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张淑芳河南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七中队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

公安民警这个承担高应激性、高对抗性、高危险性的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针对此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找到增进公干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一、据调查,1999年全国公安机关积劳成疾因公殉职的民警219人占牺牲民警总数的41%,2001年广东省因累病牺牲的民警7人,占牺牲总数的47%。

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情绪,17.9%的公安民警缺乏从警心理,12.4%的公安民警性格偏执,12.4%的公安民警心理恐惧不安,另有6.7%和0.5%的公安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等问题。

【1】2006年公安民警因积劳成疾牺牲175人,比上年下降4.4%;因交通事故牺牲147人,比上年下降26.9%。

尽管因积劳成疾和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两者占牺牲民警总数的比例仍高达80.9%。

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的占44%,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占36.9%。

并且其中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占很大比例。

【2】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公安民警心理不健康具有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

心理的不健康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心脏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致命。

(二)对民警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压力太大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临场晕”或怯场现象,使有的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手脚发抖、动作失调、武器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都受到影响,技术和战术发挥不出来,失去战机,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损失。

过度的心理压力还会造成民警缺乏信心和不能够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感情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关系紧张。

公安民警心理问题分析报告

公安民警心理问题分析报告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心理问题现状公安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

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

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

如个别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

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

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等三怕心理。

一是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是怕办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扣分规定。

办案民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害怕被扣分或通报批评。

公安心里健康调研报告

公安心里健康调研报告

公安心里健康调研报告公安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公安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公安人员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公安人员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工作压力、职业特点以及社交支持等因素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

建议加强公安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关支持机制,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引言:身处于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公安人员常常面临高压的工作任务和危险的工作环境,这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了解公安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背后的原因,本研究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旨在探究公安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邀请了200名公安人员参与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压力、职业特点、社交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

结果和讨论:1. 工作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公安人员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不规律、工作内容危险等因素是导致公安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

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对公安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职业特点公安人员的职业特点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人员必须面对危险、冲突和压力等,这对其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职业特点还使得公安人员的工作与家庭生活难以兼顾,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3. 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公安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研究结果显示,公安人员得到的社交支持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有效的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

这使得他们在遭受工作困难和心理压力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理解。

因此,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体系,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对于改善公安人员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结论:公安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作压力、职业特点以及社交支持等因素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

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两篇

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两篇

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两篇篇一:关于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模式的变化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变,公安民警也经历了转型期的变化,特别是近期中央“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以后,社会各界对公安民警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逐渐提升。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意味着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这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

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

就高速交警而言,他们肩负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承担着高速公路的治安管理、秩序管理、事故处理等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工作任务。

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二、高速交警存在的心理问题(一)、工作压力大,心情焦虑、烦躁。

公安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公安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公安心理健康调研报告公安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和压力增加,对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了解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市公安局的民警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1.问卷设计:本调查采用了自编的心理健康问卷,包括了情绪状态、心理压力、工作满意度、睡眠质量等指标。

2.样本选择:我们随机选择了某市公安局的300名民警作为研究对象。

3.调研过程:调查对象配合我们的要求填写了问卷,并保证了其隐私和匿名性。

三、调研结果1.情绪状态:调查显示,大部分民警的情绪状态良好,占比达到80%,但也有20%的民警表示焦虑和压抑情绪较为严重。

2.心理压力:调查结果显示,90%的民警表示工作压力较大,其中40%的人感觉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了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3.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60%的民警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30%的人表示一般,1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

4.睡眠质量:调查结果显示,50%的民警睡眠质量良好,但仍有50%的人表示睡眠质量较差,经常睡眠不足。

四、调研分析1.情绪状态:民警面对的案件复杂多变,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容易产生焦虑和压抑情绪。

2.心理压力: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民警会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对于一些重大案件的办理和威胁行为的处理,会产生额外的心理压力。

3.工作满意度: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对于民警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民警在工作中可能感到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导致工作满意度较低。

