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的设计样本
注塑模具浇口的设计方法
![注塑模具浇口的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04071c83c4bb4cf7ecd1df.png)
注塑模具浇口的设计方法浇口等的相关位置图4.1. 浇口等的相关位置注道(sprue)流道(runner)浇口(gate) 阴模(cavity) 滞料部(cold slugwell) 的相关位置如图4.1所示。
流道横截面形状有圆形,半圆,梯形。
圆形是流动阻碍力是最小也是最普遍的一种。
表4.1中显示了圆形流道的直径和长度以及产品厚度的关系。
关于半圆形和梯形流道的深度h和宽度W、B、半径r之间的关系如图4.2所示。
浇口种类浇口横截面形状种类图4.3. 浇口横截面形状种类浇口位置的选择Ⅰ. 根据产品性能∙设计:外观上无浇口印迹,即使留有加工印迹也要在不明显的位置。
∙尺寸精度:加工齿轮,轴承等对圆形要求十分重视的成型品时,需要将成型材从中心注入。
尺寸精度要求严格的部分不能装置浇口。
∙强度:推断熔接线产生的位置,评估强度如何。
如若有问题就改变浇口位置。
Ⅱ. 根据模具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组成流道,阴模配置,聚合物的注塑压力所导致开模压力仍是否平衡等。
如果开模压力过于集中,则会产生应变,模具会歪曲。
Ⅲ. 根据加工的所需的经济性是否采用模具需要分成三部分的点浇口,还是采用不要加工的沉陷式浇口,还是进行普通浇口。
Ⅳ. 根据材料成型性材料的流动性,耐热变色性,成型应变等来决定浇口的种类和浇口的位置。
浇口平衡性熔融聚合物一般可以全部同时打到阴模上的浇口处,所以必须设计阴模能够同时被聚合物填满。
浇口平衡性差的情况下,会发生留痕,凹痕等外观问题,且各成型品中会存在强度差异。
Ⅰ. 平衡阴模配置如图4.4~图4.5所示,是流道均衡运行,全部的浇口需要同时到位。
但是此时流道相对性太长,是一个不足之处。
图4.4 浇口平衡图4.5. 浇口平衡Ⅱ. 改变浇口很横截面积采用一般流道的情况下,改变各浇口的横截面积,进行均匀填充取得浇口平衡。
各浇口的横截面积可通过以下的公式得出。
其中,W:(g)流道通过聚合物的重量SG : (mm2)浇口横截面积: (mm)到浇口位置的流道长度: (mm)浇口面的长度K: 根据聚合物的性质,模具等对应的常熟问题案例如同下图所示的流道。
精选铸造工艺学浇口设计
![精选铸造工艺学浇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0a703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3.png)
(1) 横浇道应呈充满状态:内浇道的截面、位置; (2) 流速应尽量低;
(3)横浇道与内浇道的位置关系要正确; a 内浇道距离直浇道应足够远,使渣团能上浮到吸动区上部。 b 有正确的横浇道末端延长段,以容纳初流金属液;吸收液流
动能使金属液平稳;防止液流折返。
27
c 封闭式浇注系统的内浇道应 位于横浇道的下部,且和横 浇道具有同一底面;开放式 浇注系统的内浇道应重叠在 横浇道之上,且搭接面积要 小,但大于内浇道横截面积 。
第7章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铸型中液态金属流入型腔的通道。 组成:浇口杯(又称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等。
1
浇注基本要求: (1)内浇道设置符合铸件凝固原则和补缩方法; (2)在规定的浇注时间内充满型腔; (3)提供必要的充型压头,保证铸件轮廓、棱角清晰; (4)使金属液流动平稳,防止紊流、卷气、金属氧化; (5)具有良好的阻渣能力; (6)金属液进入时速度不可过高,避免飞溅、冲刷; (7)保证金属液面有足够的上升速度,避免夹砂结疤、浇
P = Pα+ρg·h (2)伯努利(E.Bernoulli)方程(能量守衡定律)
在封闭系统中移动的流体由三种不同的能量组成: 位能:用位于距离基准面以上h处的单位体积的流体来表
示(基准面位置任选)。EP=h(m)
压能:作用在单位体积流体上的压力来表示。
EP=p/ρ(m) p 质量压力(kg/m2)
ρ金属密度(kg/m3)
动能:用单位体积的流体以速度v移动时的动量来表示。
EK=v2/2g
定理:在一封闭系统中,单位质量流体所携带的总能量是
不变的,但其位能、压能、动能可以互换。
h1+p1/γ+V12/2g=h2+p2/γ+v22/2g 伯努利方程 (3)托里拆利(Torricelli)定理
浇口的几种基本形式
![浇口的几种基本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8f25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1.png)
浇口的几种基本形式
上面的是潜伏浇口,根据塑料材质合理选择倾斜角度.另外要注意防止边缘棱角拉削现象.
上图是潜入顶杆进胶,是为了解决制品外观要求,浇口需要修剪.
