多美好的怀念

似锦如织

我亲爱的朋友

请接受我深深的祝愿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点评:这首诗把自己最想对朋友说的话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写出了对好朋友的生日祝福。感情真挚,直抒胸臆,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朋友由衷的祝愿。这首诗也采用了一些相同的句式,注重押韵,有了些许的音韵和意蕴之美。

诗歌鉴赏写作手法详解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这些概念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表达技巧的运用。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个分类中的具体手法,构建起表达技巧的知识体系,考点自然就明了,考试中的表达技巧题型就迎刃而解。 描写手法 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未来一天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虚写分为两类:联想和想象。确实存在是事物是联想,由此及彼。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思维再创造是想象,虚构的虚幻的神仙世界和梦境都是想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虞美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爱莲说》中用菊花衬托莲。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例:(诗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林深树密,阳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感到树林的昏暗、幽深。 6.对比:对比既是描写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例:(诗歌)“台城六代竟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元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如今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欢迎访问美丽语文网。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贫富差距和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多角度开拓意境,构成一种情趣。

诗歌写作技巧

诗歌写作技巧: 1.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做诗也会吟 多读,多想,注意观察,多行动,试着做几首,认真一点……注意到这些方面就差不多了。 2.富有诗意,节奏韵律加强。 诗意的语言不仅仅是口语、书面语的简单组合,而是为创设意境、表情达意儿提炼组织的富有诗意的语言(旧体诗词的语言在文言词语中提炼,新诗的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提炼)。诗意的语言不像作文语言那样要求通顺、流畅、直白,而是要求含蓄、委婉。比如我们同样围绕《赶场》这个题目,作文语言可以这样写: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集市上,人一会儿就多起来了,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他们有的买卖粮食,有的交易牲畜……而用诗意的语言来写赶场,就可以变成这样:各色目光被心愿颁布/日子/在乡村农脉上快速怀孕/赶场天/汗流浃背的衣衫/俨然一幅立体的水墨画/掂来掂去的山里人/穿梭在五谷六畜与电器里/完美的憨笑/感动又温暖着一张张钞票…… 诗歌的语言还要讲求节奏和韵律,虽然写新诗可以押韵(如《天上的街市》),也可以不押韵(如《纸船》);可以分节(如《静叶》),也可以不分节(如《色彩》);可以加标点符号(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也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如《乡愁》),这在以前的诗歌教学中提及过。它是自由的,完全由作者自己选择,完全为表情达意、营造意境服务。但是节奏韵律加强了的诗的语言,它读起来琅琅上口,它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如《我是一条小河》这首诗: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我软软的柔波。 3、组合灵活,超越语法规范 诗的语言超越一般的语法规律,它具有跳跃性、显像性和超常性的特点。它组合灵活,比如我们可以把不同官能的修饰语进行交错搭配,可以说“乌黑的叹息”“浮着油沫的梦”“粉红的回忆”“温暖的寂静”“乳白色的歌声”等等,用这种常规上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现代人复杂的情绪(当然这也是修辞中的一种叫做通感的手法)。 词性的转用也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常规手法。如洛夫的诗中“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小雪》)“我们风过霜过”(《湖南大雪》),这儿就是把名次用作了动词,不仅能激起读者相应的形象感觉,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经验体会。“荷”字给人以热烈与衰败的感觉,“蝉”字给人以浮躁与凄凉的形象,“风”“霜”二字,给人磨难与成熟的人生体验。 4、锤字炼句,营造和谐氛围 锤字炼句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大多数诗人都是锤字炼句的能手。杜甫一生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李白则被人称为“才大语终奇”,很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就是通过锤字炼句而来,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惊”一“鸣”,互文修辞,静态景中呈现动态美),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关不住”的不仅是春色,还有赏春的欣喜和激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的豪情,“问明月”的气概,淋漓尽致,潇洒飘逸),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些“看”、“风景”、“装饰”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令人深思)。 我们写诗,在驾驭语言、推敲字词上既要着重修辞学意义上的准确生动,也要努力站在精神体验的高度,寻找最能体现人们情绪的字句,营造和谐的、诗意的氛围。 总结:诗歌语言最大的禁忌是直白和晦涩。直白的语言没有感染力,吸引不了读者;晦涩的语言让人读不懂,更不会有读者欣赏。

