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集下载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分析与思考
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 、 课桌椅 、 教学设 施及用具 ,l , 是 农村 剩余劳动力 流向城市 , 农村县 乡政府对义务
更不要提活动场地; 学校规模差异很大 , 从十几人者 l 教育的投入不可能随着这些打工者带走。 而城市辖区 到几百人者均有; 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莠不齐, 许多管 l 的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本地区城市户籍儿童接受义务

农民工子女就 学现状扫描
当前 , 我国农 民工子女在城 市接受教 育主要通 过 I
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 一 l 工子女“ 就学难 ” 主观 的原 因也有客观 的原 因。 有 从根 1进入农民工子女 简易学校 ( . 又称打工者子 弟学 I 本上说 , 前在城市 中还没有形成一个 完善 的农 民工 目
流动人 口韵 1. %。 9 7 在全部 流动儿童 中 , 3 农业户 口的 I 比例不是很大。 的 占 7%,这意味着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数量已接近 l 4 3 . 高价进入私立学校
10 50万 。这些农 民工子女 能够 在城市站稳脚跟 的唯 l

在这部分学 校接受教育 的农 民工 子女所 占的 比
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 , 状况令人担忧 。 - 教育 , 不包括外来打工子女。 这些农 民工子女要读书 ,
2 . 进入公办学校 l 除了交“ 借读费” 还有名目繁多的“ 外, 赞助费”“ 、捐资 城市中公办学校比比皆是, 由于受所在辖区管理 l 助学费” 共建费” 数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和“ 等,
( ) 市公 办学校容纳能力相对 不足 2城 用 )然而 , , 在某些 地方 和某些学校却演变成了另外一
在城市就学筑起 了一道高高的门槛 , 严重地阻碍了农 对接 受义 务 教育 的学 生 免 除其 全部 或大 部 分 的费

他们的成长应该由谁来关注——谈谈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他们的成长应该由谁来关注——谈谈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作 时感 同身 受。本 文 总结 了农 民工 子 女 教 育 的 “ 三痛 ” 希 望 . 能够 引起 教 育 同仁 的重 视 .并 且 呼 吁 社 会 各 界 为 农 民工 子 女 教 育 问题 多开 绿 灯 , 多做 实事 。
关键 词
农 民工 子 女 入 学 难 一 线教 师担 忧
面对广 大农 民工子女入 学难 1 .笔者在一 线工 ' 7题
社会 多关 注 ,农 民工子女 的成长 问题应该作为教育 的大问 题来解决 。作 为农 民工子女 的老师 ,我们时时在 为他们 揪 心, 为他们奉献所有 的工作 热情。作为特例 的我 , 更是 每学 期至少要为他们“ 三次 ”而且是 “ 痛 , 大痛 ” 。
的同时 ,又深为改革开 放以来 出现 的一些教育 问题 而忧心
面对 这些农民工的实 际困难 ,我们学校 的老 师把从来 没有上过 英语的 四、 六 年级 的学 生都咬牙 收 了下 来 , 五、 有 的孩子虽然 已经上 了四年级却 连拼音都不会读 ,普通 话也 说不好 。家长们这 时也像犯 了错误一样 , 不停地给老师们说
成绩肯定是差得没法说 , 学习 习惯 、 生活 习惯更差 。家长们
都是找遍 了周边 的学校入学无 门 , 才到 我们 学校来 , 而且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分都是等孩子学校确定下来 才就近租房子 ,然后 再确定 在哪儿做 生意或找工作 。
拜读 了温总理 的《 百年大计 , 教育 为本》 感触很 深。作 , 为一名一线老师 , 我为祖 国 6 O年来 的教 育发展而欢欣 鼓舞
们实在管不住 了 , 只好 由家长带到身 边来 。凡是这样 的学生
ca so m e c e swo r d ]s r o t a h r ri e

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剖析及应对

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剖析及应对

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剖析及应对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涌进城市,造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难题。

其实质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社会保障每个人对教育资源、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都有平等的享受权,都有机会全面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

①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受教育权利实现过程中,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以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因而,运用利益分析法---即是对各种社会现象从物质利益上探究它的内在动因和深刻根源②---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有助于认清这一问题的本质,并针对此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是诸多利益冲突的结果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个利益主体:一是输入地城市学生的利益,二是输入地农民工子女的利益。

