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4.1《江南的冬景》学案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学案 4.1.1《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学案 4.1.1《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2、品味文章质朴清淡、明白晓畅的语言3、结合文章描绘的多幅图景,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4、通过诵读,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寓的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二、整体感知1、文学常识郁达夫(1896--1945), 原名,字,浙江富阳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921年完成其处女作短篇小说 ,1923年写小说和,这是他创作发展的高峰。

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有《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2、给下列画线字注音煮茗煊羊肉蛰居间或曝背铭刻闽粤丰腴乌桕赭槎桠远阜恣意3、识别下列形近字蛰渲恣茗腴蜇暄姿铭谀螫煊咨4、积累下列词语(释义)静谧聆听万籁煮茗煊蛰居垂暮恣意享受闲步逍遥狂放不羁亘古如斯青天碧落莫名其妙地滨大海物阜民丰5、辨析下列近义词(1)袒露裸露(2)粗犷旷达(3)景况景遇(4)悠闲安闲清闲(5)蛰居谪居三、文本导读(一)自主探究1、所谓特征,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即事物的独特之处。

景物描写也应该写出对象的特征:晴天丽日、和风习习是一种特征;西风猎猎、风雨凄凄又是一种特征。

那么,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季,其总体特征是什么呢?2、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一般是指取材广泛,结构安排灵活;所谓“神不散”一般是指散文主题集中、写作思路确定。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灵魂,好的散文应当是“形”与“神”的对立统一。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它又是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呢?(二)合作探究1、在写景散文中加入民俗风情描写,是散文的传统写法,古人笔记大多如此。

“民俗”体现着“民情”,他能很好地传达“情与景的交融”,浓化文章的人文气息。

本文作了如下民俗描写:“凡在北国过过冬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这些民俗描写有何作用?2、在散文写作中引用诗文,不是一种单纯的嵌入、点缀,它应当是一种“契合”,应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服务,同时也应当增强文章的文化质感。

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一教案

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一教案

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冬季景色特点。

2.掌握写景描写的语言表达技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的意境和写作方法。

2.探讨如何使用文学语言美化自然世界。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诗歌中意象的理解。

2.学生如何运用生动的词汇描绘江南的冬季景色。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图片或视频介绍江南冬季的景色,让学生了解江南冬季的本质特点,为接下来的诗歌导读做铺垫。

2. 诗歌导读老师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如梦令》:此词意境独特,词句间的意义层层深入,形象化的描写手法,把人物心情与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带出了江南温润的冬季景色。

3. 课文解析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从语言、意义等方面解析,了解李清照借助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爱国情怀。

4. 小组讨论老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更加生动地描绘江南的冬季景色,以及如何让文学语言更有韵味。

5.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并给予点评。

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优化自己的构思。

6.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用300字以上的篇幅写一篇描写本地冬季景色的作文,要求字数适当,语言有力。

四、板书设计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一教案知识目标:了解江南地区的冬季景色特点。

掌握写景描写的语言表达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和写作方法。

探讨如何使用文学语言美化自然世界。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诗歌中意象的理解。

学生如何运用生动的词汇描绘江南的冬季景色。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精品教案:4.1 江南的冬景 导学案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精品教案:4.1 江南的冬景 导学案3

江南的冬景【理论支持】《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规定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在阅读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根据这些原则,《江南的冬景》课堂的结构可安排为:找出江南冬景的总特点——鉴赏三幅冬景画面——总结写景方法——学生写作实践。

把课堂分解为块状结构,课堂的内容由浅入深,从阅读到写作,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学到的知识指导写作,因此更加具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郁达夫的散文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延伸一、识记字音煮茗.()蛰.居()曝.背()亘.古()煊.羊肉()赭.色()绿.林豪客()正.月()乌桕.()恣.意()谛.听()剥.削()槎桠..()丰腴.()剥.花生()夹.层()间.或()中间.()夹.衣()月晕.()晕.头转向()搁.下()搁.不住()二、知人论世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七岁入私塾。

九岁便能赋诗。

1908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之江大学预科等校学习。

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郁达夫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4.1.1江南的冬景学案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4.1.1江南的冬景学案2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学习目标】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了解郁达夫的散文风格。

3.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学习重点】同学习目标3【学习难点】同学习目标1【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反复阅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

