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湘行散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沈从文《湘行散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沈从文《湘行散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沈从文《湘行散记》选段(有删改),完成下列小题。

先前的一只大货船,这时也快要靠岸停泊了。

只听到有人大嚷大骂,他们并不是吵架,不过在那里“说话”罢了。

这些人说话照例永远得使用几个粗野字眼儿,也正同我们使用标点符号一样,倘若忘了加上去,意思也就很容易模糊不清楚了。

我也不孤独的在舱中坐下了,爬到那个钢灶边去,同他们坐在一处去烤火。

我搀入那个团体时,询问那个年纪较大的水手:“掌舵的,我十五块钱包你这只船,一次你可以捞多少!”“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我说:“那么,大伙计,你拦头有多少!全船皆得你,难道也是二百四十吊一年吗?”那一个名为七老的说:“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那么,小伙计,你呢?我看你手脚还生疏得很!你昨天差点儿淹坏了,得多吃多喝,把骨头长结实一点点!”小子听我批评到他的能力就只干笑。

掌舵的代他说话:“先生要你多吃多喝,你不听到吗?这小子看他虽长得同一块发糕一样,其实就只能吃能喝,撇篙子拉纤全不在行!”“多少钱一月?”我说。

“一块钱一月,是不是?”那个小水手自己笑着开了口,“十个铜子一天,——他娘的。

天气多坏!”我在心中打了一下算盘,掌舵的八分钱一天,拦头的一角三分一天,小伙计一分二厘一天。

在这个数目下,不问天气如何,这些人莫不皆得从天明起始到天黑为止,做他应做的事。

遇应当下水时,便即刻跳下水中去。

遇应当到滩石上爬行时,也毫不推辞即刻前去。

在能用气力时,就毫不吝惜气力打发每个日子,人老了,或大六月发痧下痢,躺在空船里或太阳下死掉了,一生也就算完事了。

这条河中至少有十万个这样过日子的人。

想到这,我轻轻的吁了一口气。

“掌舵的,你在这条河里划了几年?”“我今年五十三,十六岁就上了船。

”三十七年的经验,七百里路的河道,水涨水落,河道变迁,多少滩,多少潭,多少码头,多少石头——无一不能够很清楚的举出它们的名称和故事!划了三十七年的船,还只是孤身一人,把经验与气力每天作八分钱出卖,来在这水上飘泊,这个古怪的人!“拦头的大伙计,你呢?你划了几年船?”“我照老法子算今年三十一岁,在船上五年,在军队里也五年,七月里从贵州开小差回来的!”这水手结实硬朗,倒真配作一个兵。

七上3《湘行散记》课外名著积累及考题

七上3《湘行散记》课外名著积累及考题

湘行散记一、内容梗概《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

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

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

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

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

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

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

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

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

《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

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

那些记录了他们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绪的真实写照。

二、作家名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第一人。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三、内容解析《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就像读古画。

湘行散记练习

湘行散记练习

一、基础识记。

1.沈从文,原名,湖南凤凰县人,是中国代著名作家。

作品有小说《》,散文《》《》《》等,传记《》。

2. 《湘西散记》收散文篇。

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展现了湘西和,以及和。

3.下列不属于《湘西散记》的是()A.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B.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C.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4.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这个朋友是,后来成为的“风雅”人。

5. 《箱子岩》中卖烟土走私赚钱的是,他的腿是在第次打仗中碎了的,被同乡人抢回后,用的方法治好的。

6.根据提示写出人物的名字。

(1)火盆边茶水沸了起来,小隔扇门后面有个男子哑声说话:“小翠,小翠,水开了,你怎么的?”()(2)我看到一个高个子瘦人,脸上精神饱满,戴了副玳瑁边近视眼镜,站在我面前,伸出两只瘦手来表示要握手的意思。

()(3)铺子中堆满了各样杂货,货物中坐定了一个瘦小如猴干瘪瘪的中年人。

从那双眯得极细的小眼睛,我记起了我那个干妈。

这不是我那干哥哥是谁?()(4)除了手脚身个子长大了一些,眉眼还是那么有精神,有野性。

见他时,我真是又惊又喜。

()7.《湘行散记》中描写水手的有《》《》《》,描写的人物是士兵出身的有《》《》《》《》。

8.《箱子岩》主要记叙了两件事:、。

9.《一个爱惜鼻子的人》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三件事,展示了一个。

10. 《湘行散记》中记叙了作者养父的文章是11.《老伴》一文中“我”眼前的老伴赵开明与十七年前相比,有着怎样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12.《虎雏再遇记》中作者通过对虎雏的刻画,展示了湘西青年怎样的品格?借虎雏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想说明什么?二、评析鉴赏。

