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长期以来机电一体化教学一直承袭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给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在明确该学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大相关教学措施的研究。

一、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社会对这类人才需求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逐年提升。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局限性是比较大的,传统的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都与实际应用相脱节,难以满足机电一体化实践操作教学的需要。而现代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急需要改变。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现行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然承袭着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虽然机电一体化教学与数学、物理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也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文字,还需要许多的原理图,但是,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却忽

略了该学科的实践特征,这样的教学很难发挥实效,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效性不强。

2.理论与实践对接性不强从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理论教学虽然落实的较为充分,但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对接,教学依然以理论教学的实施作为教学的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生的理论知识虽然掌握了很多,但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3.课程设置的时间不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了,由于课程实施的时间较少,原本一些预定课程教学内容也相应较少,要掌握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师只能够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来解决,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越来越少,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由于近些年来的院校扩招,新生的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课程实施的时间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1.要学会创新教学的思路要创新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就要充分认识到机电一体化的本质,客观地来说,机电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就是指机械与微电子技术同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

有机结合,将其统一集中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一项充满自动化元素的工作过程,创新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就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思路的创新活动,以具体的教学措施推进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2.要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好的教学手段对促进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反,教学手段的陈旧、刻板,对教学实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现实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手段的更新缺乏应有的重视。

3.要重视教学环节的优化

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教学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繁琐,难以适应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优化繁琐的教学环节是提升机电一体化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改进现有的教学环节让教学环节更加优化,促进实践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单向技能训练,优化单项技能的训练环节,以此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相关研究对促进该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为视角,对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该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机电一体化总结

机电一体化课程总结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机电一体化结课总结历时半个学期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是太快了。下面我就先来总结总结自己在这半个学期的机电一体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然后再谈谈一些自己的感想哈。 首先,谈谈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哈。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机电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下述优越性。 第一点就是它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哈。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能自动采

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和设备事故,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然后就是它的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了哈。机电一体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度以及范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地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操作,保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产品的合格率。同时,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使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数控机床对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普通机床提高5~6倍。 再然后就属使用性能的改善啦。机电一体化产品普遍采用程序控制和数字显示,操作按钮和手柄数量显著减少,使得操作大大简化并且方便、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作过程根据预设的程序逐步由电子控制系统指挥实现,系统可重复实现全部动作。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通过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外界参数的变化随机自寻最佳工作程序,实现自动最优化操作。 除此之外,其具有复合功能并且适用面广啦。

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技工院校对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向来十分重视。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机电课程中,从机电理论向实践运用转变,提升学生机电一体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毕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技工院校应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悉数掌握,使学生具备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技工院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而就目前国内人才需求来看,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非常短缺。企业如想在产品、工艺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离不开该领域人才支持和培养。而技工院校虽在硬件设施诸如实验设施或企业实习设备等不断完善,形式上依旧以实验验证和设备参观浏览为主,真正涉及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并不多,设计研发创新型实验更是十分短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缺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场动手和现场分析能力。所以,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十分重要。 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技工院校的专业课程改革,不仅为企业、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做出贡献,更为向中职院校打造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由培训技能型人才向培养综合型人才转变打下基础。具体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方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机电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场所硬件。机电一体化专业型人才,不仅需要对计算机、电工技术以及机械等相关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和结合,更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综合运用,继而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在实验实训硬件完善方面,应着重从机电技术实践体系入手,以递进模式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技术应用按掌握的难易程度,逐层传授学生。在课程改革上,学校和教师应注意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改革的课程应适宜学生掌握。比如,机电实验室中机床以及磨具测量等实验,将此类实验融为一体,构成综合机械测量实验室,以用于机床结构调整和分析、机床刚度和精度测试、机床加工过程误差分析和控制、机床加工工艺分析、央具模具的精度检查和拆装等。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辅助测量和数据处理,