4.睡眠质量:长时间的工作和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以及心理压力的影响,可能导致民警睡眠质量不佳。

五、对策建议1.提供心理支持:建立公安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民警提供心理咨询和培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2.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和待遇,提高民警的工作满意度。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加班,提高民警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为促进公安队伍健康良性发展,为今后的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悉心了解基层民警心声,紧紧围绕当前队伍建设的热点、难点,牢牢把握队伍思想动态,对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粗略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心理状况现状农六师作为濒临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新兴经济区,经济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公安工作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芳草湖垦区公安局作为农六师西线片区的重要维稳力量,现有民警98人,其中局领导4人,局机关17人,刑侦大队17人,派出所民警46人,看守所、拘留所12人,交警队2人,18-25岁民警14人,占全局民警数的14%;25-35岁民警38人,占全局民警的38%;35-45岁民警15人,占全局民警数的15%;45岁以上民警31人,占全局民警数的31%。

下辖芳草湖、新湖农场及106团三个团级单位。

随着师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警察的期望值也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纵观基层一线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得问题:一是职业认同感的日益缺失。

基层民警工作繁重辛苦,但是由于社会形势的日趋复杂,公安工作常常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也让很多基层民警尤其是新警的热情大受打击,从而激情锐减,在工作上没了进取心。

同时由于公安队伍的庞大,在政治待遇上得到提高的机会又相对少,所以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可能奋斗了几十年还是普通民警。

另外在经济待遇方。

寿命只有48岁,这是一个令人忧心的数据。

基层民警存在着严重的伤病问题,每年民警的体检报告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民警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而造成民警健康问题的成因有很多,一是工作强度高。

就目前的治安形势而言,基层派出所民警基本上都是一个人顶两、三个人的活儿在干,长此以往,身体不堪重负,导致体质下降、积劳成疾。

公安队伍思想状况与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研判报告范文

公安队伍思想状况与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研判报告范文

公安队伍思想状况与民警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研判报告范文为了进一步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能力水平,落实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切实掌握某某县公安局基层队伍思想状况和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开展民警个体心理危机干预,深入推进全县公安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某某县公安局公安理论调研组对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汇总。

通过思想上理解民警、行动上关爱民警,使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力求原汁原味、事实求是地反映队伍状况和把握民警思想脉搏,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浓厚氛围,现将某某县公安局基层民警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情况报告如下:一、队伍基本情况二、当前民警思想状况主要调查内容:此次调研结合民警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走访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对部分民警进行思想状况进行了了解,和基层单位通过个别谈心谈话交流、召开所队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对所在单位的民警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先期摸排、分析,及政工部门收集掌握。

主要内容重点为:(一)调查民警思想动态状况。

掌握民警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掌握民警关心关注的突出、热点、难点问题,及民警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怨,摸清民警思想脉搏;掌握民警家庭、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民警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

找准存在问题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个性化开展思想工作的预期目的。

(二)调查民警精神状态情况。

重点调查和掌握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后民警的思想认识和反映,专项行动中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掌握先进典型、后进民警工作状况;摸清和掌握队伍中不能独立担当工作民警的底数。

(四)调查现有制度落实情况。

重点调查和掌握队伍学习制度的建立和推动落实情况;掌握从优待警和优抚工作执行情况,体检、休假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以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民警落实“六必谈、五必访”情况。

及其他需要调查分析的民警队伍思想情况以及民警对上级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三、综合队伍思想状况和民警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近年来,某某县公安局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在摸清民警思想脉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教育民警、激励民警、鼓舞民警、塑造民警,民警思想状况有了可喜变化,队伍的主流和整体状况是良好的,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摘要]: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是警察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公安民警更好地应对压力,直面竞争、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