《现代诗歌写作的10个技巧》

现代诗歌写作的10个技巧 (供稿:梨花泪—章贵全)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一首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短短数语,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向我们敞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在这三句简单诗句里,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在此,我们足以领悟到了语言和意境给作品带来的巨大魅力。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那么我们再回过来,带着节奏与韵律的品味,来欣赏先哲现代诗人的佳作。 再别康桥(节选)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现代诗歌创作技巧

《现代诗歌创作技巧》(转) 现代诗创作观念与技巧之一(续一) 诗的结构寻根谈 诗从语言结构的观点来剖析,是寺中的言。即庙里的语言。换句话说,就是这种语言不是我们通常所用的语言,它是一种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惯性思维所表达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另一个世界里,用它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的语言。这另一个世界就是庙。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封闭性。只有进入了这个封闭的庙里的人,他们才可以通过使用这种语言来相互交流。所以,过去有句话说:“诗向会人吟。” 诗,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特殊。因为从表相上看,它是依附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但它的实质却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语言的一种暗示,这种暗示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里形成一层不对外封闭的特性。于是古人便得出这样的结论:“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诗,虽然是个独立的个体。但这个独立个体要将所表达的内质传递给受者,又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的。而语言文字这种传播符号从诞生之日起首先就带着一层大众传媒普及性。而诗恰恰又是小众的,“不能言传”的,这就使诗在形式表达上和传播中形成了内在矛盾。即小众的,有别于大众语言表达传播的诗,却要通过大众传媒语言方式来传递。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诗还必须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和生存。 于是,人们惶惑了。但却从惶惑中发现。语言文字作为诗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只是诗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媒介,语言文字本身并不是诗。

而诗是什么呢?诗实际上是生存在语言之中的另一种语言。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贵族性,注定了它的非普及性,注定了它的封闭性,注定了它是一种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 诗是庙里的语言,这个庙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相互交流的一种途径就是诗。过去古人们总结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就是说诗是我们说出来的“心志。”而这种说出来的“心志”,在阅读过程中已超出了我们过去阅读的经验范围,它不是通过语言的直接传递,而是通过语言之外的暗示,来传递一种依附于语言之外的弦外之音。于是,对于诗的阅读古人便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是客观存在的,但诗在形式表达上的难述描性,又的确在很多时候让我们手脚无措。我们说诗是主观到客观,再由客观到主观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诗在传递过程中的不停转换,实际上也就肯定了诗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弹性、张力、暗示……常常就会因为读者的不同,对所传递表达出来的意旨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产生歧义。 诗是一种文学贵族的文字游戏,这就是说诗对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都是有条件的。 现代诗创作观念与技巧之一(续二)

绝句、律诗创作基本方法

绝句、律诗创作基本方法 绝句 1.绝句的结构不像律诗那样严格规定当中两联要对仗,它比较自由,不要求 明显的稳定结构.。 (1)但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 联用对仗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绝句的结构是追求统一的,但又不能把统一绝对化;它还在统一中追求变化。 艺术形式的统一是在变化中的统一,艺术形式的变化是在统一中的变化。没有统 一,必须无以构成艺术形象所必须的单纯,没有变化,单纯就可能变成单调,无 以构成艺术形象所必须的丰富。绝在四句中追求单纯和丰富的统一,严整和灵活 的统一,正是绝句的艺术结构内在规律。在高度的限制中发挥灵活性,对于这种 本来已经很单纯的艺术形式的生命力来说是不可少的。 3.律绝 1.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 2.。A.五绝:(1)平起式两字压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两字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三字压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三字压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绝中 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 B.七绝:(1)仄起式两字压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案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教给学生写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研读诗歌,鼓励学生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诗歌创作,让学生在美的诗情和美的语言中沉潜,提升学生的 文学素养。 学法 指导 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 新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五首诗歌,相信同学们对诗歌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余光中的《乡愁》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品读这么优美的诗句,你难道不想一试身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诗歌吧,相信你一定会诗兴大发。 环节二1.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象美和意境美)示例1: 春天 春天啊,我赞美你: 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技法指导 我赞美你绿绿的草, 我赞美你绵绵的雨, 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迎春花 把我镶满你的皮肤 我要和你一起盛开 让我的嘴唇长成你的花瓣 让你的枝条长成我蓬松的头发 我呼吸着你的黄色在万物中通体透明 同样写春天,但前一首诗缺少意象,没有诗的味道;第二首诗诗人爱春天,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找到“迎春花”这个意象,与迎春花融为一体,来表达热爱春天的心情,诗味足,语言表现力强。 示例2: A.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B.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句是将毛泽东的名句改写成的,这不是诗,最多只能是格言。而同样表达此意的,冰心的《春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 (1)试一试:仿写冰心的这首小诗。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写时要注意,第一句选择某一“事物”而不是人,第二句写该事物的“缺点”,第三句写这个缺点造成的“危害”。 井底的蛙,你自鸣得意时,。 池塘的水, ,。