机电一体化教学系统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面向应用的跨学科的技术,它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 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飞速,机电一 体化产品更新日新月异。 机电一体化教学系统是一套完整、灵活、模块化易扩展的教学实训系统,根据教学和生产需要研发并制造,从简单到复杂,从零部件到整机。利用多种机械传动方式模拟完成现代化装配过程的柔性生产系统,系统展现了实际生产中的典型部分,如: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和现代生产中的组态控制、工业总线控制等[1]。学生可以借助该系统,学习机械传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工业现场总线、PLC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及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1)实训所能涵盖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气与PLC、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课程[2]。实训装置特点,体现以自动化的物料传输和加工装置为对象,体现常用的控制方法,机械传动原理的应用,驱动装置的选择、各个模块的调试和系统统调及利用PLC软件进行编程、在线监控、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等。 电一体化(Mechatronics) 一词,最早起源于日本,是由机械学“mechanics”与电子学“electronics”结合而成的拼缀词,意思为机械电子学,在我国则称之为机电一体化。自提出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 这一概念以来,机电一体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其内涵随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不断丰富[3]。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输出柔性、工作性能及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相关学科,如A I 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微电子、信息、新材料及集成技术的发展, 使产品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信息、传感等技术与传统机械产品的融合,传统机械产品正向着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柔性化、微型化、自动化等机电一体化新阶段迈进[4]。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技术,它涉及到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5]。技术的更新,带动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机电一体化技术在21 世纪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其产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载体和体现者,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来实现和反映当今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师,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而且更重要地是掌握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充分展现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成果。机电一体化系统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多技术性、集成性、融合性、复杂性给产品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 训心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机电方向)的必修实践课之一。本实训环节是在课程试验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编制、安装调试与操作的综合实训。 通过本环节的实训,能够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更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机电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以《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电器控制》等课程为理论基础。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等课程及相应的实践环节为专业基础; 机电工程系实训承接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专业实验实训任务,在电大老师的领导和大力指导下,本学期数控实训有2010数控春班共同参加,共同参与本次实训。实训中,广大同学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工程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实训也为推动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次实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实训实习的目的 安排数控实训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熟悉地掌握数控设备的手工编程方法和自动编程。熟练掌 握典型零件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 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技能,并能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的水 平。此次承担实训指导教师是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他能 够按需分配解决我们作业选作的种种问题,我在单位从事的 是电加工工种,而此次我所选的课题就是数控线切割机床的 实训,通过本次实训我要达到以下几点目的: 1.重视培养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 虽然自己从事此行业,但此次实训我要以一个新学员的身 份重新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零件的 准备调试加工直到测量完成,确保合格,这期间的每一个 步骤都要细心认真地对待,让自己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 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提高自己的个人水平 在实训其间,自己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实训安排计划,在实 训过程中,不断的从工作中反思,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并且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让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的提高,不断 的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读书笔记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机电一体化包括哪六大共性关键技术(相关技术)?p1 答:机电一体化包括六大共性关键技术:(1)精密机械技术,(2)伺服传动技术,(3)检测传感技术,(4)信息处理技术,(5)自动控制技术,(6)系统总体技术。 2.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哪六个基本功能要素?p2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以下六个基本功能要素:(1)机械本体,(2)动力部分,(3)传感检测部分,(4)执行机构,(5)驱动部分,(6)控制及信息处理、各要素和环节之间相联系的接口。 3.何谓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接口的作用和基本功能是什么?p3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联系部件。接口的作用使各要素或子系统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各个功能环节有目的地协调一致运动,从而形成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接口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交换,通过接口完成使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信号模式或能量的统一;二是放大,在两个信号强度相差悬殊的环节间,经接口放大,达到能量的匹配;三是传递,变换和放大后的信号在环节间可靠、快速、精确地交换,必须遵循协调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接口具有保证信息传递的逻辑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规定模式进行传递。 4.简述执行部分的功能和分类。P3 答:执行机构的功能是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执行部分是运动部件,一般采用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它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5.何谓机械本体?P2 答:机械本体包括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结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使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位置上。 6.何谓动力部分?p2 答:部分动力部分的功能是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的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7.何谓传感检测部分?p2 答:传感检测部分的功能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和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并转换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8.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p8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 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 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X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 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 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取得良好 的效果,使我深有感触。 在这次学习中,中烟公司和进修学院花费很大的精力,李源 源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动、趋势图、用户管理及配方以及wInccflexible 报表和归档组态。吴祖福老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为我们讲解 了wIncc使用初步和项目管理器及变量管理器的使用、监视软件 同PLc数据交换实现方法和对象属性的动态化、wIncc图形编辑器的使用之对象的事件和用户管理、组态过程值归档及输出过程值 归档、组态报警及报表和脚本系统、触摸屏编辑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送、wInccFLeXIBLe趋势、 用户管理及配方、wInccFLeXIBLe报表、VBS及归档组态等知识, 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韩源老师给我们初步讲解了ifix 的配置及画面组态,报警及报表的相关内容。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了重新 认识。现在烟草加工设备绝大部分都已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在 实际工作中机和电联系非常紧密,掌握制丝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 对电气维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通 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把所学知识和交流心得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知耻而后勇,相信自己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会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本次学习 培训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带着这份收获,我一 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的更好更出色,希望在之后几期的培训中 能学到更多知识。 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去天津 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 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目标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机电一体化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国家级高职示范专业。 2、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院的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训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较强的机电一体化职业能力的生产第一线操作、技术和管理的实用型人才。 4、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 (1)能够熟练操作普通机床,达到中级技工水平; (2)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 (3)熟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设计简单的工艺装备和专用机床; (4)熟悉机床电气控制、PLC、数控技术、机械工程检测技术、变流调速技术、微机和单片机控制及接口技术、能够维修简单的机电设备。 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和设计,颁发毕业文凭。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 5、培养计划及可行性论证 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院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机电一体化专业办成我院的拳头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我院师资、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条件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6、教材建设规划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采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和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我系自编了一批实践实训补充教材,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 7、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较高工程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如下: (1)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2)与国家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选送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 (4)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队伍普遍成为“双师型”教师; (5)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是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6)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7)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8、实验室建设情况 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达到了相应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现有电工电子实验室、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室、变流技术实验室及自控实验室、金相实验室、机械拆装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测绘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实验室、PLC与EDA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瑞安电大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 实训报告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 岁月如流水般,一去不返。作为数控专业的一名学生,通过大学

