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答案】 A2、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B3、下列教学目标不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的是()。
A.通过体验实验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快乐B.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C.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答案】 C4、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
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答案】 C5、利用下列数据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B.用溶解度数据推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C.用原子(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D.用C的燃烧热和2CO(g)+O2(g)=2CO2(g)的反应数据,推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答案】 A6、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依次是()。
A.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B.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C.准备实验、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D.熟悉教案、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答案】 B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
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心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答案】 D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03、Na2S0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
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 C4、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5、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合理的是()。
A.向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变橙色,溶液中可能含:Na+、SO42-、Br-、OH-、Ba2+B.在c(H+)=10-14 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Na+、AlO2-、CO32-、SO32-C.某溶液加铝粉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一定含:K+、Na+、H+、SO42-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中一定含:K+、Na+、Ca2+、HCO3-【答案】 B6、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基本观念,但其本质的内涵基本是相同的,下列属于化学基本观念方面的是()。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50题)1、在教学过程中,某化学教师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应使用()。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答案】 B2、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情谊类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技能性知识【答案】 C3、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 C4、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5、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
A.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B.物质的化学变化C.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D.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答案】 B6、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答案】 D7、在教学过程中,某化学教师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应使用()。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答案】 B8、《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四个部分。
A.诊断建议B.实施方法C.实施建议D.教材编写【答案】 C9、根据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实验可以分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D.全部都是【答案】 B10、在教学过程中。
某化学教师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应使用()。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后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铁加入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反应后铁有剩余,则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A. Cu 2+B. Fe 3+C. Fe 2+D. H+正确答案:C,2.(单项选择题)(每题3.00 分) 在下列教学行为中,教师使用教学媒体最佳的一组是()。
① 展示水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② 播放“2007年无锡蓝藻事件”视频③ 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④ 呈现酸雨造成经济损失的数据及空气污染指数的说明和图示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正确答案:A,A. HClB. HAcC. H2SO 4D. HNO 3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常温下,取下列固体10g分别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氧化钙B. 过氧化钠C. 氮化钠D. 无水硫酸铜正确答案:A,5.(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顺反异构的是()。
A. CH3CH =CHCH3B. (CH3) 2B. = CHCH3C. CH2 = CHCH = CH 2D. CH3CH =CHCHO正确答案:B,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
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D. 放鞭炮正确答案:A,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化学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
下列属于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①化学教师②学生③教学内容④教学手段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D,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是某同学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B2、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3、化学变化过程中有的还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紫色B.AgBr固体见光分解后,剩余固体呈银白色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后溶液几乎无色D.紫色石蕊溶液通人SO2,溶液最终变成无色【答案】 C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用氢气与乙烯加成的方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乙烯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发展“乙醇汽油”C.用水可区分苯、溴苯和硝基苯D.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答案】 D5、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
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6、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X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Z与W同主族,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R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W>X>Y>ZB.均能形成氢化物,且R的氢化物最稳定C.最高正价均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R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答案】 D7、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60题)1、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反映化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和核心知识的是()。
A.化学与技术B.实验化学C.化学反应原理D.化学与生活【答案】 C2、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B.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的反应C.感受化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D.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答案】 B3、化学学习活动的定向环节主要是()。
A.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B.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C.得出相应的结论D.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答案】 A4、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评价方式。
活动表现评价应体现()。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答案】 B5、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 A6、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
A.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 B7、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
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 C8、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作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 D9、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醋酸纤维均属于天然纤维,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D.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人造脂肪【答案】 D2、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3、下列关于化学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D4、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指学科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答案】 D5、随着电子的发现,人类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阿伏加德罗D.汤姆生【答案】 D6、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
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 A7、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
A.经历B.讨论C.认同D.形成【答案】 D8、下列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特征的是()。
A.问题情境特征B.思维开放特征C.教师主体特征D.实践探索特征【答案】 C9、化学学科教学要以()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 C10、“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
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 D11、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化学教材不包括()。
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 C2、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B.纸笔总结性测验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3、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 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H2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A5、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答案】 B6、下列属于现代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A.板书B.教科书C.模型D.录像【答案】 D7、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A8、化学课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哪类课程()。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答案】 A9、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
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10、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 B2、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反证B.归纳C.比较D.分析【答案】 C3、在“制取氧气”教学中。
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
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入4、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5、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
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A.实物导入B.旧知导入C.直接导入D.社会导入【答案】 D6、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下列能反映出固态氨属于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A.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B.氨极易溶于水C.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D.氢离子不能单独存在【答案】 A8、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了解探究硫酸强氧化性的方法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 C9、建立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新课程强调的“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B.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获得成功C.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D.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等【答案】 B2、某教师在进行“酸和碱”的课堂知识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3、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D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H=6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c(H+)水电离产生=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使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答案】 C5、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三者均有【答案】 D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⑦B.③④C.②④D.②③【答案】 C7、关于高中化学课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1、化学2和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B.“过程与方法”指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C.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为知识、技能和能力D.高中化学课程中专门设置“实验化学”模块【答案】 D8、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
A.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B.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C.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D.实践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答案】 C9、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遵循的分组原则是()。
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B.组间异质、组内异质C.组间同质、组内同质D.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答案】 A10、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60题)1、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 D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
