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
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1)近代城市发展期。西方资本主义深入中国的土地,开放了通商口岸,与国外贸易的频繁,通商口岸城 市发展。在洋务运动时期,军事、民用工业迅速发展,促进了一批近代工业城市的产生。但城市化仍然水 平低。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城市化率为 10.6% ,与世界的平均水平 28.8 %有一定的距离。 2)计划经济的起落期。在此时期,城市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 1949—1957 年短期快速发展阶段。为了吸引到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搞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启动了 156 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国的城市由 136 个增长到了 178 个,城市化率增加到了 15.39%。 b 1958—1965 年大起大落阶段。由于大跃进期间,伴随城市人口的减少,城市化水平从 1960 年后的四 年间降低了 15 个百分点。 c 1966-1978 年城市化停滞阶段。在毛主席的指示和号召下,鼓励大量的知识青年到乡下去,致使风风火 火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展起来。“文革”十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增加缓慢,城市化率不到 18%。 3)改革开放的加速期 a 逐渐恢复阶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知识青年和下放的干部也逐步返回到城市。此时,明显的是城镇 人口的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到 1984 年,城镇人口占到了当时总人口的 23.01%。 b 小城镇高速发展阶段(1984—1991 年)。在此阶段,中国城镇的数量逐步递增,由于1984年中央颁布的 新的户籍管理制度 ;在此影响下,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他们可以自己携带粮食到城市里面来务工和经商, 甚至落户。 c 城市迅速发展阶段(1992 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 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开始真正地活跃起来。中国 的城市化水平便不断增长。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2)市场方面 A. 区位影响 在城市土地中,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土地区位条件。“ 城中村”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比较有 区位价值的城市中心地区。城中村主要以块状不均匀分布,“村”与“城”的界限很明显,且大都靠近城 市中心区、区级中心区等城市发展的起源地,地段位置较好。
3)村民委员会转变为居民委员会。主要是将村民委员会改成居民委员会,实行城市社区的管理方式,在政治 领域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型,使城中村成为以契约型(法律、制度)关系为基础而不是以初级关系为基础的社区。
4)原村集体经济组织转为集体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共同持股的公司企业。对原城中村的集体资产在清产核资 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公司,科学合理界定股权,合理分配股份。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1.城中村概念定义 1)从空间属性来说,“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或城乡边缘区,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者半包围 的、没有或者是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
2)从社会属性来看,“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社区。 是外来人口涌入后,以出租经济为支撑的“原住村落社会”与“低收入者聚居社区”。 3)从景观和形态特征来看,城中村就是在很多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己经转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是 城市地域扩张的一种自然延伸。
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城、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 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称之为“城中村”。以人口户籍类型与土地权属为依据,有人 认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的、没有 或是仅有少量农业用地的村落。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3.我国“转型期”的时间界定
·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鸦片战争开始。 · 中国社会转型起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理由是,当时虽然现代的因素逐渐显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但是传统的因素任然占主导,根本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转变。例如,1978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82.1%;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对外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等。 所以,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后真正开始转型。同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步入转型期”。 ·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加速转型期制度建设的新时代”。所谓加速转型期,不是简单指经济社会某个领域的 变化过程,也不是简单指经济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过程,而重点是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加速的整体 性跃迁过程。
