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备课教案范文:长度、面积、体积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备课教案——长度、面积、体积一、教学目标1. 能够对长度的概念和用法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和应用;2. 能够对面积的概念和用法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和应用;3. 能够对体积的概念和用法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和应用;4. 能够通过实际情境、游戏等形式,通过长度、面积、体积的问题练习和应用;5. 能够通过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组合应用,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长度、面积、体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学会计算长度、面积、体积的组合应用;3. 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深刻理解;2. 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视觉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2. 体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长度、面积、体积的问题;3. 综合教学法:通过组合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拓展学生认知(5分钟)通过图片和物品,让学生感受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和应用。
2. 导入主题(10分钟)介绍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和用法,让学生了解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
3. 学习实际运用(25分钟)通过实际情境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和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问题。
例如,通过游戏让学生测量教室或操场的长度和面积,通过盛装水的容器的体积,让学生感受体积的概念和应用。
4. 计算方法的掌握(10分钟)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和组合应用。
5. 综合运用(10分钟)通过综合题目,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和评价,共同提高。
七、教学反思1. 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和实际情境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2. 在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3. 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
初中物理第一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第一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了解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3.掌握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进行测量的技能。
4.了解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相互关系。
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1.长度的测量和计算(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米(m)、分米(dm)、厘米(cm)和毫米(mm)。
(2)测量长度时要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3)测量长度时,要将测量工具的零点与被测物体的端点对齐,然后读数。
(4)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
2.面积的测量和计算(1)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厘米(cm²)和平方毫米(mm²)。
(2)测量面积时,通常采用计算长×宽的方法。
(3)常见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3.体积的测量和计算(1)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厘米(cm³)和立方毫米(mm³)。
(2)测量体积时,通常采用计算长×宽×高的方法。
(3)常见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1.导入与展示小组讨论,谈谈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以及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展示不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物体。
2.知识点讲解(1)对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进行解释,介绍不同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含义。
(2)介绍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如尺子、卷尺等。
(3)详细讲解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技巧和方法,并展示示范。
3.练习与讨论(1)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高度、地板面积、白板面积、窗户面积等。
(2)学生间相互讨论测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如何选择测量工具,如何准确读数等。
(3)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教学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点,总结要点。
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一等奖说课稿《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二、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和能力目标:1、理解体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过程和方法目标:1、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理解体积的含义。
2、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39页中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
我要回答以下2个问题:1、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难点是什么?2、突破重难点的策略是什么?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点: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接下来我分三点来阐述确定这一课时重难点的依据。
(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
二、是发展空间观念整体目标的需要。
三、为避免学习后期因计算而淡化空间观念的问题)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第一点:原来知识结构里面: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的大小,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在第一学段学生通过学习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从形的角度培养发展学生的三维空间,初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但本课时要学习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是由一个具体的量来决定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打破了原来的认知,从量的角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见,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要揭示其本质属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度、面积、体积复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度、面积、体积复习体积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涉及的长度、面积、体积概念及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长度、面积、体积概念的复习。
2.各种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知识点的联系与串联。
2.实际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案例演示法。
2.课堂互动法。
3.讨论发现法。
五、教学过程1.复习长度的计算学生们,我们现在来复习一下长度的计算。
请猜猜下面的图片分别有多长?(展示带图的幻灯片,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再让其中一些同学上来测量一下)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测量长度的单位有很多,例如米、厘米、毫米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单位呢?请大家看下面的轮廓图:(展示轮廓图)这张图片上有一个人的轮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他身高。
