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教案
高中《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糖类和脂肪代谢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
2.糖类和脂肪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激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糖类和脂肪代谢紊乱会导致哪些疾病?如何预防?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糖类和脂肪代谢的奥秘。
2.注重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糖类和脂肪代谢的复杂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4.能够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糖类和脂肪代谢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糖类和脂肪代谢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生动、形象的糖类和脂肪代谢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深刻的认识。
3.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糖类和脂肪代谢的流程图,标注关键酶、激素和代谢途径,以直观地展示代谢过程。
2.选择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分析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健康科普文章。
3.设计一份符合营养均衡的晚餐食谱,并计算其中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要求食谱中包含主食、肉类、蔬菜和水果等不同食物类别。
糖在身体内的代谢与作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糖在身体内的代谢与作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糖在身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利用、储存和排泄等。
2.认识糖的作用,如提供能量、增加肌肉力量、补充体内能量等。
3.通过科学实验,探究糖在身体内产生的变化和作用。
教学内容:1.什么是糖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
2.糖在身体内的代谢过程(1)吸收:糖通过消化系统被吸收进入血液。
(2)利用:身体利用血液中的糖提供能量。
(3)储存:超过身体所需的糖会被储存为肝糖原和肌肉糖原,以备不时之需。
(4)排泄:多余的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3.糖的作用(1)提供能量:人体需要糖来提供能量,保持身体正常运转。
(2)增加肌肉力量:糖是肌肉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以增强人体肌肉力量。
(3)补充体内能量:运动后摄入适量的糖分能够有效地补充能量,并促进身体恢复。
教学步骤: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都吃过哪些含糖的食物?那么,糖在我们的身体内起到什么作用?2.实践探究(1)制作果糖水准备容器、水杯、果糖等材料。
将果糖加入容器中加水稀释,制作成果糖水。
(2)测试糖浓度将不同浓度的糖水分别倒入试管中,加入苏丹红试剂。
观察和比较各种浓度的果糖水对苏丹红试剂的影响,观察和判断稀释度。
(3)模拟身体吸收糖的过程将苏丹红试剂和果糖水混合。
通过呼吸管吹气,模拟肺部将气体传递到血液的过程。
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的果糖水对苏丹红试剂的影响,了解吸收果糖的过程。
(4)糖的作用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糖的作用,了解它对身体的重要性。
3.总结反思回顾本次实验过程和糖的作用,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实验心得和对糖在身体内的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课件设计:1.引入:学生们前往实验室,展示糖果和其他含糖食物,让学生们认识到身体内需要糖分。
2.实践探究:设计三个小组,让学生们完成制作果糖水、测试糖浓度和模拟身体吸收糖的过程的活动,以增强他们对糖的代谢和吸收过程的认识。
3.糖的作用:通过问答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糖的作用和身体内的功能。
生化教案--糖代谢
2、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在线粒体中进行) NAD+ + CoA 丙酮酸
12
NADH+H++CO2 乙酰CoA
3、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进行) 计算
葡萄糖 2H2O
2 NAD+ 2H2O 21 13 2(NADH + H+) 2 延胡索酸 2 CoA 2 柠檬酸 2 FADH2 2H2O 14 20 2 FAD 2 顺乌头酸 2 琥珀酸 2 (GTP+CoA) 2H2O 15 19 计算 2 (GDP+Pi) 2 异柠檬酸 2 琥珀酰CoA 2 NAD+ 16 2(NADH + H++CO2) 2(NADH + H+) 2CO2 2(NAD+ + CoA) 18 2 草酰琥珀酸
2NAD+ 2NADH+2H+ 2 丙酮酸 2ATP+2CO2
2 乳酸
Pi
H2O
葡萄糖
6 - 磷酸葡萄糖
2ADP+2Pi 6 - 磷酸果糖 Pi 2 草酰乙酸 2GTP H2O 1,6 - 二磷酸果糖 2GDP+2CO2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2(3 - 磷酸甘油醛) 糖异生作用的过程
上一张 小结
无氧
第二阶段 三羧酸循环
(三)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提供能量
2、三羧酸循环是多种物质的共同代谢途径
3、为合成代谢提供二氧化碳
三、磷酸戊糖途径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6×5-磷酸核酮糖 2×5-磷酸木酮糖 2×3-磷酸甘油醛
生化教案(糖代谢2-王佳诗)
多媒体、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引导启发
教学环境
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视频、病例、图片、二维动画、习题、ppt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资源、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学习
知识点二、(10分钟)
知识点二、糖的分解代谢
1.糖的无氧氧化(乳酸堆积,如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
熟悉:
三羧酸循环的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
了解:糖异生的基本反应过程,血糖水平异常。
二、素质目标
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糖代谢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生成的产物。
教学难点
由于糖类代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学生在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因而该过程也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
教案
(2016至2017年第一学期)
教研室:基础教研室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机能—
生物化学
使用教材:高等医学职业教育
“十二五”重点教材
年级、专业、班级:2016级护理
教师姓名:王佳诗
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教案
Hale Waihona Puke 课题糖代谢(二)课时
4
课型
理论课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内容
分析
较系统地掌握酶的一般知识,为学习物质代谢奠定基础;
2.糖的有氧氧化
3.磷酸氏糖途径
播放糖原合成及分解flash,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黑板提示说出汤圆合成及分解步骤,
学生观看视频后,根据老师的板书提示做出回答