目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图是香蕉浇口,也是为了从合适位置进胶而采用.有时需要加设防冲击凸起和增加弹性的凸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图是爪形浇口,实现中心进胶,孔边缘进料.
上图是标准点浇口,外观较好,进料位置灵活.
目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图是热流道,实现无废料,浇口外观更好,填充更好.目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图是标准侧浇口,模具结构简单
直接进胶,只能一模一件,并且浇口修理后痕迹大.设计时浇口对侧加分流包.改善流动.。
浇口种类-浇口模具设计
![浇口种类-浇口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f21605cc17552707220808.png)
浇口种类薄膜浇口模具设计时间:2010-06-13 19:07来源:未知作者:模具站点击:307次TAG标签:模具设计浇口薄膜浇口薄膜浇口薄膜浇口(film gate)如图6-19,又称为毛边浇口(flash gate),薄膜浇口与环状浇口类似,但使用于边缘平直的塑件,它具有平直的浇口,浇口宽度可以跨接整个模穴边缘或是部份的模穴。
薄膜浇口适用于压克力塑件,而且常常用在又大又平整的塑件,以薄膜浇口薄膜浇口(film gate)如图6-19,又称为毛边浇口(flash gate),薄膜浇口与环状浇口类似,但使用于边缘平直的塑件,它具有平直的浇口,浇口宽度可以跨接整个模穴边缘或是部份的模穴。
薄膜浇口适用于压克力塑件,而且常常用在又大又平整的塑件,以保持最小量的翘曲。
薄膜浇口尺寸很小,厚度大约是0.25~0.63 mm,宽度大约为0.63 mm。
图6-18 辐状浇口图6-19 薄膜浇口(B) 自动式去除式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与模具动作配合,在顶出塑件时剪断浇口。
它们应用于:Ÿ 避免去除浇口的二次加工。
Ÿ 维持均一的周期时间Ÿ 使浇口痕迹最小化。
自动去除式浇口包括下列各类型:针状浇口、潜式浇口、热流道浇口、和阀浇口。
(1) 针状浇口针状浇口(pin gate)如图6-20,通常应用于三板模,其流道系统位于模板的一组分模在线,塑件模穴接在主要分模在线。
具有倒锥角的浇口在平行于模板运动方向穿透中间模板。
当打开模穴主分模线时,针状浇口的小直径端从塑件撕离,再打开流道分模线即可顶出流道废料。
此系统也可以先打开流道分模线,再使用辅具撕下流道废料。
针状浇口最常使用在单一塑件多点进浇,以确保对称的充填,或是缩短流道长度以确保整个塑件的保压操作。
典型的针状浇口的直径0.25~1.6 mm。
(2) 潜式浇口潜式浇口(submarine gate)或称为隧道浇口(tunnel gate)、凿子浇口(chisel gate),如图6-21所示,使用于两板模,在分模线以下,流道末端与模穴之间加工一倾斜之锥状隧道。
浇口设计原则PPT课件
![浇口设计原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e5648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c.png)
2021/3/9
21
手工去除_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Direct(Sprue )Gate
直接浇口通常用于单型腔模具,熔体通过 主流道直接进入型腔,注射压力损失较小,缺 点是浇口剪除后容易在产品表面留下浇口痕迹。 直接浇口冷却凝固受控于产品肉厚而不是浇口 厚度,通常在浇口附近产品的收缩较小,而直 接浇口的收缩较大,这导致浇口附近有较高的 拉伸应力。
2021/3/9
4
浇口设计原则
5、将浇口设置在较厚区域以获得良好填充和保压。浇口设置在 较厚的区域,但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这能使材料从较 厚区域填充到较薄位置,从而保持流动和保压通道。从较薄
位置填充能将导致滞流、缩痕或者真空泡。
2021/3/9
5
浇口设计原则
6、对于细长产品,浇口设置在产品其中一端。当一个细长产品从
填充平衡。
2021/3/9
14
多浇口
➢ 如何确定浇口的数量?