【课前预习】一、知识积累1、写出至少三句关于描写江南的诗句:提示:查阅资料;初中已学诗句;上网查询。

二、基础知识1、郁达夫,原名,字。

其代表作有小说《》《》等。

提示:a、课本75页注释1; b、见导学案的知识链接; c、上网查阅资料。

2、在括号内给加粗字注音煮茗()涮羊肉()剥花生()蛰居()曝背谈天()乌桕()赭色()远阜()槎桠()()绿林豪客()恣意()搁下笔()提示:a、课文下注释; b、查字典; c、要能够默写三、课前先学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提示:快速浏览课文,阅读方法的运用:提炼、概括、整合信息。

1)本文体裁是,其特点是。

郁达夫文中的“江南”指的是。

文中有具体的实例吗?2)郁达夫对江南的冬景有怎样的印象?(寻找文眼)3)文中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可以概括为几幅图画?尝试给每幅图画命名。

课中探索:1、根据预习,从文中的几幅图画中找出一幅你喜欢的,并说说图画中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运用了什么手法?文中还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吗?3、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对江南冬景的偏爱,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偏爱的?(体味作者的情感)归纳小结达标反馈阅读课文7—8节,完成下面的题目。

1、第8节中描写雪景的诗句能否调换?为什么?3、描写江南的雪景,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3、从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中,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散文的手法?试用这些手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

学习感悟知识链接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示范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教案

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示范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规划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属于必修课教科书人文内涵的“人与自然”。

专题将所选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第二部分“感悟自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第三部分“湖山沉思”,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江南的冬景》是一篇写景散文。

文章景物意境非常优美,审美感受非常独特。

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了解一点美学常识。

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愿望,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西地平线上》一文写景语言非常优美。

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和作品的语言艺术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愿望,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的能力。

《赤壁赋》是一篇古文,充分体现了感性和理性双重美感。

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景物变迁来“感悟自然、感悟人生”,领悟文章所提供的景的奇特、情的独到、所表达的哲理思索的深刻性。

让学生体会: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

教学时,应注意以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带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让学生思考、体会作者游览时的心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两篇文言文“感悟自然”的共同主题。

学习时多用比较方法,把握游览的线索,启发学生领会自然景致与作者人格之美的关联。

注意文言词、句的学习和积累。

《神的一滴》的作者亨利·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可是他在《神的一滴》中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沉思却影响了一个多世纪。

学习此文,不仅要使学生寄情山水,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要使学生理解梭罗对自然的思考与认识:自然对人的惠爱,融于自然的快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4.1.1江南的冬景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4.1.1江南的冬景

《江南的冬景》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2、品味文章质朴清淡、明白晓畅的语言3、结合文章描绘的多幅图景,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4、通过诵读,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寓的感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二、整体感知1、文学常识郁达夫(1896--1945), 原名,字,浙江富阳人。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921年完成其处女作短篇小说 ,1923年写小说和,这是他创作发展的高峰。

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有《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2、给下列画线字注音煮茗煊羊肉蛰居间或曝背铭刻闽粤丰腴乌桕赭槎桠远阜恣意3、识别下列形近字蛰渲恣茗腴蜇暄姿铭谀螫煊咨4、积累下列词语(释义)静谧聆听万籁煮茗煊蛰居垂暮恣意享受闲步逍遥狂放不羁亘古如斯青天碧落莫名其妙地滨大海物阜民丰5、辨析下列近义词(1)袒露裸露(2)粗犷旷达(3)景况景遇(4)悠闲安闲清闲(5)蛰居谪居三、文本导读(一)自主探究1、所谓特征,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即事物的独特之处。

景物描写也应该写出对象的特征:晴天丽日、和风习习是一种特征;西风猎猎、风雨凄凄又是一种特征。

那么,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季,其总体特征是什么呢?2、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一般是指取材广泛,结构安排灵活;所谓“神不散”一般是指散文主题集中、写作思路确定。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灵魂,好的散文应当是“形”与“神”的对立统一。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它又是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呢?(二)合作探究1、在写景散文中加入民俗风情描写,是散文的传统写法,古人笔记大多如此。

“民俗”体现着“民情”,他能很好地传达“情与景的交融”,浓化文章的人文气息。

本文作了如下民俗描写:“凡在北国过过冬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这些民俗描写有何作用?2、在散文写作中引用诗文,不是一种单纯的嵌入、点缀,它应当是一种“契合”,应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服务,同时也应当增强文章的文化质感。

