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鲜大炜-10页文档资料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鲜大炜-10页word资料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进入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革命性的重大科学突破不断涌现的新时代。
农业作为一个最古老、最基础的产业,在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农业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也将发生质的改变。
信息传播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传播信息的最重要媒介,互联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由于网络根本地改变了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把人类带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传播是信息的基础,而沟通信息是传播是关键,可以说,传播与沟通是相互相成的。
一.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1.1 精细农业1.1.1 精细农业的概念精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
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1.1.2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以田块生产为基础,把田块看作是作物均匀生长的地块进行统一的管理。
但实际上,在同一田块内,土壤类型、肥力、苗情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对作物栽培实施定位管理,按需变量投入。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即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的大量时空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指导农田管理,促进田块内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1.1.3 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持体系1.1.3.1 3S技术。
3S 技术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称。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利用GPS定位引导定量获取农田内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信息;RS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GIS 是一个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在GIS中利用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生成差异性信息分布图,通过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原因,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决策方案,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农田定位作业。
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篇
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精选2篇(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作用,它能够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通过对农田、气象、水资源、作物生长等多种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农业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需求和问题,从而科学地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决策。
在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控等环节,农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全方位地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其次,农业信息化能够加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实现设备的智能联动和自动化作业。
例如,在农用机械方面,可以通过GPS导航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精确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再次,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民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通过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农民可以及时获得农业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同时,农业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提供农业管理的各类工具和方法,帮助农民做好农业生产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最后,农业信息化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农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溯源追踪、品质监测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的深加工,推动农业从简单的粗放型生产向高效的集约型生产转变。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农业信息化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精选2篇(二)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在学习过程中有以下体会和心得。
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传统农业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改变。
从农业机械化到现在的数字化农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例如,无人机技术能够对大面积的农田进行高精度的巡航,及时发现并定位病虫害或灾害,并提供应对方案。
此外,传感器技术也可以对土地和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做到精准浇水和施肥,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在农产品的生产链上,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确保每一批农产品的来源和品质可靠。
此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农产品的影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最后,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水平。
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市场和需求,调整种植和销售计划,提高生产和效益。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生产变得更为智能化、可持续化和保障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将会更加快速和高效。
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发展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发展中的应用概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此篇文章将介绍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智能化管理的一项新技术,其包括传感器、智能装备、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
农业物联网可以监测农田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各种环境因素,实时了解农田情况,发现农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航拍技术航拍技术是通过航拍无人机对农田进行精准监测的技术。
航拍技术可以实时高清、高精度的获得农田的各种信息,如植被状况、劳力状况等。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农田的智能预警和精准施肥,帮助种植户实现精细化经营。
精准气象服务气象数据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农业管理者通过获取气象信息进行决策将事半功倍。
精准气象服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能够对未来的气象变化进行预测,使农业管理者及时掌握气象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调配。
微信公众号现在农民越来越喜欢在微信公众号上寻找农业信息,各种地方、各个领域的农民都可以在公众号上互相交流、分享农业生产经验,农技人员也通过公众号向用户提供各种农业技术方案和意见建议。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了农业管理者及农业生产者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
电商平台随着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产品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电商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便捷的渠道。
农民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更加直接地与消费者联系,消费者也可以在平台上直接购买优质的农产品,从而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多的效益。
结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在信息时代,了解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农业管理中,可以使农业更加科学、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为人类提供更加优质的谷物和产品。
农业信息技术在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在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中的作用农业信息技术在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在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信息技术在农田管理、种植技术、养殖业、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在农田管理方面,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土壤分析、作物适应性评估和灌溉管理等工作。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湿度和pH值等信息,以便精确施肥和灌溉,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此外,农民还可以借助农业信息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评估,合理规划农田的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种植技术方面,农业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精准的种植指导和农事管理。