图片演示法、问题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生物化学》教案第四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教案
教材名称:授课对象:编写时间:授课日期:教学内容:《生物化学》第七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80学时)
2009.1 学年/学期:
年级/班级:
每学年(1)
临床医学
第四章糖代谢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 糖代谢各途径的细胞定位、关键酶(限速酶)、反应特点及生理意义。
2. 糖的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及三羧酸循环的意义。
3.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以及激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
熟悉:各代谢途径的基本过程及相互联系。
了解:1. 糖的生理功能与消化吸收。
2. 各代谢途径的调节。
【本课内容学习指导】
重点:1. 糖的有氧氧化、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及糖异生。
2.血糖及其调节。
难点:各代谢途径的联系与调节。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进行教学。
【教学时间分配】
8学时。
其中糖的无氧分解2学时,糖的有氧氧化2学时,磷酸戊糖途径1学时,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学时,糖异生1学时,血糖及其调节1学时。
【自学内容与要点】
自学内容:糖的生理功能与消化吸收及血糖的整体调节。
要点:血糖异常的原因。
【课后小结】
1. 物质代谢概况。
2. 糖代谢概况。
3. 糖的无氧分解的基本过程。
4. 糖的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
5.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6. 糖原的种类与作用及其合成与分解。
7. 糖异生的概念、原料、关键酶、生理意义。
8. 调节血糖的激素及其作用。
生物化学教案第四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教案第四章糖代谢第四章糖代谢教案第一节糖的分类及生理功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的分类。
2.了解糖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3.掌握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2.糖的生理功能。
3.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回顾上一章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知识,形成知识链条。
2.知识讲解(1)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a.单糖:葡萄糖、果糖等b.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c.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d.结构特点:含有2个或多个羟基,是羟基代谢的主要物质。
(2)糖的生理功能a.能量供给: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源,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
b.结构组成:糖是构成细胞壁、核酸、骨骼、关节软骨等的重要成分。
c.调节体内物质平衡:糖可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血液渗透压。
d.保护细胞膜:糖能稳定细胞膜结构,防止脂质氧化。
(3)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a.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糖类,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底物。
b.人体细胞通过葡萄糖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
3.案例分析提供一个案例,由学生分组讨论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与糖代谢相关的疾病。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糖作为生物体内重要能量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糖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能够理解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3.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改进1.可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提取糖,并观察糖的相关特性。
2.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糖代谢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以上是关于第四章糖代谢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糖代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糖代谢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2)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糖代谢途径;(3)熟悉糖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糖代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糖代谢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2)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关注自身健康。
二、教学内容1. 糖代谢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2.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3. 糖异生;4. 糖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糖代谢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糖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4. 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糖代谢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糖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介绍糖代谢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糖代谢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1)讲解糖代谢的基本概念,如糖原、糖异生等;(2)通过多媒体展示糖代谢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糖代谢的步骤;(3)讲解糖代谢的意义,如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血糖平衡等。
3. 讲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讲解糖原的合成过程,包括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等关键酶的作用;(2)讲解糖原的分解过程,包括糖原磷酸化酶、葡萄糖-6-磷酸酶等关键酶的作用;(3)结合实例,分析糖原合成与分解在人体中的作用。
4. 讲解糖异生(1)讲解糖异生的概念,如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讲解糖异生的过程,包括关键酶和中间产物;(3)结合实例,分析糖异生在人体中的作用。
5. 讲解糖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分析糖代谢异常导致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2)讲解如何通过调整饮食、运动等方式,维持糖代谢平衡,预防疾病。