提供的综合型学习平台,整合课堂中相关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具备了一名数控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素质。尤其通过最后这个阶段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我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巩固深化课本理论,进一步整合对机电综合知识,对其一体化产品、设备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在实训中,走过了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阶段,加深了对数控技术的感性认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训提供的平台,得以窥探社会领域,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社会交际水平。 一.实习目标 在XX公司进行实训,通过现场实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机械设备,并在实训中,掌握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在实训的八大项目中,我选取了PLC应用技术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投入到实践中,将专业知识储备应用到生产一线中。从而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有了实质性的认识以及看法。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以及师傅引导下,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培养自身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一)PLC应用技术 PLC实指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器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进行存储

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及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出和输入,控制着各种类型的机器和生产。大致划分为扫描计数、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及输出刷新阶段。第一,扫描计数,当PLC 运行后,其工作过程划分为三阶段,1、输入采样,2、程序执行,3、输出刷新三个阶段。输入采样PLC以扫描方式按顺序读入所有的输入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像区中的单元内。输入结束后,转入到执行和刷新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输入的状态和数据发生了变化,I/O中相应状态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当输入的信号为脉冲信息,其扫描的周期要小于信号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该输入才能被读入。在执行阶段,PLC是按照从上而下的进行扫描程序。在进行扫描每条图时,先从梯形图左侧进行扫描由各点构成控制线路。从而形成了由左到右,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逻辑运算;在执行过程中指令与点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指令为I/O则直接存储I/O点,即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也不会更新;程序结束后,PLC进行了刷新的阶段,此阶段CPU按照映象区对应的状态和数据进行刷新锁存电路,再经过输出电路的驱动外部设备。最后,才是PLC的输出。 PLC系统设计时,常要根据其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要求进行设计选型。PLC和有关设备应为集成的、标准化,应按照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进行扩充。选型应根据相关工业领域有成熟可靠的系统,根据运营的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在系统硬件、软件方面和功能方面应与装置的规模和控制要求相结合相适应。最后在价格选择上,应选取高性能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实习月小结