B. 产业结构变化 农村主要以耕田等第一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下,开始引进外资建厂,开始发展工业。农 耕经济逐渐成为历史,农民仅有的土地是他们为数不多却有着很强区位优势的宅基地。与此同时是第二产业的高速发 展,直接带来了就业劳动人口的增加,他们大多会选择住在工厂附近且租金不高的城中村中。大量的居住需求使失去 耕地的村民看到了机会,他们抓紧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加建非正规住房。 C. 个体利益驱使 靠租赁房屋收取租金成为了村民失去耕地后一个收益不错且稳妥的生活来源,这成为了城中村内违规加建住房的 现象泛滥的主要利益驱动原因。村民加建房屋不需要支付投资土地,报建和配套等费用,其成本仅仅为房屋本身的建 设成本,况且城中村违法私建的查处力度不够,很多违法私房建设都没有遭到及时有效的查处。所以村民违建私房的 所得收益远远大于其建房成本,就是在这样的个体利益的驱使下,城中村才呈现出了现在建筑空间体系。由于城市建 设土地的稀缺和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政府征收村民宅基地时会按当时当地的房价对村民给予补偿,这也成为了推动 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利益驱使动力。这种巨大的利益使城中村完全丧失了原有的村落空间形态。
2.“城中村”改造内容
1)集体土地经征用后转为国有土地。城中村改造首先要解决土地产权的遗留问题,对城中村土地实行彻底的国 有化改造。在不违反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确认产权,补办征地手续,使城中村土地成为有偿、有 期限使用的可进入商品房市场的国有土地。同时,对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彻底解除城中村改造的 产权障碍。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3)制度方面 A. 户籍制度 1957 年颁布的《关于禁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和 1958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使得中国人民形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群体,这成为构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外 来人口包括外地农民和外地城市居民,其中外地农民是主体。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外来农民来到深圳市 后并没有成为城市人口,农民身份无法改变,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当面享受不到市民的 待遇,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使得他们成为了城市的弱势群体。 B. 土地制度 建国后到 1957 年政策出台前,我国大体属于自由迁徙社会的状态,之后户籍制度建立就实行了二元体制的 土地制度,即: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由于城市政府要在“城中村”土地补偿和村民安 置方面支付巨额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为规避巨额成本,城市政府选择了 “获取农村耕(土)地、绕开村落居 民点”的迂回发展思路。这种做法为城市发展埋下了隐患。 C. 政策管理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 的方案。正确的政策和有效的执行,能成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力驱动力;如果政策失误或执行不当,可 能将无法实现政策目标甚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4.我国“转型期”的概念界定 1)社会结构层面。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经济层面上,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 信息社会的转变、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从强人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变、 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从伦理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变、从人情社会向理性社会的 转变;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等。 2)经济发展层面。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的转变,按其转型的状态可 分为体制转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农业落后的封闭传统社 会—工业化的城镇型开放的现代社会);改革渐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部分、分阶段转型)。转型的最终实 质和重点在于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其根本任务是推进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 巩固和发展农业,同时加强贸易结构调整和企业结构调整。 3)政治和文化层面。我国的政治制度环境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的创新将有助接受未来发展的挑战, 推动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转型。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社会、经济领域转型深深的带动下, 在城市结构转型要求下,以城市的文化发展去带动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的态势和需求也显得越来越强烈, 文化的转型也将成为其关键的一部分,文化的建设,人们思想的转变,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展显得极其重 要。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2.我国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第一、城市化发展速度是世界同期城镇化速度的 2 倍; 第二、外来人口是城市化的主要来源,北京市的流动人口 300 多万,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据统计,北京市 住在地下室的人口就有 100 多万,一些农民工生活在比较恶劣的环境里面,问题比较严重;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城市化一方面快,但是一方面制约因素很多。
