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线线径的选择

合集下载

设备接地规范(室内宏基站)解读

设备接地规范(室内宏基站)解读
室内宏基站接地规范
1


1、总则 2、接地一般原则 3、基站设备接地 4、GSM基站接地 5、CDMA200/WCDMA基站接地 6、天馈线防雷接地 7、GPS天馈线防雷接地 8、交流供电基站接地 9、电缆布放和防护 10、接地电阻要求
2
一、总

1、本规范主要用于规范室内型宏蜂窝基站产品的防 雷接地工程安装。GSM、CDMA2000、WCDMA等体制的 宏蜂窝基站都按照本规范的内容进行要求。 2、客户如有特殊要求,根据质量标准分类问题的处 理原则进行处理。
20
七、GPS天馈线防雷接地
B、GPS天线单独放置,不在基站天线的铁塔上 GPS天线及天线架附近应有有效的防直击雷设施,如通信铁塔 或独立避雷针。若无铁塔或避雷针,应在天线架旁边安装专门 的避雷针保护GPS天线。GPS天线及天线架应在避雷针的有效 保护范围之内,避雷针距天线及天线架水平距离不小于2m为宜。 GPS天线侧不配置GPS防雷器。 天线的安装地点尽量远离楼顶边缘。 GPS馈线的外屏蔽层在进楼的入口处外侧应利用接地夹可靠接 地。接地点应选择在机房的室外接地排。GPS天馈线及支架在 楼顶上不需要做接地处理。
8
四、GSM基站接地-市电监测模块
市电监测模块 GSM基站配用的市电监测模块应做保护接地。市电监测模块的金属外壳 应分别引出两根保护接地线。一根接到给市电监测模块供电的交流电 源柜(或配电柜)中的保护接地排(或接地柱)上,另一根接到机房 的保护接地排上。保护接地线应采用线径不小于3.5mm2的黄绿双色塑 料绝缘铜芯导线。(等电位连接的需要,减小市电监测模块和
16
六、天馈线防雷接地
2、天馈线在机房外的防雷接地 天馈线在机房内的防雷接地,分为移动基站不配天馈防雷器、 天馈防雷器直接安装在机柜顶部、天馈防雷器放置在走线架上 三种情况。 A、不配外置式天馈防雷器的移动基站 天馈线在机房内不需要进行专门的防雷接地处理。 B、防雷器直接安装在机柜顶部的馈线接口上的移动基站 防雷器的保护端(out端或equipment端,下同)应朝向基站。 防雷器应直接与机柜顶部的天馈同轴头相连,中间不能有跳线 转接。 防雷器不需要引出接地线。

UPS配电计算及工程指导书

UPS配电计算及工程指导书

30~32
50
1h
14
23~24
39
2h
8
14~15
23
3h
6
9~11
16~18
4h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8
14~15
6h
3.5
5~6
10
8h
2.8
4~5
8
10 小时及以上,放电时间=安时数/放电电流
100
130.0 100.0 85.0 63~65 36.0 25~27 21~22 15~16 13~14
例:科华 FR-UK3360 后备 4 小时计算
2. 相线、零线、保护接地线的截面选取原则
2
UPS 配电及计算方法
根据 JGJ/T 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 相线与零线等径
2) 当相线截面≤16mm2,PE(接地)线与相线等径。
3) 当 16mm2>相线截面≤35mm2,PE(接地)线最小截面为 16mm2。 4) 当35<相线截面≤400,PE(接地)线最小截面为相线截面的1/2。 5) 当400<相线截面≤800,PE(接地)线最小截面为200mm2。 6) 当800<相线截面,PE(接地)线最小截面为相线截面的1/4。
5.1.3 中线电缆 UPS电源系统的中线有旁路电源输入中线、UPS电源输出中线等。 UPS的中线截面积应为相线截面积的1.2 -1.5倍。
5.1.4 控制电缆 iTrust系列UPS标准配置包含232通信电缆,UPS并机电缆等,如果通信距离较长或采用干接点控制等方法时,需准备控制电缆。
5. 电流计算
6. 如何选择 UPS 输入输入线径及断路器
下面以科华 FR-UK3360 和科华 FR-UK3140 为例作计算。

