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老师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郝老师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观看多媒体课件,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 学生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进 问 题 和 思 路 进 行 思 行思考,根部被切以后,对齿轮 考,根部被切以后, 传动有什么影响?突破难点 对齿轮传动有什么影 响?分析问题:齿轮 根部变窄,轮齿强度 削弱,还会使齿轮传 动重合度减小,影响 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再提出问题:如何避 免根切?分析解决问 题:增加齿数,采用 变位齿轮。
5、项目任务
通过根切试验器在 白纸上画出刀具不同 位置情况下被切削齿 轮产生根切的情况
利用职高学生好动的特点, 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向, 进一步突 破难点
8、练习巩固 加深强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用简单练习 题,巩固已经讲授 的重点内容。介绍 不产生根切的最少 齿数,引导学生如 何变位,为后面的 变位齿轮教学打下 伏笔。 学生练习 通过简单联系, 再一次巩固难 点内容,为后面学习打基础
z min
2ha sin 2
当 ha*=1, 20o 时,zmin=17;当 ha*=0.8, 20o 时,zmin=14。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大纳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德育目标三个方 面。 1、知识目标 (1)理解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原理; (2)掌握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刀具,工件的 运动关系。 (3)理解齿轮根切现象和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 (4)理解避免根切现象的办法,不产生 根切的最少齿数。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综合归纳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机械基础的学习积 极性。 3、情感德育目标 (1) 使学生积极参与演示、观察、分析、探索,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专注听讲, 集中精力,主动接受。(2)通过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明确学习意义,进行专业教育,树立服务宗旨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齿轮的作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1. 齿轮的绘制和制作。
2. 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计算。
教学准备:1. 齿轮模型或图片。
2. 齿轮传动实验器材。
3. 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齿轮的作用。
2. 展示齿轮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齿轮的形状和结构。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过程(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齿轮传动实验器材,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和规律。
三、齿轮的制作和绘制(15分钟)1. 教授齿轮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齿轮模型。
2. 教授齿轮的绘制方法,让学生绘制齿轮的示意图。
四、齿轮传动的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分析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变化。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反思齿轮传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认识齿轮传动教学设计授课班级09机械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教材《数控加工机械基础》高教版授课人汪民军教学内容项目三课题一任务三、认识齿轮传动设计理念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模式,老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把专业基础课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为专业实践课打好基础;通过情景化、职业化、体验化、项目化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职业情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教材分析及处理本课题为《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新教材项目三课题一任务三的内容。
本课题内容属于机械传动(或项目三主轴零部件)的基础知识,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内容,它不仅与前面的机械传动部分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作为传动基础知识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
另外,需要补充有关齿轮各部分名称的知识。
在这个课题的教学中,通过实物、图片展示等直观教学以及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对齿轮传动的类型、应用特点等有清晰的认识。
学情分析《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是数控类专业的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基本知识与技能是学生今后岗位实践的日后从事数控操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因此学生较为重视。
同时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机械制图知识和有关钳工和普车的基本操作技能,对机械零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专业理论基础。
但本课题零部件部分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抽象,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对照实物或图片说出齿轮的名称并能归类;2.通过视频演示明确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3.能正确识读齿轮各部分的名称;4.会对齿轮基本尺寸及传动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探究、积极回答的良好学习习惯;2.善于与小组成员沟通、交流,善于分享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情景的融入产生求知的欲望;2.不断产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知识的兴奋点。
3.按照7S要求进行实物的齿轮测量,养成按规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尺寸及传动的计算教学难点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分析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一、复习导入:情景:前不久,普车房内一台车床出现故障,此设备运行时会有噪声,陈师傅打开主轴箱发现一个齿轮磨损严重,因此交给小王一个任务:带着一张写着模数、齿数及相关参数到仓库去找一个齿轮进行更换。
中班齿轮传动教案
中班齿轮传动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熟悉齿轮传动的不同类型;•掌握制作简单齿轮传动玩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齿轮传动相关的教具材料(齿轮、轴、齿轮传动模型等);•适量的纸板、胶水、剪刀等制作材料;•讲台和黑板。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动力传递的内容,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并给学生适当时间回答。
