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docx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537e677c8d376eeaeaa3189.png)
陶醉美好的自然山水;派遣贬官的愁绪;表达远大的政治抱负;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朋友共勉等。
2.景物特点。
3.采用什么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
(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视听结合、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
1.抓住关键字词体会特点;
2.抓议论抒情句理解情感;
3.掌握写法,品味欣赏。
托物言志类(四篇)
《陋室铭》《爱莲说》《北冥有鱼》《马说》
1.所托之物及其特点;
2.所言之志;
3.手法。
1.抓关键词体会特点;
2.抓议论抒情句理解感情;
3.掌握写法,品味欣赏。
写人叙事类(十五篇)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孙权劝学》《卖油翁》《河中石兽》《愚公移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送东阳马生序》《周亚夫军细柳》《唐雎不辱使命》《周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
议论明志类(把篇)
《<论语>十二章》《诫子书》《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有佳肴》《大道之行也》《鱼我所欲也》《出师表》
1.论点;
2.论据;
3.论证过程。
1.抓关键词句;
2.理清文章思路。
介绍说明类(一)篇)
《核舟记》
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
3.如何进行说明;
4.说明顺序。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按内容分类篇目常见设题形式解题思路阅读指导写景抒情类九篇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1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
按内容分类
篇目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内容分类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内容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572662b5727a5e9856a6157.png)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内容分类:第一类:成语、寓言故事类第二类:名人轶事、文史类阅读突破①结合注释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即集中注意力浏览文段一遍,大概明了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如何,谁说了什么话,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②细看题目,研读字词。
在这一步中,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这一步中完成。
③再读全文,加深理解。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出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3.掌握几个常见的解题方法。
①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题。
例如:“年且九十”中的“且”是“将近”的意思。
②以注释解题。
③以文旨解题。
有些题目必须先要弄懂全文的主旨,才能回答。
通假的现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用“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
③同声旁的形声字相互替代: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通假。
例如:“固以怪之矣”“以”通“已”。
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道题中的“反”通“返”,是返回,回来的意思。
巩固训练(一)持竿入城【选文】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①。
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③”遂依而截之。
《笑林》【注释】①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
②俄:不久。
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③中截:从中间截断。
【演练】(1)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执:俄:但:以:遂:(2)翻译下面的句子: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3)请分别从鲁人和老者的角度,写出此文给人们的启示。
(二)道旁苦李【选文】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
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文言文整体阅读四 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整体阅读四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d92a028453610661ed9f4b2.png)
B.谕诸将不得入城谕:告诫
C.诸曹白事,有难决者曹:同辈
D.潜刻期而去刻:约定
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②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③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④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⑤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⑥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准确解答所给的问题,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
能力目标:能凭借语感迅速把握文章大意,能根据语境推断重点词语的含义,能结合上
下文准确翻译划线语句并根据文章内容对所给的问题的正误作出准确判断。
文言文阅读题型分类
![文言文阅读题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248be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b.png)
文言文阅读题型分类1.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归纳有哪些第一类:句读(考查朗读停顿)第二类: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第三类: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之、而、以、于、其)第四类: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注意增、删、调、换、留)第五类:文言文的内容(主旨、写作目的)等考查第六类:文言文的写作手法的总结与归纳,考查其作用第七类:课内外比较题第八类:开放性的题目(如历史评述类、现实迁移类、观点假说类)以上八类,不是每份试卷中都包含的,但主要就是这些考试题型。
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2.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归纳有哪些第一类:句读(考查朗读停顿)第二类: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第三类: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之、而、以、于、其)第四类: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注意增、删、调、换、留)第五类:文言文的内容(主旨、写作目的)等考查第六类:文言文的写作手法的总结与归纳,考查其作用第七类:课内外比较题第八类:开放性的题目(如历史评述类、现实迁移类、观点假说类)以上八类,不是每份试卷中都包含的,但主要就是这些考试题型。