相关调查统计表明,近年来 ,由于公安工作负荷与压力不断加大,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不少一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提高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已成为公安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公安民警; 负荷与压力; 心理健康状况;现代的健康观认为,人的生命健康,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生活行为和人格精神上,也就是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公安民警,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这个特殊群体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捍卫法律、惩治犯罪的重大使命,每天都在承担着高应急、高对抗、高危险的工作,因而承受着比常人更大的压力,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然而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正确疏导警察心理,切实缓解心理压力,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业务发展有积极意义、深远影响。

一、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在国外,有近五分之一的警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根据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课题组调查掌握的统计数字,有近四分之一的民警存在心理问题,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警察数量高于西方国家。

福建省以MMPI测查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表明,仅有32.9%的男民警和13.0&的女民警可确信没有心理障碍;有49.5%的男民警和60.9%的女民警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男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达36.0%,疑似心理病态的比例达13.5%;女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比例达13.5%;女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比例达56.5%。

某区公安分局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某区公安分局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某 市 2 8 . 9 8±2 8 . 8 2 1 民警 ( N 5 2±. 7 0 1 . 6 4±. 7 0 1 . 5 2±. 6 9 1 _ 5 O±. 6 8 1 . 4 7±. 6 6 1 . 4 8±. 6 8 1 . 3 5±. 6 3 1 . 4 5±. 6 6 1 . 4 2±. 6 3 3 2 8 8)
题 越 多 。结果 表 明 :某 区公 安 分局 民警 心 理健 康


心理健 康 状况
( 一) 某 区公 安 分局 民警心 理健 康 总体情常模 和 某 市 民警 水 平 ,心 理
应用 S C L 一 9 0症 状 自评 量 表 进 行 测 评 。该 量 健 康 问题 比较 突 出 。从 国 内其 他城 市 类 似测 评 和
2 0 1 4年第 4 期
N O . 4 ,2 0 1 4
广 州市公安 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J o nn i a I o f G u a n g z h o u P o | i ( : e C o l l e g e
总第 9 4 期 S u m 9 4
某 区公安分局 民警 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
量 表包 括 l 0个 因子 ,每个 因子分 别反应 受 测者某

个 方 面 的情 况 ,可 以通过 因子 分 了解 受 测 者 的
参加 S C L 一 9 0症状 自评 量表 测试 的 民警共 4 4 1
警 的心 理 健 康 状 况尤 为关 键 。有 调 查 表 明 ,广 州 症 状分 布特 点 。


1 3 —
( 注 为有差 异 )
焦虑( 3 . 2 %) 、 抑郁( 2 . 7 %) 和人 际关 系敏 感 ( 2 . 7 %)

公安民警MMPI测查结果

公安民警MMPI测查结果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3期 ( 第9期) 总 1
福 建 公奠 高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0URNAL 0F FUJ AN I PUBL C AFETY I S COL LEGE
NO32 0 . 0 6
S r a o 9l eil N .
pyh lgclo s ce n df rn ere,w i mo g te p l e n o r ie o b ev scoo c lp t ns sc oo a bt l i ieetd ges hl a n h oi me ,sme ael l t eh ay py h l a a et i a s e c ky i g i
v re ,a n o te mae p l ewih u iest d c t n ae t e motp o n n n te ec aa trs c ;2 h ep y h l etd mo g wh m h l oi t nv ri e u ai h s r mie ti h s h rceit s .T s c o— c y o r i
健康 为神经症性障碍 ( 主要 是躯体形 式障碍 、 抑郁 性神 经症 ) 和情感性 障碍 ( 多为躁狂倾向 ) 因此 , 实加 强公 安 。 切
民警的心理保健 工作 , 刻不容缓。
关键词 : 警察 心理 卫生;M I公 安 民警; MP ; 测查报 告
中图分类号 :6 11 D3 .5
文献标 识码: A

队 伍 建 设

公安 民警 M P 测查结果 M I
杨 晓华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福建

福州 300 ) 507
要 : M P 测查 2 2 男 民警 、 3 以 MI 2名 2 名女 民警的结果显 示: . 1 男女公安 民警的群体 心理 特点 : 防御戒备 心理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5300字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5300字

