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反思及点评
《村居》教学反思15篇
《村居》教学反思15篇《村居》教学反思1高鼎的《村居》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的美丽画面,配上儿童放学归来迎着东风放飞风筝的快乐生活,非常富有情趣。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虽然接触的古诗不多,但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意也比较通俗易懂,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古诗的朗读上,以培养学生对的古诗的兴趣以及对诗意的领悟能力上。
首先我以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看图引入诗的意境。
然后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读准字音。
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很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
因此我安排了自由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读,帮一帮,指出哪个字没读准;指名读,及时纠正字音;男女生读;齐读等方式来读准古诗。
接着是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对于古诗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背诵,不要求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因此在诗意的掌握上只要求大致理解。
所以我用猜一猜的方式来感悟这首诗的后面两句。
如:你们知道诗中哪一句是写了小朋友们在放风筝?古时候的人把风筝叫什么?诗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时候放风筝?小朋友们能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前两句我是采用看图说一说的方法,“这幅图中,除了小朋友在放风筝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春天美丽的景色。
然后再来美美的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在小朋友朗读不到位的时候,我采用教师配乐朗读的方法请学生欣赏,来说一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来学着读,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是拓展,请小朋友来朗读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进行古诗的积累,同时体会春天的多姿多彩,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季节,古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古诗。
自己的一点疑惑:关于题意的理解不知需不需要?原本打算通过给生字组词的方式,如:村(村子、山村、村庄)居(居住、居民、邻居)请小朋友理解诗意以后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但实际课堂里没有操作。
这一点是原于对要求中提出的不要对古诗作过多的分析这个尺度把握不准。
《村居》教学反思2《村居》是高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小学一年级语文《村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村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村居》原文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高鼎,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注释】(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4)醉:迷醉,陶醉。
(5)散学:放学。
(6)纸鸢:风筝。
【题解】《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村居》教案教材分析:这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
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
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正在春光中陶醉。
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绘出了明媚的乡村春景,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村居》教学反思5篇
《村居》教学反思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村居》教学反思5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村居》教学反思5篇(村居教学反思优点和不足),供大家参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教学反思第【1】篇〗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
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
所以我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
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
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
我自始至终轻轻地播放着一段乐曲。
该曲有着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
学生一听乐曲,仿佛置身之中,恬静、愉悦、向往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
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帮助学生“由读引情”。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
村居教学反思
村居教学反思村居教学反思1一.关于识字第一板块的主题是欢乐地玩,包括三篇选文。
第一篇就是清代高鼎的诗《村居》。
这首诗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上学期的音乐课上他们已经初步感受了古诗的意境,能够配乐演唱。
在此根底上学习理解这首诗并不是件难事。
教学时依旧以读为主线,贯穿全课,学生具有肯定的学习古诗的阅历,读书的正确率能到达100%,初读时“拂堤”读得不够准,尤其是“堤”许多同学读成“提”。
我想这是很好的辨析形近字的时机,于是结合动作绽开联想让学生了解两个汉字的不同含义,从而正确运用、区分。
先让学生“提”书包,“提”东西,想一想还能“提”什么,感受“提”是一个动词,与手的活动有关,所以是提手旁。
“堤”字的理解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见到的堤坝,结合提土旁想一想,学生说修堤坝的时候要用土,所以是提土旁。
这样两个汉字就区分开了。
接着又拓展识字“题”,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我想识字时要将汉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奇妙结合起来,让他们动动手感知古人造字的才智,体会汉字的不同用法和不同含义,绽开联想丰富汉字文化的内涵,依据汉字的特点进展有效教学,提高识字质量。
二.关于写字指导写字时我发觉许多学生临帖效果比拟差,经过一个不算漫长的暑假,他们的临帖力量倒退不少,缺乏认真的观看,跟着自己的感觉写字。
第一次落笔写字消耗时间久,效果不明显,书写质量不高。
写字指导,学生阅历越多难度越大,由于许多学生输在写字的惯性里,习惯根本养成,转变很难,提升更难。
他们对汉字的构造、笔画有了根本的了解,度过了看一眼写一笔的时期,在这样的状况下培育学生的读帖、临帖力量要比从前更有难度。
我想教师在写字指导上要跳出来看,“教”的少一点,让学生自己“悟”得多一些,抽出时间多进展个别辅导,这样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书写质量也会提高不少。
想起与一位小出名气的教孩子钢琴琴法的教师的交谈,她对我说:“假如这个孩子没有学过琴法,一个小时100元费用;假如学过琴法的孩子来学习可能费用是没学过的二倍或三倍。
《村居》教学反思10篇
《村居》教学反思10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年新编)反思一:在本次《村居》的教学中,我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播放乡村风光的视频和图片,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乡村生活的兴趣。
然而,在互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或缺乏挑战性。
未来,我将设计更多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反思二:生字词教学是古诗学习的基础,但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
虽然采用了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但仍有学生出现混淆或遗忘的情况。
