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唠叨来临时——心理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的唠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关爱和关心。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父母的想法和需求。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培养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父母的唠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会与父母沟通。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父母的唠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案例和讨论问题。

2. 学生准备关于自己与父母沟通的经历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父母唠叨的思考。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主人公面对父母唠叨的心态和做法。

3. 经验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沟通的经历和感受。

4. 沟通技巧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倾听、理解、表达的沟通技巧。

5.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践所学沟通技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制定一个与父母沟通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与父母运用所学沟通技巧进行交流,记录交流过程中的感悟。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情感共鸣——理解父母的唠叨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关爱和关心。

方法:通过观看亲子关系短视频,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和爱意。

2. 活动二:互动交流——学会有效沟通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父母的想法和需求。

方法:开展小组讨论,分享与父母沟通的成功经验,互相学习。

3. 活动三:情景模拟——化解亲子冲突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方法:模拟亲子冲突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实践沟通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学生沟通技巧的应用、情感态度的转变、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3. 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心理说课稿

《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心理说课稿
心理辅导活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
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长春市160中学 赵伟丽
亲子关系
父 母
话多、要求多 内容重复 唠叨发生
孩子(初中) 积 极 应 对
自我独立意识 追求自主 逆反还击
不理解

活动理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 来越强,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而生活中,这些孩 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有很多是四个长辈守着一 个孩子,长辈们喜欢过度关心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 训孩子。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唠叨。孩子不爱 听,发脾气,因而影响两代人的关系,甚至给孩子造成一 些心理问题。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的唠叨发 生冲撞时,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长大了, 有时心里明知父母的唠叨是为了自己好,也会反感,觉得 父母麻烦多事,甚至和父母产生摩擦,破坏亲子关系。据 了解,很多学生都嫌自己的妈妈或爸爸唠叨,而对父母的 唠叨,一般都采取顶撞、回避、忍受等方法进行“还击”, 而这些都不是有效解决唠叨的方法。面对父母的不理解, 没完没了的唠叨,我们应该怎么办?与孩子在理解父母的 基础上共同商讨一些积极应对的策略。通过本次辅导活动, 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正确看待父母的唠叨,共同探讨积极应对唠叨的好办法, 从而改善亲子关系,是本次辅导的主要目的。
活动反思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辅导活动课最核心的两 个要素。对于孩子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 无法替代个人的直接体验和亲身感悟,哪怕只是一 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本节课,我 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 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 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 主动性,如:本课的“超级模仿秀”全部由学生自 己设计、扮演角色,因此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亲身 体验会更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父母的 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理解 父母的苦心,能为以后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奠定基 础,达到本课的设计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引言:小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而在小学生的日常成长中,父母的唠叨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尽管父母的唠叨意在关心与保护,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面对父母的唠叨,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应对父母的唠叨,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了解父母的唠叨类型了解父母的唠叨类型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和引导。

父母的唠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关于学业的唠叨:包括学习进步、作业完成情况等;2.关于生活习惯的唠叨:包括起床、吃饭、洗漱等方面的问题;3.关于社交行为的唠叨:包括与同学的相处、言行举止等方面的问题。

二、应对父母的唠叨的策略1.倾听与表达教师应当倾听孩子诉说,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与小学生进行对话,教师能够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为后续的引导提供基础。

2.传递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小学生了解到父母唠叨的原因和意义,以及正确应对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告诉他们,父母的唠叨是因为父母关心他们,希望他们更好地成长,而并非针对个人。

3.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小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有效处理父母的唠叨。

例如,当父母唠叨是关于学业方面时,小学生可以自我评估学习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案,并通过与父母进行积极的沟通来解决问题。

4.引导良好的沟通与解决冲突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沟通与解决冲突能力。

当父母的唠叨给小学生带来困扰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如何以积极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小学生可以用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的唠叨,并向父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一、教学目标1.了解“唠叨”和“爱”的相互关系;2.能够正确理解和回答妈妈的“唠叨”,并持续与妈妈的沟通;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理解力,增强家庭和谐气氛;4.提高学生的情商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如何面对妈妈的唠叨以及感受妈妈之爱。

2.1 什么是“唠叨”?“唠叨”指的是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避免错误行为而反复提醒或警告。

2.2 “唠叨”和“爱”的关系“唠叨”看似是一种负面的行为,但它实际上是家长的一种爱的表现。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父母的“唠叨”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无论过程中困难或烦恼,都是为了孩子好。

