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写作指导》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89b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c.png)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散文诗两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散文诗,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诗两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分析。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人生,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散文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简介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
4. 艺术特色分析:(1)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情感等方面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价值观。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六、课后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文《散文诗两篇》,谈谈你对散文诗艺术特色的理解。
2. 请举例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谈谈你的感受。
3.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散文诗,进行鉴赏分析,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e5de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b.png)
散文诗二首教案散文诗一:月下漫步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散文诗,理解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2. 掌握抒情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散文诗《月下漫步》的全文复印件3. 笔、纸和书法/绘画工具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散文诗的定义,并解释其与散文和诗歌的异同。
2. 分享一两首经典散文诗的名篇,引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10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散文诗《月下漫步》。
2. 学生个人默读,然后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第一印象。
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以群体的形式讨论《月下漫步》这首散文诗。
2. 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语言和节奏等方面,思考诗歌带给他们的感受和情感。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写作实践(2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月下漫步》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散文诗。
2.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充满节奏感的句子,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3. 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于自己喜欢的书法/绘画工具,用艺术的方式展现诗的意境。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散文诗,并分享创作的初衷和感受。
2. 学生可以小组内互相欣赏和评价,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总结(5分钟):1.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散文诗的独特之处。
2.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散文诗,培养他们的诗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散文诗二:春梦教学目标:1. 理解和感悟散文诗《春梦》中表达的主题与情感。
2. 学习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表达手法。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散文诗《春梦》的全文复印件3. 笔、纸和书法/绘画工具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并邀请学生分享对散文诗的理解与感悟。
2.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想象,引导他们思考春天的美好和梦幻。
阅读理解(10分钟):1. 学生个人朗读散文诗《春梦》。
散文诗二首教案初中
![散文诗二首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b7ea89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4.png)
散文诗二首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两首散文诗,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欣赏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两首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准备:1. 课文:《散文诗二首》2. 参考资料:关于散文诗的介绍和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对散文诗的认识,如果有同学曾经写过散文诗,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
2. 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散文诗是一种既有散文的自由形式,又有诗歌的音乐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两首散文诗,注意感受诗歌的语言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主题和情感两个方面来理解诗歌。
3.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歌,从韵律和节奏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诗歌的音乐特点。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尝试运用散文诗的形式,写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培养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主题和情感两个方面去理解散文诗,通过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散文诗的音乐韵律。
在写作练习环节,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a8c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4.png)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能够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知识。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散文诗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 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三、教学重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艺术手法和韵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激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爱好。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
(2)让学生总结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2)让学生谈谈对散文诗的感悟和体会。
5. 创作实践(1)让学生尝试创作散文诗。
(2)展示学生创作的散文诗,进行评价和交流。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散文诗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创作的散文诗,了解学生对散文诗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以两篇具体的散文诗为例,让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语文散文诗教学教案优秀5篇
![语文散文诗教学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a961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a.png)
语文散文诗教学教案优秀5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篇一目标:1、引导幼儿与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学习朗诵。
2、欣赏优美的语言,丰富词:拌、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生活情趣。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过程:一、提问引出活动内容。
