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
结论:全监有62.20%警察处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 有13.33%警察有轻度心理疾病,但对工作和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有3.86%警察有中等程度心理疾病,心理症状经常出现,对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影响;有0.98%警察心理疾病严重,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不能正常上班。

一、警察心理疾病评估目的和方法
警察心理健康成为当前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科学评估目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为深入开展警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9月上旬,我监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对全监警察心理疾病状况进行了评估,共发放316份心理测试问卷,回收问卷316份,有效问卷为246份,有效率为77.85%,使用SPSS13统计系统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警察心理疾病评估结果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从美国引进的心理测试量表,主要用于心理疾病的评估,其分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态、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和社会内向等分量表。

各量表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评估结果表明全监警察大部分心理正常。

(一)基本情况
根据对参加测试的246名警察的测试报告的分析,结果是:
1.有6
2.20%警察处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没有心理疾病,占参加心理评估警察的大多数,这表明我监警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好的。

2.有轻度症状的警察占13.33%,对工作和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3.有中度症状的警察占3.86%,心理症状经常出现,对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影响,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有偏重症状的警察仅有0.98%,这部分警察心理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不能正常上班。

(二)各种心理疾病症状因子分析
1.疑病: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

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

警察中有中度疑病症状的占17.9%;5.7%
有中度疑病症状;2%疑病症状偏重。

2.抑郁: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

得分高者常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警察中15%有轻微抑郁症状;
6.1%有中度抑郁症状;0.4%抑郁症状偏重。

3.癔症:评估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

得分高者多表现为依赖、天真、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并缺乏自知力。

警察中20.7%有轻微癔症症状;7.4%有中度癔症症状;0.4%癔症症状偏重。

这一类症状在测试警察中最突出。

4.精神病态:可反映被试者性格的偏离。

高分数的人为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并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警察中15.9%有轻微精神病态症状;74.9%有中度精神病态症状;1.6%精神病态症状偏重。

5.男子气—女子气:主要反映性别色彩。

高分数的男人表现敏感、爱美、被动、女性化,他们缺乏对异性的追求。

高得分的妇女被看作男性化、粗鲁、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

警察中15.5%有轻微症状;1.6%有中度症状。

6.偏执:高分提示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性格特征。

警察中8.9%有轻微偏执症状;2.8%有中度偏执症状;2.4%偏执症状偏重。

7.精神衰弱:高分数者表现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警察中10.2%有轻微精神衰弱症状;3.3%有中度精神衰弱症状;0.4%精神衰弱症状偏重。

8.精神分裂症:高分者常表现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

极高的分数者可表现妄想、幻觉、人格解体等精神症状及行为异常。

警察中7.4%有轻微精神分裂症症状;2.8%有中度精神分裂症症状;2%精神分裂症症状偏重。

9.轻躁狂:高得分者常为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

警察中12.2%有轻微轻躁狂症状;2.4%有中度轻躁狂症状。

10.社会内向:高分数者表现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

低分数者表现外向、爱交际、富于表情、好攻击、健谈、冲动、不受拘束、任性、做作,在社会关系中不真诚。

警察中9.8%有轻微社会内向症状;1.6%有中度社会内向症状;0.4%社会内向症状偏重。

(三)警察心理疾病特点
从比例大小来分析,警察主要心理疾病中,排在前五位的是:
1.第一位是癔症,主要表现为存在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比如,极个别警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得不到缓解,不是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而是通过体罚罪犯来宣泄。

2.第二位是疑病,反映个别警察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

3.第三位是精神病态,反映出个别警察性格的偏离,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并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4.第四位是抑郁,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

5.第五位是性度,即“男子气-女子气”,主要反映性别色彩。

高分数的男人表现敏感、爱美、被动、女性化,他们缺乏对异性的追求。

高得分的妇女被看作男性化、粗鲁、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

三、监狱警察心理疾病形成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监狱近年来新招警察多,这些警察大部分出生在独生或少生家庭,个性内向,由于没有经历艰苦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警囚矛盾,往往不知所措;对挫折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缺乏应对方法,日积月累,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2.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心理保健意识薄弱。

近年来监狱对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但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有相当部分警察的心理健康知识有待进一步普及,在警察中有个别甚至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对监狱组织警察心理测试不配合。

大部分警察工作之余只关心身体健康,心理保健的意识不强。

3.旧观念制约,有心理问题不敢寻求心理帮助,将压抑埋在心里。

(二)客观因素
1.国家对全民心理保健的重视和投入滞后,制约了监狱警察心理保健工作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我国对大众心理健康关心比较多是近年来的事情。

2.当前社会民众本身,包括罪犯在内,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或对心理咨询存在种种认知误区,由于监狱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善其身,也增加了在监狱警察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的难度。

3.监狱警察在工作和生活中常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成为心理负担,主要表现在:(1)年轻人找到合适对象难;(2)子女入学难:(3)配
偶和子女就业难;(4)工作压力大,加班多,而仅有的业余时间又十分音调;(5)个别警察受罪犯消极心理影响,出现同化现象,心理枯竭、早衰,等。