城轨车辆保护接地要求规范

城轨车辆保护接地要求规范
图 1 保护性接地软铜绞线
2
3.2.1 保护接地线线径 保护接地线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2.5mm2。 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可以根据 IEC 60364-5-54,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确定。 方法 1 这种方法基于需要接地的部件电源电缆的截面积且允许简单地对此电缆进行设计。
表 1 电缆截面积
S
Sp
S≤16
250
300
TFA 6-16 TFA 6-16
16
350
400*
450*
500* 注:带*长度为不推荐使用长度。
常见用途
底架设备、电钩箱、悬 挂梁、车钩、转向架、 接地电阻、空调机组、 受电弓线管、中央线槽、
电机接线盒接地等。
屏柜骨架、门驱机构、 司机室侧门接地等。
门控、通风单元、侧顶 板、纵横梁、车上线槽、 司机台连接器支架、内
故障情况下可能产生感应静电的外露导电部分,与车体间至少确保有 1 个有效
保护性接地连接路径。
故障情况下可能通过较小电流(电源线截面积小于 4mm2)的外露导电部分,应
采用至少 1 个有效保护性接地连接与车体直接相连。
4
故障情况下可能通过较大电流(电源线截面积大于等于 4mm2)的外露导电部分, 应采用至少 2 个有效保护性接地连接与车体直接相连。
表 3 保护接地点螺纹与线径对应关系
保护接地线线径(mm2) 螺纹公称直径
2.5~6
M4
10
M5
16~25
M6
35
M8
50~70
M10
3.4 保护接地阻抗
保护性接地连接阻抗应尽可能小,保护性连接的最大直流阻抗不应超过 1Ω。
5
附录 A 内装及设备布置部件保护性接地要求

接地系统方案

接地系统方案

接地系统方案一、引言接地系统是电气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保护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接地系统方案,包括方案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步骤等。

二、方案设计1. 接地系统类型选择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我们选择了保护接地系统作为主要方案。

该方案适用于需要保护设备免受电击、雷击等电气故障的影响的场所。

2. 接地系统布置根据电气设备的布置和使用情况,我们将接地系统分为主接地系统和附属接地系统。

主接地系统负责连接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大地,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附属接地系统负责连接设备的其他金属部分,如金属管道、金属结构等。

3. 接地电阻计算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接地电阻要求,我们进行了接地电阻的计算。

通过选择合适的接地电阻材料和合理布置接地电极,确保接地系统的电阻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4. 接地电极选择根据现场条件和接地电阻计算结果,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接地电极。

常用的接地电极包括垂直接地电极、水平接地电极和网状接地电极等。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垂直接地电极作为主要接地电极。

三、材料选择1. 接地电阻材料选择根据接地系统的要求,我们选择了高导电性的铜材作为接地电阻材料。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

2. 接地电极材料选择垂直接地电极的材料选择也采用了铜材。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能够确保接地电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接地线材料选择接地线是连接接地电极和电气设备的重要部分,我们选择了铜包铝线作为接地线材料。

铜包铝线具有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导电性能,能够满足接地系统的要求。

四、施工步骤1. 现场勘测在施工前,我们进行了现场勘测,了解土壤情况、地下管线等因素,以便合理布置接地电极和接地线。

2. 接地电极安装根据设计要求,我们进行了接地电极的安装。

首先,我们选择了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了土壤处理,确保接地电极与土壤良好接触。

最后,我们进行了接地电极的固定,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房配电电缆线径的选择及巡查注意事项

机房配电电缆线径的选择及巡查注意事项

电缆上电压降ΔU为ΔU=IR=16×0.88=14.1V
连接回路在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第6页,GB50217-94),该例电缆上电压降达 到14.1/220=6.4%,超过多数设备线路上压降不应大于5%的要求。负载工 作电压下降6.4%,相应的工作电流上升1A,需要选用更粗的电缆(如 6mm2),重新计算电压降,直至电压降小于5%。
连接。同时可防止压接头处过热和防止氧化。
7
此处放置客户Logo, 或者进入“母版”删除此框
(插入文档主标题)
多芯电缆剥线时注意问题
剥线力度要适中,注意保护电缆内部铜导体。 热缩套管与电缆线径要适中。注意热缩套管加热时不要损伤配电柜其他部
分。 分线套筒要压到多芯电缆开口根部,并做好密封,保证电缆内部的绝缘。 对于铠装电缆,要做好铠装部分的接地。
由于雷击时长以微秒计,即使大的雷电流,积累的能量常不足以烧毁 保护地线,因此不少工程师认为接地保护线对于防雷来说不用考虑粗细。 确实,在雷击事件中少见有保护地线烧毁的案例,但保护地线的线径要求 还有另外的原则,即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地线不应在保护设备动作前烧 毁。显然,电流越大的设备,输入电缆越粗,输入断路器容量越大,保护 地线也越粗。因此规范规定,当相线线径大于35mm2时,保护地线线径应 取相线线径的一半,按规范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能达到相线越粗,保护 地线也越粗的目的,消除安全隐患。
相高度不同,注意接线时的应力。 注意接线母排螺母方向,充分考虑接线空间和散热。 注意电缆与桥架之间不要有应力,充分考虑桥架的承重,桥架无锋利处。 注意电缆与目排螺栓连接处不要有绝缘漆,电缆鼻子与母排压接面积相同
。 注意母排结合处10cm内不得刷相色漆。

