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教案
肿瘤学教案教学设计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是一类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疾病,具 有不同的良恶性程度。
肿瘤的诊断方法
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用于确诊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了解肿瘤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及 危险因素。
肿瘤的治疗方法
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根 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和 营养支持。
出血处理
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 的止血措施,如药物止血、手术止血 等。
疼痛处理
根据疼痛程度和原因,选择合适的镇 痛药物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心 理治疗等。
个体化化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病理等特征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新辅助化疗
在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缩小 肿瘤、提高手术或放疗效果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感染
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降 低,容易引发各种感染 ,如肺部感染、尿路感
染等。
出血
肿瘤侵犯血管或治疗过 程中损伤血管,可能导
致出血。
致。
全身症状
如发热、贫血、消瘦、乏力等,是 由于肿瘤代谢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 等原因引起的。
转移症状
肿瘤转移至其他部位引起的症状, 如淋巴结转移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骨转移引起的骨痛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对于骨骼等硬组织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可发现骨破坏累及椎弓根,椎间隙高度 正常。
10.肿瘤学教案
10.肿瘤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关于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本节课内容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掌握程度有所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初步诊断常见的肿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肿瘤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图解、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肿瘤的工作原理和发病机制,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肿瘤的基础知识和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等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肿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案,加强交流与合作。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角色,进行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七、教学准备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肿瘤学》等相关教材。
活页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活页教材,如肿瘤案例分析等。
肿瘤医学教案
肿瘤医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肿瘤医学的基本概念、病因、分类以及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培养学生对肿瘤医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其能够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肿瘤医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肿瘤医学的概念和病因2. 肿瘤的分类和分期3. 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4. 肿瘤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5. 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发展过程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病例的介绍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肿瘤医学的相关问题。
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解剖的实际操作,以加深学生对肿瘤学的理解。
3. 讨论教学法:设置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一位著名的肿瘤医学专家的名言或报告,引起学生对肿瘤医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和病因阐述2.1 概念:介绍肿瘤医学的基本概念,如何定义肿瘤以及肿瘤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2.2 病因:探讨肿瘤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
3. 分类和分期讲解3.1 分类:介绍肿瘤的分类方式,如按病理学类型、组织来源、病程特点等进行分类。
3.2 分期:讲解肿瘤分期的意义和常用分期系统,如TNM分期、FIGO分期等。
4. 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4.1 临床表现:介绍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如乳腺癌、胃癌、肺癌等。
4.2 诊断方法:介绍肿瘤的常用诊断方法,如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4.3 治疗方法:讲解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5.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5.1 实验室检查:介绍肿瘤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肿瘤标志物检测、遗传学检测等。
5.2 影像学检查:讲解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CT、MRI等。
6. 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发展过程6.1 生物学特征:探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如无限增殖能力、浸润和转移能力等。