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 C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答案】 B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关于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答案】 D5、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50题)1、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
A.化学课程目标B.化学教学内容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D.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答案】 A2、化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正确的做法是()。
A.布置超出教学内容的练习题以锻炼解题能力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合的难度C.学生遇到难解答的问题,应该立即将正确答案告知D.全部布置知识记忆性的练习【答案】 B3、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A.液氨气化B.钠与水反应C.碳酸钙分解D.化学键的断裂【答案】 B4、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A5、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
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A.实物导入B.旧知导入C.直接导入D.社会导入【答案】 D6、已知在25℃,101 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A.C8H18(1)+12.5O2(g)=8CO2(g)+9H2O(g)△H=-48.40 kJ·mol-1B.C8H18(1)+12.5O2(g)=8CO2(g)+9H2O(1)△H=-5517.6 kJ·mol-1C.C8H18(1)+12.5O2(g)=8CO2(g)+9H2O(1)△H=+5517.6 kJ·mol-1D.C8H18(1)+12.5O2(g)=8CO2(g)+9H2O(1)△H=-48.40 kJ·mol-1【答案】 B7、在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30题)1、化学教学研究的起点环节是()。
A.选定课题B.查阅文献C.研究设计D.收集资料【答案】 A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性质的修订,突出了化学课程三方面的功能。
以下哪项不是课程性质反映的化学课程功能?()A.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B.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C.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影响D.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答案】 D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
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 A4、高中化学课程中,体现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侧重探究能力和方法培养的是()。
A.实验教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有机化学基础【答案】 A5、某学生在进行“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
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
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一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2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7、下列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2、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楚,并且要对该事实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种方法是()。
A.讲述法B.讲演法C.讲解法D.谈话法【答案】 B3、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升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 C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O2【答案】 A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答案】 B6、络合滴定法用EDTA测定pb2+时,要求pH为5左右,缓冲溶液可以选择()缓冲体系。
A.HAc-NaAcB.六次甲基四胺C.NH3-NI-14ClD.一氯乙酸【答案】 B7、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A卷和B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
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B8、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
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10、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16。
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04。
酸性溶液褪色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答案】 A2、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答案】 C3、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资料,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不属于教材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B.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C.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D.确定教材的教学目标【答案】 D4、学生在对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钠、镁、铝等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这种逻辑思维方法是()。
A.类比B.演绎C.归纳D.分类【答案】 C5、课程改革要求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⑥⑦⑧C.①②④⑥⑦D.③⑤⑥⑦⑧【答案】 C6、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AlCl3溶液中:K+、H+、NO3-、SO42-B.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Cl-C.能使pH试纸呈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I-、SCN-D.Kw/c(OH-)=1×10-12mol/L的无色溶液中:Na+、HCO3-、Cl-、K+【答案】 A7、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 A8、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答案】 B9、下列实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0题)1、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2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综合课程B.研究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答案】 D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 C5、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升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 C6、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 A7、下列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取溴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1-氯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加热反应【答案】 C8、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⑤C.只有②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 D9、上课开始,李老师巧设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以此来导入新课。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 D2、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
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学习内容。
”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B3、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4、各层次教育目标制定的先后顺序应为()。
A.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B.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答案】 C5、下列能反映出固态氨属于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A.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B.氨极易溶于水C.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D.氢离子不能单独存在【答案】 A6、按照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可将探究教学分为()。
A.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B.自主探究和指导探究C.课内探究、课外探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探究D.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答案】 A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 A8、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 A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试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
A.以系统观做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答案】 B2. 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B3. 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
A.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B.教师讲、学生听C.培养学生科学素养D.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答案】 A4. 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B5. 在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B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醋酸纤维均属于天然纤维,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D.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人造脂肪【答案】 D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 D8. 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0题)1、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2、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3、下列说法中,与化学教学理念相符的是()。
A.①②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 B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2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5、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 B6、在“制取氧气”教学中。
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
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7、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答案】 B8、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
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学习内容。
”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B9、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
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B.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C.讲授法就是照本宣科,不再适用于当今化学教学D.讲授法中可以用启发式教学【答案】 C10、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
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 C11、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答案】 B12、下列关于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烷烃和环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均可被卤原子取代B.烷烃和环烷烃均可发生氧化反应C.烷烃和环烷烃均可发生异构化反应D.烷烃和环烷烃均可与HX(X为卤族元素)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答案】 D13、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B.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pH小C.钢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化肥KNO3比NH4NO3营养元素种类多【答案】 C14、一位学生在板演的时候把水的化学式写成了“HO2”,老师评价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知道原子个数比为2:1,只是顺序弄反了,倒过来就可以了。
”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
A.及时性B.客观性C.过程性D.激励性【答案】 D15、中学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增才干,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主要表现的心理特点有()。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 D16、下列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A.苯酚B.甲苯C.硝基苯D.氯苯【答案】 A17、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B.3.2 molC.3.6 molD.2.8 mol【答案】 B18、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
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
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加深,对初中部分知识掌握变好了。
这种迁移现象是()。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 B19、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
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20、在“制取氧气”教学中。
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
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21、根据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实验可以分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D.全部都是【答案】 B22、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C23、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24、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 B25、化学学科教学要以()为本。
A.提高课堂教学质量B.人的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 B26、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答案】 D27、“操作规范,注重示范”这一要求适用于()。
A.演示实验B.学生分组实验C.探究实验D.家庭小实验【答案】 A28、现有三组混合液:①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 B29、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30、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
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 B31、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
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①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②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③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④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只有③④【答案】 C32、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答案】 C33、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34、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35、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Cl-B.一定含有SO42-C.一定没有Al3+D.可能含有CO32-【答案】 B36、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37、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答案】 B38、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答案】 D39、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记住B.解释C.识别D.区分【答案】 D40、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 D大题(共15题)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