13.“只有‘爱’才有‘美’”。

《湘行散记》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试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4.《湘行散记》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妓女的生活,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展示妓女的悲惨生活状态,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妓女这一职业。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题(附有标准答案)(包括材料整理、填空题、选择题、理解评价题和完整阅读题)第一部分:阅读透析【走进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省凤凰县人。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到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写作背景】《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1935年,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湘行散记》作为一部记录沈从文离家十年第一次返乡见闻的作品,他从桃源出发,沿沅水上行,经辰州、泸溪、保靖、茶帽,到凤凰,写一路上水上船上岸上的见闻感受,可以说是用第一手的材料直接为他的人性观、文学观作了证明。

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秉承“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在湘西自然与文化背景下,展开了对湘西人生的尽情书写,张扬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自在自得的人性。

【内容概要】《湘行散记》中作者将湘西的人事置于特定的自然地域景观、文化风俗中,其人物大都是生活在沅水流域的湘西人。

如:《桃源与沅州》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鸭桌围的夜》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人性美的描写,使这个夜晚更加美丽迷人;《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维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经济的衰败,世代的苦难,“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对乡民的隐忍度日、麻木痛苦,作者哀其不幸,希望能“有一群精悍结实的青年”,来改变这一切;《老伴》中曾经满怀雄心壮志的青年,被鸦片腐蚀的萎靡不振,成为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

名著《湘行散记》阅读测试及答案

名著《湘行散记》阅读测试及答案

《湘行散记》阅读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0分)1.《湘行散记》是作家的一部散文集。

共收录篇散文。

2.《湘行散记》以为“点”,以为“线”,点线相连,为我们塑造了纯美的世界。

3.五个军官通过在面前演戏,见到了“龙头”,趁之际擒住了他们。

4.民国十年,湘西统治者在保靖城外山丘上办了所县联合中学校。

5.《箱子岩》中作者两次游览箱子岩所见到的情景具有关系。

6.《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讲述了狡猾强干的煤矿工人,用砍了带有枪支的军队哨兵,逃亡后做了一个打家劫舍的土匪首领,后来被当局灭尽杀绝的故事。

二、选择题。

(32分)1.《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这个朋友是作者民国十年时在湘西十三县联合中学校里的同学,外号是“( )”。

A.二狗B.无底洞C.牛犊子D.印瞎子2.《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朋友,曾做过许多职业,以下职业他没做过的是( )。

A.参谋B.油漆工C.旅馆主人D.栽花养鱼3.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送我钱在河街的旧书铺买了一幅山水小景,作者是( )。

A.王冕B.张大千C.吴道子D.仇十洲4.“大眼,宽脸,鼻子短,宽阔肩膊下挂着两只大手,走路时肩背微微向前弯曲,看来处处皆证明这个人是一个能干得力的水手。

”这个人指的是( )。

A.牛保B.虎雏C.七老D.印瞎子5.在弄船人看来,他是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但他却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很深,他是( )。

A.水手B.临时纤手C.煤矿工人D.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6.《箱子岩》中,作者用较长的篇幅刻画了家乡几个麻木乡民的形象,其中最典型的人物是( )。

A.水手B.军官C.小孩子D.跛脚青年人7.《箱子岩》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跛脚青年的形象,关于他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

A.21岁B.面目和善C.打鱼人独生子D.两次去前线打仗8.《湘行散记》中提到革命家贺龙名字的文章是( )。

A.《老伴》B.《箱子岩》C.《辰河小船上的水手》D.《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三、判断题。

(30分)1.《湘行散记》中不仅浸透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他的哀戚、悲悯与希望。

名著导读《湘行散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湘行散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湘行散记》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

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

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阅读练习】1、《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作者)的一部散文(文体)集。