三一文库()〔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5300字〕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张淑芳河南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七中队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

公安民警这个承担高应激性、高对抗性、高危险性的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针对此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找到增进公干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一、据调查,19xx年全国公安机关积劳成疾因公殉职的民警219人占牺牲民警总数的41%,20xx年广东省因累病牺牲的民警7人,占牺牲总数的47%。

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情绪,17.9%的公安民警缺乏从警心理,12.4%的公安民警性格偏执,12.4%的公安民警心理恐惧不安,另有6.7%和0.5%的公安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等问题。

【1】20xx年公安民警因积劳成疾牺牲175人,比上年下降4.4%;因交通事故牺牲147人,比上年下降26.9%。

尽管因积劳成疾和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两者占牺牲民警总数的比例仍高达80.9%。

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的占44%,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占36.9%。

并且其中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占很大比例。

【2】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公安民警心理不健康具有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

心理的不健康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心脏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致命。

(二)对民警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压力太大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临场晕”或怯场现象,使有的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手脚发抖、动作失调、武器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都受到影响,技术和战术发挥不出来,失去战机,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损失。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监狱警察是执法系统中非常重要且繁重的工作人员。

他们负责监管犯罪分子,确保监狱内的秩序和安全。

因此,他们经常面临着高度压力和风险。

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监狱警察工作的特殊性会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

监狱环境是一个高度压抑和危险的地方。

警察们每天都被暴力、恐吓和悲伤包围着。

他们不仅需要处理与犯罪分子的冲突,还要应对监狱内部的职权斗争和管理问题。

这些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工作压力是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监狱警察需要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和应对。

这种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监狱警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增加。

此外,监狱环境的帮派和囚犯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加警察的工作压力。

再次,监狱警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难将工作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带回家。

他们需要保持坚强和冷静的外表以执行职责。

然而,长期的无法宣泄紧张情绪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下降。

监狱警察可能会面临睡眠问题、家庭关系问题以及其他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挑战。

另外,监狱警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往往缺乏支持系统。

与一般办公室工作相比,监狱警察面临着较小的社交支持和心理支持。

他们的同事很可能也处于类似的心理健康问题中。

因此,监狱警察很难得到必要的支持和理解来应对心理压力。

为了应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挑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监狱管理人员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支持计划。

这包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和支持组,为警察提供必要的情绪排解和心理支持。

其次,应加强工作场所安全措施,以减少警察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同时,警察应该定期接受培训,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和工作压力的能力。

此外,监狱管理人员应鼓励警察采取积极的应对机制,如运动和放松技巧,来缓解和减轻工作压力。

总结起来,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广州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广州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广州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目的了解我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为警察群体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2] (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评定交通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躯体化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2674名交通警察,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测得总分总分≥40人数仅4.43%,以轻度心理障碍为主;阳性症状较高的依次为躯体化症状(易尿频、尿急,咽部不适、喉咙有阻塞感,呼吸困难、喜大叹气,头晕、头痛),焦虑症状(经常会担心自己生病,肢体易出汗颤抖或忽冷忽热,强迫感如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阳性因子分最高为焦虑抑郁达17.02%,躯体化症状因子分5.27%;躯体化症状因子与心理障碍阳性率成正相关,r=0.921,P<0.01。

结论交警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出现心理障碍者以轻度为主;心理健康状况与躯体化症状密切相关,躯体化症状可间接呈现心理健康状况。

标签:交通警察;心理障碍;躯体化症状因子社会环境的刺激因素引起个体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产生多种心身障碍。

心理健康问题是引起精神活动障碍,加重躯体疾病的主要原因。

交通警察常年露天工作,直接、长期地暴露于交通废气、高噪音侵害的工作环境中,易导致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3]。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参加健康体检的交通警察群体进行以躯体化症状为表现的心理障碍筛查,了解我市某警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为警察群体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2年7月~9月来我院进行团体健康体检的交通警察体检者共2939名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674份,有效应答率90.98%,其中男性2359名,女性315名,分别占该群体参检人数88%,12%。