生物化学(人卫版)教案:第四章 糖代谢
(三)多元醇途径
葡萄糖代谢过程中可生成一些多元醇,如木糖醇(xylitol)、山梨醇(sorbitol)等,所以被称为多元醇途径(polyol pathway)。
五、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为其它物质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为呼吸链提供H+ + e。
有氧氧化的能量生成情况:
H+ + e进入呼吸链彻底氧化生成H2O的同时ADP偶联磷酸化生成ATP
一分子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净生成30或32分子ATP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能最主要的途径。它不仅产能效率高,而且由于产生的能量逐步分次释放,相当一部分形成ATP,所以能量的利用率也高
糖的生理功能
1、提供碳源和能源(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2、提供合成体内其它物质的原料
糖可转变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苷等。
3、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
糖的消化吸收
糖的消化: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中以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糖的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糖代谢概况
二、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
概念:糖的无氧分解指在机体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过程,也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的过程,这一过程又称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生化教案第九章糖代谢
生化教案第九章糖代谢第一篇:生化教案第九章糖代谢第九章糖代谢第一节概述一、多糖及寡糖的降解1、胞外降解---核苷酶的水解方式υ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和α糊精酶或消化酶υ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从水解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残基开始,依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产物为麦芽糖,作用于支链淀粉。
υγ淀粉酶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υ R酶能特异性作用于淀粉的α(1,6)糖苷键,将支链淀粉的分支切下υ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β(1,4)糖苷键,产物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2、胞内降解---糖原的磷酸解υ磷酸解:糖原在细胞内的降解称为磷酸解,即加磷酸分解。
υ细胞内糖原降解需要脱支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
υ脱支酶水解糖原的α(1,6)糖苷键,切下糖原分支υ糖原磷酸化催化的反应不需水而需要磷酸参与磷酸解作用,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依次切下葡萄糖残基,产物为1-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残基的糖原。
υ二、糖的吸收与转运υ1、糖的吸收---单糖同Na离子的同向协同运输υ葡萄糖跨膜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两侧Na离子浓度梯度,小肠上皮细胞能吸收葡萄糖等单糖。
2、糖的转运---血糖的来源与去路υ血糖: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υ 4.4—6.7mmol/L为正常范围、高于8.8mmol/L为高血糖、低于3.8mmol/L为低血糖。
υ正常机体可通过肝糖原或肌糖原的合成或降解来维持血糖恒定。
υ三、糖的中间代谢概念υ1、中间代谢---糖在细胞内的分解与合成υ从小肠吸收的甘露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可在各种酶的催化下,转化成6-磷酸葡萄糖。
2、糖的分解代谢类型----需氧分解占主导地位(1)不需氧分解υ分解不完全,产生能量少于糖的有氧分解;υ糖类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酵解。
υ糖经酵母菌无氧呼吸作用产生乙醇的过程称为发酵。
(2)需氧分解将糖在有氧存在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或有氧呼吸。
糖类代谢的教案设计
糖类代谢的教案设计人是一个奇妙的机器,不仅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代谢途径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
其中,糖类代谢是人体代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针对糖类代谢的教案设计。
一、糖类代谢的概念糖类代谢是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作用,最终被转换为能量或储存为糖原的过程。
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糖类代谢的基本概念和代谢途径。
2.掌握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酶及其作用。
3.了解糖类代谢在体内的生理作用。
4.了解不同代谢途径的病理生理意义。
三、教学内容1.糖原合成糖原合成是指将多个葡萄糖分子通过糖原合成酶合成成长链状的糖原分子的过程。
糖原合成的主要场所是肝脏和肌肉,对于肝脏而言,主要是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
而对于肌肉而言,糖原合成则主要是针对肌肉细胞自身能量需求的满足。
在糖原合成过程中,有一些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如下:1)磷酸葡萄糖同化酶(GPAT):将葡萄糖的第一和第六碳原子磷酸化,催化糖原形成的首个反应。
2)糖原合成酶:将α-D-葡萄糖链常规结构的链上的葡萄糖分子添加到前一个链上的葡萄糖残基上。
3)分枝酶:将链上的α-D-葡萄糖分子以α1→6键的方式转移,分支开糖原链。
2.糖原分解糖原分解是指将肝、肌中的糖原分解成单糖,以供细胞代谢产生能量的过程。
糖原的分解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
在糖原分解过程中,也有一些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1)糖原磷酸酶(GPaase):将糖原中的α-D-葡萄糖链中的磷酸酯水解成α-D-葡萄糖。
2)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将α-D-葡萄糖-6-磷酸类似物的5号碳原子隐从构态转变为偶构构态,生成异构磷酸果糖。
3)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分解果糖-1,6-二磷酸为果糖-6-磷酸,同时释放出一氧化碳。
糖代谢教案
Hydrolysis of glycogen and starch by -amylase and amylase
小肠中各种糖类水解酶的作用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蔗糖 蔗糖酶
2 葡萄糖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乳糖酶 葡萄糖 + 半乳糖
线形寡糖
异麦芽糖、 α-极限糊精
α-葡萄糖苷酶 糊精酶、脱支酶
葡萄糖 葡萄糖
Glycogen, Starch, Sucrose Storag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Ribose 5-phosphate
Glycolysis Pyruvate
葡萄糖
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糖异生
6-磷酸葡萄糖 (有氧或无氧)
(无氧) 丙酮酸
糖酵解
(有氧)
乳酸 乙醇
乙酰 CoA
• 有O2情况下,G → CO2 + H2O(经三羧酸循环) • 有O2情况下,G → CO2 + H2O(经磷酸戊糖途径)