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合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作品,来领略一下语言和意境的魅力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短短数语,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向我们敞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在这三句简单诗句里,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这是一种有形意境,“洁白的雪花,房屋,雪地,炊烟”,几个朴实的物象,在不经意间,已起落有致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已营造了一种特别雅致的意境和氛围,源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圣洁,引人入胜,又令读者浮想联翩而“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实际上也算是一种有形兼无形的意境了,在这种无形的意境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麻雀,叶子,树木,还有一种视觉和思想的辽阔,有着不少感悟和思考,严寒下动物们乐观生存,努力向上,对于人类,实际上又是一种多大的鼓励和感恩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在这里我们还能领略到诗人语句和叙说的优雅,“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几乎没 “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有过多的修饰,而带给读者的却是无比干净和明朗, 在安静的画面里,突然峰回路转,可爱的麻雀向上飞起,带领读者的视线上升,上升,在不经意间,宁静的画面在动,向上飞翔和超越短短的诗歌作品也由此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我们足够领悟到了语言和意境给作品和读者带来的巨大魅力

诗歌写作教案

《诗歌写作》教案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诗歌是诱人的玫瑰,大家都喜欢诗,但真正认识诗的同学就少,知道怎样写诗的同学则少之又少,所以要将诗歌仿写教学设计得通俗易懂,可触可摸可感,在品位诗歌时领悟方法,从而掌握仿写诗歌的基本方法(品—悟—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我们正可以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三、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四、教学过程 1、营造诗的氛围,感受诗的魅力。欣赏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选这一首,一者熟悉,二者这首诗的意象之优美、情感之浓郁、节奏旋律之美妙,可谓诗中上品。通过朗诵,一种氛围自然形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诗歌上。 2、品味诗歌、领悟方法,学会仿写。 品味诗歌,然后根据平时大家读诗的体会和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写作指导,共同讨论诗歌写作的特点,即诗歌应饱含感情,注重意象不宜平铺直叙,应有些比喻象征,还要有韵律到音乐性的效果. 总结写诗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 二、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 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 写法归纳: (1)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 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尝试创作》教案

《尝试创作》精品教案 写作背景: 初中阶段,大多数老师不会鼓励学生写诗歌,他们认为诗是一种没用的文体,教材中也只是教他们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诗歌是一种有别于小说、散文等的文学体裁,它的自由、抒情、凝练、含蓄、象征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创作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过程。其实,诗歌创作是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创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诗歌可以感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学情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中要求学生写诗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感情要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诗歌便是情感抒发的最好方式。 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写诗欲望,但写诗不能随意,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诗入门要从易到难,遵循一定的规律反复历练。先写出诗的模样,然后进行修改润色,把诗味写得更浓一些,由浅入深地训练。同时,学会使用意象,懂得有目的地借助景物渲染某种心情,讲究诗的节奏感和韵律,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才算入门作品。 教学目标: 1.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诗歌悠远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诗歌悠远的意境。 难点:培养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诗歌创作技巧