《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整理_1

《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整理_1

《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整理【教学目标】:1.观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学习捕获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体会郁达夫的散文风格。

3.学习散文构文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4、把握阅读方法【教学方法】:颂读、争论、赏析相结合【教学设想】: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精读--对精彩段落作认真的探究,体会其中的含意,揣摩的观点、用意。

感悟理解--作品的内涵怎样,运用怎样的艺术技巧,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词《忆江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天江南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颜色,给人以光荣夺目的剧烈印象。

春天的江南是如此的漂亮多彩,冬天的江南也应当别有一番风味吧。

让我们追随着郁达夫的美文一起来领会一下江南的冬景(板书)。

二、分析课文(整体阅读)引:我们大家知道阅读一篇文章是有肯定的规律和方法的。

它可以分为这样几步:(板书)1、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2、精读--对精彩段落作认真的探究,体会其中的含意,揣摩的观点、用意。

3、感悟理解--作品的内涵怎样,运用怎样的艺术技巧,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步,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中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妙,运有了哪些写作方法?(板书)明确:对比,正面描写,虚实结合,想象(板书)2、文章中有几组对比,通过这些比较,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板书)①(1、2)北国与江南的冬天--晴暖温柔,有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①(3)江南冬天与秋天明朗的情调①(3)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夏夜①(4)闽粤等地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温润①(6)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漫步--漫步的愉快、闲适、逍遥小结: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美丽、闲适、暖和、和煦等主要特征。

语文必修1苏教版4.1《江南的冬景》教案

语文必修1苏教版4.1《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一、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些写景抒情的散文,掌握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初步具备了审美能力。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因此,课堂教案的重点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它的关键是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江南的冬景》一文,作者用清新舒缓的语言引导我们走进了江南冬天的优美意境,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本文也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章之美的能力,再次领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2.能力目标: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难点: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在高一入班的时候,我班学生便以六人为一组,划分了十个探究小组,且运用在各科教学中,根据课堂表现,每周进行一次量化,每周进行一次评比,据此形成了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表现欲强、合作探究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的班级风格。

但由于我该班98%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初中语文基础薄弱,具体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差、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等方面。

因此在问题设计上,要充分把握思维跨度小,小台阶、低坡度的原则。

通过反复品味语言,多媒体课件展示,引领学生由体验层次进入探究层次,从而深入挖掘江南冬景中每一幅画面的特点,找到作者所用的手法,体味作者的感受,提高自己感知、发现、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出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感情。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江南的冬景》说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江南的冬景》说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从容说课本文是“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谛听天籁”部分的第一课,这一部分要求我们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

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有所收获。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让学生了解一点美学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能力、发现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1. 亲近大自然。

感受自然之美。

2.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3.拓展探究,在文本的比较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美学知识、文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知晓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活动说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班学生,就近选择野外一处有村有民、有水有田、有林有草之所,作一次短暂郊游。

在身心放松之余,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不着痕记地吸引学生注意几个重点景物对象。

但不交代任何目的。

[新课导入]师:几天前,我们共同到郊外畅游了一番,大家感到快乐吗?生(齐声):快乐!师:那一天,我已经给同学们设下了一个题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好地完成。

生:什么题目?我怎么没有听说?老师没布置什么作业呀!又是要作作文吧?师:不是作作文,但和作文很有关系。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们有没有感受到那里景色的美?(学生有的说“感受到了”,有的叫“没有”。

教师注意观察,暂时放过说“感受到了”的,而请叫喊“没有”的同学表达意见。

”)生1:没有。

就几幢灰突突的房子,一条肮脏的小河,有什么“美”的。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江南的冬景》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江南的冬景》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结构,欣赏体验江南冬景明朗悠闲的情调。

2.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3.能够把握散文写作的要领,学习写景方法,尝试用恰当的形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研读散文,与文本对话,赏析写景文字。

2.难点是学习写景方法,用恰当的形式写出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国画大师刘海粟曾经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刘海粟先生对郁达夫先生的游记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此言确实不谬,郁先生的游记散文历来脍炙人口,在其文学作品中成就极高。

其主要代表作有《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以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江南的冬景》。

二、浏览文本,整体感知教师提出三个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增强阅读思维的指向性,并且注意给思维设置梯度,使思考的范围越来越缩小,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具体。

1、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2、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3、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学生可直接采用相关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命名,也可以对段落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以命名。