二、 糖酵解(glycolysis)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 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该途径 也称作Embden-Meyethof途径,以纪念Embden和 Mayerholf 。
Chapter11 糖酵解作用(Glycolysis)
一、糖酵解作用的研究历史 二、糖酵解过程概述 三、糖酵解和酒精发酵的全过程图解 四、糖酵解第一阶段的反应机制 五、糖酵解第二阶段——放能阶段的反应机制 六、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 七、丙酮酸的去路 八、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九、其他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OH
OH
H H
(完整word)糖代谢教案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代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糖类的概率以及糖代谢的过程(2)了解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
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效果,使学生学会理顺知识脉络和学会前后知识联系来进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糖类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训练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生物知识来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糖类代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自身及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
教学重点:理解糖代谢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生成的产物。
2 教学难点:由于糖类代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学生在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因而该过程也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3 解决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并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思考问题。
(三)课时安排:本节内容讲授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五)教具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提问:你知道的生活中的糖类有哪些,你可以列举几个不甜但属于糖类的物质吗?其实,除了常见的白糖、冰糖、葡萄糖等,还有很多物质都属于糖类.教师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早餐,米饭,馒头,面条等。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它们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从而导出今天的课题:糖类及其代谢。
2. 新课展开:(1)糖的概念及分类:分子由C 、H 、O 三种原素构成,且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是2:1,类似水分子,因此,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的分类:单糖、二糖、多糖。
常见的单糖:葡萄糖;常见的二糖:蔗糖;生物体中的绝大多数糖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2)糖代谢:糖的来路(吸收)和去路(消化)?提问:淀粉在消化道内如何消化?又是以何种方式被人体吸收的?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吸收)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后,学生讨论:结合教材图表说出其三条去路。
糖代谢教案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1.血糖来源和去路
[来 源]:
(1)食物;(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
[去 路]:
(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为非糖物质。
2.胰岛素的调节
胰岛素是体内惟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促进糖的有氧氧化,能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
课程
正常人体功能
教师
李贺芝
授课对象
13级护理3+2
人数
38
课时
8
教学进度
细胞的代谢—糖代谢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
课题
课型
教学目的
1、掌握糖代谢的主要途径:糖酵解、有氧氧化、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的反应过程,关键酶,能量转换及生理意义。
2、熟悉血糖相对恒定和调节及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3、了解复合糖类(蛋白多糖,糖蛋白,糖脂)。
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分解
3.关键酶:
糖原合酶;磷酸化酶
第五节 糖异生
体内非糖化合物转变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能进行糖异生的非糖化合物主要为甘油、氨基酸、乳酸和丙酮酸等。
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
2.意义:
维持血糖恒定,补充糖原储备。
3.乳酸循环:
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仍可被氧化利用的乳酸以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的乳酸中毒。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糖酵解、有氧氧化的意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血糖的调节
启发式讲授
第四章糖代谢
第一节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概念: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1.基本途径
糖类代谢的理解和分解教案
糖类代谢的理解和分解教案教案标题:糖类代谢的理解和分解教学目标:1. 理解糖类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糖类代谢的基本过程和相关关键概念。
3. 能够解释糖类代谢在细胞内的作用和调控。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糖类代谢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白板和马克笔。
2. 糖类代谢相关的教材、图表和实验数据。
3. 模型或实物示例,如糖分子模型或食物样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糖类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用一些问题或实例,如“你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们需要糖类?”或“你知道吃糖后身体是如何将其转化为能量的吗?”步骤二:讲解糖类代谢的基本过程(1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向学生介绍糖类代谢的基本过程。
包括以下内容:1. 糖类的消化和吸收:口腔和胃中的淀粉酶开始将淀粉分解为糖,然后在小肠中被吸收入血液。
2. 糖类的运输和储存:胰岛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葡萄糖被转运到细胞内,并在肝脏和肌肉中以多糖形式储存。
3. 糖类的分解和能量释放:通过糖酵解和细胞呼吸,多糖被分解为葡萄糖,进一步分解产生能量(ATP)。
步骤三:解释糖类代谢的作用和调控(15分钟)讲解糖类代谢在细胞内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能量供给:糖类代谢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 调节机制:胰岛素和葡萄糖激素的作用,调控血糖水平和糖类代谢的平衡。
