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学案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docx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教案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政治:2.1《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与 2.2《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六)课前延伸学案学习目标1、社会公德的含义、特点、内容和作用2、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3、如何树立公德观念?4、职业道德的含义、作用5、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6、为什么、怎样培养职业精神和践行职业道德?知识梳理一、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1、为什么需要公德?2、社会公德的含义3、社会公德的特点4、社会公德的内容5、社会公德的作用(1)社会公德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
(3)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因而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4)一个人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这个人的文明素养,社会成员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1、2、3、4、5、(三)有公德讲文明求和谐1、树立公德观念2、如何树立公德观念?(怎样提高社会公德的水准?或如何树立和遵守社会公德?)(1)(2)(3)二、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一)职业生涯中的道德1、职业道德的含义2、职业道德的形成3、职业道德的作用4、职业道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意义日益凸显(二)各行各业共同的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特征2、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2)(3)(4)(5)(三)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1、培养职业精神的意义(为什么要培养职业精神?)2、职业精神对企业文化发展的意义3、怎样培养职业精神和践行职业道德?(1)(2)(3)(4)课内探究学案合作探究1阅读漫画《有备无“患”》、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有备无“患”材料: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进行关于北京市民社会公德表现的抽样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随地吐痰是北京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在本次调查中,有52.3%的市民几乎每天或者每周能够看到随地吐痰的现象。
社会公德教育教案
社会公德教育教案引言社会公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尊重,培养良好的公共行为惯,并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常见的社会公德规范;3.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公共责任感;4.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公共行为惯。
教学内容1. 社会公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社会公德的概念,并强调其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作用;- 探讨社会公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2. 常见的社会公德规范- 介绍常见的社会公德规范,如尊重他人、关心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 通过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3. 培养道德意识和公共责任感- 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道德与行为的关系,并培养对社会公德的自觉遵守;-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或社区服务,培养公共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 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公共行为惯- 引导学生研究和练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沟通技巧;- 演练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如排队、倡导文明用语等;- 借助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行为规范。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介绍社会公德概念、规范和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考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探索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和不良后果。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公德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培养行为惯。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实际行动,提升公共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评价其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社会公德的文章、讨论社会公德问题等,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社会公德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社会公德一、引言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人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关心公共利益的道德表现。
它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仅对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了解社会公德概念1.社会公德的定义社会公德是指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关心公共利益,具备合理自我约束和积极奉献精神的品质。
2.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 促进和谐发展: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并促进和谐发展。
- 引领未来:秉持社会公德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从善如流、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为未来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三、培养社会公德的教学策略1.示范引导- 老师作为榜样:老师要注重个人言行举止,做学生良好品德的表率。
-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经验感受到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开展主题活动- 社区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博物馆等场所,增强对公共设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 物品布置比赛:在班级内组织物品布置比赛,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情景模拟- 根据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纠纷情况,设计模拟对话或小剧场表演,让学生分析并制定解决办法,增强其公平正义意识。
四、案例分析与课堂实施1.案例分析:街头有垃圾未被清理,请你谈谈自己应该怎么做。
2.教案设计:- 导入:与学生一起观察图片,引导他们讨论街头垃圾未被清理的影响和可能的原因。
- 分析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社会公德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各组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进一步指导。
五、评价与总结1.评价方式-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否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表现,并进行记录。
道德与法治教案:社会公德
道德与法治教案:社会公德一、社会公德的概念及意义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遵守一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和谐发展的美德。
它涵盖了个人、家庭、组织和国家等各方面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尊重和体谅的精神。
社会公德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团结与和谐,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起到推动作用,还能够培养公民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正义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1. 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公德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引导可以提高学生们自觉遵守法制规定,增强正义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塑造良好风尚:通过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传播,可以培养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美好品质和行为的风尚,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具有积极向上价值观的文化氛围。
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遵守社会公德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前提。
只有每个人都以他人利益为重,关心他人需要,才能减少冲突、解决矛盾,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
三、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 学校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启蒙教育、伦理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习惯,并将其落实到校园生活中。
