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pos theory 20世纪70年代

合集下载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德国的卡塔琳娜·莱思(K.Reiss)、汉斯·弗米尔(H.J.Vermeer)、贾斯特·霍斯一曼特瑞(J.H.Manttari)以及克里丝汀·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此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译文功能,因此本文将借用此理论来解释编译现象。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以下概述后三种论说,即翻译行动论、目的论及以翻译为本的语篇分析理论。

翻译行动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是霍斯-曼特瑞于80年代提出来的(Munday 2001:77)。

该理论把翻译视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动。

这种行动所涉及的参与者有:行动的发起者(the initiator)、委托者(the commissioner)、原文产生者(the ST producer)、译文产生者(the TT producer)、译文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文接受者(the TT receiver)。

翻译理论好比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个环节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目的,并关联到下一环节。

翻译行动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因此,译文的形式并非照搬原文模式,而是取决于其是否在译语文化中合理地为其功能服务。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Munday 2001:78—79)。

Skopos是希腊语,意指“目的”,其主要概念是,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规则就是“目的规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

弗米尔认为,翻译的结果是译文,但译者必须清楚地了解翻译的目的与译文功能,才能做好翻译工作,产生出理想的译作。

后来莱思与弗米尔在合著的《翻译的理论基础》(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84)一书中,指出了目的论的具体准则(Munday 2001:78—79):(1)译文(TT)决定于其目的(determined by its skopos);(2)译文为目标语文化社会提供信息,其关注点是把源语语言文化信息转换为目标语语言文化信息;(3)译文不提供模棱两可的信息;(4)译文必须能自圆其说(internally coherent);(5)译文不得与原文相悖(coherent with the ST);(6)上述所列五条准则的顺序表明其重要性的先后顺序,而所有准则都受目的论之支配。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

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1]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

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目的论视角下的泰国电影片名汉译_______

目的论视角下的泰国电影片名汉译_______

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 ASIA2013·12目的论视角下的泰国电影片名汉译游辉彩※摘要:在当前泰国影视剧正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下,用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来指导电影片名的翻译无疑是正确的方法与手段。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泰国电影片名的汉译能把电影的四项基本价值即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同时能总结出影片名翻译的多种方法,如音译、直译、意译与换译以及这些方法的运用条件与缘由。

关键词:目的论;泰国电影片名;汉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479[2013]12-0057-05Thai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You HuicaiAbstract:It would be an undoubtedly correct method and means to guide the film title translation with Skopos theory in the current popularity of Thai movies and TV dramas in China.With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Thai Film Title translation can be adequately reflected four basic values such as information value,cultural value,aesthetic value and commercial value.At the same time,this thesis also sums up various methods of film title translation such as transliteration,literal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 and adaptive translation,as well as the conditions and reasons for using these methods.Key words:Skopos theory;Thai TV and drama;Chinese translation近10年来,泰国电影以其或强烈、或鬼魅、或清新的“泰式风情”风靡亚洲影坛,成为继中国、日本、伊朗、韩国之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亚洲电影品牌之一。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翻译目的论视阈下的中国政治文本翻译文献综述

翻译目的论视阈下的中国政治文本翻译文献综述

翻译目的论视阈下的中国政治文本翻译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治文本的翻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更是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关键因素。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且快速发展的国家,其政治文本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中国政治文本翻译的文献进行综述。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它强调翻译活动应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和目标受众。

这一理论视角为理解和评估政治文本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维度。

本文将首先介绍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政治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将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在中国政治文本翻译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这包括对政治文献、官方声明、法律法规等重要文本的翻译策略、实践和挑战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翻译目的论在中国政治文本翻译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还将探讨翻译目的论在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特有的政治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翻译目的论如何帮助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实现有效的国际沟通。

本文将通过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全面审视中国政治文本翻译的文献,以期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二、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翻译学者汉斯维尔姆弗里曼(Hans J. Vermeer)和凯瑟琳雷斯(Katharina Reiss)提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活动应以实现翻译目的为首要原则,这一原则贯穿翻译实践的始终。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翻译的目的、目标受众、文本功能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均对翻译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翻译活动被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目的分析、策略选择和译文评估。