因产品的不同,并不存在实际的规则来决定浇口的数量。然而,我 们考虑下面几种一般因素来帮助确定浇口的数量。
2021/3/9
15
多浇口
1、流程
流程是指熔体从浇口位置起充填的距离。 一般来说,厚壁产品较薄壁产品熔体的流程长,因为材料在较厚 区域流动阻力小。材料的物性将影响既定厚度产品的熔体流程。流程 越短,则需要更多的浇口。每一种材料具有不同的流程,材质库中有 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熔体流程,我们可以查找一定范围产品厚度既定材 料的熔体流程。 超大产品、薄壁产品和高粘度材料将需要更多浇口。
2021/3/9
28
手工去除_环状浇口
环状浇口/Ring Gate
环状浇口也应用于圆柱体或圆 形塑件,塑料先沿着模心环绕,然 后再沿着圆管向下充填。环状浇口 并不适用在所有的塑件。环状浇口 的厚度通常为0.25~1.6 mm。
浇口和流道设计
![浇口和流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c2e1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9.png)
3.0-10.0 1/8-3/8
Acrylic
8.0-10.0 5/16-3/8
Nylon
2.0-10.0 1/4-3/8
Polycarbonate 5.0-10.0 3/16-3/8
Material
Diameter mm inch
PET
3.0-8.0 1/8-5/16
Polyethylene 2.0-10.0 1/16-3/8
环状浇口
▪ 象一个膜式浇口但位于产 品的外侧
▪ 不推荐使用
很难得到均一的流动
▪ 以beams或shells建构
Ring Gate
扇形浇口
▪ 很宽的边门浇口 ▪ 可获得一个平缓的流动波前
来进入产品(平衡流动) ▪ 一般以beams或shells建构
Fan Gate
膜片浇口
▪ 与环状浇口和扇形浇口相似 ▪ 设计来获得一个平缓的流动
浇口设计
浇口型式
▪ 手工剪除
▪ Edge边门浇口 ▪ Tab翼状浇口 ▪ Sprue直接浇口 ▪ Diaphragm膜式浇口 ▪ Ring环状浇口 ▪ Fan扇形浇口 ▪ Flash膜片浇口
▪ 自动剪除
▪ Submarine潜伏式浇口 ▪ Cashew牛角式浇口 ▪ Pin针点浇口 ▪ Hot drop热流道浇口 ▪ Valve阀浇口
复制Cavity
▪ Column spacing 50 ▪ Row Spacing 60
创建Runner
点Center of mold来确 定sprue位置
点Gate Plane来确定 parting plane Z 位置
将使用Edge gates
创建Runner
键入有关Sprue的数据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PPT课件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79989601f69e3142329463.png)
常用于扁平而较薄的塑件,如盖板、托盘
第38页/共130页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平缝浇口(薄片浇口)
b取塑件长度的 25﹪~100﹪ t=0.2~1.5㎜ l=1.2~1.5㎜
用于成型面积较小、尺寸较大的扁平塑件
第39页/共130页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环形浇口
作用:改变熔体流向,使其以平稳的流态均衡
地分配到各个型腔。
分流道的形状与尺寸 b 0.2564 m4 L
h 2b 3
L=1~2.5倍的大端直径,一般取8~30㎜ α=5°~10 °
第27页/共130页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 计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Ra值1.25~2.5 m ,一般取1.6 m
型腔一般在模具中心
塑件在定模 塑件在动模 塑件分别在动、定模
牛角浇口的设计
![牛角浇口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1f1221a5e9856a56126023.png)
®
一.牛角式澆口規范實例二.實例說明
2.1.潛伏式澆口如上圖一所示,各取值參考如下
2.3.RT視情況調整,但其圓心必須在流道面以上;RT值不可過小,以加強其彎曲撓度.
2.4.DG 大小視產品大小肉厚定值,一般取直徑 0.6,0.8,1,1.2,1.5,2MM
2.5.由DG 設R1和H1. 2*R1=(1.5~2)DG; H1=0.3~0.5MM.防止Gate 斷裂殘余部分超出產品面
2.6.牛角末端直綫部分軌跡一般與 牛角 RT 相切 ﹐角度 ANGLE1不益過大﹐為 10~30度
2.7.前端直綫料頭長度LI=1MM 左右
制表:
設計規范
A
核准:審核: 2.2.DL一般取值為流道直徑大小,一般取DL:DM:DS=4:3:1,可視情況調整,以飽滿有力為佳
名 稱
牛角式澆口規範PAGE 1/1REV。
2_05浇口和流道设计
![2_05浇口和流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851225fc4ffe473268ab2c.png)
– 浇口端点的Base Coordinate
– Offset Vector: 0, –36.825, 0
Create Beams
– 设定Create as
» Circle, 5 mm dia. Occur 4
为该runner做9个element
设定正确的形状、尺寸和 occurrence number (4)
Polypropylene 5.0-10.0 3/16-3/8
Polystyrene 3.0-10 1/8-3/8
PVC
