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寒食寄京师诸弟翻译赏析
寒食草青手足情——孟云卿《寒食》与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
寒食草青手足情——孟云卿《寒食》与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
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
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
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寒食】节令,清明前一天。
春秋时介子推曾随晋公子重耳出门在外十九年。
耳后为晋文公,赏赐随从。
推不求官封,与母隐居绵山,后耳焚山逼他出,推拒而抱树枝烧死。
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为纪念他,每年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俗称寒食节。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
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
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
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
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
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
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
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
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
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
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
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
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
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
《寒食寄京师诸弟》诗词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诗词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寒食寄京师诸弟》是由韦应物所创作的,全诗句句相承,首尾呼应,一气流转,浑然成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寒食寄京师诸弟》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寒食寄京师诸弟》唐代: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师诸弟》译文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寒食寄京师诸弟》注释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空斋:空荡的书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寒食寄京师诸弟》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
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
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
寒食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寒食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寒食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寒食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长安寒食春日照九衢。
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注释九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媚:讨好,爱恋,此处作牵动解。
罗绮:罗,轻软有疏孔的丝织物;绮,有花纹的丝织物。
万骑:许多骑马者。
香尘:春游者身上所带的香气和扬起的尘土混合在一起称为香尘。
摧辀:摧,折断;辀,车辕。
注释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当天不举烟火。
清明前后包括寒食日,各地多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九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屈原《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媚:讨好,爱恋,此处作牵动解。
罗绮:罗,轻软有疏孔的丝织物;绮,有花纹的丝织物。
万骑(ji):许多骑马者。
香尘:春游者身上所带的香气和扬起的尘土混合在一起称为香尘。
摧辀(zhōu):摧,折断;辀,车辕。
赏析该篇为讽刺王孙公子春日郊游而作。
诗人久居长安,熟悉京城风习,看不惯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诗中描写官家子弟穿着罗绮、骑着骏马春游的一番热闹景象之后,有意笔锋一转,劝他们不妨去吊唁野外的垒垒枯骨,因为说不定他们自身就是那昔时的鬼魂所转生。
最后,以近于诅咒的“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之句,表示了强烈的愤恨。
所谓鬼魂转生之说是虚妄的,但在表现手法上,仍是一种“幻想。
服务于现实”的高招。
寒食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2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翻译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注释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这一天禁火冷食。
子推:寒食节前一天所作的枣糕名为子推。
赏析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
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
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
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
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原文翻译注释解析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原文翻译注释解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原文翻译注释解析作品介绍《寒食寄京师诸弟》的作者是韦应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8卷。
原文寒食寄京师诸弟作者:唐·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释①寒食、禁火: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②杜陵:汉宣帝陵墓,在长安东南,为应物故乡。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公元791年(贞元七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
作其品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繁体对照卷188_48寒食寄京師諸弟韋應物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师诸弟》唐诗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唐诗赏析《寒食寄京师诸弟》年代: 唐作者: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师诸弟》赏: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中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在表面上,这首诗,除第三句直抒情意外,通篇写景;而从四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看,正是这第三句在全诗中居主位,其余三句居宾位,一切雨中空斋、江上流莺以及杜陵草青之景,都是围绕第三句而写的'。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无论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又说:“诗文俱有主宾。