通过农业气象站和气象预测模型,农民可以获取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信息,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和农事活动,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此外,农业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建议,帮助农民及时发现和处理作物病虫害问题,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在养殖业方面,农业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细化养殖管理。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养殖场的环境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动物行为等信息,及时调整饲养条件和管理措施,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此外,农业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动物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控制方案,帮助农民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农业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和农产品追溯系统。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应用程序,农民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策略,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农业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记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农业中的应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生产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活。
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为传统,人工操作和自然生长的模式主导,农民的农业生产知识和信息交流较为有限。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工具,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定义,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农业中的应用和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定义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互联网、传感器、无线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所有环节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集成化管理。
它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精准的生产管理、高效的资源利用等,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二、(一)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是农业信息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智慧农业以数据驱动,采用自动、智能的设备和系统,整合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可持续、高效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在生产农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精准化管理、精细化生产、自动化操作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远程监测和控制技术远程监测和控制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远程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形成信息化指令传送到农业生产现场,通过执行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
远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应用广泛,可以实现对种植、灌溉、农机作业、温度、湿度、气象等多个方面的监测和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力投入和资源浪费。
(三)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指根据土地特性、植物根系生长、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农业生产环节的特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喷施等,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精准农业在生产农业中的应用,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不断加深。
在农业领域,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为农业生产和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它们对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影响。
一、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对农业进行全过程管理和优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它涵盖了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物联网等多个技术领域。
智能农业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智能农业的实现需要国家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多方面的努力。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企业可以投入技术和人力资源等。
同时,智能农业也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只有依靠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才能实现最终的效果。
二、农业物联网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物品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一种技术。
在农业领域中,农业物联网可以将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等技术应用于灌溉、喷雾、施肥等作业中,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的农业管理。
农业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可以用于感知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土壤湿度、温度等关键参数,并将其实时传送至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农业管理的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这种实时监测和控制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减少浪费和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指根据土地条件、气候环境、农作物生长状态等因素,制定精准化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管理策略的一种农业管理方法。
精准农业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准农业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例如,根据土壤分析和气象数据分析,可以确定最适宜的农作物种植时间、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等决策。
通过较为精确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管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资源和成本的消耗。
四、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是指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其业务中。
农业作为传统的产业,也在逐步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农作物和疾病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重点分析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章: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情况2.1 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传统上,农业生产大多靠人工完成,而现在人们开始使用无人机来完成一些农业生产任务。
无人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为农民搜集大量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云端。
这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其农作物和土地质量,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农业生产。
2.2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农民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其农业生产。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农民确定最佳播种日期、种植模式和肥料用量,从而使农业生产更高效。
2.3 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其农业生产和贸易。
例如,农民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跟踪其农产品的来源和质量,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以供顾客查询。
这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章: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趋势3.1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是未来农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其农业生产,例如选择更优质的干旱抗性作物,优化灌溉系统等。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准农业,以更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
3.2 无人机在农业中的进一步应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可能开始使用无人机和其他无人驾驶机器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任务。
