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勘察要求
勘察设计的设计依据与要求
设计变更的审批
设计变更建议需经过相关审批人员的 审查和批准,确保变更合理、可行。
审批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变更对工程 进度、投资、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以 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的要求。
设计变更的实施
审查结果处理
01
通过审查
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可以进入下 一阶段的工作。
不通过审查
02
03
需补充资料
设计文件未通过审查,需要重新 进行设计或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 审查。
对于需要补充资料的设计文件, 要求设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供 完整的资料,重新进行审查。
05
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的提
勘察设计过程中,如发现原设计方案 存在缺陷或不合理之处,设计人员应 及时提出设计变更建议。
审查流程
初步审查 详细审查 专家评审 修改完善
对设计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包括图纸、计算书等,确保其基本 符合要求。
对初步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进行详细审查,包括对设计方案的 可行性、结构安全性、设备选型等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重要或复杂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设计文件提出 专业意见和建议。
根据审查意见和建议,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满足 要求。
勘察设计的设计依据与要求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8
contents
目录
• 设计依据 • 设计要求 • 设计流程 • 设计审查 • 设计变更
01
设计依据
法律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筑法
02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质量 管理条例
03
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要点包括
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要点包括建筑方案的现场勘察是指在设计阶段结束后,进入建设阶段之前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勘察的过程。
通过现场勘察,可以对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后续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建筑方案的顺利实施。
下面是现场勘察的几个要点:1. 场地位置和周边环境:首先需要确定建筑场地的具体位置,并对周边环境进行评估。
包括交通状况、周边设施和配套条件等。
这些因素对建筑设计和施工都有重要影响,需要注意考虑。
2. 土地条件:对场地的土质、地貌、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勘察。
了解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及场地的排水情况,为建筑的地基设计提供依据。
3. 环境气候:了解场地的气候特征,如气温、降雨量、风向和风速等。
这些因素对建筑物的保温、通风以及屋顶结构等设计都有很大影响。
4. 物业权属和法律问题:确认场地的物业权属情况,并核实相关法律法规对场地的规定。
必要时需要与当地行政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建筑项目的合法性。
5. 现有建筑和设施:注意场地上是否存在现有的建筑物和设施,如土地的使用年限、土地上的管线和地下设备等。
这对建筑的平面布局和施工方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6. 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了解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相关情况,确保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做到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7. 建筑许可和规划要求:核实场地的规划许可和建筑许可情况。
了解相关的建筑规范和规划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8. 安全和风险评估:对场地进行安全评估,包括火灾风险、地震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同时评估场地周边的安全问题,如交通拥堵、犯罪率等因素。
9. 建筑可行性和经济性分析:对建筑物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了解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
这对项目的实施和后期运营都有重要意义。
10. 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如果建筑场地附近存在文化和历史遗产,需要注意保护措施,并遵守相关的保护法规。
以上是建筑方案现场勘察的一些要点,通过细致的勘察和准备工作,可以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建筑方案的顺利实施。
建设工程详勘的具体要求
建设工程详勘的具体要求首先,建设工程详勘要求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详勘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详勘工作。
这些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其次,建设工程详勘要求充分了解项目的技术要求。
详勘工作需要对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了解,确保详勘工作符合项目的技术要求,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调整的风险。
第三,建设工程详勘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
详勘工作需要对项目实施地进行全面的现场勘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情况、水文水资源、环境状况等现场信息的收集与记录。
这些详细勘查资料能够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第四,建设工程详勘要求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数据采集。
详勘工作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数据采集,包括地面测量、地下勘探和各类工程检测等。
这些准确的测量数据对于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能够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五,建设工程详勘要求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
详勘工作完成后,需要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包括现场勘察资料、测量数据和工程评价等。
勘察报告需要包含全面准确的信息,能够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六,建设工程详勘要求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工作。
详勘工作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包括地勘技术标准、测绘技术标准、岩土工程技术标准等。