通信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接电要求

通信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接电要求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设备接电要求1.电源线、地线布放按施工图指引的路由和方向布放,在水平和垂直位置,电缆布放要平直不弯曲,绑扎要整齐、松紧要适度,转弯的地方要弯位适当、整齐、美观;电缆在走线槽中应布放顺直,无明显纽绞和交叉,电缆拐弯半径不应小于4cm。

;布放的电源线、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必须是整条线料,严禁电缆中间接头。

设备地线、电源线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

2.设备电源线、地线的线径需满足设备配电要求。

设备所配的电源线不宜剪除,允许盘绕。

机柜间有等电位连接要求时,等电位线应连接正确可靠。

3.电源线、地线现场压接线鼻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

电源线、地线线鼻和接线端子处无露铜现象,电源线、地线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整齐可靠。

4.如传输设备有主备两路电源的,不可接线在同一电源开关上。

电源线、工作地、保护地线两端标签应清晰、正确。

5.保护地线接地方式、地阻值应符合基站联合接地电阻≤5欧姆。

6.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做到“三线”分离,距离不小于5cm。

双层走线架应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层布放。

电源线、地线与设备、整流机柜连接应牢固。

在露出外面的电源线应套有波纹管或绝缘套管保护。

7.电源整流柜处的传输设备(含IPRAN设备)供电端子应有明显标记,有2次下电开关时要接在2次下电的开关上,防止基站断电时或还能为传输设备供电一段时间。

8.数据接入、基站等接入类设备取电要接在一次下电端子上,保障重要设备业务安全。

9.将ODF、DDF设备直接引保护地线到设备,再由设备统一引一条保护地线到保护地线排。

光缆加强芯必须直接引地线到地线排。

所有接地地线的线径要求大于或等于16平方毫米。

10.电缆颜色要符合规定:蓝色接-48V,红色接GND,黄色或绿色接保护地。

11.设备风扇转动正常,电源线不能布放在散热孔上。

电源线的绑扎不能影响风扇防尘网的拔出,各内部电源线不应防碍正常维护工作。

12.2M线布线应整齐、美观,绑扎工艺良好,出机柜外1米内不应交叉和折线,机柜内2M线应绑在机柜走线区的固定梁上。

通信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接电要求

通信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接电要求

电源线、信号线布线规范及设备接电要求1.电源线、地线布放按施工图指引的路由和方向布放,在水平和垂直位置,电缆布放要平直不弯曲,绑扎要整齐、松紧要适度,转弯的地方要弯位适当、整齐、美观;电缆在走线槽中应布放顺直,无明显纽绞和交叉,电缆拐弯半径不应小于4cm。

;布放的电源线、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必须是整条线料,严禁电缆中间接头。

设备地线、电源线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

2.设备电源线、地线的线径需满足设备配电要求。

设备所配的电源线不宜剪除,允许盘绕。

机柜间有等电位连接要求时,等电位线应连接正确可靠。

3.电源线、地线现场压接线鼻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

电源线、地线线鼻和接线端子处无露铜现象,电源线、地线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整齐可靠。

4.如传输设备有主备两路电源的,不可接线在同一电源开关上。

电源线、工作地、保护地线两端标签应清晰、正确。

5.保护地线接地方式、地阻值应符合基站联合接地电阻≤5欧姆。

6.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做到“三线”分离,距离不小于5cm。

双层走线架应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层布放。

电源线、地线与设备、整流机柜连接应牢固。

在露出外面的电源线应套有波纹管或绝缘套管保护。

7.电源整流柜处的传输设备(含IPRAN设备)供电端子应有明显标记,有2次下电开关时要接在2次下电的开关上,防止基站断电时或还能为传输设备供电一段时间。

8.数据接入、基站等接入类设备取电要接在一次下电端子上,保障重要设备业务安全。

9.将ODF、DDF设备直接引保护地线到设备,再由设备统一引一条保护地线到保护地线排。

光缆加强芯必须直接引地线到地线排。

所有接地地线的线径要求大于或等于16平方毫米。

10.电缆颜色要符合规定:蓝色接-48V,红色接GND,黄色或绿色接保护地。

11.设备风扇转动正常,电源线不能布放在散热孔上。

电源线的绑扎不能影响风扇防尘网的拔出,各内部电源线不应防碍正常维护工作。

12.2M线布线应整齐、美观,绑扎工艺良好,出机柜外1米内不应交叉和折线,机柜内2M线应绑在机柜走线区的固定梁上。

UPS安装规范详解

UPS安装规范详解

UPS安装规范详解UPS安装前,用户都要为UPS做输入输出配电。

一般UPS厂家会向用户提供完整、详细的UPS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只有符合这个要求,UPS接入用户供电系统后才会正常工作。

在此,根据UPS输入输出的不同类型整理了UPS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希望能有所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可根据要安装的UPS的实际情况将相关参数做成表格发给用户,以便用户按此要求施工。