3. 糖类代谢与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与糖类代谢紊乱相关。
步骤四:实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提供一些糖类代谢相关的实验数据、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给出一个关于糖类摄入量和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结果并讨论可能的解释。
步骤五: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或活动,以进一步探究糖类代谢的某个方面。
例如,可以要求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不同类型糖类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或者设计一个模型来解释糖类代谢的过程。
糖代谢教案-赣南医学院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的概念、亚细胞定位、反应阶段、限速酶、能量变化及生理意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三羧酸循环的亚细胞定位、限速酶、能量变化及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生理意义;糖异生的概念、亚细胞定位、反应阶段、限速酶、能量变化及生理意义;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熟悉糖的消化吸收;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
3、了解糖代谢的调节,巴斯德反应;糖原累积症及血糖水平异常。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糖代谢的调节。
三、教学方法设计:1.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陈代谢引入第二篇内容,提出“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高血糖”引起学生学习糖代谢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本章要讲述的内容;2.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抓住关键;3.语言表达、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相结合,适当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课堂知识;4. 在一些重点或关键处可适当板书,起到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思路从而更易掌握的作用;5. 课堂上多提问,与学生交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可先设疑,在后续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做到深入浅出,逐层剥离。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电脑、教鞭、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陈代谢引入第二篇内容,提出“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高血糖”引起学生学习糖代谢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本章要讲述的内容;(二)讲述本章的教学内容第二篇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共80分钟)概述第四章糖代谢第一节概述一、糖的生理功能二、糖的生化吸收三、糖代谢的概况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二、糖酵解的调节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共80分钟)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二、有氧氧化生成的ATP三、有氧氧化的调节四、巴斯德反应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第五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共80分钟)一、糖原的合成代谢二、糖原的分解代谢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第六节糖异生(共80分钟)一、糖异生途径二、糖异生的调节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四、乳酸循环第七节血糖及其调节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二、血糖水平的调节器三、血糖水平异常合计:8学时(320分钟)六、小结:本章重点介绍了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的概念、亚细胞定位、反应阶段、限速酶、能量变化及生理意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三羧酸循环的亚细胞定位、限速酶、能量变化及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反应过程、生理意义;糖异生的概念、亚细胞定位、反应阶段、限速酶、能量变化及生理意义;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代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糖类的概率以及糖代谢的过程
(2)了解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回忆,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效果,使学生学会理顺知识脉络和学会前后知识联系来进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糖类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训练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生物知识来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糖类代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自身及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理解糖代谢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生成的产物。
2 教学难点:由于糖类代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学生在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因而该过程也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 解决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并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思考问题。
(三)课时安排:本节内容讲授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提问:你知道的生活中的糖类有哪些,你可以列举几个不甜但属于糖类的物质吗?其实,除了常见的白糖、冰糖、葡萄糖等,还有很多物质都属于糖类。
教师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早餐,米饭,馒头,面条等。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它们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从而导出今天的课题:糖类及其代谢。
2. 新课展开:
(1)糖的概念及分类:
分子由C 、H 、O 三种原素构成,且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是2:1,类似水分子,因此,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的分类:单糖、二糖、多糖。
常见的单糖:葡萄糖;常见的二糖:蔗糖;生物体中的绝大多数糖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2)糖代谢:糖的来路(吸收)和去路(消化)?