无主之宾,谓之乌合。
”这首诗的第三句,如他所说,是“立一主以待宾”。
这样,上下三句就不是乌合的无主之宾,“乃俱有情而相洽”。
换言之,正因为诗人情深意真,在下笔时把“想诸弟”的情意贯串、融合在全诗之中,就使四句诗相互洽,成为一个极其和谐的整体。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
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曲折。
第一句所写景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从环境写起,言“雨中”、“禁火”、“空斋”,极力渲染孤寂凄冷的氛围,思乡念亲之情已寓其中。
寒食寄京师诸弟⑴雨中禁火空斋冷⑵,江上流莺独坐听⑶。
把酒看花想诸弟⑷,杜陵寒食草青青⑸。
【注释】⑴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⑵空斋:空荡的书斋。
⑶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⑷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⑸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白话译文】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
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乍暖还寒时候,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在这家家户户都禁绝烟火的节日里,空荡荡的旅斋更显得孤凄冷清,叫作者无法安坐,还是出去看看,作者漫无目的地来到江边,江风拂面,竟然觉得比屋内还暖和一些。
独坐岸石,杨柳枝头的流莺飞来飞去,还不时呼朋引伴地鸣叫着。
清脆如歌的啼唤,令作者怅然。
喝一杯淡淡的冷酒,解不了胸中无限的愁绪;看一眼带露的红花,消不了心中无尽的孤凄;远在京师的弟弟,作者是非常想念的。
此时此刻,作者老家杜陵的原野上,该是草色青青了。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韦应物的作品:《寒食寄京师诸弟》「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赏析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
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曲折。
第一句所写景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
第二句同样有多层意思,“江上”是一层,“流莺”是一层,“坐听”是一层,而“独坐”又是一层。
这句,本是随换句而换景,既对春江,又听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
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
至于紧接在第三句后的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翻译及赏析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寒食寄京师诸弟》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翻译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注释⑴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⑵空斋:空荡的书斋。
⑶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⑷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⑸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
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
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曲折。
【古诗文阅读】《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寒食寄京师诸弟魏英武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看着鲜花和酒,想想你的兄弟们。
杜玲很冷,吃青草。
[注]①杜陵: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
① 冷食:清明节前一两天被称为“冷食”。
冷食不生火,所以叫“不生火”。
② 无限期飞行的黄莺。
③ 都灵:地名。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部。
(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处理风景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方面有什么独创性?请给予简短的感谢。
(4分)(3)诗歌各句之间的关系有“主宾”之说,“主”起支配作用。
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句与其他各句之间的关系。
(3分)(4)“杜令寒食青草”是学者们一直背诵的一支钢笔。
本文试图分析它在表达意义上的特点。
(4分)答案:(1)“冷”一词不仅描述了“无火空斋”带来的阴冷环境,得2分;它也对应于下面的“独坐”和“思念兄弟”,显示了作者离家和思念家乡亲人造成的孤独,2分。
(2)第三句直接表达“想诸弟”的思乡之情,1分;结尾一句从本句看情寓景中,从全诗看以景结情,2分;进一步烘托出了“想诸弟”之情,更使人感到情深意远,1分。
注:学生如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也算正确。
(3)(3分)第三句是主句,其他三句是宾语。
(1点)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写着禁止吃冷食和生火,在阴雨天,我独自倾听春江中流动的莺声,这夸大了凄凉的气氛和孤独的心境,引发并引发了第三句对兄弟们的思念。
(1点)最后一句与《兄弟之思》中的家乡情景相联系(想象),突出了诗人在第三句中的向往。
(1分)(4)(4分)最后一句以景结情(1分,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亦可得分),寄思念于故园的寒食景色(1分),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1分),含蓄蕴藉,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分)每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
)翻译: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着,听着河上黄莺的歌声。
诗词赏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诗词赏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漫无目的地来到江边,江风拂面,竟然觉得比屋内还暖和一些。
独坐岸石,杨柳枝头的流莺飞来飞去,还不时呼朋引伴地鸣叫着。
清脆如歌的啼唤,为何竟如此令人怅然?喝一杯淡淡的冷酒,解不了胸中无限的愁绪;看一眼带露的红花,消不了心中无尽的孤凄;远在京师的弟弟,我想念你们啊!此时此刻,老家杜陵的原野上,该是草色青青了吧……”诗人首句写景,突出一个“冷”字:“雨中”是天气之冷;“禁火”是节令之冷;“空斋”是旅居之冷。
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层层叠加地写足了环境气氛,令人倍感萧索与凄冷。
次句还是写景,关键在一个“独”字:“江上”是春潮涌动的春江;“流莺”是自由翻飞、悦耳欢啼的黄莺,与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截然不同,本是充满生机,令人振奋愉悦的景象。
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
再美好的景象,独看独听反而更添寂寞和惆怅。
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的“想诸弟”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
第三句直抒胸臆,既点题,又说明了前两句诗人倍感冷寂孤独的原因,还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结句的想象中的情景。
一边喝酒,一边赏花,不是游春时的闲适畅饮,而是孤寂难耐的排遣。
“借酒消愁愁更愁,泪眼观花花不语”,无可奈何的自宽*之中,流露出无尽的落寞与惆怅。
结句运用联想,又是写景,诗人宕开诗笔,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由人及物,融情于景,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情景交融,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句句相承,首尾呼应,一气流转,浑然成章。