诗词创作技巧 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凡是有成就的诗人,吐纳珠玉,舒卷云风,无不在创作技巧上下功夫。现就常用的几种技巧介绍如下: (一)赋。 包括二个方面:一是陈事,二是直言。所谓陈事,就是叙事、状物,通过事与物 来言志抒情。所谓直言,就是照实描写,是通过鲜明的形象来直说其事。 如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过以上的直言、陈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慈母形象。(二)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常说的打比喻。 一是明比。 如《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雪比作梨花,奇异夺目,气象万千。 二是暗比。 如:《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这是苏轼表面上写花的影子被日收月送的自然现象,实际上是写诗人被谪贬而感怀不满的情绪。 (三)兴。 兴者,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也。先说他物,由于他物的触动,引起感情的抒发,一般放在诗的开头。 如《喜外弟卢纶见寄》: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看到风雨之中残衰的黄叶老树,引发起对自己年老力、生活无计的痛苦的感受。(四)夸张。 有时强烈的感情,费尽笔力也写不出来,一用夸张便可得之。 如李白的《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是夸张,之所以极度夸张白发,是言愁多也。 (五)问答。 问答可以突出表现思想感情,增加情趣。有的问而有答,有的问而无答。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问答艺术很多,可增加诗的感化力,一句啃着主题。 (六)拟人。 把自然界中的无知之物赋予生命或情感,使之为自己的创意图服务,也叫“人格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春江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青)

古诗文写作手法和叙事方式分享

又到了我们周末分享的时间啦… 根据学姐上周的调查,很多小可爱们对古诗文的写作手法摸不到头脑,有的甚至一问就蒙,综合以上现象,学姐这里查阅了资料,做了些写作手法的总结,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一下哦~ 现在活动开始了哦~ 根据大家的学习和积累,小可爱们能不能说出一些写作手法呢?大家踊跃发言,看看谁知道的最多,学姐在这里准备好给你们一批彩虹屁了~ 大家说的都很好,学姐在这里给你做了一个总结 写作方法就是写作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可分为如下几种: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了解了写作手法的分类,大家也想知道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会出现在卷子中,那我们怎么区别这些写作手法呢? 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比兴、比喻、夸张、比拟(拟人、拟物)对比、烘托、衬托、渲染、铺垫、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远近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白描与工笔(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用典 看完这些常见的手法,那我们也想揭开它们的面纱~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他们具体都是什么~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与它相对应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间接抒情) 2、工笔(细节描写):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3、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4、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 5、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6、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由此联想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某种精神、品质或者思想感情(它有一个由具体——抽象的过程) 7、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从中寄寓(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抱负或志趣。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8、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9、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讽刺评论现实 以上是写作方法的全部内容,光知道写作方法是很片面的,那大家如何更加深入的了解古诗词呢?肯定首先离不开古诗词的结构即叙事方式~接下来学姐给大家准备的扩展资料,这些在我们有次分享中也提到过,今天再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扩展资料: 古诗的叙事方式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而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

(完整版)儿童诗创作教案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写儿童诗》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材分析: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悟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儿童诗的特点,模仿说诗句,补充诗句等力求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感知、了解儿童诗的基本特点,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2、把握教材特点树立开放意识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到了高年级应该让孩子们能独立创作诗,愿意用诗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体味,激活想象等形式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会怎样创作儿童诗,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自身优势,拥有施展才华的充分的空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交流起来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目标:

诗词创作之唱和的方式与方法

诗词创作之唱和的方式与方法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酬答唱和,故友辞世哀挽送行是诗词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为诗词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自古至今,始终传承着这些诗词创作方式。这些创作的方式与方法千奇百样,不胜枚举,下面举例来分析归纳一下其中的一些方式与方法。 一、选韵的方法 在诗人相互唱酬中还有所谓的“限韵”、“步韵”和“依韵”。格律诗的押韵要求:要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要一韵到底,不管几句,不许换韵,更不许出韵。同时还要避免韵脚重字。古代有一些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的诗押仄声韵,但那是“古绝”,不能算格律诗。 押韵的作用是使韵脚在一首诗中,经过一定距离间隔之后不断反复出现,前后互相呼应,使全诗在音响上联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文心雕龙·声律》有载:“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现代人写诗实行“双轨制”,用《平水韵》或《诗韵新编》均可,但不能混用。使用新韵要标注。 和诗或词时依照所和诗或词中的韵作诗或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限韵: 是古代科举考试时的一种方法。现代有时在给学员出题,或几个人在一起联句、题咏也有限韵的。限韵又分两种:一种是“限韵部”,所做的诗只要在限定的某一个韵部中就算合格;另一种是限韵字,就是限定几个同韵部的字,做诗时都得用这几个字,有的还限顺序。需要指出的是,限韵本身不是唱和的方法,是科考的方法。但自古至今,聚会、游玩时的文人墨客,也常常会有人出韵题来作诗,往往也会带起大家的唱和,所以,归纳在此。 例一:《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致春灯谜 叙述众姐妹联诗对句。由李纨起句“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这就是限制了下平二萧韵。接着宝钗又出题“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首七律。 咏红梅花得“红”字邢岫烟 桃未芬芳杏未红,冲寒先以笑东风。魂飞东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咏红梅花得“梅”字李纹 白梅懒赋赋红梅,呈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粉蝶漫疑猜。 咏红梅花得“花”字薛宝琴 梳是枝条艳是花,春装儿女竟奢华。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不难看出三首唱和——“咏红梅花”诗,各得意境。 2、步韵:一般都是和诗或和词(但和诗不一定步韵),也叫“次韵”,就是和诗时用原韵,次序不能颠倒。 例二、双玉都是抒发情怀的。但情怀又各有不同。选自辽宁·大连诗词网站 藏辉轩主原玉 吾兄今发少年狂,几度魂牵几断肠。 梦里佳人离不得,醒来独自镜前伤。 六合居士唱和 年高那敢发痴狂,自度胸中几寸肠。