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3. 高考文言文阅读经典题型和技巧首先要把每个实虚词的解释了解透彻,这是基本,就好比看一篇文章一样,如果这篇文章有很多字你不认识,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
我想到现在我们同学已经有80%的实虚词已经了解,剩下的时间看一下并用笔标记一下你不会的那些实虚词并把它背诵下来。
接下来我们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及做题技巧。
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理分类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理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116e9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9.png)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理分类本文主要对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进行整理和分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言文研究。
一、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语法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六書、四聲等特殊规则;- 使用的词汇和短语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 语义推理和阅读理解的要求较高。
二、文言文的分类根据题材和形式的不同,文言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散文散文是一种主要以记述、叙述为主的文言文形式,常见的有:- 游记:描述作者旅行经历的文章,如《岳阳楼记》;- 随笔:记录作者独立思考和感悟的文章,如《韩愈集·进学解》;- 杂文:探讨社会、文化等问题的文章,如《清暑严中丞》。
2. 诗歌诗歌是以抒情、描写为主的文言文形式,常见的有:- 古体诗:使用五言、七言等固定音节的古代诗歌形式,如《静夜思》;- 古辞:古代文人用以歌咏爱情、自然等的诗歌形式,如《木兰诗》;- 词曲:以表达情感、抒发心情为主的文言文歌曲形式,如《青玉案·元夕》。
3. 论文论文是一种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述和思考的文言文形式,常见的有:- 辩题文: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和论证的文章,如《豪放派与婉约派辩试沙州》;- 拟古文:以模仿古代文风与表达方式的文章,如《讨论与古文》;- 评点文:对作品、事件等进行评论和评价的文章,如《戏曲与滑稽》。
三、文言文研究的方法- 注重词汇积累:重点研究与现代汉语较为不同的词汇,注重词义的理解和运用;- 解读语法结构:掌握文言文特定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进行剖析和解读;- 阅读经典文本:选择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和注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练作文写作:通过仿写、改编古作等形式,提升文言文写作水平。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理分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文言文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领悟其独特之美。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归类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归类](https://img.taocdn.com/s3/m/9fa649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4.png)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归类本文将对部编版语文初中中学生所学的文言文进行整合归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文言文的分类文言文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面按照文言文的内容和形式分别进行归类。
内容归类文言文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古代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等,这类文言文主要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历史故事传记: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类文言文通常是对历史事件、名人事迹的描述和记录。
3. 诗词赋文:如《诗经》、《唐诗宋词》等,这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词曲和赋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4. 文学理论与批评:如《文心雕龙》、《钱穆文集》等,这类文言文主要是关于文学理论和对文学作品的批评评述。
形式归类文言文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诗文:以古代的诗歌形式进行写作,通常有规定的格式和韵律。
2. 散文:以散文的方式进行写作,没有规定的格式和韵律要求。
3. 叙事文: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故事或描写事件。
4. 说明文:通过解释、阐述的方式说明一个概念、道理或观点。
文言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给出一些研究文言文的建议:1. 研究基础知识: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规则,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
2. 阅读经典文言文:阅读并理解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史记》等,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3. 多做练:通过做练题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练题集进行练。
4. 注意写作技巧:研究如何写好一篇文言文作文,包括选材、结构和表达方法等。
总结通过对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进行整合归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文言文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学习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以上内容对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方面有所帮助。
新课标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归类
![新课标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归类](https://img.taocdn.com/s3/m/a537a732767f5acfa1c7cd9b.png)
新课标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归类及经典中考题举例宋古二中曹丽敏教学目标:1:明确重点文言文的归类2: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做题技巧3:掌握文言文中考考题特点教学过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多以课内名篇为阅读材料,只有少数省市选取浅显易懂的课外段落。
所占分值一般在全卷10%-15%,从课内文言文中的基本篇目选取语段,所取语段比较短小,一般在200-300字左右,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语音、断句、字词的理解、难句的翻译、对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等。