错综复杂地存在着流入地政府、流出地政府、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利益相关者。

正是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利益冲突的存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各种阻碍,产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一)城市市民子女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利益冲突一个城市的公立正规学校是有限的,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有一定的限度,城市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受到在校在读学生数量的影响。

学生数量越多,一定数量可用的教育资源就会变得有限。

加之城市市民一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普遍比较高,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声誉较高的公立学校,同时也期望一个班的学生尽量少一些。

然而随着大量农民的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也大量涌入城市,进入学校,挤占城市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

另外,城市市民担心农民工子女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会对农民工子女有排斥抵触的心理。

而且在教育领域里,由于受到各方面利益的驱使,教育制度为两者提供的教育资源也会存有差异。

优质的教育资源会倾向于处于强势的城市市民子女,强势群体绝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既得利益,因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对教育资源的占有也变得异常艰难。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家庭。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教育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问题分析1.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数量不足以满足当地农民工子女的需求。

同时,城市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向他们开放。

2.学校安置问题:由于父母工作稳定性较差,农民工子女经常需要跟随父母迁移,这导致他们在学校就读时面临转学、适应新环境的问题。

3.经济困难: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家庭经济困难。

学杂费、教辅材料等教育成本成为他们进一步教育的障碍。

4.社会认同与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往往面临身份认同问题,他们常常被歧视或排斥,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问题。

二、解决方案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增加学校数量,以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

同时,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2.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合作机制: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在招生、学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使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学校就读,同时得到双方的支持。

3.提供农民工子女的资助政策: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助政策,包括减免学费、教辅费用、提供奖学金等,以减轻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们的子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加强社会教育宣传与倡导: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树立公众对农民工子女的正确认识和同情心。

5.关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应对挫折。

6.推进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户籍改革,使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在城市落户,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待遇。

三、结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浅析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浅析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浅析【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但是其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却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本文在分析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试着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公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公平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而社会公平的起点,在于教育公平。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凝聚了农民工的伟大贡献。

全国从城市到乡村,从内贸到外贸,处处都能看到广大农民工的身影和足迹。

农民工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他们的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上却有着极不公平的待遇。

一、义务教育与教育公平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政策的形式,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免费实施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强迫教育的制度。

它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因而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机会均等,是公平、公正的。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促使其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自由与发展的教育理想。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当然,教育公平是在承认教育差别的前提下进行探讨的,它总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公平,不存在绝对的公平,离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谈教育公平毫无意义,也无法实现。

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部分农民工因为流动性较高,其子女入学率较低,不能适龄入学,甚至存在失学现象我查了一些数据,部分农民工子女不能适龄入学,6周岁儿童中有46. 9%没有接受义务教育。

在学的农民工子女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人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少年的31%和10%。

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思考

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思考

百花园地2013-01一天下午,我刚上班,一位班主任就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诉苦,说是他们班的两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家长会也不参加,孩子作业经常完不成,最气人的是中午放学后这两个孩子去偷厂里的电线,结果被人逮住了送到学校。

我马上联系这两个孩子的家长,才知道家长上班中午不回家,每天孩子自己做的吃饭。

听了这些,我在为这些可怜的孩子心痛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城郊结合部,周围有大大小小的企业30多家,这些企业大部分是搞机器的粗加工、建筑业、废品回收业。

工人大都来自外省的偏远山区,按照国家有关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政策,要保证公平公正地对待农民工子女,使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接受他们的孩子就读是学校理所当然的义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困难重重。

一、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需出示七证:(1)务工就业人员及就读子女户口簿;(2)流出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同意外出借读证明;(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证明;(4)当地公安局颁发的有效暂住证;(5)监护人有稳定住所证明;(6)监护人有较稳定的工作证明(有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务工证明已一年以上,有工商营业执照等);(7)父母流出地政府(或乡、镇派出所)开具的“子女在当地无法定监护人”证明。

但实际上能完全提供这七证的寥寥无几,超生、贫困、用工单位的不规范用人,所有的这些,都导致了出示七证的困难,可农民工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又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人的错不能记在孩子身上,孩子毕竟是无辜的,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可让学校头疼的事还真不少:有的孩子上了学后,从书店订上书了,下一学期人却无影无踪了,有的厂子开工迟,开学后一个月了,孩子才要上学,课本没订,家长却说没书没关系,看住孩子不出事就行了,这样的孩子我们接收下来,家长是放心了,可学校能安心吗?二、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除个别的农民工子女能安稳地学习,表现良好外,大部分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投身于社会经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他们为城市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在旧的体制框架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愈显突出。