提问:淀粉在消化道内如何消化?又是以何种方式被人体吸收的?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吸收)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后,学生讨论:结合教材图表说出其三条去路。
a. 氧化分解成CO 2、H 2O 、释放能量.
b. 合成糖原,暂时储存能量
提问:如果能量够用,还有血糖多余,尤其是饭后,血糖会去哪里呢?
答: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又以同样的方式进入毛细血管,进入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叫血糖。
吸收:(小肠)葡萄糖 血糖(血液)
所以当摄取糖类过多的时候,多余的血糖会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里,在肝脏里合成了肝糖元,在肌肉里合成肌糖元。
而当血糖消耗过多而又又没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C 2O 和H 2O ,释放出大量能量。
肠、胰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 肠、胰麦芽糖酶
合成糖原储存 转化为其它物质 主动运输
有补充时,血糖含量就会降低,肝脏中的肝糖元就会又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这样血糖含量又恢复了稳定。
所以,一般情况下,人的血糖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提问:肌糖元可以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吗?为什么)
c. 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提问:如果食量过大,葡萄糖摄入过多,超过了全身活动的需要量,也超过了肝脏、肌肉的储存能力,那么剩余的血糖又会怎样呢?
答:剩余的血糖会转换成其他物质,如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3)糖代谢与人体健康
提问:当你饥饿,血糖含量会怎么变化?会一直下降吗?
答:血糖暂时降低——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血糖含量恢复稳定。
这是前面我们分析过的。
那么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20 mg/dl这个范围。
但是,如果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的时候,血糖又会怎么变化?长期饥饿肝糖元会分解完,肝功能减退也会影响肝糖元分解,而脂肪等其他物质的分解也会到尽头,这时候呢,血糖就会逐渐降低。
当血糖浓度降低直50~60mg/dl,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血糖还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等这些症状,这个还只是早期的症状。
这个时候只需要及时地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或者一杯浓糖水就能解决问题,使血糖恢复正常。
但是,如果到这个时候还依然不吃、不喝,任由其发展,那将会出现惊厥昏迷。
这又是为什么?昏迷是因为大脑失去了知觉吧?我们的大脑的脑组织
在形式功能活动的时候是需要能量的,这些能量呢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而因为脑组织中的糖元并不多,因此只能是随时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氧化供能,而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没办法得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发生功能障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惊厥昏迷。
这个时候呢已经是低血糖晚期了,所以要及时直接地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缓解症状。
这是低血糖的问题,那么如果血糖过高,高于正常范围呢?当然肯定也是不健康的表现。
当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属于高血糖,而高于160mg/dl时,这些过多的葡萄糖最后就会随泌尿系统排除体外,因此尿液中就会含有葡萄糖,也就是出现尿糖。
也就是就是我
们说的糖尿病。
出现糖尿病说明肾脏出现问题了,它不能迅速进行这些转换。
所以,血糖的高低是判定人体健康的一个特征。
第二个健康问题,肥胖。
肥胖的机理?
如果糖类摄取过多,来源多。
而由于不运动,消耗得就少,去路就少了,就会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这个时候,多余的糖就会逐渐逐渐转化成脂肪,长期如此,脂肪囤积,自然就会发胖了。
所以,预防和治疗肥胖,就要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当然,还有一些人的肥胖是因为某些遗传基因或者内分泌失调造成的,这种情况就得到医院诊断治疗了。
3.课外拓展:由于糖类代谢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4.课堂小结
(七)板书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代谢
一、糖类的概念和分类
二、糖代谢
1.糖的来路(吸收)
(1)食物获取
(2)体内合成
2.糖的去路(消化)
(1)释放能量
(2)合成糖原,储存能量
(3)转化
三、糖类和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