例如,无人驾驶收割机可以快速地完成大量作物的收割和处理工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3 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拓展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管理其农业生产和供应链。
农业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农业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水分含量、温度、光照等情况,提供科学化的农事决策支持。
通过传感器网络、遥感技术等手段,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及时预警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帮助农民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优质农业服务,比如智能农事管理系统、作物品种选育系统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
此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及时追踪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信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信任。
农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发展。
通过建立数字农业信息系统,实现农田、水利、农田生产等资源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和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操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农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深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希望农民和农业生产者能够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工具。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农业信息化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信息化可以分为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业智能化和农业物联网三个阶段。
1.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中,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种植管理、农产品销售等。
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农民可以更好地掌握土壤肥力、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信息,从而合理安排种植计划,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农业智能化农业智能化是指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控制农业生产过程。
如智能化温室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
农业智能化不仅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是指通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作业。
如通过气象传感器采集气象数据,并通过云计算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农民可以及时调整种植计划。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农田资源管理,包括土壤肥力、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等。
通过远程监测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农民可以了解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合理安排田间施肥和灌溉,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预测气温、降雨和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帮助农民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2.农业生产管理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农业生产管理的支持,包括农作物种植计划、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和收获等。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农业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与管理中,通过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农业数据,实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农业信息化技术包括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的技术。
第三章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的监测和控制。
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产进行精准管理,包括病虫害预警、施肥和灌溉的智能化决策等。
第四章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畜禽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的自动调控。
同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科学化饲养提供支持。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识别和预防畜禽疾病,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第五章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支持。
通过农产品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信息追踪,保证农产品质量可溯源。
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农产品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农药残留检测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水平。
第六章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精准扶贫中的应用农业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创新方式,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精准扶贫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扶贫政策的精确性和效果。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提前获取到天气预报和气候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天气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旱涝灾害、高温低温等极端天气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借助信息技术,农民可以通过气象数据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趋势,并根据天气情况来决定何时种植、何时浇水、何时收割等。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天气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另一个应用是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利用GPS、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按照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对农田进行差异化管理的方法。
通过使用传感器等设备,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温度、养分含量等指标,并将这些数据上传到云平台上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为每个具体区域提供量身定制的施肥、灌溉等管理方案,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在农产品的溯源和质量检测上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条码、RFID等技术,可以对每个农产品进行唯一的标识,记录种植、施肥、灌溉等全过程的数据。
消费者通过扫描条码或RFID标签,可以查询到该产品的生产地、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信息,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农产品的质量检测。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外观、重量、质量等方面的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
通过互联网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销售,消除中间环节,提高销售效率。
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冷链物流的温度、湿度等指标,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在运输过程中得到保证。
这样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新鲜安全的农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总之,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的持续壮大,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
从智能化农机设备、农业生产大数据分析到电商平台,信息技术正在为农业带来全新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
一、智能化农机设备的应用智能化农机设备是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对农田、农作物等进行智能调配、控制的设备。
智能化农机设备的出现,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机设备,实现了对农机的精细化管理和作业自动化控制。
同时,智能化农机设备还可以根据农田的土壤情况、气象条件等进行智能性决策,更好地为农民提供高效的农业生产服务。
二、农业生产大数据分析随着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大量农业数据被不断积累。
农业生产大数据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以及精细化的农业管理方案。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让平台具有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在作物生长和病虫害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农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获取全面的作物生长数据和病虫害信息,并且可以将数据于时常更新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形成更准确的生产指导。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病虫害预测和应对方案,也可以准确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时间以及防治方案,从而更加科学地为农民提供农业指导服务。