6.0-16 1/4-5/8
流道建构案例
Wear cap
– Cavity duplication wizard – Runner Creation Wizard
Snap cover
框选整个产品 按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 对列示的所有properties指定
occurrence number为4 也就是说设定整个产品的出
现次数为4
创建Gate
将进浇位置放大 删除进浇点 为该浇口创建一条curve线,
– Relative 0, -3.175, –3.175 – 设定Create as为Cold gate
直接浇口
注道直接连到产品上 其大小由注道的大小决定 以beam element建构 有大而明显的浇口痕迹
Sprue Gate
膜式浇口
以膜式浇口作为圆柱状产 品的内径
通常有一段薄的区域与产 品相连
以shell elements建构
Diaphragm Gate
Gate Land
问题解答
流道设计
流道排布
两种常用的排布形式
浇口种类设计示范
![浇口种类设计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b39111bf856a561253d36f08.png)
浇口分类设计规范浇口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直浇口、侧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搭底浇口、平缝浇口(内环形浇口、外环形)、针点浇口、潜浇口(表面潜浇口、顶杆式潜浇口、平板式零件潜浇口、香蕉潜浇口)。
一、直浇口注:1、d1必须满足注塑机的要求,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
2、浇道单边斜度最少1°。
3、d2在满足注塑的条件下在越小越好。
4、L越小越好,可以用加长喷嘴减短流道。
二、侧浇口1、浇口尺寸计算方法:h=nt w=(3-10)h L=(0.8-1.5 )A=(20-30)°L1=0.5 -1其中n为常数,根据塑料的不同而不同塑料类别参数nPE/PS 0.6POM/PC/PP 0.7PMMA/PA 0.8PVC 0.92、侧浇口自动脱浇口设计侧浇口在一般设计是不能自动脱浇口的,如果把产品与流道设计成不同时间顶出,便可以实现自动脱浇口的效果。
倒扣延时针三、搭底浇口搭底浇口是侧浇口的改良,适合某种特定形状的产品。
1)、在侧面不允许有浇口的情况下;2)、避免有流纹的现象;3)除硬质PVC外,适合绝大多数产品。
注:h=nt w=(3-10)h L=0.8-1.5 四、扇形浇口扇形浇口是侧浇口的改良,它的宽度随深度的减少而增加。
1)、适合于大型平板类形状产品2)、塑料流入型腔呈扁平状,减少流纹及夹水纹的产生。
3)、适合除硬质PVC外的任何塑料,本公司PMMA产品五、平缝式浇口此尺寸参照侧浇口,以加强浇口处应力,便于断口整齐及近浇口的乱流现象。
六、针点浇口1)针点浇口在脱模时能够把产品和流道自动分离开,因儿勿须后处理。
2)进胶点处形状的三中形式:以上三种形式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选择。
七、潜浇口1、表面潜浇口2 6.53 m m潜定模潜动模`2、顶杆潜浇口d1<t顶杆4、香蕉式潜浇口距离PL面5-8mm产品镶件平板式零件的潜浇口.。
《浇口的设计》课件
![《浇口的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02c6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c.png)
环保理念:通过优化浇口设计,减 少废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优化浇口设计,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
智能化设计:通过优化浇口设计, 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自动化 程度
智能化:采用先进的智能技术,提高浇口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环保化: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轻量化:采用轻质材料和结构,降低浇口设计的重量和成本 集成化:将浇口设计与其他工艺环节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浇口位置:选择合适的浇口 位置,避免影响产品外观和 性能
浇口尺寸:根据产品尺寸和 形状选择合适的浇口尺寸, 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浇口数量:根据产品结构和 生产效率选择合适的浇口数 量,避免产品缺陷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浇口形状:选择合适的浇口 形状,提高产品成型质量和 生产效率
浇口冷却:合理设计浇口冷 却系统,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和生产效率
浇口清理:定期清理浇口, 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和生产效 率
浇口设计的优化
提高浇口质量:优化浇口设计,提高浇口质量,减少缺陷 降低浇口成本:优化浇口设计,降低浇口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浇口效率:优化浇口设计,提高浇口效率,减少废品率 提高浇口稳定性:优化浇口设计,提高浇口稳定性,减少波动性