因此,孩子们要正确理解妈妈的“唠叨”,感受妈妈之爱。

2.3 如何正确应对妈妈的“唠叨”?1.沉着冷静:不要对妈妈发脾气或作出过激的行为,要保持冷静;2.倾听妈妈:认真听取妈妈的话,了解妈妈的期望;3.表达自己:适度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保持沟通;4.改变行为:如果妈妈的唠叨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行为导致的,那么就要承认错误,改变自己的行为。

2.4 加强家庭和谐家庭是个人成长的地方,家庭和谐与否对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处理妈妈的“唠叨”时,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学会倾听和表达,拉近和家人的距离,加强家庭和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唠叨”和“爱”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理解力;•提升学生的情商和自我调节能力。

3.2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回答妈妈的“唠叨”;•培养学生的锻炼自我调节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参与课堂,达到愉悦学习的目的。

4.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提问学生:“你们是否遇到过家长的唠叨?你们觉得家长唠叨是什么意思?”步骤二:学习“唠叨”的意思及其与“爱”之间的关系(15分钟)教师讲解“唠叨”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唠叨”与“爱”的密切关系。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一、教学目标:1.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和目的。

2.掌握应对父母唠叨的有效方式。

3.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父母唠叨?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为什么父母会唠叨?3.如何应对父母唠叨?4.如何避免冲突和沟通不畅?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观看视频:《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2)老师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知识讲解:(1)什么是父母唠叨?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父母唠叨是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向子女反复说同样的话,使子女感到烦躁和无聊。

父母唠叨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父母关心孩子,希望孩子做好事情,所以不断提醒、督促。

2)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认为孩子不够优秀,所以经常唠叨、批评。

3)父母生活压力大,所以情绪不稳定,容易向孩子发泄。

(2)为什么父母会唠叨?父母唠叨是因为父母关心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做好事情。

然而,很多时候,父母没有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与孩子沟通,就只能通过不断地唠叨来表达自己的期望和关心。

(3)如何应对父母唠叨?应对父母唠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解父母的用心:我们要认识到父母一直是关心我们的,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的爱,理解他们的用心。

2)不要直接反驳:我们要尽量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和争吵,因此在父母唠叨的时候,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要直接反驳父母的话。

3)主动分享:在完成作业、打扫房间等事情时,我们可以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在成长,自己会做事了。

4)耐心倾听:在父母唠叨的时候,我们要耐心倾听,尽量不要心急,听取父母的话,找到其中的有益建议。

(4)如何避免冲突和沟通不畅?1)积极沟通:我们应该积极地与父母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不要让不愉快的情绪积压在心里。

2)立即道歉:如果因为情绪不稳定,我们回应不当,我们应该立即道歉,让父母知道我们的表现是不尊重他们的。

3)以笑容面对: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微笑的态度面对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

面对父母唠叨
父母的唠叨
1.理解父母的用心,不要抱怨,不要反感,不要厌烦,不
要无视,不要顶嘴,不要逃避。

2.合理反应,不要冷落,不要沉默,不要不理不睬,不要
嚷嚷,不要撒泼。

3.主动沟通,不要躲避,不要回避,不要拖延,不要推脱,不要矛盾,不要冲突。

4.寻求帮助,不要自己扛,不要自己受,不要自己憋,不
要自己闷,不要自己怨,不要自己叹。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应对父母唠叨的正确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改善亲子关系。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父母的不易和关爱,理解了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掌握了应对父母唠叨的正确方法,同时也增强了亲子关系,让学生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1.将各小组的“头脑风暴”产生的两个优秀创意贴在黑板上。

2.学生进行交流,筛选出优秀的创意,并询问创意的来源。

3.根据大家认可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总结。

设计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不断接收新信息和他人的反馈,研究如何最好地应对父母的唠叨。

五、教师总结:情感上升。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的唠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关心和爱护。

2. 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3. 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父母的关爱。

2. 学会与父母沟通。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父母的唠叨。

2. 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2. 小组讨论3. 角色扮演4. 分享交流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情景剧剧本3. 角色扮演道具4. 分享交流话题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父母唠叨的感受。

2. 引入本课主题:理解父母的唠叨,学会与父母沟通。

二、情景模拟(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表演一个关于父母唠叨的情景剧。

2. 表演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父母的唠叨是出于什么原因?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四、角色扮演(10分钟)1. 学生分成角色,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3. 表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分享交流(5分钟)1. 教师提出分享话题: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理解父母的重要性,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本课学到的沟通技巧与父母交流。

