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三·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1· 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⑴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 ⑵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 ⑶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 ⑷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 ⑸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⑹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⑺加快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节约型社会
2· 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⑴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⑵推进农业节水 ⑶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循环经济的产生
二.循环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成果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是无限的。 人类社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探 索新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二·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1· 坚持全面贯彻“3R”、减量化有限的原则 2·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的原则 3· 坚持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的原则 4· 坚持科技创新、猪肚创新并重的原则 5· 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 则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近期目标——到2010年,力争到2012年,我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第二阶段 :中期目标——2011年至2020年。
第三阶段 : 长期目标——2021年至2050年。全面建成人、自然、 社会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
循环型农业
⑶农业新技术,科技成果的推进离不开标 准化理论体系
⑷标准化在循环型农业发展中具有引导示 范作用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精选课件
1
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循环农业(Circular agriculture) “旨在农 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资源的往复、多层、高 效流动的活动”,其核心在于扩汇、节支、 增收、环境友好,即实现“资源—产品—废 弃资源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现以北京为 例,探讨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归纳 总结循环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阔利达公司位于康庄镇。该公司的生物发酵饲料生产 线,用于处理周边菜农的废弃蔬菜和更为丰富的农村 秸秆资源。
精选课件
35
废菜叶变美味饲料
• 而所谓的蔬菜废弃物主要是菜叶、菜帮子和根茎等, 公司按菜叶、菜帮子每斤6分钱、秸秆按每亩20~ 25元收购,日消纳能力30吨,基本能够消纳康庄镇 域内的蔬菜废弃物。
精选课件
31
发展循环农业关键措施
• (4)全民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 发展循环农业,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京郊区县政 府在开展循环农业工作过程中,通过广播、电视等新 闻媒体、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自上而 下的形式普及推广各类循环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循环 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农民参与项目的制定、实施、 评估、问题分析、总结等各个环节,使农民真正意识 到自己是农业发展的主人,从根本上强化民众的生态 环境保护意识,确实作到“政策措施落实到村,技术 要领普及到户,循环农业意识发展到人”。
• 羊、奶制品、家禽、牛和其他畜牧业是北京的优势产业, 在全国亦有相当的优势,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等 废弃物。通过农牧结合,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作物秸 秆(青贮) 、作物籽粒—畜禽粪便(人粪便) —沼气发 酵、养殖蚯蚓—沼液沼渣还田—优质有机肥、蚯蚓、沼 气”,使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取得良胜循环,实
浅析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关键词:高邮市;循环农业;模式1国内外背景多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农村,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经济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的经济模式[1]。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循环农业的发展如日中天,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
农业循环经济(AgricultureRecycleEconomy)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
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Reduce,Reuse,Recycle)的循环经济原则[3]。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外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完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体内容见表1。
反观我国,我国疆域辽阔,具有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气候条件丰富等特点,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农业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
近些年,我国循环农业发展主要围绕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循环利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等,不同地区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及发展现状见表2[5]。
2当地现状高邮市(是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北接宝应县、金湖县,南望扬州市,西连天长市,东连兴化市。
养殖业主要有淡水鱼、虾、蟹和鸡、鸭、鹅、猪、兔、羊及特种水禽、家禽等;种植业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
高邮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是因为当地的水产养殖和农作物种植发展得很好,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循环农业的由来及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现状2015张传量
循环农业的由来及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现状摘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循环经济在保护环境和资源,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的循环农业将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该文就国内、国外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系统而全面地分析、归纳了循环农业的兴起、成长、发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循环农业的发展和完善起理论支持作用。
关键词:循环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3R 原则”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进程中, 农业的增长方式正面临着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转变。
农业要实现持续发展, 很重要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的兴起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它将是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上的一场革命。
它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也为资金、技术在耕地上的集约利用创造条件[1] 。
1 循环经济的概况循环农业(也称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
讨论循环农业的发展趋势不能不首先追究循环经济的发展[ 2] 。
“循环经济”一词,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 ·波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 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常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 甚至污染零排放, 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它打破了传统工业社会的由“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的线形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模式, 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
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图1)[ 3] , 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
E t 本 是 一 个 人 多 地 少 的 国家 ,不 仅 面 临 农 地 、
水 资源 、能源等制 约 ,也 曾经 出现农业环 境污染 和农
源循 环 设 施 ,充 分利 用 当地 的稻 壳 作 为辅 料 ,采 用
先进 技 术 加速 发 酵过 程 ,高效 处 理牲 畜粪 便 ,最 终 实现废 物 的高度 资 源化 、无 害化f l I 。 日本发 展农 业循 环经 济 ,主要有 以下 4种典 型模式 。 1 . 再 生 利 用型 通 过对 农 业 废 弃 物 进 行再 加 工
牲畜 3 . 6万 头 , 为 处 理 牲 畜 粪 便 ,投 资 9亿 日元
( 1 O 0日元 约 合 6 . 1 4元 人 民 币,2 0 1 3 ) ,建 设农 业 资
一
1 5
世孝 壤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防治 病 虫 草 害 ;秸 秆 还 田 、施 用绿 肥 和 厩 肥 保 持 养 分循 环 ;合 理 耕 种 防止 水 土 流 失 ;以及 保 护 生 物 多
世棼 袭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日本 发 展 农 业循 环 经 济 的 主要模 式 经 验及 启 示
何 龙 斌
摘 要 : 日本 是世 界 上 农业 循 环 经济 发 展较 为成 功 的 国 家之 一 ,主要 有 再 生利 用型 、
有机 农 业型 、立体 复合 型 和 沼 气利 用 型 4种 模 式 ,其 成 功经 验在 于 完善 法律 法规 、 提 供 政 策 支持 、重视技 术 支持 、推 行认 证制 度 以及创 新 农业 组 织。本 文 通过 总 结 日 本发展 农 业循环 经 济的模 式和 经验 ,提 出 中国发 展 农业循 环 经济的 建议 。 关键 词 : 日本 ;农业 循环 经济 ;环境 保全 型农 业 ;可持 续农业
循环经济模式
引言随着全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模式的定义、发展背景、主要特征、应用领域、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模式的定义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通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的闭环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在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背景资源短缺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路径,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缓解了资源短缺问题。
环境污染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识,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例如,通过节能技术和节水技术,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废弃物再生利用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环境污染。