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入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一、引言城市化开展进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促使农村充裕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奉献。

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却像一道天然屏障,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设置障碍,他们虽然随父母生活在城市里,但却得不到与城市儿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及义务教育的学区制、社会保障制度等限制,几乎剥夺了农民工的市民待遇,他们无法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户籍制度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分割开来,教育制度又为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设置关卡。

大多农民工收入不高,无力承当子女在城市高昂的借读费用,农民工子女往往只能游走在城市边缘,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教育,同时还面临着无法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户籍管理制度羁绊我国二元户籍制度是适应方案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有着正向作用。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社会流动的加速,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户籍制度显露出重重弊端,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这一制度对目前城市里流动大军来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它在限制人口流动、强化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严重地加剧了城乡分割,制造了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劳动和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各方面两种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形成了制度上的不公平和观念上、心理上以及文化上对农村人口的歧视和排斥。

当然,我们对农民工歧视性制度可能被废除,而由这种制度所造就的形形色色已经深入和内化到城市民众骨髓里的对农民的社会歧视、偏见以及异化的文化心理和排斥那么难以在短时间消除。

两会提案-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提案-十二届二次会议政协提案

两会提案-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提案-十二届二次会议政协提案

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819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提案人:谢荣增主题词:教育公平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适龄人数达到上千万人。

如何给这些孩子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健康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经过这些努力,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

但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

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

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呢?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

广大农民工为流入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流入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畴,对接收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

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希望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取消城市学校对就读学生的户籍要求,凡是在当地居住满一定年限(例如一年以上)的学生,均可就近入学和参加升学考试,外来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享受城市教育资源。

第二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大中城市,继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努力实现包容辖区内所有适龄学生的目标。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

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沿海和地区。

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在分析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教育问题 ; 对策;一、前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在社会系统内部出现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作用于教育领域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城市劳务市场逐步开放,户籍管理制度出现松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快速向城市迁移,进而导致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子女数量日趋增多。

由于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双重限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在城市中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和践行,政府对农民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日益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努力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比如,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有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有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平等享有义务。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2.1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急剧增加的态势不适应进城务工就业农民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的扩张使省(市)教育工作遇到困难,教育资金上遇到压力,教育资源短时间难以适应,一些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公办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影响了义务教育质量。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分析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分析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城镇经济不断发展,广大农民为了更高收入,选择了进城就业。

他们的子女也一直面临着教育不公的问题,这种不公平提现在不同的方面,通过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查目前他们的受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原因分析和措施。

希望对这一社会想象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入学难,即便是就读公立学校也是十分困难的。

据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数量十分庞大,随行的子女更非常多。

由于家庭困难等因素,我国约20%学生不能及时入学。

公立学校学费相对较高,并且它们存在入学名额,所以很多农民工子女选择去相应的子弟学校读书。

但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水平薄弱,教育设备落后。

那么他们所受的教育肯定会比正常学生落后,导致不公平现状的出现。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1.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农民工子女的学费都要由学校和流入地政府来承担,虽然政府已经投入相应的资金给义务教育,但这些资金仅仅满足提高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农民工子女入学给由流入地政府和学校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当地不愿意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重要原因。

2.家庭原因,导致存在心理问题缺乏交流,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农民工子女从小在农村生活,他们相比城市的孩子来说,没有现代的生活习惯甚至习惯性的用方言说话。

那么突然进入城市学习,必然会让城市孩子无法接受,严重地,还会收到排挤或校园暴力。

在这种时候,他们如果和父母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必然会使他们的内心造成伤害,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只有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他们才会更好的去投入学习,获得正常的校园生活。

3.教育起点不公平城乡户籍本身的问题虽然没办法改变,但我国的教育制度本身就造成了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状。

相比于当地的公立学校学生,农民工子女本身教育起点就很低,在加上生活差异,会受到歧视和区别对待,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也是不够的。

这种差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成长,再加上学校的管理也不适合很到位。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农民工子弟上学难、教育质量差等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国家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

本报告旨在调研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1、了解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

2、分析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

3、探讨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

2、实地调研法:走访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社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内容1、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