2. 记录交流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父母唠叨的理解和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十、拓展活动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感情。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妈妈的唠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妈妈的唠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妈妈的唠叨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妈妈的唠叨教案主题:怎样应对妈妈的唠叨教学目标:1. 了解唠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妈妈的唠叨。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摩擦解决方式。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唠叨2. 妈妈的唠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 如何应对妈妈的唠叨4. 友好沟通与妈妈分享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们发出“有没有人妈妈唠叨得受不了”这样的问题。

2. 提供一个相关场景:“你边看电视和边做作业,妈妈就会唠叨你不能这样,你不听,妈妈会继续唠叨,你觉得这样对你的身心健康有没有影响呢?”3. 让学生自由回答和讨论。

二、展开1. 什么是唠叨“唠叨”指的是反复地重复一件事情或是一句话,而且通常是负面的。

比如: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妈妈多次提醒你写作业、不要玩手机,且每次都是那几个词汇,流露出的情绪非常一致和强烈。

2. 妈妈的唠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学生们开始讨论自己在受妈妈唠叨中的感受,可能会引发的不良情绪有哪些:1)厌烦&压力;2)愤怒&挫败;3)无助&绝望。

更严重的,会引发倦怠情绪、造成学生不愿去沟通,更难上心去面对课业,继而影响到学术成绩、丧失独立性等等问题。

3. 如何应对妈妈的唠叨1)用耐心来换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妈妈唠叨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平静,耐心倾听,如果妈妈的指责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努力改正错误,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2)理性与情感分开来:妈妈唠叨的根本原因是对我们的担心,确切表达出这种担忧是出于爱的需要,在这种表达中可能加入了情绪和情感,我们应该首先理性地对待言语内容本身,抱着感恩的心态,孝顺地回应妈妈。

3)转化注意力:当我们因受唠叨而感到疲惫不堪时,可以让自己从唠叨中分离出来,防止过度关注,并采取适当的缓解方式,例如运动或阅读,或者继续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对这些做重复性回应。

父母的唠叨心理教案

父母的唠叨心理教案

父母的唠叨心理教案教案标题:理解父母的唠叨心理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和心理背景。

2.培养学生对待父母唠叨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3.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以更好地处理与父母之间的互动。

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与诱发思考(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曾经或者目前经历的父母的唠叨,并询问他们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 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为什么父母会唠叨?”并让学生思考并给出回答。

2.讲解父母唠叨的原因和心理背景(10分钟):- 解释父母唠叨的原因,如关心孩子、希望孩子做得更好、担忧孩子的安全等。

-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唠叨的心理背景,如过度保护、对孩子的期望、焦虑等。

3.理解和积极对待父母唠叨(15分钟):- 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唠叨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 讨论如何积极对待父母唠叨,例如给予合理的回应、感激父母的爱和关心等。

4.沟通技巧与实践(15分钟):- 教授一些在与父母沟通时的实用技巧,如倾听、表达感受、说出自己的需求等。

- 分角色扮演,模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进行实践。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关于父母唠叨的知识和技巧。

- 引导学生反思他们今后在处理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时如何运用所学内容。

扩展练习(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了解他们的关注和期望,并试着通过使用所学的沟通技巧来更好地回应他们。

教学资源:- 短视频或PPT展示关于父母唠叨的原因和心理背景。

- 角色扮演的道具或日常对话场景的图片。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运用沟通技巧的程度。

- 与学生进行对话,检查他们对于父母唠叨背后心理的理解程度。

备注:-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表观点。

- 需要向学生传达父母的爱与关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增强学生对于父母唠叨的理解和尊重。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关心和爱护,学会正确对待和应对父母的唠叨。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内容:1. 父母唠叨的原因和意义:讲解父母唠叨的背景和目的,让学生明白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2. 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不产生逆反心理,学会换位思考。

3. 提高沟通能力:教授学生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

4. 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过度依赖父母的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关心和爱护,学会正确对待和应对父母的唠叨,提高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父母的唠叨,不产生逆反心理,同时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展示PPT。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讲述真实案例,引起学生对父母唠叨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父母唠叨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明白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和应对父母的唠叨。

3. 演练: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板书设计:1. 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2. 副理解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提高沟通能力3. 内容:父母唠叨的原因和意义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提高沟通能力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作业设计:1. 学生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父母唠叨的情景,分析自己当时的情绪和反应,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