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详勘工作,可以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七,建设工程详勘要求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
详勘工作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质量监控措施,确保详勘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这些措施包括严格的数据管理、现场巡检和质量评审等。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详勘的具体要求包括: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准确的测量和数据采集、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工作,以及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
建筑工程的勘察方案要求
建筑工程的勘察方案要求一、研究内容、范围和依据1. 勘察的内容:建筑工程的勘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察、地形测量、地基勘察、地下水勘察、水文勘察、气象勘察等。
2. 勘察的范围:勘察范围应包括建筑工程范围内的地下和地上的全部土地、地质、水文、气象和生态环境情况。
3. 勘察的依据:勘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法规、标准,同时要充分尊重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和风土人情。
二、勘察设计的基本原则1. 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合理选点定线,合理布设勘察点,保障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2. 保护环境,不得破坏土地、水、气、生态环境,不得对已有建筑、道路、水系等构筑物及园林绿地等设置的基点进行破坏;3. 依法、按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要求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应采用地质勘察地图、地质剖面、地下勘探、岩土工程等勘察手段,对勘察区内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进行详细勘察。
2.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应采用地形图、立体图、测绘等手段,对建筑工程范围内的山体、水体、土壤、植被等进行详细测量。
3. 地基勘察:地基勘察应采用地基勘察表、地基勘察图、地基勘察报告等手段,对建筑工程范围内的土壤质地、承载能力、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勘察。
4. 地下水勘察:地下水勘察应采用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报告等手段,对建筑工程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水质、水力条件等进行详细勘察。
5. 气象勘察:气象勘察应采用气象数据、气象图、气象报告等手段,对建筑工程范围内的气候、气温、降水、风力等进行详细勘察。
6. 生态环境勘察:生态环境勘察应采用生态环境调查表、生态环境调查图、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等手段,对建筑工程范围内的植被、动物、土壤、水源等进行详细勘察。
四、勘察结果的处理及应用1. 勘察结果的处理:勘察结果应详细记录成勘察报告,分章节、分工、分条列明各项质地、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土壤质地、植被分布、气候等情况的详细情况。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规定(2023修正版)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规定(2023修正版)第一章总则本规定旨在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保障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勘察设计组织机构第一节总体要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力量,确保勘察设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节组织结构1.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机构应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和权责关系。
2. 设计机构应设立技术负责人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第三节人员配备1. 勘察设计机构应根据项目规模和任务要求,合理配置人员。
2. 人员配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保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
第三章勘察设计过程管理第一节项目立项1. 勘察设计项目应正确评估勘察设计范围和任务,并确定项目立项方案。
2. 项目立项要经过相关部门或单位批准。
第二节基础调查1. 勘察设计应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充分的基础调查,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等。
2. 基础调查报告应真实准确,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设计方案1. 勘察设计应编制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设计方案。
2. 设计方案必须满足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并考虑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第四节技术交流与审查1. 勘察设计机构应与相关单位进行技术交流,接受审查意见。
2. 技术交流和审查应遵循互相尊重、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控制1. 勘察设计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
2. 质量控制应包括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阶段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质量验收1. 勘察设计完成后,需进行质量验收。
2. 质量验收应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一节安全评估1. 勘察设计中应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 安全评估结果应作为决策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二节施工图设计1. 施工图设计应包括详细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
2. 施工图设计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建筑工程勘察的法律规定
建筑工程勘察的法律规定建筑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勘察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下将对这些规定进行介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我国对建筑工程的治理和管理进行规范的基本法律。
在该法律中,对建筑工程勘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建筑工程勘察应当依法进行,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且勘察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准确。