共收录 12 篇散文。

2、《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

3、沈从文出生在湘西,成长在湘西,凭着亲身的见闻写成的《湘行散记》,文中不仅浸透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他的哀戚、悲悯与希望。

4、作者回乡走是水路,一路上的见闻都与水边人物有关,书中写到的人物除了水手,还有妓女、店老板、兵士、土匪等。

在这些卑微的人物身上,寄寓了作者对人性的庄严思考。

5、在《湘行散记》的十二篇散文中,以人物来命题的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虎雏再遇记》、《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老伴》七篇;以地点命题的有《鸭窠围的夜》、《桃源与沅州》、《箱子岩》三篇;以时间来命题的是《滕回生堂的今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两篇。

5、《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朋友所戴的水獭皮帽子是他渔人身份的标志。

这是一个懂人情有趣味的老朋友,他还是一个“风雅”的人。

这个朋友言语行为皆粗中有细,且带点儿妩媚,可算得是个妙人!6、《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多情水手名叫牛保,他的多情表现在吃了“荤烟”还听妇人说痴话、把我回送的苹果马上送到女人那里、不顾落入激流的生命危险而为情人跟同伴乱打乱抟的行为等方面。

名著《湘行散记》练习题-答案版

名著《湘行散记》练习题-答案版

名著《湘行散记》练习题-答案版听了唐老师上的《7的乘法口诀》。

唐老师在课堂上从复习到新授,引领学生去探索7的乘法口诀编排规律,课堂教态自然,教学效果显著。

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课的开始,利用摆小船作为学习素材,引出3个7,学习“三七二十一”的一道乘法口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面其它7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基础,这里教师扶得好。

2、当学生学会了“三七二十一”的一道乘法口诀后,采用开放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其它7的乘法口诀,教师巡逻课堂,适当点拨,及时监控学生编口诀的情况,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的新课标精神。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编排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4、教师注重对口诀意义的理解,让每一位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抓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最后的拓展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如果能够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扩展,利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那教学效果会更佳。

听了于晓老师上的一节数学课《7的乘法口诀》。

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就教材而言,简单地处理成找规律,编口诀,背口诀的机械记忆的模式显得很枯燥,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于老师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精练2.《湘行散记》----有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精练2.《湘行散记》----有答案

初中生推荐名著精练2《湘行散记》精练一、填空题。

1.《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这个朋友是____________ ,后来成为爱好 __________ 的“风雅”人。

【答案】杰云旅馆的主人古玩字画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箱子岩》中卖烟土走私赚钱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腿是在第 ______ 次打仗中碎的,被同乡人从医院中抢回后,用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治好的。

【答案】跛脚什长二敷水药治疗3.《湘行散记》中描写水手的有《 _________ 》《________ 》《》,描写的人物是士兵出身的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 》。

【答案】桃源与沅州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箱子岩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4.《湘行散记》是 ________ (作者)散文作品中的精品,由_______ 篇散文组成。

有人说,作者“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自21岁走出故乡,远赴北京,家乡就成为他始终魂牵梦萦,并在自己的文字中反复叙说的对象。

最终,通过《》《长河》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和散文,他在文学中完成了对" __________ "的重构。

【答案】沈从文12边城湘西5.《湘行散记》中记叙作者养父的文章是 _______________ o 【答案】《滕回生堂的今昔》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喜欢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

我见着他那很有意思的微笑,我知道他这时所作的事,对于他自己感觉如何愉快,我便笑将起来,不说什么了。

四个人剥橘子吃时,我要他告给我十一个月作土匪的生活,有些什么可说的事情,让我听听。

他就一直把他的故事说到十二点钟。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湘行散记-选段》(含答案解析) - 副本 (12)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湘行散记-选段》(含答案解析) - 副本 (12)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阅读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选段(有删改),完成下面小题。