虽只是写身边景、眼前事、心中想,但运笔空灵,含蓄深婉,极尽烘托之妙。
在情景交融的和谐意境里,“手足情深”的主题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千古之下,依然令人共鸣、感慨、以及羡慕、遗憾。
时下的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手足之情”已属稀罕,“手足情深”就更是奢望了,更何况,“寒食”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早已被人们冷落不过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寒食寄京师诸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寒食寄京师诸弟寒食寄京师诸弟唐代: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译文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注释空斋:空荡的书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鉴赏韦应物(737-791年),唐诗人。
京兆万年(属今陕西西安)人。
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生活豪横放浪。
安史之乱起,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
后中进士,为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寒食寄京师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从环境写起,言“雨中”、“禁火”、“空斋”,极力渲染孤寂凄冷的氛围,思乡念亲之情已寓其中。
接下来写“听莺”、“把酒”、“看花”等活动,虽是赏心乐事,但思乡念亲之情始终无法排遣,以乐景写哀情。
末句写家乡杜陵芳草萋萋,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杜陵: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
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
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
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
③杜陵:地名。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2)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4分)(3)诗歌各句之间的关系有“主宾”之说,“主”起支配作用。
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句与其他各句之间的关系。
(3分)(4)“杜陵寒食草青青”为历来文人传诵之笔,试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色。
(4分)【参考答案】:(1)“冷”字既写出了“禁火空斋”而带来的环境的萧索清冷,2分;又和下文的“独坐”“想诸弟”相照应,表现出作者因离家在外和思念故乡亲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2分。
(2)第三句直接表达“想诸弟”的思乡之情,1分;结尾一句从本句看情寓景中,从全诗看以景结情,2分;进一步烘托出了“想诸弟”之情,更使人感到情深意远,1分。
注:学生如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也算正确。
(3)(3分)第三句为主句,其他三句为宾句。
(1分)一、二两句,写出寒食禁火,更逢阴雨,独对春江听流莺,渲染了萧索气氛、孤独心境,引出并烘托第三句对诸弟的思念。
(1分)最后一句由“想诸弟”而联想(想象)到故乡情境,为突出第三句诗人的思念之情服务。
(1分)(4)(4分)最后一句以景结情(1分,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亦可得分),寄思念于故园的寒食景色(1分),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1分),含蓄蕴藉,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分)每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
)翻译: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两则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两则(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两则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两则引导语:韦应物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寒食寄京师诸弟 高中语文古诗
唐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释: 杜陵: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草青青:寄寓草色青青,游子不归之意 这首诗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
诗人首句写景,突出一个“冷”字:“雨中”是天气之冷;“禁火” 是节令之冷;“空斋”是旅居之冷。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 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层层叠 加,令人倍感萧索与凄冷。 次句还是写景,关键在一个“独”字,与上 句所写的萧索景象截然不同,本是充满生机,令人振奋愉悦的景象。但在 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反而更 添寂寞和惆怅。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的“想诸弟”起了层层烘染、反复 衬托的作用。第三句直抒胸臆,既点题,又说明了前两句诗人倍感冷寂孤 独的原因,还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结句的想象中的情景。一边喝酒,一边 赏花,不是闲适畅饮,而是孤寂难耐的排遣,流露出无尽的落寞与惆怅。 结句运用联想,又是写景,诗人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进一步托出了 “想诸弟”之情,由人及物,融情于景,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 的怀念之情。情景交融,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 辞· 招隐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寒食寄京师诸弟的意思
寒食寄京师诸弟的意思1. 寒食寄京师诸弟,不就是我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对远在京师的兄弟们的深深思念嘛!就像那离巢的鸟儿,对同伴的牵挂。
比如说,我现在一个人在这,就特别想念和兄弟们一起玩耍的时光,那多快乐啊!2. 寒食寄京师诸弟呀,这简直就是心里的一团火在燃烧,是对亲人的热烈渴望啊!就好像冬天里对温暖炉火的期盼。
就像我每次看到别人和兄弟在一起,我就会想,我的兄弟们在京师过得好不好呢?3. 寒食寄京师诸弟,意味着我在这里,心却飞向了远方的他们,这是多么浓烈的情感啊!好比风筝和线的关系。
你们想想,我一个人过节的时候,心里满满都是兄弟们的影子,哎呀!4. 寒食寄京师诸弟,不就是把我的想念打包,寄往远方嘛!就如同寄一封信一样。
就像我会在心里默默和兄弟们说好多好多话,多希望他们能听到啊!5. 寒食寄京师诸弟,那是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呼唤呀,是对亲情的执着啊!好像那怎么也扯不断的丝线。
我总会回忆起和兄弟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感觉真的很奇妙啊!6. 寒食寄京师诸弟,这不就是跨越距离的爱嘛!像那长长的河流一直流淌。
每次到了寒食节,我就特别感慨,要是兄弟们在身边该多好啊,对吧?7. 寒食寄京师诸弟,是我在这个时节里最特别的情愫,是对他们的无尽惦念啊!好比那永远不会消失的星光。
我会常常想,京师的他们会不会也在想我呢?8. 寒食寄京师诸弟,就是我情感的寄托啊,是那么的重要!如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独自面对寒食的清冷,对兄弟们的思念就越发强烈,哎呀呀!9. 寒食寄京师诸弟,这是一份怎样深沉的情感啊,让我魂牵梦绕!就像那怎么也忘不掉的旋律。
我有时做梦都会梦到和兄弟们重逢的场景,真的太期待了!10. 寒食寄京师诸弟,就是我心中的执念啊,是那么强烈!好像熊熊燃烧的火焰。