三、电商平台电商平台作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又一应用,是极大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合法化,透明化程度。
在电商平台的帮助下,农产品得以迅速地走向市场,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同时,电商平台也大大降低了传统销售渠道上的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利润。
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商平台的价值,国家政策鼓励一些地方政府构建当地自有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便于农民及时获得市场信息,丰富潜在客户资源,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无论是智能化农机设备、农业生产大数据分析,还是电商平台,无不在推动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信息化如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信息化如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各个领域,农业也不例外。
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着关键作用。
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精准的决策支持。
过去,农民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决策,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而现在,通过农业信息化手段,如农业大数据分析和精准农业技术,农民可以获取大量关于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状况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肥力和病虫害情况。
基于这些准确的数据,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地决定种植的作物品种、播种时间、施肥量和灌溉频率等,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的农业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例如,智能温室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为农作物创造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自动化的灌溉和施肥设备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精确地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
此外,智能化的养殖系统可以实现对牲畜的自动喂食、饮水和环境控制,提高养殖的效率和效益。
农业信息化还加强了农业产业链的协同与整合。
在传统农业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往往相互脱节,信息流通不畅,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信息透明化。
生产者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减少盲目生产。
消费者则可以通过追溯系统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增强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同时,信息化也促进了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农业信息化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创新。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让农业技术知识能够更加便捷地传递到农民手中。
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领域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规模化、精细化、智能化。
一、智能化农业智能化农业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科技创新模式。
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田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精细、高效。
此外,智能化农业还包括农机智能化和农机器人等技术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过程。
二、数字化种植数字化种植主要由农业大数据平台、移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组成,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收集、储存、分析农业数据,并通过移动终端实时监测农田环境,通过传感器网络进行精准的农资施用,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高效化、科学化。
数字化种植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通过精准的施肥和水分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三、现代化农业物流现代化农业物流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分销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现代化农业物流具有快速、精准、安全等特点,可以使农产品更快速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保持新鲜度和品质,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现代化农业物流还包括冷链物流、标准化物流等服务,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农村电商农村电商主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将农产品和农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管理,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电商不仅是一种销售模式,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以同时解决农产品销售、农村物流、产业扶贫等多个问题。
由于农村电商可以将电商平台上的商品直接销售到城市,减少中间环节,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减少贫困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升级。
总之,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农业领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机械化操作、智能化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进行探讨。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20世纪70年代。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种智能化设备已经应用于各种农业场合。
如智能化播种机、智能化收获机等。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但其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在农村地区,还需解决机械化经营难题。
这其中包括如何保障机械行驶条件、机械运转性能以及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因此,智能化设备在农村地区的使用和普及,需要我们重视和研究。
二、智能化设备在农业中的应用对于智能化设备在农业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智能化种植设备、智能化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以及智能化收获设备。
智能化种植设备是指集种植、施肥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设备。
智能化种植设备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等优点,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特别是在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智能化种植设备优势更为明显。
如通过植保机器人的使用,在产生灾害和有害生物的情况下,可以在线巡查并进行灭虫工作。
智能化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是一种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作物需求量自主化调配水作业量。
通过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可以减轻农民的工作负担,提高水利资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收获设备是一种能够自主完成收割、打捆等工作的设备。
该设备能够根据作物成熟度自动采收,从而实现收获工作的自动化。
通过智能化收获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的收割效率和质量。
三、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互联网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中,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智能化管理以及在线销售等功能。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作用Word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作用自毕业后我一直不在基层政府从事农村工作,更深刻的了解到信息技术对农业的重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作制度的复杂性及农业的风险性与日俱增。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对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收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技术。
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去,能够保证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农业信息的发展新动态,不断开辟新型的农业市场,使农业产品能够更好地走出去,加大对市场价格的关注力度,使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能够不断进行提升。
这对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就导致了一种迫切的需求,即如何改进农业信息的管理、加工,使其结果有助于农民的决策。
信息技术的农业应用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
精确农作(业)是信息高科技应用于农业、同种植业领域现存的若干技术组合而形成的、代表了农业发展方向的一项新技术。
多方位的信息技术结合只有政府提供的信息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自己应该找到更多的信息传播途径,整合更多的资源,农民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更上一个台阶,系统性的建设有效的发展战略,将思想素质建设与信息技术能够不断进行提升,将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用长远的眼光进行系统性的创新研究,使信息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传到农民那里,使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农业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发现更多的商机和种植技术信息。
