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孢子虫病及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鲤碘泡虫:鲤鱼则主要是在 鳃弓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白色包 囊。
鲢碘泡虫引发鲢鱼的疯狂病:主 要寄生在脑、脊髓、脑颅腔的 拟淋巴液内 ,病鱼极度消瘦,体 色暗淡丧失光泽,尾巴上翘, 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子或钻 入水中复又起跳,似疯狂状态 。
有些原来被认为是低致
病性的种类,近年来却有出 现严重病害的报道,如日本 发现的光滑单级虫寄生于鲤 上导致的严重出血病。
(一)粘孢子虫的形态结构
患病异育银鲫鱼体表,孢囊刚出现时很小,位于皮肤 之下,因此只可见皮肤微微隆起,而不像发病高峰期时能 观察圆形突起的孢囊随着病情发展,孢囊逐渐增大,并开 始在皮肤上凸显出来,孢囊近球形或椭圆形。孢囊饱满呈 乳白色,表面分布由黑色素细胞形成的黑色素小点(图1) ,孢囊内存在大量成熟孢子。
3、孢囊内部形态变化
部分孢囊附近存在一种团状物,该团状物具有能被伊红染 成红色的较厚的外层物质和能被苏木素染色的内部物质(图7 ),孢囊膜与初期时的类似。孢囊内存在大量而密集的成熟孢 子,但孢囊膜附近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产孢体(图8),部分孢 囊内部存在空隙。
单极虫应因属于是以孢囊形式而营组织寄生,由寄主的上 皮细胞和各种不同结缔组织形成孢囊膜。孢囊使得附近的结 缔组织、黑色素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但未导致附近组织变 形、出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因此该单极虫寄生导致的 局部组织病变不是非常严重,然而就病鱼整体而言,巨大的 孢囊需要大量营养,因此使得正在生长发育中的鱼苗因缺乏 营养而身体消瘦、生长缓慢,孢囊还使得寄生处鳞片弯曲, 肌肉层和脊椎受挤压,导致鱼体畸形,游动困难,从而最终 导致了患病鱼苗大量死亡。
(二)发病初期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
1、症状和孢囊形态
孢囊刚出现时很小,位于皮肤之下,因此只可见皮肤微 微隆起,通过孢囊寄生部位的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孢囊位 于皮肤真皮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表皮层之下,鳞片下方 和两片重叠鳞片之间均可能存在(图2)。
2、孢囊周围组织病变
发病初期的孢囊较小,孢囊横切面形状为椭圆形或饼形( 图 2,3)。孢囊会导致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增生,这些增生的 结缔组织包围着孢囊。孢囊周围和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已经出现 较多的黑色素细胞(图3),这些黑色素细胞导致孢囊表面出现 黑色斑点。孢囊膜很薄,为非细胞结构的膜状物,由结缔组织 组成,能被伊红染成红色,并形成很多像“小室”状的小褶皱 (图4)
3、孢囊内部形态变化
孢囊内部充斥着能被伊红染成红色的内含物(图2),产 孢体和成熟孢子分布于其中,有时孢囊中存在空腔,空腔中 没有内含物、产孢体和成熟孢子(图5)。随着发展,位于 孢囊内部的产孢体会首先地形成成熟孢子,而孢囊膜附近的 产孢体则较晚发育成孢子(图6)
(三)发病高峰期的症状及组织病理变化
见(图3)有的孢囊也会受鳞片挤压而变形。有时两个孢囊 由于过于靠近,会相互接触并融合成一个孢囊(图4)。
2、孢囊周围组织病变
孢囊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并包围着孢囊(图5), 其中有数量较正常的皮肤真皮层中更多的毛细血管(图6)。孢 囊周围和增生的结缔组织中黑色素细胞增生(图6),这些孢囊 周围的黑色素细胞较初期时更多,因此孢囊表面的黑色斑点更 大更密集。
二、单极虫寄生后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变化
异育银鲫一直作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自从异 育银鲫作为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以来,就一直受到粘孢子虫病 的困扰,由粘孢子虫寄生而导致大规模池塘养殖异育银鲫鱼 苗患病的情况不断发生。寄生在银鲫的头后背部肌肉,引起 瘤状突起,碘泡虫本身形成微胞囊, 不被寄主的组织包裹 ,成熟的碘泡虫,散在肌纤维中,有的从肌纤维的外面侵入 繁殖和取代肌纤维。有的从肌纤维中间取代肌纤维;不钻入 背鳍和腹部形成瘤状突起。瘤体很大时,手摸柔软、好像要 胀破一样。下面展示粘孢子虫病在发病早期、发病高峰期病 鱼症状和病灶处组织病理变化,并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揭示了 单极虫在寄主体内的发展情况。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