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平时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
理解要深入,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准确、熟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由于文言文考查内容比较简短,答题时贵在准确、清晰,一般不需要随意发挥。
复习时要注意:(1)准确掌握字词句的含义,重视课文下面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2)作必要的知识归类,每复习一篇课文就做好一篇课文的知识整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要句子、作家作品等,整理时注明出处,便于查找。
二:近几年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出现,给文言文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初中三年我们共学文言文,按主题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1、言志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鱼我所欲也》以上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认为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但他们的体裁又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
从古代文体来看,有“记”(《桃花源记》);有“说”(《爱莲说》);有“铭”(《陋室铭》);有“表”(《出师表》);。
“记”“说”“铭”都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
但无论是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
文言文阅读归类整理
![文言文阅读归类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d94d06cc7931b765ce15b2.png)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 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 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 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 定罪。③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 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31.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2.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 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3.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4.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蹈舞
35.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 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36.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 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 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四、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 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 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 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 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 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
![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efae025be23482fb4da4ca4.png)
《愚公移山》(《列子》)
通过记叙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寓言
共同点:故事寓意深刻,有启发作用
7.学习篇
篇目及其作者/出处
内容
写法
《〈论语〉十二章》
课文收录的十二章都和学习、修身有关,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以记言的形式直接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虽有嘉肴》(《礼记》)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从不食“嘉肴”就不知它甜美入手,层层深入地阐述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道理
客观描述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
讲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年仅七岁却聪敏过人的故事,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记录陈元方与来客的一段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对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
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展开了一场辩论,表现了庄子智辩、思维敏捷的特点
②白描
《惠子相梁》(《庄子》)
讲述了惠子猜忌庄子想取代其相位而被庄子用言辞反击的故事
表现了庄子无心于功名利禄的立场,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比喻巧妙
《鱼我所欲也》(《孟子》)
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
表现了孟子的态度: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①善用比喻、对比、排比,富于文采和气势
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
论证共同点:表达理想追求和意志情趣
2.战争篇
篇目及其出处
内容
人物形象/中心论点
艺术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小学六年级整理古文分类
![小学六年级整理古文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d78b1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9.png)
小学六年级整理古文分类
本文档将介绍小学六年级整理古文的分类方式。
根据古文的不
同特点和内容,可以将古文分为以下几类:
1. 记叙类古文:这类古文主要通过讲述故事或描述事件来传达
信息。
常见的记叙类古文有《孔子家语》、《史记》等。
2. 说明类古文:这类古文主要通过解释或说明来传达信息。
常
见的说明类古文有《庄子》、《墨子》等。
3. 议论类古文:这类古文主要通过论述观点或进行辩论来传达
信息。
常见的议论类古文有《论语》、《孙子兵法》等。
4. 赞美类古文:这类古文主要通过赞美人物或事物来传达信息。
常见的赞美类古文有《文选》、《赋》等。
5. 叙事类古文:这类古文主要通过叙述事实或过程来传达信息。
常见的叙事类古文有《左传》、《史记》等。
6. 警示类古文:这类古文主要通过警示或告诫来传达信息。
常
见的警示类古文有《战国策》、《孟子》等。
通过了解古文的不同类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
提高对古文阅读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能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有所帮助。