农村建设包含四个重要环节:为农民提供可接入互联网的电脑终端设备,提供宽带网络连接,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和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为农民学习使用电脑提供培训。
中国有8亿农民,农村信息化需求是现实的、迫切的。
农村人口密度低,尤其是边远农村,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中国移动“村村通工程”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也为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设了“信息公路”。
‘电脑下乡’的政府补贴可以让更多的农民用上电脑,但这还远远不够。
信息化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信息化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当今时代,信息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各个领域,农业也不例外。
信息化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信息化使得农业生产的规划和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过去,农民在决定种植何种作物、何时播种、施肥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往往凭借经验和直觉。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如今,通过信息化手段,农民可以获取大量的气象、土壤、市场等信息。
例如,精准的气象预报能够帮助农民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减少灾害损失。
土壤检测数据能让农民了解土地的肥力状况,从而精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市场信息的及时掌握则有助于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盲目生产导致的滞销问题。
信息化还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管理。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资源之一,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借助信息化技术,如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进行灌溉,实现精准用水,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农资管理方面,信息化系统可以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库存、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农资的合理配置和及时补充,避免因农资短缺或积压而影响生产。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也因信息化而变得更加高效。
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的应用,让农民能够实时监测农田的环境参数、作物生长状况。
比如,通过安装在田间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农民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远程监控技术还让农民能够在手机或电脑上随时随地查看农田情况,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另外,信息化推动了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
自动驾驶的拖拉机、收割机等智能农机能够按照预设的路线精准作业,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操作的误差。
同时,这些智能农机还能够将作业数据上传到云端,为后续的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行业也开始逐步引入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农业生产已经不是简单的靠手工劳动完成的了,而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过程。
例如,在果蔬种植中,可以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对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种植的生产力和生产质量。
在乳制品加工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实时监测乳制品的温度、酸度等数据,保证加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数字化管理与营销数字化管理和营销也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重点。
随着手机智能化技术的逐渐普及,许多农户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了解市场动态、了解客户需求,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和品质。
例如,在销售方面,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在地理位置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农产品的销售率。
同时,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价格,实现最大化的盈利。
三、云计算应用云计算技术也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林牧渔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这一领域的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资源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
因此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云计算技术,农业相关企业可以将数据存储和处理放在云端服务器上,极大地降低了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成本。
而且,云计算也提供了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等优良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企业的效益。
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关注和探索。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去中心化、可追溯和可信任,让其可以应用于农业食品安全领域,实现粮食加工的全程跟踪和质量控制。
通过区块链技术,粮食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可以得到全面的记录和跟踪,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了解到粮食的来源、生产情况以及质量标准,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成本高:农业信息化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开发和后期维护等。
技术普及率低: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较低,很多农民缺乏使用该技术的意 识和能力。
数据安全风险:农业信息化技术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和 隐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 互操作性较差。
精准农业服务:利用信息化手 段提供农业服务,提高农业生
产效益
无人机:用于农田巡查、监测作物生长情况 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进行精准灌溉 智能温室: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调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业机器人:从事种植、采摘、修剪等农业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
定义:农业物联网 是指通过各种信息 传感器实时采集农 业生产现场的环境 参数,实现对农业 生产环境的智能感 知和预警
添加标题
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提 供实时的气象、病虫害等信息,帮助农民提前预警和 防范风险,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信息化技术可 以帮助农民更精准地利用土地、水源等 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减少人力成本,降 低生产成本。
益
汇报人:XXX
制定农业信息化技 术的推广政策,明 确推广目标和措施
增加对农业信息化 技术研发和推广的 资金投入,提高技 术水平和应用效果
建立农业信息化技 术推广的专项资金 ,鼓励企业和社会 资本投入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农业信息化 技术推广成本
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农业信息 化技术研发水
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进入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革命性的重大科学突破不断涌现的新时代。
农业作为一个最古老、最基础的产业,在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农业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也将发生质的改变。
信息传播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传播信息的最重要媒介,互联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由于网络根本地改变了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把人类带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传播是信息的基础,而沟通信息是传播是关键,可以说,传播与沟通是相互相成的。
一.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1.1 精细农业1.1.1 精细农业的概念精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
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1.1.2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以田块生产为基础,把田块看作是作物均匀生长的地块进行统一的管理。
但实际上,在同一田块内,土壤类型、肥力、苗情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对作物栽培实施定位管理,按需变量投入。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即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的大量时空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指导农田管理,促进田块内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1.1.3 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持体系1.1.3.1 3S技术。