下面逐项进行说明:一、用户为UPS提供的输入市电其波动值一般要小于UPS标称的允许市电波动值,例如某型号UPS标称允许市电输入电压波动在220V+20%,那么此项可要求用户市电波动在+15%,这样有利于UPS正常运行;输入零地电压一般要求在不带负载时小于1.5V,带满载时小于2V,工程师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及负载要求提出此值,此项对一般负载可不作要求。

二、 UPS为了消除共模干扰,零、火线对地之间都加了滤波电容,零、火对地都有电流,可能造成零、火线上电流不等,从而使带漏电的断路器跳闸。

所以UPS前级及负载回路不能装带漏电保护的断路器,以免造成UPS及其负载意外掉电。

这里要指出的是,用户配UPS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要设备如计算机等的安全运行,而不是为了保障人员安全,所以也不应该对线路中带电部分如插座、断路器等频繁插拔、开合。

三、从安全用电角度出发,零线(尤其干线)不能断,即使要断也要零、火双断。

四、为了消除干扰,大多数UPS的输入零线与输出零线是隔离的或者是经过扼流圈的,所以在做UPS配电时不能把UPS输出(即负载)的零线接到输入配电的零线母排上。

用户可将UPS输出(负载)零线接到单独一条零线排上。

某些品牌的UPS如APC silcon系列、爱克赛的powerwave prime等,在UPS内部输入零线与输出零线直通,就可以把输入零线与输出(负载)零线接到同一母排上。

五、 UPS输入断路器是专为单独控制UPS输入电源的通断的,所以UPS输入断路器的下口不要再接其它的用电设备,以免影响UPS 输入电的正常通断。

电线颜色、线径规定

电线颜色、线径规定

YGZ05—01--18
电线颜色、线径规定
1.电源线用黑色。

如:L1、L2、L3、N;
2.通过变压器而来的220V控制线、UPS电源线用红色;
3.24V控制线、PLC进出线用蓝色;
4.模拟量信号线+用灰色或棕色线、模拟量信号线-用灰色或白色线;
5.接地线用黄绿线;
6.其它电压等级用橙色线;
7.主回路线径根据控制负载的大小确定,一般不小于2.52;
8.控制回路、风扇、照明一般选用0.752电线;
9.箱体与箱体、箱体与安装板的接地线线径根据总开关的容量来确定,箱体与门、侧板一般用2.52接地线,如果门上装有大容量负荷开关等,接地线的线径根据负荷的大小来确定;
10.箱内布线电流、线径对照表。

电源交流线配置计算

电源交流线配置计算

常见工程配置1.1.1电缆配置电源系统常用的电缆线分为电源线和信号线,电源线分为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信号线主要有蓄电池温度采集线、串口监控线等。

信号线都是专用线,设备出厂时,其包装箱内会有这些电缆线。

交流、直流电力电缆的内部是多股铜芯线,外表为聚氯乙烯等绝缘材料。

电缆线的截面积越大,通过电流越大。

电缆线常用的型号等级见下表。

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细介绍如何选择电缆的型号。

交直流电缆的使用根数及颜色规范见下表,有些国家采用的颜色规范可能与该表所列的不同。

交直流电缆使用规范铜芯电缆导线安全载流量计算口诀口诀:10下五,100上二,16、25四,35、50三,70、95两倍半。

口诀说明: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1.1.2交流线缆交流电缆宜采用铜芯线,电缆的截面积应与负荷相适应。

在布线距离小于30m时,用经济电流密度来计算用线的截面积,经济电流密度取(2.5A~5A)/mm2。

相线:当导线所通过的电流小于40A时,导线载流量应选在4-5A/ mm2;当导线所通过的电流在41A-100A时,导线载流量应选在3 A/ mm2;当导线所通过的电流在100A以上时,导线载流量应选2.5A/ mm2零线:(1)在交流三相输入的情况下,零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相线的截面积的一半。

(2)在交流单相输入的情况下,零线的截面积应等于相线的截面积。

【确认交流电缆的截面积步骤】1.计算每一相交流输入的相电流值。

计算公式为:Iin=Io*Voη*Cosφ*Vin*3注意:该公式为电源系统三相输入时每一相电流的计算公式。

当电源系统为单相输入时,计算输入相电流就不需要除3。

其中:Iin——交流输入的相电流。

通信工程直流电源线径与交流电源线径的计算

通信工程直流电源线径与交流电源线径的计算

通信工程直流电源线径与交流电源线径的计算方法一、直流电源线径的计算直流供电线路主要采用最大允许压降法计算最大截面积。

在此主要介绍如何电流矩法计算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及各段压降。

通常选择阻燃铜软线,兰色为负极,红色为正极,保护地线为黄绿色。

1、直流电力线的选择直流电力线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应按允许压降选择导线截面,并按终期容量设计。