但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使用毫米来测量,数字会很大,不方便阅读;使用米来测量,数字又太小,不够准确。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单位来测量长度,一般使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
请看下面的例子,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5厘米,宽为6厘米,求它的周长。
大家可以在纸上画出这个长方形,然后用尺子测量一下。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和宽的和的两倍,所以周长为(15+6)×2=42厘米。
例2:小明喜欢跑步,他跑了三圈,每圈的距离分别是300米、500米和400米,请问他一共跑了多远?答案是300+500+400=1200米。
2.复习面积的计算接下来,我们来复习一下面积的计算。
请猜猜下面的图片分别有多大?(展示带图的幻灯片,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再让其中一些同学上来测量一下)同样是测量面积,我们也需要选择适合的面积单位。
一般来说,我们用平方厘米、平方米等单位来测量面积。
请看下面的例子,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求它的面积。
数学教案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
数学教案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一、引言在数学教学中,测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是测量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教授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技巧。
二、测量长度1.引入在介绍测量长度之前,首先要引入长度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身边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千米等。
2.示范与练习通过示范和练习,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长度。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测量教室的长宽或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3.拓展与应用在掌握基本测量长度的技能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应用。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测量长度来解决问题,如计算地图上两个城市的距离或计算房间的总长度等。
三、测量面积1.引入在引入测量面积之前,先引入面积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
2.示范与练习通过示范和练习,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测量面积的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其面积。
3.计算与实践在掌握测量面积的基本技巧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实践。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测量面积来解决问题,如计算园地的面积或计算房间的地板面积等。
四、测量体积1.引入在引入测量体积之前,先引入体积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体积的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2.示范与练习通过示范和练习,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测量体积的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其体积。
3.计算与实践在掌握测量体积的基本技巧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实践。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测量体积来解决问题,如计算水桶的容量或计算立方体盒子内可容纳的物品数量等。
五、总结与评价在教学结束时,通过总结和评价来巩固学生对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理解。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对自己掌握情况的评价。
数学教案通过测量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数学教案通过测量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数学教案:通过测量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1. 引言在数学教学中,测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数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运用到的技能。
本教案旨在通过测量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2. 学习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熟练运用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掌握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 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学习内容3.1 长度的测量和计算3.1.1 介绍长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3.1.2 讲解长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3.1.3 提供长度测量练习题3.2 面积的测量和计算3.2.1 定义面积和计量单位3.2.2 介绍面积的测量方法和工具3.2.3 提供面积计算练习题3.3 体积的测量和计算3.3.1 讲解体积的定义和计量单位3.3.2 探究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工具3.3.3 提供体积计算练习题4. 学习活动设计4.1 活动一:实地测量长度- 学生分组进行长度的实地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学生回归课堂,互相分享实地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并总结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要点。
4.2 活动二:面积计算游戏- 设计一个面积计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学习到的面积计算方法;- 比赛结束后,学生讨论并分享解题思路,引导他们深入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4.3 活动三:比较体积- 学生自行选择两个物体进行体积的测量,并计算出体积;- 学生归纳整理体积计算的方法和规律,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5. 作业布置为巩固所学知识,以下是本节课的作业内容:- 长度、面积和体积计算题目: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掌握计算公式和方法;- 实际问题解决:寻找身边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并写出解题思路和步骤。
6.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通过测量学习到了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长度面积与体积的测量引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教学教案
长度面积与体积的测量引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教学教案教案:长度面积与体积的测量引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教学教案导语:本教案旨在引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的引导,学生将掌握测量的基本操作和准确的测量技巧,培养他们对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教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入活动、知识点讲解、实践活动和巩固练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以及学习兴趣。
一、引入活动1. 导入: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物体的尺寸,让学生注意到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比如,老师拿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估计一下这个立方体的边长、面积和体积。
2. 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这些尺寸,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他们的想法。
二、知识点讲解1. 长度的测量a. 使用尺或者直尺测量较小的长度,如长笔、书本的长度等。
b. 使用传统英制单位(如英尺、英寸)和国际单位(如米、厘米)进行测量。
c. 引导学生学习读写测量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表示方法。
2. 面积的测量a. 面积是指一个平面图形所围成的部分的大小,可以通过计数单位面积方块的方法测量。
b. 通过绘制图形并计算单位面积方块的个数,测量图形的面积。
c. 介绍一些常见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如矩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等。
3. 体积的测量a. 体积是指一个立体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通过计数单位体积立方体的方法测量。
b. 通过绘制立体物体的图形并计算单位体积立方体的个数,测量立体物体的体积。
