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之孔乙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作品之孔乙己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巨匠。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鲁迅的作品读过很多很多,但是最喜欢的除了《阿Q正传》,便是《孔乙己》了。不夸张的说,孔乙己这篇文章我读了至少三十遍。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启示与感想。

以前分析这篇文章,仅仅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这些表层来分析,并没有深层次的分析过这篇文章,不知道文章里面有哪些精神,运用了哪些文学批评方法。那么,今天就再一次分析这篇文章,并深刻的理解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思想。

《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当时中国正在兴起一场新文化启蒙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和旧式文学,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和贴近现实人生的白话新文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鲁迅成功塑造了一个封建末世科举制度牺牲品的典型形象——孔乙己。对残害人性的科举制度和病态社会的冷漠无情作出了深刻的批判。

《孔乙己》这篇文章深受很多人的喜爱,这是一篇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就连鲁迅自己也说,他喜欢这篇小说,因为它“从容不迫”。这篇小说作于1918年的冬天,于第二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上。这篇小说展现了一个小人物悲惨的命运,并通过对这个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和人群对不幸者的冷漠和迫害。

这是一篇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嗜酒却只能跟普通劳动群众在一起喝。他迂腐又不失天真,曾给人们带来欢乐。但后来他因偷书被打断腿,不得不用手“走”来买酒,此后便不知所终,看来是在那样的社会挤压、那样的观念毒害下,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小说全文不足三千字,但表现了相当深广的思想内容:一方面,作品通过塑

造孔乙己的悲剧性格,表现出了封建科举制度是怎么样将一个普通的下层知识分子璀璨成了一个完全丧失了尊严的人,丧失了起码的生存能力的社会的“多余人”,另一方面,作品在展现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同时,还通过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展现环绕在孔乙己周围的环境,表现出社会各阶层的人是怎么样共同构成一种巨大、可怕、冷漠的社会合力,吞噬着人的魂灵,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人性的冷漠和残酷。

这篇文章,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前三段为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对叙述者“我”在咸亨酒店里当小伙计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做好了铺垫,这可以说是小说的序幕部分。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刻意渲染了酒店顾客中有短衣帮和长衣帮这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这样写,其实也是为下文中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独特形象所作的铺垫。

第二部分,是从第四段到倒数第二段。因为这一部分是小说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讲述了孔乙己的许多事迹,包括他的不幸遭遇,作者以一系列生动逼真又极具概括力的细节,传神的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行遭遇,而他最后,因偷窃而被权势显赫的丁举人家打折了腿,成了一个彻底的废人。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难以维持了。小说凸显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买酒、在别人的耻笑声中用手“慢慢走去”的凄惨场景。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即为最后一段。可以看做小说的尾声,作者用短短的一句话将叙事者“我”的思绪从二十多年前的过去回到“现在”,以“我”的亲身见证在推测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在首尾呼应中强化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抗议与批判。

我对于文学批评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愿意用我自己的理解还诠释孔乙己中所运用的文学批评方法。

文学批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社会历史批评,对于社会历史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我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或许运用的地方有些不当。其实也还有意识形态批评,伦理批评,精神分析,心里批评等多种批评方法。

我认为《孔乙己》这篇文章中,是包含了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当时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在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

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记得《茶馆》中,人家评价这个茶馆就是一个小型社会,那么我在想,《孔乙己》中的这个咸亨酒店,他可不可以也看做是一个小型社会呢,这里鱼龙混杂,也进来各式各样的人,只是不同的是,只有两类人,高高在上的长衣帮,以及站着喝酒的短衣帮。鲁迅选择这样描写,必定心中是已经想好了的,为何选择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大型的环境里面。在这样一个小型社会,人生百态,其实都可以看见,但是鲁迅选取了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毒害的平民,想表达的思想却是明确的。批判封建思想对人们心灵的侵害。对这些冷漠的人们的讽刺。

同时,我认为,最明显的一种批判方法,是道德批评方法,在这个故事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掌柜的,看客们,小孩子们,还有专管温酒的“我”的这个角色。但是这些角色都表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人心冷漠。

孔乙己的名字甚至都是别人从红纸上取下来的。他总是穿着自己的又破又旧的长衫,站在外面和短衣帮人喝酒。他的内心已经被等级观念所深深侵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乙己认为自己是读书人,地位身份自然是不同于那些站着喝酒穿着短衣的人呢,但是他又得面对一个现实,他虽穿着长衣,但是与长衣帮却是比都不能比的。就比如丁举人,同样是读书人,地位可就差了一大截,于是这些看客们,总是喜欢取笑孔乙己什么都没考上。他们在笑孔乙己的同时,内心也得到了一种满足感。我们不能否认,孔乙己每次的出现,都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虽然这些欢乐是建立的孔乙己的痛苦之上。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那些看客们的心里,短衣帮的人嘲笑孔乙己可以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这个平时狗眼看人低的人,也会有这一天,而那些长衣帮的人则习以为常,认为孔乙己什么都没考取,只是一个低级的读书人,嘲笑孔乙己,也只是可以让大家乐一乐。除了这些看客,连“我”都在跟着慢慢的笑。小时候读这个故事,没有看出端倪,现在再一读这篇文章。却觉得,连伙计都在笑孔乙己,没有人帮他,没有人去劝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