2.引入新的话题,解释齿轮传动的概念:“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动力传递方式,它可以像人类的牙齿一样协调合作,你们猜猜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等待学生回答。
3.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齿轮传动的原理,并制作一个齿轮传动的玩具。
你们准备好了吗?”理论学习(10分钟)1.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是一种圆形的机械零件,它们之间通过齿轮齿齿接触而实现力的传递。
齿轮之间的大小关系会决定速度和力的传递方式。
2.展示不同类型的齿轮传动模型,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作用。
3.与学生互动,提问:“你们能观察到哪些特点和规律呢?”鼓励学生从齿轮的形状、大小、齿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齿轮传动的制作材料。
2.引导学生按照齿轮传动的原理和设计思路进行制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鼓励学生进行玩具的展示,观察并比较展示的玩具在传动过程中的动作和效果。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齿轮传动玩具,并分享制作过程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齿轮传动的原理和作用。
3.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齿轮传动的运用,齐活学的新齿轮传动例子。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找出身边使用齿轮传动的物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描述;•鼓励学生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齿轮进行组合,尝试不同传动效果;•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利用齿轮传动实现特定动作。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齿轮传动的定义、原理及类型;2. 学生能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如模数、齿数、压力角等;3. 学生能运用齿轮传动相关知识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传动比和效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齿轮传动知识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系统;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组装和调试齿轮传动模型;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计算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齿轮传动技术的兴趣,增强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识;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工程意识,认识到齿轮传动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齿轮传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具备一定物理知识和数学基础的高年级阶段,对实际操作和工程设计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齿轮传动的定义、原理及类型;- 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和效率的计算方法;-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2. 实践操作:- 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齿轮传动模型的组装与调试;- 齿轮传动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齿轮传动概述,学习齿轮传动的定义、原理及类型;- 第二周:齿轮基本参数学习,理解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的意义;- 第三周:齿轮传动系统传动比和效率的计算方法学习;- 第四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知识学习;- 第五周: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实践;- 第六周:齿轮传动模型的组装与调试;- 第七周:进行齿轮传动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齿轮传动章节紧密相关,包括齿轮的基本概念、齿轮传动系统设计、齿轮传动实验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齿轮传动的相关知识。
齿轮传动教案
节复习提问〔5分钟〕1、链传动的常用类型有哪些?2、链传动的应用特点?老师提问答复以下问题任务引入〔2分钟〕一、任务引入投影仪演示减速器重点额齿轮传动动画,动力从轴1输入,经过小齿轮和大齿轮的啮合传动后,动力从轴2输出。
观察并思考,图示齿轮的传动有何特点?工作中,轴1和轴2的转速是怎样的关系。
计算一对相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1=20,z2=32,模数m=10。
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 a、齿根圆直径df 、齿厚s、基圆直径db和中心距a。
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任务分析〔3分钟〕二、任务分析分析齿轮的传动转向如何,有何特点必须要知道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其应用特点,要了解轴1和轴2的转速是怎样的关系必须要学习有关齿轮传动比的知识。
为了计算上面例题,需学习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计算的知识,带着这些问题观看下面一组图片。
老师分析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观察思考齿轮的转向,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内容。
节新课教学〔55分钟〕三、相关知识〔55分钟〕〔一〕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和应用1、按齿轮副两传动轴的相对位置不同分: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齿轮传动2、按齿轮分度曲面不同分: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3、按齿线形状不同分:直齿齿轮传动、斜齿齿轮传动、曲线齿齿轮传动4、按齿廓曲线不同:渐开线齿轮传动、摆线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二〕传动比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角速度〔或转速〕的比值,也等于两齿轮齿数的反比,即:2121zznni==式中n1、n2——主、从动轮的转速,r/min ;z1、z2——主、从动轮的直径,mm。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主动齿轮转速与从动齿轮转速之比,也等于两齿轮齿数之反比。
2、分析任务提出的轴1和轴2的转速关系如何?3、举出实例(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标准齿轮的齿形角α齿数z模数m齿顶高系数 ha*顶隙系数 c*3.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老师分别演示各种不同的齿轮类型图片让学生观察异同,总结特点。
高中物理-齿轮传动教案设计
《齿轮传动》【课题】齿轮传动【教学时间】45分钟【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2-2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本章《机械与传动装置》围绕各类传动装置进行展开,前两节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和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三节重点介绍液压传动的原理以及应用。
最后两节分别介绍组成机械的常用机构以及机器的组成。
第一节《常见的传动装置》介绍了齿轮传动和带传动。
齿轮传动是最常见的一类传动装置,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其他传动装置和机器的基础。