现代诗的写作技巧 (精选)

现代诗的写作技巧 诗是隶属于青春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我们作为诗性民族中的一员,和诗一定有着不解之缘。然而什么是诗?如何去写诗?却成了我们一个打不开的谜团,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诗充满向往却又常常被它拒之门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诗歌,怎样让诗歌为青春点缀光彩?这正是我下面所要讲的问题。 一、什么是诗? “我知道什么样 假如现在有人问起我什么是诗?也许我只有这样回答: 的文字可以算得上是诗,也知道什么样的文字不是诗,但我却不知道什么是诗。”诗歌是没有定义的。但起码得有个大概吧!是的,其实诗歌也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简单地说,心象(情)+物象(美)=诗。如: 细细的枝条, 像一根根电线; 小小的黄花,

像一盏盏发亮的电灯; 大地,像一个 春天的发电厂。(张诗筠《迎春花》) 这首诗中,“枝条”、“黄花”、“大地”是心象,而“电线”、“电灯”、“发电厂”是物象,这样美妙的诗句,是因为看到了春天里绿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儿后心里产生对大地之春的喜爱之情,然后通过想象,把心象比喻为物象,使情与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的。 当然这不是诗固定的模式,诗是自由的,诗也是多样的。而要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诗,仍需我们在长期的阅读和创作中去领会。 二、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对于现代诗的创作,首先必须了解一下现代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学习创作现代诗显得异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此外,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通过对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了,那么在创作中我们又必须注意些什么? 三、怎样写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 任务三 尝试创作 教案

《写诗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研读诗歌,鼓励学生在模仿借鉴基础上,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用具体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情感。 3、通过诗歌创作,让学生在美的诗情和美的语言中沉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情感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三、教学方法: 指导法析例法仿写实践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是情感的音乐,是心灵的舞蹈,被誉为“语言的钻石”。我国自《诗经》以来,诗歌作品浩若烟海,诗歌文化博大精深。遨游于诗海,让我们获得无尽的审美体验,令人其乐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习写诗歌。(板题:写诗歌) (二)走近诗歌世界 1.出示学生诗歌《朋友》 2.思考:你为什么认为它是诗歌?修改稿为什么更好些?体现了诗歌 作品的哪些基本要素? 3.讨论、交流、明确: 初稿,运用分行格式,已有诗的样子,可见分行是诗歌最鲜明的格式特点。修改稿,用“记忆中的宝石”“岁月中的松柏”这些美的形象,来表现朋友间的快乐悲伤,运用比喻修辞,写快乐如宝石般美好珍贵,而松柏也见证了友谊的深厚真挚,作品诗味比第一首更浓。

(板书:分行——格式鲜明)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些情感用文字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那么诗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裁,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 (三)掌握诗歌特点 出示:诗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特点:1.感情充沛 2.意象鲜明 3.想象奇特 4.修辞恰当 5.韵律和谐 (学生朗读,感知思考) 明确:这些是诗歌的突出特点,也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所以,我们初学者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学习写诗歌的技巧。 (板书:感情意象想象修辞韵律) (四)学习写诗技巧 ※技法指导 1.感情充沛,达到真挚感人。 出示: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思考:诗句抒发了什么感情?(学生朗读、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母子情、兄弟情、爱情、友情,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是跳出来的心,诗句之所以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关键就是一个情字,所以,写诗,首先要酝酿和抒发一定的感情。(板书:真挚感人) 2.意象鲜明,做到情景交融。 出示: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诗歌的写作方法

