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保护公众健康,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确保抗菌药物的持续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生产企业等涉及抗菌药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由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为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负责。

第四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用药的原则,避免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第二章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第五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科学方法,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使用。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避免使用对患者不适宜的抗菌药物。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按照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和药品的适应症进行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疗效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

第九条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不得私自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信息,包括药品名称、使用剂量、疗程等相关信息,以便日后的用药评估。

第三章抗菌药物供应管理第十二条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抗菌药物的质量安全。

第十三条药品零售企业应按照药品管理法规的规定,合法销售抗菌药物,不得违法销售抗菌药物。

第十四条药品零售企业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第十五条药品零售企业应记录抗菌药物的销售信息,包括药品名称、销售数量、销售对象等相关信息,以便监管部门的检查。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第十七条对于发现滥用抗菌药物的单位和个人,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罚,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与管理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与管理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与管理1. 前言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本医院订立了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涉及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医务人员以及患者。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科学和规范使用,为患者供应安全、高效的诊疗服务,并保护公众免受抗菌药物欠妥使用所带来的风险。

3.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责任1.医院管理层负责订立和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各科室负责人要严格遵守本制度,对本科室内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监督和引导,确保合理使用。

3.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各科室的合理用药工作,并依据临床需要及时进行抗菌药物库存管理和采购计划。

4. 抗菌药物使用准则1.全体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从国家、地方和本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准则,严禁滥用抗菌药物。

2.患者诊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必需经过临床合理使用评估,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

3.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患者的病情、治疗计划和用药情况等记录在病历中,并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和药物调整。

4.患者出院后,应供应认真的药物使用说明,并告知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紧要性。

5. 抗菌药物使用审批1.全部抗菌药物的使用均需要经过医务人员的审批,包含口服和外用的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包含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

3.在急诊情况下,紧急使用抗菌药物的审批可以由值班医生进行,但需在24小时内报备至质控科。

6. 国家抗菌药物监测和报告1.医院将乐观参加国家抗菌药物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及时报告相关数据和信息。

2.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上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含使用种类、剂量、疗程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抗菌药物培训和教育1.医院将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包含抗菌药物知识普及、合理用药宣传等。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1、各科室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微生物实验室、药学部至少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及时总结、通报医院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应用信息,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3、药学部有计划地进行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工作。

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权。

4、临床医师应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5、严格执行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6、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工作。

7、开展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微生物实验室一经发现MRSA、VRE等多重耐药菌,要及时报告临床科室及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应立即隔离患者,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8、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但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保护患者的安全并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各国纷纷制定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我国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我国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合理使用原则:明确指出抗菌药物应该是在患者真正需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且要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具体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2.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将抗菌药物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特殊级、限制级和非限制级。

特殊级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癌症化疗引起的感染等。

限制级抗菌药物适用于一般细菌感染,但使用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必须有医生特批或药剂师审核。

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适用于常见的细菌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购买。

3.医疗机构规范管理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和管理要求,加强对医生和药剂师的培训,提高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

4.监测和报告系统:建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情况,为制定合理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5.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认识,引导患者正确用药。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的实施对于改善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防止抗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减少因不必要使用抗菌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问题。

同时,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国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保护患者权益,合理运用医疗资源,保障公众健康意义重大,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积极执行,并结合科学研究不断完善。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抗菌药物的定义本制度所称抗菌药物,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第三条抗菌药物管理原则(一)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二)严格审批: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经过医生处方,并经药师审核。

(三)监测耐药:定期监测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

(四)教育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第四条抗菌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细菌耐药性及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第五条抗菌药物采购(一)采购抗菌药物应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选择具有生产或经营资格的供应商。

(二)采购抗菌药物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产企业和产品规格进行。

(三)采购抗菌药物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药物质量。

第六条抗菌药物储存(一)抗菌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

(二)抗菌药物应按照有效期进行分类存放,确保药物质量。

(三)抗菌药物的储存应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

第七条抗菌药物使用(一)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前,应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并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二)药师在审核抗菌药物处方时,应检查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确保处方合理。