肿瘤学基础教学设计
临床表现:症状、体 征等
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 及周围组 织
放射治疗: 利用放射 线杀死肿 瘤细胞
化学治疗: 使用化学 药物杀死 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 基因或蛋 白质进行 治疗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 系统攻击 肿瘤细胞
综合治疗: 结合多种 治疗方法, 提高疗效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讲解肿 瘤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知识
实践教学:通过病例 分析、实验操作等方 式,让学生掌握肿瘤 学的实践技能
互动教学:鼓励学 生提问、讨论,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参与度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 资源,提供丰富的学 习资料和教学视频,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肿瘤学病例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病例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 容易转移
肿瘤的特点:异型性、浸润性、转 移性、复发性
肿瘤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X光、 CT、MRI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活 检、细胞学检查等
内窥镜检查:胃镜、 肠镜、支气管镜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血 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 检测等
肿瘤学基础教学设计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01目录标题来自02教学目标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方法
05
教学资源
06
教学评价与 反馈
肿瘤学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鼓励人们参加定期体检,特别是针对高发肿瘤的筛查项目,如乳 腺癌、宫颈癌等。
提高诊断技术
加强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采用先进的影像学、实验室和病理学技 术,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患者教育与自我检查
教育患者了解肿瘤的早期症状,学会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就医。
三级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免疫逃逸机制在肿瘤中作用
肿瘤细胞抗原性减弱或丧失
01
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减少或改变其表面抗原的表达来逃避免疫系
统的识别和攻击。
免疫抑制因子的作用
02
肿瘤细胞可能分泌免疫抑制因子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从而降低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清除能力。
免疫细胞浸润和功能异常
03
肿瘤微环境可能导致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功能异常,使免疫系统
黑色素瘤
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大多见于30岁以上成年人,发生于皮肤、 粘膜和内脏器官,黑色素瘤的预后多数较差,晚期可有淋巴道及血液转移。
06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简述
常用诊断方法介绍及优缺点比较
01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手段,对肿瘤进行病理学分型,确定良恶
性及肿瘤的组织起源。优点是准确性高,缺点是创伤性较大。
02
肿瘤基本概念及分类
肿瘤定义及特点
肿瘤是一类细胞异常 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 块,常表现为组织结 构的异常。
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 、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涉及遗传、环境等 多种因素。
肿瘤具有自主性生长 、侵袭性和转移性等 特点。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组织分化程度
良性肿瘤分化成熟,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分化差,异型性 大。
生长速度
护理肿瘤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护理肿瘤学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肿瘤的定义、分类及病因;(2)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特点;(3)熟悉肿瘤的护理评估、诊断与治疗原则;(4)掌握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技能目标:(1)能正确评估肿瘤患者的病情;(2)能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3)能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4)能对肿瘤患者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
3.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肿瘤患者,提高护理专业素养;(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1. 肿瘤的定义、分类及病因2. 肿瘤的病理生理特点3. 肿瘤的护理评估、诊断与治疗原则4. 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肿瘤的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病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操作法: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肿瘤的定义、分类及病因,引起学生对肿瘤的关注;2. 讲解肿瘤的病理生理特点,使学生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3. 讲解肿瘤的护理评估、诊断与治疗原则,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护理要点;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课时:1. 讲解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肿瘤患者的护理要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实践操作: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际病例的分析能力;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肿瘤学概论讲课教案及反思