机电一体化实习月小结 院系:XX工业职业学院 班级:09机电一体化 实习时间:2011年3月――2012年6月 实习地点:神华宁煤集团红柳煤矿 指导教师: 一、实习目的 电工实习是普通高等专科教育中的重要实现教学环节。它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对达到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实习在大学中是一个关键环节,对一个理工科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而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实习的意义更加重大。它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一个纽带和桥梁,是我们由学生角色向工人角色转换的训练和检验。在将来的就业中,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使学生对电气元件及电工技术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通过实习得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掌握继电器控制线路及其元件的工作原理,电工技术知识及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通过电路图安装与调试技术。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简单电路元件装配、初步的焊接技术及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培养学生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 二、实习内容 1,KJ139-D矿用本安读卡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KJ139-D矿用本安读卡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KJ139-D矿用本安读卡器(以下简称读卡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产品分类 防爆类型型号关联设备配套设备供电电源 第2篇:机电一体化实习报告(二)践单位: 宁海县荣发机电厂实践课题: 机电一体化的社会实践 实践内容: 一、实习目的 多年的专业课教学和实习指导的经验告诉我们,生产实习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实习是组织学生到现场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虽然在校内可通过课堂形式获得,但单纯依靠课堂讲授达不到教学要求,更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特别是对《钳工工艺》、《电工学》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必须通过课堂讲授和生产实习这两个密切相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教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学》、《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课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强调知识结构系统性和教学体系完整性的统一,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元部件的选择、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能力。 2.课程任务:任务是使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学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涉及的相关技术,重点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构建、设计,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的一般知识。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各部分的性能、特点。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交流逆变技术,位置检测技术,plc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常用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机械部件与气液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能设计电气电路图(就是控制电机启停、正反转,星三角这样的),并能完成配线。二、能进行PLC编程,能设计PLC控制电路。三、能用AUTOCAD画机械零件图,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三、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看懂设备的说明书等。

4.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占30%左右,期末占70%左右。 三、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第一章绪论 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意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作的组织;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代表产品的范围及分类;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交流逆变技术 内容:熟悉电力电子器件,掌握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PWM逆变原理。 重点: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PWM逆变原理。 3.第三章位置检测技术 内容:熟悉包括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检测开关原理及功能。 重点:在了解各种开关原理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设计。 难点:传感器接口技术,以及各传感器和plc输入模块连接。 4.第四章PLC控制系统 内容:PLC控制系统,系统组成与PLC结构,PLC的工作原理,PLC的规格与型号,PLC连接技术 重点:PLC连接技术,程序编制。 难点:PLC的应用与实践。 5.第五章伺服传动技术 内容: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直流伺服系统结构和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直流伺服系统的动态校正,交流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异步型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器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重点: 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组成的基本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变频调速装置的基本原理。 难点: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 6.第六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

机电一体化高级培训班课程内容

“机电一体化”高级培训班课程内容 模块一:自动化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 自动化生产的安装及调试要求 西门子PLC:S7-300,S7-400的基本应用 工业总线:PROPIBUS的组网及应用 工业以太网:基于Profinet的PLC、变频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等工控设备的组网及应用。 模块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机器人本体结构及示教。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及操作:机器人在码垛、搬运、喷涂、打磨、焊接上的典型应用。 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上的应用与调试。 模块三:数控机床的电气装配及调试 数控机床常用元器件的工作原理,选型及常见故障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数控系统的接口 给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的组成、接口电路及相关控制信号 伺服驱动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的分析 常用参数的含义及调整参数调试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常见报警及常见故障处理 伺服电机的拆装及电机编码器的装配 主轴驱动系统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三相异步电机的结构 变频器的控制接口 变频器的常用参数及调试 伺服主轴驱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接口及参数设置 主轴定向的实现 主轴转速的调整 攻丝、车螺纹常见问题及处理 主轴驱动系统常见报警及处理