诗歌的写作方法 作诗有法,但无定法。诗歌创作的过程可划分为“发现”——“构思”——“表达”三 个步骤。我们只有深入生活,用心观察和体味,才能在平凡的世界里发现诗意。发现诗意只是诗歌创作最初的阶段,接下来我们要仔细谋划和构思诗歌的篇章结构,将散漫的诗情集中起来。诗歌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表达,也就是将诗情语言化的过程。概括起来,诗歌写作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是: (一)、注意观察生活,敏锐捕捉瞬间感受和体验。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是诗人何其芳在《生活是多么广阔》里写下的诗句。可以说,是生活的宽广博大和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观察触发了何其芳蓬勃的创作灵感。如海洋般广阔的生活不仅处处有快乐和宝藏,而且处处充满了诗情和诗意。不过,这诗情诗意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

睛才能发现,只有异常敏锐的心灵才能捕捉。诗人艾青说:“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很显然,艾青把生活实践看作诗歌创作重要的源泉。当然,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生活”的含义应该是广义上的, 不仅包括社会实践,而且包括内心生活,二者的配合才构成了诗人的全部生活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敏锐地捕捉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及时将它积淀在思维的信息库中,以备日后的诗歌构思和诗歌创作之用。藏克家《歇午工》写道:“睡着了,/铺一面大地,/盖一身太阳,/头枕着一条疏淡的树荫”,可以说,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 厚积累,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 (二)、注重灵感的培育和意象的提炼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创作灵感的解释是很多的。柏拉图认为灵感是附着在诗人身上的神力,苏格拉底把灵感解释为诗人天生特有的禀

《尝试创作诗歌》教学设计

《尝试创作诗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诗歌精练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抒写生活感悟。 2.学习借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的意境。 3.通过诗歌创作,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如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4.通过创作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想象与联想来创造意境,抒发真情实感、抒写感悟。 2.注意诗歌节奏韵律的掌握,体现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习写诗歌。 二、诗歌特点 1.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特点。 (1)内容上:丰富的意象,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形式上:要分行分节,可以依句分行分节,也可以依内容分行分节。大多还要讲求押韵,语言精练。 3.诗歌的美表现在: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情感美,构思美,结构美,音乐美,凝练美。 三、写作指导 (一)形式:音乐美,结构美(分行、押韵、排比、反复等) 1.现代诗歌要分行分节,但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 2.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押韵的不一定是诗。例如: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不押韵,是诗) (二)立意: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情感美,构思美 1.千古文章意为高——深刻。例如: 热爱生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设计 一、训练目标 综合训练:尝试创作诗歌 二、写作指导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怎样写诗呢? 1、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和意境美) 对比欣赏: 春天 春天啊,我赞美你: 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我赞美你绿绿的草, 我赞美你绵绵的雨, 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迎春花 把我镶满你的皮肤 我要和你一起盛开 让我的嘴唇长成你的花瓣 让你的枝条长成我蓬松的头发 我呼吸着你的黄色 在万物中通体透明

(同样写春天,但前一首诗缺少意象,没有诗的味道,第二首诗诗人爱春天,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找到“迎春花”这个意象,与迎春花融为一体,来表达热爱春天的心情,诗味足,语言表现力强。) 再看看下面的诗: 其一: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其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了 (其一是将毛泽东的名句改写成的,这不是诗,最多只能是格言。而同样表达此意的,冰心的《春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 仿写冰心的这首小诗。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写时要注意,第一句选择某一“事物”而不是人,第二句写该事物的“缺点”,第三句写这个缺点造成的“危害”。 井底的蛙,你自鸣得意时,————。 池塘的水, ————,————。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类诗。 “春天是个贼,窃走了我的心” “你是我早上的包子,中午的馒头,晚上的咖啡” “我象爱读金庸小说那样爱你,象爱电脑游戏,那样爱你。” (选择意像必须是鲜明的,突出的,有力的,而且能给人以美感的,和谐的。如果选择缺乏美感的意像,那只能破坏美感,失去诗意。) 2、有了意象是否就能写出美妙的诗句呢?还应有什么?(充沛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例如: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