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无线网络智能路测的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DT数据分析及应用

DT数据分析及应用
USIM卡。 测试期间必须保证测试卡具有足够的话费,测试过程中不得出现因欠费停机导 致的测试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
测试卡应取消短信、炫铃、视频、手机报、手机阅读、天气预报等业务,并确
保签约需要测试的各项业务。测试终端应关闭推送功能。
8
路测采集方法——DT采集场景
712km
重点区域
交通干线
城区外围
参数 信息
信令 消息
RRC层信令:Attach、RRC建立、RAB建立、MR、切换等 NAS消息:如服务请求、Disconnect、Connect等 系统消息:SIB3、SIB5、SIB7、SIB11等等
测试过程记录信息:如HTTP测试开始、测试结束等 事件记录信息:如主页面打开、视频开始播放等
事件 标签
路测数据分析及应用
安瑞虹 网优与网管技术研究部 2014年8月
中国联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交流内容
路测数据采集方法及特点
路测数据基本结构及解析方式 路测数据分析方法流程 典型案例介绍
路测意义
路测又称DT(Drive Test,DT),是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于获得以下数据: 服务小区信号强度、话音质量 相邻小区的信号强度指示Ec以及信号质量指示Ec/Io 切换及接入的信令过程、小区标识码、区域识别码 业务建立成功率、切换比例、上下行平均吞吐率 手机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呼叫管理、移动管理\业务建立时延等值 作用主要在于网络质量的评估和无线网络的优化 全网KPI指标评估 检查网络覆盖情况

12 13
Mainpage OK(HTTP/ 1.1 200OK) GET HTTP/1.1
14 15 16 17 18
Last Data(HTTP/ 1.1 200OK) [FIN,ACK] [ACK] [FIN,ACK路测数据解析结果——视频播放指标统计

基于移动云计算的无线网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基于移动云计算的无线网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测试线路受交通 、地貌 、物业等因素影响 ,只能采集到
无线 网部分典型区域的服务质量情况 。
和接 口标准 ,针对所有操作 系统 的智能移动终端制定 云
客户端程序的应用层标准、接 口标准呢、数据流规范 、 中间件等 ,实现统一 的标准规范 。
3 制定无线 网监测移 动云计算业务 的市场 推广体 )
要包括 :
1 路测 :由车载无 线测试仪表 、G s ) p 、路测软件 和计算机构成 ,对测试路径上 的无线 网络覆盖信号进行 采集 。采集 的数据导人后 台路测分析工具 ,分析信号质 量强度 、质量 、分布等是否满足正 常通话要求 ,以及对
拥塞 、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 。
等嵌入式移动操作系统和海量应用 ,移动互联 网进入一 个繁荣 的高速云计算发展时期 。 ] 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有效地拓展了移动业务应用的范
A n r i 、 i S、 W id w sM o ie Blc Be r dod O n o bl、 a k ry、 S m b a ,需要持续不断地对无
线 网络运行性能进行测试和优化 。 传统的无线 网优化技术需先对无线网络覆盖及业务
质量进行 测试 ,一般综合应用多种测量手段来完成 ,主
A A E CR S A C 学 术研 究 C D MI E E R H
_ > 1 / l
基 于移动云计算 的无 线 网性 能监测技术研 究
◆ 曾 东
摘 要 :本文研 究基 于移动 云计 算技 术 ,将 移动客 户端 由传统的 网 络接入 终端设备拓展融入到运 营商的移 动云计算 网络 ,实现基 于移动 云计 算的无线 网络 支撑 系统 ,可对无 线网络运行 和维护提供 低成本、 高效、 实时而准确 的监测支撑服务 。 关键词 :移动 云计算 ;线网络 ;网络 支撑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蠡县分公司刘亚斌本文通过对路测内容、路测设备、实施方法及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的介绍,对无线网络优化的路测方案进行了总结。

无线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网络建设初期,通过对频率分配、站点参数调整等手段来进一步优化无线网络性能,提高通信质量。

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优化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实施优化,优化评估。

无线网络性能一般由无线覆盖、接通率、掉话率、话音质量、系统容量等指标反映。

因此,对这些指标的真实值测量和收集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

通常这些指标的测量和收集是通过路测的进行,本文拟从实际的测试内容、测试设备、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讨论等工作中总结无线网络优化的路测方法,给出路测实施方案的建议。

路测在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意义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是达到全网的综合配置优化以及个别区域网络状况的服务质量优化,经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考察和周密的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尽量减小投入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服务质量。

不难看出,整个无线网络的优化需要经过考察、分析、制定方案、实施几个步骤。

考察阶段以取得网络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目的,能否在考察阶段得到足够的有效的数据十分重要。

路测是考察阶段的有效手段,从实际网络中取得足够的数据。

路测内容路测应选择实际商用网络中几种典型的区域:城市密集区、城市快速路以及高速公路,分别进行相应行驶速度下的测试。

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空闲模式测试、终端主叫和被叫呼叫成功率、呼叫长时间保持、切换测试、定点测试。

◆空闲模式测试考察在测试区域内的终端在空闲模式下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此来反映被测网络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能否成功搜索到各已知小区、各小区的无线信号功率是否在正常范围、空闲切换能否成功等,同时在空闲模式的测试过程还可以包括特定情况下无线网络覆盖的检验。