c.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尺寸计算立体物体的体积,如立方体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等。
三、实践活动1. 长度测量实践:a. 学生自行选择一些物体进行长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b.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讨论测量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面积测量实践:a. 学生选择几个图形进行面积测量,使用方格纸绘制图形并计算面积。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教案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教案计算教案: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引言】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是数学中的基础技能,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培养他们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2. 掌握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教材》第X册;2. 工具:尺子、计算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 你知道长度、面积和体积分别是什么意思吗?2. 你能给出一些长度、面积和体积的例子吗?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长度的计算长度是指物体的长度大小,常用单位有米(m)、厘米(cm)和毫米(mm)。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示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介绍计算长度的方法。
2. 面积的计算面积是指二维图形所包含的平面区域大小,常用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和平方毫米(㎟)。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讲解计算面积的方法。
3. 体积的计算体积是指三维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常用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厘米(㎤)和立方毫米(㎥)。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讲解计算体积的方法。
三、例题演示(15分钟)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演示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步骤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跟随计算过程。
四、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包括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的题目,并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五、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度、面积和体积在不同学科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1. 在生物学中,我们如何计算一个树木的高度和树冠的面积?2. 在建筑学中,我们如何计算一栋楼的体积和总建筑面积?3. 在购物中,当我们需要买地毯或者油漆时,如何计算需要的面积?六、小结回顾(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计算方法。
数学上册教案分享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
数学上册教案分享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数学上册教案分享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引言:在数学学习中,长度、面积和体积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概念和计量单位。
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些单位是我们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分享数学上册教案中关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概念与单位。
一、长度的单位长度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延伸的距离,通常用来描述直线的长短。
在学习长度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单位,如米、厘米和千米等。
下面将介绍各个单位的定义和用途。
1. 米(m):米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是以地球上的某种物质的特定性质为基础进行定义的。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米来描述中小尺度的长度,如书桌、教室等。
2. 厘米(cm):厘米是米的百分之一,我们通常用厘米来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如钢笔、纸张等。
3. 千米(km):千米是米的千倍,用于测量长距离的单位,如道路、城市之间的距离等。
千米通常是计量较大尺度的长度。
二、面积的单位面积是指一个物体或平面所占据的二维区域,常用于描述物体的表面大小。
在数学上,面积的单位和长度的单位存在一定的关系。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面积单位及其用途。
1. 平方米(m²):平方米是国际通用的面积单位,是指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米的面积大小。
我们通常用平方米来描述房间、土地等较大的面积。
2. 平方厘米(cm²):平方厘米是平方米的百分之一,常用于测量较小物体的表面面积,如纸张、手机屏幕等。
3. 其他单位: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其他的面积单位,如公顷、亩等。
这些单位常用于测量农田、土地的面积。
三、体积的单位体积是指一个物体所占的三维空间大小,常用于描述立体物体的大小。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单位及其应用场景。
1. 立方米(m³):立方米是国际通用的体积单位,是指一个正方体边长为1米的体积大小。
小学数学教案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
小学数学教案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本文主要介绍小学数学教案中关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的内容。
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涵盖了长度的测量、面积的测量和体积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长度是物体的一个属性,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适当的单位对长度进行测量。
在教案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概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长度的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长度的概念,并介绍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
2. 示范测量:教师可以示范使用尺子或直尺对不同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解释如何读取尺子上的刻度。
3. 练习测量: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尺子或直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面积的测量面积是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适当的单位对面积进行测量。
在教案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并介绍常见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
2. 示范测量:教师可以示范使用面积测量工具(如平方纸)对不同图形的面积进行测量,并解释如何计算面积。
3. 练习测量: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面积测量工具对不同图形的面积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三、体积的测量体积是三维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适当的单位对体积进行测量。
在教案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思考体积的概念,并介绍常见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2. 示范测量:教师可以示范使用体积测量工具(如立方块)对不同立体图形的体积进行测量,并解释如何计算体积。
3. 练习测量: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体积测量工具对不同立体图形的体积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学生可以逐步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案中关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的内容。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想一 想
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8立方米=( 8000 )立方分米
第14页
想一 想
96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0.096)立方分米
第15页
复习
(4)什么是物体容积? 惯用容积单位有哪些?