2. 家庭教育:家庭是最早、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场所。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并通过日常行为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行为模范。
3. 社会宣传与媒体引导:各级媒体及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宣传报道正能量的事例、讲述道德模范等方式,引导公众形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风尚。
4. 社会教育培训:开展一系列社会公德主题的培训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文明礼仪知识普及等,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德意义和行为规范的认识。
四、落实社会公德教育需注意的问题1. 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群体和特定环境的需求,设计出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形式,使其能够从中获得实际应用价值。
社会公德教案
社会公德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而社会公德作为一种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社会公德教育是广泛普及社会公德价值观念,弘扬社会公德行为规范,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有序、法治的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于学校来说,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教育目标1.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态度。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尊敬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养成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三、教学内容1.社会公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应遵循的公共行为规范,包括遵纪守法、尊敬他人、有爱心、有责任心、守信用、诚实守信等。
社会公德不仅是人的基本品质,也是国家法制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社会公德的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法制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
社会公德包括遵纪守法、尊敬他人、有爱心、有责任心、守信用、诚实守信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与他人的关系,注重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3.发扬社会公德的方法和途径。
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让自己的行为言表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
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自己的公益意识,养成奉献的习惯。
还可以通过阅读、听讲座、参与社团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社交能力,从而更好的发扬社会公德。
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事例来讨论和分析社会公德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深刻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而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
2.讲解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社会公德的涵义与意义,并进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简化社会公德问题的认知难度。
3.互动式教学法借助课堂讨论、集体研讨、活动实践、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观点,提高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社会公德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社会公德教育教案
社会公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社会公德,认识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社会公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2.文明礼仪与道德行为的培养。
3.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提升。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故事、图片或小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为什么要重视社会公德。
2.讲授社会公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向学生讲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社会公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引用实例、名人事迹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公德的实际意义。
3.培养文明礼仪与道德行为(30分钟)首先,讲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如待人接物、礼貌用语、公共场合的行为等。
然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明礼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其次,引导学生讨论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劳努力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群体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行为准则供学生参考。
4.培养社会责任感(30分钟)向学生讲解社会责任感的定义和内涵,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为他人负责。
通过展示一些与社会公益相关的活动和组织,如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然后,组织学生一起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或者制定个人志愿计划,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
5.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态度。
2.检查学生对于社会公德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3.评估学生在文明礼仪和道德行为上的表现和进步。
4.评估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五、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组织、慈善机构等,进一步了解社会公益活动。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社会公益项目。
社会公德教案
社会公德教案【社会公德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提倡和践行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教案适用于初中语文课堂,可作为活动课或教育实践课使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行为意识;3.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他人、关爱他人;4.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教学内容1.社会公德的定义和内涵;2.社会公德与个人行为的关系;3.社会公德的实践方法及其重要性;4.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5.社会公德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社会公德的典型场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概念讲解:简要介绍社会公德的定义和内涵,阐述社会公德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案例探讨: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中的社会公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社会公德。
4.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制定社会公德实践计划,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为社区清理垃圾、志愿者活动等。
5.课堂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社会公德的内涵和实践方法,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公德。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式:以小组讨论和活动策划为主要评价方式,侧重于学生的思考和实际行动。
2.评价标准:包括参与度、合作效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为教师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反思与完善: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长期坚持社会公德的实践,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素材;2.社会公德相关案例资料;3.小组活动指导书;4.评价表格和记录表。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1.组织参观社区或政府机关,了解相关社会公德实践;2.开展社会公德主题演讲或辩论比赛;3.与社会公德相关的名人故事或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
关于社会公德的教案
关于社会公德的教案重点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课程背景与目的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关乎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具体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增进社会和谐。
二、教学过程1. 引入(15分钟)a. 引出问题:“你认为社会公德是什么?”b. 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探究(30分钟)a. 分小组,让每组学生就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如家庭公德、学校公德、公共场所公德等)。