浇口的设计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浇口的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念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设计的实际 应用
浇口设计的优化
浇口设计的新趋 势
添加章节标题
浇口的设计样本
![浇口的设计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1e8961a502768e9950e7385f.png)
5.2.4 浇口设计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熔体通道。
浇口设计与位置选取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塑件能否被完好地高质量地注射成型。
浇口可提成限制性浇口和非限制性浇口两大类。
限制性浇口作用: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小部位,通过截面积突然变化,使分流道送来塑料熔体产生突变流速增长,提高剪切速率,减少粘度,使其成为抱负流动状态,从而迅速均衡地布满型腔。
对于多型腔模具,调节浇口尺寸,还可以使非平衡布置型腔达到同步进料目,提高塑件质量。
限制性浇口还起着较早固化防止型腔中熔体倒流作用。
非限制性浇口合用范畴:非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口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大部位,它重要是对中大型筒类、壳类塑件型腔起引料和进料后施压作用。
惯用浇口可提成如下几种形式:(1)直接浇口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它属于非限制性型浇口,如图5.18所示。
塑料熔体由主流道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而具备流动阻力小、流动路程短及补缩时间长等特点。
由于注射压力直接作用在塑件上,故容易在进料处产生较大残存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
这种形式浇口截面大,去除浇口较困难,去除后会留有较大浇口痕迹,影响塑件美观。
此类浇口大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形或壳形塑件,特别适合于如聚碳酸脂、聚砜等高粘度塑料。
此外,这种形式浇口只适于单型腔模具。
在设计直接浇口时,为了减小与塑件接触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孔、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主流道锥角α (α=2°~ 4°),另一方面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板厚度。
直接浇口浇注系统有着良好熔体流动状态,塑料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助于消除深型腔处气体不易排出缺陷,使排气畅通。
这样浇口形式,使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最小,模具构造紧凑,注射机受力均匀。
(2) 中心浇口当筒类或壳类塑件底部中心或接近于中心部位有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该孔口处,同步中心设立分流锥,这种类型浇口称中心浇口,如图5.19所示。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0c850df111f18583d05aea.png)
模具
喷射充模及熔体破碎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模具
避免喷射充模的方法:
增大浇口尺寸:流率一定,流通面积加大,流 速降低。改变浇口位置
改变浇口位置:变非 冲击型浇口为冲击型浇 口。如图a→b,c→d, e→f ,使入模料在短距 离内直接冲击腔壁或型 芯,以改变料流方向、 降低料流速度,避免喷 射充模。
模具
侧浇口与分流道断面形状尺寸差异较大,连 接处要求尽可能平滑过度(下图),避免死角滞 料、影响充模流动的稳定性。
模具
设计侧浇口时可根据型腔结构尺寸和物料特
性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截面尺寸,浇口长度则宜
短不宜长。
h k
w k
A
30
式中:h-浇口深度,mm;w-浇口宽度,
mm;δ-制件厚度,mm;A-型腔表面积(制
4)圆环形浇口
模具
模具
圆环形浇口可看成平缝形浇口的变异形式,图 3-3-25 。
相当于把平缝形浇口的最后一级分流道变成侧 壁与型腔边缘等距的圆环(图3-3-25e )或圆盘 (图3-3-25a、b、c) ,浇口成为圆环形窄缝。
圆环形浇口和盘形浇口主要用于圆筒形或带中 心孔的制品。
这种浇口制品圆周进料比较均匀,避免了用侧 浇口时型芯对面的熔接痕。利于保证制品的同心 度和圆度。
件外表面积),mm2; k-塑料材料系数(参见
表3.3-a)
计算结果需满足流经浇口的熔体剪切速率要
求
6Q 104 s 1
wh 2
(Q为要求的充模速率)
模具
表3.3-a 塑料材料系数 k
材料
POM CA PE
PC PMMA PVC PS
牛角浇口的设计
![牛角浇口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1f1221a5e9856a56126023.png)