◆终端主被叫成功率主要考察无线网络的接通率和掉话率以及主、被叫通信流程是否正确。

移动通信网络路测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移动通信网络路测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其 中: d为地理单元距离基站 的距 离 , 为 当前 服务基站 的覆 r
盖半径 。 属性 g给出地理单元 在小区 内的相对位 置。
阶段分层 抽样 ) 出误差分析 结果 。定 量计算 路测数据 样本 给
可靠性 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
2 Br i h算法和聚类分析 c
对于 网络 中所 有的 bn 基站和移动 台之 间的距 离属性 可 i, 表示成如下统计数据矩 阵 :
无线传播 理论 , 建筑物 会影 响无线信 号 的传播距 离 : 在城 区 ,
建筑 物比较密集 , 区的覆盖 半径往 往较 小 ; 小 而在郊 区 , 建筑 物稀少 , 区覆盖半径一般较 大。所 以 , 小 根据小 区半径 的差 异
可 以大致确定小 区内的建筑 物的高度 、 布等因素的差异 , 分 本 文采 用小 区半 径 r q 和 作为 地理单元 进行聚类分析 的属性 , q
信号 的直射区域和非直 射区域等 ; 然后 在路测 路线 上按要 求
的采样速率 - 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路测数据 的分 析是基 于 4 电子地图进行的 , 电子地 图的精度 由分辨率 决定 。以移动 台
线信道那样 固定并可预见 , 以分析 。 难
在发射机发射功率 、 益等一定的条件下 , 增 移动台的接收
的 可靠性 分析 方法 。该 方法 首 先提 取 对地 理 单 元 进 行 聚 类 分析 的属 性 , 然后 采 用数 据 挖 掘 中 Brh i c 算 法和 K m as 法对地理 单 元进行 聚 类分析 。最后 , — en 算 引入 抽样 理 论 中的整群 抽样 和 二 阶段 抽 样 , 给 出 了分析路 测数 据 可靠性 的 方 法。
( 如建筑物 、 山峰 、 树木等 ) 的影 响, 甚至还 受到 移动 台移动速

5G网络路测分析及应用

5G网络路测分析及应用

第45卷总第492期5G网络路测分析及应用黄毅华I陈秀敏打陈相旭2,卢洪涛1(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0;2.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85)【摘要】随着5G网络的商用化部署,路测是测试及评估5G外场网络性能和功能、分析网络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基于国内5GSA网络外场路测数据,重点分析5G网络的覆盖、业务指标、移动性等基础性能。

随后,通过5G网络与终端芯片的互操作测试异常问题,介绍路测在问题定位分析的应用。

最后,结合5G网络发展及在垂直领域的应用,提出了5G路测技术方案研发的建议。

【关键词】5G网络外场;路测;业务性能;应用测试doi:10.3969/j.issn.l006-1010.2021.02.025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010(2021)02-0119-05引用格式:黄毅华,陈秀敏,陈相旭,等.5G网络路测分析及应用J].移动通信,2021,45⑵:119-123.扫描二维码与作者交流Analysis and A pplication of D rive Test for5G NetworkHUANG Yihua1,CHEN Xiumin1,CHEN Xiangxu2,LU Hongtao1(1.Research Institute of C hina Telecom Co.,Ltd.,Guangzhou510630,China;2.DingLi Co.,Ltd.,Zhuhai519085,China)[Abstract]With the commercial deployment of5G network,drive tes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test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and functions of5G field network,and to analyze network problems.Firstly,the basic perfonnances of5Gnetwork are analyzed,including coverage,service indicators and mobility based on the testing data from China Telecom5GSA network field.Then,through testing abnonnal problems by th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5G network and tenninal chip,the application of the drive test in locating problems is introduced.Finally,th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5G drivetest technical solutions are give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5G network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vertical fields. [Keywords]5G network field;drive test;service performance;application test0引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颁发了5G商用牌照,我国5G网络进入规模部署阶段。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一、引言无线网优路测是指通过采集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传输速率、时延等参数,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进行优化的过程。

本报告将对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二、常用的无线网优路测方法1. 信号强度测量信号强度是无线网络中的基本参数之一,可以反映用户在不同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进而指导网络规划和优化。

常见的信号强度测量方法包括:(1)使用专用的信号强度测试仪进行测试;(2)使用现有设备(如智能手机)上的无线网络扫描工具进行测量;(3)通过在网络中布置一定数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信号强度数据。

2. 传输速率测量传输速率是衡量无线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用户体验和网络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输速率测量方法包括:(1)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测速,如通过传输文件大小和传输时间来计算传输速率;(2)使用现有设备上的网络测速软件进行测速。

3. 时延测量时延是指无线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直接影响用户对网络的感知和使用体验。

常用的时延测量方法包括:(1)使用专用工具和协议对数据包进行时间戳标记,并通过测量时间戳差值来计算延迟时间;(2)使用现有设备上的网络诊断工具进行时延测量。

4. 覆盖率评估覆盖率是无线网络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可以反映网络信号覆盖的范围和强度。

常见的覆盖率评估方法包括:(1)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信号强度测量,并绘制信号强度覆盖图;(2)通过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和信号强度数据,综合计算覆盖率指标。