B. 住房供应结构失衡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中又以低收入人群占据主要份额。而政府在 发展过程中注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重视不够,并且对人口预测方面缺乏经验,大 量廉租房的需求便由此产生。其次价格较高昂的商品房大多满足了城市新增户籍人口的的需求,面向人群几 乎与低收入流动人口无关,迫于不高的收入和在大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城中村非正规住房成为了低收入流 动人口的首选,再次住房保障对象多针对于户籍低收入群体,而政府对于低收入外来人口的住房供应方面功 能性失灵。由于安置区建设规模较小并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只能解决少数人的居住问题,并且管理不便政 府单方面投入过大等原因,安置区的建设并没有取到良好的效果,已经拆除。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2.“城中村”的特征及分类 1)分类 依据和城市的关系以及相关形态特征,可分为闹市区型、城乡结合部型和郊区型城中村。 依据土地所有情况、发育程度以及所在区位,可分为典型、转变中以及边缘型城中村。 依据现有的经济特征,可分为居住型城中村、商贸餐饮型城中村以及集体经贸型城中村。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2)农民转为市民。城市化过程即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但村民市民化并不是简单地转变户籍就能 完成,还有一个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及社会行为的转变过程。在初始城市化的地区,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步可能是 将村民的户籍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接下来还有一个转变村民观念的问题,并且要打破村民对土地的依赖, 这才能使村民完全地市民化。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2.“城中村”的特征及分类 1)特征 空间形态上,城中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建筑密度高,高度偏低且层次不齐,绿地缺乏,景观环境面貌不 佳 ;用地以居住为主,伴有少量的商业,混杂有工业、仓储用地,功能十分混乱。且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设施 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人口结构上,城中村的人口密度较高,人口聚集规模较大,居住的人口混杂且人员流动性大,暂住人口和流动 人口往往超过了城中村的原住村民。其中,村民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活动,大部分依靠出租房屋或者经营小店 铺维持生计。 经济形态上,城中村为典型的“寄生型、外生式”的村集体经济。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居多,大多依赖房屋出 租、物业租赁为主;村名经济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城中村的区域位置和外来人口的多寡。 管理体制上,原有的农村管理体制任然保留,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 文化形态上,传统的农村社会文化有所保留,渗透了一定的城市社区文化。村规民俗主导人们的思想。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2.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中村改造促进城市发展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1)社会方面 A城市的扩张 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不断加速向外扩张是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在扩张中城市征地为了减少麻烦、规避当时 的改造建设成本,政府和开发商选择了绕开村落来征用土地。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村集体与城市居民及开发商之间 存在合作建房的动机,促使集体经济组织大规模出让土地诱发形成“城中村”。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高楼林立的大 厦将这些村落牢牢包围。随着城市的发展,“村落”已不是“昔日的村落”,地理区位和功能也发生很大的转变。
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1)近代城市发展期。西方资本主义深入中国的土地,开放了通商口岸,与国外贸易的频繁,通商口岸城 市发展。在洋务运动时期,军事、民用工业迅速发展,促进了一批近代工业城市的产生。但城市化仍然水 平低。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城市化率为 10.6% ,与世界的平均水平 28.8 %有一定的距离。 2)计划经济的起落期。在此时期,城市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 1949—1957 年短期快速发展阶段。为了吸引到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搞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启动了 156 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国的城市由 136 个增长到了 178 个,城市化率增加到了 15.39%。 b 1958—1965 年大起大落阶段。由于大跃进期间,伴随城市人口的减少,城市化水平从 1960 年后的四 年间降低了 15 个百分点。 c 1966-1978 年城市化停滞阶段。在毛主席的指示和号召下,鼓励大量的知识青年到乡下去,致使风风火 火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展起来。“文革”十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增加缓慢,城市化率不到 18%。 3)改革开放的加速期 a 逐渐恢复阶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知识青年和下放的干部也逐步返回到城市。此时,明显的是城镇 人口的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到 1984 年,城镇人口占到了当时总人口的 23.01%。 b 小城镇高速发展阶段(1984—1991 年)。在此阶段,中国城镇的数量逐步递增,由于1984年中央颁布的 新的户籍管理制度 ;在此影响下,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他们可以自己携带粮食到城市里面来务工和经商, 甚至落户。 c 城市迅速发展阶段(1992 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 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开始真正地活跃起来。中国 的城市化水平便不断增长。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2)市场方面 A. 区位影响 在城市土地中,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土地区位条件。“ 城中村”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比较有 区位价值的城市中心地区。城中村主要以块状不均匀分布,“村”与“城”的界限很明显,且大都靠近城 市中心区、区级中心区等城市发展的起源地,地段位置较好。
3)村民委员会转变为居民委员会。主要是将村民委员会改成居民委员会,实行城市社区的管理方式,在政治 领域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型,使城中村成为以契约型(法律、制度)关系为基础而不是以初级关系为基础的社区。