第16页
惯用容积单位: 立方米 升 毫升
第17页
想一 想
85毫升是多少升? 85毫升=( 0.085 )升
第1页
相邻两个单位 间进率是多少?
第2页
复习
惯用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
厘米、毫米
第3页
复习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进 率普通是: 10
第4页
复习
(2) 惯用面积单位 有哪些? 相邻两个 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第5页
复习
惯用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第18页
想一 想
5.36升是多少毫升? 5.36升=( 5360 )毫升
第19页
填一 填
860立方分米=( 0.86)立方米 0.4立方分米=( 400)立方厘米
150毫升=( 0.15)升 0.82升=( 820)毫升
第20页
填一 填
单位名称
• 相邻两个 单位间进
长度 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第24页
解决 问题
(3)立新农具厂要砌一道长 15米、厚0.24米、高3米砖墙。 假如每立方米用砖525块,一 共要用砖多少块?
第25页
率
10
100
体积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00
第21页
把高级单位数化成低 级单位数要乘进率;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长度面积与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长度面积与体积的测量与计算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与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相应的单位进行测量。
2. 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尺子和卷尺等工具准确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 熟练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4. 熟练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与体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长度的测量与计算a. 长度的概念介绍b. 测量长度的工具及使用方法c. 实际测量活动:测量教室、操场等物体的长度d. 长度的计算方法:相加、相减、乘除等e. 练习题:计算不规则物体的长度2. 面积的测量与计算a. 面积的概念介绍b. 测量面积的单位及换算c. 实际测量活动:测量黑板、桌面等表面的面积d. 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计算公式e. 练习题:计算各种简单图形的面积3. 体积的测量与计算a. 体积的概念介绍b. 测量体积的单位及换算c. 实际测量活动:测量盒子、书包等物体的体积d. 体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立方体等图形的计算公式e. 练习题: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物体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示范:简洁明了地讲解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介绍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让他们亲自操作测量工具,测量教室、操场等物体的长度,以及黑板、桌面等表面的面积,同时记录测量结果。
4. 计算练习:根据已测量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概念和方法。
5.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其应用能力。
体积和体积单位一等奖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一等奖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课题课型新授课体积和体积单位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感知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情感目标: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培养积极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突破重点、难通过观察、触摸、拼摆、实验和想象等多种方式,认识并建立常用的体积点设想单位的的概念。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一、创境激疑1、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师:大家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为大家讲讲?思考:乌鸦为什么喝到水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以是把水挤上来了。
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二、互动解疑1、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听故事理解体积的概念学生活动请大家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体,比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仔细观察。
找一找小?课件出示电视机、影碟机、手机,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细致观察的空间大?说一说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2、体积单位的认识师:我们曾经晓得长度单位用1厘米,1分米,1米的线段来表示。
面积单位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来表示,目前请你猜一猜体积单位应当用什么来表示?小组讨论一下。
1、计量体积要用()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和()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2、感知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教师拿出棱长是1cm、1dm的正方体模型学生观察,引出体积单位并说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
)请学生比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教师出示洋火盒和鞋盒,让学生估量一下它们的体积分别用什么体积单位来表示,约莫是多少?糊口中哪些物体的体积约莫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如一个指尖、一粒蚕豆、一个骰子等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一个粉笔盒、一个魔方的体积约莫是1立方分米)3、感知1立方米有多大你能想象出1立方米的大小吗?这里有一个用绳子搭建的棱长1米的正方体,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它的空间有多大呢?学生演示,请学生估量1立方米的空间最多可以包容多少个学生(并验证)。
小学四年级上册面积与体积的认识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面积与体积的认识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面积与体积的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物体的体积。
2. 过程与方法:以问题引导、实践体验和合作探究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形成正确的面积与体积的概念;2. 掌握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面积的认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介绍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面积的计算:通过实际测量、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3. 体积的认识: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并讨论体积的计算方法。
4. 体积的计算:通过实际测量、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体验法:通过实际测量、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到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合作探究法:组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彼此的学习。