这提示我,在生字词教学上需要更加细致,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情境应用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
反思三:《村居》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乡村画卷,但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意境时,我发现部分学生难以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缺乏想象力。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过于注重字面意思,而忽视了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古诗的美。
未来,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进入古诗的意境。
反思四: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古诗中的乡村,并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来的活动。
虽然学生积极参与,但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作品缺乏深度和创意。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活动前的指导不够充分,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路和灵感。
未来,我将更加注重活动前的准备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反思五:本次作业布置包括背诵古诗和观察乡村景象并写作,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表现出困难,尤其是观察乡村景象并写作的部分。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的习惯或写作技巧。
未来,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技巧,通过示范、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反思六: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传统的讲授和讨论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未来,我将尝试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村居教学反思(推荐3篇)
村居教学反思(推荐3篇)1.村居教学反思第1篇《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笔下不多见的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
茅檐、小溪、青草、翁媪、孩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这首词,我主要采用“诵读体悟”的方法,引领学生读出音律,读出画面,读出情韵。
一、在诵读中感受节奏读出音律。
课始,从背诵耳熟能详的古诗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为学生首次接触“词”创造“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也为初读“词”提供借鉴的经验。
在和古诗的比较发现中认识“词”之后,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按照以往诵读古诗的经验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
在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朗读之后,教师请同学交流朗读,“集思广益”,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整体,抓住关键词句正音析义,让学生沉入言语,一遍一遍地与言语“亲密接触”。
借助图画,初步理解“相媚好”“无赖”的意思,借助字典联系“剥香蕉”“剥花生”等生活用语辨别多音字“剥”的读音,通过朗读下阕发现“莲蓬”的“蓬”在词中不读轻声,是因为古词讲究押韵。
在经历了互相间的交流互补中,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朗读,不仅读正确读流利,还读出了节奏、停顿和音律。
二、在诵读中展开联想读出画面。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实词也是一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这首词短短的46个字,却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乡村生活图画。
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文字转换成图画,使文字有声、有色、有形,从而初步而整体地把握词的`主要内容。
“读到‘村居’,你会想到那些农村生活的图景呢?”学生经验中的农村生活情景一下子被激活,通过交流,很快的,孩子们纷纷走近了乡村绿野,走近了农家小院,走近了牧童短笛……“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呢?咱们反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激发,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村居”的图画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丰富,由无声到有声,由静止到灵动,不断地呈现、更迭、立体。
2023年《村居》教学反思15篇
2023年《村居》教学反思15篇《村居》教学反思1描写春天的古诗。
这是一个过渡语,能让学生既联系了实际又能对古人笔下的春天产生兴趣,既而有学习的欲望。
古诗教学的另一个难点便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
一年级学生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是很难进入这个情境的,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尽量去营造一种这样的氛围,比如在说“春眠不觉晓”时,我就会让学生去想一想现在的实际,某些有了一定的同感,朦胧中便会产生诗人那时的心境,“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与“花落知多少”三句更是景物的描写,配以课文中原有的插图,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领悟到诗人的内心感受,再加以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他们的回答总是与我自身想要的答案相差很远,于是整个课堂变成了以我为主而学生为辅的画面,他们总是在听我讲,以我的思想和要求在朗读古诗,而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他们的水平,不可提出过分高的要求。
《村居》教学反思2前段时间我上了语文苏教版五上第26课《清平乐·村居》,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
作者用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在写景方面,词人通过“茅檐、小溪、青草”这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村景象,而在写人方面,则通过“醉”写出了“翁媪”生活的惬意与温馨,而一个“卧”则写出了“小儿”的天真与可爱。
在备课时我就在想,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是会都会背吗?是理解词意吗?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词的意思很简单,背诵更不是难事。
《村居》教学反思
《村居》教学反思《村居》教学反思1《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
早春二月,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的放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布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气勃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古诗是一副有声的画。
在学习古诗时,我首先在同学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似乎听到了什么?同学就会大胆沟通:观看莺在天上飞来飞去;小草长出来了;杨柳树也发芽了,长长的.枝条垂下来随着春风轻轻地摇摆,轻抚着堤面;孩子们放学了,在放风筝;烟囱里冒出了缕缕炊烟。
听到了莺的鸣叫声;孩子们的欢快声;下课的铃声。
这样同学和诗人一起走进生气勃勃的早春二月,一同欣赏那醉人的美景,从而使同学渐入古诗意境,达到人入画中、人融画中。
情感是古诗的魂。
同学主要通过情感体验而宠爱读古诗,在学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我特别留意创设情境,从情感体验为主线,首先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尝,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放纸鸢的乐趣。
再引导同学沟通情感从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