4)原村集体经济组织转为集体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共同持股的公司企业。对原城中村的集体资产在清产核资 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公司,科学合理界定股权,合理分配股份。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1.城中村概念定义 1)从空间属性来说,“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或城乡边缘区,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者半包围 的、没有或者是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
2)从社会属性来看,“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社区。 是外来人口涌入后,以出租经济为支撑的“原住村落社会”与“低收入者聚居社区”。 3)从景观和形态特征来看,城中村就是在很多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己经转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是 城市地域扩张的一种自然延伸。
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城、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 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称之为“城中村”。以人口户籍类型与土地权属为依据,有人 认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的、没有 或是仅有少量农业用地的村落。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3.我国“转型期”的时间界定
·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鸦片战争开始。 · 中国社会转型起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理由是,当时虽然现代的因素逐渐显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但是传统的因素任然占主导,根本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转变。例如,1978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82.1%;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对外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等。 所以,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后真正开始转型。同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步入转型期”。 ·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加速转型期制度建设的新时代”。所谓加速转型期,不是简单指经济社会某个领域的 变化过程,也不是简单指经济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过程,而重点是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加速的整体 性跃迁过程。
B. 产业结构变化 农村主要以耕田等第一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下,开始引进外资建厂,开始发展工业。农 耕经济逐渐成为历史,农民仅有的土地是他们为数不多却有着很强区位优势的宅基地。与此同时是第二产业的高速发 展,直接带来了就业劳动人口的增加,他们大多会选择住在工厂附近且租金不高的城中村中。大量的居住需求使失去 耕地的村民看到了机会,他们抓紧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加建非正规住房。 C. 个体利益驱使 靠租赁房屋收取租金成为了村民失去耕地后一个收益不错且稳妥的生活来源,这成为了城中村内违规加建住房的 现象泛滥的主要利益驱动原因。村民加建房屋不需要支付投资土地,报建和配套等费用,其成本仅仅为房屋本身的建 设成本,况且城中村违法私建的查处力度不够,很多违法私房建设都没有遭到及时有效的查处。所以村民违建私房的 所得收益远远大于其建房成本,就是在这样的个体利益的驱使下,城中村才呈现出了现在建筑空间体系。由于城市建 设土地的稀缺和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政府征收村民宅基地时会按当时当地的房价对村民给予补偿,这也成为了推动 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利益驱使动力。这种巨大的利益使城中村完全丧失了原有的村落空间形态。
2.“城中村”改造内容
1)集体土地经征用后转为国有土地。城中村改造首先要解决土地产权的遗留问题,对城中村土地实行彻底的国 有化改造。在不违反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确认产权,补办征地手续,使城中村土地成为有偿、有 期限使用的可进入商品房市场的国有土地。同时,对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彻底解除城中村改造的 产权障碍。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3)制度方面 A. 户籍制度 1957 年颁布的《关于禁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和 1958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使得中国人民形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群体,这成为构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外 来人口包括外地农民和外地城市居民,其中外地农民是主体。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外来农民来到深圳市 后并没有成为城市人口,农民身份无法改变,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当面享受不到市民的 待遇,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使得他们成为了城市的弱势群体。 B. 土地制度 建国后到 1957 年政策出台前,我国大体属于自由迁徙社会的状态,之后户籍制度建立就实行了二元体制的 土地制度,即: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由于城市政府要在“城中村”土地补偿和村民安 置方面支付巨额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为规避巨额成本,城市政府选择了 “获取农村耕(土)地、绕开村落居 民点”的迂回发展思路。这种做法为城市发展埋下了隐患。 C. 政策管理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 的方案。正确的政策和有效的执行,能成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力驱动力;如果政策失误或执行不当,可 能将无法实现政策目标甚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4.我国“转型期”的概念界定 1)社会结构层面。