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教案常见气体的制取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
(2)巩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1)主要以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共同总结方法进行复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严谨的探讨设计方法。(2)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重点: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知识。
难点:常见气体制取的方法综合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讲述、提问
复习过程:
引入: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常见的气体?
一、巩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
(提问)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解析)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应考虑:
二、常见气体(O2、CO2、H2)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回忆复习O2、CO2、H2 的制取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
三、练习
典例精练:例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和性质。请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加热
②装药品并固定试管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
中取出。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 ___。
(4)利用F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再加,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________,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已知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如果在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填序号)。
A. 固体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生石灰
四、中考试题
(2015·新)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技能.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
(2)马明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过程中,马明同学观察到装置F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
的缘故。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4)若马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填管口字母)。
(5)装置A和C还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较,A装置的优点是:。(2016新疆)某中学开展化学实验考查,考查内容由学生抽签决定,买买提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实验台上为他准备的药品有: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高锰酸钾固体、氯酸钾固体、二氧化猛粉末、大理石颗粒,实验台上还准备了下列仪器:
请根据药品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B的名称为,F的名称为。
(2)买买提同学制取的气体是,选用组装发生装置的仪器是(填字母编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利用上述发生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制取其他常见气体,请你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作业设计:1、识记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设计:
常见气体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O
2、CO2 、H2的原理:
MnO2MnO2
2 H2O2 ===== 2 H2O+ O2 ↑2KMnO4△
===K2Mn04 + MnO2 + O2 ↑2KClO3=== 2KCl + 3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Zn + H2SO4==ZnSO4+H2↑
2、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应考虑的因素:
①原料及反应原理:
②气体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基本类型:(1)固—固加热型(2)固—液不加热型
③气体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
基本类型:(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3)向下排空气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