1.2方法1.2.1筛选方法采用以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为主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其中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中20个常见症状项目,问卷调查方式为体检者自行填写为主,医生询问补充为辅。

民警常见疾病情况调研报告

民警常见疾病情况调研报告

民警常见疾病情况调研报告民警常见疾病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在执勤、工作过程中,民警面临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较高。

为了掌握民警常见疾病的情况,提醒民警注意自身健康,我们开展了该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并有效填写的问卷共计463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三、调研结果1. 年龄分布情况根据问卷回收的情况统计,参与调研的民警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至40岁之间,其中占比最多的是30岁至35岁的民警,占总样本数的45%。

2. 工作内容情况调研发现,大多数民警(70%)从事巡逻执勤工作,同时也有部分从事刑侦、治安等工作。

对于巡逻执勤工作的民警来说,长时间的步行和站立造成了较大的身体负担。

3. 健康状况据问卷回收结果统计,民警中有超过一半(58%)的人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此外,还有18%的民警口腔问题较为突出,包括口腔溃疡、蛀牙等。

此外,还有12%的民警常常感到疲劳和乏力。

4. 健康习惯情况调研发现,民警对于个人健康的关注程度较低。

多数民警(65%)没有每天坚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大部分民警(80%)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只有少数民警(15%)定期锻炼。

5. 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联调研发现,长时间坐着和机动车尾气的接触是导致民警患上颈椎病的主要因素。

长时间的站立和跑步则容易引发腰椎病。

工作压力和缺乏休息是导致民警出现睡眠不足和疲劳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民警存在睡眠不足、口腔问题、疲劳等常见疾病。

为了提高民警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职业培训:针对民警常见的工作负荷和卫生问题,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民警应对危险因素的能力。

2. 增加休息时间: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减少民警的工作压力,保证充足的休息。

3. 加强公共卫生宣传:通过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增强民警的健康意识,引导民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4. 建立健康档案:民警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警察心理调研报告

警察心理调研报告

警察心理调研报告警察心理调研报告一、引言警察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责任。

为了更好地了解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本次调研旨在探讨警察心理问题的存在与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选择了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不同警察单位中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受访者,通过发放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并和十名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三、调研结果1.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心理压力,并且超过50%的受访者产生了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中,长时间工作、高风险任务以及见证暴力犯罪等因素被视为主要原因。

2. 思想工作不足调研结果还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思想工作不足。

他们表示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缺乏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进一步加剧工作压力。

3. 心理支持需求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培训和疏导活动,提升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四、解决办法1. 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针对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向警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为警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2. 增加心理咨询团队为了解决警察心理支持不足的问题,应增加相应的心理咨询团队和专业人员。

通过与警察部门紧密合作,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

3.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为了提升警察的心理抗压能力,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压力管理、应对工作困难的方法等,帮助警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4. 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是解决警察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减轻警察的经济和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五、结论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警察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形象。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警官队伍建设中国监狱学刊年第期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宋胜尊杜玉海李利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市摘要:为了探讨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状况,我们以河北省某监狱在职的名民警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司法警察个性调查问卷、抽象推理能力测验、理解能力测验、反应速度测验、计算能力测验、记忆能力测验、工作控制源量表、成就动机量表等个测验进行计算机测评调查。

结果表明: . %的监狱民警存在心理问题。

群体水平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个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

男、女民警问各因子分均有明显差异. 。

另外,在个性方面均能体现较强的职业性,这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公正性、坚韧性、情绪稳定性、情绪自控性、适应性、严谨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几个方面。

其余几项能力测评均在正常值偏下范围。

结论认为:监狱民警总体心理素质较好,部分民警存在心理问题,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监狱民警心理素质心理能力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为保证监狱民警准确、公正地执法,提高监狱的教育查。