肿瘤学概论讲课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肿瘤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肿瘤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肿瘤的分类和分级;(3)肿瘤的发病机制;(4)肿瘤的诊断方法;(5)肿瘤的治疗方法。
3.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肿瘤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然后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际的肿瘤病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教学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教学案例等。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地展示肿瘤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肿瘤的形态和发展过程;通过教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肿瘤的认识;通过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的肿瘤病例,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和课堂讨论等。
通过课堂测验和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对肿瘤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对肿瘤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反思。
肿瘤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于医学生来说,了解肿瘤学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肿瘤学教学的重要性和难点,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首先,肿瘤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断更新。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对肿瘤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有所了解,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最新的肿瘤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次,肿瘤学的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
肿瘤学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和复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课时安排:每章节2学时,共10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
2. 掌握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熟悉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4. 能够分析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并进行初步的病理诊断。
教学内容:1. 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2. 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3.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4. 肿瘤的诊断标准5. 常见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初步诊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和诊断标准。
3. 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肿瘤病理切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理切片观察:评估学生对肿瘤病理形态特点的识别能力。
3.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肿瘤诊断能力的运用。
二、第一章节: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教学内容:1. 肿瘤的定义:介绍肿瘤的概念、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2. 肿瘤的分类:讲解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分类及区别。
3. 肿瘤的命名原则:介绍肿瘤的命名规则和命名方式。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
2. 互动问答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巩固知识点。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的理解程度。
三、第二章节: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 肿瘤的病因:介绍肿瘤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等。
2. 肿瘤的发病机制:讲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分子机制。
3. 肿瘤的临床表现:介绍肿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肿瘤的临床表现。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理解程度。
肿瘤概论讲课教案
肿瘤概论讲课教案教案标题:肿瘤概论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了解肿瘤的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3. 掌握肿瘤的预防和常见治疗方法。
4. 培养学生对肿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肿瘤的常见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3. 肿瘤的预防和常见治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课件、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 (5分钟)a.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肿瘤的常见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b. 展示一张肿瘤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肿瘤的兴趣。
Step 2: 介绍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0分钟)a. 通过幻灯片和课件,向学生简要介绍肿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b. 引导学生理解肿瘤是由异常细胞增殖和分裂而形成的良性或恶性肿块。