二、《建筑工程勘察管理条例》为了更加详细地规范建筑工程勘察的管理,我国还制定了《建筑工程勘察管理条例》。
该条例对建筑工程勘察的组织管理、人员资质、勘察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1. 组织管理:建筑工程勘察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担,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勘察单位应当具有法定的组织形式,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配备完善的勘察设备。
2. 人员资质:从事建筑工程勘察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建筑工程勘察工程师资格证书,并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3. 勘察报告:建筑工程勘察应当编制勘察报告,该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并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筑工程勘察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建筑工程勘察也有相关规定。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建筑工程勘察必须在事前经过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取得相应的土地使用手续。
同时,勘察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勘察范围、工期等要求进行勘察,并保护土地资源。
四、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以上提到的法律法规,还有许多其他相关的法律对建筑工程勘察进行了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勘察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总之,建筑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
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规范最新
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规范最新建筑方案现场勘察是建筑项目实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为了保证现场勘察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建筑方案现场勘察的最新规范:一、勘察前准备1.明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用地规划、设计图纸等相关信息。
2.制定勘察计划,明确勘察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并编制勘察表格和记录表。
3.组织勘察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勘察的要求和流程,并熟悉使用相关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4.准备必要的勘察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工具箱、安全设备等。
5.制定安全计划,确保现场勘察过程中的安全。
二、现场勘察操作1.按照勘察计划进行勘察工作,包括对地形、地质、环境、交通等进行调查。
2.对建筑用地进行测量,并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形、植被和周边环境等情况。
3.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测量,包括地面标高、建筑物尺寸、位置、高度等。
4.对现场土壤、地基及地下管线等进行勘察和测试,检查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5.记录现场勘察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测量数据、照片、视频等,以备后续分析和设计使用。
6.与设计人员、监理人员等进行沟通,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勘察后处理1.整理勘察数据和信息,根据勘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编制勘察报告,详细描述现场情况和勘察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将勘察数据和报告上报给相关人员,以供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施工安排。
4.参与现场会议,与设计人员、监理人员等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勘察过程中的问题。
5.及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沟通,确保勘察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得到确认。
充分遵循上述最新的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规范,可以确保现场勘察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同时,规范的现场勘察可以避免建筑项目后期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顺利竣工。
在实际操作中,建筑方案现场勘察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跟上最新的勘察技术和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既有建筑物的增载和保护勘察基本要求
既有建筑物的增载和保护勘察基本要求1、既有建筑物的增载和保护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1)搜集建筑物的荷载、结构特点、功能特点和完好程度资料,基础类型、埋深、平面位置,基底压力和变形观测资料;场地及其所在地区的地下水开采历史,水位降深、降速,地面沉降、形变,地裂缝的发生、发展等资料;2)评价建筑物的增层、增载和邻近场地大面积堆载对建筑物的影响时,应查明地基土的承载力,增载后可能产生的附加沉降和沉降差;对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尚应进行稳定性验算;3)对建筑物接建或在其紧邻新建建筑物,应分析新建建筑物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土中引起的应力状态改变及其影响;4)评价地下水抽降对建筑物的影响时,应分析抽降引起地基土的固结作用和地面下沉、倾斜、挠曲或破裂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并预测其发展趋势;5)评价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时,应分析开挖卸载导致的基坑底部剪切隆起,因坑内外水头差引发管涌,坑壁土体的变形与位移、失稳等危险;同时还应分析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不均匀沉降的不良环境效应;6)评价地下工程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时,应分析伴随岩土体内的应力重分布出现的地面下沉、挠曲等变形或破裂,施工降水的环境效应,过大的围岩变形或坍塌等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2、建筑物的增层、增载和邻近场地大面积堆载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分析地基土的实际受荷程度和既有建筑物结构、材料状况及其适应新增荷载和附加沉降的能力;2)勘探点应紧靠基础外侧布置,有条件时宜在基础中心线布置,每栋单独建筑物的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在基础外侧适当距离处,宜布置一定数量勘探点;3)勘探方法除钻探外,宜包括探井和静力触探或旁压试验;取土和旁压试验的间距,在基底以下一倍基宽的深度范围内宜为0.5m,超过该深度时可为1m;必要时,应专门布置探井查明基础类型、尺寸、材料和地基处理等情况;4)压缩试验成果中应有e-1gp曲线,并提供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和与增荷后土中垂直有效压力相应的固结系数,以及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成果;当拟增层数较多或增载量较大时,应作载荷试验,提供主要受力层的比例界限荷载、极限荷载、变形模量和回弹模量;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着重对增载后的地基土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可能的附加沉降和差异沉降,提出关于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和变形监测的建议。