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

五、研究结果1、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一)入学难部分农民工子弟难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面临入学门槛。

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二)教育质量差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

农民工子弟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学生。

(三)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弟面临身份认同、文化差异等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一)政策因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学校资源紧张。

部分地区存在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弟入学困难。

(二)经济因素农民工家庭收入较低,难以承担子女教育费用。

农民工子弟学校收费较高,增加了家庭负担。

(三)社会因素社会对农民工子弟存在歧视,影响其教育环境。

农民工子弟自身适应城市教育环境存在困难。

(一)政策层面完善教育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二)经济层面建立农民工子弟教育基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教育,提供资助。

(三)社会层面加强社会宣传,消除对农民工子弟的歧视。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子弟适应新环境。

(四)学校层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保障教育公平的措施

保障教育公平的措施

保障教育公平的措施近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就学机会不公平等问题,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教育公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保障教育公平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优化义务教育布局优化义务教育布局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城市地区,应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保障力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就近入学。

同时,还需加大对偏远地区学校的改建和重建力度,提升教育设施和教学质量。

此外,要加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还要加大对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师支持力度,增加派驻教师的数量,确保这些地区也能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完善学校评估机制完善学校评估机制也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评估的目的在于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应该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

此外,应该加大对学科竞赛和奖助学金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应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机制,确保资助对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适当提高资助标准,确保资助金额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平和透明。

五、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公平的关键领域之一。

为了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应该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改建和重建,提升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人民教育慈善基金会农民工子女关爱与教育国别调研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近4000万农民工子女面临入学难的问题。

分析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经济条件、户籍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首先,经济条件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均收入较低,许多农民工无法负担起子女的教育开支,导致孩子难以获得入学资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或教育资助计划,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降低或免除。

同时,可以鼓励企业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教育赞助,让孩子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其次,户籍问题也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重要原因。

许多农民工来自农村,由于户籍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就读。

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工子女接受城市教育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考虑放宽户籍限制,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权利。

此外,可以建立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学校的特殊渠道,为他们提供入学机会。

最后,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导致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较为先进,而农村学校则相对简陋。

这种差距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入学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条件。

同时,可以鼓励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通过师资支持、教育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

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教育基金和提供赞助等方式,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社会各界应当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加强公益慈善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

总之,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首先 ,要 加 大 对 教育 财 政 性 的 投入 力 度, 办教 育 是政 府 的法 定责任 , 府 应该 预 政 见 到学 校 出现 的财 政 困难 , 当好 “ 夜 人” 充 守 的 角色 。另一 方面 ,要鼓 励企 事业 单位 、社 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赠等方式, 用于 解 决和 扶持 农 民工 子女 就学 。 其 次 ,要重 新 整合 教育 资源 。 由于 建 国后计 划生 育 政策 在城 市里 的 长期 实施 , 目 前 一些 城市 低 龄学 生 的数量 出现萎 缩 , 对 相 来 讲 ,教 育设 施和 师资 都 出现 了过 剩 、闲置 的情况, 这就出现了城市学生生源不足与流 通 儿童 资源 紧张并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 况, 教育行 政部 门要 重新 整合 现有 的教 育 资 源,改变入学制度 ,让流动儿童在其父母的 工作 地 就近入 学 , 受到 与 当地 的城 市孩子 享

样的平等待遇。 圃
【 参考文献】 。 1 、唐钧 . 社会政 策: 国际经验 与国内实
践【】华夏出版 社,2 0 年 版 M. 0 2 、李晓明i 民工 子女教 育问题 浅析 农
[ . 育与 济 ,05 第 l J教 】 经 20 年 期 5 、张俊 良i 黄必 富. 城市化进程 中农 民 工子 女受教育 问题 探析【 。 卅j 农村经 济,

的人 。
教 育 公 平 是政 府 、社 会 及 教 育 者 根据 社会的需要和可能, 以及受教育者个人的意 愿和条件 ,对教育机会进行合乎情理的分 配。目前在我国, 民工的子女随父母进入 农 城市 后 ,他们尤 其是 适 龄儿童 接 受 的却是 独 立于城市儿童之外的边缘化的教育模式, 无 法享受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问题 关系 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 , 而当前农 民工 在我 国 已 经成 为 一 个庞 大 的 群 体 ,因 此, 如何保障流动人 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 基本权益 ,已经成为现时期难 以回避的综合 性 的社 会 问题 。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着力解决“上学难”问题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着力解决“上学难”问题