(①)昨天晚上我又睡不好,不知什么原因,尽得醒....................。

船走得太慢,使人着急。

但天气那么冷,也不好意思催人下水拉船。

我昨天不是说已经够冷了吗?今天还更糟!今早开船时还只七点左右,落得是子子雪,撒在舱板上、船篷上如抛豆子,篙桨把手处皆起了凌,可是船还依然得上滩。

我这小船大约有成百个急水滩得上。

现在已十点,我们业已经吃过早饭,船又在开动了。

算算日子我已离开了你八天。

我的信写了一大堆,皆得到辰州付邮。

我知道你着急,可是这信还仍然无法寄来。

路上过的日子,照我们动身时打算,总以为可担心处是危险。

现在我方明白,路上危险倒没有,却只是寂寞。

一个孤单单的人,坐在一个见方六尺的船舱里,一寸木板下就是汤汤的流水,风雪大了随时皆得泊下……我们的船太不凑巧了点,恰好就遇到这种风雪日子。

船又停了,你说急不急人。

船正泊到一个泥堤下,一切声音皆没有,只有水在船底流过的声音。

远处的雪一片白,天气好冷!船夫不好意思似的一面骂野话,一面跳上岸去拉纤,望到他们那个背影,我有说不出的同情,不好意思催促。

船开后,我坐在外面看了他们拉船半点钟(即半个钟头)。

雪子落得很密。

真冷。

若落软雪就好了,目前可似乎还不能落那种雪。

照这样走去,我回北平的日子也一定得延长了。

我的急与你们的盼望,同样是不能把这路程缩短的。

路太长了。

(②)我们的船终于又挂了篷,人不必上岸拉,不必用手摇结冰的篙桨,自动的在水..................................面跑了...。

走得很快,很稳。

水手便在火灶旁说笑话。

我听他们说了半点钟。

现在还是用帆,风大了些,船也斜斜的。

但放心,这船是不作兴入水的。

这小船好处在此,上下行全无危险。

分量轻,码子小,吃水浅,因此来去自如。

我嫌帆小了些,故只想让他们把被单也加上去。

但办不到,因为天气太冷了,做什么皆极其费事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湘行散记》考点精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湘行散记》考点精析
答案:箱子岩
8.作者在《箱子岩》一篇中,提到的两个三湘大地上出现的风云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屈原 贺龙
9.《老伴》一篇中,作者从当年的老伴__________的变化而感慨命运的无常和时间的残酷。
答案:傩右
10.《湘行散记》中的《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一篇中,作者与“__________”在塔伏重逢,他现在是乌宿地方的__________,正押解捐款回城。谁能想到,一个“我要做个伟人”的豪杰,人到中年却活得浑浑噩噩了!
《湘行散记》考点精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湘行散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在《桃源与沅州》中提到桃源小划子在沅河中可称首屈一指,在这条河里在这种小船上作乘客,最先见于记载的一人,应当是楚逐臣屈原。
B.作者夜泊鸭窠围,回忆起与当地居民一起欢度大端阳节、观赏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C.《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的拦头水手脾气大得很,对小水手少不了呵责怒骂,却又在第一时间救小水手上船,在严酷而寒冷的冬天脱下棉衣单裤为小水手替换。
答案:桃花源记
6.《湘行散记》的《__________》一篇中,透过拉纤老人为争执一分钱得失而表现出来的固执与“狡猾”,突显下层人民生存的艰辛与老人为生存而努力执着的生命力。
答案:—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7.《湘行散记》中,作者记述了两次到__________的经历和感受:第一次是十五年前的大端午节,对热闹的节日氛围表达了热情的赞美;第二次是十五年后的过年前夕,面对破败、萧条的景象而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D.《滕回生堂的今昔》是从“滕回生堂”的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行文的。
答案:B
二、填空题
1.《湘行散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题(附有标准答案)(包括材料整理、填空题、选择题、理解评价题和完整阅读题)第一部分:阅读透析【走进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省凤凰县人。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到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写作背景】《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1935年,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湘行散记》作为一部记录沈从文离家十年第一次返乡见闻的作品,他从桃源出发,沿沅水上行,经辰州、泸溪、保靖、茶帽,到凤凰,写一路上水上船上岸上的见闻感受,可以说是用第一手的材料直接为他的人性观、文学观作了证明。

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秉承“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在湘西自然与文化背景下,展开了对湘西人生的尽情书写,张扬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自在自得的人性。

【内容概要】《湘行散记》中作者将湘西的人事置于特定的自然地域景观、文化风俗中,其人物大都是生活在沅水流域的湘西人。

如:《桃源与沅州》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鸭桌围的夜》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人性美的描写,使这个夜晚更加美丽迷人;《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维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经济的衰败,世代的苦难,“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对乡民的隐忍度日、麻木痛苦,作者哀其不幸,希望能“有一群精悍结实的青年”,来改变这一切;《老伴》中曾经满怀雄心壮志的青年,被鸦片腐蚀的萎靡不振,成为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

