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汇总PPT精品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三、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知道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1、历史背景: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 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唐宋以来,三教合流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 成为时尚。
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
2国021力/3渐/1 渐增强。
3
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主观上讲: 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逐渐不能适应统治者强化 中央集权的需要。
客观上讲:儒家学说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新儒学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意 愿(。2)新儒学产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 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社会大变革 :生产力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_ 政治:分封制崩溃 社会:大变革统治者急需人才 阶级:“士”的崛起 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 一支重要的力量。
2、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墨家:
1、兼爱(与孔子的差别)、非攻(只反对好战国家)
汉武帝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确立为中央王朝的 统治思想。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 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021/3/1
5
汉初 经济残破 休养生息 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适应并促进
武帝时
国力渐强
不甘无为 淘汰黄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利集权、制地方
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
2021/3/1
②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2021/3/1
9
4、评价:
1、实质: 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2、消极影响: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积极作用: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021/3/1
10
“春秋20大21/一3/1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4
——《汉书·董仲舒传》
(3)、影响:
1、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2、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 地方割据势力。 3、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4、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违背了思想 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消极作用。
2、尚力 、尚贤
3、节用、节葬
(2)道家:创始人老子
1、老子: “道” “无为而治”2、庄子:
辩证法
A、齐物 B、逍遥(无所恃) C、天与人“不相胜”D、浪漫主义文风
(3)法家:
A、法、术、势集合建立中央集权
B、变法革新C、法治
(4)儒家
②哲学观点 ③教育思想
2021/3孟/1 子:1、仁政学说。 2、主张:性本善。 3、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1
A、理论基础: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君主权力的合理性 天谴论——君主权力的有限性
B、为适应大一统事业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为人者天》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 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汉书·董仲舒传》
学2”、。含义: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2021/3/1
7
3、宋明理学表现:
(1)程朱理学
A、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B、主要思想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b、从具体内容上讲: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3)、汉初黄老之学实行的原因与影响
。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儒家、法家都是“有为”政治,不能适应休养
生息需要。
汉初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经六、七十年的努力,
来自百度文库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 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2021/3/1
8
(2)、陆王心学
A、陆九渊: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③反对“格物致知”
B、王守仁 (阳明心学)①思想核心:“致良知” (明代)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2021/3/1
11
5、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同: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③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2、异: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 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 势和民心。
2021/3/1
2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汉初黄老之学
(1)内容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治身、治国两个方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主张“无为 而治”。既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 “待时而动”。
(2)特点 a、从来源上讲: 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 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 说。 因此,具有“兼采众家”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