小朋友,你们见过会变颜色的房子吗?你们想看变色房子是怎么变颜色的吗?二、老师有表情的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感知散文诗的内容。
1、散文诗叫什么名字?2、散文诗里有些什么?三、出示图片,老师再次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学习朗诵和丰富词。
(一)分节理解朗诵。
图一,小兔做了一件什么事?怎么装扮新房子的?理解词:拌;跟老师朗诵第一节。
图二,春天,小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房子变成了什么房子?理解词:绿油油;跟老师朗诵第二节。
图三,夏天,小苗有什么变化?房子变成了什么房子?理解词:红艳艳;跟老师朗诵第三节。
图四,秋天小树又有了什么变化?房子变成了什么房子?小兔住在变色房子里,日子过得怎么样?理解词:金灿灿;跟老师朗诵第四节。
(二)小朋友跟老师完整朗诵散文诗的内容。
四、讨论:如果你有一间新房子,你会怎么装扮你的新房子?1、为什么小兔住在变色的房子里过得很快乐?2、如果你有间新房子,你会怎么装扮它?体育游戏:搭房子目标:1、能根据纸箱的特点,探索不同的玩法。
2、能与小朋友合作完成搭建高楼。
3、体验玩纸箱的乐趣。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准备:大小不同的纸箱若干。
过程:一、幼儿自由探索纸箱的玩法。
1、幼儿自由玩耍。
2、合作拼图玩迷宫游戏。
二、竞赛游戏:搭房子。
1、讲解玩法、规则。
2、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箱合作搭房子。
散文诗两首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小班语言教案:散文诗
![小班语言教案:散文诗](https://img.taocdn.com/s3/m/089a668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b.png)
小班语言教案:散文诗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2.能够感受并理解散文诗的情感、意境和表达方式;
3.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散文诗,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
教学准备
1.散文诗相关的绘本故事,如《小老虎爱唱歌》;
2.白纸、彩笔、粘土等手工艺制作材料;
3.教师准备的散文诗范例。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
老师讲述一段绘本故事《小老虎爱唱歌》,引出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讲述、解释和其他情感切入点,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创作方式。
2. 练习写作(30分钟)
每位学生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情感感受,然后询问老师,组织学生和同桌讨论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之后,每个学生单独设计一首散文诗,要求4-6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诗句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3. 继续写作和创作(40分钟)
学生可以继续写作并创作散文诗,并使用粘土等制作材料来辅助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
教师在学生写作和制作时,进行辅导和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创作和表达。
4. 合作展示和回顾(2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手工制作,分享他们的散文诗,并让其他学生给出评论和反馈。
教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汇总和评估,给出合适的建议和鼓励,并引导他们回顾了解散文诗的过程。
总结
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作散文诗的机会,让他们练习自己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理解了散文诗的特点和形式,并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认同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0b57b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7.png)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课文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散文和诗歌的区别、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
本文主要介绍《散文诗两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区别。
(2)学生能够掌握判断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3)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学生能够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语言并感受文学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创新思维,在交流和探究中积极学习。
(3)通过精讲和演练散文诗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感受散文和诗歌两者的差别。
问:诗歌和散文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
第二步:讲授知识通过课堂讲解,由老师详细阐述散文和诗歌的概念,特点和区别,让学生对散文和诗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讲解内容涉及: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散文和诗歌的区别和特点/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新增加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
第三步:展现学生欣赏能力在讲解之后,老师可以放一段散文或诗歌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在欣赏过后提出意见。
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感,增强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分组散文阅读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展开,引导学生探究散文的特点,交流阅读心得,丰富学生思维。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第五步:精讲散文诗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篇章结构。
通过精讲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七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
![七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https://img.taocdn.com/s3/m/24f291a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8.png)
七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常常看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1一、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班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要深化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
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5812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2.png)
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散文诗的形式和特点。
2. 理解并欣赏散文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散文诗。
二、教学重点
1. 分析散文诗的主题和意象。
2. 理解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步骤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散文诗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节奏和韵律。
Step 2: 内容解析
教师通过阅读两首散文诗和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的主题和意象,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Step 3: 修辞手法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散文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探讨这些手法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Step 4: 语言表达训练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让他们尝试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练习写作散文诗。
四、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阅读相关的散文诗作品,拓宽自己的艺术修养。
2.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塑造,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3. 学生可以尝试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散文诗作品,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散文诗的形式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散文诗。