Step 3: 讲解肿瘤的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15分钟)a. 分别介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特点和常见分类,并给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b. 强调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常见的转移方式。
Step 4: 探讨肿瘤的预防和常见治疗方法 (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与肿瘤预防相关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避免有害物质等。
b. 介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并简要说明其原理和适应症。
Step 5: 讨论肿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 (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肿瘤患者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如就业困难、经济负担和社交障碍等。
b. 探讨肿瘤对患者和家属心理产生的影响,并分享相应的心理支持和辅导资源。
Step 6: 总结与评价 (5分钟)a. 小结本节课的要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b. 对学生的提问和参与进行评价,并提供必要的反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一步扩展了解不同类型的肿瘤及其治疗方法。
2. 鼓励学生利用有关专业期刊、书籍或互联网资源,深入研究肿瘤相关的最新科研进展和临床实践。
肿瘤学(医学本科教学)教学教案
对症手术或姑息手术:以手术解除和减轻痛苦 其他:激光、超声、冷冻
抗癌药物疗法(化疗)
单独化疗(根治性化疗)
– 治愈: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急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其他:
烧伤深疤痕、皮肤慢性溃疡(皮肤鳞癌)、石棉纤维(肺癌
)、滑石粉(胃癌)
生物因素
DNA肿瘤病毒 病毒
RNA肿瘤病毒
EB病毒-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 单纯疱疹病毒、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肝癌
寄生虫
埃及血吸虫-膀胱癌;华枝睾吸虫-肝癌;日 本血吸虫-大肠癌
机体因素
HCG
滋养叶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
AKP
成骨细胞肉瘤、肝癌
PAP
前列腺癌
NSE
肺小细胞癌、类癌
TG
甲状腺癌术后随访
CT
甲状腺髓样癌
PTH
甲状旁腺肿瘤
INS
胰岛细胞瘤
GH
垂体肿瘤
PRL
垂体肿瘤
基因诊断
根据有无特定序列以确定是否有肿瘤或癌变的 特定基因存在。这些特定的基因包括癌基因的 激活或过度表达、抑癌基因的突变/丢失、微 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联重复、错 配修复基因突变等
淋巴道转移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晚期也
发生血道转移,最常见于肝和肺转移
临床表现的特点
取决于肿瘤的性质、组织、所在部位和 发展程度。
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内分泌肿瘤和 重要部位的肿瘤除外。
表现不一,但有共同的特点。
局部表现
– 肿块:体表或浅在的、深部或内脏的;生长快慢; 淋巴转移
临床肿瘤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临床肿瘤学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教学旨在为学习临床肿瘤学的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了解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同时,通过学习案例实例和不同病例的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各种肿瘤病例的综合理解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本章主要介绍肿瘤学和肿瘤病的基本概念,包括肿瘤的定义、分类、病因和流行病学等内容。
第二章肿瘤生物学本章主要介绍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包括基因和癌基因、抑癌基因、癌基因突变等内容。
第三章肿瘤与免疫本章主要介绍肿瘤与免疫的关系,包括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免疫治疗等内容。
第四章肿瘤的诊断本章主要介绍肿瘤的常规诊断方法、影像学、肿瘤标记物等内容。
第五章肿瘤的治疗本章主要介绍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综合治疗等内容。
第六章临床案例分析本章主要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给予学生讲授的方式,介绍每个章节的内容,通过讲授渗透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并掌握科学知识点。
病例分析法通过临床真实病例,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引申学习。
讨论与交流以组织研讨、讨论等形式进行,由多个角度展开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换、表达意见、分享经验。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走进各类肿瘤临床难点,实践培养学生处理临床病例的技能,丰富其临床理论认知体验,培养相关临床技能。
四、教学考核平时考核将注重学生学习平时态度、学科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所参与小组研究、实践教学情况等。
期末考核以期末综合试卷、病例分析案例的个人报告、个人实践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
五、教材参考1.《肿瘤学原理与临床实践》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2.《肿瘤内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3.《临床肿瘤学思维与实践》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7年六、教学时间安排总教学时间为 40 学时,其中讲授 30 学时,实践 10 学时。
临床医学肿瘤学课程设计