同时,齿轮传动能够传递力和运动,又是对前一章中平动、转动与力矩等知识的延伸。
所以,齿轮传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程标准的要求观察常见的传动装置,了解其作用。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现代机械的发展概况。
3、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在编排上,首先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拉近齿轮传动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然后,直接给出齿轮传动定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分析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接着,分析齿轮传动是如何改变转速,并由单级传动过渡到多级传动。
接下来,根据实现不同的运动转变效果将齿轮传动分成:齿轮齿条传动、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最后,通过之前大量齿轮传动的例子,总结其特点。
在齿轮传动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带传动的组成、传动比和特点。
并以“大家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传动装置,认识和了解链传动。
- 1 -从教材内容安排上看,全文用大量篇幅详细地介绍了齿轮传动,为后面学习带传动以至其他传动装置打下夯实的基础。
4、教材的特点第一、以物理原理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与技术的结合,突出物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例如,教材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第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323《传动的齿轮》(教案)
小学科学323《传动的齿轮》(教案)导语:本教案围绕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传动的齿轮》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齿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齿轮的作用、结构和种类,理解传动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齿轮的结构和作用,掌握传动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齿轮、扭力器材、实验平台、尺子、手电筒等。
2. 实验材料:相关绘图、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齿轮吗?齿轮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步骤二:观察实验(20分钟)1. 提供实验材料:齿轮、扭力器材等。
2. 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不同种类的齿轮,并讨论齿轮的作用和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观察齿轮间的传动关系,记录观察结果。
步骤三:实践探究(30分钟)1. 提出问题:用不同数量的齿轮组合,能否改变传动速度?为什么?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不同组合的齿轮传动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传动速度与齿轮组合的关系,理解传动的原理。
步骤四:知识总结(1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齿轮的作用、结构和种类。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齿轮的示意图,并标注重要部位。
3. 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绘图,共同讨论改进方案。
步骤五:拓展应用(15分钟)1. 展示一些齿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手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齿轮在这些装置中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3.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的思考结果。
齿轮传动公开课教案设计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齿轮机构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
总课题:齿轮传动
分课题:齿轮传动的组成和分类
课型:新授课
组织形式:演示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齿轮传动机构的概念和组成,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几种分类及区别;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归纳等程序,教给学生学会观察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通过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勤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及其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教学提纲]:
一、知识回顾
(一)、运动副的分类运动副分为低副、高副
二、新课引入
(一)、减速器是如何实现减速的目的?
1、展示减速器图片>
2、提问:该设备有哪些构件组成?
齿轮之间的接触方式和运动副分别为什么?
三、齿轮传动概述
(一)、定义
(二)、对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三)、特点
三、齿轮传动分类
(一)、1、按两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及轮齿的形状
2、按啮合情况:
3、按齿轮传动工作条件
4、按齿轮圆周速度高低
5、按齿轮齿廓曲线的形状
四、知识应用
< 课堂练习>:判断并选择正确的齿轮分类
[作业布置]。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传动原理,了解齿轮传动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描述齿轮的结构、分类和传动方式,解释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齿轮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齿轮设计计算。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认识齿轮传动在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齿轮的基本概念、齿轮的类型和传动原理、齿轮传动的应用。
首先,介绍齿轮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参数,如齿数、模数、压力角等。
其次,讲解不同类型的齿轮,如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等,并阐述各类齿轮的传动原理和应用场景。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机床、减速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运用讲授法,清晰地阐述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传动原理。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齿轮传动的理解。
此外,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齿轮传动实验,观察齿轮的运动特性和传动效果。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基础》、参考书《齿轮传动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资料(包括齿轮传动动画演示、实际应用场景视频等)、实验设备(齿轮模型、减速器等)。