5. 容量评估容量是指无线网络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能力,是无线网优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常见的容量评估方法包括:(1)通过测量数据传输速率和用户数来计算网络的有效容量;(2)通过在网络中增加用户数量,观察网络的吞吐量变化,并评估网络的容量;(3)通过模拟工具和算法进行容量评估。

三、无线网优路测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1. 方法选择在选择无线网优路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可用资源进行综合考虑。

无线移动实验报告

无线移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掌握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方法。

3. 熟悉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组建和优化。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电脑、测试仪器等。

2. 实验软件:无线移动通信仿真软件、网络配置软件等。

3. 实验场地:无线移动通信实验室。

三、实验内容1. 无线移动通信原理(1)无线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无线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在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通信。

(2)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调制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通过无线信道传输,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2)编码技术:将原始信息进行编码,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3)多址技术:在无线信道中,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实现多用户通信。

4)同步技术:确保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时间同步,提高通信质量。

5)功率控制技术:根据信道质量调整发射功率,降低干扰和功耗。

2. 无线移动通信设备配置(1)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连接将无线移动通信设备与电脑连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参数配置1)设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2)配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信道、频率、功率等无线参数。

3)设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QoS(服务质量)参数。

3.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组建(1)组建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根据实验需求,设计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2)配置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设备1)配置无线接入点(AP)和基站(BS)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2)配置AP和BS的无线参数,如信道、频率、功率等。

3)配置AP和BS之间的互联,确保网络互联互通。

4.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优化(1)信道优化根据信道质量,调整AP和BS的信道、频率、功率等参数,提高通信质量。

(2)功率控制优化根据信道质量,动态调整AP和BS的发射功率,降低干扰和功耗。

路测数据分析及应用

路测数据分析及应用

路测数据分析及应用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路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2)1.2 路测数据分析的应用领域 (3)二、路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5)2.1 路测数据采集设备 (6)2.2 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7)2.3 数据处理流程与方法 (8)2.3.1 数据清洗 (9)2.3.2 数据整理 (11)2.3.3 数据转换 (12)三、路测数据分析方法 (14)3.1 路线性能分析 (15)3.2 平均速度分析 (17)3.4 切换性能分析 (20)3.4.1 交叉口切换性能分析 (21)3.4.2 直线段切换性能分析 (22)四、路测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23)4.1 可视化工具介绍 (24)4.2 常见可视化图表 (25)4.3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27)4.3.1 基于数据的路线规划 (28)4.3.2 基于数据的交通管理策略制定 (29)五、案例分析 (30)5.1 城市道路路测数据分析 (31)5.2 高速公路路测数据分析 (33)5.3 特殊场景路测数据分析 (34)六、路测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6)6.2 系统架构设计 (38)6.3 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实现 (39)七、总结与展望 (41)7.1 路测数据分析的总结 (42)7.2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42)一、内容概要概述:介绍路测数据的背景、目的及重要性,阐述路测数据在交通规划、道路设计、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数据收集:详细介绍路测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点选择、数据采集时间等要素,以及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数据处理:阐述路测数据处理的过程,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格式化等步骤,以及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介绍路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分析工具、分析模型、分析流程等,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应用:详细阐述路测数据在交通管理、城市规划、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利用路测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无线电测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无线电测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无线电测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无线电测向技术是指通过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方向来源。

而人工智能则是一项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智能的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无线电测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这一结合将为无线电测向技术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将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新的应用场景。

1、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概述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门研究无线电波方向、位置及其相关参数的技术。

它利用多个接收信号的传感器,通过测量信号在不同接收点的到达时间、到达角度等参数,来计算信号的来源方向。

无线电测向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定位等领域。

2、人工智能在无线电测向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无线电测向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测向系统进行智能化的优化和改进,提高测向的精度和效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处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智能化的预处理和滤波,去除噪音和干扰,提取有效的信号特征。

(2)参数计算: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参数进行智能化的计算和分析,包括到达时间、到达角度等参数的估计和优化。

(3)方向估计: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信号的来源方向进行更精确的估计和预测,提高无线电测向的准确度。

(4)自适应调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测向系统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适应不同环境和复杂场景下的测向需求。

3、无线电测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带来的优势(1)提高测向准确度: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优化信号参数计算和方向估计的算法,从而提高测向的准确度。

(2)提高测向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测向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测向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成本。

(3)扩展应用场景:无线电测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还可以拓展测向技术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无线通信领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通信信号进行测向,提供智能化的信号定位服务。

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摘要:借助无线定位技术,人们可随时查询各类信息、位置。

主要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促进无线定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无线定位技术;移动通信系统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移动台的定位需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颁布了E-911法规,要求2001年10月1日起移动通信网络必须能对发出紧急呼叫的移动台提供精度在125m内的定位服务,而且满足此定位精度的概率应不低于67%。

1999年FCC对定位精度提出新的要求:对基于网络定位要求提供精度为100m内的定位的概率应不低于67%,精度为300m内的定位概率应不低95%;对基于移动台的定位为精度50m 内的概率应不低于67%,精度150m以内的定位的概率应不低于95%。

欧洲同样也提出了相应的E112规定,规定提供定位服务应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安全部门以及移动用户为了保证安全和便捷,都要求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无线定位业务,这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一个核心技术。

无线定位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灵活收费、智能交通系统、增强网络性能、个人定位服务等方面。