临床医学肿瘤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肿瘤学的概念、分类及发病机制;2. 学生能掌握临床医学中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基本原则;3. 学生能了解我国肿瘤防治政策及现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肿瘤病例,提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了解肿瘤学领域的前沿动态;3. 学生具备一定的肿瘤患者沟通、关爱和健康教育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注肿瘤防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 学生培养关爱肿瘤患者的同理心,尊重生命,积极面对疾病;3. 学生认识到肿瘤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激发科研兴趣,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肿瘤诊疗能力和科研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对肿瘤学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肿瘤学知识,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 肿瘤学基本概念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发生机制及分类;-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分级、分期。
2. 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诊断;- 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3. 肿瘤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肿瘤的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策略。
4. 肿瘤的预后与康复- 肿瘤的预后因素及评估;- 肿瘤康复及心理支持。
5. 肿瘤预防与健康教育- 肿瘤的病因及预防策略;- 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关爱。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 第一章:肿瘤学基本概念与分类(2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学时)- 第三章:肿瘤的治疗原则与方法(6学时)- 第四章:肿瘤的预后与康复(2学时)- 第五章:肿瘤预防与健康教育(2学时)本教学内容参考教材《临床肿瘤学》相关章节,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肿瘤学概论讲课教案设计
肿瘤学概论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掌握肿瘤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
3. 理解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原则。
4. 培养学生对肿瘤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肿瘤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肿瘤的分类和分期。
3.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病机制。
4.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5. 肿瘤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肿瘤的分类、生物学特性、诊断和治疗原则。
难点,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PPT、教材和多媒体资料进行系统讲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临床实习。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言引起学生对肿瘤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肿瘤的定义、分类、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
3. 互动讨论,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案例分析,结合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临床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PPT等。
2. 教学实验设备,显微镜、培养皿、实验药品等。
3. 临床实习场地,医院、实验室等。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2.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
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使学生对肿瘤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肿瘤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肿瘤学进展_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肿瘤学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
- 掌握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
- 熟悉肿瘤防治策略及国际合作研究进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肿瘤学研究进展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肿瘤防治工作的责任感。
-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肿瘤学研究进展概述:- 肿瘤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 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 肿瘤防治策略的更新与优化。
2. 具体内容:- 肿瘤发病机制:-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 表观遗传学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免疫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
- 肿瘤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新进展。
- 肿瘤治疗方法的创新,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 肿瘤防治策略:- 肿瘤防治宣传教育。
- 肿瘤早期筛查与诊断。
- 肿瘤综合治疗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肿瘤学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肿瘤学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加深学生对肿瘤防治策略的理解。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肿瘤学研究进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肿瘤学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系统讲解肿瘤学研究进展的各个方面,重点介绍新理论、新技术。
3. 讨论:组织学生就肿瘤学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帮助学生理解肿瘤防治策略。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肿瘤防治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肿瘤学研究进展的掌握程度。
