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1、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胶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禁将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2、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樃,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①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b(+),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②暴露源为HCV 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 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 Ab、肝功能。
《锐器伤防护》课件

心理压力
锐器伤可能导致恐惧、焦 虑等心理压力,影响工作 和生活。
02 锐器伤防护措施
CHAPTER
预防意识培养
总结词
预防意识培养是锐器伤防护的首 要措施,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安 全意识,从根本上减少锐器伤的 发生。
详细描述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强调锐 器伤的危害和防护重要性,提高 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 防范意识。
恐慌。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同事交流,分 享感受和经历,获得情感支持 。
接受专业辅导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 辅导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
关注心理健康
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身 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04 锐器伤防护制度
CHAPTER
定期检查制度
定期对锐器进行安全 性能检查,确保其符 合安全标准。
定期检查锐器的存放 和使用环境,确保其 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
对使用锐器的员工进 行定期健康检查,预 防因操作锐器而引发 的职业病。
培训制度
对使用锐器的员工进行安全操作 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
法。
培训员工如何正确处理锐器废弃 物,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定期对员工进行锐器伤应急处理 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
谢谢
THANKS
操作规范培训
总结词
操作规范培训是减少锐器伤发生的关 键环节,通过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 为,降低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详细描述
制定并推广锐器伤防护操作规程,对 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考核,确保 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安全器具使用
总结词
安全器具是防止锐器伤的有效工具,正确使用安全器具能够降低操作过程中的风 险。
关于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ppt课件

• 2.2针头的使用 • (1)注射器针头:工作人员在使用注射器操 作后习惯回套上针帽,是造成刺伤的重要 原因,尤其在忙碌的工作时,仓促的回套 针帽,容易发生针刺伤。为避免针刺伤的 发生,应要求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行 为,立即并小心地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 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早于1987年在全面 性防护措施中就提出:禁止用双手回套针 帽,主张单手套针操作法。目前国内已有 大部分医院执行禁止回套针头的保护措施, 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业暴露的现状 • 1.1锐器损伤发生频率 针刺伤和锐器损伤是 全球医生和护士的一个重要的职业危险因 素。有报道显示:约有1/3的埃及医生在过 去3个月的时间内受到锐器损伤。澳大利亚 2年内70%的医生受到过锐器损伤。一项研 究显示,中国护士有95%在工作期间曾发 生过锐器损伤。主刀医生第一助手发生锐 器刺伤的危险最高,刷手护士和其他刷手 技术人员次之(表1)。尽管不同人员发生 和暴露于此种危险的几率不同,但该危险 永远存在于手术室。
关于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 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创建一个安全的手术室环境极为重要,因 为外科医生、刷手护士和手术室其他工作 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相互协作,多个人员在 有限的空间里工作容易发生意外损伤。外 科医生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经常会发生被锐 利器械刺伤,因此,重视锐利器械的操作、 分析刺伤原因、减少锐器损伤发生率是手 术室工作中职业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 2.3设立传递锐器的中间区域所谓“中间区 域”指“被预先指定的放置锐器的区域, 并且外科医生、刷手护士均能十分方便地 从中拿取锐器,这样可以减少用手直接传 递锐器”。使用中间区域传递锐器,也被 称为无接触传递技术。围手术期护理学会 AORN提出防范措施:“手术室成员应当在 条件允许时尽量使用无接触传递技术代替 用手进行针或其他锐器的传递…”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 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者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牢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塑料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
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淌水冲洗伤口IO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淌水与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者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之后立即到专科诊室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1)暴露源为hbsag (÷)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 (÷)或者hbsab ( + )或者hbcab ( + ),则不需注射疫苗或者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 (-),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 gpt, hbsag, hbcab o2)暴露源为hevab ( + )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evab (-), 则3个月后采血查hevab、肝功能。
锐器伤的防护ppt课件