®
一.牛角式澆口規范實例二.實例說明
2.1.潛伏式澆口如上圖一所示,各取值參考如下
2.3.RT視情況調整,但其圓心必須在流道面以上;RT值不可過小,以加強其彎曲撓度.
2.4.DG 大小視產品大小肉厚定值,一般取直徑 0.6,0.8,1,1.2,1.5,2MM
2.5.由DG 設R1和H1. 2*R1=(1.5~2)DG; H1=0.3~0.5MM.防止Gate 斷裂殘余部分超出產品面
2.6.牛角末端直綫部分軌跡一般與 牛角 RT 相切 ﹐角度 ANGLE1不益過大﹐為 10~30度
2.7.前端直綫料頭長度LI=1MM 左右
制表:
設計規范
A
核准:審核: 2.2.DL一般取值為流道直徑大小,一般取DL:DM:DS=4:3:1,可視情況調整,以飽滿有力為佳
名 稱
牛角式澆口規範PAGE 1/1REV。
一个产品的浇口设计
![一个产品的浇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b8b19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d.png)
一个产品的浇口设计今天来讨论一个产品的浇口设计。
这个产品是一个长度大约50mm,一根Ø14的36mm的圆柱,前面带着一个口形的结构。
如下图。
图一,产品零件图图二,产品实体照片实际上在这个产品中,有几个地方设计浇口时是需要注意的,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有红图三,铸件上的热节及厚大部位色印记的地方是该产品浇口设计时要照顾的几个点。
由于该产品要求磁粉以及射线探伤,所以不允许有表面以及内在缺陷。
所以该产品在浇口设计时必须采取顺序凝固的原则。
从该产品的结构看,要采取顺序凝固的原则。
必须对上述几个点进行考虑,它的浇口设计起先是这样设计的:图四原组合方案圆柱向上这种方案经过实际验证合格率较低,29件有21件缩松,缩松位置如下图。
图五,铸件产生缩孔位置下面我们就上述方案产生缩孔以及产生的位置来进行分析。
在图四的组合方案中,金属液从浇口杯中浇入直浇道后,首先从底部拉筋处进入铸件型腔,然后金属液一直沿着Ø14圆柱向上走,一直到圆柱顶部,与上部浇口连通,由上部浇口继续执行补缩。
那么,为什么会在近浇口拉筋处会产生缩松呢?一般说,产生缩松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散热不好,一个是得不到补缩。
在本例中,底部浇道一直承担着输送金属液的作用,所以,一直过热;另外,制壳完后,转角、孔全部堵死,导致散热不好,因此,可能浇口已经凝固,而铸件转角仍温度很高,最后无金属补缩来源而产生缩松。
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另一端没有缩松呢?这图五,制壳的最终照片就是我们以前提到的远端效应,由于离热源远,所以先行凝固。
那么,这个产品究竟如何设计浇口才能消除缩松缺陷呢?1.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底部浇道尺寸较小,而且散热不好,进料时间长,所以导致转角处有缩松。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底部的浇口尺寸加大,增加金属液进料量,减少过热时间,进而消除缩松。
2.针对底部浇道散热不好,流速慢,进料时间长的特点,把铸件反过来,转一百八十度,使Ø14圆柱在下,连接筋在上,不改变浇口尺寸。
浇口全集
![浇口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2e24008c84868762caaed564.png)
常见之各种浇口形式与塑料种类之搭配
塑料浇口型式 硬度 PVC PE 塑料 PP ﹀ ﹀ PC ﹀ ﹀ PS ﹀ PA ﹀ ﹀ POM ﹀ ﹀ ﹀ ﹀ ﹀ ﹀ ﹀ ﹀ ﹀ ﹀ ﹀ ﹀ ﹀ ﹀ ﹀ ﹀ ﹀
2
AS ﹀ ﹀ ﹀
ABS PMMA 短纤 短纤塑料 ﹀ ﹀ ﹀ ﹀ ﹀ ﹀ ﹀ ﹀ ﹀
直接浇口 边缘浇口 重迭浇口 扇形浇口 耳式浇口 膜式浇口 环式浇口 圆盘浇口 针点浇口 潜式浇口
16
6
膜式浇口之设计
浇口类型 膜式浇口之设计
图形
设计 1:较易分离浇道系统
设计 2:内径重要时
L=0.5~1.0 ㎜ 设计原则 W=n×t L1>h1
W:浇口宽度 h:浇口深度(㎜或 in) 备注 L:浇口面长度 t: 塑件肉厚(㎜或 in) n: 塑料参数
塑料 PVC CA.PMMA.Nylon PC. PP. PA PE. PS
CA.PMMA.Nylon 0.8 PC. PP. PA PE. PS 0.7 0.6
3
重迭式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重迭式浇口设计
图形
L1=0.5~0.75(㎜) (0.02~0.03in) W=n×√A/C 设计原则 (见矩形浇口设计) h=n×t L2=h+0.5×W L1:浇口面长度 L2:浇口长度
直接浇口或竖浇道式浇口
图 示 说 明 特点 由注入口或分注口直接进料. 优点 成型品尺寸精确,质量佳,充填性良好,压力损失少,不 需加工流道. 注入口与成型品分离不易,容易留下明显的浇口 且浇口附近残余应力大, 使平浅塑件易发生翘曲 缺点 疤. 变形.对单喷嘴射出机而言一次仅能成型一个塑件. 多用于热敏感性及高粘度塑料,以及具有厚截面及 用途 质量要求较高之成型品,混有纤维之塑料亦可用此 种浇口或可用于大型模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4 浇口设计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熔体通道。
浇口设计与位置选取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塑件能否被完好地高质量地注射成型。
浇口可提成限制性浇口和非限制性浇口两大类。