《村居》教学反思2《村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诗句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颜色明丽、动静相宜的春景图,诗中的颜色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同学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
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同学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
引导同学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育同学感受美和制造美的力气,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特别重要而又困难的任务。
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是考虑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依据低班级同学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特地搜寻了一组表现诗词内容动画课件,目的是借助画,还有鸟声、风声、雨声的音乐,带同学入情入境,提高同学对《村居》美景的感受。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古诗《村居》含反思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古诗《村居》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村居》。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3.通过古诗的学习,培养观察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村居》的内容。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2.感受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村庄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村庄的景象。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村庄的印象和感受。
2.学习古诗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村居》,引导幼儿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意境。
3.活动一: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句诗句进行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活动二:绘画表现教师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村居》中的景象。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和交流。
5.活动三:角色扮演教师邀请幼儿扮演诗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古诗内容进行角色分配,并提供简单的道具。
角色扮演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古诗《村居》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较好,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幼儿在绘画表现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创造力。
2.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设置,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
绘画表现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3.教学改进在讲解古诗时,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古诗。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更加投入到角色中,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4.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村庄,亲身感受古诗中的景象,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习效果。
《村居》教学反思
《村居》教学反思《村居》教学反思1高鼎的《村居》给我们呈现了一幅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的美丽画面,配上儿童放学归来迎着东风放飞风筝的欢快生活,特殊富有情趣。
对于一班级的小伴侣来说,虽然接触的古诗不多,但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意也比较通俗易懂,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古诗的朗读上,以培育同学对的古诗的爱好以及对诗意的领悟力气上。
首先我以猜谜的方式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看图引入诗的意境。
然后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读准字音。
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很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留意咬字吐字。
因此我支配了自由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读,帮一帮,指出哪个字没读准;指名读,准时订正字音;男女生读;齐读等方式来读准古诗。
接着是图文对比,读中感悟。
对于古诗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背诵,不要求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因此在诗意的把握上只要求大致理解。
所以我用猜一猜的方式来感悟这首诗的后面两句。
如:你们知道诗中哪一句是写了小伴侣们在放风筝?古时候的人把风筝叫什么?诗中的小伴侣是在什么时候放风筝?小伴侣们能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前两句我是接受看图说一说的方法,“这幅图中,除了小伴侣在放风筝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导同学仔细观看,体会春天美丽的景色。
然后再来美美的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在小伴侣朗读不到位的时候,我接受老师配乐朗读的方法请同学欣赏,来说一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来学着读,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
最终是拓展,请小伴侣来朗读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进行古诗的积累,同时体会春天的多姿多彩,是一个令人宠爱的季节,古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古诗。
自己的一点怀疑:关于题意的理解不知需不需要?原本预备通过给生字组词的方式,如:村(村子、山村、村庄)居(居住、居民、邻居)请小伴侣理解诗意以后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但实际课堂里没有操作。
这一点是原于对要求中提出的不要对古诗作过多的分析这个尺度把握不准。
《村居》教学反思2一.关于识字第一板块的主题是欢快地玩,包括三篇选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及反思优秀4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及反思优秀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
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
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
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
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
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
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
提示:平舌音的字:散、醉翘舌音的字:趁、纸后鼻音的字:莺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指导朗读:(“——”表示轻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纸鸢”——风筝。
村居教学反思5篇
村居教学反思5篇村居教学反思篇一《清平乐·村居》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
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这首小词,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在教学中,我们为了突破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我们进行了这样一些教学环节:1、释课题,知作者。
