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为急诊快速救治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将76例急诊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内注射,再予天麻素注射液8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天麻素注射液8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各1次/d,连用3 d,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 h后的快速疗效和治疗3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 h后有效26例(684%),明显好于对照组17例(447%),在治疗3 d后有效37例(974%),明显好于对照组31例(816%)。结论异丙嗪快速治疗效果明显,与天麻素有协同作用,联用治疗急诊眩晕症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又廉价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天麻素;异丙嗪;眩晕症

眩晕症是内科常见的临床急症,常反复发作,seemungal[1]曾报道急诊眩晕患者占急诊患者的35%,其致病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多个学科、多系统疾病,就诊患者往往主观不适感严重,迫切要求迅速缓解其眩晕症状,故寻找效果明显、起效快且临床较安全,不良反应无或轻微的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我院急诊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76例,疗效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76例急诊

眩晕症患者,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并有恶心、呕吐,伴或不伴视物模糊、眼球震颤、站立不稳、耳鸣耳聋、睁眼或体位改变时眩晕加重等症状。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耳科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椎摄片、头颅ct检查诊断,排除脑梗死和脑出血、颅内感染和肿瘤病变,血糖检查排除糖尿病,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疾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联合异丙嗪组)38例和对照组(单用天麻素组)38例。治疗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0~76岁,其中梅尼埃病1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4例,前庭神经元炎3例,原因不明1例;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9例,年龄21~78岁,其中梅尼埃病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4例,前庭神经元炎5例,原因不明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病程及症状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先予异丙嗪注射液25 mg(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7262)肌内注射,再予天麻素注射液(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726) 800 mg /d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单予天麻素注射液800 mg /d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各1次/d,连用3 d。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3 d后均予地芬尼多25 mg,tid、氟桂利嗪5 mg,qn口服等巩固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①有效:患者眩晕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可以睁眼且头部可自由活动。②无效:患者眩晕症状无明显减

轻,伴随症状存在,甚至恶化。两组均在治疗2 h后和治疗3 d后评定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 h后、3 d后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治疗2 h后有效率684%(26/38),无效率316%(12/38);对照组治疗2 h后有效率447%(17/38),无效率553%(21/38)。治疗组治疗3 d后有效率974%(37/38),无效率26%(1/38);对照组治疗3 d后有效率816%(31/38),无效率184%(7/38)。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眩晕是一种自我感觉异常的运动性幻觉,以自身或物体旋转、移动或晃动感为主要表现的空间定向和/或平衡感觉障碍,可伴有倾倒、站立不稳、方向感偏移等平衡失调以及眼球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眩晕通常按性质可分为真性眩晕(旋转性具有运动性感觉)和假性眩晕(无明显旋转);按病变解剖部位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的如中枢性、颈性眩晕、耳源性和前庭神经性)和非系统性眩晕(非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的包括心血管病、眼部、躯体疾病、感染、代谢中毒、血液病和神经官能症等)。眩晕的产生系由于内耳迷路、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及其他神经联系的径路病变或其他病理刺激因素等病因引起,

最常见的是梅尼埃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次是前庭神经元炎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其病理基础大多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椎基底动脉或脑动脉供血不足、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等部位组织缺血缺氧[2]及血管痉挛等有关。

眩晕症按中医辨证可分为风阳上扰、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痰浊上蒙4个证型[3]。中药天麻具有息风解痉,滋阴补肝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天麻素具有镇静、安眠和镇痛,可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保护神经细胞,调节焦虑情绪、抗惊厥、抗癫痫;可扩张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以及内耳供血不足,故可迅速消除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足及迷路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鸣等症状[4]。异丙嗪为吩噻嗪类抗组胺药,其抗眩晕症一方面可能通过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从而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循环,减轻内耳淋巴水肿而产生中枢抑制、抗晕动作用;另一方面间接降低了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应激性,产生中枢安定作用;再次可能抑制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产生止吐作用。异丙嗪价廉,是久经考验的老药,治疗急诊眩晕症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显著优于氯丙嗪、阿托品[5]。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单用天麻素治疗亦有效;治疗组联用异丙嗪组临床症状消失快,尤其是2 h后的治疗效果,有效率明显好于单用天麻素组,提示异丙嗪的快速治疗效果明显,与天麻素有协同作用。综上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