同时,通过分析散文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对于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
些优秀的散文诗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散文诗两篇》教案
![初中语文《散文诗两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bb2b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2.png)
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
预
习
作
业
布
置
1、生字词预习,朗读课文。
2、了解者。
3、“研讨与练习”二、三。
4、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
学
反
思
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看出。
2、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可以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
朗读练习:出示两组母子间的对话,请同学理解后,有感情的表演朗读。
这一整天你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别问我。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预
习
作
业
布
置
1、生字词预习,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
3、“研讨与练习”一。
教
学
反
思
课题
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
课时
1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思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2、赏析诗歌,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本诗以花映人,抒发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比喻新颖,语言清丽,感人至深。
散文诗两首教案语言
![散文诗两首教案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db8835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4.png)
散文诗两首教案语言教案标题:探索散文诗之美——《散文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散文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散文诗的语言特点;2. 《散文诗两首》的欣赏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散文诗《散文诗两首》的课文材料;2.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散文诗的视频或展示散文诗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散文诗的初步认知。
2. 欣赏与解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散文诗两首》,并分段解读其中的语言特点,如句式运用、修辞手法、意象描写等,帮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表达方式。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散文诗两首》中的意境、情感和主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你认为诗人想通过这两首散文诗表达什么?”、“你在诗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等。
4. 创作实践(20分钟)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散文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如“家乡的美景”、“童年的回忆”等,引导学生运用散文诗的语言特点进行创作。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散文诗展示给全班,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散文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欣赏和创作散文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诗两首》的理解和欣赏水平;2. 学生在创作散文诗时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散文诗作品,拓宽对散文诗的了解;2. 组织学生参加散文诗创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自信心。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创作散文诗,旨在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创作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散文诗的语言特点运用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高二语文散文诗教案
![高二语文散文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12d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2.png)
高二语文散文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掌握散文诗创作的基本方法;3.通过学习散文诗,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1.散文诗的定义及特点;2.散文诗的基本结构和形式;3.散文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是散文和诗歌的结合体,具有散文的故事性和诗歌的美感。
它不拘泥于格律与韵律,以散文的自由和诗歌的精炼相结合,可以表达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
2.散文诗的特点散文诗通常较长,篇幅不固定,可以根据主题和情感需要进行自由发挥。
语言通常朴素自然,真实流畅,富有情感色彩。
同时,散文诗也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具有一定的抒情和思辨性质。
3.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创作散文诗时,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借助平凡的事物传递深刻的情感。
注意情感的真实性和个性化,避免刻意追求华丽而失去自然真诚。
同时,要注重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让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
2.教师示范一些经典的散文诗作品,并分析其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对散文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散文诗的创作实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题材和表现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散文诗的交流与分享,相互欣赏和评价,促进思想交流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创作,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语言表达的质量、情感表达的深度和结构安排的合理性等方面。
同时,可以通过个人评价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励学生自我评价和改进,提高文学写作的水平和品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既融合了散文的自由和诗歌的优美,又展现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引导他们更多地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与感悟,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效果。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ee22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0.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能够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散文诗两首》的内涵,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和意象。
3.能够运用散文诗的写作方法,练习写出几句简单的散文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明确散文诗和散文、诗歌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散文诗两首》的内涵和意义,学会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观看图片,向学生引入“诗”的概念,提出“散文诗”的问题。
2.以“水”为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水的感悟,引入《散文诗两首》的阅读。
二、阅读散文诗(35分钟)1.学生先自己默读散文诗,理解全文的意义和文中的情感体验。
2.分组讨论散文诗的内涵和表达技巧,学生归纳总结出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3.教师逐句解读散文诗,讲解其中的难点和精妙之处。
4.学生朗读散文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情感的渗透。