四、预防警察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策
(一)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咨询同其他事物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社会上一般认为一个社会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开始需要心理医生,我国也就是在2003年人均GDP达到这个水平时开始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统一认证工作。

据报广州市200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9302美元(《佛山日报》2007年2月18日A4版),已经进入心理问题高发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同时,也带来环境恶化、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等一系列影响心理健康的现实问题。

监狱作为一个改造人的场所,警察不仅面临工作的巨大压力,并且面对的是心理疾病缠身的罪犯,在改造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是警察转化罪犯消极心理因素,矫正犯罪心理恶习,将罪犯改造成为新人。

但警察也是人,如果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就容易出现被同化,被罪犯的消极情绪感染的可怕后果,造成心能枯竭或心理问题缠身,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消除这种心理副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监狱警察心理健康,要有制度保障
为保障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应借鉴美、英、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在警队中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消除烦恼挫折、感情困扰,防止意外事故和精神障碍的发生。

如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因袭击事件对警察造成的心理压力,纽约警察局下令5.5万名本市警察接受心理咨询。

香港警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了心理服务组,心理专家通过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专门为警察及其家人排解心理障碍,警队中有精神异常仍持枪执行警务的警察被及时诊断出来,获得及时的心理援助,使自杀、事故率大幅降低。

香港《警察通例》中还明确规定了警员在执行公务时受到刺激或压力冲击的多种情形都必须在事后咨询心理医生。

又如深圳市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警察心理咨询机构——深圳市“警察热线”,为公安警察解决心理压力问题。

随后广东省公安厅也成立了警察心理咨询中心和相关研究学会。

在这种形势下,监狱系统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各级监狱机关层层设立警察心理健康的管理教育机构,开设警察心理咨询、治疗和训练中心,建立监狱警察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制度,为监狱警察配备高水平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

(三)健全监狱警察心理卫生体系
心理卫生的本意是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卫生是指预防和治疗种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广义的心理卫生则是指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实现三级预防。

所谓的三级预防是指:初级预防----尽力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以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好治愈后,防止心理问题复发;三级预防----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可能地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人群,我国监狱警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问题。

各种研究表明,他们除了要面对正常人都存在的普遍性心理问题外,还可能产生其它人群不可能产生的特殊心理障碍,监狱警察是肩负矫正、教育罪犯重大使命的特殊人员。

他们既是执法者又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

这样的社会角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扮演的,胜任这一工作的人首先应当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矫治心理不健康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狱警察心理卫生的要求自然就应当高于其他职业的人。

这就要健全监狱警察心理卫生体系作保障。

(四)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在措施上,一是要增加警力,努力达到司法部规定的警力配置要求,从而减轻监狱警察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

二是招录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人才,做好岗位选拔,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好新招警察的入口关,并疏通不合格警察的出口渠道。

三是不断提高监狱警察待遇,减轻来自生活的压力,减少后顾之忧。

四是在保证警力的前提下,对岗位进行分工细化,推行岗位考核,努力培养角色相对单纯的专职监狱警察,减少“万金油”式的多重角色的警察。

五是在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过程中,硬件建设要适当超前,建立起有规模、美观、办公环境相对较好、监管教育设施较为完善的软硬件体系,使安全更有保障,工作效率更有提高,创造能让监狱警察致力于工作而又有所心安的办公、执法环境,使警察们从严防死守的旧监管模式中走出来。

(五)倡导学习风气,充实精神文化生活
职业特点决定了监狱警察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社会交往,监狱可通过组织
学习班或学习兴趣小组的形式,鼓励自学和经验交流,丰富知识,加强修养,充实人生。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以立志、学以修身,其中学以修身是关键。

通过倡导学习风气,使监狱警察们的道德感增强了、自身修养提高了,就会崇尚多奉献少索取,心态就容易平衡。

监狱要在监狱警察中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监狱警察要与社会保持适当接触,多与亲人电话沟通,多与家人谈话、散步,进行有益的休闲活动,在经济方面量入为出;严格遵守政法干警的禁酒令和有关禁令,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性,如酗酒、熬夜、赌博等等;监狱要多组织集体的健身活动、文娱活动和定期举办运动会,丰富警察职工的文化生活,要确保年休假制度的落实,有条件的单位最好组织警察分批疗养。

(六)加强心身疾病的预防
在心身疾病的预防中,心理因素和心理学方法起关键作用,因为预防本身基本上是一种行为,即让人们去做某事,不去做某事,否则就可能患病。

其中改变生活习惯,则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行为或心理问题。

一个人吃或不吃什么,吸烟还是戒烟,坚持还是放弃身体锻炼,这些行为中都有大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发挥其影响。

所以,要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减轻心理应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单靠传统的医学方法是无法奏效的,必须从个体的预防开始。

在心身疾病的预防中,心理卫生是心身疾病预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其中,应激训练,行为的自我监测和自我控制,行为协议和反应代价法,放松训练、示范法和认知疗法等,都可以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以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心身疾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