网络管理中心和计算费用时会根据移动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判断;当蜂窝中提供了网络无线定位技术后,智能交通系统就会利用这个功能替代传统的AVL系统,即时的提供路况信息或旅客位置等;通过对移动台的精确定位可以更好的对蜂窝进行分配,决定小区间的切换;在人们出外游玩时,可以通过服务中心获得游玩地点附近的宾馆信息,并通过MS对特定的移动目标进行定位跟踪监视。

一、无线定位的技术原理1.1 SKT方法SKT属于开发增值业务的命令,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小的编程语言,它可以让SIM卡无阻碍的运行自身应用软件。

SKT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为SIM卡的增值业务提供了一个简便易操作的开发平台。

MDT(最小化路测)--无线网优实际用例

MDT(最小化路测)--无线网优实际用例

通过在无线网络中实施MDT测试,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可以轻松获取网络覆盖、用户感知等数据,为无线网络的调整优化提供数据支撑;MDT收集的数据对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提供有多种用例,其中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覆盖优化覆盖范围是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用户很容易感知。

通过MDT可以测量信号强度及移动设备(UE)位置信息并将其传送给网络管理系统(NMS)作为覆盖范围指标。

但MDT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同一地点和时间移动设备(UEs)之间信号强度可能相差很大,甚至超过+-6dB。

此外,很难确定移动设备(UE)是在密闭室内还是在汽车内,这种场景可能会导致信号丢失。

使用记录的MDT数据很难区分是网络故障,还是移动设备问题。

此问题的一个潜在解决方案是收集大量测量数据,然后对其进行组合和统计分析。

此外,在机场和购物中心等室内环境中获取位置信息也存在挑战。

二、移动性优化当移动用户在不同的手机信号塔之间转换时,无缝连接至关重要以确保他们的呼叫保持不间断,这对于蜂窝网络至关重要。

运营商要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切换失败,以便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

当移动期间UE和gNodeB之间无法识别时,可能会发生切换失败,导致UE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小区时信号丢失。

移动性优化的另一个目标是有效管理小区负载,以防止切换花费过多时间。

如果未实现此优化,则在这些情况下存在掉话的风险。

最小化路测完全支持移动性优化的能力经常受到质疑。

然而运营商可以利用小区ID和位置来获取必要的信息。

通过分析掉话和信号强度可以识别发生切换的区域;限制在于用户设备(UE)仅考虑属于邻居列表一部分相邻小区。

可以通过测量其他通道来克服这一限制,从而发现隐藏的邻区。

三、容量优化从规划网络容量的角度来看,服务提供商主要关注下行和上行的吞吐量和数据量。

MDT报告可以提供有关特定小区内用户设备(UE) 生成的流量的有价值的信息。

与仅测量测试UE处的可用吞吐量的传统路测不同,不可能测量特定区域中小区的数据量。

GSM—R无线路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GSM—R无线路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构, 包括 除 I S外 的资源 和接 纳 控 制 子 系 M
统 ( A S 、 络 附 着 子 系 统 ( AS 、 R C ) 网 N S ) P T /S N仿 真子系统 ( E ) 。 S N ID PS等
目 。随着无线 侧一些新技 术 ( H D A 标 如 SP )
的应用 , D A网络的接 人带宽 瓶颈 问题 WC M 将会得 到解 决 。而 I MS在 核心 网 的引 人 ,
结 构如 图 1 示 [ ] 所 1。
率分配 、 区参 数 的调整 : 小 另一方面 , 以优 可
图 1 G M— R网络基本 结构 S B S主要 由基 站 控制 器 ( S 、 站收 S B C) 基
G M 网络 又适用 于 G M—R 网络 的无线 路 S S
个 G M R移动 通信 网络 由若 干个 s—
功 能实体组 成 。各个 功能 实体 所 实现 的功
能 的集 合就 是 G M s —R 网络 提 供 给用 户 的
基 本业 务 与 补 充 业 务 。G M R移 动 通 信 S—
¥ ;
实 现 固网和移动 网的融合 。
专 网文 摘
岛 皇 皇; 移÷
GS M— R 无 线路 测 系统 的研 究 与 实 现
武心将 廖 伟 杨 庚
GM s —R是基 于 G M 技术 的一种 专用 S 通信 系统——铁路综 合数 字移动通信系统 。
与传统 的 G M 技术 相 比。G M R除 了能 S S—
4 ・ 3
维普资讯
20 04年开始 在 青 藏 铁路 、 秦线 电气 化 改 大 造和京沪 高 速 铁路 的建 设 中进 行 G M R s—
铁路专用通 信 网络 的规 划 、 建设 和 试运 营 。 与此 同时 , 由于 目前 国 内的 G M R路 测 S—

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随着GSM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优化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网络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需要信令分析、路测、网络规划、参数调整各个方面工作协作完成。

其中路测直接面对用户,可以直接感受现行网络的质量,为其他工作人员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现在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路测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1.统计分析GSM网络无线信号性能1.1统计GSM基站无线发射信号分布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要,GSM网络需不断进行扩容,在每一次扩容工程后都要对整个GSM系统进行测试。

利用路测设备对整个业务区的主要公路进行测试,对地形复杂、信号较弱、用户反映强烈的地点进行重点测试,通过后台分析软件对路测数据进行处理,将会按照所测路线自动生成一幅RXLEV的信号分布图,通过设定接收信号色谱,更能直观看到整个业务区GSM无线信号的分布情况。