限制性浇口作用: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小部位,通过截面积突然变化,使分流道送来塑料熔体产生突变流速增长,提高剪切速率,减少粘度,使其成为抱负流动状态,从而迅速均衡地布满型腔。
对于多型腔模具,调节浇口尺寸,还可以使非平衡布置型腔达到同步进料目,提高塑件质量。
限制性浇口还起着较早固化防止型腔中熔体倒流作用。
非限制性浇口合用范畴:非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口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大部位,它重要是对中大型筒类、壳类塑件型腔起引料和进料后施压作用。
惯用浇口可提成如下几种形式:(1)直接浇口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它属于非限制性型浇口,如图5.18所示。
塑料熔体由主流道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而具备流动阻力小、流动路程短及补缩时间长等特点。
由于注射压力直接作用在塑件上,故容易在进料处产生较大残存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
这种形式浇口截面大,去除浇口较困难,去除后会留有较大浇口痕迹,影响塑件美观。
此类浇口大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形或壳形塑件,特别适合于如聚碳酸脂、聚砜等高粘度塑料。
此外,这种形式浇口只适于单型腔模具。
在设计直接浇口时,为了减小与塑件接触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孔、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主流道锥角α (α=2°~ 4°),另一方面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板厚度。
直接浇口浇注系统有着良好熔体流动状态,塑料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助于消除深型腔处气体不易排出缺陷,使排气畅通。
这样浇口形式,使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最小,模具构造紧凑,注射机受力均匀。
(2) 中心浇口当筒类或壳类塑件底部中心或接近于中心部位有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该孔口处,同步中心设立分流锥,这种类型浇口称中心浇口,如图5.19所示。
中心浇口事实上是直接浇口一种特殊形式,它具备直接浇口一系列长处,而克服了直接浇口易产生缩孔、变形等缺陷。
中心浇口其实也是端面进料环形浇口(下面简介)。
图5.19 中心浇口形式在设计时,环形厚度普通不不大于0.5 mm。
当进料口环形面积不不大于主流道小端面积时,浇口为非限制性型浇口;反之,则浇口为限制性型浇口。
(3)侧浇口侧浇口国外称为原则浇口,如图5.20所示。
侧浇口普通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侧或外侧充填模具型腔,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扁槽),变化浇口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熔体剪切速率及浇口冻结时间。
此类浇口可以依照塑件形状特性选取其位置,加工和修整以便,因而它是应用较广泛一种浇口形式,普遍用于中小型塑件多型腔模具,且对各种塑料成型适应性均较强。
由于浇口截面小,减少了浇注系统塑料消耗量,同步去除浇口容易,且不留明显痕迹。
但这种浇口成型塑件往往有熔接痕存在,且注射压力损失较大,对深型腔塑件排气不利。
图5.20a为分流道、浇口与塑件在分型面同一侧形式;图5.20b为分流道和浇口与塑件在分型面两侧形式,浇口搭接在塑件上;图5.20c为分流道与浇口和塑件在分型面两侧形式,浇口搭接在分流道上。
有搭接形式侧浇口是塑件端面进料侧浇口。
设计时选取侧向进料还是端面进料,要依照塑件使用规定而定。
侧浇口尺寸计算经验公式如下:(5.8)t=(0.6—0.9)*δ(5.9)式中 b ——侧浇口宽度,mm;A ——塑件外侧表面积,mm2;t——侧浇口厚度;δ——浇口处塑件壁厚,mm。
推荐尺寸:侧向进料侧浇口(见图5.20a),对于中小型塑件,普通深度t=0.5~2.0 mm(或取塑件壁厚1/3~2/3),宽度b=1.5~5.0mm,浇口长度L=0.7~2.0mm;端面进料搭接式侧浇口(见图5.20b),搭接某些长度L1=(0.6~0.9)+b/2mm,浇口长度l可恰当加长,取L=2.0~3.0mm;侧面进料搭接式浇口(见图5.20c),其浇口长度选取可参照端面进料搭接式侧浇口。
侧浇口有两种变异形式,即为扇形浇口和平缝浇口,下面分别简介。
1)扇形浇口扇形浇口是一种沿浇口方向宽度逐渐增长厚度逐渐减小呈扇形侧浇口,如图5.21所示,惯用于扁平而较薄塑件,如盖板、标卡和托盘类等。
普通在与型腔接合处形成长L=1~1.3 mm厚t=0.25~1.0mm进料口,进料口宽度b视塑件大小而定,普通取6mm浇口处型腔宽度1/4,整个扇形长度L可取6mm左右,塑料熔体通过它进入型腔。
采用扇形浇口,使塑料熔体在宽度方向上流动得到更均匀分派,塑件内应力因之较小,还可避免流纹及定向效应所带来不良影响,减少带人空气也许性,但浇口痕迹较明显。
图5.21 扇形浇口形式图5.22 平缝浇口形式2)平缝浇口平缝浇口又称薄片浇口,如图5.22所示。
此类浇口宽度很大,厚度很小,几何上成为一条窄缝,与特别开设平行流道相连。