(三)护士在执行抗菌药物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安全。

(四)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

第八条抗菌药物监测(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病原菌耐药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二)医疗机构应将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三)医疗机构应将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抗菌药物使用规章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规章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保护公众健康,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凡在我国境内从事医疗服务、药品生产经营等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抗菌药物是专门用于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包括广谱抗菌药物和狭谱抗菌药物。

第四条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抗药性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第五条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当坚持“合理使用、谨慎使用”的原则,严禁滥用抗菌药物。

第六条抗菌药物的配方应当由执业医师开具,严禁自行购买或使用他人留下的抗菌药物。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加强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应当依法生产、销售抗菌药物,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第九条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细菌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第十条应当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按照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选择,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第十一条对于已知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应当及时启用备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的进一步扩散和感染。

第十二条对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控制指征,避免滥用引发抗药性细菌的产生。

第十三条对于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的使用,应当根据其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进行个体化用药。

第十四条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检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第三章抗菌药物的管理与监督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专题培训。

第十六条临床药师应当参与抗菌药物的选择、配方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七条对于抗菌药物的购买、储存、配送等工作,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八条对于患者在医疗机构所购买的抗菌药物,应当由专人进行核对,避免错误发放和滥用。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通用6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篇1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XX)38号)制定本管理制度。

2、抗菌药物是指应用于治疗和控制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的药物。

3、医院应建立、健全、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4、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调查及本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等;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检验科与院感染科定期汇总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反馈,未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细菌流行病学依据。

5、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应有指征应有抗菌药物。

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内。

对感染性疾病应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住院病人尽可能在开始抗菌治疗先留取、送检标本,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中,细菌培养送检率应达到50%以上。

对于未明确致病菌的危急病例,可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临床特点,给予抗菌经验性治疗。

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6、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选择用药。

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

7、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科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用药。

8、严格掌握为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加强为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的前提,也是抗菌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2.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关键。

3.抗菌药物应用必须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实施全程监控。

二、管理原则1.分类管理:将抗菌药物分为特殊级、限制级和非限制级三个级别,根据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需要,设置不同的管理和使用限制。

2.临床应用指南:建立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明确各种疾病的合理用药原则和药物选择方案。

3.科学培训:为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的科学知识和临床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4.全程监控: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全程信息化监控系统,对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5.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具体管理措施1.抗菌药物使用审批: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药师审批,并在患者用药记录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2.临床应用指南的实施:医院必须建立临床应用指南,并由专业组织进行审核和发布,医务人员必须按照指南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

3.药物选择和应用的监测:通过电子医疗系统建立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的监测机制,实时记录医务人员的用药情况。

4.多学科联合会诊:对于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建议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确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案。

5.抗生素限制使用:医院设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委员会,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限制,并设定每月和每年的使用量限制。

6.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医院设立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中心,定期对已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及时发布结果。

7.持续教育和培训:医院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应用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和科学素养。

8.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向患者和公众普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提高对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的意识。

四、管理评估1.定期对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一、临床医生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中抗感染药物应用专家负责指导全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咨询及培训工作。

三、临床医生应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应用。

四、护士应掌握应用的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配制要求等,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用药后反应,并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规范留取和送验工作。

五、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建议: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皮肤、粘膜局部用药;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份依赖抗菌药物;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

六、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菌药物费用支出。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等问题。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以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和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三个级别。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的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 5 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授予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三、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一、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的必要性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其滥用和不当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给公众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的原则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类型、临床表现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等综合判断,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临床医生的责任:临床医生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剂量等,并且定期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

3、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医院、药店等医疗机构要积极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知水平。

三、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管理机构:医院应建立药品管理部门,负责抗菌药物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工作。

2、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处方双重审核制度,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涉及抗菌药物的处方必须经过临床用药会议审议和质控科室审核。

3、加强用药监测: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使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抗菌药物的库存管理: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的专门库房,并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确保抗菌药物的正常存储和有效管理。

5、建立抗菌药物使用专家组:医院应设立抗菌药物使用专家组,负责抗菌药物的评估、指导和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专业水平。