我真的好想快点见到他们,和他们一起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刻啊,你们能懂这种感觉吧!我的观点结论:寒食寄京师诸弟表达的就是深深的思念和牵挂,这种情感无比真挚和强烈。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引导语:《寒食寄京师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从环境写起,言“雨中”、“禁火”、“空斋”,极力渲染孤寂凄冷的.氛围,思乡念亲之情已寓其中。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译文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注释
⑴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⑵空斋:空荡的书斋。
⑶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⑷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⑸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
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诗词阅读及答案】《寒食》《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寒食》《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对比
赏析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递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闻问空斋热,江上流莺红尘听到。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备注]①寒食:节令名,在冬至前一天(一说道前两天)。
据说始于晋文公悼念介
之发推,以介子推抱木所行,就订于这天闻问寒食。
②杜陵:坐落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
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品陵墓。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3分)
(2)两首诗所写下内容都与寒食有关,但抒发的情感却不尽相同,恳请详述两首诗
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后)
孟诗:
韦诗:
【参考答案】
(1)孟诗的前两句筹钱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幸福景象,抒写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
的极度哀伤的感情。
(2分后)这两句诗一写下繁盛,一写下悲苦,用的就是以乐景写下
哀情的凸现手法。
(1分后)
(2)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2分)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
(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
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13.此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这句与其他各句的关系是什么?(3分)14.你认为此诗哪个词用得最好?找出来,作一点分析。
(3分)
答案:
13.第三句。
一、二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引出第三句;第四句融情于景,将感情物化。
14.此题可多选:“空”“冷”“独”“青青”均可作选项,关键要写出它们与作者心情的关系。
鉴赏提示]这首诗写诗人寒食节思亲的感情。
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笔,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在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
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
【诗词阅读及答案】《寒食》《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寒食》《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对比
赏析
寒食①
孟云青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穷的房子通常没有烟火,不仅仅是在明朝。
寒食寄京师诸弟
魏英武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看看这些酒和花,想想你的兄弟们。
杜玲② 把草吃得青冷的。
[注]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②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冷食》前两句在处理风景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时有什么独创性?请给予简短的
感谢。
(3分)
(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孟石:
韦诗:
[参考答案]
(1)孟诗的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
极度悲伤的感情。
(2分)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1分)
(2)孟氏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期间失踪亲人的悲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2分)魏
氏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深切感受。
(2分)(如果意思正确,
酌情打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寒食寄京师诸弟翻译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韦应物。
其古诗全文如下: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前言】《寒食寄京师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从环境写起,言“雨中”、“禁火”、“空斋”,极力渲染孤寂凄冷的氛围,思乡念亲之情已寓其中。
接下来写“听莺”、“把酒”、“看花”等活动,虽是赏心乐事,但思乡念亲之情始终无法排遣,以乐景写哀情。
末句写家乡杜陵芳草萋萋,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注释】⑴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⑵空斋:空荡的书斋。
⑶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⑷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⑸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翻译】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鉴赏】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
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
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的烘托。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曲折。
第一句所写景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
第二句同样有多层意思,“江上”是一层,“流莺”是一层,“坐听”是一层,而“独坐”又是一层。
这句,本是随换句而换景,既对春江,又听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
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
至于紧接在第三句后的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
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
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但王维句是明写,语意实;这一
句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
它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
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合为一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