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池,古称滇南泽或昆明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滇池流域孕育产生了古老滇文化。但自元代以后,滇池湖面大幅缩小。究其原因,人为因素不容忽视。经历两个较大的转折时期,一是元代疏挖滇池出水口、海口,元、明时期多次疏挖海口河,使水位降落;二是十年动乱中,在草海地区盲目地围海造田,填去近12平方公里的湖域;三是过度的毁林开荒,滇池地区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50%下降到15%。近年来,滇池内总淤积量约为5610万立方米,湖盆平均指高0.48厘米,每年排入滇池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约2亿立方米,也就是2亿吨左右。致使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异常严重,水葫芦疯长,水生植物群落逐年消失,失去自净能力。
古滇池水面是很大的,湖水很深,比今湖面约高50米,北起松华坝,南迄晋宁县的宝峰乡。古滇池属红河水系,晋宁县西南部与玉溪市交界的刺桐关(高程为1840米)流入红河,以后当滇池水域降在1940米以下后,经过漫长岁月,刺桐关抬升海口河下沉,滇池出流才改道由海口河向西转北流入金沙江水系。当滇池水域高程在1940米时,其水域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南北向长68公里,湖岸线长520公里。
元朝初年,滇池水面退缩,在官渡筑宝象河堤,并在河旁新建佛寺。”唐宋时地处滇池海滨的官渡,再也不是“停舟烟舍”、“官渡渔灯”的水陆码头。
元朝第一次治理滇池降低水位的工程是12世纪70年代(1276年),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开始对滇池水患进行率统治理、以解决“昆明池塞、水及城市,大田废弃,正途壅底”的情势。自1276年疏挖海口河后,到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的200多年间,没有进行过大的疏浚工程。泥沙乱石淤积,河床增高,阻塞滇池出流,淹没环湖农田。
清朝疏挖海口河有十多次,其中以雍正九年即1731年工程为最大,除疏挖淤积外,把梗塞在海口河中的牛舌滩、牛舌洲和老埂挖掉,使湖水得以直泄,水位下降后又造田1万3千多公顷。清道光16年(1836年)在海口筑屡丰闸,以闸代坝,用来控制和调节滇池水位,至清朝中叶,海埂已逐渐露出水面,到现在仅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元、明、清三代为根治昆明干季旱荒,雨季防涝之苦,以增大滇池潮水的排泄,达到排涝造田目的,从1276年至1731年的500年间,滇池水面积从510平方公里缩小至320.3平方公里,缩小了19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