6、抗菌药物的采购和使用监督: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的采购和使用监督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供应商和医务人员的监督,确保抗菌药物的质量和合理使用。

四、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医院应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培训、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总结: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和执行相关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共同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公众的健康。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是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1. 应建立临床用药评价和监督制度:医院应成立药事委员会或药学会,制定医院内部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案,并定期对医疗机构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

2. 严禁滥用抗菌药物:医生必须按照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合理用药,不得随意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应遵循“适应症、准确诊断、科学用药”的原则,避免无理由和例行使用。

3. 限制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一些强效抗菌药物需限制使用范围,如仅在医疗机构内使用,或在特定疾病或严重感染时使用。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应由临床专家会诊,并经过药事委员会或临床药学部门审查和监督。

4.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建立适宜的诊疗指南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规范抗菌药物的选择、使用剂量、疗程和疗效监测,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5. 提供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防止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6. 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建立抗菌药物使用信息系统,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并定期向相关部门上报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7. 加强抗菌药物宣传: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意识,减少不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保护公共卫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是医院和医务人员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和耐药性产生而制定的规范和措施。

它涉及到医院内部的制度建设、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临床路径管理、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保障公众的健康。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二)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的发生,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用药效果。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日益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和患者治疗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十分必要。

二、临床应用管理的原则1.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例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3.综合施策:在临床上结合抗菌药物使用方案,配合手术、物理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4.科学管理: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临床应用管理的具体措施1.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的设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审核和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和指南。

小组成员包括临床专家、药师、临床微生物学专家等。

2.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标准,明确抗菌药物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内容。

要求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前必须参考指南并进行审核。

3.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体系,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登记和统计、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等。

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向相关部门、医务人员进行反馈。

4.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教育组织医院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病原体的基本知识、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和方法等。

5.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查和反馈对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查,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对临床使用不当的抗菌药物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警示和教育。

6.抗菌药物的存储和配送抗菌药物的存储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保存,防止受潮和变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范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办法1、成立“肿瘤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二2、制订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争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够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30DDDs以下。

3、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确定院内三线药物(见表1),实行分线分级使用。

4、每月统计分析全院及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用量,停用有异动情况的药,争取抗菌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在10%以下。

5、开展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每季度公布全院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6、建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淘汰疗效差和不良反应大的药。

7、不定期检查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8、不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医师和药师须经医院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9、实行奖罚制度,与科室、个人挂钩。

院感科、医务科、药剂科等参与考核管理。

10、结合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对抗菌药物处方做到100%点评,将点评结果院内网公示,对不合格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处理。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1、抗菌药物用于由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病毒性感染者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而定,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3、感染病人在抗菌治疗前应先正确采样作病原学检查,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力争有样可采送检率达到60%以上,使用三线药物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低于80⅜o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情况下可根据临床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先进行经验治疗。

4、掌握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用法,对时间依赖性药物如青霉素等B-内酰胺类应每日数次按时按量给予,对浓度依赖性药物如阿米卡星等氨基糖甘类宜每日一次全剂量给予。

2024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2024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2024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控细菌耐药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原则一、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病原菌类型等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类。

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包括:科学合理用药、精准用药、足量用药、规范用药。

三、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守医嘱,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进行服用,不得擅自减少或增加药量。

第三章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一、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当经过医师开具处方,患者在药房购药时需出示有效处方。

二、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慎重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格控制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三、医院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做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工作,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抗菌药物销售的监督管理,防止非法销售抗菌药物。

第四章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检查一、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对医疗机构开展定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检查,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三、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生产的抗菌药物符合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章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一、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抗菌药物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水平。

三、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和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社会广泛的认知度。

第六章应急响应和处置一、发生抗菌药物过敏反应、药品误服等应急情况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及时进行急救和救治。

二、当医疗机构出现抗菌药物滥用和其他违规情况时,应当及时向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报告,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

第七章处罚规定一、对违反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医疗机构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包括责令停止使用抗菌药物、责令整改、罚款等。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指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遵循科学的、临床证据支持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正确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尽量减少对细菌的选择压力和抗药性的发展。

为了实现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目标,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政策措施。