命名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去筛选相关信息,教师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

经过师生讨论,明确如下:曝背谈天图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三、选点突破,局部赏析针对上述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讨论哪一幅最精彩,并简要说明理由。

经过讨论,尽管欣赏的理由各不相同,学生喜欢的画面却比较集中,具体有三幅,分别是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

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画面进行详细地赏析,赏析时要求学生针对每幅画面,回答教师提出的具有思维梯度的一组问题——1、写了哪些景物2、景物有何特点3、作者感受如何4、运用何种手法午后郊游图赏析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高中语文 4.1.1《江南的冬景》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4.1.1《江南的冬景》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学习目标:1.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

2.理解郁达夫的散文风格,郁达夫散文语言的清丽明快。

3.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美的源泉。

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崇高和优雅,我们感悟自然,会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得到某种启示。

江南,人间天堂,仿佛大自然独自钟情于那里,安排下最美丽的景致。

那里山水清丽,风光宜人。

去过苏杭吗,西湖的山水,苏州的园林,美在旖旎。

去过周庄吗?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景致,粉墙黑瓦,烟雨迷离的村舍,美在婉约。

江南,说不尽的江南。

郁达夫文中的江南,究竟指哪里?是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是长江以南江苏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也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

能说出一些古人描写江南的诗句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以上的诗句都是说江南之春景,江南的冬景如何,郁达夫给我们描绘了江南的冬景。

冬景在我们的感觉中,总不是太讨好的,冷是一大特点。

可郁达夫描绘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之处。

二、阅读课文(一)用八到十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画出文中的关键句。

(二)思考明确:作家写了哪些江南冬天的景物?江南冬景有哪些特点?三、老师带领同学阅读、讨论、分析、欣赏1、检查课本上要求画出的字词,注音解释有关词语,亦可在讲析文章时穿插着讲。

煊羊肉(xuān) 蛰居(zhé)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给予(jǐ yǔ)剥花生米(bāo) 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 用不着(zháo)夹衣(jiá) 夹克(jiā)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晕头转向(yūn)搁笔(gē) 搁不住(gé)2、检查画出的关键句,一起看,有哪些句子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点?——回答:每二段末——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是也可爱得很么?第三段——江南的冬景,……,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高中语文 4.1《江南的冬景》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4.1《江南的冬景》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让学生了解一点美学知识。

2、培养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能力、发现能力和鉴赏评价的能力。

3、启发学生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一、【课前预习】:文中涉及的古诗及相关诗句的含义。

1、白居易《问刘十九》2、元·何中《辛亥元夕》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3、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唐·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含义1、【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2、行走在两旁种满梅树的石路上,天空下起了小雪,村中飘着的酒香正在迎接客人的到来3、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

“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

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4、【诗文解释】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

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

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涮羊肉蛰居乌桕赭色槎桠给予剥花生米剥削拿出纱衫来着用不着夹衣夹克泊船湖泊月晕晕头转向搁笔搁不住二、1、词义2、默写:晚来天欲雪,?丰腴:,微雪酒香村。

莫名其妙:洋溢:前村深雪里,。

二、【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江南冬景有哪些特点?阅读之后,请用几个具体的词语概括一下。

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示范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示范教案 苏教版必修1

像山那样思考单元规划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属于必修课教科书人文内涵的“人与自然”。

专题将所选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第二部分“感悟自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第三部分“湖山沉思”,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江南的冬景》是一篇写景散文。

文章景物意境非常优美,审美感受非常独特。

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了解一点美学常识。

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愿望,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西地平线上》一文写景语言非常优美。

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和作品的语言艺术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愿望,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的能力。

《赤壁赋》是一篇古文,充分体现了感性和理性双重美感。

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景物变迁来“感悟自然、感悟人生”,领悟文章所提供的景的奇特、情的独到、所表达的哲理思索的深刻性。

让学生体会: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

教学时,应注意以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带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让学生思考、体会作者游览时的心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两篇文言文“感悟自然”的共同主题。

学习时多用比较方法,把握游览的线索,启发学生领会自然景致与作者人格之美的关联。

注意文言词、句的学习和积累。

《神的一滴》的作者亨利·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可是他在《神的一滴》中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沉思却影响了一个多世纪。

学习此文,不仅要使学生寄情山水,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要使学生理解梭罗对自然的思考与认识:自然对人的惠爱,融于自然的快乐。