建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
建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1. 背景介绍建筑工程勘察是指在建筑项目前期,通过对土地、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进行调查研究,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建筑工程勘察的质量和准确度对整个建筑项目的成功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行业的发展,保障建筑工程勘察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制定了相应的建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以确保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
2. 建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的分类建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技术能力要求建筑工程勘察要求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地质勘察技术能力: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应具备地质勘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施能力,能够对地下土层和地质构造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测量技术能力: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应具备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精确的地面测量和地下空间测量。
•工程勘察设计能力: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应具备工程勘察设计的能力,能够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能力: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应具备对勘察数据进行准确分析的能力,并能够按照相关要求编写出详细、准确的报告。
2.2. 人员素质要求建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还对勘察人员的素质进行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勘察人员应具备建筑工程勘察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土力学、岩土工程、地下水动力学等。
•诚信和道德素养:勘察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证勘察工作的诚信和正当性。
•团队合作能力:勘察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问题解决能力:勘察人员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勘察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
3. 资质认证和评估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各国建立了相应的建筑工程勘察资质认证和评估机制。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1. 概述
2. 勘察范围
3. 勘察目的与要求
4. 勘察工作内容
5. 勘察方法与技术
6. 勘察资料与报告要求
7. 勘察质量控制
8. 勘察成果运用与保管
9. 勘察费用与结算
10. 监督与验收
11. 弃地与环境保护
12. 规范的执行与更新
本规范是为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进行地质勘察,提供相关的工作指导和标准,以便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判断和决策。
勘察范围包括工程用地、地基、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地基基础、岩土工程材料等。
勘察目的是为了获取地质、地下水、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信息,并评估其对工程的影响。
勘察工作内容包括实地勘察、现场测试、取样试验、数据分析等。
勘察方法与技术包括地形地貌调查、地物解译、地层观测、水文地质调查等。
勘察资料与报告要求包括数据记录、平面图、剖面图、报告书等。
勘察质量控制是指对勘察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
勘察成果运用与保管是指勘察结果的运用和保存。
勘察费用与结算是指勘察阶段的费用支付和结算方式。
监督与
验收是指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和验收。
弃地与环境保护是指对勘察过程中产生的测点、取样点等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保护。
规范的执行与更新是指对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更新。
以上是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主要内容,旨在规范勘察工作,保证工程的安全建设。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确保勘察设计质量与要求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确保勘察设计质量与要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前期环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要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勘察设计的定义、作用、步骤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性。
一、定义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是指对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从而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它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报告编制等内容。
二、作用1. 提供工程建设的基础数据:勘察设计通过对地质、地貌、水文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为后续的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勘察设计通过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地震等因素,为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提供技术指导。
3. 降低工程建设风险:通过对勘察设计的全面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工程损失。