翻译批评:浅述功能派翻译理论

翻译批评:浅述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姓名:常首鸣班级:08级外应2班学号:2008142摘要: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

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

本文简要介绍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并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忠诚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从罗马帝国的翻译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功能派翻译理论虽然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在德国才首先产,可综观历史,翻译的功能观却在翻译实践中早为有所表现。

可是,无论中外,翻译的标准往往更多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本字面上严格忠实,因此在翻译的意图、目的和译本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这样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就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然而,从20 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被圈定在语言范围之内,翻译理论家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随着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此时,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

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

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而功能派只将其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

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

德国素有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传统,凯瑟琳·赖斯( Katharina Reiss ) 、弗米尔( Hans. Vermeer ) 、曼特瑞( Justa Holz Manttari )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其代表人物,他们为功能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目的论的方法

目的论的方法

目的论的方法摘要:1.目的论的基本概念2.目的论的方法分类3.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4.目的论的局限性与挑战5.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目的论的基本概念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德国翻译学者赫尔穆特·费尔米尔(Hans J.Vermeer)和凯瑟琳·雷斯(Katharina Reis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它主张翻译活动应以实现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为目标,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文化导向。

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传递原文信息,还应考虑到译文的目的、功能和接受者,从而使译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达到预期效果。

二、目的论的方法分类1.功能翻译方法:根据译文的功能和目的,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例如,采用归化策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规范,或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文特色。

2.忠实翻译方法:在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同时,兼顾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性。

这种方法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加译法:在原文基础上增加解释性词语或补充信息,以帮助目标语读者理解译文。

这种方法适用于原文中含有文化背景知识或专业术语的情况。

4.删译法:根据译文目的和读者需求,对原文进行删减或简化。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通顺性。

三、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文学翻译: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目的论强调译者要充分考虑目标文化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接受程度。

例如,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时,译者应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之符合目标语诗歌的形式和风格。

2.商务翻译:在商务领域,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注重译文的专业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产品说明、合同、广告等文本的翻译,都需要根据译文读者的需求和背景进行相应调整。

3.官方文件翻译:在政治、外交、法律等领域的官方文件翻译中,目的论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同时,译者还需关注译文在不同文化间的可接受性,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四、目的论的局限性与挑战1.主观性:目的论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过度主观可能导致译文偏离原文,影响信息的传递。

[生活]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生活]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1 引言传统翻译理论把“对等”看作衡量译文质量的最可靠标准。

然而, 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其代表人物是凯瑟林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汉斯·弗米尔(Hans V er2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

”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

功能翻译理论给人们提供一个探讨翻译的新视角,实现了翻译理论从静态的语言翻译象征论向动态的功能翻译分析法的转化。

那么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呢,它能否应用到文学的翻译中去呢?2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是一项须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行为。

的确,翻译需要译者与原本之间的交流。

由于语言种类、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语作者的意图和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最核心的概念是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与翻译行为理论(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 on) 。

2. 1 目的论费米尔在他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提出了“目的”这个概念。

目的论中除了术语“目的”(Skopos)之外,费米尔还使用了与之其他有关联的词,比如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

目标(aim)指的是翻译行为最终达到的结果。

目的(purpose)指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阶段。

意图(intention)是目标导向的翻译行为,既包括发送者以适当的方式产生文本,也包括接受者以适当的方式理解译文。

从翻译目的论看《论读书》三个汉译本的可接受性

从翻译目的论看《论读书》三个汉译本的可接受性

从翻译目的论看《论读书》三个汉译本的可接受性在分析一定量的《论读书》汉译文本后,笔者发现众多译者在汉译培根的Of Studies过程中深受翻译的目的论影响。

为此本文主要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对比分析《论学习》的三个汉译本的可接受性,旨在在翻译角度创新方面做一些尝试。