3. 讨论与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肿瘤学进展_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肿瘤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肿瘤学研究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肿瘤学研究领域的兴趣,培养其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关爱肿瘤患者的同情心。
教学内容:一、肿瘤发生机制研究进展二、肿瘤诊断技术的新突破三、肿瘤治疗策略的创新四、肿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肿瘤学基础知识,了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等。
2. 提出问题:近年来,肿瘤学研究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二、教学内容讲解1. 肿瘤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讲解肿瘤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 介绍肿瘤发生过程中信号传导通路、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等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
- 分析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
2. 肿瘤诊断技术的新突破- 介绍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诊断、分子诊断等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讲解肿瘤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基因检测等。
3. 肿瘤治疗策略的创新- 讲解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肿瘤治疗策略。
- 分析这些治疗策略的原理、优势、局限性及临床应用情况。
4. 肿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 讨论肿瘤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个体化治疗等。
- 展望肿瘤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如精准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肿瘤学研究进展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阅读一篇肿瘤学研究文献,了解研究方法、结果及结论。
2. 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总结文献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阅读文献、撰写读书笔记的质量,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肿瘤学教案教学设计
及时反馈学生的 学习情况,以便 调整教学计划
鼓励学生提出问 题和建议,共同 改进教学效果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评价结果:优秀、良好、中等、及 格、不及格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方式:笔试、面试、小组讨论、 作业评分等
反馈方式:口头反馈、书面反馈、 电子邮件反馈等
教师反思与总结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学生反馈如何 改进措施与建议
改进措施与建议
增加互动环节, 提高学生参与度采用多元化的评 价方式,如小组 讨论、案例分析 等
进行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结归纳:对病例进行分 析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 肿瘤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小组讨论法
目的: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团队合作 步骤:分组、讨论、汇报、点评 优点:增强学生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注意事项:教师需适当引导,确保讨论方向和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动画等,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料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可以方便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 进度。
5
教学步骤
治疗原则:早期 发现、早期治疗、 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 治疗、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靶向 治疗、免疫治疗 等
治疗效果评估: 临床症状、影像 学检查、实验室 检查等
肿瘤预防与保健
肿瘤的预防:生活习惯、 饮食、运动等
肿瘤的早期发现:定期体 检、早期症状识别等
肿瘤学进展_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掌握肿瘤的病因、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
- 熟悉肿瘤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肿瘤患者的关爱之情。
- 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肿瘤学基本概念- 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肿瘤诊断方法- 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生化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3. 肿瘤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4. 肿瘤学最新研究进展- 高山教授团队在肿瘤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亚盛医药-B(06855)在肿瘤治疗药物研发方面的进展- 肿瘤学领域的其他重要研究成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引入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分别讲解肿瘤学基本概念、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3. 案例分析- 通过临床案例,让学生了解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肿瘤学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讨论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肿瘤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指定的肿瘤学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