《湘行散记》复习讲义及习题答案 - 副本

《湘行散记》复习讲义及习题答案 - 副本

《湘行散记》复习讲义一、阅读梳理1.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

2.故事概要:《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杰云旅馆的主人是作者的一个懂人情有趣味的老朋友,他也可以是一个“渔人”,因为他戴着一顶价值四十八元的水獭皮帽子。

他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

说话妙趣横出,庄谐杂陈,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辞典。

他熟知辰河沿岸各码头的各种事情,似乎比县衙门里的“包打听”还更清楚。

五岁起就喜欢同人打架,后来当过兵,到了三十岁处世便更谦和了,言语行为粗中有细,为人性情又随和不马虎,对待朋友可以掏出心子,对待老想占他便宜的人则完全不同。

在一般人中他的毁誉是平分的。

文章中主要写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三次交往情况。

一次是十三年前的冬天两人同乘一只装军服的船,途中朋友上岸会女人落了水。

一次是三年前作者在朋友的旅馆了看了他的藏画一整天。

一次是眼前朋友专程陪作者坐汽车从常德到桃源乘船。

《桃源与沅州》:本文篇幅不算太长,但是内容却包罗万象。

有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来桃源洞访幽探胜的“风雅人”的风流,玉器、烟土和家鸡同鸡卵、小划子等特产,屈原辞赋里的香花香草,沅州城当年那场守城兵与请愿青年的冲突。

写“风雅人”的风流及小划子时,作者概括介绍了妓女和水手的生存状况及命运。

作者感慨,水手们的生活行为,比那些“风雅人”洒脱多了,道德得多。

《鸭窠围的夜》:黄昏降临,长潭、高山、竹林、吊脚楼,景色如画。

大小船只泊定,水手们都在船上用铁鼎罐煮饭做菜填满肚腹,一部分水手和旅行者,因了各种缘由纷纷上岸到吊脚楼里解除他们的疲劳与寂寞。

沿河木筏上的灯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和行人火炬红光交相辉映。

作者将眼前所见与想象结合,勾勒了一幅幅水手和妓女的生活场景,叙说着他们的哀乐,接触着他们的灵魂。

沈从文散文试题及答案

沈从文散文试题及答案

沈从文散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沈从文的散文《湘行散记》中,作者提到了哪种交通工具?A. 火车B. 汽车C. 轮船D. 马车答案:C2. 在沈从文的散文《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A. 北京B. 上海C. 湘西D. 重庆答案:C3. 沈从文的散文《湘行散记》中,作者描述了哪条河流?A. 黄河B. 长江C. 湘江D. 珠江答案:C4. 沈从文的散文《边城》中,主人公翠翠的家在哪里?A. 城市B. 村庄C. 山区D. 河边答案:D5. 沈从文的散文《湘行散记》中,作者提到了哪种民间艺术?A. 京剧B. 皮影戏C. 杂技D. 相声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沈从文的散文《边城》中,主人公翠翠的爷爷是______。

答案:摆渡人2. 在沈从文的散文《湘行散记》中,作者提到了一种叫做______的民间小吃。

答案:臭豆腐3. 沈从文的散文《边城》中,翠翠的家位于______的边上。

答案:白河4. 沈从文的散文《湘行散记》中,作者描述了______的自然风光。

答案:湘西5. 在沈从文的散文《边城》中,翠翠与______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答案:傩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沈从文散文《边城》中翠翠的性格特点。

答案:翠翠性格纯真善良,有着湘西女子特有的坚韧和独立,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家人充满孝心。

2. 沈从文的散文《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有何描述?答案: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详细描绘了湘西的山水风光,如清澈的河流、葱郁的山林和古老的村落。

同时,他也描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节日和地方小吃,展现了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沈从文散文《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

答案:在《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纯真与悲剧色彩。

翠翠是白河岸边的摆渡人之女,傩送则是外来的船夫。

两人在白河的渡口相遇,翠翠对傩送一见钟情,而傩送也被翠翠的纯真所吸引。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 (十三)《湘行散记》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 (十三)《湘行散记》