2. 学生与父母进行一次关于唠叨的对话,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沟通能力,并将对话内容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讲解得清晰易懂,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唠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面对父母的唠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认识到父母的关爱。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父母的唠叨,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父母的唠叨,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1. 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认识到父母的关爱。

2. 学会倾听和理解父母的唠叨,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父母的唠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父母的唠叨,感受是什么。

2. 分享一个关于父母唠叨的幽默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唠叨的思考。

二、父母唠叨的原因(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父母唠叨的原因,如关心、担心、期望等。

2. 引导学生讨论父母唠叨的原因,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理解父母的关爱(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父母的爱,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唠叨其实是关爱的一种表现。

2. 观看一个关于父母关爱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四、学会倾听和理解(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倾听和理解父母的方法,如保持耐心、尊重、积极回应等。

2.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倾听和理解父母的过程,提高沟通能力。

五、调整心态,积极面对(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调整心态的方法,如深呼吸、换位思考、保持乐观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分享、视频观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父母唠叨的原因,认识到父母的关爱。

学生学会了倾听和理解父母的方法,提高了沟通能力。

通过调整心态,学生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父母的唠叨,提高了心理素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适时给予心理支持。

六、案例分析:父母的唠叨(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父母唠叨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分析案例中主人公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

3. 教师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唠叨。

七、互动游戏:沟通大挑战(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模拟家庭沟通场景。

用心听听唠叨 心理辅导方案

用心听听唠叨 心理辅导方案

用心听听唠叨心理辅导方案
用心听听唠叨
【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很好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2.帮助学生掌握使用正确的方法与父母进行沟通。

【设计意图与建议】
上了中学后,渐渐地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有了改变。

比如说,越来越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爸爸妈妈也变得越来越唠叨了;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最完美的人,简直是你崇拜的偶像,上了中学后却发现爸爸妈妈原来也有缺点;小时候总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商店、逛公园,上了中学后却更愿意和同学一起玩;小时候有什幺心事都跟爸爸妈妈说,可现在却更愿意在日记里和自己说……这就是长大吗?本课辅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讨论怎样才能很好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动感地带”的游戏“画画我家的座位图”,是一个辅导前的热身。

目的是通
过家庭座位的排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察觉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心灵追踪”通过问卷调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与父母的沟通情况,检查自己在与家长沟通中是否存在需要调整的必要;“情境扫描”通过发生在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来自同龄人亲子沟通故事,让学生领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有方法的,换把椅子坐坐便是行之。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面对妈妈的唠叨体会妈妈之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爱是无私的,妈妈唠叨是为了孩子好,并且学会感恩。

2.增强学生辨别家庭中爱和暴力的能力。

3.增强学生处理家庭纷争的能力,避免偏激、过激的语言行为。

4.增加学生自信,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关于在家庭生活中面对妈妈唠叨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妈妈之爱。

通过以下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

1. 观看视频观看一段视频,内容为一个女孩背着书包跑进家门,妈妈开始唠叨且语气较重,女孩一脸生气和不满,但妈妈最后一句话让女孩哭了:“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让我和你爸爸失望,你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完这段视频后,对视频的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谈论哭了的原因,以及这段视频想要表达的故事背景。

2. 分析介绍情绪这个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情绪的翻转,有时候不幸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我们要变得强大起来。

通过观看情绪翻转动画,引导学生思考人在情绪低谷的时候应该寻求哪些方式来调整情绪,以达到积极的心态。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的学生围绕着妈妈唠叨这个主题,设计一个场景,每个小组选出1-2人表演。

学生可以扮演家长、孩子等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家庭环境中的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这种形式也可以让学生从参与中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挑战。

4. 情绪稳定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然后再回到家庭中提高妈妈的低谷情绪。

通过深呼吸、放松动作等方法,来达到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促进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自由探讨自己的主观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心理健康的锻炼。

2. 合作学习法本节课程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合作,这样会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交技能的提高。