b. 学生针对自己小组的主题进行整理,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
3. 发现(20分钟)a. 学生逐个报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b.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引导与讲解。
4. 拓展(30分钟)a. 组织学生对社会公德相关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b.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整理出正确的行为规范。
5. 归纳总结(1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b. 教师讲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 作业布置(5分钟)a.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会公德的小议论文,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b. 强调要合理组织文章结构,语言通顺,注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评估,看是否能正确表达社会公德的行为规范。
3. 阅读并评估学生撰写的小议论文,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四、教学延伸1. 邀请社区的相关人员参与课堂教学,分享他们在社区中受到的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和经验。
2. 借助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社会公德相关的短片或纪录片,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公德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社会公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对于某些细节还存在模糊和疏漏的情况。
社会公德教育教案
社会公德教育教案.txt社会公德教育教案一、教案背景社会公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有效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制定本教案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观念,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公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社会公德的定义-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作用2.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关爱环境,保护资源- 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公德心态,助人为乐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的方法-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责任- 引导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培养公德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判断力和公德行为四、教学方法1. 复述法:通过复述梳理知识点,增强记忆;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社会公德展开讨论,促进思考;3. 观察法: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和行为规范,加深对社会公德的理解;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和实践情况;2. 口头评价: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案例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其社会判断力和公德行为。
六、教学资源1. 课本和教辅资料:提供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2. 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实施1.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对社会公德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公德的概念、重要性和基本要求;(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社会公德的具体行为规范;(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公益机构;(5) 总结:总结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2. 教学时间:本教案建议安排2个学时进行教学实施。
八、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学案第3时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程导入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中在其中。
每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希望有个宁静的氛围。
可以说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社会,与公共生活相适应的就是社会公德。
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它调整哪些社会关系,涉及哪些问题?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如何遵守和树立社会公德?探究新知学点1 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特点及作用1 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是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民族的明的“窗口”。
2 社会公德的显著特点社会公德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阶级、阶层、职业,不管年龄、性别、化水平,只要是在公共场所,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
3 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是对公民思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关系极大;是国家民族存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成为衡量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问题研讨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它们覆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特点是相同的?。
例1 社会公德是()①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之一②一个社会明进步的标志之一③集中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④一个社会、民族的明的“窗口”A ①②③B ②③④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等。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学案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学案第3时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程导入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中在其中。
每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希望有个宁静的氛围。
可以说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社会,与公共生活相适应的就是社会公德。
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它调整哪些社会关系,涉及哪些问题?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如何遵守和树立社会公德?探究新知学点1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特点及作用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是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民族的文明的“窗口”。
2社会公德的显著特点社会公德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阶级、阶层、职业,不管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只要是在公共场所,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
3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是对公民思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关系极大;是国家民族存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问题研讨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它们覆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特点是相同的?。
例1社会公德是()①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之一②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③集中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④一个社会、民族的文明的“窗口”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等。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1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人教版2021 思想政治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并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和图片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危害,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能够明辨是非,敢于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合作团就,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绝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能够明辨是非。
最大的问题是,道德只停留在认识层面,在实践上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学生身边随处可见道德问题。
[教学重难点]社会公德的内容和要求[教学准备]1有关社会公德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有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雄厚的经济,有人说是强大的军事,还有人说是发达的科技,等等。