为提高网络质量,减少由盲区造成的掉话,可通过信号分布图对盲区地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修改、天线调整、增加基站等方法减少盲区。

1.2分析整个GSM网络的接收信号质量通话质量是衡量整个GSM网络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因为话音质量差造成的掉话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随着GSM基站载频的增多,频率资源的匮乏,不可避免地造成相邻小区的邻频现象,邻频干扰影响话音质量。

通过路测工具对整个业务区进行路测,特别对市区频率复用频繁地段进行路测,并用后台分析软件对测试过程中接收信号质量进行专门处理,并通过曲线图直观显示,然后对接收信号质量差对小区进行仔细分析,查找基站系统故障、进行频率规划分析、调整基站小区干扰频点。

2.利用路测查找基站故障每期扩容工程后利用路测工具对全区主要公路进行路测(包括所有小区),通过对路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查找基站故障并进行处理。

2.1基站小区发射功率及覆盖情况通过分析各小区RXLEV值,监测各小区BCCH单一频点的RXLEV值来测算小区的有效覆盖区域,判断基站发射系统是否正常。

2.2监测各小区BCCH值对各小区BCCH进行监测并与BSC定义数据比较,从而确定天线方位的正确性。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表 1 定位技术比较
定位 方法
基站投入
精 度
发挥信息 要 求
手机要求
参考时间 要 求
同步要求
少, 网络设备影响 依赖于蜂窝大小,
ST K 小
精度 150m 左右
多, 场强信息被发 送到控制中心
需 ST K 卡, 但 无 需更改网络和移
动台


高, 不能用蜂窝基
少, 只有测量角度
AOA 站天线, 需阵列天 较低
进行 TDOA 测量更具有实际意义。 TDOA 方案具
每个测量值都可以确定目标所在的一条轨迹,
有比 ST K 更高的精度, 即在 502125 米之间, 但是其 多个测量值可以确定目标所处的多条轨迹。 通过求
回应时间更慢, 一般大概 5s。而 TOA 还有一些问题 解轨迹交点便可以确定移动目标的位置。 在某些情
(3) 多址干扰。多址干扰最敏感的是 CDM A 系 统。由于 CDM A 系统中的各用户均使用同一频段, 因此远离基站的用户信号可能被基站附近用户信号
动通信网中实现移动终端的精确定位方面有许多技 所抑制, 造成远端用户信号无法检测, 这就是远- 近
术难点急需得到解决。 造成蜂窝网络中无线定位误 效应。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改进软切换方式、多用户
1 引 言
2 无线定位所涉及的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许多安全部门和移 动用户出于安全和方便的考虑, 要求移动通信系统 能够提供有关用户位置信息的业务 —— 无线定位业 务, 并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 1996 年美国联邦通信主管部门 (FCC ) 作出明确规 定, 要求各蜂窝网提供者配合当地公共安全应答点 ( PSA P ) , 对移动电话用户的紧急呼叫实行应急业 务, 代号为 E911。FCC 规定到 2001 年 10 月 1 日所 有移动网络运营商以可定位概率为 67% , 均方误差 为 125m 的精度为发出 911 呼叫的移动用户提供定 位服务[1]。除上述用途外, 无线定位技术的重要意义 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覆盖与定位技术研究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覆盖与定位技术研究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覆盖与定位技术研究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Mobi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MWSN)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涉及更复杂的问题和更高的技术挑战。

其中,覆盖与定位技术是MWSN中关键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MWSN中的覆盖与定位技术,并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覆盖技术覆盖是指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监测和采集。

在MWSN中,覆盖技术的目标是通过最少的传感器节点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全面监测,同时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能耗效率。

1. 部署策略部署策略是覆盖技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的部署策略对网络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部署策略包括均匀部署、随机部署和克隆部署等。

均匀部署可以实现全面覆盖,但传感器节点数量较多,造成能耗过高;随机部署能够降低能耗,但无法保证全面覆盖;克隆部署可以通过克隆节点来增加覆盖率,但会引入重复信息。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部署策略。

2. 覆盖维持和修复MWSN中的传感器节点可能会出现能量耗尽、故障或被移动等情况,导致覆盖范围减小或不完整。

为了维持和修复覆盖,需要对节点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此外,可以通过部署额外的节点来补充覆盖区域,或者通过传感器节点的移动来调整覆盖范围。

二、定位技术定位技术是MWSN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的目标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确定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

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很多应用如目标跟踪、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都是必要的。

1. 节点定位算法节点定位算法是定位技术中的核心内容,目前常见的定位算法包括多普勒效应法、距离测量法、角度测量法和混合定位法等。

多普勒效应法通过测量移动节点和参考节点之间的多普勒频移来计算位置;距离测量法基于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和传播时间来估算距离;角度测量法利用方向和角度信息来定位节点;混合定位法结合多种技术来提高定位准确度。

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应用场景,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定位算法。

无线信号探测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信号探测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信号探测的原理和应用1. 介绍无线信号探测是一种技术,通过使用无线信号传感器来检测周围的无线信号。

它可以帮助用户识别和监测无线信号的强度、频率、类型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无线信号探测的原理和应用。

2. 无线信号探测的原理无线信号探测的原理是基于无线信号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中的天线接收周围的无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接下来,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将得到的信号传递给处理单元进行解析和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用户可以获取信号的强度、频率、类型等信息。