2. 影像资料:收集相关影像学检查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3. 研究论文:提供肿瘤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论文,让学生了解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4.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了解肿瘤学领域的最新动态。
六、教学反思1.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肿瘤学教案(2024)
2024/1/30
10
03 诊断方法与评价 标准
2024/1/30
11
临床表现及体征分析
肿瘤局部表现
包括肿块、疼痛、溃疡、出血、 梗阻等症状。
2024/1/30
全身症状
如发热、贫血、消瘦、恶病质等。
体征分析
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 法,检查身体各部位是否有异常表 现。
12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01
02
03
04
X线检查
适用于骨骼等硬组织肿瘤的诊 断。
CT检查
可提供肿瘤的详细解剖信息, 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率高,可 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
限。
PET-CT检查
通过代谢显像,可发现早期肿 瘤及转移灶。
2024/1/30
13
实验室检测指标解读
肿瘤标志物检测
16
放射治疗原理及实施要点
放射治疗原理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放射线能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导致肿 瘤细胞死亡或失去增殖能力。
实施要点
在实施放射治疗时,需要根据肿瘤类型、部位、分期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 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射源和照射方式,确保照射剂量和照射范围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护正常组织,减少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14
04 治疗原则与策略 选择
2024/1/30
15
手术切除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2024/1/30
手术切除适应证
对于早期肿瘤、部分中期肿瘤以及部分有手术指征的晚期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 治疗方法。具体适应证包括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身体状 况良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常见体表肿瘤(170)概论肿瘤(tumor)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不受生理调节,破坏正常组织及器官。
分良、恶性,后者可转移。
成为常见死因之一,全世界每年1010万患恶性肿瘤,中国每年新发200万,死亡150万,60%余为消化道肿瘤。
城市:肺、胃、肝、肠、乳癌;农村:胃、肝、肺、食管、肠。
现有变化良性-瘤恶性-1.来源于上皮组织,为“癌” 。
2.来源于间叶组织,为“肉瘤” 。
3.胚胎性肿瘤为“母细胞瘤” 。
有的沿用传统名称:瘤、病-白血病等。
亦按器官、组织类型来源分类。
致癌因素:1.化学2.物理3.生物。
还有遗传、内分泌、免疫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或血行转移、种植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全身症状。
二、皮肤癌好发头面部、下肢,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为常见1. 皮肤基底细胞癌(skin basal cell carci noma:发展慢,浸润生长,很少转移。
头面部。
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易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
早期可手术,放疗敏感。
2.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 noma:继发于慢性溃疡或窦道开口,或瘢痕部的溃疡经久不愈。
呈菜花状,易出血,可局部浸润或区域淋巴结转移,下肢者常伴发骨髓炎、骨膜炎。
治疗:手术为主,淋巴清扫;放疗敏感。
三、黑痣、黑色素瘤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毛痣很少恶变。
黑色素瘤,预后极差。
四、血管瘤1. 毛细血管瘤(hemangioma capillarisum):多见于婴儿,女性。
界清,压之褪色,多为错构瘤,1 年内停止生长或消退。
如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快,为真性肿瘤,需手术或液氮冷冻治疗。
2. 海绵状血管瘤(hemangioma cavernosum): 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
皮下、肌肉多见。
隆起、青紫色,可有胀痛。
治疗:手术,注意估计范围,可造影;注射血管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辅助治疗。
3. 蔓状血管瘤(hemangioma racemosun):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大多为静脉,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
范围大,可超过一肢体。
外观可见蜿蜒血管,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性,可听到血管杂音,可及硬结(血栓或血管周围炎)。
下肢者可破溃、出血。
治疗:手术复杂,术前造影,易大出血。
五、脂肪瘤lipoma 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四肢、躯干。
界清,可分叶状,软,假囊性感,无痛,生长慢,深部脂肪瘤恶变可能,及早手术。
多发性有家族史。
六、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fibromatosis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多见于皮下。
硬,生长慢,界清,光滑,活动,无粘连。
1. 纤维黄色瘤(fibroxanthoma):真皮层及皮下,躯干、上臂。
外伤小丘疹所致。
内出血,呈褐色。
<1cm,增大怀疑纤维肉瘤变。
2.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躯干,低度恶性,有假包膜。
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恶性度增高,可血行转移,手术范围要大。
3. 带状纤维瘤:腹肌外伤或产后修复性纤维瘤。
手术完整切除。
八、囊性肿瘤及囊肿cyst1. 皮样囊肿:先天性囊性畸胎瘤,眉梢及颅骨骨缝2. 皮脂囊肿:粉瘤,非真性肿瘤,有汗毛的部位均可发生,内含“豆渣物” ,恶臭,手术,囊壁完整切除;感染,必要时切开引流。
3. 表皮样囊肿:外伤-表皮进入皮下-囊肿-切除4. 腱鞘囊肿或滑液囊肿:手足关节的浅表滑囊-慢性劳损-囊肿。
硬、界清、光滑、不易推动。
加压挤破、抽液+泼尼松龙、手术。
第21 章第4 节乳腺肿瘤(212 )乳腺癌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上升,28/10 万,占女性肿瘤的首位常见病,中年45-55 岁,60-65岁居多。
, 病因?不清楚,雌、孕、泌乳激素直接相关。
月经初期早、绝经晚、不孕、未哺乳者易患。
家族史是普通人的3 倍。
良性-恶变。
北美、北欧为亚洲的4 倍,生活环境、方式与发病相关。