模块四:国际标准的机电设备的电柜装配、机电联调及常见故障的维修处理机电设备电气设计的基本知识 机电设备的相关器件的选型 1)数控系统的选择 2)进给伺服及主轴的选择 3)其他控制元器件的选择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柜设计与装配 1)机电设备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2)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柜安装工艺设计 3)电气控制柜的元气件布局设计 4)电气控制柜的元气件的安装 机电设备机电联调及故障的排除 模块五:机床高精度加工工艺及方法(以数控机床为例) 数控机床(数车数铣)高精度加工的国际标准要求 数控机床(数车数铣)高精度加工常用检测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数控机床(数车数铣)高精度加工的相关精度及检测方法

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作者:张威全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2期 机电一体化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改革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时太少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机电专业课程和其他专业课一样,教学课时被明显缩减,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2.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原理图多、文字叙述较抽象,学生又无实物接触,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有关安装位置图、面板开孔图、电气接线图及安装、调试等工艺设计方面几乎均未涉足,理论教学与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制造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 PLC教学的实践环节更应强调对象模型的实例化与控制流程的动态演示。但受控对象往往由于其体积大、质量大、价格高、维护难等因素,难以大量装备于实验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工程实践中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验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4.生源整体素质差 由于学生多数来自中考落榜生,在接受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比较低,许多基础课的学习不够扎实。 二、改革的思路 1.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教学内容 制定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遵循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1)关于“机电一体化”内涵的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从学科角度来看,是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果或最终体现来看,则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由机械本体、电、气、液压以及光电器件组成的产品或设备,是一个自动化的工作系统。 (2)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岗位,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苦干的精神,掌握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现代机电一体化产品结构调整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工人员、技艺型操作维护人员。 2.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 (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课程中的原理图、梯形图、程序及电路图较多,利用Authorware、Powerpiont、Flash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不仅仅大大减少了老师课堂上画图的时间,而且学生兴趣倍加,容易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2)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3)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课程最新的技术动态,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把课教好。 3.改革优化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重点。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运用。 (2)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电子工艺实习、数控实训等,学生进行基本技能(钳工、机加工、电工)、职业基本素质(数控车、数控铣、PLC与变频技术、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的训练。 (3)综合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学在实训中,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融“理论、示范、练习、反馈”于一体,将“教、学、做”合而为一。学生根据实际生产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完成实践任务,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建设特色课程

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长期以来机电一体化教学一直承袭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给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在明确该学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大相关教学措施的研究。 一、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社会对这类人才需求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逐年提升。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局限性是比较大的,传统的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都与实际应用相脱节,难以满足机电一体化实践操作教学的需要。而现代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急需要改变。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现行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依然承袭着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虽然机电一体化教学与数学、物理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也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文字,还需要许多的原理图,但是,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却忽

略了该学科的实践特征,这样的教学很难发挥实效,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效性不强。 2.理论与实践对接性不强从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理论教学虽然落实的较为充分,但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对接,教学依然以理论教学的实施作为教学的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生的理论知识虽然掌握了很多,但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3.课程设置的时间不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了,由于课程实施的时间较少,原本一些预定课程教学内容也相应较少,要掌握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师只能够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来解决,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越来越少,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由于近些年来的院校扩招,新生的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课程实施的时间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1.要学会创新教学的思路要创新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就要充分认识到机电一体化的本质,客观地来说,机电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就是指机械与微电子技术同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院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年 12 月 24 日

目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 1.1导轨副的选用 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1.3 减速装置的选用 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1.5 检测装置的选用 2.控制系统的设计 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3.2铣削力的计算 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 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7.设计总结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 主要结果 设计任务: 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 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 2)立铣刀齿数Z=3;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钢; 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 y x 005.0==δδ/脉冲; 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 8)工作台导轨长度为1260mm ;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 ; 12)丝杆有效行程为920mm 。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1.2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杆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要满足0.005mm 的脉冲当量mm 01.0±和的定位精度,滑动滑动丝杆副无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 1.3减速装置的选用 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丝杆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