3. 无线信号探测的应用3.1 网络安全无线信号探测可用于网络安全领域,用于发现和监测未经授权的无线网络。

通过使用无线信号探测设备,安全专家可以扫描周围的无线信号,并检测到潜在的安全漏洞。

这些漏洞可能是因为未加密的无线网络、弱密码或其他配置错误。

通过及时发现和修复这些漏洞,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2 位置定位无线信号探测还可以用于位置定位。

一些无线信号探测设备可以检测周围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强度。

通过分析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设备的位置。

这种技术称为无线定位系统(RTLS)。

无线定位系统在室内定位、智能家居、仓储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3 无线信号干扰分析无线信号探测还可以用于分析和解决无线信号干扰的问题。

通过监测周围的无线信号,可以识别并定位可能导致网络干扰的源头。

这对于优化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3.4 电磁辐射监测无线信号探测还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周围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

电磁辐射是由无线通信设备、雷达、微波炉等设备产生的。

对于某些敏感人群来说,了解周围环境中的辐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4. 无线信号探测的发展趋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信号探测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更高的频谱范围:随着5G等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信号探测设备需要支持更高的频谱范围,以便能够探测和分析更多的无线信号。

•更高的灵敏度:为了能够检测到更弱的信号,无线信号探测设备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敏度。

WiFi网络指标测试的研究与实现

WiFi网络指标测试的研究与实现

WiFi网络指标测试的研究与实现【摘要】本文主要对WiFi网络各项主要指标的测试进行研究,通过采用delphi平台开发专门的测试软件,从而实现对WiFi网络指标的定点测试以及路测数据的自动采集。

为WiFi网络建设的工程前期扫频、工程验收以及后期网络优化提供一个自动化路测解决方案及工具。

【关键词】WiFi;网络指标;扫频;定点测试;路测1.引言随着WiFi网络的普及,从家庭、办公室到公众热点甚至整个城市,WiFi网络都有着非常普遍的使用。

目前WiFi网络所采用的频率主要是开放的2.4G频段,家庭、商业都无需经过授权直接使用,加上可用频率的有限性,导致同一个热点存在多个相同频率的信号相互干扰等情况。

如何监测WiFi网络性能的好坏,是建设、维护、优化网络的重要手段。

一个网络性能的好坏,是通过其各项网络指标值进行表征的。

对网络指标的研究监测对一个WiFi网络,特别是一个运营级别的WiFi网络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网络指标的监测从而判断网络性能的好坏,为平时网络维护提供重要的依据,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各种指标对网络进行优化。

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WiFi网络各项网络指标的监测,是建设以及维护一个运营级别WiFi网络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个好的监测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作者通过对WiFi网络指标的测试研究,利用Delphi平台开发一个WiFi网络指标路测软件,实现WiFi各项网络指标的自动采集功能,为WiFi网络建设的工程前期扫频、工程验收以及后期网络优化提供一个自动化路测解决方案及科学工具。

2.WiFi网络指标的介绍一个WiFi网络性能的好坏,除了其无线侧的指标外,还与其上联的网络侧性能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针对其无线侧的网络指标进行研究。

一般来讲,监测一个WiFi网络无线侧的性能主要主要监测以下几项指标:(1)SSID-服务集标识符(网络标识符);(2)信道Chanel(频点);(3)接收功率强调RSSI(单位:dBm);(4)信噪比SNR(因Windows系统开放的网卡API无法监测到SNR指标。

无线电测向的应用领域

无线电测向的应用领域

无线电测向的应用领域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定向探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无线电测向技术在通信、导航、安全和科研等应用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通信领域在通信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定位和信号监测。

无线电定位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来确定来信方位置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定位和分布优化,以提供更好的信号覆盖和网络质量。

另外,无线电测向还可用于监测无线电信号的强度、频率和方向,以实现对无线通信的监管和管理。

二、导航领域在导航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在无线电导航和目标定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典型的应用是无线电方位测量(Radio Direction Finding, RDF),通过测量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方位来确定无线电源的位置。

RDF常用于海洋和航空导航中,如航空器的定位和追踪,舰船的导航和目标搜索等。

三、安全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安全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无线电信号的源追踪,以帮助定位和追踪恶意无线电信号的发出者。

这对于保护通信网络和预防无线电干扰非常重要。

此外,无线电测向还可以用于进行无线电频谱监测,以检测并追踪无线电设备的活动,如侦查非法窃听和干扰行为。

四、科研领域在科研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被广泛用于天文学、地球物理学以及雷达和无线通信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

例如,天文学家使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来观测和定位射电源,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物理学家则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来探测地下和海底的物质结构和地壳运动情况。

此外,雷达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也离不开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支持。

总结:无线电测向技术在通信、导航、安全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为无线电定位、信号监测和源追踪提供了有效手段,对于改善通信网络质量、保障导航安全以及维护无线通信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无线电测向技术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移动MDT技术应用指导意见2020版本