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经济层面上,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 信息社会的转变、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从强人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变、 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从伦理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变、从人情社会向理性社会的 转变;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等。 2)经济发展层面。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的转变,按其转型的状态可 分为体制转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农业落后的封闭传统社 会—工业化的城镇型开放的现代社会);改革渐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部分、分阶段转型)。转型的最终实 质和重点在于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其根本任务是推进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 巩固和发展农业,同时加强贸易结构调整和企业结构调整。 3)政治和文化层面。我国的政治制度环境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的创新将有助接受未来发展的挑战, 推动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转型。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社会、经济领域转型深深的带动下, 在城市结构转型要求下,以城市的文化发展去带动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的态势和需求也显得越来越强烈, 文化的转型也将成为其关键的一部分,文化的建设,人们思想的转变,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展显得极其重 要。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概述
2.我国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第一、城市化发展速度是世界同期城镇化速度的 2 倍; 第二、外来人口是城市化的主要来源,北京市的流动人口 300 多万,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据统计,北京市 住在地下室的人口就有 100 多万,一些农民工生活在比较恶劣的环境里面,问题比较严重;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城市化一方面快,但是一方面制约因素很多。
B. 住房供应结构失衡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中又以低收入人群占据主要份额。而政府在 发展过程中注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重视不够,并且对人口预测方面缺乏经验,大 量廉租房的需求便由此产生。其次价格较高昂的商品房大多满足了城市新增户籍人口的的需求,面向人群几 乎与低收入流动人口无关,迫于不高的收入和在大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城中村非正规住房成为了低收入流 动人口的首选,再次住房保障对象多针对于户籍低收入群体,而政府对于低收入外来人口的住房供应方面功 能性失灵。由于安置区建设规模较小并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只能解决少数人的居住问题,并且管理不便政 府单方面投入过大等原因,安置区的建设并没有取到良好的效果,已经拆除。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2.“城中村”的特征及分类 1)分类 依据和城市的关系以及相关形态特征,可分为闹市区型、城乡结合部型和郊区型城中村。 依据土地所有情况、发育程度以及所在区位,可分为典型、转变中以及边缘型城中村。 依据现有的经济特征,可分为居住型城中村、商贸餐饮型城中村以及集体经贸型城中村。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2)农民转为市民。城市化过程即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但村民市民化并不是简单地转变户籍就能 完成,还有一个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及社会行为的转变过程。在初始城市化的地区,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步可能是 将村民的户籍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接下来还有一个转变村民观念的问题,并且要打破村民对土地的依赖, 这才能使村民完全地市民化。
二、城中村改造概述
2.“城中村”的特征及分类 1)特征 空间形态上,城中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建筑密度高,高度偏低且层次不齐,绿地缺乏,景观环境面貌不 佳 ;用地以居住为主,伴有少量的商业,混杂有工业、仓储用地,功能十分混乱。且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设施 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人口结构上,城中村的人口密度较高,人口聚集规模较大,居住的人口混杂且人员流动性大,暂住人口和流动 人口往往超过了城中村的原住村民。其中,村民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活动,大部分依靠出租房屋或者经营小店 铺维持生计。 经济形态上,城中村为典型的“寄生型、外生式”的村集体经济。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居多,大多依赖房屋出 租、物业租赁为主;村名经济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城中村的区域位置和外来人口的多寡。 管理体制上,原有的农村管理体制任然保留,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 文化形态上,传统的农村社会文化有所保留,渗透了一定的城市社区文化。村规民俗主导人们的思想。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2.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中村改造促进城市发展
三、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关系
1.快速城市化导致城中村形成
1)社会方面 A城市的扩张 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不断加速向外扩张是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在扩张中城市征地为了减少麻烦、规避当时 的改造建设成本,政府和开发商选择了绕开村落来征用土地。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村集体与城市居民及开发商之间 存在合作建房的动机,促使集体经济组织大规模出让土地诱发形成“城中村”。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高楼林立的大 厦将这些村落牢牢包围。随着城市的发展,“村落”已不是“昔日的村落”,地理区位和功能也发生很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