三、表达练习(25分钟)1.让学生在散文诗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或体验。
2.在班内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补充和提出对方的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并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改正。
四、总结归纳(5分钟)1.学生总结出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并在黑板上呈现。
2.教师就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教学方式: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引导为辅。
2.互动式教学,以讨论、思考和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
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和讲解课件。
2.倾听音频资料,观看视频资料。
3.分组讨论。
4.学生写作,交流。
教学评价:1.学生的写作作品,反映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表达水平。
2.班内交流表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和思考水平。
3.教师评价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能力,鼓励优秀学生,提醒还需加强的学生。
教学举措:1.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入散文诗的概念,强化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散文诗》的教案
![《散文诗》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1d07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1.png)
《散文诗》的教案教案:《散文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散文诗》,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散文诗的特点与欣赏》。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欣赏散文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会欣赏散文诗,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
2. 如何欣赏散文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散文诗朗诵,引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a. 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
b. 散文诗的特点:注重情感表达,语言优美,形式自由,富有韵律感。
3. 欣赏散文诗:a.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例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b. 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了解欣赏散文诗的方法。
4. 实践练习:a.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散文诗。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的散文诗,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散文诗定义: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特点:注重情感表达,语言优美,形式自由,富有韵律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创作一首散文诗。
2. 答案:学生创作的散文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著名的散文诗作品,了解散文诗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散文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定义和特点。
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本质和特点。
2. 如何欣赏散文诗:欣赏散文诗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困难。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欣赏散文诗的方法,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欣赏散文诗。
散文诗两首教案 (2)
![散文诗两首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83ef8a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7.png)
散文诗两首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和创作散文诗。
通过阅读和分析两首经典散文诗,学生将学会识别和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技巧,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散文诗。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散文诗;•能够运用散文诗的技巧创作一首个人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散文诗示例:《登高》和《夜泊牛渚怀古》;•复印散文诗示例并分发给学生;•白板、黑板或投影仪以展示教学内容。
1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散文诗1.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散文诗的定义:“散文诗是一种运用散文形式表达感情和思想的诗歌形式。
”2.提问学生对散文诗的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讨论散文诗可能具备的特点。
步骤二:阅读和分析散文诗示例1.分发《登高》和《夜泊牛渚怀古》给学生,并要求他们静读。
2.鼓励学生标出他们认为有趣或重要的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这些诗中有哪些文字、词语或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情绪?–这些诗有什么共同之处或差异?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步骤三:讨论散文诗的特点和技巧1.利用黑板或幻灯片,列出学生提到的散文诗示例中的共同特点和技巧,如自由的行文方式、细腻的描写、抒发作者情感的自由度等。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散文诗通常使用散文的形式,而不是传统的诗歌形式?–散文诗与散文的区别是什么?–散文诗的写作技巧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3.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回答这些问题,并用散文诗示例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步骤四:创作一首散文诗1.分发给学生一份散文诗创作指南,包含以下要求:–鼓励学生写一首自己的散文诗,可以选择任何他们感兴趣的题材或主题;–提供一些建议,如注意使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或思考等。
2.讨论学生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难点,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步骤五:分享和讨论学生的作品1.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散文诗作品。
2.学生彼此之间提供积极和建设性的反馈,并讨论彼此的创作体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4941e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c.png)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篇一:《散文诗两首》的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二、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引课题: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
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
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
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
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1c3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e.png)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能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掌握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2)散文诗的审美价值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介绍两篇散文诗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比较两篇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分析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5. 课堂小结:(2)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2. 写一篇关于两篇散文诗的比较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散文诗的内涵。