文言文按内容分成四类
![文言文按内容分成四类](https://img.taocdn.com/s3/m/b60fa82fa5e9856a5612603c.png)
文言文按内容分成四类(一)山水篇(二)人物篇(三)道理篇(四)说明篇(一)山水篇包括:《桃花源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观潮》(二)人物篇包括:《五柳先生转》、《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公输》、《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庄子》故事两则、(三)道理篇包括:《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马说》、《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曹刿论战》、《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四)说明篇:《核舟记》二、我们对以上三类文章再做更详细地分析:(一)山水类:1、作者因贬谪而用山水体现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被贬黄州,因无人与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寻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
《小石潭记》: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总结:以上两篇游记因作者被贬而表现内心的凄苦悲凉。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借作此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好友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朋友。
《醉翁亭记》:作者虽被贬谪,但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总结:以上两篇,作者虽被贬,但却无被贬的悲凉,而是心中想着国家想着天下百姓。
2、通过描写景色来感受自然。
《三峡》:通过对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激发出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答谢中书书》:通过对秀美的山川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与朱元思书》: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含蓄地传达出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总结:以上三篇通过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初中文言文分类整合复习[1]
![初中文言文分类整合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3897fa05a58da0116d174992.png)
初中文言文分类整合复习1、根据内容,分门别类㈠按内容分类⑴写景抒情类:《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⑵刻画人物类:《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⑶议论明志类:《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语》《马说》、《爱莲说》《陋室铭》⑷叙事类:《送东阳马生序》㈡按文体分类⑴记:⑵序,⑶表,⑷说,⑸铭,⑹书,⑺历史散文,⑻诸子散文2、抓住文眼,得其精髓。
学习文言文,要善于抓住“文眼” 这把钥匙,深入文章的内核,理解文章的内涵。
⑴《出师表》在一个“ 忠”字①进“忠言”,提出三条建议;(哪三条?)②诉“忠”源,表达感恩之情;(③付“忠”行,说明出师目的。
⑵《邹忌讽齐王纳谏》在一个“谏” 字①如何进谏——“ 讽”→“善”②如何纳谏——“ 令”→“赏”③纳谏结果——“ 朝”→“胜”⑶《岳阳楼记》在情感上是一个“忧”字;在结构上是一个“异”字情感上:①迁客骚人:“忧”自己(因物而喜,因己而悲)②作者:“忧”国家,“忧”民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结构上: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⑷《醉翁亭记》在一个“乐(醉)” 字①山水之乐;②宴饮之乐;③乐人之乐。
其他如《湖心亭看雪》在一个“痴”字;《鱼我所欲也》在一个“ 义”字;《小石潭记》在一个“幽” 字;《记承天寺夜游》在一个“ 闲”字;《桃花源记》在一个“异” 字;《曹刿论战》在一个“ 远谋”;《陋室铭》在“德馨”;《与朱元思书》在“ 奇山异水”;《送东阳马生序》在“ 勤且艰”;《爱莲说》在“ 爱莲(君子)”等等。
3、抓住重点,仔细探究。
⑴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远谋”(鲁庄公)→“齐师败绩”邹忌——“善谏”(齐威王)→“皆朝于齐” (“战胜于朝廷”)诸葛亮——“忠”(先帝、陛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宋濂——“勤且艰” (同舍生)→“因得遍观群书” 、“卒获有所闻”问题:①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②是如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对比)⑵过人的志趣追求、理想抱负:①向往美丽的大自然:《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初中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归类
![初中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归类](https://img.taocdn.com/s3/m/4d683177ddccda38376baf67.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归类第一部分:文言文翻译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首先要忠实于原文。
2、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3、文字优美,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专用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处所、职称(职务)、器具等,可照录不译。
2、【补】在翻译时,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所省的介词、宾语、主语、谓语、量词等)。
3、【删】删去不译的词(发语词、音节助词、无实意的虚词)4、【换】翻译时将古代词换成现代汉语词(岁、吾、汝、抢……)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去、安、语、病、加、且……)5、【准】译准古今异义词,译准文言文特殊句式。
译准实词、蓄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6、【调】调整句子的语序,如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牵制、介词结构后置等。
7、【选】选用恰当现代汉语的词意译原文的词。
文言文中一词多意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例:‚三顾臣于草庐中‛的‚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八条:①回头看;②看;③探问;④拜访;⑤顾惜、顾念;⑥考虑;⑦但、只是、⑧反而、却。
例句中只能用义项④。
8、【意译】文言中比喻、借代、引申等义,直译会不明确,只能意译。
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直译:黄头发和小孩子垂下来的头发,都自得其乐。
意译: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
9、【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1)‚得无……乎(耶)‛相当于现代汉语:能不……吗?恐怕……吧?莫非……吧?‚不亦……乎‛不也是……吗?岂不是……吗?例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无以……无从……相当于现代汉语:没有用来……的例句:河曲智叟亡以应。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有所……相当现代汉语:有……的人(事、物)例句:A、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B、故有所览辄省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城外郊区初春之景