当唠叨来临时心理教案

当唠叨来临时心理教案

当唠叨来临时-心理教案第一章:理解唠叨1.1 定义唠叨解释唠叨的含义和特点探讨唠叨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1.2 唠叨的原因分析唠叨产生的心理原因探讨外部因素对唠叨的影响1.3 唠叨的影响探讨唠叨对个人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分析唠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二章:应对唠叨2.1 认知重构介绍认知重构的概念和作用指导学生运用认知重构来改变对唠叨的认知2.2 情绪调节探讨情绪调节的重要性教授学生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2.3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指导学生在与唠叨者沟通时保持冷静和尊重第三章:自我提升3.1 自我认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分析学生自身可能存在的唠叨行为3.2 自我控制教授学生自我控制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控制来减少自身的唠叨行为3.3 自我成长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成长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改变来提升自身的情商和沟通能力4.1 理解他人鼓励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唠叨者背后的情感和需求4.2 尊重他人教授学生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与唠叨者交流时保持尊重和理解分析良好沟通模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五章:实践与应用5.1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来让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来提升应对唠叨的能力5.2 自我反思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5.3 持续改进鼓励学生持续改进自身的唠叨行为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持续改进来提升个人素质和人际关系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选取与唠叨相关的案例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唠叨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唠叨的原因和影响6.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每个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6.3 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吸取教训,并总结有效的应对唠叨的策略第七章:角色扮演与同理心7.1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唠叨者和被唠叨者,以增进他们对唠叨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需求7.2 培养同理心教授学生如何培养同理心引导学生通过同理心来理解和尊重唠叨者的情感和需求7.3 同理心实践引导学生在与唠叨者交流时运用同理心分析同理心在改善人际关系中的作用第八章:团队协作与支持8.1 建立支持团队鼓励学生建立支持团队,共同应对唠叨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互相支持和帮助8.2 团队协作活动设计团队协作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来提高应对唠叨的能力8.3 分享经验与反馈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应对唠叨中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通过反馈来互相学习和改进第九章:制定个人行动计划9.1 制定个人目标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以减少唠叨行为帮助学生明确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和改变的方面9.2 设计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设计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步骤9.3 跟踪进展与调整引导学生定期跟踪自己的进展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总结所学内容回顾整个教案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重要观点和技巧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应对唠叨方面的进步和变化10.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并继续改进自己的沟通能力10.3 持续学习与成长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成长,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唠叨的定义、原因和影响。

面对父母的唠叨心理教案结尾

面对父母的唠叨心理教案结尾

面对父母的唠叨心理教案结尾理解,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之自己的不容易,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正确看待父母的唠叨,共同探讨积极应对唠叨的好办法,从而达到改善亲子关系的目的。

辅导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和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能从父母的角度为他们着想,从而理解父母的行为方式。

2.学会积极应对父母叨唠的好办法。

活动准备1.根据一组“父母与孩子”的生活图片及歌曲《爸妈,谢谢你》MP3,制作课件。

2.白纸、海报纸、记号笔辅导时间1课时活动场地室内为宜活动方式表演、讨论辅导步骤一、引入1.出示:《明明在家》的故事明明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不久妈妈回来了。

“明明,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

“一会儿再写吧。

”“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明明,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

明明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

”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2.交流:明明为什么会烦恼呢?(父母唠叨)二、讨论(一)实话实说过渡:看到明明的烦恼,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起自己有时候也会遇到和他一样的烦恼,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天,说说自己。

1.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呢?2.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自由交流3.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

(二)理解父母心1.思考:别人会唠叨你吗?父母为什么要唠叨你呢?教师小结:叨唠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三)消除烦恼1.讨论:叨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让学生充分举手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小结方法。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父母的唠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父母的唠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父母的唠叨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和背后的意图。

2.学会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减小唠叨在自己身心健康上的影响。

3.学会如何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教学重点:1.了解父母唠叨的背景和原因。

2.掌握应对父母唠叨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改变与父母的沟通状态,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课堂演示。

2.学生的研讨、讨论和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通过简单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通过提问:你们是否有遭遇过父母唠叨的情况?你们是如何应对的?得到学生的回答。

二、知识讲解1.一些家长唠叨的原因:(1)父母关心孩子长大成人,希望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2)父母担心孩子受到欺负或不良影响。

(3)父母期望孩子能够学习好、成绩优秀等。

(4)父母可能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见施加在孩子身上。

2.如何应对父母唠叨:(1)倾听:倾听父母的话,并对其进行理解。

(2)商量:与父母商量,尊重父母的意见。

(3)坦诚:坦诚地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想法,理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沟通:和父母保持良好沟通,正确地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愿望。

(5)感激:感激父母的关心和照顾。

三、活动体验1.小组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应对父母唠叨和改善与父母关系。

2.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的结果和建议。

四、教师总结1.我们应该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和意图,理性对待父母的关怀和观点。