11
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 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进行可能接触到患 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必要 时应戴双层手套进行防护。
12
针头的使用 注射器针头在使用后不可以回套针帽,
现手术室使用新型防损伤针头,可以有 效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锐器伤的防护
L/O/G/O
1
主要内容
发生锐器伤的常见操作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针刺伤后的处理
2
手术室锐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缝 针等在手术室使用频繁,在术中传递、 术后清洗,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中,容 易误伤他人和自己。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术室工作的快节奏、频率使用锐 器、操作间狭小等因素可能造成工作人 员在各项操作中发生针刺伤或锐器伤。
免开口过大,防止溅洒
20
利器盒安置在适当并容易看见的高度 利器盒装满3/4后便及时更换并移去
21
22
针刺伤后的处理
紧急处理步骤 戴手套者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
手套 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排除血液,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同时 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23
用2.5%碘酊与75%酒精对污染切口进行 消毒
16
钝头针能够显著减少手套穿孔率,并 且;钝头针能够避免外科医师和手术室 护士的手部针刺伤。
17
尖锐物品的处理 所有用过的一次性手术刀、缝针、注
射器针头等直接丢弃在利器盒内
18
避免双手回套针头,如需重盖,应使 用专用的针头移除设备或使用单手操作 技巧完成;不要徒手弯曲或掰断针头
19
利器盒的要求 材质坚硬,不能被利器刺伤 开口大小合适,能轻易容纳利器,避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塑料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
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之后立即到专科诊室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1)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 (+)或hbcab(+),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 (-),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2)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ab、肝功能。
锐器伤的防护与处理PPT课件全

Table of Contents
01
锐器伤的定义
02
锐器伤的危害
03
锐器伤的预防
04
锐器伤的处理
-
1
一、锐器伤的定义
锐器伤指在工作中由针头或其他锐 器(包括缝针、刀、剪、玻璃碎片 等)所造成的皮肤破损及出血,是 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意外职业性伤 害
-
2
一、锐器伤的定义
-
3
二、锐器伤的危害
-
8
三、锐器伤的预防
-
9
四、锐器伤的处理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暴露的评估 ➢步骤4:暴露后预防 ➢步骤5:暴露后随访
-
10
四、锐器伤的处理
➢ 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 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污染的伤口
➢ 冲洗后用0.5%碘伏、75%酒精消毒伤口 ➢ 皮肤和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污染的皮肤 ➢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
冲洗粘膜
-
11
四、锐器伤的处理
立即按锐器伤处置流程处理局部伤口 “一挤、二冲、三消毒”
立即报告,做好登记 暴露评估,暴露源为HBsAg阳性 预防用药,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 跟踪随访: 3月、6月后检测抗-HBs-12源自四、锐器伤的处理-
4
三、锐器伤的预防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
5
三、锐器伤的预防
标准预防: • 手卫生 • 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 正确处理锐器
-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精品文档
.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1、手套的使用,单层手套,减少50%的血量;双层手套,减少95%的血量,感染率下降87%
2、注射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头,主张单手套针操作法,设立传递锐器的中间区域:弯盘等
3、尖锐物品的处理原则:所有利器直接丢弃在利器盒:避免双手套针:不要徒手弯曲或掰断针头
4、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利器盒的要求:材质坚硬,不能被利器穿刺:开口大小合适,能轻易容纳利器:避免开口过大,防止溅撒:利器盒安置在适当的位置:利器盒装满3/4变更换移去
5、针刺伤的紧急处理:
戴手套者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血液:同时流动水冲洗:用0.5%碘伏,2%碘酊,75%酒精消毒:做进一步的检查并报告相关部门。
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PPT参考课件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 小车顶部
洗手戴手套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14 入尖锐物收集箱
★乙肝疫苗接种
★对高度易感的科室如:感染科、外科
系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透室、
急诊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等医护
人员建议定期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 是关键!
15
16
17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暴露的评估 ❖步骤4:暴露后预防 ❖步骤5:暴露后随访
4、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5、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建立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建立锐器伤处理流程,建立受伤护士的监控体系,追踪伤者的健康情况,受 伤护士的心理疏导。
6、与患者沟通配合。
7、适当调整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8、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13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11
12
1、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和完善制度建设,戴手 套和洗手,规范操作,正确处理使用后锐器。
2、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3、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用手直接传递锐器,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20
21
❖暴露的评估
22
❖暴露后预防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肌肉注射1次长效青霉素240万 单位。
23
HIV暴露后预防
1、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 HIV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 越好,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 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塑料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之后立即到专科诊室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1)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b (+),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2)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Ab、肝功能。
锐器伤等职业暴露后的处置课件