五、教学步骤与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图纸,问学生如何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面积的方法,并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回答:面积=长度 ×宽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如正方形、圆形等。
4.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图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Step 2 面积的计算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的实践活动。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使用尺子测量出课桌、椅子等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3. 学生在实践中互相交流、合作,并记录下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备课,编写教案,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小学数学中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知识点。
一、知识概述长度、面积和体积是几何中常见的概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长度是指物体的长短,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体积是指立体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数学概念;2. 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长度的计算a. 讲解长度的定义和单位:米、厘米、毫米等;b. 示范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c. 练习题:给出若干物体的长度,要求学生用适当的单位表示出来,如“2.5米”、“120厘米”。
2. 面积的计算a. 讲解面积的定义和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b. 以长方形、正方形为例,介绍相应的计算公式;c. 练习题:给出若干图形的边长,要求学生计算出相应的面积,并用适当的单位表示出来,如“25平方厘米”。
3. 体积的计算a. 讲解体积的定义和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b. 以长方体、正方体为例,介绍相应的计算公式;c. 练习题:给出若干图形的边长,要求学生计算出相应的体积,并用适当的单位表示出来,如“8立方厘米”。
4. 实际问题的应用a.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书包的容量、房间的面积等;b. 练习题:给出若干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并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和答案。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规范的教学步骤,结合具体的计算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练习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与体积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与体积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
3. 了解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具。
2. 平面图形和三维模型的实物。
3. 班级黑板和彩色粉笔。
4. 练习册和作业纸。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向学生介绍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这些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和三维模型的实物,引发学生对大小和容积的思考。
Step 2: 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他们发现形状和边长与面积的关系。
2. 通过教具或投影仪展示各种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按步骤计算面积。
3.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面积计算题目。
Step 3: 认识三维模型的体积计算方法1. 展示一些常见的三维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和构成。
2. 通过教具或投影仪展示各种三维模型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按步骤计算体积。
3.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体积计算题目。
Step 4: 综合运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1.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面积和体积,如房间的地面面积、水桶的容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三维模型的体积计算方法。
四、巩固和拓展:1. 给学生出示一些挑战性的面积和体积计算题目,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与面积和体积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作业布置:1. 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要求学生按要求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三维模型的体积。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实际生活中的面积和体积问题,并尝试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了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学会了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课教案认识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课教案认识面积和体积教案标题:认识面积和体积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2. 体积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3. 面积和体积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周围的事物,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
2. 提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和体积吗?为什么它们在生活中很重要?Step 2:认识面积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并说明面积的概念。
2. 示意图和生动例子的呈现:如何计算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的面积。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例题的面积,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Step 3:认识体积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并说明体积的概念。
2. 示意图和生动例子的呈现: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例题的体积,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Step 4:应用解决实际问题1. 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教室的面积和体积、如何计算水桶的容量等。
2. 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3. 全班讨论,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工具和资源准备:1.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 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和实物。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运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 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教案高效课堂获奖教学设计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教案高效课堂获奖教学设计总复习——图形与几何第7课时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教学内容:感受并区分长度、面积和体积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长度、体积与面积的区别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反思意识教法:知识归总讲授学法:独立学习教学准备:小黑板或PPT教学过程:一、对长度、周长的认识。