通过这些资源的辅助,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作业方面,将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设计计算题和实践操作题,以考察学生对齿轮传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试则采取闭卷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全面测试学生对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传动原理的掌握情况。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一、介绍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
它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船舶等领域。
二、齿轮传动的原理和特点1. 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间的啮合使得一个齿轮的转动能够传递到另一个齿轮上。
2. 齿轮传动的特点:- 传动效率高:齿轮传动具有高传动效率,能够有效地将输入的动力传递给输出端。
- 承载能力强:齿轮传动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和扭矩,适用于重载工况。
- 传动平稳可靠:齿轮传动具有较好的传动平稳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业机械:齿轮传动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工业机械,如机床、起重设备、输送机等。
2. 汽车:齿轮传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变速箱、差速器等。
3. 船舶:船舶的主推进系统通常采用齿轮传动,以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
四、齿轮传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1. 清洁和润滑:保持齿轮传动部件的清洁,并定期添加润滑剂。
2. 检查和调整:检查传动部件的磨损和松动,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同时,齿轮传动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常见的故障包括齿轮磨损、啮合不良等。
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除和修复。
总结:本教案对齿轮传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维护和故障排除。
通过学习本教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掌握相应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齿轮传动机械课程设计
齿轮传动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齿轮传动机械的基本原理,掌握齿轮的分类、结构及工作特性。
2. 学生能运用齿轮传动公式进行简单机械系统的计算和分析。
3. 学生了解齿轮材料、热处理及其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齿轮传动系统示意图,并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测试齿轮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齿轮传动机械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3. 学生了解齿轮传动机械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工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齿轮传动机械的设计和制作为主线,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齿轮传动基本原理:讲解齿轮传动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以课本第三章第二节为基础,让学生掌握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
2. 齿轮传动计算:根据课本第四章内容,学习齿轮传动的基本计算公式,进行速度、扭矩、功率的计算,并进行简单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3. 齿轮材料与热处理:介绍齿轮常用材料、热处理方法及其对传动性能的影响,结合课本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让学生了解齿轮材料选择的原则。
4. 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以课本第六章为参考,学习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参数的确定、齿轮副的配合、齿轮箱的设计等。
5. CAD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齿轮传动系统示意图,并进行简单的三维建模。
机械设计教案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教案齿轮传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工作原理。
3. 能够分析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和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
4. 能够运用齿轮传动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齿轮、齿廓、齿轮副等。
2. 齿轮传动的分类: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杆齿轮等。
3. 齿轮传动的特点: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精度要求高等。
4. 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的计算。
5.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齿轮的啮合、传动比、传动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齿轮传动的相关图片和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公式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讲解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实物模型或仿真软件,演示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齿轮传动应用案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图片、动画和视频。
2. 准备齿轮传动计算公式的讲解示例。
3. 准备实物模型或仿真软件,用于演示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4. 准备实际工程中的齿轮传动应用案例,用于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齿轮传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齿轮传动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知识。
3. 计算:讲解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让学生掌握齿轮传动计算的关键步骤。
4. 演示:利用实物模型或仿真软件,演示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
5. 应用: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齿轮传动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齿轮传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和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关于齿轮传动的教学设计
关于齿轮传动的教学设计引言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
在工程教育中,教授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对学生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种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应用场景。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2. 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3. 能够分析和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转速和扭矩等参数;4. 了解齿轮传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齿轮传动原理的讲解(30分钟)首先,教师应简要介绍齿轮传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通过图示和动画展示,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齿轮的构造和工作方式。