(十三)《湘行散记》【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其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追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作品导读】《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

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

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

《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

由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现代散文,至30年代,创作多以小品形式为主。

收入《湘行散记》《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

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

【写法鉴赏】《湘行散记》的语言质地简洁澄明,自然朴素。

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勾勒山水,抑或坦露心迹,都简洁明快,一语中的,绝不拖沓。

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蕴,拒矫情,远做作,显本色。

《湘行散记》用语典雅、富丽。

在遣词造句方面,沈从文是受古典文学影响最深的现代作家,行文中注重骈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

沈从文的语言是独特的,对于作品中的对话,一字一句,他都毫无改变地写下来,使用了大量体现民俗的方言词汇,那些话语,充满了乡野的味道,可以使读者嗅出泥味和土香,为作品增添了新鲜与活泼的气息。

鸭窠围的夜阅读参考答案

鸭窠围的夜阅读参考答案

鸭窠围的夜阅读参考答案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篇一:鸭窠围的夜阅读答案篇二:鸭窠围的夜阅读答案深沉素朴的生命之歌——沈从文《鸭窠围的夜》解读-推荐阅读--韩师中文系《大学语文》精品课程-poweredby深沉素朴的生命之歌——沈从文《鸭窠围的夜》解读时间:2011-9-117:28:59点击:关键词:朴素意象生命流注本色世相摘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解读了《鸭窠围的夜》一文的魅力:首先是灌注在朴素意象中的生命感、湘西情,其次是以视听结合的笔法去呈现活色生香的本色世界。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的散文名篇,是其着名散文集《湘行散记》的第三篇。

1934年初,为探母病,在离乡十余年后沈从文重返故乡,他乘船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一路上随时向新婚的妻子张兆和报告旅途见闻,这些家书即是《湘行散记》的雏形,《鸭窠围的夜》就是在1934年1月16日晚间那封信的基础上改定的。

它写隆冬时节的一场雪后,作者随船夜泊鸭窠围,于此从黄昏到午夜的所历所感。

朴素意象中的“生命流注”风雪,无边的寒气,冷硬脏湿的棉被,瘦弱的孩子,打盹的母亲,无声的名片,摇曳的灯光,熊熊的火光,歌声,划拳声,嘱托声,羊叫声,锣鼓声……《鸭窠围的夜》以大量原生态的生活意象来呈现水上人的生活状态。

这些朴素而生动的意象不仅体现出沈从文对湘西水手生活的熟悉,更寄寓着他对这些同乡们命运际遇的深刻理解。

文中数次提到小羊的叫声,作者说那“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这叫声让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作者为什么会忧郁他触着的、看明白的又是什么小羊“固执而且柔和的叫声”让作者由被命运主宰的羊想到眼前这些安于天命的人——他们都是自然之子,活得质朴、率真,却又被动、艰辛,他们因缺乏对自身际遇和命运的自觉而让沈从文忧郁满怀——这忧郁缘于他对湘西无以言喻的爱。

文中写到临街的铺子里烤火者的情形时,特别地提到神龛下的名片,还说:“除了这些名片,那屋子里是不是还有比它更引人注意的东西呢锯子,小捞兜,香烟大画片,装干栗子的口袋,……提起这些问题时使人心中很激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3)《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创作的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如《鸭窠围的夜》一文中,雪夜火光的夜渔,那似乎亘古不变的“人与自然的战争”,将他带回“四五千年那个‘过去’”,体验到________的力量。

【答案】(1)阿长(长妈妈);藤野先生(2)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表达了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3)人性深处保有【解析】【分析】(1)因为阿长不识字,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

鲁迅曾在日本留学读书,认识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

(2)《父亲的病》是鲁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文章最后通过描写衍太太对父亲的痛苦漠然无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催促别人“认真履行职责”(让我们不断大声呼叫父亲),而我们却不知临终父亲的痛苦仍声声呼叫,深深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和对父亲的爱。

(3)《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

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湘行散记》练习-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部编版自主阅读推荐名著

《湘行散记》练习-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部编版自主阅读推荐名著

《湘行散记》1. 沈从文原名__________,是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文学作品中篇小说__________、长篇小说《湘西》、散文集《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

3. 下列不属于沈从文作品的一项是()A.《湘行散记》B.《湘西》C.《边城》D.《朝花夕拾》4.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的作品。