标签:原文风格;翻译目的论;可接受性一、引言培根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其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论说文集》(又译《随笔》),而其中的名篇之一是Of Studies。

其行文用词凝练,意义含蓄深刻,议论独到精辟,风格独树一帜且极具思辨性,是英国随笔体裁的先锋。

《论读书》是一篇非常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议论文,主要论述读书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

在我国该文曾一度出现过很多译本,可见其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通过查阅、收集、分析和比较一定量的期刊文献后,笔者发现关于《论读书》的原文和译文的研究主要其中在:原文和译文的比较研究(曹玲远:2008);译文和译文之间的比较研究(胡年勇:2008);而其中的重点研究的译文文本是王佐良先生等的文本,研究角度多数是翻译方法的探索,译文特色,英汉语言差异等(刘佳:2009;王筑昤2003)。

总之,对于《论读书》汉译本和原文文本,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研究和发现。

二、Of Studies原文体风格Of Studies由培根写于16世纪末(1597年),根据时间可知其所用语言应当属早期现代英语,因此原文在用词、句型句式、修辞、行文逻辑和结构等方面都极具时代特色和时代感。

文中用词也具有古英语韵味;当然其中也包含拉丁语的典雅。

多处运用排比或对偶的句式,自然达到音韵和谐和铿锵有力的目的,其用词精妙恰到好处。

文中几乎处处应用了格言式的短小精悍的句子,偶尔应用一句拉丁,如同点睛之笔,让作者的论点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使文章显得典雅稳健,古色古香。

在行文上,风格极具特点。

一是文章思想深刻,论述简要明达;二是文章开门见山由“怡情”、“传彩”和“长才”三个判断统领全文,层层紧扣,步步深入;三是全文围绕着“读书”这个中心议题而展开论述,水到渠成。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德国的卡塔琳娜·莱思(K.Reiss)、汉斯·弗米尔(H.J.Vermeer)、贾斯特·霍斯一曼特瑞(J.H.Manttari)以及克里丝汀·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此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译文功能,因此本文将借用此理论来解释编译现象。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以下概述后三种论说,即翻译行动论、目的论及以翻译为本的语篇分析理论。

翻译行动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是霍斯-曼特瑞于80年代提出来的(Munday 2001:77)。

该理论把翻译视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动。

这种行动所涉及的参与者有:行动的发起者(the initiator)、委托者(the commissioner)、原文产生者(the ST producer)、译文产生者(the TT producer)、译文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文接受者(the TT receiver)。

翻译理论好比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个环节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目的,并关联到下一环节。

翻译行动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因此,译文的形式并非照搬原文模式,而是取决于其是否在译语文化中合理地为其功能服务。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Munday 2001:78—79)。

Skopos是希腊语,意指“目的”,其主要概念是,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规则就是“目的规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

弗米尔认为,翻译的结果是译文,但译者必须清楚地了解翻译的目的与译文功能,才能做好翻译工作,产生出理想的译作。

后来莱思与弗米尔在合著的《翻译的理论基础》(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84)一书中,指出了目的论的具体准则(Munday 2001:78—79):(1)译文(TT)决定于其目的(determined by its skopos);(2)译文为目标语文化社会提供信息,其关注点是把源语语言文化信息转换为目标语语言文化信息;(3)译文不提供模棱两可的信息;(4)译文必须能自圆其说(internally coherent);(5)译文不得与原文相悖(coherent with the ST);(6)上述所列五条准则的顺序表明其重要性的先后顺序,而所有准则都受目的论之支配。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The_Skopos_theory[整理版]

The_Skopos_theory[整理版]

The_Skopos_theory[整理版]The Skopos theory is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Hans Vemeer anddeveloped in Germany in the late 1970s and which oriented a more functionally andsocioculturally concept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considered not as a process of translation,but as a specific form of human action. In our mind, translation has a purpose, and the word“Skopos” was from Greek. It’s used as the technical term for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崭新的翻译理论模式。

是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Reiss、Vermeer和Nord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它的建立可以追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将研究聚集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目的的选择上。