3S 技术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称。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利用GPS定位引导定量获取农田内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信息;RS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GIS 是一个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在GIS中利用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生成差异性信息分布图,通过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原因,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决策方案,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农田定位作业。
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
三者有机结合集成了空间、电子、计算机、数据库、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和地球科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成就,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
1.1.3.2 DSS(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DSS 实现了由计算机自动组织和协调多模型的运行以及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取与处理,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能力。
决策支持系统包括模型库、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等。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被引入决策支持系统,使系统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提高。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中,DSS根据作物生长、作物栽培、经济分析、空间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分析、趋势分析以及预测分析等模型,综合土壤、气候、资源、农用物资及作物生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决策,结合农业专家知识,对不同的决策目标分别给出最优方案,以指导田间操作。
1.1.3.3计算机分类处理技术。
计算机分类处理是从遥感影像上提取地类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传统的分类方法只考虑地物的光谱特性,采用影像元进行逐点分类的方法,它没有利用光谱以外的其他辅助信息,因而分类精度不高。
就植被类型而言,其分布常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合理利用地形等辅助信息参与影像的分类或利用这些信息对影像的分类结果作后处理,能达到提高分类精度的目的。
1.1.3.4获取机械产量计量与产量分布图生成技术。
获取农作物小区产量信息,建立小区产量空间分布图,是实施“精细农业”的起点,是实现作物生产过程中科学调控投入和制定管理决策措施的基础。
1.1.3.5农田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农田信息采集与处理是实施“精细农业”实践的基础工作,是农田GIS和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和参数,它还是智能化农机具行为的基本依据。
1.1.3.6系统集成技术。
上述这些技术共同协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
系统集成技术,就是要解决各子系统间的接口设计,数据格式、通信协议标准化等问题。
1.1.3.7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持体系主要数据输入GIS结合事先储存在GIS中定期输入的或持久性数据,专家系统及其他决策支持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做出适当的农业作业决策,再通过作业者或农业机器携带的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变量执行设备,实现对作物的变量投入或操作调整。
通过“3S”自动地监看电脑卫星图像资料,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依据田间每一操作单元(位点)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1.2 农业专家系统1.2.1 农业专家系统综合了大量农业专家的经验,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生产技术综合集成起来,经过智能化的、综合性的信息决策处理,能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给出最佳的农业生产管理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和决策服务。
1.3 农业信息网络技术1.3.1 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利用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实施信息农业的应用平台和服务体系,一般包括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管理、农业系统监测评估、农业区划与管理决策、农业电子商务等应用系统。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农业发展动态;二是有利于农业工作者工作手段的改善,共享农业信息资源,协同攻关;三是有利于实现农业系统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农业成果推广系统,缩短农业技术的推广周期;五是有利于建立农业信息市场,实现网上交易。
1.4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1.4.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收集和加工系统管理过程中有关信息,为管理决策过程提供帮助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我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和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已得到了开发利用。
如研制了作物产量气候的统计模拟模型,成功地开发作物产量气候分析预报系统AP- CS;中科院研究的多媒体小麦生产管理系统和棉花生产管理模拟系统,有效地将播种期、密度、施肥量和化学调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提供高产优质棉花栽培优化方案。
将来,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应在引进人工智能技术、采用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2.1信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生产主体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和信息服务功能,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加快我省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切实搞好信息服务,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生产市场适销对路产品、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2.2 市场信息是连接科技与农业的桥梁。
一般来说,一项系统和完整的农技推广活动由主体、客体、和主客体间的传导机制及环境等几部分组成。
主体是农技推广活动的实施者,客体是农技推广服务的对象、内容。
传导机制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手段和方式方法,环境是主客体之外自然、社会、经济等其它因素。
农技推广过程是主体与客体通过传导机制紧密联系,同时受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过程。
2.3信息技术有利于推广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农技推广体系人创新要符合新阶段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有利于为农业服务,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全方位优质服务的需要,真正实现推广主体的多元化。
创新了机制,农业技术创新会给农民、消费者和农业要素带来新的收入流,在创新技术的早期使用者具有获得超额利润的激励,所以当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时,农民就会通过引进新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随着新技术的扩散和随之而来的产品供给的增加,又会导致价格下降和超额利润的消失。
为避免损失,后来者就会被迫采用更新技术。
因此,要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创新,使农民得到新收入流分配的有效激励,对农业生产创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3.1信息技术在农业研究及技术推广中应用。
我国已建成农业科研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ARICMS),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库,中国农业研究项目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络中心”已建成,并与农业部、国家科委、国际信息网联网,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及其推广事业的发展,使各级领导、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水平及趋势,掌握科研课题的设置及进展,了解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为研究项目的立题、合作提供极为有效的手段,也使农民很容易得到他们需要的科技信息、致富信息。
3.2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农业各生产要素的信息,如自然资源信息、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无论是对决策者还是对广大农户都是极为重要的。
及时、准确、可靠、全面的信息是经营管理的根本依据。
上至农业决策者下到农民,因信息不灵而作出不正确的决策,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如山东苹果发展,因发展面积过大、发展品种不对路而积压滞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而有必要建成完备的农业宏观决策信息咨询系统及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3.3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避灾中的应用。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各种灾害如气象、洪涝、海洋、地质、地震、农林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信息是防灾、减灾、救灾、避灾的关键,由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实现灾前预警、灾情监控、灾后评估。
1998年夏天长江防洪就是成功应用信息技术的范例,它应用了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日本GMS静止卫星,90年代最先进的加拿大Radarsat微波遥感卫星及我国遥感飞机等遥感平台采集遥感数据,经高速计算机数据处理,对洪灾做出了准确预测预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地预测出洪水可淹没的地物类型及高度,为防洪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我国战胜这一历史罕见的洪灾立下了特殊功劳。
四、深化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4.1注重传播主体的效果。
传播一项农业技术时,受众在通过一定渠道得到该技术的的信息并达到初步认知阶段后要使他们作出使用该项技术的决策更为困难,必须通过面对面传播即人际传播,才能使他们逐渐消除对新技术的疑惑,从而接受这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