例如,通过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制造,减少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产品生命周期延长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设计优化和维修保养,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例如,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可维修设计,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闭环循环利用。
例如,通过工业共生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我国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我国国情就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几种发展模式做一简要叙述。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一、前言上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1992年“可持续发展”在联合国发展大会上被提出,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被称为“循环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为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我国,循环经济正逐渐应用到农业建设方面,在借鉴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当今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问题都比较突出。
先来看农业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贫乏,土地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矿产资源的人均资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再来看生态问题,由于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另外迅猛发展的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总体来看,农业污染比较严重。
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传统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不断优化、升级的经济发展方式。
农业绿色发展则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1.资源利用的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废弃物、尿素等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可以借助循环经济模式,将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生产模式的升级在农业生产中,传统的农业模式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使用农药、化肥过多,造成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
为了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不断升级农业生产模式。
可以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农产品流通的优化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也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食品浪费和资源浪费。
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溯源管理和标识,增强农产品的可追溯性,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4.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发展理念。
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打造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5.鼓励农民参与绿色发展农村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鼓励农民参与绿色发展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通过开展农业绿色发展知识宣传和培训,帮助农民了解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经营能力。
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有机农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共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6.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需要不断地引入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02
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畜 禽粪便、废水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经济效益
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农 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资源化利用
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可以转化 为有机肥料、生物燃气等资源,实现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瓶颈
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如废弃物处理、资源 化利用等,目前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需要进一步研发 和创新。
社会认知
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认同,但目前社会 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充分,缺乏广泛的共识 和支持。
发展前景与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 循环经济将不断突破技术瓶 颈,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 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
地膜再利用
回收后的地膜可以进行清 洗、消毒等处理,再用于 农业生产。
03
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措施
政策支持体系
制定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 法规
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地位、原 则和规范,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 保障。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投入,提供税收优惠、 贷款扶持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循环经济 项目。
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创新性的技术和模式, 例如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业态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共赢性
长期性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的双赢,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保护 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 投入,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 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循环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利用物种多样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力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
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搭建独立成熟的单一或多种复合农业模块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地大物博的优势,既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改善,又跨区域调配资源,形成更广义空间上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福建省生态建设促进会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努力为会员单位指导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开拓农业发展新形势,做好政府与企业的对接窗口。
促进会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乡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促进会常设机构有顾问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汇集数百位著名专家学者,构建“三位一体”大型综合服务体,在帮扶企业提高品牌标准化建设、经济管理水平、开拓市场营销、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科普惠农示范工程,提供良种选育、水土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帮助会员企业采用新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原料浪费、污染等问题,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物质再利用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
如沼气、畜禽粪便等的利用。
1.沼气综合利用。
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
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
2.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利用。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摘要: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建设“循环型农业产业经济”是循环型农业的核心,配套相适应的银行融资以支持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尤其对云南来说,循环经济还对该省的农业循环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274-02中国是农业大国,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是,这种循环相对封闭保守的,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释义循环经济既是一种生态经济,也是一种系统经济。
将其应用于生态农业抑或系统农业的建设,还需要在基本理念和内涵方面做些介绍。
(一)循环经济理念、内涵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进行根本变革,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减量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使用、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使用周期,防止过早成为垃圾;“资源化”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选择正确的、适宜的模式,将使农村在循环经济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的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
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
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而成的农业循环系统。
二、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是一个能量和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处理好农业生产体系内能量和物质的循环与平衡,是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单纯依靠有机肥维持内部物质循环的封闭式农业,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必须从农业系统以外投入物质和能量,扩大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内容。
才能使农业生产跃上新的台阶。
化肥、农药、石油燃料、塑料薄膜的广泛应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