4. 节约资源和成本:勘察设计可以提前对场地进行评估,合理规划工程布局,从而使得工程建设更加经济高效。
三、步骤1. 需求分析:在开始勘察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工程的需求和要求,明确目标和范围。
2. 场地选择: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勘察,包括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因素。
3. 采样和实验:在选定的场地中进行采样和实验,包括土壤、地下水、岩石等的采样和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采样和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勘察结果和结论。
5. 勘察报告编制:根据勘察结果和结论编制勘察报告,包括工程概况、勘察目的、勘察方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6. 审查和确认:勘察报告编制完成后,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保证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和要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勘察设计,确保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确保勘察设计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更新知识。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建筑工程勘察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建筑工程勘察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建筑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数据和技术支持,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要保证地质勘察工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需要严格遵守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建筑工程勘察规范要求。
1. 勘察范围: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建筑工程勘察应包括以下范围:土地条件、地基地质、地下水、地表水、地质灾害、地球物理条件等。
勘察范围应覆盖建筑工程全部区域,包括建筑物本身及其周边土地。
2. 勘察内容:(1)土地条件勘察:包括土壤类型、颜色、质地、孔隙度、含水量等参数的测定。
(2)地基地质勘察:包括地质剖面的测绘、地质岩性的判定、地质构造的分析等。
(3)地下水勘察: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流方向和水位变化规律的测定。
(4)地表水勘察:包括地表水位、水质、水流速度和水位变化规律的测定。
(5)地质灾害勘察: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评估。
(6)地球物理条件勘察: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和地磁勘探等。
3. 勘察方法:(1)野外勘察:包括地质勘探、地震勘察、地球物理勘察和地质灾害勘察等。
(2)室内分析:包括对野外采集的地质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放射性测定等。
4. 勘察数据记录和报告:(1)勘察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记录和整理勘察数据。
(2)勘察报告应详细记录勘察工作的内容、结果和评价,并包括必要的图表和实测数据。
5. 勘察报告的要求:(1)报告应具备信息完整、逻辑清晰、言简意赅的特点。
(2)报告应注明勘察地点、时间、项目负责人和参加勘察工作的人员等基本信息。
(3)报告应明确勘察结果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4)报告应详细说明勘察工作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并特别强调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建筑工程勘察规范要求涵盖了勘察范围、勘察内容、勘察方法、勘察数据记录和报告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勘察工作,才能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和技术支持,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规范要求
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规范要求建筑方案现场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前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现场勘察,施工方可以获取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以保证建筑的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下面,就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介绍:首先,建筑方案现场勘察要求勘察人员在勘察前对该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勘察计划。
勘察计划应包含勘察的内容、时间要求、勘察人员的职责以及勘察方式等。
具体的勘察内容应包括基地地形、地质情况、环境条件、既有建筑、现场设备等,以便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其次,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勘察人员需严格按照勘察计划的要求进行勘察,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任何环节。
同时,勘察人员需全程记录勘察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现场的各种数据、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等。
这些记录将为后续的方案制定、项目施工、验收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另外,勘察人员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环境和周围建筑的破坏。
在勘察过程中如有必要,可事先通知相关单位和业主,取得相应的许可和配合,保证勘察的顺利进行。
同时,勘察人员还应特别注意现场安全。
在进入现场前,需了解该现场安全设施的具体情况,并佩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
如果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单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现场勘察完毕后,勘察人员需要撰写详细的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项目基本信息、勘察的范围和内容、勘察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建议和注意事项等。
勘察报告还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方便其他人员的理解和参考。
总之,建筑方案现场勘察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遵循勘察规范要求,勘察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现场状况,为后续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建筑勘察要求
3.2 勘察要求3.2.1 在主体建筑地基的初步勘察阶段,应根据岩土工程条件,搜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并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必要时可进行少量的补充勘察和室内试验,提出基坑支护的建议方案。