04
锐器伤等职业暴露后的医疗处 理
Chapter
立即就医的重要性
预防感染
锐器伤等职业暴露可能导致细菌 、病毒等病原体进入体内,引发 感染。立即就医可尽早采取措施
预防感染扩散。
控制病情
及时就医可尽早对伤口进行处理 ,控制出血、减轻疼痛等症状,
避免病情恶化。
提高治愈率
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 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
锐器伤等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 理
Chapter
现场应急处理原则
01
02
03
保持冷静
在遭遇锐器伤等职业暴露 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恐 慌和过度紧张。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立即离开工作场所,确保 自身安全。
报告并寻求帮助
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 门报告,并尽快寻求医疗 救助。
伤口的紧急处理
止血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 伤口,止血并减少感染风 险。
清洁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伤 口,去除异物和污垢。
包扎伤口
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 口,保持清洁和干燥。
暴露后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根据具体情况,接种相应的疫苗 以预防感染。
定期检测
在暴露后的一段时间内,定期进行 相关检测以确保安全。
采取防护措施
在工作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 使用手套、口罩等,以降低职业暴 露风险。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 知和预防意识。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作性质,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确 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危害、预防措施、 应急处理和报告流程等,确保员工全面了解职业安全要 求。
安全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
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利器有针头、安瓶、刀片、缝合针等,最为常见的为针头刺伤。
一、预防
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
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
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禁止将
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6、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7、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二、处理
1、报告控感办,填写刺伤事件登记表,记录刺伤过程、利器名称、型号、可能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等内容,进行感染评估,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
2、刺伤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紧急处理:捏住损伤处近心端,防止微生物进入血循环,在流动水下冲洗、消毒、包扎;
3、锐器伤和血液污染后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洁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4、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由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漏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主要内容
• 1.锐器伤的原因 • 2.锐器伤的预防 • 3.锐器伤的处理
-
2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定义
• 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 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 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 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它是医护人员在职业活动 中所面临的多种职业危害之一,同时也是医护人 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
膜
-
19
处理步骤2
报告与记录: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者即 刻报告院感科,并及时填写《职业暴露个 案登记表》,科室领导签字后再交到院 感科。
-
20
-
21
处理步骤3
❖暴露的评估
-
22
处理步骤4
❖暴露后预防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肌肉注射1次长效青霉素240万单 位。
-
23
处理步骤4
HIV暴露后预防
-
3
锐器伤的原因
-
4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锐器处理 静脉穿刺或拔除 废弃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
5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双手盖上针帽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
6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分离针头时
-
7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
缝合中
-
8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29
-
30
锐器伤是可防、可控的
-
27
“Caring for ourselves to care for our patients”
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
-
28
案例分析
我院某外科医生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划伤 手指,接触了患者血液,患者为HBsAg阳 性,该医生以前体检乙肝抗体抗原均为阴 性,事件发生该科医生非常紧张和担心, 打电话咨询,如何处置?在今后工作中如 何防范再次发生呢?
2、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3、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
器,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用手折弯或弄 直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用手直接传递锐器,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4、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5、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建立损伤后登记上报制 度,建立锐器伤处理流程,建立受伤护士的监控体系,追踪伤者的健康 情况,受伤护士的心理疏导。 6、与患者沟通配合。 7、适当调整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8、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 HCV: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 和 ALT HIV:暴露后4周,8周,12周,6月查抗 HIV 梅毒: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USR
-
26
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
9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10
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
度
• HBV 感染率6%~30%
• HCV 感染率1.8%
• HIV 感染率 0.33%
• 国外研究证实:
-
11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预防
-
12
锐器伤的预防:
1、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和完善制度建设, 戴手套和洗手,规范操作,正确处理使用后锐器。
1、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 HIV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 越好,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 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2、给药持续时间为28天基本用药方案: 双汰芝(AZT+3TC),300mg/次,每日2次,共28天 强化用药方案:基本用药方案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共28天
预防
是关键!
-
15
-
16
•
的处理步骤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暴露的评估 ❖步骤4:暴露后预防 ❖步骤5:暴露后随访
-
18
处理步骤1
局部紧急处理:
❖ 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大量 流动水冲洗
❖ 污染的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伤口 ❖ 皮肤和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
-
13
安全处置废物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 小车顶部
洗手戴手套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14
免疫预防
★乙肝疫苗接种
★对高度易感的科室如:感染科、外科 系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透室、
急诊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等医护
人员建议定期接种乙肝疫苗
-
24
处理步骤4 HBV暴露后预防
暴露者 疫苗接种
暴露源HBsAg+
暴露源 HBsAg—
暴露源不明 或不能检测
未种
已 抗HBs +
种 抗 HBs—
HBIG*+疫苗接 种
疫苗接种
疫苗或疫苗+ HBIG *
不治疗
不治疗
不治疗
HBIG * +再接种
-
再接种
高危者按HBsAg +HBIG
25
处理步骤5
暴露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