2、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明诗意。
(借助注释,小组学习)。
4、品读体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朗读想象:感悟诗歌意境。
6、将这首词改写成故事。
7、拓展阅读:关于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
8、诗意行走:仿写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
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朗读、想象、感悟、读写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精神。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村居教学反思篇二课中的反思,有利于课堂教学高效高质地完成;而课后的反思,可以批判性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思考,有助于使课堂教学心得理论化。
看来,课前的反思是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保障;课后的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但在2个多月的反思中,我更钟情于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活动,尤其是针对自己较为薄弱的环节──评价,每每回味,时时咀嚼。
记得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时候,课堂教学盛行满堂问,但对学生的回答,我总是表现得很吝啬,不懂得去评价,偶尔评价了,也是简单的“你真棒”“不错”“很好”等。
《村居》教学反思
《村居》教学反思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社会单位。
村居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村居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对村居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村居教学的优势1.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村居教学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参与村居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如何处理农村实际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村居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还需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
通过参与村居的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活动,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培养出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
1.3 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村居教学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学生的参与,城市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的生活和文化,增强对农村地区的理解和尊重;而农村学生则可以通过与城市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城市的发展和机遇,拓宽自己的眼界。
二、村居教学的不足之处2.1 资源不均衡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居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往往不足。
这给村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2.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不足。
这导致村居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3 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脱节。
这使得村居教学难以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问题。
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使其更加贴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改进村居教学的建议3.1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设备。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反思
1.《村居》教学反思《村居》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古诗,在学习过《春晓》一诗,体验了诗人孟浩然带来的对春天的喜爱、珍惜之情后,再来体会在诗人高鼎眼中的田园乡村中的春天。
在课前预习中已经安排范读,安排学生对生字进行圈画,注音,这对课堂上对生字的认读打下了基础。
在上课时,首先进行范读,让学生再次体验对诗句韵律的把握,而后让学生自读。
但在安排自读过程中,学生总是齐读,这方面要多加训练,让学生明白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读法,以更好的进行朗读训练。
诗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前半句的意思学生可以理解。
而后半句不好理解,这部分采用了直接讲授。
但是整体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的体会很泛泛,虽然通过想象进行启发,学生对春天的美丽有所感受,但不够强烈,说明平时的情感积累不够,也说明情感升华还不到位。
在生字讲解中,对会认字和会写字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了区分,学生能够加深印象;在识字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组词及时增加同音不同字的区分,多音字的积累,这些有助于学生对生字加以掌握。
但在生字教学中存在练习不够的问题,只是在诗文中让学生认字,而没有单独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在会写字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自己体验字的书写,建立写字的结构观念。
在整首诗文的讲解中,教师主导地位太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没有让学生真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诗文体验中。
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设置的问题没有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在今后的课堂上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需要注意的。
在习惯养成方面,还需要不断强化,在课堂上学生的坐姿、举手、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有所改善,而写字的正确姿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习惯养成不能单单看这一节课的表现,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
另外需要加以关注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村居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一是初读词读通顺,正确。
先让学生自己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字正腔圆。
然后,结合词的特点,如“长短句”“韵脚”以及“词牌名”等特点,让学生深入体会,从而读出了词的感觉,品出了词的韵味。
二是理解词意,解决关键词句。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自助解决困惑。
在组织教学中,根据学情,因生而动,紧紧扣住“无赖”“相媚好”等关键词进行交流与体会,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探究,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从而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意旨。
三是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读出画面,才能让学生深入感悟诗情与诗境。
通过音乐,为学生创设词的情境,让学生轻声诵读想象,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诗歌的意境之美。