建设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2 所、国家级 O 重 点中等职业学校 4 O所、市级重点 中等职业学 校6 O所 ;在 4 O个区 县建成 县级职教 中心 ;建 设区域 性 、 开放 式 、资 源 共享 型 实 训基 地 1O 个和职业教育重 点实 习实训基地 4 个 ;建成校 O 企合作 的产学研工程 中心 3 O个 。保持 高等院校
规 模合 理 增长 ,“ 一 五 ”期末 高校 在校 生 达 十 到6 5万人 ( 中研 究生 5万 人 ) 毛入 学率 力 其 , 争达到 3 %:建设 2所 高水平大 学 ,6至 8所 O 实力较 强 、特 色 鲜 明、在 国 内同类 学校 处于前 列水平的多科性大学 ,3 5所国家级和市级示 至 范 高职学 院,支 持和 鼓励三 峡库 区生态 经济 区 特 别是渝 东南少 数 民族 地 区举 办 高等 教育 。积
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存量部 在本 地 区均衡 ,增量 部分 向薄弱 地 区倾 斜 ,才 能在 教育 产 品这 一 公共属 性上 实现起 点平等 、普遍 受益 。尤其 在基 础教 育阶段 ,教 育公 平就是 体 现 在权 利 与机 会 的平 等上 , 体现 在适 龄 儿童 、 少年 享受 教育 资源 的平等 上 。为此 ,要确立 新
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在教育建设项 目上 ,应在 统筹 全局 的 同时 ,重点支 持对三 峡 库 区 、渝 东南少 数 民族地 区教育 发展 ,落 实对 这些 地 区的优 惠政策 ,支 持贫 困地 区巩 固提高 “ 基 ”水 平 , 推 进 高 中 阶 段 教 育 普 及 , 在 两
维普资讯
努 力实 现教 育公 平 , 着 力 解 决 “ 学 难 " 问题 上
我市 正处在 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 、构 建和谐 重庆的新时期,教育也进入了新 的发展阶段 。重 庆 是一个大 城市 带大农 村、二 元结 构 比较 突 出 的直辖市 ,要实现 教育 公平 ,促进 和谐 社会建 设 ,需要各级政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 各界 的共 同努 力 。 坚 持 教 育优 先 发 展 ,保 障人 民群 众 享 有 接 受 良好 教 育 的机 会 。落 实 教 育 优 先 发 展 的 战略地位 ,大力 实施科 教兴渝 战略 和人才 强市 战略 ,增加 教育投 入 ,努力提 高全 市教 育发展 水 平 ,建 设 现 代 国 民教 育 体 系和 终 身 教 育 体 系 ,保 障人 民群众 享 有 接受 良好 教育 的机 会 。 普及 和巩 固九年 义务 教育 ,2 6年全 市实现 O O “ 基 ” 目标 , 巫 溪 、城 口两 个 县 通 过 市 级 两 验 收,使全市 “ 两基 ”人 口覆盖率达 到 1 O %。 O 2O O7年全 市接 受并 通过 国家 “ 两基 ”验收 。 到2 1 O O年 ,累计 2 O个 区县实现 “ 高普九 ” 双 。 “ 一 五 ”期 末 ,全 市 新 建普 通 高 中 学校 3O 十 所 ,改扩建高 中学校 1 ,建成 市级重点高 O所 1 中 1 ,其 中市级示 范高 中 4 O所 O 。大力 发 O所 展 城乡职业 教育 和培 训 网络 ,努力 使 劳动者人 人 有 知 识 、 个 个 有 技 能 。“ 一 五 ” 期 间 , 十 建设国家级和市级示范高等职业学院 3至 5 ; 所 摆 在全 市教 育工作 的核心位 置 ,贯穿于各 级各 类 教 育 ,全 面 规 划 ,整 体 推 进 ,抓 住 关 键 环 节 ,实现重 点突破 。进一步 加强和 改进 中小学 生思想 道德 建设和 大 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大力 加强青 少年法 治 教育 ,不 断创新学校 德育 和思 想政 治工作 的新机 制 、新途 径和新 方法 ,全面 提 高青 少年 学 生 的 思想 道 德素 质和 法 律素 质 。 深 入 推 进 课 程 改 革 , 为学 生 全 面 发 展 创 造 条 件 。不 断创 新教 育手 段和 方 法 , 力 改革 教育 着 内容 、教学 方法和 人 才培养 模式 ,建立符 合受 教育 者全面 和谐 发展 规律 、激发 受教育者 创造 性 的新型教 育教 学模 式 ,促 进学 生和谐成 长和 全面 发展 。坚持 把培 养创造 精神和 创新 能力 贯 穿于 人才培 养 的始终 ,充分 发挥 教育在提 高 民 族创 新精神 、培养 创 造性人 才 、构建 国家 创新 体 系方 面 的独 特 作用 。积 极构 建 学校 、社 区 、 家庭 之 间以及教 师和 学生共 同推进 素质教 育 的 机制 ,落 实社 会 各方 面 推进 素 质 教育 的 责任 , 形成 推 进 素质 教 育 的合 力 。 合 理 配 置 教 育 资 源 , 促 进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教 育 是 一 种 公 共 产 品 , 它 以追 求 社 会 效 益最 大化 为原则 。均 衡配 置教育 资源是大 势所 趋 ,只 有 在 城 乡 之 间 、地 区之 间 、校 际之 间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民工家庭的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本文将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出发,提出一些解决途径以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农民工常迁徙于城市,他们的子女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公立学校的资源,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育质量往往无法与城市公立学校相比。