201 4
常见孢子虫病及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变化
王强
一、常见粘孢子虫引起的疾病
对于肠道内寄生有大量 的孢子虫时腹部肿大,严重 的甚至能从肛门处看到孢子 虫
脑粘体虫引起的鲑鳟 鱼眩晕病(WD)
饼形碘泡虫引起草鱼肠道、鳃 等器官的病变
圆形碘泡虫:寄生在鲫鱼、 鲤鱼的头部和鳍上,形成许 多的肉眼可见的胞囊
粘孢子虫光镜下的形态结构
光镜下观察,成熟孢子由两片壳瓣相合而成,壳面观为 瓜子状,孢子前端狭窄而尖锐,后部钝圆(图2)。缝面观 为厚梭形,最厚处位于孢子中部,缝脊直,突出明显(图3 )。
嗜碘泡在无染色不易观察到,Lugol’s(鲁哥氏) 碘液染 色后呈棕黄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图4)。亚甲基蓝染 色新鲜孢子,极囊被染成蓝色,同时刺激极囊释放出极丝,
染液通过极丝在极丝末端被流出形成液滴,说明极丝呈中空 管状结构(图5)
扫描电镜下形态结构
扫描电镜下观察,成熟孢子表面光滑,无花纹、褶皱等 特殊结构(图6),缝面观可见孢子缝脊突出明显(图7), 缝脊上有一条细而直的缝线。
孢子前端稍尖,但两片壳瓣前端形状不对称,一片壳瓣前 端平滑无突起(图版 8),另一片前端具有一个突起结构(图 版 6),表面光滑的极丝从突起结构前端伸出(图版 9)。
1、症状和孢囊形态
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中旬时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表现为孢囊饱满,呈乳 白色,表面分布有较初期时更大和更密集的黑色斑点,孢囊直径达到最大, 几个孢囊可重叠生长于皮肤的某一位置,使鱼体变形、消瘦、游动困难,并 使覆盖于其上的鳞片竖立或弯曲。(图1)
此时期的孢囊横切面形状为拉长的椭圆形或饼形,较大的孢囊会导致鳞 片弯曲(图2)。
防治方法:
⑴清塘时挖去过多的淤泥,再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 ,杀灭池塘中冬眠的孢囊。
⑵做好苗种的检疫工作,不能从粘孢子虫高发区进鱼种,鱼种 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敌百虫和硫酸铜合剂浸洗,杀灭粘孢子, 防止随鱼种进池。 ⑶及时处理病死鱼,避免被其他鱼体接触或吞食而感染。
⑷投喂优质饵料,加强管理,增强鱼体抗病力。目前尚无专门 治疗的理想药物,发病时晶体敌百虫与硫酸铜全池均匀泼洒。 ⑸内服盐酸左旋咪唑或盐酸氯苯胍药饵。
鲢碘泡虫引发鲢鱼的疯狂病:主 要寄生在脑、脊髓、脑颅腔的 拟淋巴液内 ,病鱼极度消瘦,体 色暗淡丧失光泽,尾巴上翘, 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子或钻 入水中复又起跳,似疯狂状态 。
有些原来被认为是低致
病性的种类,近年来却有出 现严重病害的报道,如日本 发现的光滑单级虫寄生于鲤 上导致的严重出血病。
(一)粘孢子虫的形态结构
患病异育银鲫鱼体表,孢囊刚出现时很小,位于皮肤 之下,因此只可见皮肤微微隆起,而不像发病高峰期时能 观察圆形突起的孢囊随着病情发展,孢囊逐渐增大,并开 始在皮肤上凸显出来,孢囊近球形或椭圆形。孢囊饱满呈 乳白色,表面分布由黑色素细胞形成的黑色素小点(图1) ,孢囊内存在大量成熟孢子。
3、孢囊内部形态变化
部分孢囊附近存在一种团状物,该团状物具有能被伊红染 成红色的较厚的外层物质和能被苏木素染色的内部物质(图7 ),孢囊膜与初期时的类似。孢囊内存在大量而密集的成熟孢 子,但孢囊膜附近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产孢体(图8),部分孢 囊内部存在空隙。
单极虫应因属于是以孢囊形式而营组织寄生,由寄主的上 皮细胞和各种不同结缔组织形成孢囊膜。孢囊使得附近的结 缔组织、黑色素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但未导致附近组织变 形、出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因此该单极虫寄生导致的 局部组织病变不是非常严重,然而就病鱼整体而言,巨大的 孢囊需要大量营养,因此使得正在生长发育中的鱼苗因缺乏 营养而身体消瘦、生长缓慢,孢囊还使得寄生处鳞片弯曲, 肌肉层和脊椎受挤压,导致鱼体畸形,游动困难,从而最终 导致了患病鱼苗大量死亡。
(二)发病初期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
1、症状和孢囊形态
孢囊刚出现时很小,位于皮肤之下,因此只可见皮肤微 微隆起,通过孢囊寄生部位的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孢囊位 于皮肤真皮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表皮层之下,鳞片下方 和两片重叠鳞片之间均可能存在(图2)。