重点介绍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以及齿轮压力角的影响等。
2. 齿轮传动设计的要点和方法的介绍(45分钟)教师应详细介绍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
对于常用的平行轴齿轮传动和斜齿轮传动,教师可以分别进行讲解。
包括齿轮的模数选择、齿轮的齿数选取、中心距的计算、齿轮齿形的修正等内容。
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设计方法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
3. 齿轮传动参数计算和分析(4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齿轮传动的参数计算和分析。
例如,给定主动齿轮的齿数和转速,学生可以计算从动齿轮的齿数和转速,并进一步计算传动比、扭矩等参数。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了解不同参数对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
4. 齿轮传动的应用场景(20分钟)教师可以介绍齿轮传动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
例如,汽车传动系统、机床传动系统、风力发电机等。
通过了解不同场景下的齿轮传动设计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
5. 实践操作(1小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齿轮传动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
例如,给定一套齿轮组件,要求学生进行齿轮传动的拆装和装配,并验证传动关系。
必修二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必修二齿轮传动教学设计引言:齿轮传动是机械工程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一种传动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高中必修二物理课程中的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齿轮的定义、齿轮的分类以及齿轮传动的原理;2. 掌握计算齿轮传动的速比、转速、功率等参数的基本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齿轮传动中的实际问题,如齿轮的选择、齿轮传动的效率等;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正确地使用齿轮传动进行实验和测量。
二、教学内容1. 齿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齿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直齿轮、斜齿轮、蜗轮蜗杆等,展示各种齿轮传动装置的实例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
2. 齿轮传动的原理:讲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作用、齿轮传动的速比和转速关系等。
通过实例演示和运动模拟软件,让学生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齿轮参数的计算:介绍计算齿轮传动的速比、转速和功率的基本方法。
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题目,让学生掌握计算齿轮传动参数的技巧和方法。
4. 齿轮传动的效率:讨论齿轮传动的效率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
可以通过示范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中能量损失的原因和如何减小损失。
5. 齿轮传动实验: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齿轮传动的搭建和测量。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加深对齿轮传动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重点突出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实践操作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齿轮传动的实践操作。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齿轮传动(二)》教学设计
重点:齿轮传动的阿失效形式。
难点:不同场合齿轮失效的解决办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流畅,任务设计合理,重视重点和难点解析,效果较为显著。有待改进的是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更好更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齿面塑变:
齿面塑变的产生原因,该失效形式主要出现在低俗重载、频繁启动和过载的场合,当主动轮塑变后,齿面节线处就会产生凹槽,而从动轮则在塑变后,在齿面节线处形向力让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所造成的。那么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齿面的硬度,采用高粘度和极压的润滑油。
齿面胶合:
齿面胶合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齿面间压力大,瞬间速度大,润滑效果差,在高温高压下,相啮合两接触的齿面结合在一起,齿轮继续运动时粘着点被撕破,从而导致撕裂沟痕的产生。而发生的部位主要是在靠近齿顶或齿根部,齿面胶合的后果会引起强烈的磨损和发热、传动不平稳以及齿轮报废的情况。
齿面磨损:
齿面磨损产生的原因,齿面磨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磨粒磨损,是由于硬的颗粒物进入齿面所造成的,另一种是研磨磨损,由齿面间的相互滑动摩擦引起的。对于齿面磨损的后果可以分为两类,如图所示,那么改进的措施可以是改开式为闭式,提高齿面硬度,平时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和定期更换就行。
对于齿轮折断所产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既破坏了原有的传动规律,也会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了改善这类情况的发生,我们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齿面点蚀:
齿轮工作时,齿面在交变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会出现微小的疲劳裂纹,随后裂纹逐渐扩展,使齿面金属剥落而形成麻点状凹坑,这种现象成为疲劳点蚀。发生的部位靠近节线的齿根部位,而所造成的后果是振动、传动不平稳等现象,对于此类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三种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齿面点蚀的发生。
小班科学《齿轮传动》教案
小班科学《齿轮传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齿轮的作用和基本结构2.掌握齿轮传动的原理及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齿轮的作用和基本结构教学活动:观察、讲解和讨论说明: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齿轮,讲解齿轮的作用和基本结构,让学生理解齿轮的概念和作用。
2. 齿轮传动的原理及应用教学活动:实验、讲解和讨论说明: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体会齿轮传动的原理,讲解齿轮传动的应用,并与学生探讨实际中齿轮传动的应用。
3. 齿轮传动模型的制作教学活动:制作、讲解和讨论说明:让学生在小组内制作齿轮传动模型,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掌握实践技能。