语文必修1苏教版4.1《江南的冬景》教案

语文必修1苏教版4.1《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一、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些写景抒情的散文,掌握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初步具备了审美能力。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因此,课堂教案的重点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它的关键是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江南的冬景》一文,作者用清新舒缓的语言引导我们走进了江南冬天的优美意境,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本文也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章之美的能力,再次领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2.能力目标: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难点: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在高一入班的时候,我班学生便以六人为一组,划分了十个探究小组,且运用在各科教学中,根据课堂表现,每周进行一次量化,每周进行一次评比,据此形成了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表现欲强、合作探究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的班级风格。

但由于我该班98%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初中语文基础薄弱,具体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差、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等方面。

因此在问题设计上,要充分把握思维跨度小,小台阶、低坡度的原则。

通过反复品味语言,多媒体课件展示,引领学生由体验层次进入探究层次,从而深入挖掘江南冬景中每一幅画面的特点,找到作者所用的手法,体味作者的感受,提高自己感知、发现、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出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感情。

【2020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20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对比的结构特征和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

3 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2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2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 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

2 .理解郁达夫的散文风格,郁达夫散文语言的清丽明快。

3 .学习从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美的源泉。

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崇高和优雅,我们感悟自然,会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得到某种启示。

江南,人间天堂,仿佛大自然独自钟情于那里,安排下最美丽的景致。

那里山水清丽,风光宜人。

去过苏杭吗,西湖的山水,苏州的园林,美在旖旎。

去过周庄吗?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景致,粉墙黑瓦,烟雨迷离的村舍,美在婉约。

江南,说不尽的江南。

郁达夫文中的江南,究竟指哪里?是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是长江以南江苏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也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

能说出一些古人描写江南的诗句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以上的诗句都是说江南之春景,江南的冬景如何,郁达夫给我们描绘了江南的冬景。

冬景在我们的感觉中,总不是太讨好的,冷是一大特点。

可郁达夫描绘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之处。

二、阅读课文(一)用八到十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画出文中的关键句。

(二)思考明确:作家写了哪些江南冬天的景物?江南冬景有哪些特点?三、老师带领同学阅读、讨论、分析、欣赏1、检查课本上要求画出的字词,注音解释有关词语,亦可在讲析文章时穿插着讲煊羊肉(xu a n) 蛰居(zh e ) 乌柏(ji u ) 赭色(zh e)槎桠(ch ay a) 给予(j i y 剥花生米(b a o) 剥削(b o)拿出纱衫来着(zhu o )用不着(zh a o) 夹衣(ji a ) 夹克(ji a泊船(b o ) 湖泊(p o) 月晕(y u n) 晕头转向(y u搁笔(g e) 搁不住(g e )2、检查画出的关键句,一起看,有哪些句子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点?——回答:每二段末——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是也可爱得很么?第三段一一江南的冬景,……,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2020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2020年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2、知人论世:(掌握主要信息,能够记下来。)
郁达夫(1996.12.7-1945.9.17)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 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 1930年,小说《迟桂花》发表。
一、搜集有关描写江南的诗句(写出出处,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二、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
涮羊肉( )蛰居( )乌桕( )赭色( )槎桠( )给予( )剥花生米 ( )剥削( )泊船( )湖泊( )拿出纱衫来着( )用不着( )月晕 ( )晕头转向( )煮茗( )曝背( )摩登( )亘古( )闽粤( )皮袍( )绿林( )丰腴( )远阜( )冬霖( )乌蓬( )恣意( )谛听( )正月( )喧哗( )搁笔( )夹衣( )夹克( )
2、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学习重点
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学习难点
知晓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反复阅读,把握文章结构;与文本对话,抓住写景语句加以评点。
课前预习:
答:
3、你最喜欢哪一幅画,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1、 写了哪些景物? 2、 景物有何特点? 3、 作者感受如何? 4、 运用何种手法?)
答:
三、归纳小结(我的收获、感想等)
从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中,同学们学到了散文的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感触?
答:
四、达标反馈:
请你模仿本文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写景手法,选取一景物,写一段不超过300字的写景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的冬景》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找出自己读不准和不会读的字词并查字典,找出文中描写的画面并用四个字分别给每
幅画面命名,概括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感情。