2、孢囊周围组织病变
发病初期的孢囊较小,孢囊横切面形状为椭圆形或饼形( 图 2,3)。孢囊会导致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增生,这些增生的 结缔组织包围着孢囊。孢囊周围和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已经出现 较多的黑色素细胞(图3),这些黑色素细胞导致孢囊表面出现 黑色斑点。孢囊膜很薄,为非细胞结构的膜状物,由结缔组织 组成,能被伊红染成红色,并形成很多像“小室”状的小褶皱 (图4)
3、孢囊内部形态变化
孢囊内部充斥着能被伊红染成红色的内含物(图2),产 孢体和成熟孢子分布于其中,有时孢囊中存在空腔,空腔中 没有内含物、产孢体和成熟孢子(图5)。随着发展,位于 孢囊内部的产孢体会首先地形成成熟孢子,而孢囊膜附近的 产孢体则较晚发育成孢子(图6)
(三)发病高峰期的症状及组织病理变化
见(图3)有的孢囊也会受鳞片挤压而变形。有时两个孢囊 由于过于靠近,会相互接触并融合成一个孢囊(图4)。
2、孢囊周围组织病变
孢囊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并包围着孢囊(图5), 其中有数量较正常的皮肤真皮层中更多的毛细血管(图6)。孢 囊周围和增生的结缔组织中黑色素细胞增生(图6),这些孢囊 周围的黑色素细胞较初期时更多,因此孢囊表面的黑色斑点更 大更密集。
二、单极虫寄生后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变化
异育银鲫一直作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自从异 育银鲫作为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以来,就一直受到粘孢子虫病 的困扰,由粘孢子虫寄生而导致大规模池塘养殖异育银鲫鱼 苗患病的情况不断发生。寄生在银鲫的头后背部肌肉,引起 瘤状突起,碘泡虫本身形成微胞囊, 不被寄主的组织包裹 ,成熟的碘泡虫,散在肌纤维中,有的从肌纤维的外面侵入 繁殖和取代肌纤维。有的从肌纤维中间取代肌纤维;不钻入 背鳍和腹部形成瘤状突起。瘤体很大时,手摸柔软、好像要 胀破一样。下面展示粘孢子虫病在发病早期、发病高峰期病 鱼症状和病灶处组织病理变化,并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揭示了 单极虫在寄主体内的发展情况。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
201 4
常见孢子虫病及异育银鲫的组织病理变化
王强
一、常见粘孢子虫引起的疾病
对于肠道内寄生有大量 的孢子虫时腹部肿大,严重 的甚至能从肛门处看到孢子 虫
脑粘体虫引起的鲑鳟 鱼眩晕病(WD)
饼形碘泡虫引起草鱼肠道、鳃 等器官的病变
圆形碘泡虫:寄生在鲫鱼、 鲤鱼的头部和鳍上,形成许 多的肉眼可见的胞囊
粘孢子虫光镜下的形态结构
光镜下观察,成熟孢子由两片壳瓣相合而成,壳面观为 瓜子状,孢子前端狭窄而尖锐,后部钝圆(图2)。缝面观 为厚梭形,最厚处位于孢子中部,缝脊直,突出明显(图3 )。
嗜碘泡在无染色不易观察到,Lugol’s(鲁哥氏) 碘液染 色后呈棕黄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图4)。亚甲基蓝染 色新鲜孢子,极囊被染成蓝色,同时刺激极囊释放出极丝,
染液通过极丝在极丝末端被流出形成液滴,说明极丝呈中空 管状结构(图5)
扫描电镜下形态结构
扫描电镜下观察,成熟孢子表面光滑,无花纹、褶皱等 特殊结构(图6),缝面观可见孢子缝脊突出明显(图7), 缝脊上有一条细而直的缝线。
孢子前端稍尖,但两片壳瓣前端形状不对称,一片壳瓣前 端平滑无突起(图版 8),另一片前端具有一个突起结构(图 版 6),表面光滑的极丝从突起结构前端伸出(图版 9)。
1、症状和孢囊形态
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中旬时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表现为孢囊饱满,呈乳 白色,表面分布有较初期时更大和更密集的黑色斑点,孢囊直径达到最大, 几个孢囊可重叠生长于皮肤的某一位置,使鱼体变形、消瘦、游动困难,并 使覆盖于其上的鳞片竖立或弯曲。(图1)
此时期的孢囊横切面形状为拉长的椭圆形或饼形,较大的孢囊会导致鳞 片弯曲(图2)。
防治方法:
⑴清塘时挖去过多的淤泥,再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 ,杀灭池塘中冬眠的孢囊。
⑵做好苗种的检疫工作,不能从粘孢子虫高发区进鱼种,鱼种 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敌百虫和硫酸铜合剂浸洗,杀灭粘孢子, 防止随鱼种进池。 ⑶及时处理病死鱼,避免被其他鱼体接触或吞食而感染。
⑷投喂优质饵料,加强管理,增强鱼体抗病力。目前尚无专门 治疗的理想药物,发病时晶体敌百虫与硫酸铜全池均匀泼洒。 ⑸内服盐酸左旋咪唑或盐酸氯苯胍药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