3.2.2 在建筑地基详细勘察阶段,对需要支护的工程宜按下列要求进行勘察工作:1 勘察范围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并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
对于软土,勘察范围尚宜扩大;2 基坑周边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不宜小于1倍开挖深度,软土地区应穿越软土层;3 勘探点间距应视地层条件而定,可在15-30m内选择,地层变化较大时,应增加勘探点,查明分布规律。
4.1.2 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的平面布设,应根据高层建筑平面形状、荷载的分布情况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高层建筑平面为矩形时应按双排布设,为不规则形状时,应在凸出部位的角点和凹进的阴角布设勘探点。
2 在高层建筑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位置处,应布设勘探点。
3 对勘察等级为甲级的高层建筑应在中心点或电梯井、核心筒部位布设勘探点。
4 单幢高层建筑的勘探点数量,对勘察等级为甲级的不应少于5个,乙级不应少于4个。
控制性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且不少于2个。
5 高层建筑群可按建筑物并结合方格网布设勘探点。
相邻的高层建筑,勘探点可互相共用。
4.1.3 根据高层建筑勘察等级,勘探点间距应控制在15~35m范围内,并符合下列规定:1 甲级宜取较小值,乙级可取较大值。
阿2 在暗沟、塘、浜、湖泊沉积地带和冲沟地区;在岩性差异显著或基岩面起伏很大的基岩地区;在断裂破碎带、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勘探点间距宜取小值并可适当加密。
3 在浅层岩溶发育地区,宜采用物探与钻探相配合进行,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孔间地震CT或孔间电磁波CT测试,查明溶洞和土洞发育程度、范围和连通性。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一、总则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是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二、勘察设计单位的资格要求1. 勘察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注册资格和技术能力,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工程技术职称和经验。
2.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立和完善组织机构,确保勘察设计工作的科学、正规进行。
3. 勘察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1. 勘察设计文件应包括勘察报告、勘察设计图纸和勘察设计计算书等相关内容。
2. 勘察报告应包括基本情况、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和勘察结论等内容,清晰准确表达勘察设计意图。
3. 勘察设计图纸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绘制精确、清晰、规范。
4. 勘察设计计算书应表述勘察设计过程和结果,准确计算结构、土壤等力学参数,并确定可行的设计方案。
四、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和验收1. 勘察设计文件应经相关部门的审查批准后方可出具,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2. 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应专业、认真,并及时给予审查意见和建议。
3. 勘察设计文件经审查合格后,应进行现场勘察设计文件验收,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五、违规行为的处理1. 勘察设计单位如出现质量问题或违反相关规定,应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2. 对于违规行为严重的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法吊销其注册资格,同时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相关活动应按照本条例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本条例进行勘察设计活动。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文件范本规范工程勘察设计程序和要求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文件范本规范工程勘察设计程序和要求一、前言建筑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的前期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文件范本,明确工程勘察设计的程序和要求,提高勘察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二、勘察设计文件范本1.技术导则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应按照国家有关建筑法规和规范进行编制,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勘察设计文件包括项目概况、现场测量和勘察数据、设计依据、设计计算和分析、结构设计、设备安装、费用估算等内容。
在文件编制过程中,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工程施工的可行性。
2.编制要求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应详实、全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勘察设计文件应采用统一的编号、名称和格式,确保文件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2)文件的排版要整洁美观,页面布局合理,字体大小和样式一致,段落之间有恰当的间距。
(3)文件正文要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词汇和技术术语,使文件易于理解。
(4)对于每个设计要点,必须提供必要的图纸、图表和计算说明,确保勘察设计的可行性和技术性。
3.审定和签发勘察设计文件在编制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审定和签发。
审定过程中,需要对文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定人对于勘察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并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
通过审定后,由负责人签发勘察设计文件,并加盖专用章。
三、工程勘察设计的程序和要求1.工程勘察设计的程序(1)确定勘察设计的项目概况和目标,明确工程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范围。
(2)进行现场勘察和数据收集,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地形测量等。
(3)根据勘察数据和设计要求,制定勘察设计方案。
(4)进行勘察设计的计算和分析,确定工程的结构和设备安装。
(5)编制勘察设计文件,并进行审定和签发。
(6)根据勘察设计文件进行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2.勘察设计的要求(1)勘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法规和规范,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勘察报告的要求
建筑结构勘察报告的要求建筑结构勘察报告是指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勘察和分析,并列出建筑结构的状况、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报告。