二研究方法改造质量,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执法队伍。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开始关注监狱民警的心理健 .样本情况康、心理素质的测评与训练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医共测评人,检查后,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有效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问题人,有效率 . %。

男人,女人,男:女为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带有紧张性的职业更是受 .: 。

年龄 ~ 岁,平均. . . 岁。

文化程度: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监狱民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有初中人占 . % ,高中人占. % ,大专学者认为:封闭的社会环境、沉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人人占 . % ,本科或以上人占 . % 。

场龄 ~ 年,平均 . ±. 年。

婚姻状况:未婚际关系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带有一定的职业特点。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通用版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通用版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通用版公安民警是国家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重要力量,他们常年处于高压环境下,承担着各种繁重的工作任务。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将从职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压力公安民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首先,从岗位职责上来看,公安民警需要执法、勤务、调查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

其次,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犯罪分子的威胁和挑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应对能力。

再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值班和轮岗,生物钟紊乱和时间压力加大,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承受高压工作环境的影响,公安民警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职业倦怠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情感疲劳、工作倦怠和职业失调等。

其次,由于面对犯罪活动和暴力事件,公安民警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此外,工作的高风险和高压力可能导致睡眠障碍、抑郁、消极情绪等。

三、心理健康问题对公安民警的影响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个人造成影响,也会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会降低公安民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加工作失误的概率。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公安民警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

此外,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四、有效应对措施为了更好地保障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加强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公安民警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公安机关还应该改善公安民警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岗制度。

另外,还应该加强公安民警的外部帮扶和支援,包括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怀,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公安民警MMPI测查结果及分析

公安民警MMPI测查结果及分析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对象
选取本市 辖区 内的公安 民警 1 2 8 0例 , 因问卷不 符
合要求 被剔 除 1 2 9例 , 最后 获得 有 效样 本 1 1 5 1例 , 其 中男 性 1 0 3 1 例( 8 9 . 6 %) , 女性 1 2 0例 ( 1 0 . 4 %) 。年 龄 2 2—6 O岁 , 平均
[ J ] . 护理 管理杂志 , 2 0 1 1 , 1 1 ( 9 ) : 6 3 2~ 6 3 3 . [ 5 ] 孔祥永 , 黄俊谨 , 陈颖. 2 0 1 0年至 2 0 1 2年 新生儿监护 病房 胎龄 小于 3 2周极 早产 儿的病 死率及 并发 症 [ J ] . 中华 实
工作单位 : 3 6 2 0 0 0 泉州 福建省泉州 市第 三医院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3 — 2 5
\ ¥
( M MP I ) 对 1 1 5 1 名公安 民警 进行 了测 查 比较分 析 , 旨在为 有效
提高 民警 的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 现报道如下 。

1 0 2・
TODAY NURSE , De c e mb e r , 2 0 1 6, No . 1 2
公 安 民警 M M P I 测查 结 果及 分 析
陈 秀梅
摘 要 目的 分析评 价公 安民警的人格 特点和心理健 康状 况 , 为减 少公安 民警心理障碍发生和制定预 防措施提供 必要 的科 学依据 。
警察在 当代社会 中担 负着维 护社会 稳定 、 保障人 民安居乐 业、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使命 , 警察 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理应受 到各级政府 的重视和关心 。警察作为一个压力密集 的特殊职业 群体 , 所 承受的压力 显著高于其 他职业人 员 。为 了解 目前本 市警察 的心 理健 康 状况 , 本研 究 采用 明尼 苏达 多相 人 格测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结论:全监有62.20%警察处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 有13.33%警察有轻度心理疾病,但对工作和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有3.86%警察有中等程度心理疾病,心理症状经常出现,对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影响;有0.98%警察心理疾病严重,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不能正常上班。