S= I×L / K×△US:导线截面积(mm2〕△U:导线允许压降(回路)(铜导线允许的最大压降为3.2V)I:导线负荷电流〔A〕 L:导线回路长度(m)K:导线的导电率〔m/欧*mm2〕(铜导线的导电率为57 )例1:某设备功率2000W,电流为2000W/48V=40A,距离直流配电屏10米,则使用的直流电力线的截面积=40*10*2/57*1=14平方毫米。

例2:某基站新装100A直流配电屏,由开关电源引电,两者距离10米。

则使用的直流电力线的截面积=100*10*2/57*0.7=50平方毫米。

注意问题:在此公式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距离越短截面积越小。

如1米时经计算S=1.4平方毫米。

这时压降就不是主要的问题了,发热量成为主要问题了,经查表可知1.5平方毫米在25度时最大可通过电流为19A。

附表:2、保护地线的选择S<16 保护地线=S16<=S<=35 保护地线=16S>35 保护地线=S/23、空开和保险的选择空开和保险的容量是计算电流的1.5倍。

例如:设备耗电量计算电流为4A,则空开和保险选择6A。

空开和保险的规格如下:空开:6A、10A、16A、20A、32A、40A、63A、80A保险:6A、10A、16A、20A、32A、40A、63A、100A、100A、200A二、交流电源线径的计算首先根据使用电压、敷设条件和使用环境条件并结合导线性能和用途选定导线型号,然后计算选择导线截面,以确定导线规格。

室外的埋地电缆通常要选用铠装电缆。

电气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配线的规范目的:规范OEM制造商电气柜制作,规范电工对电气柜的维护保养1、导线选择1.1、导线颜色黑色装置和控制柜的内部布线棕色直流电路的正极红色三相电路的C相;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可控硅管的阴极黄色三相电路的A相;绿色三相电路的B相蓝色直流电路的负极淡蓝色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白色无制定线路的半导体电路黄绿色安全接地线备注: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推荐:黑色;半导体电路:白色;有混淆时:容许选指定用色外的其它颜色(如:橙、紫、灰、绿蓝、玫瑰红等)。

具体标色时,在一根导线上,如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标色,视该电路的特定情况,依电路中需要表示的某种含义进行定色。

1.2、导线线径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请注意:线材规格请依下列表格,方能正常使用)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穿管八折温九折。

说明:“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2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设备接地规范(智能产品)

设备接地规范(智能产品)
4
总则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公司智能产品的防雷接 地设计和工程安装。 智能产品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和工程安装, 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 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 智能的防雷与接地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 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标准。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5
一般接地原则1
17
机柜之间等电位连接实施原则
同一套智能产品的各个机柜之间应考虑等电位 连接,不同产品间机柜可以不考虑等电位连接 我司自行设计机柜之间考虑等电位连接,外购 机柜和我司机柜之间以及外购机柜之间可以不 考虑等电位连接。 当同一产品的各个机柜(我司自行设计)之间 没有电信号线互联或者仅仅采用网线进行互联 通讯时,可以不考虑等电位连接。 当同一产品的各个机柜(我司自行设计)在工 程安装时并不相邻放置并且距离在5m以上的, 可以不考虑等电位连接。
采用非网线(例如串口)进行通讯的维护终端接地
当终端设备与主机间采用非网线进行通讯时,维护终端必须通过保护接地 电缆就近连接到给通信设备主机的供电配电柜接地排、机柜接地端子或者 机房保护接地排上,同时应断开交流电源PE端和维护终端之间的连接。 保护接地连接电缆的截面积应不小于2.5 mm2。
25
维护终端的接地 -交流供电3
智能产品设备接地规范
1
目录
一、范围和简介 二、术语和定义 三、总则 四、接地一般原则 五、智能产品的接地 1、采用220V交流供电的机柜接地 2、采用-48V直流供电的机械接地 3、智能产品交换机柜接地 4、机柜之间等电位连接 5、维护终端的接地 六、排队机附属设备的接地 七、接地电阻 八、保护地线线径的选择
通信局(站)的接地设计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设计, 即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屏蔽接地和配线架防雷接 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 智能产品以及配套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均应做 保护接地。 保护地线应选用黄绿双色相间的塑料绝缘导线。 接地导线必须采用多芯铜线,以降低高频阻抗,接地线 尽量粗和短,不得使用铝材。 接地线两端的连接点应确保电气接触良好、牢固,当采 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并应做防腐 蚀、防锈处理。 不得利用其他设备作为接地线电气连通的组成部分。