1.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根据患者的病原体、感染病情和患者的个体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在选择时要权衡疗效、安全性和费用等因素,优先选择狭谱抗菌药物,并遵循抗菌药物的谱系分类。

对于常见的感染病,可以采用经验性治疗原则,即根据临床经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选择。

2.抗菌药物的使用标准: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包括是否有临床明确的感染证据、严格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等。

对于一些常见的感染病,应当依据临床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进行治疗。

3.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当基于明确的适应症,同时注意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的限制。

禁忌症包括对该抗菌药物过敏、危重患者的治疗、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

4.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剂量的确定和疗程的选择。

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因素进行调整。

疗程的选择应当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临床情况和病原体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5.抗菌药物的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需要进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对于高危人群和高感染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预防性的抗菌药物。

而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需要采取综合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卫生和注射器安全等。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预防抗菌药物滥用和减少细菌耐药性发展非常重要。

各国应当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教育,建立监测和报告系统,推动医疗机构内部的抗菌药物管理和应用评估,加强溶菌酶、免疫强化药、活菌乳制剂等监管,推动多学科的合作和共识等,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保护公众健康。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规定《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规定》是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为1200字以上的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推进抗菌药物的可持续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保护人类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养殖业和个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单位和个人。

抗菌药物包括化学合成的药物和天然产物等。

第三条抗菌药物的监管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的统一管理制度,制定和更新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管理标准,并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与评估。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设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养殖业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加强对养殖动物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与评估。

第六条个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有关要求。

第二章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要求第七条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合理使用、科学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

第八条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时,应考虑细菌的药敏性、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费用等因素,并依据临床诊断和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合理选择。

第九条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按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和标本的临床意义进行综合判断,明确病原菌的类型、药敏性和致病程度。

第十条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严禁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剂型和使用时间。

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第三章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信息系统,记录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详细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药途径、用药时间、用药时长等。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对超过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警示和纠正,并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规定1.合理使用原则: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符合医学需要,基于临床必要性进行判断,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2.选择适当的药物: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对目标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并考虑可能的副作用和耐药性。

3.遵循剂量和疗程:按照临床指南和药物说明书的建议,准确计算剂量,并保证疗程充足,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病原菌。

4.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具有杀灭多种类型病原菌的能力,但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应谨慎使用,尽量选择狭谱抗菌药物。

5.避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仅在必要情况下才使用联合治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1.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医院应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设立临床药学部门,由专业医师负责制定药物使用指南和审核处方,定期进行药物使用审查和监测。

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认识,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能力。

3.临床网络系统的建立:建立电子处方和临床网络系统,实现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以便更精确地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

4.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抗菌药物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的数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进行更全面的干预和管理。

5.加强宣传与合作: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倡导和国际合作等途径,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强调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性和责任。

总之,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及管理规定是指导和管理医务人员和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手段,旨在减少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保护人类健康并延缓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加强培训,加强监测与报告,确保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积极配合和支持相关措施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管理规定这节课学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

在这里边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情况要遵循哪些相关的管理规定?今天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介绍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跟大家学习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方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方案里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情况以及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还有就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现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要求,要对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管理,而且要达到一定的目标。

这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目的是什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管理,在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要有相关的管理规定,要依据这样的管理制定去实施。

其二,要制定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在WHO里边药物的合理使用包括选择的药物,它是不是安全的。

第二点是不是有效的,第三点是不是经济的。

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菌的耐药,这几年细菌的耐药情况很严重,国家抗菌药物的耐药,比如喹诺酮类的药物,还有链球菌的耐药的问题,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问题,也就是非常非常的严峻。

在做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时候,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这是最主要的方面。

说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它是由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政发的文件,就是所说的56号文件,文件的名称是《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专项整治为期3年,是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

药师或者医务工作者都知道,在2011年6月份就按照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方案,建立了每个省市自治区相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活动方案。

每一级区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要根据当地的卫生局或者卫生厅活动方案的内容要求又制定了相应的每个医院活动的方案,而且有具体的目标、具体的步骤、具体的方案。