重点让学生理解何为周长?通过举例来深入说明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立体图的棱长总和。
1、结合图中的围栏的长度体会长度、周长的认识。
2、也可以利用教室、身边熟悉的实例进行交流。
(体会研究长度、周长意义的必要性,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对面积的认识。
1、结合水池的占地大小、草坪的大小等说说对面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坐的桌子,来说说你最关心桌子的面,从而体会面积学习的必要性。
3、结合我国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来体会面积的意义,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节约意识的教育。
三、对体积(容积)的认识1、结合水池中水的多少说说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熟悉的实例加以说明。
(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能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生抢答完成,提高课堂气氛。
1、水杯高约15 。
2、跳绳长约2 。
3、小红的腰围约为60 。
4、一枚邮票的面积约为4 。
5、一个人一次能喝约500 的水。
6、牙膏盒的体积约是40 。
7、一瓶康师傅水的容积约为500。
五、课堂总结:通过情景图引入建立单位的必要性,充分感受各个单位意义并通过实例来展示给集体。
作业布置:选择相应习题六、板书设计:图形与测量一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对长度、周长的认识。
对面积的认识。
对体积(容积)的认识课后反思: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名师教案:“如何理解长度、面积、体积”的相关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如何理解长度、面积、体积”的相关教学设计有关教学内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认识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第二学段)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面积单位千米2、公顷。
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会用方格子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
可以看到,在小学阶段,关于长度、面积、体积的内容是相当多的,知识点也是非常多的。
因此,与此有关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当把握一种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什么是度量。
长度、面积和体积都是度量,这三种度量对象分别是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物体。
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学段所说的长度,是对线段的度量。
一个物体的长度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对这个长度进行度量却是人为的。
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当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采用不同的度量方法(度量单位),就会有相应的长度的表达方式。
度量方法并无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度量精细的方法就好,因为能够更真实地表达客观实际。
在长度的度量中,厘米、米是全世界通用的度量单位,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参见话题27。
教学片断设计:厘米的认识1. 用各种方法实际测量、理解长度教师要求学生度量自己课桌长度。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度量方法进行度量,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设计出多样的度量方法。
比如,用手的‚拃‛的大小来度量,用铅笔的长度来进行度量,用教科书的长或者教科书的宽来度量,等等。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等奖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等奖《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二、揭示体积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手机影碟机电视学生回答后,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体积概念)三、列出体积单位。
1、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近的长方体。
(单凭观察,难以比较)2、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后,学生很快就确切的说出: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于右边的长方体体积。
(因为左边长方体有16 个小长方体,而右边的只有15 个)说明: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
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是用线段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用正方体来表示)。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板书)四、认识体积单位。
1、“请你猜一猜1cm3、ldm3 、1m3,是多大的正方体?”讨论后让生看着实物共同小结:棱长是Icm 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手指尖);棱长是ldm 的正方体,体积是ldm3(粉笔盒);棱长是l m 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一台洗衣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第7课时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教学内容:感受并区分长度、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长度、体积与面积的区别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反思意识
教法:知识归总讲授
学法:独立学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PPT
教学过程:
一、对长度、周长的认识。
重点让学生理解何为周长?通过举例来深入说明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立体图的棱长总和。
1、结合图中的围栏的长度体会长度、周长的认识。
2、也可以利用教室、身边熟悉的实例进行交流。
(体会研究长度、周长意义的必要性,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二、对面积的认识。
1、结合水池的占地大小、草坪的大小等说说对面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坐的桌子,来说说你最关心桌子的面,从而体会面积学习的必要性。
3、结合我国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来体会面积的意义,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节约意识的教育。
三、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1、结合水池中水的多少说说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2、结合自己熟悉的实例加以说明。
(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能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四、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生抢答完成,提高课堂气氛。
1、水杯高约15 。
2、跳绳长约2 。
3、小红的腰围约为60 。
4、一枚邮票的面积约为4 。
5、一个人一次能喝约500 的水。
6、牙膏盒的体积约是40 。
7、一瓶康师傅水的容积约为500。
五、课堂总结:通过情景图引入建立单位的必要性,充分感受各个单位意义并通过实例来展示给集体。
作业布置:选择相应习题
六、板书设计:
图形与测量一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对长度、周长的认识。
对面积的认识。
对体积(容积)的认识
课后反思: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
工作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