中国移动MDT技术应用指导意见2020版本

中国移动M D T技术应用指导意见目录1前言 (3)2MDT技术概述 (3)2.1 MDT功能分类 (4)2.2 MDT支持的测量项 (4)2.3 MDT测量项中的位置信息 (5)2.4 MDT测量的触发方式 (6)2.5 MDT对终端和用户的影响 (6)3MDT技术产业支持情况 (8)3.1 终端产业支持情况 (8)3.2 无线接入网设备支持情况 (8)3.3 核心网设备支持情况 (9)4MDT技术应用场景建议 (9)5MDT技术部署建议 (10)5.1 MDT应用部署总体原则 (10)5.2 MDT功能参数配置建议 (11)5.2.1 Immediate MDT任务 (11)5.2.2 Logged MDT任务 (12)5.2.3 RLF Report任务 (12)5.2.4 RCEF Report任务 (12)5.3 MDT数据采集建议 (12)5.4 MDT数据分析应用建议 (13)5.4.1网络覆盖分析 (13)5.4.2网络干扰分析 (14)5.4.3天馈问题分析 (14)5.4.4室分泄露分析 (14)5.4.5异常事件分析 (15)5.4.6网络容量和QoS分析 (15)5.4.8投诉/VIP客户分析 (15)5.4.9其他拓展应用 (15)6MDT技术应用案例 (16)6.1 网络覆盖分析应用案例 (16)6.1.1 山区场景弱覆盖 (16)6.1.2 城区场景弱覆盖 (18)6.2 网络干扰分析应用案例 (19)6.2.1 高干扰小区发现 (19)6.3 天馈问题分析应用案例 (22)6.3.1南昌胜利路天馈接反 (22)6.4 室分泄露分析应用案例 (24)6.4.1 保罗大酒店室分外泄 (24)6.5 异常事件分析应用案例 (26)6.5.1 德阳RLF事件分析 (26)6.5.2 三门职业中专RLF事件分析 (27)6.5.3 宜春步步高超市单用户RLF事件分析 (28)6.6 高铁场景应用案例 (30)6.6.1 武广高铁专网弱覆盖 (30)6.6.2 武广高铁公网用户入侵 (32)6.6.3 京广高铁覆盖及E-RAB异常释放 (33)6.6.4 向莆高铁VoLTE指标分析及优化 (36)7MDT现网应用注意事项 (37)7.1 现网主设备版本的影响 (37)7.2 现网异常终端的影响 (38)编制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无线网络智能路测的研究与应用钟其柱;黄志豪【摘要】中国移动的通信网络覆盖日益广阔,用户数接近8亿。

为了提升无线网络环境的质量,及时发现网络盲点,提高人工路测的效率,本文通过Nb/Mc接口采集得到的信令和媒体数据及手机终端进行研究分析。

编写简易的手机测试软件,得到了智能路测工具及方法。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缩短人工路测的时间,提高40%的工作效率。

新方法的应用能够准确分析无线网络上下行的质量问题,从而解决网络建设和运维中质量、容量和覆盖等三者间的矛盾,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China Mobile's network coverage is broad iNcreasingly, the number of users exceeded 700 mill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detect of network blind spots tim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rtificial road test, through mobile terminals and NB/MC interface to capture the result of signaling and media data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test software of simple phone was writhed, which get smart road test tools and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shorten the artificial road test of time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40%.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 to analyze the wireless network quality problems of up and down accurately, thus, resolve conflict of thre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mong the quality, capacity and coverage, which with high promotion and value.【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路测;Nb/Mc口;终端;网络质量【作者】钟其柱;黄志豪【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中山 5284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中山 52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随着网络IP化以及各种新技术的逐步实施,可能导致话音降质的环节不断增加,从原来的无线信噪比拓展到IP网络QoS、AMR码率变化等领域。

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各种KPI评定网络质量、通过DT/CQT测试以及用户投诉、拨测来评估话音质量。

本阶段还没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手段或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单靠指标测量与评估,人工路测优化等均治标不治本,很难真实反映网络无线环境质量。

本文从用户感知出发,以话音指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索与用户感知度结合路测的新方法;进行通话质量及用户定位的研究,并与现行路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发话音系统结合手机终端的感知型路测工具,深入地研究部分替代人工路测的可行性。

随着软交换网络的升级改造及4G时代的到来,某地已有2个MSC Pool,10个MSC Server和14个MGW进入现网运营。

从无线优化中心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到,每月收到用户关于网络质量的投诉不少于2000宗,需要到现场测试的占比40%,也就是800宗左右。

此类投诉有区域分散、问题不一、没有共性等特点,需要到现场测试才能找到原因。

如何优化无线网络环境是提高用户感知的重要途径,怎样解决测试的繁重任务,减少测试时长是突破口。

所以,研究人工路测的新方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点。

表1为无线优化中心统计分析某地4年来的用户投诉情况。

根据移动通信的网络原理,Nb、Mc两个接口承载着用户的媒体与信令信息,不同的用户行为在Nb口上会有不同的话音质量,而Mc接口中的媒体控制信息H.248数据也属于管理IP类实体的范畴,两者的结合能定位和分析用户的无线环境话音质量。

因Nb、Mc两个接口可以通过镜像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所以图1所示的采集方案较容易实现。

通信过程包含无线和核心网两大部分,本研究通过大量数据统计的办法排除核心网方面的原因,筛选后的数据全部反映无线环境的质量问题。

在与现行路测工具分析对比前,需要从话音感知的角度,在单通、掉话、断续、噪声和回音等5个指标运用自制算法(参考PESQ)算出一个分值(-0.5~4.5)与路测工具得到的MOS值进行比较。