一、警察心理疾病评估目的和方法警察心理健康成为当前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科学评估目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为深入开展警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9月上旬,我监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对全监警察心理疾病状况进行了评估,共发放316份心理测试问卷,回收问卷316份,有效问卷为246份,有效率为77.85%,使用SPSS13统计系统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警察心理疾病评估结果《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从美国引进的心理测试量表,主要用于心理疾病的评估,其分疑病、抑郁、癔症、精神病态、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和社会内向等分量表。

各量表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评估结果表明全监警察大部分心理正常。

(一)基本情况根据对参加测试的246名警察的测试报告的分析,结果是:1.有62.20%警察处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没有心理疾病,占参加心理评估警察的大多数,这表明我监警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好的。

2.有轻度症状的警察占13.33%,对工作和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3.有中度症状的警察占3.86%,心理症状经常出现,对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影响,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4.有偏重症状的警察仅有0.98%,这部分警察心理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不能正常上班。

(二)各种心理疾病症状因子分析1.疑病: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

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

警察中有中度疑病症状的占17.9%;5.7%有中度疑病症状;2%疑病症状偏重。

2.抑郁: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

得分高者常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警察中15%有轻微抑郁症状;6.1%有中度抑郁症状;0.4%抑郁症状偏重。

3.癔症:评估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

得分高者多表现为依赖、天真、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并缺乏自知力。

警察中20.7%有轻微癔症症状;7.4%有中度癔症症状;0.4%癔症症状偏重。

这一类症状在测试警察中最突出。

4.精神病态:可反映被试者性格的偏离。

高分数的人为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并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警察中15.9%有轻微精神病态症状;74.9%有中度精神病态症状;1.6%精神病态症状偏重。

5.男子气—女子气:主要反映性别色彩。

高分数的男人表现敏感、爱美、被动、女性化,他们缺乏对异性的追求。

高得分的妇女被看作男性化、粗鲁、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

警察中15.5%有轻微症状;1.6%有中度症状。

6.偏执:高分提示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性格特征。

警察中8.9%有轻微偏执症状;2.8%有中度偏执症状;2.4%偏执症状偏重。

7.精神衰弱:高分数者表现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警察中10.2%有轻微精神衰弱症状;3.3%有中度精神衰弱症状;0.4%精神衰弱症状偏重。

8.精神分裂症:高分者常表现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

极高的分数者可表现妄想、幻觉、人格解体等精神症状及行为异常。

警察中7.4%有轻微精神分裂症症状;2.8%有中度精神分裂症症状;2%精神分裂症症状偏重。

9.轻躁狂:高得分者常为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

警察中12.2%有轻微轻躁狂症状;2.4%有中度轻躁狂症状。

10.社会内向:高分数者表现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

低分数者表现外向、爱交际、富于表情、好攻击、健谈、冲动、不受拘束、任性、做作,在社会关系中不真诚。

警察中9.8%有轻微社会内向症状;1.6%有中度社会内向症状;0.4%社会内向症状偏重。

(三)警察心理疾病特点从比例大小来分析,警察主要心理疾病中,排在前五位的是:1.第一位是癔症,主要表现为存在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比如,极个别警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得不到缓解,不是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而是通过体罚罪犯来宣泄。

2.第二位是疑病,反映个别警察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

3.第三位是精神病态,反映出个别警察性格的偏离,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并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4.第四位是抑郁,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

5.第五位是性度,即“男子气-女子气”,主要反映性别色彩。

高分数的男人表现敏感、爱美、被动、女性化,他们缺乏对异性的追求。

高得分的妇女被看作男性化、粗鲁、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

三、监狱警察心理疾病形成原因分析(一)主观因素1.监狱近年来新招警察多,这些警察大部分出生在独生或少生家庭,个性内向,由于没有经历艰苦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警囚矛盾,往往不知所措;对挫折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缺乏应对方法,日积月累,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2.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心理保健意识薄弱。

近年来监狱对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但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有相当部分警察的心理健康知识有待进一步普及,在警察中有个别甚至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对监狱组织警察心理测试不配合。