二、预习内容
1给标线的字注音:
煊羊肉()蛰居() 乌柏()赭色()
槎桠()给予()剥花生米()剥削()
拿出纱衫来着()用不着()夹衣()夹克()
泊船()湖泊()月晕()晕头转


()
搁笔()搁不住()
2、找出文中描写的画面并用四个字分别给每一幅画面命名。

3、概括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感情。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2.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激发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重点:品味语言,鉴赏、表达自然之美。

难点:体味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
品味语言,全心体验
1、快速阅读文本,然后独立思考: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本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江南的冬景?
2 、认真研读五至九自然段,先个人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作者共描写了几幅画面?请分别给每一幅画面命名。

3、谈一谈四幅画面给人的总体感受。

合作探究,感受真情
1、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上述四幅画面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一幅?
2、同学们带着四个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赏析文本中的这三幅画面,并首先推选代表用富含深情的语言
朗诵最喜欢的画面。

课件投影:
⑴写了哪些景物?
⑵景物有何特点?
⑶作者感受如何?
⑷运用何种手法?
3 、寒郊散步图赏析
⑴所写之景:
⑵景物特点:
⑶作者感受:⑷所用手法:。

4 、江南冬霖图赏析
⑴所写景物:
⑵景物特点:
⑶作者感受:
⑷所用手法:
5 、江南雪景图赏析
这幅画,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而是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冬景的意境。

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我们应学会运用想象对诗句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还原,进行再造想象。

学生进行想象再造
⑴所写景物:
⑵景物特点:
⑶作者感受:
⑷所用手法:
(三)反思总结
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本文的“形”和“神”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结构呢?作者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根据刚才归纳的几幅图画将本文的结构整理出来。

(四)当堂检测
根据赏析的心得与体会,进行拓展阅读并用自己的话对课件投影中的诗歌进行赏析:
⑴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一诗。

课件投影)
学生赏析的佳作:
⑵唐五代李涉的《井栏砂宿夜遇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 (课件投影)
学生赏析的佳作:
课后练习与提高
、现代文阅读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每日都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
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
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
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
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竞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
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
“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江南的冬景》中描写冬日的画意颇有诗趣,这篇文章写冬日也颇有“诗趣”,不同点在
于江南冬天给作者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马湖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

在写法上,两者又各侧重于不同的感官,前者着重是从角度来写的,后者主要是从上写的。

2•文章写“太阳好的时候”,白马湖“和暖得真不像冬天”,这是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方面吗?这几句在文中起到
什么作用?
3•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白马湖之冬”的特点。

二、语言运用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三句名言的大意,然后按要求把这句话填在画线处。

(注意:要从自己
的角度说,否则算错,不超过15个)
(1) 听其言而观其行。

一一孔子
(2)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一一列宁
(3)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一一高尔基
在言和行的关系上,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面一则消息加上一个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目前各地出现的电
荒将使我国的电源建设进一步加快。

据测算,我国水电的技术可开发容量为4. 93亿千瓦,
经济可开发容量为3. 95亿千瓦,而已建水电站装机容量仅为经济可开发容量的19. 9%, 未来20年将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黄金期。

未来几年,我国每年投资于电源建设的资金为1000亿至1200亿元,而通过企业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进行水电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题: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答案
煊羊肉(xu a n)
赭色(zh e)削(b o)蛰居(zh e)
槎桠(ch a y a)给予(j i y u)剥花生米(b a o)
(j i a) (y u n) 拿出纱衫来着(zhu o)
泊船(b o)
晕头转向(y u n) 搁笔(g e)
其余见《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部分课后练习与提高答案用不着(zh a o) 夹衣(ji a)
湖泊(p o)
搁不住(g e )
夹克
1、晴和,清朗,富有生气,诗情画意。

天寒地冻,寒风怒号,湖水澎湃视觉感觉
2•文章写’’太阳好的时候”,白马湖“和暖得真不像冬天”,并非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方
面,而是为了衬托“忽然寒风来了’’天地变色的情形,两相对照,更能突出白马湖冬天的
风的特点。

3、白马湖究竟是南方,冬天下雪较少,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太阳好而无风,则和暖得不像冬天,可以曝背谈天;有风的时候,则荒凉萧瑟,天寒地冻,松涛如吁,山湖变色,有声有色而极尽“冬寒”之至。

4、重实际行动,不夸夸其谈。

(或:要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
5.我国水电建设进入黄金期(“水电建设进入黄金期”也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