4. 小结和总结教学活动:口述总结和讨论说明:通过小结和总结,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内容和知识点,回顾并巩固所学的齿轮传动的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讲解法4.讨论法5.制作法四、教学过程1.介绍和讲解齿轮的基本知识,讲解齿轮的作用和基本结构2.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小组内体会齿轮传动的作用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探讨齿轮传动的应用3.班级集体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讲解实际中齿轮传动的应用4.进行齿轮传动模型的制作,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5.学生小组口述总结和班级总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实验和制作过程,给予实时反馈和指导2.采用班级口述总结和小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给学生开设一个有意义的齿轮传动实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内容,并能够完美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科学13传动的齿轮(教案)
小学科学13传动的齿轮(教案)传动的齿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2. 掌握齿轮传动中齿轮的作用;3.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齿轮;4. 能够应用齿轮传动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二、教学重点:1. 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2. 不同类型的齿轮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齿轮传动的力的计算;2. 不同类型齿轮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入齿轮传动的概念。
例如,我们平时骑自行车时,脚踩脚踏板后,轮子就会转动。
那么,自行车是如何通过齿轮传动使轮子转动的呢?2. 探究(10分钟)请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类型的齿轮,包括斜齿轮和直齿轮。
随后,引导学生发现齿轮传动是如何实现的,即齿轮之间互相咬合。
3. 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进行图示并解释:当一个齿轮转动时,它的齿与另一个齿轮的齿咬合,从而使另一个齿轮也转动起来。
这样,齿轮之间的力通过齿的咬合来传递。
4. 教学巩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与讨论:齿轮在机械中的作用。
然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答案,并加以讲解与总结。
5. 拓展应用(20分钟)给学生呈现一些实际应用齿轮传动的例子,例如手表、汽车、洗衣机等。
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机械是如何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不同的功能的。
6. 锻炼应用(20分钟)在黑板上给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两个齿轮分别有18个齿和36个齿,它们之间的传动比是多少?然后,请学生自行计算并回答问题。
最后,和学生一起验证答案。
7.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对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
8. 课堂作业(5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交作业:1) 请简要解释齿轮传动的原理。
2) 举例说明两种不同类型的齿轮及其应用。
五、板书设计:- 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不同类型的齿轮及其作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一系列引导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齿轮传动教案
齿轮传动教案齿轮传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齿轮传动中的齿数比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齿轮传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齿数比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齿轮传动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齿轮模型或图纸。
3. 计算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齿轮传动的例子,引起学生对齿轮传动的兴趣和注意。
2. 概念阐述: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PPT播放,向学生讲解齿轮的种类、结构和作用。
3.示范实验:利用齿轮模型或图纸,向学生展示齿轮传动的过程。
通过手动转动齿轮,让学生观察齿轮传动的实际效果。
4. 计算齿数比:向学生讲解齿数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例子,教给学生如何计算齿数比。
5. 计算实例:结合实际问题,给学生一些齿轮传动的计算实例,让他们动手计算齿数比并解答问题。
6. 综合训练:提供一些综合性的齿轮传动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并对学生解答的结果进行讲解和讨论。
7. 总结:通过讲解和讨论,对齿轮传动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工厂或机械制造厂,让他们亲自观察和体验齿轮传动的实际运作过程。
2. 设计项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齿轮传动装置,并制作出来进行展示。
3. 探究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齿轮传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汽车、机械、钟表等。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设计项目和探究研究等延伸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对齿轮传动的了解和兴趣。
因此,本教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齿轮传动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帮助和总结
作为一节跟实际生产密切联系的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先从感性认识 再到理性认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最后再指导实际生产,有条件的还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到生产车间 直接利用铣床加工出一个齿轮来,这样学生可以进行前后联系,既复习了制图,材料里面的齿轮的 相关内容,又为后续机械制造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 习到有用的专业知识,过于复杂的理论推导可以进行适当的省略。齿轮的加工方法不仅仅只有这么 几种,还有很多,请同学课后通过网络或者书本进行学习,查找还有那些齿轮加工方法。
7理 解,比如展成法原 理,展成法分类, 利用计算题考察学 生对不发生根切的 最少齿数的掌握, 特 别 是 公 式
学生课后完成
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z min
理解。
2ha sin 2
的
教学流程 第二节
典型分析
齿轮加工
纸上画出根切产生 任务
复习提问
观看多媒体课件,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 学生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进 问 题 和 思 路 进 行 思 行思考,根部被切以后,对齿轮 考,根部被切以后, 传动有什么影响?突破难点 对齿轮传动有什么影 响?分析问题:齿轮 根部变窄,轮齿强度 削弱,还会使齿轮传 动重合度减小,影响 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再提出问题:如何避 免根切?分析解决问 题:增加齿数,采用 变位齿轮。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教学对象 汽修高一 一、教材内容分析 齿轮传动 课时 2 科目 提供者 机械基础 郝相忠
1、本节课选自张让莘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第二十二章,