具体说来,它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忠实原则(Fidality rule)。

其中核心原则为目的原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这个目的可以理解为: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以及使用某种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于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需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听话人的背景知识,态度等语境因素。

从目的论角度谈《小红马》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谈《小红马》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谈《小红马》的翻译目的论作为功能派翻译的核心理论,使译文从原文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为翻译界注入了一股清泉。

其三大法则环环相扣,其理论既严谨又实用。

本文拟从该理论出发对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小红马》的中译本进行详细的评述,以期将理论与翻译批评实践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儿童文学目的论翻译一、理论回顾目的论(skopos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

Skopos是希腊词,意思为“目的”。

作为功能派的代表人物威密尔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对于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

“目的论”认为翻译过成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

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

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收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备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

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同时译者也并非被动的接受翻译要求,他会以专业眼光在与发起者意见不一致时与其协商,发挥其能动作用。

除此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即: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法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

即让目的语读者理解,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交际环境。

而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这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

这三个法则的地位不是平等的,而是目的法则地位最高,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都从属于目的法则,而忠实性法则又从属于连贯性法则。

翻译目的论的起源

翻译目的论的起源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

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弗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

目的论

目的论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而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因此翻译行为的实施也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甚至会在目标语境中产生结果和影响的,其特别之处是有一个源文作为行动的基础。

由于文化及语言具有个体特性,作为文化、语言一个组成部分的、由个体的人创作的文本也具有个体性,这种个体性使得文本功能转移成为可能;而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将源文文本的所有因素都反映出来,这就使得文本转移成为必要。

文本如何转移,就要服从于翻译的预期目的,这也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翻译由译文文本的预期目的决定。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文本功能和文本接受者应处于优先地位,译者起重要作用。

除‘目的法则”外,目的论还有两个重要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

“连贯法则”是指必须符合语内连惯的标准(必须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忠实法则”则指译文与源文间应存在语际连贯(这类似于传统翻译学中的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决定)。

弗米尔的‘目的论”允许一个文本根据不同的目的需要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译本存在,并将翻译定义为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这相对于莱斯的翻译功能模式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随后,霍尔兹.曼塔里采用交际学和行为学中的某些观点,进一步提出了“翻译行动”理论。

曼塔里在弗米尔‘目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户、委托人等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强调了译者的抉择和译文读者的情况,使得翻译理论研究彻底摆脱了交本本身的局限性。

随着翻译工作研究的发展,目的论研究的领域更为广阔。

它摆脱了等值翻译或对等翻译的束缚,强调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它在翻译实践中只从目的论出发,这样就很容易会忽略掉具体的语境。

而且翻译目的论决定和影响翻译的整个过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限制译者卞体地位的发挥,使译本内容与形式可能与源文文本相差甚远,不利于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作者:————————————————————————————————日期:ﻩ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常用翻译研究理论及视角

常用翻译研究理论及视角

1.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
a.文本类型:Reiss将待翻译分为四类:信息型informative、表达型
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视听型audiomedial。

将文本归类,可由此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同时便于评估翻译质量是否达到原文本类别的要求。

b.目的论:Skopos theory
2.20世纪80年代初Peter Newmark(纽马克):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语义翻译注重对原文语义的重视传达,并常在形式上尽量与原文一直
交际翻译注重交际的顺畅,可为交际转换语言形式
世纪90年代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翻译
韩礼德、Juliane House
从语言学语篇角度诠释翻译
Even-Zohar and Toury多元系统理论:
目的语文化决定作品是否翻译,同时规范遣词用语。

翻译要看目的语文化强势还是弱势。

注重翻译中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school操纵学派翻译观
6.译者主体性:20世纪70-80年代文化转向后译者的地位越来越被认可,不再处于隐形地位,在文本选择、审美态度、翻译策略使用等方面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

重要内容可参看查明建和田雨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文章。

7.女性主义翻译观
8.殖民主义翻译观
Steiner 阐释学翻译观
9.认知视角翻译观
10.互文性
11.接受美学视角
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kopos theory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

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

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

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