, 病理类型?1. 非浸润性癌:(1).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腺管或腺泡基底膜。
(2).导管内癌: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
2. 早期浸润癌:(1 )早期浸润性原位癌:突破末梢腺管或腺泡基底膜,<小叶(2)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突破导管壁基底膜-间质3. 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粘液、大汗腺样、鳞癌、湿疹样癌4. 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小叶、导管、硬、单纯、腺癌。
占乳癌的多数,分化低,预后差。
, 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血行转移,淋巴最常见。
乳房外侧-胸肌外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锁骨下、上-胸导管-静脉-远处乳房内侧-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
肺、骨、肝、脑转移, 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硬,增长快,活动差。
其他表现1. 酒窝征:侵犯cooper韧带—收缩—皮肤凹陷2. 乳头内陷:侵犯乳管-牵拉乳头回缩3. 桔皮样改变:阻滞皮下淋巴管—局部皮肤淋巴水肿—而毛囊处与皮肤粘连紧密—点状凹陷。
4. 固定:侵犯胸壁或胸肌,不易推动。
5. 卫星状结节:癌周围转移。
6. 溃疡形成:晚期溃烂、出血-癌性溃疡。
另患肢水肿,转移淋巴融合、固定。
锁骨上肿大-癌入血-远处转移特殊类型:1.炎性乳癌:年轻女性,恶性程度高。
炎性改变,淋巴肿大,预后差2. 乳头湿疹样癌(paget病):起源与乳头区大乳管内侵至乳头-湿疹, 诊断?临床表现+体检,B 超、远红外线、钼靶,亦可活检穿刺。
1. 鉴别诊断:(1)纤维腺瘤:青年,界清、圆形、活动大,慢。
(2)慢性囊性乳腺病:中年,肿块多发,伴周期性胀痛,应观察(3)乳腺结核:中青年,皮肤粘连,无痛,界不清,部分有窦道2. 临床分期:国际抗癌协会(1 )TNM 分期:T is:原位癌、限于乳头的paget病及非浸润癌T i:肿瘤直径<=2cmT2:肿瘤直径>2cm,v=5cmT3 :肿瘤直径>5cmT4:肿瘤大小不计,侵及皮肤或胸壁N o :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 :同侧腋窝有活动的肿大淋巴结N2 :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块,或与邻近组织粘连N3 :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M o:无远处转移M i:有远处转移(包括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临床分期0期:T is N o M oI期:T i N o M o(肿瘤直径<=2cm,无淋巴转移)II 期:T o-i N i M o ; T2 N o-i M o ; T3 N o M o(肿瘤直径>2cm,v=5cm,有活动淋巴转移;直径>5cm,无淋巴转移)III 期: T3 N i M o ;T o-3 N2 M o ;T4 任何N M o ;任何T N3 M o(直径>5cm,有淋巴转移;T4 , N2, N3,满足其中任何一条件)IV 期:任何T N M i, 治疗?以早期手术根治为主+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免疫、中药i. 手术:(1)根治:清除腋下(胸小肌外侧)、腋中(胸小肌深面)、腋上组(胸小肌内侧)淋巴结,Halsted术式(2)扩大根治:+2-4肋软骨、肋间肌、胸廓内血管及周围淋巴(3)改良根治:保留胸大小肌,或切除胸小肌-I II 期乳癌生存无差异(4)单纯全乳腺切除:适合原位癌、年老体弱者(5)保乳手术:<2cm,无转移者,术后+放疗2. 化疗:改善生存率,是实体癌中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
术前、中、后化疗3. 内分泌:ER雌激素受体,三笨氧胺及衍生物、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去势手术,雄激素对骨转移灶有作用。
4. 放疗:降低局部复发率。
适应症:(1)病理:腋中、腋上淋巴转移。
(2)阳性淋巴>1/2或>4 个。
(3)胸骨旁淋巴阳性。
(4)癌位于乳腺中央或内侧。
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要点:病因:1.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增生、导管扩张2. 疼痛:周期性、炎症、炎性乳癌、外伤血肿、导管扩张、副乳、增生3. 无痛:纤维瘤、脂肪瘤、囊肿、结核、癌、叶状囊肉瘤、淋巴瘤、脂肪坏死乳头溢液:1. 棕黄色:囊性增生、导管扩张2. 棕褐色:多为血液被阻-乳管内乳头状瘤、增生3. 黄色或黄绿色:增生、偶尔见于乳癌4. 乳白色:哺乳后5. 浆液性无色液:正常月经期、早期妊娠、增生6. 鲜红血性: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癌第三十一章第三节胃癌(297)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40—60高发。
男>女, 病因?未明。
与遗传、血型、种族、职业、生活习惯、环境有关。
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diseases胃息肉、溃疡、萎缩性胃炎、残胃炎、胃粘膜巨大皱襞征(menetrier disease、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病理?病灶多见于胃窦,其次贲门、胃体较少,广泛更少。
95%为腺癌,其他腺鳞癌、鳞癌、未分化癌、未分化类癌。
1. 分型(1)早期胃癌: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病变范围及是否淋巴转移。
主要由胃镜发现,检出率15—20%。
分:I 型隆起型,癌突出5mm 以上;II型浅表型,突出或凹陷在5mm以下,分3个亚型,a表浅隆起,b表浅平坦,c表浅凹陷;III型凹陷型,癌深度超过5mm。
尚有混合型。
(2)进展期胃癌:常见。
形态上符合Borrman 分类:1.肿块型:小如息肉、大如蕈状,表面出血坏死。
2.溃疡型:中心凹陷,四周边缘不规则隆起,直径一般大于2.5cm,向胃壁各层浸润。
3•弥漫型:向各层浸润,可累及胃大部或全部,使胃壁僵硬呈“革袋状” ,俗称皮革胃,分化差,恶性高,转移早。
2. 转移:四种形式(1)直接浸润:癌侵犯浆膜层—直接蔓延—腹膜及相邻器官。
(2)淋巴转移:主要方式。
局部—远处,少数跳跃式转移。
淋巴结分16 组:1.贲门右2.贲门左3.小弯侧4.大弯侧5.幽门上6.幽门下7.胃左动脉周围8.肝总动脉周围9.腹腔动脉周围10 脾门11脾动脉周围12肝十二指肠韧带内13胰头后14肠系膜根部15横结肠中动脉周围16腹主动脉周围。
—通过胸导管—左锁骨上淋巴结(Virchow 结)。
(3)血行转移:发生于晚期,最多为肝,其次肺、骨、肾、脑。
(4)种植转移:癌细胞从浆膜层脱落—腹腔,种植于腹膜及其他脏器表面,多在直肠周围形成结节性架板样肿块(Blumer,s shelf),女性—卵巢,称Krukenberg 肿瘤。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不典型,发展—上腹不适、隐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发展—上腹痛、食欲减退、贫血、消瘦,胃窦癌可引起幽门梗阻—恶心、呕吐贲门部可有进食哽噎感。
侵犯血管—突发上消化道出血,亦可急性穿孔。
晚期—上腹固定性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癌性腹水,恶液质。
转移—肝肿大,直肠指诊可及肿块。
肿块、贫血、进行性消瘦、上腹痛............. 为中晚期症状—切除率50%, 诊断? 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