设备接地标准

设备接地标准
6 7 8 9 10 11 静电接地
设备接地标准
需要做接地的点 电器设备的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 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金 属框架和金属底座 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金属保护 管及二次电缆的屏蔽层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 装有架空地线或电气设备的电力线路杆塔 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拦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 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 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防爆柜、使用易燃气 体设备等) 线径要求:1.固定设备和大型可移动设备 不小于16mm2铜芯软绞线;2. 一般可移 动设备不小于10mm2铜芯软绞线;3. 震 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不小于6mm2 。阻值 不大于100Ω 接地线线径及阻值要求 线芯为铜线情况下:
相导体截面积 保护导体的最小 mm2 截面积mm2 s≤16 s>16,且s≤35 s>35 s且s≥4 16 s/2
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 4Ω
引用标准
1. GB 50169-2016 电气装置 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 规范 2. 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 计规范
SH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 接地设计规范

独立高杆灯接地阻值标准

独立高杆灯接地阻值标准

独立高杆灯接地阻值标准一、电阻值要求独立高杆灯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

如果土壤电阻率较高,则要求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

二、接地极要求1.接地极应采用镀锌钢管或角钢,长度不小于2.5米,打入地下深度不小于2米。

2.接地极与独立高杆灯的底座连接处应采用焊接或热镀锌处理,确保连接牢固、导电良好。

3.接地极在打入地下时,应保证垂直,不得倾斜。

三、接地线要求1.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线,线径不小于4平方毫米。

2.接地线应与独立高杆灯的底座和金属外壳连接牢固,确保导电良好。

3.接地线在穿越马路、通道等公共区域时,应加装保护管,防止被破坏。

四、重复接地要求1.在独立高杆灯的金属外壳上应设置重复接地装置,以增加安全性。

2.重复接地装置应设置在独立高杆灯附近,便于检查和维护。

3.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与独立高杆灯的底座和金属外壳连接牢固,确保导电良好。

五、定期检测要求1.每年应对独立高杆灯的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2.如果发现接地电阻值异常或接地线断裂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重新检测。

3.检测时应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安全警示标志要求1.在独立高杆灯附近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2.安全警示标志应设置在显眼的位置,方便行人看到。

3.安全警示标志的内容应清晰明了,告知行人此处有独立高杆灯并需要注意安全。

4.七、防雷保护要求5.独立高杆灯应采取防雷措施,避免雷击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6.防雷措施应包括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装置,并与独立高杆灯的金属外壳连接牢固。

7.防雷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在雷雨天气时,应加强对防雷装置的巡查和检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八、施工验收要求1.在独立高杆灯的安装和接地工程完成后,应进行施工验收。

验收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和验收。

2. 验收时应检查独立高杆灯的安装是否牢固、稳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三相五线制零线和地线的经径

三相五线制零线和地线的经径

三相五线制零线和地线的经径一、引言三相五线制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系统配置方式,其中零线和地线作为两条重要的导线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零线和地线的经径问题。

二、零线的经径零线在三相五线制中扮演着回路中返回电流的角色。

其经径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理论上讲,零线的经径应与相线的经径一致,以确保各相电流平衡。

1. 相线的经径选择相线的经径选择需要考虑电力传输的功率大小以及线路的长度。

一般而言,较大的功率传输和较长的线路需要选择较大的经径,以降低电阻损耗和电压降低。

2. 零线的经径计算零线的经径计算通常基于规范和标准。

例如,在中国国家标准《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GB 50054-2011)中,给出了零线的经径计算公式。

3. 零线经径的选择根据经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零线的最小经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常会选择比最小要求更大的经径。

三、地线的经径地线在电力系统中负责将电流引导到地下,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作用。

地线的经径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接地效果和安全性。

1. 接地电阻的要求地线的经径选择需要满足一定的接地电阻要求。

较小的接地电阻对于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2. 地线的材料选择地线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电导性能、耐腐蚀性以及机械强度等因素。

常见的地线材料包括铜、铝和镀锌钢等。

3. 地线经径的计算地线的经径选择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一般而言,地线经径的选择需要考虑电流容量、接地电阻要求等因素。

四、结论三相五线制中的零线和地线在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零线的经径选择需要与相线的经径保持一致,而地线的经径需要满足一定的接地电阻要求。

合理选择零线和地线的经径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1.中国国家标准《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GB 50054-2011).。

eplan标准线径和颜色 -回复

eplan标准线径和颜色 -回复

eplan标准线径和颜色-回复EPLAN标准线径和颜色EPLAN是一种专业的电气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和电子等领域。

在EPLAN中,线路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选择线径和颜色对于保证电路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线径的选择在EPLAN中,线径是用来表示电缆或导线的直径大小。

线径的选择主要依据电流负载、电缆长度和电源电压等因素。

1. 电流负载:电流负载是选择线径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电流较大的电路需要选择较大的线径,以确保电线不会过热导致短路或火灾等危险事件。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常规的电流负载与线径的对应关系如下:- 0~2A:0.34 mm²- 2~6A:0.5 mm²- 6~10A:1.0 mm²- 10~16A:1.5 mm²- 16~25A:2.5 mm²- 25~32A:4.0 mm²- 32~40A:6.0~10.0 mm²- 40~63A:16.0 mm²以上2. 电缆长度:电缆长度也会对选择线径产生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当电缆长度较长时,电缆的电阻会增加,导致线路的功率损耗加大。