建筑结构勘察报告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提供信息和建议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持久性。
在编写建筑结构勘察报告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一、详细记录建筑物结构的情况建筑结构勘察报告需要详细记录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包括建筑物的设计稿和建筑施工图、建筑物的基础情况、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施工质量、故障和维修记录等。
此外,也需要开展现场勘查和实测,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二、分析建筑物的问题及危险程度建筑结构勘察报告应对建筑物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建筑物结构的危险程度,指引业主和设计单位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三、提出解决方案在建筑结构勘察报告中,需要针对建筑结构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具体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加固措施、替换材料、重新设计或是进行结构改进等方案。
对于每一种方案,需要全面分析其成本、实践性、技术可行性等因素,确保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四、加强规范书写在编写建筑结构勘察报告时,需要特别注重规范书写。
书写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要求,包括规范化的格式和模板、合法的依据和准确的术语与图例等。
同时避免过于简单的阐述,内容应详尽仔细,书写尽量简洁明了。
总之,建筑结构勘察报告是一份重要的文档,有助于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在编写建筑结构勘察报告时应注意以上要求,力求做到准确、规范和合法的书写,从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为建筑物的持久性和安全性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建筑结构勘察报告的要求
建筑结构勘察报告的要求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结构勘察报告非常重要。
建筑结构的勘察是建筑工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结构勘察报告的要求。
一、勘察范围建筑结构勘察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物名称、地址、用途、建筑年代、建筑面积、层数、地下室数量、建筑物用途、建筑物类型等。
2. 建筑物的材料和结构,包括建筑物的承重结构、隔墙、柱梁、地板、墙体等。
3. 建筑物内外的环境条件,包括建筑物周边的地形、地质、地下水位、气象条件等。
4. 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
5. 既有结构的技术状况,包括建筑物的健康状况、材料老化程度、结构变形等。
6. 潜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建筑物的腐蚀、开裂、翘曲、变形等。
7. 建筑物的维修和加固建议。
8. 相关图纸和照片,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施工图、结构图、实景照片等。
二、勘察方法建筑结构勘察报告应使用科学、准确的勘察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 目测检查。
检查建筑物的外观、内部装饰、构件是否有明显的老化、开裂、脱落等。
2. 测量和测试。
包括建筑物的墙体和地板的厚度、坚固度、高度、长度等循环周长,柱子和梁的断面积、位移、桨度、弹性模量等。
3. 裂纹检测。
使用仪器检测建筑物中的裂缝,以确定裂纹的长度、宽度、位置、性质等。
4. 翘曲和变形检测。
通过使用仪器来检测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区域是否饱和等情况。
5. 强度测试。
通过使用试验仪器来测试建筑材料的强度,以判断建筑材料是否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报告撰写建筑结构勘察报告应具备如下要求:1. 报告应具有可读性,完整、准确地反映建筑物的实际状况,文字要简明扼要,表述清晰。
2. 报告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维修和修建建议提供合理性和科学性,发现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应的激励建议。
3. 报告应具有相应的工程性和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勘察要求3.2.1在主体建筑地基的初步勘察阶段,应根据岩土工程条件,搜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并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必要时可进行少量的补充勘察和室内试验,提出基坑支护的建议方案。
3.2.2在建筑地基详细勘察阶段,对需要支护的工程宜按下列要求进行勘察工作:1勘察范围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并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
对于软土,勘察范围尚宜扩大;2基坑周边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不宜小于1倍开挖深度,软土地区应穿越软土层;3勘探点间距应视地层条件而定,可在15-30m内选择,地层变化较大时,应增加勘探点,查明分布规律。
4.1.2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的平面布设,应根据高层建筑平面形状、荷载的分布情况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高层建筑平面为矩形时应按双排布设,为不规则形状时,应在凸出部位的角点和凹进的阴角布设勘探点。
2在高层建筑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位置处,应布设勘探点。
3对勘察等级为甲级的高层建筑应在中心点或电梯井、核心筒部位布设勘探点。
4单幢高层建筑的勘探点数量,对勘察等级为甲级的不应少于5个,乙级不应少于4个。
控制性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且不少于2个。
5高层建筑群可按建筑物并结合方格网布设勘探点。
相邻的高层建筑,勘探点可互相共用。
4.1.3根据高层建筑勘察等级,勘探点间距应控制在15~35m范围内,并符合下列规定:1甲级宜取较小值,乙级可取较大值。
阿2在暗沟、塘、浜、湖泊沉积地带和冲沟地区;在岩性差异显著或基岩面起伏很大的基岩地区;在断裂破碎带、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勘探点间距宜取小值并可适当加密。
3在浅层岩溶发育地区,宜采用物探与钻探相配合进行,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孔间地震CT或孔间电磁波CT测试,查明溶洞和土洞发育程度、范围和连通性。
钻孔间距宜取小值或适当加密,溶洞、土洞密集时宜在每个柱基下布设勘探点。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2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勘察工作应按本规范第5.7节执行;当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时,应按本规范第4.9节执行;当需进行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设计时,应按本规范第4.8节执行。
4.1.13工程需要时,详细勘察应论证地基土和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
4.1.14详细勘察勘探点布置和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岩土工程条件确定。