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_芶在坪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趋劣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尊重自然界,尊重、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
循环经济旨在实现经济社会活动的生态化。
它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生产、消费和废弃物排放的线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为依靠生态型、环保型、友好型资源低消耗、产品再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式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资源潜力不断发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放大、生态与环境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从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上来解决或减轻资源压力,消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现代理念的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耦合,它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来指导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将传统的农业概念、范畴、领域加以拓展、延伸、扩大,转换为现代的将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产学研、产供销、废弃物资源化全过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现代新型农业。
二、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绝对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雏形在我国传统农业、生态农业中就有所体现。
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物质、能量,生产出供人类享用的农产品,部分人类食用后产生的排泄物及其它副产品(如秸秆)又用作农村能源或过腹还田培肥地力。
但它已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快速、持续、高效(节支、增收、增效)、安全、优质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循环经济理念的诞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也就应运而生。
现代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看作是客观的“形体”连接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消耗,产品再加工,资源再利用(即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它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或者与产前、产后部门形成经营共同体,采取提高农产品质量、寻求更有利的农产品加工增殖和有机废弃物再生利用,把农业生产者由单纯从事动植物生产向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后、资源再生等领域循环经营转变,从而引发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中观层次上重组的历史性演进。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国际发展(1)理论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还在环境运动兴起的初期,波尔丁就敏锐地认识到必须进入经济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然而,在国际社会开始有组织的环境整治运动的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的还是先行者的一种超前性理念,人们并没有积极地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去。
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思想上与政策上都有所升华,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是否应该从生产与消费源头上防治污染产生这个根本性问题,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与政策上的措施。
总的说来,20世纪70至80年代环境保护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以后,源头预防与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许多零敲碎打的做法才开始被整合,进而发展成为一套系统性循环经济战略。
20世纪90年代的思想飞跃来自于人们对末端治理的局限认识的不断提高:(a)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b)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c)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与恶性的经济效益;(d)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e)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f)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g)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过程决定了循环经济首先是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得到应用,而后在工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目标
减量化原则
再利用原则
再循环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目标
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和过程,减少对资源、 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 产生,实现资源的高效 利用。
通过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活动,实现各类资源的 多次利用,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传统能源的依赖。
废弃物资源化
废弃物分类处理
对农作物残留物、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分类处 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堆肥化处理
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用于土地改良和农作物种植。
能源化利用
将不能直接利用的废弃物进行能源化利用,如生 产沼气、生物质能等。
生态产业链构建
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 生态产业链。
案例二:某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总结词
该模式通过多元化利用农作物秸秆,提 高秸秆利用率,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 境污染问题,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VS
详细描述
该地区针对农作物秸秆,采用综合利用模 式,将其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饲料、纸 张等产品。同时,该模式还通过开展秸秆 还田试验和推广,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和农业生产效益。此外,该模式还促进了 秸秆收集、运输和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感谢观看
THANKS
06
农业循环经济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总结词
该模式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该地区针对农业废弃物,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 等资源,实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该模式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
循环农业模式案例
循环农业模式案例生态循环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潮流和方向,走可继续发展的路线,是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
我们应积极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生态循环农业。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同时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
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树枝循环养蘑菇”循环模式2020年是生态循环农业关键年。
《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中提到,2017年-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300个左右,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循环农业一般指生态农业。
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突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取得发展;60年代欧洲的很多农场转向生态垦植,70年代末东南亚地域开始研讨生态农业,走可继续发展的路线成为世界各国农业进行的共同选择。
生态循环农业三大模式1、减量化模式按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准地管理土壤和各项作物,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等)以获取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是“减量化”模式的循环农业,也称为“精准农业”。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国际发展(1)理论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还在环境运动兴起的初期,波尔丁就敏锐地认识到必须进入经济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然而,在国际社会开始有组织的环境整治运动的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的还是先行者的一种超前性理念,人们并没有积极地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去。
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思想上和政策上都有所升华,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治污染产生这个根本性问题,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措施。
总的说来,20世纪70至80年代环境保护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以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许多零敲碎打的做法才开始被整合,进而发展成为一套系统性循环经济战略。
20世纪90年代的思想飞跃来自于人们对末端治理的局限认识的不断提高:(a)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b)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c)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d)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e)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f)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g)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决定了循环经济首先是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得到应用,而后在工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减量化”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代表性的包括美国精准农业、以色列节水型农业。
- “再利用”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德国“绿色能源”循环利用农业的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 “再循环”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日本的菱镇的循环农业为典型代表,主要是将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抑制转化为生物有机肥,这些废弃物通过发酵后产生的甲烷则用于发电,而甲烷充分燃烧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发的电再转而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去,这种再循环发展模式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