最后,又通过“这是一幅的图画”进行提升,将词的画面用词语进行提炼与升华,学生的“温馨”“幸福”“幽静”“和谐”“欢乐”等感悟将本课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前面的三个环节中,学生不断与作者进行对话,也逐步想探究:辛弃疾为什么要表达一个“温馨”“幸福”“幽静”“和谐”“欢乐”的画面呢?不足之处:教学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走,但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互动交流的时间少了,大部分时间老师在讲授,没有真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课后,我认识到除了老师自身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备课时还要预设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有应对能力,孩子是有思想的,课堂情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能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跳出教学预设,将各个环节做扎实且能巧妙无痕衔接过渡,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居》教学反思及点
评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村居》教学反思
河北省大厂城关小学张倩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景人合一,相映成趣。
诗中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富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试图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感受。
基于以上的想法,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谜语激趣,创设情境。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
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如何激趣导入新课,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这一切入点,问一般我们都什么时候放风筝啊学生们马上会说出春天,我顺势连问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喜欢春天的理由孩子们你一言他一语,理由多种多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在说喜欢春天理由的时候用了很多四字词语,我相机让孩子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描写春天
的四字词语,环环相扣的问题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思维导图,初步感知。
教学中我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
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学生自读古诗,完成思维导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呈现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让孩子的头脑中有了简单的画面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轻松愉快地背诵古诗做好铺垫。
三、朗读古诗,感知诗词。
课中我采用了范读、接读、展示读、比赛读、生生互读、生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的朗读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朗读效果,既增强语感又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使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四、联系生活,入情入境。
本首古诗描写的场景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教学中利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展开想象,把生活中的体验带到古诗的学习之中,这样把学生带进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一同欣赏那醉人的美景,从而使学生渐入古诗意境,达到人入画中、人融画中。
五、想象画面,简单复述。
抓住关键词的理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人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复述”古诗中的主要内容,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复述画面的能力就能渐渐提高。
整节课下来,遗憾的是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
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
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学生在用自己的话复述画面这一环节缺少主动性,并且学生从品读中没有感受到诗歌的美。
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村居》点评
河北省大厂县城关小学马春风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村居》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早春二月,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的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怎么才能让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感受出作者笔下这样优美的意境,张老师在本节课中下足了功夫,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对整堂课的感受:
一、古诗是一副有声的画。
在古诗学习之前,张老师借助插图,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黄莺在天上飞来飞去;小草长出来了;柳树也发芽了,长长的枝条垂下来随着春风轻轻地摆动,轻抚着堤岸;孩子们放学了,在放风筝;这些画面的展现仿佛让人听到黄莺动听的叫声,嗅到了小草的清香,柳树在微风中摆动它妖娆的身姿,一副有声的画卷立
刻就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浮现,为后面教学中孩子们想象画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情感是古诗的魂。
学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张老师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让学生想象诗中孩子们在放风筝时心情是怎么的?放风筝在学生们的生活中比较熟悉,孩子们利用自己在放风筝时的体会,很容易说出愉快地、开心地、高兴地,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
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的过程中体会放纸鸢的乐趣。
引导学生交流情感从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
三、巧用思维导图。
在初步感知这一环节中张老师利用思维导图把本来不可见得思维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理清脉络,同时也是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思维导图就像是一颗放射性的“知识树”,成为了语文阅读的”金钥匙”也是一种高效工作和学习的策略,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又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背诵古诗。
四、读中升华情感。
课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对于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朗读不仅仅让孩子们体会情感而且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更加能够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春景图中所描绘的美,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读出愉悦、陶醉的感觉。
复述文本画面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度,但是通过教学中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境等环节的教学,最后孩子们能够简单的复述,综上几点我认为这就是一节有效,成功的课堂。
高鼎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春景图,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将生机勃勃又充满希望的春天尽现眼前。
让我们借今天的这首《村居》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
好,我今天的点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