第二节。本节主要阐述以下四个方面: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原理,齿轮根切现象,根切现 象产生的原因,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这几方面对齿轮的加工,应用和生产实践有着重 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变位齿轮的提出做好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和难点之一。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刀具,工件的运动关系; 教学难点:对于齿轮根切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用课件直接演示出齿轮被根切后,再去寻 找发生根切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根切现象,从而解决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这个问 题。
3、典型分析
借助教学模型和 多媒体课件,对仿 型法与展成法加工 齿轮的原理,方法, 运动进行详细分析 (1)仿形法 (2).展成法
观看多媒体课件,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 学习齿 分析原理,学习加工 轮的加工方法,即(1)仿形法 方法 (2).展成法。学生参与分析, 突出重点。
4、展开分析
观察多媒体动 画演示,提出问题: 如果刀具齿顶线过 了 理 论 啮 合 点 N1 点,当刀具跟被加 工齿轮啮合到这一 点以后,会发生什 么现象?分析问 题:齿轮根本被切 除;再提出问题: 根部被切以后,对 齿轮传动有什么影 响?分析问题:齿 轮根部变窄,轮齿 强度削弱,还会使 齿轮传动重合度减 小,影响齿轮传动 的平稳性;再提出 问题:如何避免根 切?分析解决问 题:增加齿数,采 用变位齿轮。 学生分组完成项目 任务单(通过根切 试验器在白纸上画 出刀具不同位置情 况下被切削齿轮产 生根切的情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对比法、讲解法、项目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1、通过教师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善于思考,协作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提取旧知-积极思维-实验探究-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先观察各种齿轮加工方法,最后比较出各自的优点,缺点。 最 后完成本节课的项目任务。
让学生积极思考, 由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 学生感到“大材小用” ,从而引 入“效率”的问题。
2 、创设情境,提出 问题,导入新课
由齿轮模型演 示引导学生思考, 齿轮是怎么加工出 来的,然后讲授齿 轮加工方法。
学生参观模型,进 行演示
让学生开动脑筋, 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培养分析能力,开阔 他们的视野。
九、板书设计
一、齿轮的加工方法 1.仿形法:仿形法是铣床上用与齿槽形状相同的盘形铣刀或指形铣刀逐个切去齿槽,从而得到 渐开线齿廓。 2.展成法: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和齿条)互相啮合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用展成法 切齿的常用刀具有三种:齿轮插刀、齿条插刀及滚刀。 滚刀加工是连续切削,而插刀加工有进刀和退刀,是间断切削。所以,滚刀加工生产 率较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加工方法 仿形法适合于单件加工,展成法加工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二、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 1.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 如果齿轮的齿数太少, 则切削刀具的齿顶就会切去轮齿根部的一 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2. 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导入 总功
齿轮加工 工
巩固练习
典型分析
小结
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模型演示和观看视频,对齿轮加工方法有一个具体而感性的认识,消除了部分学生对 机械加工的神秘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评价围绕本节的教学目标进行,重在对知 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教师可以结合练习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自我 评价活动,通过适当的练习,以及让学生参与在线的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调查,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学生对于齿轮加工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大纳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德育目标三个方 面。 1、知识目标 (1)理解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原理; (2)掌握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刀具,工件的 运动关系。 (3)理解齿轮根切现象和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 (4)理解避免根切现象的办法,不产生 根切的最少齿数。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综合归纳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机械基础的学习积 极性。 3、情感德育目标 (1) 使学生积极参与演示、观察、分析、探索,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专注听讲, 集中精力,主动接受。(2)通过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明确学习意义,进行专业教育,树立服务宗旨
z min
2ha sin 2
当 ha*=1, 20o 时,zmin=17;当 ha*=0.8, 20o 时,zmin=14。
5、项目任务
通过根切试验器在 白纸上画出刀具不同 位置情况下被切削齿 轮产生根切的情况
利用职高学生好动的特点, 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向, 进一步突 破难点
8、练习巩固 加深强化
利用简单练习 题,巩固已经讲授 的重点内容。介绍 不产生根切的最少 齿数,引导学生如 何变位,为后面的 变位齿轮教学打下 伏笔。 学生练习 通过简单联系, 再一次巩固难 点内容,为后面学习打基础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笔记本,课前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模型,网络搜索视频,制作课件,准备好根切实验模型。 3、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教师活动
1、直齿锥齿轮的 标准模数是? 2、齿条传动具有 那两个特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听课学员是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初中基础差,对学习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理论性强的内 容难度较大,但对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喜欢参与动手活动,对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 方法及原理,齿轮根切现象,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这几方面的 内容应该有较大的兴趣。 本节课为《汽车机械基础》最后几章,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齿轮的画法,齿轮的常用材料和齿轮的受力都已经有所了解,具备了进一步学习齿轮加工方法的基 础,经过分析得知学生可以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目标,为能力目标和情感德育目标的实现也打下了基 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记忆,通过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得出结论,再 让结论指导以后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