大部分警察工作之余只关心身体健康,心理保健的意识不强。

3.旧观念制约,有心理问题不敢寻求心理帮助,将压抑埋在心里。

(二)客观因素1.国家对全民心理保健的重视和投入滞后,制约了监狱警察心理保健工作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我国对大众心理健康关心比较多是近年来的事情。

2.当前社会民众本身,包括罪犯在内,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或对心理咨询存在种种认知误区,由于监狱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善其身,也增加了在监狱警察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的难度。

3.监狱警察在工作和生活中常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成为心理负担,主要表现在:(1)年轻人找到合适对象难;(2)子女入学难:(3)配偶和子女就业难;(4)工作压力大,加班多,而仅有的业余时间又十分音调;(5)个别警察受罪犯消极心理影响,出现同化现象,心理枯竭、早衰,等。

四、预防警察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策(一)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咨询同其他事物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社会上一般认为一个社会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开始需要心理医生,我国也就是在2003年人均GDP达到这个水平时开始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统一认证工作。

据报广州市200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9302美元(《佛山日报》2007年2月18日A4版),已经进入心理问题高发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同时,也带来环境恶化、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等一系列影响心理健康的现实问题。

监狱作为一个改造人的场所,警察不仅面临工作的巨大压力,并且面对的是心理疾病缠身的罪犯,在改造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是警察转化罪犯消极心理因素,矫正犯罪心理恶习,将罪犯改造成为新人。

但警察也是人,如果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就容易出现被同化,被罪犯的消极情绪感染的可怕后果,造成心能枯竭或心理问题缠身,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消除这种心理副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监狱警察心理健康,要有制度保障为保障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应借鉴美、英、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在警队中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消除烦恼挫折、感情困扰,防止意外事故和精神障碍的发生。

如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因袭击事件对警察造成的心理压力,纽约警察局下令5.5万名本市警察接受心理咨询。

香港警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了心理服务组,心理专家通过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专门为警察及其家人排解心理障碍,警队中有精神异常仍持枪执行警务的警察被及时诊断出来,获得及时的心理援助,使自杀、事故率大幅降低。

香港《警察通例》中还明确规定了警员在执行公务时受到刺激或压力冲击的多种情形都必须在事后咨询心理医生。

又如深圳市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警察心理咨询机构——深圳市“警察热线”,为公安警察解决心理压力问题。

随后广东省公安厅也成立了警察心理咨询中心和相关研究学会。

在这种形势下,监狱系统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各级监狱机关层层设立警察心理健康的管理教育机构,开设警察心理咨询、治疗和训练中心,建立监狱警察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制度,为监狱警察配备高水平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

(三)健全监狱警察心理卫生体系心理卫生的本意是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卫生是指预防和治疗种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广义的心理卫生则是指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实现三级预防。

所谓的三级预防是指:初级预防----尽力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以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好治愈后,防止心理问题复发;三级预防----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可能地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人群,我国监狱警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问题。

各种研究表明,他们除了要面对正常人都存在的普遍性心理问题外,还可能产生其它人群不可能产生的特殊心理障碍,监狱警察是肩负矫正、教育罪犯重大使命的特殊人员。

他们既是执法者又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

这样的社会角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扮演的,胜任这一工作的人首先应当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矫治心理不健康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狱警察心理卫生的要求自然就应当高于其他职业的人。

这就要健全监狱警察心理卫生体系作保障。

(四)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在措施上,一是要增加警力,努力达到司法部规定的警力配置要求,从而减轻监狱警察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

二是招录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人才,做好岗位选拔,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好新招警察的入口关,并疏通不合格警察的出口渠道。

三是不断提高监狱警察待遇,减轻来自生活的压力,减少后顾之忧。

四是在保证警力的前提下,对岗位进行分工细化,推行岗位考核,努力培养角色相对单纯的专职监狱警察,减少“万金油”式的多重角色的警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