作者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血统。

有人说,作者“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自21岁走出__________,远赴北京,家乡就成为他始终魂牵梦萦,并在自己的文字中反复叙说的对象。

最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乡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他在文学中完成了对“__________”的重构。

5.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__________代表作,记录着沈从文对于__________两岸居民独特的感受,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于生活在湘西的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怀有的不可言说的温爱之情。

6. 《湘行散记》是__________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根据《__________》改写而成。

7. 请写出三篇选自《湘行散记》中的文章。

8. 《__________》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__________》互文理解,它们都是沈从文两次重返湘西所得。

9. 沈从文的作品充满了对__________的隐忧和对__________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凭借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沈从文《湘行散记》选段(有删改),完成下列小题。

先前的一只大货船,这时也快要靠岸停泊了。

只听到有人大嚷大骂,他们并不是吵架,不过在那里“说话”罢了。

这些人说话照例永远得使用几个粗野字眼儿,也正同我们使用标点符号一样,倘若忘了加上去,意思也就很容易模糊不清楚了。

我也不孤独的在舱中坐下了,爬到那个钢灶边去,同他们坐在一处去烤火。

我搀入那个团体时,询问那个年纪较大的水手:“掌舵的,我十五块钱包你这只船,一次你可以捞多少!”“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我说:“那么,大伙计,你拦头有多少!
全船皆得你,难道也是二百四十吊一年吗?”那一个名为七老的说:“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那么,小伙计,你呢?我看你手脚还生疏得很!你昨天差点儿
淹坏了,得多吃多喝,把骨头长结实一点点!”小子听我批评到他的能力就只干笑。

掌舵的
代他说话:“先生要你多吃多喝,你不听到吗?这小子看他虽长得同一块发糕一样,其实就只能吃能喝,撇篙子拉纤全不在行!”“多少钱一月?”我说。

“一块钱一月,是不是?”
那个小水手自己笑着开了口,“十个铜子一天,——他娘的。

天气多坏!”
我在心中打了一下算盘,掌舵的八分钱一天,拦头的一角三分一天,小伙计一分二厘一天。

在这个数目下,不问天气如何,这些人莫不皆得从天明起始到天黑为止,做他应做的事。


应当下水时,便即刻跳下水中去。

遇应当到滩石上爬行时,也毫不推辞即刻前去。

在能用气力时,就毫不吝惜气力打发每个日子,人老了,或大六月发痧下痢,躺在空船里或太阳下死
掉了,一生也就算完事了。

这条河中至少有十万个这样过日子的人。

想到这,我轻轻的吁了
一口气。

“掌舵的,你在这条河里划了几年?”“我今年五十三,十六岁就上了船。

”三十七年的经验,七百里路的河道,水涨水落,河道变迁,多少滩,多少潭,多少码头,多少石头——无
一不能够很清楚的举出它们的名称和故事!划了三十七年的船,还只是孤身一人,把经验与气力每天作八分钱出卖,来在这水上飘泊,这个古怪的人!“拦头的大伙计,你呢?你划了
几年船?”“我照老法子算今年三十一岁,在船上五年,在军队里也五年,七月里从贵州开小差回来的!”这水手结实硬朗,倒真配作一个兵。

掌舵的水手人老了,眼睛发花,已不能
如年青人那么手脚灵便,小水手年龄又太小了一点,一切事皆不在行,全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他。

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
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

上了船后那小子又惊又气,全身湿淋淋的,抱定桅子荷
荷大哭。

他一面笑骂着种种野话,一面却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

想起小水手掉到水中被援起以后的样子,以及那个拦头的脱下裤子给他掉换,穿个短裤在空气里弄船的神气,我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感情。

16.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7.举例分析选文中“拦头”水手的形象特征。

18.试探究选文结尾处“我”的心中有哪些“不可言说的感情”。

【答案】
16.“我”与水手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收入以及划船年岁等情况。

17.举例合理即可。

拦头水手的形象特征:结实硬朗,粗野干脆,保护弱小,全船最能
干(重要)的人。

18.一是对水手们常年在水上辛苦生活且收入不高的同情;二是对他们不畏艰险、爽直乐观、粗野中渗透关爱等特有气质的称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