图1中设计的采集及分析设备属于话音质量分析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能从用户话音感知的角度统计和分析通话质量,并参考PESQ算法设计出客观的评价分值。

具体的功能及应用见文献[5],这里不再累赘。

研究中,我们通过一组10人的拨测队伍,按标准在路上进行人工路测。

同时,使用现行的路测工具TEMS和本文的研究方案进行采集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同一拨测点的分值差异不大,两者曲线的趋势较为一致。

经计算,相关系数达0.827,说明本研究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虽然结果均为路测的体现,但本文的方法可以省去人工路测的工作量,只需在Nb、Mc接口采集数据,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数据量非常大(百万级别),便于统计和分析,更加客观和准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的人工路测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以用户感知度结合路测的新方法(不用终端和现场人工路测),进行了以Nb/Mc口与Abis口的数据(加入Abis口数据主要为了提高位置精度)对无线环境进行通话质量及用户定位的研究,实现了用户的物理位置在地图上显示。

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在用户所处基站的扇区位置显示一个固定图标,另外一种是按小区对全市范围进行分裂计算。

在系统上鼠标选取后都可以悬浮提示指标数值。

系统不仅可以对单用户分析,也可以对区域进行分析。

从以上的研究方法不难发现,数据主要是终端到MGW和Server的数据,只有上行数据,而对下行数据,文中还没有涉及。

虽然上行数据可以较为接近地反映整个无线环境的通话质量,但如果上下行数据一起,结果无疑将更加准确。

另外,现有的路测设备数量少(某地只有两台),价格昂贵,难以满足日益壮大的网络测试需求。

所以,本文基于现行的需求创新性提出了简单路测工具研发,目的在于解决现行路测的资源问题,甚至结合话音质量评估系统的强大优势取代现行的路测系统,研究出一套更专业实用的测试评估标准与简易工具,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广使用。

简易路测工具是前面采集系统研究的补充,其主要功能为在手机上安装该工具后,手机能自动接听电话并交替录音(包括对端和本端的声音),具备GPS定位功能,可以记录当前手机的坐标信息。

原理如下。

(1) 自动接听电话,来电后可以自动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接通电话(免去人工干预,方便快捷)。

(2) 接通电话后,程序自动开启单向录音功能,首先是录上行音(相对手机),8 s 后紧接着录下行音(时间也为8 s),以此交替进行(自动录制手机上下行数据,与现行路测工具格式一致,8 s一个片段)。

(3) 录音过程中同步记录GPS信息,实现每秒记录一次位置信息——经纬度,通过时间保存和区分。

(4) 在设置FTP参数并且开通相关的数据功能后,在每次录音结束后,会把录音文件和坐标信息文件一起上传到指定的FTP目录中。

实现了将话音与位置信息等两个文件实时地上传到话音质量评估系统,实现实时分析的效果。

(5) 通过测试实现Nb口数据与终端录制话音的分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比较、以及同步记录GPS信息的功能。

所录制的话音文件为.wav格式,以时间命名。

在录音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特定的时间间隔记录手机终端所在的物理位置,保存为.txt格式。

软件是基于Android2.2开发的,可方便地在各种型号的手机上使用。

新研制的路测工具是加了自动播放和录音软件的手机终端,手机终端和Nb/Mc口数据就包含了上下行所需的数据。

原理如图3所示。

为了能与现行路测设备取得相同的数据并采用相同的对比算法,本阶段研究的简易路测工具利用普通手机安装设计的软件进行模拟人工路测。

测试过程中,该软件将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自动录制成话音文件,并在录制完成后通过与Nb口捕获的话音相比较,按pesq算法给出MOS值。

在初步验证数据的可行性后,我们联合了无线优化中心,安排拨测人员在同时同地用我们设计研发的平台与现行的路测评估系统进行同步MOS值测试,然后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得分的趋势,如图4所示。

曲线的差异性分析:简易路测工具和路测设备在同一时间点和地点所得的MOS值没有完全重合,跟两者的算法差异、设备本身存在的差异有有关。

经过计算可知,两者的相关性为0.865,并且两者得分的趋势较为接近,所以,简易路测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突出优点是:简易路测工具比现行的路测工具成本低,兼容性好,且上下行可以分离,这样更真实地反映网络的质量。

所以,简易路测工具是现行路测的有效补充。

本文结合话音质量感知系统,提出客观标准评估无线网络环境、研究上下行无线网路的指标、研发简易路测工具,结论如下。

(1)尝试用自有标准评估网络:用已有的标准和从话音的角度去建立和完善一个新的评估机制,和现行的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优势互补。

(2)对上下行无线网络的指标进行研究:对上下行的无线网络指标进行基础研究,分析出与现行路测评估机制的差异及优劣。

(3)简易路测工具的研发:通过手机的放音与录音数据,取得上下行的话音数据,可以从语言质量的角度研究上下行的无线环境质量;和现行的测试进行对比,完善MOS的评估机制。

本文的主要成果是建立新的网络评估机制,研究部分替代路测迎接考核的机制;通过简单路测工具的研发,为人工路测提出新的方法与工具。

【相关文献】[1] ITU-T Recommendation G.1011(2010). RefereNce Guide to Quality of ExperieNce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S].[2] 郝益勇.提升移动网络用户体验质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2.[3] 黄志豪,钟其柱,梅艳.基于NB/MC口的语言质量评估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