机电一体化培训总结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体会 机电工程系侯继红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前面的专家介绍了专业建设的一般定义和宝贵的专业建设经验,很受启发。我这里仅向各位汇报一下国家级教改试点机电一体化专业(现在名称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体会,实事求是的具体做法,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想汇报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专业教改试点概况和背景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做法 三、几点体会 下面先介绍第一点: 一、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背景 1、在全国高校中遴选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河南省入选教育部改革试点专业16个,我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应该是这全省的16分之一。 教育厅确定省级改革试点专业30个,化工工艺专业在这30个专业中取得优秀成绩令人敬佩。 2、我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概况 机电一体化专业经原河南省教委批准于1993年设立并开始招生,其支撑专业是我校1981年成立时设置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至今已经办学12年了,一个轮回。 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立头两年,全部是面向焦作市职高对口招生。 1998年以前生源来自河南省内,1999年开始对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并开始对全国招生。至今已毕业学生580人。 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名学生在校学习,人数达到历史最多水平。 近二年该专业第一志愿上线报考率达130%,新生报到率高于80%,生源十分稳定。05级新生也是报道踊跃,不少学生是冲着“国家级重点专业”的概念而来,说明改革是会产生社会影响的。 机电一体化专业历届学生简况如表1-1所示,其中01级为改革试点年级。

入学年度 分项 1993949596979899000102030405 班级数1211112212465人数33794753453969665990131212210 累计数10届毕业生累计580人05年秋在校生553 人 3、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始也以普通专科教育的标准进行建设,课程体系仿造普通专科设置:以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为基础,加强了部分电类课程,增设1门机电结合的专业课程叫机电一体化概论。其教学效果与原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差不多,电气基础没有加强多少。由于生源主要是职业高中学生,在入校前已经有较长时间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进入大学后普遍希望对理论课“补课”,所以对实践技能的再提高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专业教学思想不明确,没有自己的特色是显然的。 从“九五计划”开始,市政府把焦作大学的建设纳入焦作市整体发展规划,全国兴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如学分制、CBE模式等。并且国家对教改试点学校有几百万的资金支持,加地方配套政策,我校决定探索、参与。 要参与,就要按照教育部提倡的改革思路走,当时新兴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是什么呢? 1996年我在教务处,这是工作职责要求了解的。我通过同学到国家先期试点学校郑州电专了解情况,得到了互相矛盾的看法。向学校汇报。 1996年5月学校派人分别到四川、天津,后来98年又去深圳等教学改革有特色的高职院校考察学习CBE模式和DACUM方法等经验。回来向中层进行了汇报。经过研究、思考,还写了论文《地方高校的特色与CBE模式》、《关于地方性职业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思考》等。学校决定确定校级试点专业,有机电一体化、建筑、化工等。 1996年9月我开始带领系人员对焦作市内几个较大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与车间、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技术员、车间主任、厂长等一起探讨毕业生在生产第一线所从事的岗位和岗位群,以及职责任务和对应的能力要求。然后组织教师从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岗位群出

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析 曾元

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析曾元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结合当前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浅谈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031-01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作为传统产业的机电行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机电行业在当前工业领域的地位日趋重要,随之而来的是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因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结构本身,更重要的是该专业毕业生有着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的必要技能。因此,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角度来思考机电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现状 1.机电一体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机械和电子两方面,但课程体系明显偏重机械方面,如有的学校只设机床、数控机床的理论学习与实训,对电子类课程如PLC可编程控制、电力拖动及电子技术等课程设置不足。其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学时少,随着教学的深入,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分配不均,这就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刻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而需要花时间去学习本该在学校掌握的知识。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理解困难 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课较多,个别专业的理论概念抽象,机械理论繁琐,机械、电力原理图多,学生又无实物接触,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部分结构安装图、电气接线图在安装、调试等方面的说明较为简单,学生在学习之前尚未涉足该领域,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存在差距,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 3.机电一体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职业院校以往的教师队伍,只要理论基础扎实,就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但是随着我国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实操功底以及与时俱进的能力。从培养能够满足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上讲,一支新型的机电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形成是刻不容缓的,需要职业院校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4、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毕业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一是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盲目,基本功不扎实,对传统机械设备排斥,一味的崇尚数控、电子等新设备;二是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不够。学生往往只记住教科书或教师传授的知识,不会查阅资料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对新型领域的知识比较淡薄。 以上这些问题,使我们迫切感到机电一体化教学应尽快规范与完善,加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 二、改革机电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思路 1.根据市场需要制定新形势的教学内容。 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