其实我觉得,这些固然重要,但都比不上道德。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道德素质低下的民族,如果拥有的雄厚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和发达的科技,会给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如果我们把经济、军事、科技这些比作0的话,那么道德就是加在0前面的1。
引入康德的名言,“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的思考,就越是对它们充满无限的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把道德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有关于道德的其中一个层面,社会公德的话题。
关于社会公德,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弄清楚3个问题:1、什么是社会公德?2、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3、如何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二、什么是社会公德1社会公德的含义。
首先请看一则材料:歌迷张某每逢周末,都要邀请朋友来家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兴时常大喊大叫。
邻居无法正常休息,多次与他交涉无效,张某认为这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思考: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学生思考回答。
刚刚这则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有关社会公德的例子。
营造和谐社会——社会公德教育教案二
营造和谐社会——社会公德教育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教育教学试验,帮助学生了解公民公德的定义、内涵和实现路径。
2. 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
3. 通过讨论、实践和评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情感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1. 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内涵。
公民公德是指在社会共同生活中,个人应当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而应尽的道德义务。
它包括个人关于国家、公共事务、社会利益等方面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 社会公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社会公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媒体教育等。
具体的教育方法有:(1)演讲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2)角色扮演和实验:帮助学生模拟和体验不同的公民行为和不良后果;(3)案例和问题教育: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和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和研讨问题的背景、原因和解决办法;(4)互动和合作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交流和评估,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意识;(5)社会行动和服务教育: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本课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四个环节:1. 问题引导和讨论环节:老师会提出几个有关社会公德的问题,如“你认为什么是社会公德?”,“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社会公德?”,“我们应该如何纠正社会公德不良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表观点。
2. 角色扮演和实验环节:针对一些典型的社会公德问题,老师会邀请几个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验。
比如针对“乱扔垃圾”的问题,老师会让一个学生扮演为扔垃圾不正确的市民,另一个学生扮演为提醒和引导市民的志愿者,通过实验体验和模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社会公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 互动和合作环节:老师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和合作,讨论和解决一些具体的社会公德问题。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班会教案一:尊重他人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提倡和谐相处。
教学活动1. 展示尊重他人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于尊重的思考和讨论。
2.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尊重行为。
3. 授予尊重他人的奖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给学生发放“尊重他人倡议书”,让他们签名承诺。
教学反思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为中。
班会教案二:守规矩目标培养学生守规矩的意识和行为,提倡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活动1. 介绍不同场景下的守规矩案例,引发学生对守规矩的讨论。
2. 分组进行小游戏,让学生模拟并解决守规矩的情境问题。
3. 观看守规矩的相关影片,加深对于守规矩的理解和认识。
4. 给学生分发“守规矩小贴士”,提醒他们在生活中守规矩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游戏和影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守规矩的认知,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班会教案三:关爱环境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和行动,提倡保护环境。
教学活动1. 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展示环境破坏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2.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主题的手抄报或画画比赛。
3. 进行班级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垃圾、种植绿植等。
4. 给学生分发“关爱环境行动计划”,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
教学反思通过实际行动和讨论,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的行动力。
以上是关于“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的三篇教案内容,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观念,促进和谐与进步。
社会公德教案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公民
社会公德教案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公民社会公德教案: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公民引言: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以争做一名文明公民。
社会公德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涉及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基本互动与尊重。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助力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文明公民。
一、社会公德的概念及重要性(300字)社会公德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公共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是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的尊重。
遵守社会公德不仅体现了个体的道德素质,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
二、社会公德的内涵及具体要求(400字)1. 爱国守法:作为一名文明公民,应热爱自己的国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做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个人隐私,不干涉他人的生活和自由。
对待老师、父母、长者和他人要有礼貌,关心帮助他人。
3. 社会秩序:在公共场合保持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场所规定,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擅闯禁区。
4. 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卫生等。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习惯(500字)1. 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意识,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
2. 学校教育: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行为,组织道德教育讲座、演讲比赛、社区实践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环境保护行动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4. 课堂教学:教师要将社会公德融入各学科教学中,通过案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5. 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则,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友好相处,守护社会公德。
教案:社会公德(一)
教案:社会公德(一)教案:社会公德一、引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除了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外,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社会公德。