因此,较长的电缆往往需要选择较大的线径,以弥补电阻产生的功率损耗。

3. 电源电压:电缆的线径选择还与电源电压有关。

电缆的线径是根据额定电流而选择的,而额定电流又与电源电压及负载特性有关。

在EPLAN 中,电源电压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备所需的线缆直径。

当电源电压较高时,线径应选择较大,以确保电缆能够承受高压的负载。

二、线路颜色的标识在EPLAN中,线路的颜色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线路颜色可以帮助电气工程师更好地识别电路,并防止出现错误。

1. 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输入和输出线路通常使用红色表示。

红色线路常用于正极或“+”端,以便方便识别和连接。

2. 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线路颜色通常是蓝色和黑色。

二次接地线标准要求

二次接地线标准要求

二次接地线标准要求二次接地线(secondary grounding wire)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电气设备。

它是与主要接地系统相连接的低电阻路径。

二次接地线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和其他可触及部分与大地接触,以便通过接地线将故障电流迅速引入大地。

以下是二次接地线的一些标准要求。

1. 适当尺寸和材料:二次接地线应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电压确定适当的尺寸和材料。

根据设计和规范,通常使用铜线作为二次接地线的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线径和横截面积应根据设备的负荷和电流容量进行计算,并满足国家和地方电气规范的要求。

2. 接地点位置:二次接地线的接地点应位于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框架的最低点,以确保故障电流能够迅速通过接地点引入大地。

接地点还应与主要接地系统连接,以提供直接路径到大地。

3. 连接接地线:二次接地线应通过良好的接触面连接到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框架。

这可以通过使用螺栓、螺母或焊接来实现。

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以确保牢固可靠的接地。

4. 接地电阻测试:安装二次接地线后,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以确保接地线的有效性。

测试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范进行,通常是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

电流注入接地系统,然后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接地电阻。

这个值应满足规范要求,通常在一定范围内。

5. 二次接地线保护:为了保护二次接地线免受损坏,通常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对于暴露在室外或易受机械损坏的接地线,可以使用地下埋设管道或提供护套来保护接地线。

此外,接地点和连接件应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没有松动或腐蚀。

6. 标记和文档:对于每个设备,应在设备本身或附近适当的位置标明二次接地线的存在。

此外,还应编写相关的文件记录,包括接地线的规格和安装信息。

除了上述要求,还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电气规范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发布的标准,以确保二次接地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保护地线线径的选择

保护地线线径的选择

用户某些情况下会对我们设备的保护接地线的线径提出疑问。

下面给出相关规范中规定的保护接地线线径选择方法。

1. 设备额定工作电流设备保护接地线线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设备的工作电流大小。

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线线径的选择,可以参考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中的规定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实际设备的保护接地线线径选取应大于等于表中额定电流对应的截面积。

根据GB 4943-2001第2.6.3.2条的规定,保护连接导体的尺寸,按GB4943-2001标准中的表7-1GB进行选取:表1-1GB 4943-2001的表3B" 导线规格"~≤10~≤13~≤16~≤25~≤32~≤40~≤63~≤80~≤100~≤125~≤160~≤190~≤230~≤260~≤300~≤340~≤400~≤4602. 防雷从防雷方面考虑,保护接地线的线径很容易被满足。

满足雷电流的泻放不是接地线线径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IEC 61312-1按照单根接地线泻放的过电流是否达到25%直击雷电流作为防雷接地线线径选取的分界线。

通信设备的防雷是防感应雷,如果直击雷直接打中设备,设备的防雷即使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防得住。

而且通信局站的建站要求,就是建筑物要给机房内的设备提供直击雷保护,所以设备上单根接地线泻放的雷电流几乎不可能达到25%的直击雷电流。

按照IEC 61312-1的第3.4.1节要求,如果有一个小于25%的直击雷电流流过等电位连接导体(馈线的接地线属于等电位连接导体),导体截面积应符合IEC 61024-1的表7要求。

在IEC 61024的表7中,规定如果材料为铜,则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为6mm2。

如果大于25%,截面积应符合表6要求。

IEC 61024的表6中,规定如果材料为铜,则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为16mm2。

由于通信设备上单根接地线泻放的雷电流几乎不可能达到25%的雷电流,所以设备保护接地线需要考虑的雷电流泻放因素很容易被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某些情况下会对我们设备的保护接地线的线径提出疑问。

下面给出相关规范中规定的保护接地线线径选择方法。

1. 设备额定工作电流
设备保护接地线线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设备的工作电流大小。