其次,经济负担重。

农民工收入较低,生活压力大,很难承担高昂的教育费用。

他们的子女可能面临无法购买教材和学习用品的困境,甚至无法负担学杂费和课外活动的费用。

再次,文化隔阂。

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城市生活存在较大差异。

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文化认同感不强、适应城市学校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最后,家庭教育支持不足。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学习和情感支持。

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民工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素养。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机会有限。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提高其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应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就近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减免农民工子女的学杂费和课外活动费用,并提供相应的资助。

此外,社会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设立专项基金,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奖助学金和资助。

第三,加强文化融合。

学校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文化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城市学校环境。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
1. 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随迁子女往往聚居在城市的一些偏远地区,当地的义务教育资源有限,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2. 学业压力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父母往往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提供很好的学术支持。

此外,移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转换也对他们的学业造成了困难。

3. 交流困难: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当地学生相差较大,导致相互间的理解、交流难度增加。

解决对策:
1.增加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增加在城市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师供应,以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需求。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能够提供合适的课程和学科支持,同时也要在学习、社交和健康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

3.拓宽参与途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与父母共同合作,创造助学场所,提供家长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参与子女的学习。

此外还要加强与农民工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的沟通。

4.改善校园文化:学校应该营造出适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校园学习氛围,包括提供多样化的课堂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并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志愿服务机会,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和文化环境。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是中国农村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

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完善政策和制度1.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机制,确保他们享受与城市户籍学生相同的义务教育权益。

2.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资助力度,建立专项资金,提供免费的学杂费、交通费等。

3.改善农村学校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

二、发挥社会力量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设立专项基金,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

2.加强农村教育志愿者的培训和组织工作,提供更多志愿者支持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

3.引导大学生、社会人士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提供教育辅导和心理支持。

三、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2.建立和完善农村学校网络,提供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资源,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

3.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四、加强农村教育管理1.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权益。

2.建立健全农村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确保农民工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3.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管理,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五、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1.开设适合农民工子女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提供丰富的职业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建立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基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共同发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让每个农民工子女都能获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同时,农民工本身也要明确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系:财政金融学院班级:税务1002班姓名:苏杉杉学号:2010030673 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背景下,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并逐渐形成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

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许多农民工不再孤身漂泊,而选择拖家带口迁移,但由于农民工父母本身就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由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农民工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及其中还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现象进行归集整合并结合有关社会制进行原因分析,并努力寻求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及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教育公平现状原因解决策略一、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现状分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 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有近2000万。

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 3 %。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解决。

(一)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状况农民工子女就学主要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三种就学渠道,当然也有部分农民工子女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

其中,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就读于该类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占75.6%,而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再者,民办学校也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实力雄厚,吸引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工子女就学;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收费相对较低、入学手续简化等优势也成为农民工子女人学的重要途径。

当然,也有部分农民工子女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过早的进入社会,承担起家庭的部分压力。