通过平行流道与窄缝浇口熔体得到均匀分派,以较低线速度平稳均匀地流入型腔,减少了塑件内应力,减少了因取向而导致翘曲变形。
此类浇口宽度b普通取塑件长度25%~100%,厚度t=0.2~1.5 mm,长度L=1.2~1.5 mm。
此类浇口重要用来成型面积较少尺寸较大扁平塑件,但浇口去除比扇形浇口更困难,浇口在塑件上痕迹也更明显。
(4)环形浇口对型腔充填采用圆环形进料形式浇口称环形浇口,如图5.23所示。
环形浇口特点是进料均匀,圆周上各处流速大体相等,熔体流动状态好,型腔中空气容易排出,熔接痕可基本避免。
图5.23a所示为内侧进料环形浇口,浇口设计在型芯上,浇口厚度t=0.25—1.6mm,长度L=0.8—1.8mm;图5.23b所示为端面进料搭接式环形浇口,搭接长度L,=0.8—1.2mmm,总长L可取2—3 mm;图5.23e为外侧进料环形浇口,其浇口尺寸可参照内侧进料环形浇口。
事实上,前述中心浇口也是一种端面进料环形浇口。
环形浇口重要用于成型圆筒形无底塑件,但浇注系统耗料较多,浇口去除较难,浇口痕迹明显。
图5.23 环形浇口形式(5)轮幅式浇口轮幅式浇口是在环形浇口基本上改进而成,由本来圆周进料改为数小段圆弧进料,浇口尺寸与侧浇口类似,如图5.24所示。
这种形式浇口耗料比环形浇口少得多,且去除浇口容易。
此类浇口在生产中比环形浇口应用广泛,多用于底部有大孔圆筒形或壳型塑件。
轮幅浇口缺陷是增长了熔接痕,这会影响塑件强度。
图5.24 轮幅式浇口形式(6)爪形浇口爪形浇口如图5.25所示,它可在型芯头部开设流道,如图5.25a所示,也可在主流道下端开设,如图5.25b所示。
爪形浇口加工较困难,通惯用电火花成型。
型芯可用作分流锥,其头部与主流道有自动定心作用(型芯头部有一段与主流道下端大小—致),从而避免了塑件弯曲变形或同轴度差等成型缺陷。
爪形浇口缺陷与轮幅式浇口类似,重要合用于成型内孔较小且同轴度规定较高细长管状塑件。
图5.25 爪形浇口形式(7)点浇口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或菱形浇口,是一种截面尺寸很小浇口,俗称小浇口,如图5.26所示。
这种浇口由于先后两端存在较人压力差,可较大限度地增大塑料熔体剪切速率并产生较大剪切热,从而导致熔体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增长,有助于型腔充填,因而对于薄壁塑件以及诸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敏感塑料成型有利,但不利于成型流动性差及热敏性塑料,也不利于成型平薄易变形及形状非常复杂塑件。
点浇口设计形式有许各种。
图5.26a所示为直接式,直径为d圆锥形小端直接与塑件相连。
图5.26b所示为点浇口另一种形式,圆锥形小端有一端直径为d,长度为L浇口与塑件相连,但这种形式浇口直径d不能太小,浇口长度J不能太长,否则脱模时浇口凝料会断裂而堵塞住浇口,影响注射正常进行。
上述两种形式点浇口制造以便,但去除浇口时容易损伤塑件,浇口也容易磨损,仅适于批量不大塑件成型和流动性好塑料。
图5.26c所示为圆锥形小端带有圆角形式,其截面积相应增大,塑料冷却减慢,注射过程中型芯受到冲击力要小些,但加工不如上述两种以便。
图5.26d所示为点浇口底部增长一种小凸台形式,其作用是保证脱模时浇口断裂在凸台小端处,使塑件表面不受损伤,但塑件表面遗留有高起凸台,影响其表面质量,为了防止这种缺陷,可在设计时让小凸台低于塑件表面。
图5.26e是合用于一模多件或一种较大塑件各种点浇口形式。
点浇口各种尺寸如图5.26所示,d=0.5—1.5mm,最大不超过2 mm,L=0.5—2 mm,常取1.0—1.5 mm,L0=0.5—1.5 mm,L1=1.0—2.5 mm,α=6°—15°,β=60°—90°。
点浇口直径也可以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5.10)式中 d ——点浇口直径,mm;δ——塑件在浇口处壁厚,mm;A ——型腔表面积,mm2。
*采用点浇口进料浇注系统,在定模某些必要增长一种分形面,用于取出浇注系统凝料,因而会增长模具复杂性。
图5.26 点浇口各种形式(8)潜伏浇口潜伏浇口又称减切浇口,由点浇口变异而来。
这种浇口分流道位于模具分形面上,而浇口却斜向开设在模具隐蔽处。
塑料熔体通过型腔侧面或推杆端部注入型腔,因而塑件外表面不受损伤,不致因浇口痕迹而影响塑见表面质量与美观效果。
潜伏浇口形式如图5.27所示。
图5.27a所示为浇口开设在定模某些形式;图5.27b所示为浇口开设在动模某些形式;图5.27c所示为潜伏浇口开设在推杆上部而进料口在推杆上端形式。
潜伏浇口普通是圆形截面,其尺寸设计可参照点浇口。
潜伏浇口锥角B 取10°~20°,倾斜角A为42°~45°,推杆上进料口宽度为0.8~2 mm,详细数值大小应视塑件大小而定。
由于浇口与型腔相连时有一定角度,形成了能切断浇口刃口,这一刃口在脱模或分型时形成剪切力可将浇口自动切断,但是,对于较强韧塑料则不适当采用。
图5.27 潜伏浇口形式由上所述,不同浇口形式对塑料熔体充填特性、成型质量及塑件性能会产生不同影响。
各种塑料因其性能差别而对不同形式浇口会有不同适应性,设计模具时可参照表5.2所列某些塑料所适应浇口形式。
表5.2 惯用塑料所适应浇口形式注:“。
”表达塑料合用浇口形式。
需要指出是,表5.2是生产经验总结。
如果针对详细生产实际,能解决好塑料性能、成型工艺条件及塑件使用规定,虽然采用了表中所列出不适应浇口,仍有也许获得注射成型成功。
5.2.5 浇口位置选取与浇注系统平衡5.2.5.1浇口位置选取如前所述,浇口形式诸多,但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浇口,其开设位置对塑件成型性能及成型质量影响都很大,因而,合理选取浇口开设位置是提高塑件质量一种重要设计环节。
此外,浇口位置不同还会影响模具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