那么,什么是社会公德呢?社会公德指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道德风尚、遵守社会惯例、尊重公共秩序等等。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权益,而形成一种负面的社会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落实社会公德,建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二、主体1. 让学生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通过讲解社会公德的含义,我们可以以事例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一旦违反社会公德,就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损害他人的权益。
例如,随地乱扔垃圾,会影响环境卫生,破坏美丽城市;跳广场舞、大声喧哗等行为也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让学生认识到一旦违反社会公德,就会因为失去了信任和尊重,受到谴责和惩罚,给自己带来未来的不利影响等。
2. 让学生知道如何落实社会公德在认识社会公德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教育学生如何落实社会公德。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①启发学生树立尊重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感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社会,懂得尊重社会和爱护社会。
②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告诉学生要遵守法律,不能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提醒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树立法律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落实它。
③教育学生尊重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社会公德的体现,公共区域的卫生、文明是最基本的公共秩序。
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保持秩序,提高社会素养。
④让学生了解公民义务和权利:公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民应尽一定的义务。
例如,遵守法律,服务大众,如果家长有权利,但权利也受制于法律;如果学生有义务,但义务也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三、总结通过对社会公德这一主题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社会公德,懂得如何落实社会公德,从而培养出文明守法的公民意识,将厚重、高妙、圆满的教育塑造成为一名成功的小学教师。
小学三年级社会公德教学案
小学三年级社会公德教学案【小学三年级社会公德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行为习惯;3. 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公德活动。
二、教学重点:1. 社会公德的概念理解;2. 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3.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守信用、公平正义等方面内容。
2.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它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等。
3. 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1) 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隐私、劳动成果等,不侵犯他人权益。
(2) 关心他人:要积极关心、帮助他人,体贴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 守信用: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4) 公平正义:要公正待人,不偏袒,不歧视他人。
(5) 文明礼貌: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四、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社会公德的场景图片,引发学生对社会公德的思考和讨论。
2.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生动的故事情节,详细解释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4. 案例分析:通过给出一些具体情境,让学生分析判断其中的社会公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社会公德的要点,加深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公德要求。
2. 书面作业:布置学生书面作业,要求他们描述一次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经历,并说明其重要性。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评估他们在模拟情境中的社会公德表现。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走访家中长辈,询问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社会公德是什么,并写下他们的回答。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教案:学习社会公德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教案:学习社会公德第一级标题:引言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人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社会公德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公德行为。
第二级标题:学习目标1. 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内涵。
2. 理解公德心的重要性,培养乐于助人的态度。
3. 掌握简单的社会公德知识和行为,如排队、礼貌用语等。
4. 能够运用社会公德行为规范,促进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二级标题:学习内容及教学过程一、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内涵(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他们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3. 教师点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出社会公德的定义和内涵。
引导学生明确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保护环境等。
二、公德心的重要性与培养(30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案例,引发对公德心的思考。
2. 班级讨论:激发学生对公德心的认识,讨论公德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公德心。
3. 教师点评与解答: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解答,强调公德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鼓励学生多关注他人需要,乐于助人。
三、学习社会公德知识与行为(40分钟)1. 案例分析:给学生呈现一些常见的社会公德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社会公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3. 全班分享: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运用社会公德行为规范(30分钟)1.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小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运用社会公德行为规范。
2. 车站模拟训练:设置一个“车站”,学生轮流扮演乘客和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排队、购票等过程,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学案第3时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程导入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中在其中。
每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希望有个宁静的氛围。
可以说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社会,与公共生活相适应的就是社会公德。
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它调整哪些社会关系,涉及哪些问题?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如何遵守和树立社会公德?探究新知学点1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特点及作用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是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民族的文明的“窗口” 。
2 社会公德的显著特点社会公德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阶级、阶层、职业,不管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只要是在公共场所,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
3 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是对公民思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关系极大;是国家民族存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问题研讨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它们覆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特点是相同的?o例 1 社会公德是()①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之一②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③集中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④一个社会、民族的文明的“窗口”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等。
①②③④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公德的含义、特点、存在领域,都符合题意。
答案D解题规律解题过程中,一要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二要准确地理解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例 2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在于()①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②它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心愿、共同需要③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好坏④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环境的好坏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主要作用。