全国的范围主要在哪儿开展?医院主要是重点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要注意一下。

这类的医院要不要按照卫生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下面所说的一些目标是要求,如果私立的医院或者民营的医院要评定,我想也应该是纳入到范围的。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前段时间就把一些民营医院有升级,要达标,所以纳入到专项整治活动的范围里边。

在其中也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目录是试行版,但最终没有颁布。

但目前制定的每个医院的分级管理的目录是借鉴这个目录来的。

同时,还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和目标。

看一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内容是什么?史上最严格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里边,有人归纳成为“硬指标”的12条。

在这“硬指标”12条里有哪些具体的内容,接下来跟大家一一叙述。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里边有三大块,第一就是抗菌药物购用的管理,就是所说的抗菌药物品种的限定。

再接着下来,就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

对于住院患者,要求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还有它的清洁手术。

在这次专项整治方案里边主要检查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的时机、用药的选择、用药的疗程。

对于住院治疗还要考证微生物的送检情况。

对于抗菌药物怎么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以后,门诊处方或者住院用药都是的处方。

在者里边,你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得不得当、合不合理,谁来考证?所以它就有要求了,要制定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

先学习抗菌药物的购用管理,这是“硬指标”的第一条。

在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里,全国的监管方面,抗菌药物检查活动方案里边有评分,评分总共是300分,我把相应的分列在这里,是想大家在学习、执行活动方案的时候心中有数。

我们看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超过35种。

得的分是20分。

如果有一条不达到,超过分是0分。

我使一种抗菌药物在三级甲等医院,是不是可以打18分或者15分,没有这样的,如果不满足,只要超过抗菌药物的品种目录,超过了50分,这一项得分是0分。

大家在执行的时候,对“硬指标”第一条抗菌药物购用管理里,我执行的力度是必须做到。

但大家特别要注意一下,所说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全部的抗真菌药,它主要包括抗生素类,还有合成的抗菌药物类。

不包括植物成分的抗菌药,比如经常用的磺胺素,它是不包括在里边的。

还有抗结核的药、抗麻风病的药、抗病毒的药和抗寄生虫的药,也不纳入在里边。

大家都知道,甲硝唑是常用的抗厌氧菌的药,在腹部感染疾病的治疗中或者口腔厌氧菌感染的疾病中经常使用,但同时它又是抗寄生虫的药,它是不是要包括在里?甲硝唑也是纳入到品种范围里边。

同时还不包括外用的抗菌药物,比如皮肤给的药物,还有眼科的氯霉素眼药水或者滴眼的一些抗菌药物,只要是外用的,比如说的呋喃西林的尿道冲洗液,等等,只要是外用药物都不包括在抗菌药物的品种里。

这50个品种就不包括这些药物。

还不包括像庆大霉素和喹诺酮类的。

复方的止泻药也不纳入在里面。

看一下购用管理“硬指标”第二条,要求是同一名称、剂量只有2种以内,也就是所说的“一品(种)两规”。

“一品(种)两规”怎么理解?它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说同一品种的左氧氟沙星,指有两种口服的品规,两种注射的品规,如果超过品规的话也是不得分的,这20分就没有了。

但是大家有时候会有这样的疑惑,比如像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在儿童的使用中是非常广泛的。

比如口服的阿奇霉素成人的剂量,它有胶囊,国产的、进口的。

需要不需要儿童用药?现在卫生部又颁布了儿童用药的管理规定,儿童用药现在算不算在里边,目前卫生部没有明确的规定。

购用管理的“硬指标”第三条,刚才说了购用管理不仅规定了它的50个品种,对于相应的一些药物,像说到的有等级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它有50种抗菌药物,可以说它有200个品规,但是大家要切忌,在“硬指标”第三条里边规定了,三代和四代的头孢菌素类的口服剂型不能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就像头孢类的,三代、四代的头孢菌素,如果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等这样的药物的话,一定要注意注射剂型不能超过8个品规。

