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感受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感受力,顾名思义,即对于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众所周知,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它不仅仅需要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都是浅层次的,我们需要注重潜藏在语言背后的那种文学特有的美感韵味,包括语言的节奏韵律、意象的美感隐喻、意境的旨趣等等。

笔者之所以在此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的论点,自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文学感受力的培养。殊不知,这种做法竟是本末倒置的,直接导致了广大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错误认识。

首先,还是来具体谈谈为什么说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文学感受力的培养:

一,机械阅读课文,流于形式化。对于教材中所选课文只作形式上的浅层次了解,未能从文学美感上启发和带动学生对于课文的主动熟悉。如在对于散文篇目的教学,千篇一律地给课文分层分段,总结层意段意,最后再用一段文字总结全篇。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学生们机械地“读”的能力确实有所加强,但是对于文章美感的体会无形之中也大打折扣。诸如《荷塘月色》、《背影》、《济南的冬天》、《我与地坛》、《白杨礼赞》等经典散文篇目,时至数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仍然记得其中那份“汉语之重”的魅力,是否仍然流连于荷塘月色下袅袅轻烟和白杨树铮铮铁骨呢?还是只记得机械地为这些文章理清层次,甚至连多读几遍的功夫都舍不得花。

二,陌生化美感源于不理解文意。被选作教材中的课文,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记得这些篇目,可能是出于“陌生化”产生美感的道理,对于人们越熟悉的东西越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出来。这样一来,我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教材编写者原本从浩瀚的中华典籍中选取出部分经典又经典的美文,却因为过于熟悉而失却了那份美感。这自然逃不过“陌生化”的说法,但是文学感受力的缺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李白的例子来说吧!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可谓是美绝、妙绝吧!然而每每想到此意境之时,我总不愿意引用此句,而宁愿选择朱希真“望断水如云,送尽鸦成点”。因为我总觉得用后一句方显学识之渊。另有一例者,李白《静夜思》,或者小学课文中的《鹅》、《春晓》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诗,一经人们口中说出不是被恶搞,就是被人认为庸俗。一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难道不能称为千古绝唱吗?然而,谁若是吟出这样一首诗来,定会被人笑掉大牙。但是如若我们每次听到这首诗时都能唤起当初对于其中强烈的美感感受力的话,我想听者一定不会笑,而是哭。会如诗题一样让人静,使人思。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文学感受力的重要性,前面讲过,“听说读写”只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根本应该从文学感受力出发。

一方面,“听读”能力直接关系到文学感受力的形成,也就是说“听读”是文学感受力的源泉,也可以说“听读”的目的是为了文学感受力的形成。我们之所以反复的听读,甚至吟诵,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语言韵律、意象的隐喻和意境的旨味的把握。但是这里强调的“听读”绝非机械式的听读,而是带着感情,人于文章所写之境中的“听读”。王国维有一段关于“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论述:“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氏此语虽然是指文学批评,但是用在这里也是极恰当不过的。我们“听读”是需要先入于文章之中,才能感受并体会到文章之美,然后,超脱文本来批评。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没有进到课文里面去,就站在文本的外面来解读课文。语文教师总喜欢让同学们沿着一个思路(分层分段)去思考问题,最终得出大同小异的中心意思,而且是在大多数同学并未真正理解的情况下硬是将知识一股脑灌进同学们的脑中,这岂不是有拔苗助长之嫌。

另一方面,“说写”能力是文学感受力的宣泄。文学感受力也可以说是反复吟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课文意趣的情感体验。既然是一种情感体验,就不得不使这一份情能深人人心,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这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师反复强调的在写作过程中要写真感情。生活中确有真感情,但是写作却是要求我们将这真感情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处理,才能称其为写作。如此,我们便要倚重在文学“听读”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学感受力。反过来看,如果从一开始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的话,到“说写”技能上便不存在强调其必写真感情了。因为这种情感体验在胸中如万斛之泉,下笔则滔滔汩汩,言谈之间,落笔之处,皆本色语。

第三,文学感受力的培养将外在于我的语言能力、文学美感化为己用。学为己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只注重浅层次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那么,学过的还是别人的东西,用过来也还是经常有不贴切之感。

第四,文学感受力能刺激“说写”能力,正如前文所写,文学感受力就是不断将外在于我的文学美转化为关系到我的美感形式,而一旦日积月累,这种情感体验便会如梗在胸口的块垒,不吐不快。所以作家欲借文字作为情感的宣泄,来浇心中之块垒,刺激创作的欲望。

最后,我们简要地来探讨一下文学感受力应该如何培养:

一.多读多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句似是只片面强调“读”,实则不然,此句已经将文学感受力的培养蕴含其中了。只是他认为“读”是促进文学感受力培养的主要途径而已,笔者之所以能在此句中读出文学感受力来,是因为两点,其一是前面所述的逻辑理路,“听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获得文学感受力,而文学感受力的积累自然而然形成“说写”能力。而这句诗中正蕴含这样一种逻辑“熟

读——作诗/吟诗”,其中正是说熟读能够有助于文学感受力的培养。其二,是“吟”字,这个“吟”绝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读诗,而是深情孕于其中,力求代诗人说话。柏拉图说诗人是代神说话,而“唱诗人”则代诗人说话。所以说反复“吟”诵已经是对诗人意境旨趣的一种深层次的感受与理解。

二,跟着录音带,反复吟诵。语文教材大多都有配套发行的录音带,这些录音带往往是一些名家朗读的,在语言的节奏、情感的把握等方面都很到位,再配上切合文章意境的背景音乐,很能渲染出语文美感的氛围。如果跟着录音带反复吟诵,文学美的感染力就会慢慢地在心中生根。我周围就有人因为跟着录音带反复吟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地竞连做人也有一点文章里的味道,总是娓娓地慢悠悠地如那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情真意切总能感染到我。

三.注重文章意境的层层悟入,而不要一股脑将文意灌输给学生。学生无法消化和吸收别人强加的知识。就好比数学一样,要将每一个步骤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使学生明白。不能只将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摸索得出结果之法。正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很多人已经无法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了,这里不仅仅说中学生,甚至有个别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不能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味了。

四,文学是人学,语文也是人学。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应注重于引导学生,以引导学生逐步取代指导,教导。在引导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诗无达诂”,这是文学自古以来的传统,学生的思维也许能更好地解读课文,教师不应该批评与教材相左的解读。

五.文学作为一门艺术门类,通常也是讲究境的。正所谓“人兴贵闲”,要人于文章的情感世界,必须讲求心境的闲与静。人们都说在作画或写毛笔字之前,要用金盆洗手,焚一炉香,放一曲古琴,然后方能开始作画或写字。前面这些形式其实是必须的,这些形式有助于心静下来。而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心境的培养,比如在齐读课文之前吐纳气息,放点与文意相合的音乐等等。

一、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良好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言语虽简,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诵读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合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来说,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例如《桂林山水》一课,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含义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合培养意蕴感,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语言虽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