2. 情感教学: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优美的动作等方式,传递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bd54254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4.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感受散文诗的美。
2.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尝试创作自己的散文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感受散文诗的美。
2.教学难点: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学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散文诗作品、PPT、教学音频。
2.学生准备:散文诗作品、笔记本、彩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散文诗作品和作者。
二、散文诗特点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散文诗的形式特点,如段落、标点、词汇等。
三、散文诗意象分析1.教师挑选一首散文诗,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散文诗情感体会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诗中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一、散文诗写作技巧学习1.教师讲解散文诗的写作技巧,如排比、拟人、象征等。
2.学生通过示例,学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二、散文诗创作实践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创作一首散文诗。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散文诗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散文诗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四、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创作一首散文诗。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学生反思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对散文诗的理解、情感体会和写作能力。
2.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学习散文诗的特点、意象、情感和写作技巧,使学生对散文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自己的散文诗作品,提高了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doc
![《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d8aa04c159eef8c75ebfb3a3.png)
《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内容。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导语: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 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诗圣——泰戈尔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二、的确,你会发现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三、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我们要领悟这种情感,就要明确这两首诗的主要意象。
(借什么来抒情的)金色花---- 荷叶母亲四、请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借这两种意象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五、即使同样写母爱,两文还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
(找同学读课文)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金——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荷叶母亲一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六、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的母爱。
喜欢金色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读,争取让那些同学和你一样喜欢金色花,好不好?他们把你们感染过来没有,那你们就感染他们。
既然都没有,咱们就一起来谈谈你为什么这么坚持?金色花:1、写的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童趣——变成金色花1、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
《散文诗》教案精选9篇
![《散文诗》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870f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4.png)
《散文诗》教案精选9篇《散文诗》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感受家的温暖。
2、联系生活体验,抒发对自己对家的感受。
活动过程:一、情感导入。
1、在音乐声《让爱住我家》中等待。
刚刚我们听的是什么歌?想不想唱一唱。
2、那请黄老师为我们钢琴伴奏,好,要用好听的声音唱。
3、唱的真好,你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呀?二、说说自己的家里有什么讨论:好,拿出你们的'调查表,谁能够第一个大胆地向大家介绍。
家里有些什么东西?三、欣赏散文诗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家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提问:你听到老师说,家是什么?(家是一盏灯)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2)还有谁来说说,家是什么?(家是一个屋顶)是呀,家是一个屋顶(课件)(3)家还是什么呢?(家还是一张床)一张什么样的床,哦,家一张柔软的床。
(看课件)(4)家又是什么?(是太阳)2、那为什么家是一盏灯,一个屋顶,一张柔软的床,一个太阳呢。
让我们再来用心地欣赏一遍。
(1)为什么家是一盏灯?(2)为什么家是一个屋顶?(3)为什么家是一张柔软的床?(4)为什么家是阳光?学习相关句型,并跟着老师一起复述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提问:欣赏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二、抒发感受1、那么,你觉得你的家是什么呢?老师:我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我觉得家是一块巧克力,它又香又甜。
2、画一画:家是什么。
你们都想说呀,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去告诉更多的朋友。
(放《让爱住我家》的音乐)。
初一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写作指导》教案
【指导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第二单元掌握散文诗基本特点及写作基础,学写显浅的散文诗。
过程和方法:复习法.归纳法.讨论探究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态度精神,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会写闪烁理性光辉的语句。
【指导重点】
1.散文诗的基本特点
2.散文诗的基本写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课前准备】
1.学生梳理第二单元五课散文诗在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的特点,并加以归纳,起码要归纳五点。
2.学生阅读自读课本《随鸟走天涯》中15—24课散文诗,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共性。
【指导流程】
第一课时【内容】
指导并写作【流程】
一.检查预习让学生默出课中的任意三个题目,并就一课你最熟悉的散文诗谈谈主要内容和写作上的特点。
(意图主要督促学生认真阅读,也为下一步作准备)
二.归纳总结
学生小组交流后对散文诗的共性进行归纳总结: A.将作者的情感寄寓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含蓄深刻。
B .多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
C .多用象征的表现方法 D.多用比喻.排比.拟人.反复.对比等修辞使文章生动,语言优美,有气势。
E .结尾一般多用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发人深省。
F .语言铿锵,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
G .事物特征与被寄寓的情感有机地融为一体。
H .文
章题目一般就是被寄托感情的事物。
(归纳时要求学生举课文为例,便于复习)
三.写作指导:
1.学生讨论你想表现哪种情感,可以寄寓在哪些事物上?
2.班级交流。
四.进行写作
第二课时【目标】
对照散文诗的特点批阅自己的作文,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相给。
【流程】
一.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本次作文的评价标准。
1.主题积极向上
2.基本符合散文诗的特点
二.学生自我批改作文
1.大声朗读两遍
2.划出并订正错别字
3.对照散文诗的特点寻找出自己怕亮点每处加5分
4.小小组为单位交流并作总评
5.推荐出好文章
三.各组推荐出的好文章作班级交流,教师组织评点。
四.教师抽阅,发现好文章修改润色后向报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