有时候头孢哌酮进不同厂家的,我进了两个厂家,你不能再进第三个厂家的,你品规就超了。

还有“硬指标”第四条,在碳氢酶烯类的抗菌药物注射剂不能超过3个品规。

我们知道,常用的碳氢酶烯类的药物是比较多的,但是注射剂型不能超过3个品规。

比如美罗培南可以有国产的、进口的,在亚胺培南有国产、进口的。

这样的话就有4个品规,这是超限的,只能有3个品规。

在第四条里边还规定了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口服的和注射剂型各不能超过4个品规。

不管你的氟喹诺酮类的药物有多少种,但是你的口服的品规和注射的品规加起来是不能超过8个品规的。

第五,在“硬指标”第四条里边,深部抗真菌类药物不能超过5种。

在之前的抗菌药物专项治理的方案里边是说5个品规,因为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多,很多的免疫系统的激素使用的多,患者的年龄也逐渐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抗真菌的感染越来越多。

所以现在的抗深部真菌药物是不超过5种的。

伊曲康唑,氟康唑是可以治疗浅部的真菌感染,但是同时它也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常用药品,所以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应纳入在这5种抗深部真菌的药物里。

刚才说了三级甲等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它必须要有自己的抗菌药物的目录,而且目录它的品种还有它的品规要符合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

目录以外使用的情况,不在我品规里边了、品种里边了,但是临床又必须要使用,怎么办?卫生部在专项整治方案里边也要求,就是要建立本单位的抗菌药品的目录,是指刚才所说的50种的同时,目录外的药品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要建立临时采购的使用管理规定,要建立临时采购的流程,我怎么采购、我怎么做。

还有卫生部也提供临时的采购表。

这就是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的备案表,我们看到相应的备案表是留在药库保存的,以便于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检查期间来提供给检查者。

其中包括医疗机构的名称,药物的备案表上要有药物的详细叙述,比如说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称,记得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你的规格是怎么样子的,是多大的包装。

也要有你单位的价格,比如说一盒或者一支的价格。

在分级管理级别里边,你的医院是特殊级的,还是鉴别级,还是是非限制级使用的,一定要写明。

还有就是生产企业。

在备案表里边还要写到你为什么要备,相应品种申购的原因要写清楚,而且要有循证医学的依据,这一项在备案表里边可以另附页。

大家都知道,在这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和临床应用管理规定里边,每个医院要建立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小组,同时要建立自己抗菌药物治疗的委员会,在备案表里边,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的全体成员要签字,而且要确定日期。

同时医疗机构药师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有的医院可能建立了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委员会。

医院建立的抗菌药物治疗委员会的全体成员都要签字,而且要有日期。

同时医疗机构的法人代表也要签字、盖章。

刚才说到了抗菌药物的购用管理,就是抗菌药物必须有一定的目录的范围,在目录范围下,选择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

如果选择目录类的药品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就是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在“硬指标”第五条里边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不超过20%。

在专项检查里边看到,如果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了60%,你的得分就是0分,只有小于或者等于60%的时候,才可以得到40分。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里边有300分的评分。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0分,占到了14%。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能超过20%,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超过20%的话,得分是0分的。

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里有些指标是必须要达到的,比如药物使用管理里边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比例,都必须在60%和20%的目标范围内。

还有就是在卫生部的里边“硬指标”第七条要求,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要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看一下,就是这一章是不是都需要达到,大家知道,如果医院里边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控制在了40DDD以下的话,可以得到40分。

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里边,住院患者使用率、门诊患者使用率,而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就占到了40分。

我们看到1/3的积分是跟这三个指标明确相关的。

还有购用的管理,如果都不能达到的话130分就没了。

但是要注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里边它是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分数,不是说你要是达不到40DDD,你一分不得,而是说对于不同的疾病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在41 —50之间,你可以得到30分,如果你小于40的话可以得到40分满分。

如果你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大于71 —80DDD的话,那你只能得到5分,如果大于80分的话,80DDD的话你得分是0分。

也就是说国家目前制定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是不能超过80DDD的。

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的科室它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是不是都要达到80DDD 以下或者40DDD以下?问题是可以来判读的,比如在ICU 的病房,或者在呼吸科的病房,如果是高龄的危重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要达到40DD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