(二)农民工子女学上学学费高尽管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生经济条件比城市人口要低很多,他们的孩子就读于城市公立学校由于户籍的限制,比城市孩子仍要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这些高昂的费用使得许多农民工家庭无法承担;同样,现在由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多依赖于个人投资造成资金不足,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也使得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费让暂居于城市的农民工家庭在经济上难以喘息,甚至已有不少农民工子女被拒之门外。

(三)用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育质量常常难以保障第一,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硬件设施不足与落后1.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学校产生。

而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使得其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很难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

这就导致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但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

2.从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安排组织来看,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都存在组织不善而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公平难以实现的问题。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

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农民工子女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以上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与此同时,由于学校规模问题,在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也往往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就规模而言,农民工子弟学校规模大小不等,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

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学校软件建设滞后。

在公立学校中,有些教育领导者出于本位思想,更偏向于给正常进入学校的孩子配备强一些的师资力量,而对一些单独编班的农民工子弟班给于少一些的关注,并配备不太强的师资力量。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容易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歧视心里,忽略对其的教育与关注。

在农民工子女学校中,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

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素质教育在农民工子女身上更容易被忽视。

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

由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本身受教育程度与素质的差别,在素质教育方面,处于生存和就业双重压力下的农民工子女孩子更容易只重教育形式,不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若老师不给予更高的重视,他们将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更大的欠缺。

(四)城乡教育间的投入的差距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还不成熟,还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比如在义务教育投资上,国家的教育经费严重地偏向于城市义务教育,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人均经费4015元,而农村只有900元,2009年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农村为91%,城市为100%。

可见,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由于在现行体制中存在着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障碍,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出生区域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在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等方面,城乡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

二、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原因分析形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原因复杂,总体上说,是由于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口流动量大量上升与固有的户籍制度及将与制度之间形成矛盾,我国现在在教育上投入不足引起的教育资源紧张及相关政策在执行不利等原因造成的。

(一)公立学校容纳量有限,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发展缓慢,教育资源的提供跟不上农民工子女对于教育的需求。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所以当大量农民工子女随其进城务工父母进城后,面对教育需求突然胀大的状况,城市公立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这就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出现和私人投资的农民子弟学校的出现。

而应需产生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由于办学水平达不到标准,一时得不到政府的承认与有效的引导管理,也处在发展缓慢状态。

这两发面的原因就导致教育资源的提供跟不上农民工子女对于教育的需求,农民工子女接收不到合理并且公平的教育。

(二)现行义务教育法与人口流动迅速之间的矛盾。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户籍就成了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而城市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这样一方面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流入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投入大笔教育经费完全承担众多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责任。

这种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处于一种“无责任”的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支持和资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

(三)相关政策执行不力。

虽然各地都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实际执行中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这类学校几乎处于自发办学状态,比较混乱。

各地相应的财政拨款也往往被挪用为当地公办学校的发展。

也有部分地区不但不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差等不合规范为理由将学校关闭,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全然不顾流离失所的学生。

三、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解决策略如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有关于教育公平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它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稳定、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实现。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于城乡二元模式的长期存在、义务教育体制的缺陷等原因,而从“政府行政作为”层面入手,应是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的考虑。

政府应采取充分利用公立学校资源、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增强户籍与义务教育体制的相互适应性、解决法规与政策实施之间存在的矛盾等相应措施尽快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地实现。

(一)从措施的采取层面看第一,充分利用公立学校资源,扩大公立学校的教育容纳量。

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班级,以便扩大公立学校的教育容纳量,满足庞大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

另外,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问题。

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

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

第二,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与管理.①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内有存在的必然性。

根据当前情况应当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因势利导,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学校与其联手办学。

从而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间的壁垒,为早日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自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常规管理,这不仅包括对办学者办学行为的管理,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籍、学习质量等的管理,是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

同时要加强对它们的督导评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农民工子弟学校特点的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并把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

使他们由地下转为地上,由无证转为有证,由无序转为有序。

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拓宽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来源渠道,利用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

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

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之所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的较高质量的教育。

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

(二)从体制建设层面看增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的相互适应性。

关于迁移人口的教育如何安排处理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在法国16岁以下的适龄儿童,无论国籍是否为法国,都能够享受跟当地孩子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权利,不管这些儿童有没有合法的身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