对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结合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15条~第4.1.19条的规定。
4.1.15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4.1.15确定。
4.1.16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2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3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4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4.1.19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度,除应符合4.1.18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对于高压缩性土层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10%的深度;2建筑总平面内的裙房或仅有地下室部分(或当基底附加压力p0≤0 时)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但应深入稳定分布地层,且根据荷载和土质条件不宜少于基底下0.5~1.0倍基础宽度;3当需进行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具体条件满足验算要求;4当需确定场地抗震类别而邻近无可靠的覆盖层厚度资料时,应布置波速测试孔,其深度应满足确定覆盖层厚度的要求;5大型设备基础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2倍;6当需进行地基处理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要求;当采用桩基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本规范第4.9节的要求。
4.1.20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个;2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3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4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4.1.21基坑或基槽开挖后,岩土条件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发现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施工勘察;在工程施工或使用期间,当地基土、边坡体、地下水等发生未曾估计到的变化时,应进行监测,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4.1.22室内土工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为基坑工程设计进行的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应满足本规范第4.8.4条的规定。
4.1.23地基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或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4.1.24地基承载力应结合地区经验按有关标准综合确定。
有不良地质作用的场地,建在坡上或坡顶的建筑物,以及基础侧旁开挖的建筑物,应评价其稳定性。
4.9.2土质地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端承桩宜为12 ~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为1~2m;2对摩擦桩宜为20~35m;当地层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3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置勘探点。
4.9.3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宜采用钻探和触探以及其他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软土、粘性土、粉土和砂土的测试手段,宜采用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对碎石土宜采用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4.9.4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3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小;4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5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4.9.5岩土室内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1当需估算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和验算下卧层强度时,宜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的受力条件应模拟工程的实际情况;2对需估算沉降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压缩试验,试验最大压力应大于上覆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3当桩端持力层为基岩时,应采取岩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必要时尚应进行软化试验;对软岩和极软岩,可进行天然湿度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对无法取样的破碎和极破碎的岩石,宜进行原位测试。
4.9.6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应根据工程等级、岩土性质和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和缺乏经验的地区,应建议做静载荷试验。
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工程桩数的1%,且每个场地不少于3个。
对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桩,应建议进行桩的水平载荷试验;对承受上拔力的桩,应建议进行抗拔试验。
勘察报告应提出估算的有关岩土的基桩侧阻力和端阻力。
必要时提出估算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
4.9.7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桩基工程,应提供计算所需的各层岩土的变形参数,并宜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沉降估算。
4.9.8桩基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4章的要求,并按第4.9.6条、第4.9.7条提供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提供可选的桩基类型和桩端持力层;提出桩长、桩径方案的建议;2当有软弱下卧层时,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3对欠固结土和有大面积堆载的工程,应分析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可能性及其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并提供负摩阻力系数和减少负摩阻力措施的建议;4分析成桩的可能性,成桩和挤土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5持力层为倾斜地层,基岩面凹凸不平或岩土中有洞穴时,应评价桩的稳定性,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