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线线径的选择,可以参考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中的规定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实际设备的保护接地线线径选取应大于等于表中额定电流对应的截面积。

根据GB 4943-2001第条的规定,保护连接导体的尺寸,按GB 4943-2001标准中的表7-1GB 进行选取:
表1-1GB 4943-2001的表3B" 导线规格"
设备的额定电流
A
最小导体尺寸
标称截面积
mm2
AWG或kcmil
[截面积mm2](见注2)
≤6 0.751)18 [0.8]
??~≤10 (0.75)2) 1.00 16 [1.3]
????~≤13 (1.0)3) 1.25 16 [1.3]
???~≤16 (1.0)3) 1.5 14 [2]
???~≤25 2.5 12 [3]
???~≤32 4 10 [5]
???~≤40 6 8 [8]
???~≤63 10 6 [13]
???~≤80 16 4 [21]
???~≤100 25 2 [33]
????~≤125 35 1 [42]
????~≤160 50 0 [53]
????~≤190 70 000 [85]
????~≤230 95 0000 [107]
????~≤260 120 250 kcmil [126]
????~≤300 150 300 kcmil [152]
????~≤340 185 400 kcmil [202]
????~≤400 240 500 kcmil [253]
????~≤460 300 600 kcmil [304]
1) 对额定电流小于3A,如果软线的长度不超过2m,允许标称截面积为0.5mm2。

2) 如果软线的长度不超过2m,则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装有符合GB 17465(C13、C15、C15A和C17型)规定的额定值为10A的连接器的可拆卸电源软线。

3) 如果软线的长度不超过2m,则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装有符合GB 17465(C19、C21和C23型)规定的额定值为16A的连接器的可拆卸电源软线。

注:
1 GB 17465规定了器具耦合器和软线的连接方式,包括条件1)、条件2)和条件3)所提到的连接方式,但是,许多国家已经指出,对表3B中列出的所有的值,特别是条件1),2)3)所包括的内容,他们不接受。

2 所提供的AWG和kcmil尺寸仅供参考,括号中的相关截面积仅给出经圆整的有效数。

AWG是美国线规,术语“cmil”系指圆密耳。

1个圆密耳等于直径为1密耳(千分之一英寸)的圆面积。

这些术语通常在北美用于说明导线的尺寸。

2. 防雷
从防雷方面考虑,保护接地线的线径很容易被满足。

满足雷电流的泻放不是接地线线径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IEC 61312-1按照单根接地线泻放的过电流是否达到25%直击雷电流作为防雷接地线线径选取的分界线。

通信设备的防雷是防感应雷,如果直击雷直接打中设备,设备的防雷即使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防得住。

而且通信局站的建站要求,就是建筑物要给机房内的设备提供直击雷保护,所以设备上单根接地线泻放的雷电流几乎不可能达到25%的直击雷电流。

按照IEC 61312-1的第3.4.1节要求,如果有一个小于25%的直击雷电流流过等电位连接导体(馈线的接地线属于等电位连接导体),导体截面积应符合IEC 61024-1的表7要求。

在 IEC 61024的表7中,规定如果材料为铜,则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为6mm2。

如果大于25%,截面积应符合表6要求。

IEC 61024的表6中,规定如果材料为铜,则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为16mm2。

由于通信设备上单根接地线泻放的雷电流几乎不可能达到25%的雷电流,所以设备保护接地线需要考虑的雷电流泻放因素很容易被满足。

即使在某些非常极端的情况下,设备保护接地线泻放的雷电流可能超过25%直击雷电流,最小截面积为16mm2也比较容易满足。

但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设备估计早已经被雷击损坏了。

3. 抗偶然外力的碰触
保护接地线如果是从设备上连出到设备之外的,一般需要考虑保护接地线不能因为人或其他物体无意的偶然碰触而折断。

一般对于单根的接地线,建议接地线的线径不小于4mm2为宜。

这一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

对于GB 4943-2001的表3B而言,最前面额定电流较小的几项线径要求有加注,在注释中都说明了这种保护接地线是用在电源软线之中,这也是考虑了接地线要具有防止偶然外力碰触而折断的基本能力。

举例来说,计算机交流电源线中的PE线线径远不到4mm2,它和相线、中线汇集在一根较粗的电源软线里,在偶然外力的碰触下就不容易折断了。

但如果单根接地线采用这样的线径,就有问题。

综上所述,保护接地线线径的选取,决定性因素是设备的额定电流。

雷电流的泻放以及抗偶然外力碰触等也需要考虑,但很容易满足。

三相五线的相线和N,PE线截面积的要求,
相线不大于16平方毫米时N,PE线的截面积应等于相线的截面积,
相线大于16平方毫米小于等于35平方毫米的其N,PE线截面积为16平方毫米,
相线大于35平方毫米小于等于400平方毫米的其N,PE线截面积为相线截面积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