2.我们应该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父母保持良好沟通。

3.通过学习,我们要学会应对父母唠叨的方式和方法,真正接受并感激父母的关爱。

五、作业:1.每个学生思考一下自己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对照课堂所学内容,自己总结如何改善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2.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处理家长唠叨的经验分享。

六、作业解析1.作业一:每个学生思考一下自己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对照课堂所学内容,自己总结如何改善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唠叨来临时
——心理辅导课教案
七一宝轮小学向萍
课型:心理辅导活动课
活动主题:当唠叨来临时
适用年级:小学高年级
活动设计理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

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的唠叨发生冲撞时,学生,会反感,会烦恼。

但有时又不能改变父母唠叨的现实只能压抑自己烦恼、反感的情绪,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次辅导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和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共同探讨缓解烦恼情绪的方法,从而改善亲子关系,是本次辅导的主要目的。

活动主要目标:
1.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和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

2.学会缓解烦恼情绪的方法。

活动主要内容:
1、倾诉宣泄父母的唠叨,交流唠叨的方面:学习、卫生、安全、饮食、娱乐、社交方面
2、抒发唠叨时的心情,讨论如何缓解烦恼的心情
(自助与助人:当被唠叨时,心情烦恼时,可以选择什么方法?)3、体会父母的唠叨包含着爱,感恩父母
活动主要形式:倾诉宣泄、互动交流、活动体验、经验分享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
1、心理课要求:
师: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上一堂心理辅导课,上课之前我想跟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约定:在整堂心理课上老师希望你们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其次,课堂上你们能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你们能做到吗?
①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②尊重他人、学会倾听
2、自我介绍
我今年_____岁了,我有一个_______的爸爸。

我今年_____岁了,我有一个_______的妈妈。

师:我给大家带来一组填空题,希望通过这组填空题来了解你们的年龄和你爸爸妈妈的性格或者他们对你的态度。

二、团队转换
1、小品《面对唠叨》
师:非常感谢你们的介绍。

从你们的表述中我发现你们的父母是爱你们的,同时对你们也是严格要求的。

所以有时看到你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会着急,会控制不住的唠叨。

请欣赏小品——《面对唠叨》。

在观看小品的同时,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品中的父母在唠叨什么?
小品内容:小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不久妈妈回来了。

“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

“一会儿再写吧。

”“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

亮亮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

”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2、共鸣
问:①故事中的小亮的父母在针对什么情况唠叨?
②你有同样的经历吗?有受过唠叨之苦的同学?请举手!
三、团体工作
1、宣泄不满
师:大家都有过被唠叨的经历。

大家都是同病相连。

你在哪些方面被父母唠叨过?
小要求:1、告诉小组成员,你的父母会唠叨哪些方面?
2、他们怎么唠叨的?
3、一位同学记录在表格中
学习(拖拉、不复习、书写不认真、成绩不理想……)
卫生(房间脏乱、洗澡、洗发……)
安全(行路、骑车、玩耍、水、火、电……)
饮食(不吃早饭、挑食、吃零食、暴饮暴食……)
娱乐(玩电脑、看电视、聊天、打游戏无节制……)
社交方面(外出玩耍不提前告诉父母,父母担心……)
2、收集唠叨
小组汇报唠叨内容,将其唠叨分类及放入唠叨收纳袋中。

(贴在黑板上)
师:我想说,父母的唠叨可真不少,那我想问,当你的父母唠叨时,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郁闷、烦恼、不开心
3、头脑风暴想策略(自助)
师:我们无法去改变父母的唠叨,唯有学会方法去面对父母的唠叨,那你觉得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法来缓解自己的这种心情呢?
A转移注意
B向朋友倾诉
C听音乐
D合理宣泄
E环境调节法
4、帮小亮想办法(助人)
小品中的小亮对于父母的唠叨,显然他不开心,很烦恼。

现在你学了这么多方法,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小亮?
四、团体巩固
1、播放感恩父母漫画
2、谈感受
师:这样似曾相识的一幕幕,让你想到了什么呢?在你成长过程中,是否你父母也为你做了很多?此刻,你是否对父母的唠叨有了另一种体会?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什么?
爸爸妈妈:
我想对您说:。

总结:从大家的深情表白中,我能体会到大家能够理解父母的唠叨。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听不进父母的唠叨,有自己的想法,这很正常,说明我们在成长。

如果父母的唠叨让你感到心烦了,受不了,记得用上今天学到的好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