表达了作者钟情于山水,轻视世俗名利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梁)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描写了山川清丽秀美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自在之情,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观潮》周密(南宋)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白描
《惠子相梁》(《庄子》)
讲述了惠子猜忌庄子想取代其相位而被庄子用言辞反击的故事
表现了庄子无心于功名利禄的立场,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比喻巧妙
《鱼我所欲也》(《孟子》)
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
表现了孟子的态度: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①善用比喻、对比、排比,富于文采和气势
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举战争的例子论证“人和”的重要性,再谈治国施仁政之道,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文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①运用排比,语句整齐有气势
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共同点:三篇记叙文,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主张
共同点:描写奇山异水、自然景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治国篇
篇目及其出处
中心句
治国思想
说理方式
《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介绍大同社会的特点,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论证了忧患意识对治国的重要性
类比:从有代表性的具体人物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共同点:都体现了治国的思想
5.劝谕篇
篇目及其作者/出处
中心句
主要内容
劝谏方式
《出师表》诸葛亮(三国)
①诚宜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亲近贤人,远离小人。同时也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
②运用比喻进行推理
《曹刿论战》(《左传》)
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是以弱胜强的必要条件
曹刿:爱国、深谋远虑、沉着冷静、临阵从容、胸有成竹、英明果断、谋略过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鲁庄公:目光短浅、急躁冒进、缺乏战争经验、知人善任、虚心请教
①详略得当
②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3.山水篇
篇目及其作者
中心句
景物描写
思想感情
《三峡》郦道元(北魏)
两秀丽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
①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②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
《公输》(《墨子》)
楚国将要对宋国发动战争,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表现了墨子“非攻”的主张
墨子:有勇有谋、能言善辩、镇定自若、不辞劳苦、不怕牺牲、坚持正义、反对侵略
楚王:阴险狡诈、欺负弱小、野心勃勃
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
①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琅琊山四季之景
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描写了月夜清幽宁静的庭院之景
表达了作者寄情于景的旷达心境,寄寓了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情:被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说明广开言路对治国的重要性
类比: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巧妙地讽喻齐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了“人和”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性
类比:以战争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直接劝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①比喻类比②间接劝谏
论证共同点:表达理想追求和意志情趣
2.战争篇
篇目及其出处
内容
人物形象/中心论点
艺术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秦王以强凌弱,欲以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不畏强暴,不辱使命
唐雎:爱国忠君、智勇兼备、不畏强暴、凛然正气、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秦王:阴险狡诈、骄横狂暴、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前倨后恭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清幽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的怨愤抑郁、孤凄悲凉之情
《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描写了雄伟的钱塘潮、水军演习和健儿弄潮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潮的雄伟和弄潮健儿高超技艺的赞叹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描写了西湖雪夜素雅、宁静、淡远的景致和游湖人的雅致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处的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托物言志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对莲的美好形象及高洁品格的描写
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富贵,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①托物言志
②衬托
③象征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写自己的思想性格、爱好以及生活状况
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富贵,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情怀
①语言质朴、自然
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
1.言志篇
篇目及其作者/出处
内容
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
《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对桃花源环境及桃源人生活的描写
寄托了陶渊明向往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理想
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②语言简洁凝练
《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对陋室的描绘
托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意趣和高洁伟岸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