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社会公德又会影响社会的风气、,社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公德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
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D 学点2我们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从我国实际出发,吸收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把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美德的继承。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包含对他人的关爱。
这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
(3)爱护公物。
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
(4)保护环境。
我国把保护环境确定为社会公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例 3 在人与人交往中,语言文明,“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不离口,不骂人,不讲粗话。
这说明文明礼貌)①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②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③影响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④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侧重考查文明礼貌的相关知识。
①②③④均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美德的继承。
故选D项。
答案D学点3养成良好社会公德的途径和方法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社会公德调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尊重社会公德,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2 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
奉献爱心,遵守公德,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 遵守公德,人人有责。
每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的状况。
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待于每个公民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
例 4 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以外的突发事故,例如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空难、海难,会有不少遇难者急需救助,有的人还会突发疾病,急需救助,等等。
这说明公民应当树立的公德观念是()①充满爱心②助人为乐③克服私心④设立慈善基金会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①②③符合题目要求,④非公民个人行为,故选A。
答案A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正确理解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区别与联系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所谓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其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社会集团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也是评价社会成员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与尺度。
家庭美德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识指导下,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美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特定职业的社会成员在特殊的职业关系中,在长期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 联系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者都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都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例下列关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②三者的主要内容不同③三者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④三者的特点完全相同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家庭道德、家庭美德关系。
经过比较分析,不难选出选A。
答案A二、思维诊断社会公德区别于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在于具有民族的传统性。
每个民族由于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由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因此社会公德具有民族的传统的特点。
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社会公德,对其他民族不一定适用。
但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也都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
社会公德,一般说来,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具有全民性质,这是社会公德区别于其他道德的显著特点。
2 社会公德规范的形成非常复杂。
社会公德起着调节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一般关系作用。
公共日常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它的准则也大都是规定明确,简单易行,易为大众所接受和遵守的。
3 社会公德侧重道德的教化,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社会公德逐渐变为一种风尚习惯,为人们所自觉遵守。
但总有少数人不遵守它,破坏了社会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
每个社会都会采取一些行政措施迫使那些不自觉的人来遵守。
维护社会公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一定的行政手段,应当两者相结合。
例 6 社会公德的特点是(①全民性②一定的强制性③简单易行④民族的传统性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特点,经过比较分析,可选D。
答案D时作业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重要内容的,鼓励人们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A社会公德B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D公民道德2.社会公德是 ___________ 在社会交往和_____________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家庭成员家庭生活B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全体公民公共生活D 邻里之间社区生活3.社会公德的内容涉及()①公共秩序②公共卫生③公共环境④公共设施A.①B.①②.①②③D.①②③④4.在我们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基本规范中,既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的是()①文明礼貌②助人为乐③爱护公物④保护环境⑤遵纪守法A.②③④⑤B①④⑤.①⑤D.⑤一个时期以来,“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屡建全国各景点。
长城更是深受其害。
XX年11月4日,中国长城学会和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为长城“整容”的活动,向社会征集去除长城墙体字迹的方案。
回答〜6题。
.在旅游景点景物上乱刻乱画等不道德行为的存在,从反面警示我们()①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素养②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③爱护公物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下降A①②③B①②④②③④为长城“整容”的活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在提出各种“整容”方案的同时,纷纷强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保护长城的问题,最重要的是()A.运用法律手段严惩乱刻乱画者B.设立“涂鸦板”,供游客刻字、留言.采用高科技手段,如设置摄像头全程监控D.提高人们社会公德素养和文明游览、爱护文物的意识7.社会公德的特点有()①基础性②专业性③全民性④强制性⑤一定的强制性A.①②③B.①③⑤.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8为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从XX年12月3日起,中央电视台联合央视国际和新浪网发起了“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活动。
根据投票结果,排出了十种“最缺乏公德的行为”。
依次是:向窗外扔污物;上公共汽车不排队,一拥而上;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行人翻栏杆、随意穿行马路;下雨天开车溅湿行人;公交车上,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传播垃圾电子邮、手机短信;看电影、演出时,大声说话、喧哗、到处走动;在街上乱吐口香糖。
2月7日至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30分》中开设子栏目《公德镜》,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用镜头记录生动鲜活的缺乏公德行为和清新怡人的文明新风。
(1)结合材料,根据你的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或现象?在自己日常言行中,存在哪些有背社会公德的现象?(请列举)(2)中央电视台开展“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活动和开播《公德镜》的意义何在?(3)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强社会公德修养,成为一个有公德的文明人?答案点拨问题研讨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中需要全民共同遵守的道德,社会道德的这种公共性是其他道德不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