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练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是( ) A.甲曲线B.乙曲线

C.丙曲线D.丁曲线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 的辐射方向

13.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黎明时分天空是明亮的(2014年天津模拟)2013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

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回答1~2题。

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读“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

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4.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

A.一月B.二月

C.七月D.十月

(2014年济宁模拟)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5~6题。

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P→O→M→N→P

B.O→P→M→N→O

C.M→N→P→O→M

D.N→M→O→P→N

6.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城市近地面的点是( )

A.M B.N

C.O D.P

5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单位:m)。据图回答以下5-6题。

.下列四幅图中,与沿上图的xY方向所作900 hPa等压面剖

面相符的是 ( )

6.下列关于图中A、B两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吹偏东风 B处吹偏北风 C.A、B两处均吹偏北风 D.A、B两处

1、均吹偏南风15.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 、B 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

(4)如果A 、B 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5)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 地位于B 地的正西方,则A 、B 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2

图X6-10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6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